百万美元悬赏:求解七大世纪难题
作者 杰夫 | 2008-10-01 17:02 | 类型 行业动感 | 16条用户评论 »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s conjecture),是普鲁士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的,至今将近300年,一直未被证明。这个猜想表述很简单,学过小学数学的人都能看懂: “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由于它太容易看懂,在中国有大量的民间科学家研究它,经常有人号称成功证明,然后纷纷跑到中科院数学所门前请人审阅。 哥德巴赫猜想看似简单,证明起来却奇难,后来数学家们决定采用迂回的办法,分阶段来证明它。改为证明,“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其它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每个数,都是不超过N个奇质数之乘积”。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首先把N缩小到9+9,中国数学家中,王元证明了“2+3”。潘承洞证明了“1+5”,又和王元合作证明了“1+4”。1966年,陈景润攻克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不超过两个奇质数的乘积”。这个定理被世界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1+1”只剩一步,但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一步还是没有跨过。英国的出版商,Tony Faber,曾经悬赏百万美元,给任何可以在2002年四月以前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人。 这个悬赏已经失效,但是,哪位看官想试一试身手,还有机会。美国波士顿的克雷数学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目前还在悬赏百万美元,征解七个数学难题(详见本页),包括计算机理论界的第一号难题,“P Vs. NP”,以及以杨振宁命名的“Yang-Mills Theory“等。至今只有一个,Poincaré Conjecture,已经被俄国天才Grigori Perelman在2002年成功证明,他也因此获得了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不过,他拒绝领奖,牛人总是和你我不太一样)。 所以,现在还有六百万美元的奖金等待认领。《弯曲评论》的读者中藏龙卧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怎么着,乡亲们,不知哪位有空,要不咱也来试一试?
进一步阅读: 请在维基百科中查找以下数学难题的介绍,有的有中文网页:
| |
雁过留声
“百万美元悬赏:求解七大世纪难题”有16个回复
谢所长对量子计算比较有突破,不知对P=NP问题有什么心得?
谢所长如果能解决P=NP的问题,那可比IPv9意义深远的多了,为国争光啊!
陈博士在百万美元悬赏:求解七大世纪难题”的回复中作了留言,“谢所长对量子计算比较有突破,不知对P=NP问题有什么心得?”在国庆假日中神州与谢所长在聊了此事,经讨论认为解决此数学难题是具有挑战性,也应该將心得告知众网友,要解决P=NP要具备以下条件:
1、一个好的牵头人及一个好的团队,并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和才能素质,2、雄厚的财力,百万美金说是奖金,实际是研发经费的一小部份,3、坚毅、耐心、曲折的过程。P=NP与其它数学题不同,实质是谢所长在2003年在工作组立题,并在探索的《未来互联网(IPV9)的数学模型建立与社会应用差异的理论建立及预测机理模型》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欢迎大家共同探索,讨论。
神州的发言总是天外飞仙。是不是还需要中华智慧学的指导?
[...] 最新用户评论百万美元悬赏:求解七大世纪难题 [...]
说实话,我对P,NP完全等问题,除了天天琢磨的那些教授之外,应该算比较熟悉的了。但是,我就没读懂神先生关于谢所长把P=NP的实质也一网打尽了,而且还是一个子课题而已:–(!谢所长也太牛了。
太牛了!
谢所长的心得P=NP是:未来互联网(IPV9)的数学模型建立与社会应用差异的理论建立及预测机理模型》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打开了破解P=NP的关键一步,太了不起了,2天功夫能发表这样的心得,看来谢所长的水平非同一般,但搞不懂他为什么不是中科院院士和美国院士。
NP问题只是谢所长的一个子课题,很想知道其他子课题都是些什么?
还用问,吹、忽悠和ipv9.
又一个不讲科学,文革式的帽子
现在是讨论P=NP
这活得天才来干啊,隆重推出万能的谢所长!
说实话,神州的发言挺扯淡的。
[...] 百万美元悬赏:求解七大世纪难题 [...]
谢所长是啥
所长通晓天文地理星相化工纳米计算机理论软件工程航天系统飞机发动机制造人际关系与理论量子通信等。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可惜怀才不遇。
如果齐宣王在世,谢所长的名声至少不会齐名与五柳先生的另一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