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领工人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green_congress_lg美国待任总统奥巴马(Obama)最近许诺了新的就业计划来刺激经济并解决就业问题。奥巴马的计划将创造五百万“绿领工人”。所谓绿领工人,实际上指的是就业于环境相关产业的工人。世界经济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才能脱离目前的困境。信息产业是曾经的增长点,新的增长点是生物医学、环境工程还是可再生能源呢?或者是这些所有的总和?

奥巴马的计划中包括了一下项目:LED(发光二极管)照明、节能窗、长途货车的附加能源、太阳能电力和超级土壤(新的垃圾处理技术)。不难看出,奥巴马认为这个新的增长点来自环境工程加上再生能源。

笔者猜想大概生医行业属于高科,能够雇用的产业工人有限,所以不是奥巴马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美国的失业率持续走高,SP500屡创新低(已经跌破800点)。所以奥巴马迫切的需要一个能解决大量低技术劳工朝阳产业。党中央拉动内需,大修铁路也是类似的考虑。

(没有打分)

雁过留声

“绿领工人”有23个回复

  1. abada 于 2008-11-20 4:06 下午

    铁路是一次性投资,修完农民工人失业了,带动的上下游也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失业状况,实际上中国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不足而是过剩,比如铁路改变国营铁老大一家垄断的局面,引入民间资本进入竞争提升铁路效率,中国铁路硬件即便根发达国家比也不差,但是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如果没有竞争一家垄断光靠投资不可能提升,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政府偏好投资,主要各级官僚可以上下其手比如最近的杭州地铁,之前的政绩工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层层转包腐败海了去了。

    当然大城市公共运输投资建设是支持,因为跟发达国家比差距还是不小。

    obama的绿色工人不存在这方面问题,但是产出五百万“绿领工人”,对应传统能源有多少要失业呢,而且五百万工作机会怎么计算出来,是不是竞选语言还是办公室拍脑袋的结果。另外市场接不接受可再生能源计划,就是成本与收益是否划算,如何最后市场不接受恐怕又一场经济危机。

  2. abada 于 2008-11-20 4:11 下午

    三里河的疯狂

    作者:黄一琨

      北京市西城区一个叫三里河的地方,现在是中国经济的心脏。那里是国家发改委大院的所在地。
      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两年内以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的方案,其中今年底前向各地新增1000亿元投资项目,发改委的官员说,这1000亿元不仅仅是拨付下去,而且是在50天的时间里要花掉。
      据说三里河的宾馆、酒店全部爆满,连深居于居民楼小区的如家快捷酒店也门庭若市,来晚的人只能遗憾地被告知,100多个客房已经全部住满。甚至据说周围胡同的地下室也住满了来客,都是各省市来跑项目的。
      不仅酒店、餐饮生意火爆,三里河一带各个复印店的机器也在不停地疯转,将各省官员带来的准备上报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报告书复印或装订成册,有的报告书被复印装订了10多套,垒起来有一个书柜格那么高。
      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一幕,最早在三里河发现这场景的媒体朋友告诉我,除了胡同的地下室里究竟住了多少跑项目的人还有待继续调查,其余都是亲眼所见。他笑说,酒店的商务中心里,随便在地上捡张纸,也许上面就有一个有利可图的大项目。
      三里河的故事其实并不新鲜,“跑部钱进”成为人所共知的俚语已经有十几年,只不过在这个冬天,争夺项目的工作到了争分夺秒的地步,比如合肥市政府网站的一个新闻标题就是:“市农委进京跑部动作快、准备足、工作实”。2008年的种种类似的故事无非是一再提醒我们,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者是谁,还有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共识是多么容易被遗忘。
      一位经济学博士这几天连续发表文章呼吁说,“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本质是在内需难振,出口受困的情况下,重新祭起政府投资的大旗,这是各届政府刺激经济的必杀技,政府重新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体。从改革的路径而言,更希望这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道,并不构成对中国30年改革共识的颠覆。”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很必要的警醒,但是在现实面前无力地像片寒冬里的落叶。
      比起学者,实践者更有体察,也更无奈。一位银行业的朋友告诉我,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之后,他们的银行已经在为明后年贷款出现呆帐、坏账做好准备。因为按照今年四季度的投资安排来看,中央投资与地方和社会投资资金的比例是1比3,这个比例和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央投资与地方和社会投资的比例大体一致。众多地方政府的项目争取不到中央政府的资金,主要就是靠银行贷款,而银行对这些蜂拥而至又难以拒绝的政府项目,自然是心知肚明。
      2008年的三里河故事,未来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有益的记录和分析。不过如果我们稍微翻阅历史就知道,2008年的这场经济萧条的内在逻辑和 10年前多么类似:高速的经济成长,诱发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十二道金牌式的行政调控手段,导致经济迅速转冷,民营企业大量死亡。
      2006年的时候,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处于“半成品”阶段,总体上已更为接近撒切尔式的自由市场体制。但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只占中国经济总量的28%,却获得了将近一半的银行贷款。电信、航空、能源、传媒、钢铁和汽车行业仍然处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之下。政府高度介入经济的结果是,在过去25年以来,排除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那一年(1998年),中国是亚洲各经济体中经济波动最大的。
      我们现在手中拥有的,依然是那个半成品。而从2007年开始,经济大起大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间只有一纸之隔表现得更加充分。因此历史给与我们的答案就是,政府再次为市场兜底,市场继续形成一种依赖的预期和“寻租”的动机,扩大内需造成了表面繁荣和宽松的经济环境,使得经济转轨过程中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市场经济”都各显神通。这一幕已经在热闹的三里河拉开了大幕,接下来的故事难道还会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吗?
      还是在2006年,吴敬琏先生出版了《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一书,在讨论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的痼疾时专门有一章节,:“限制政府权力,建设有限政府 ”。我的朋友吴晓波当时评述说,这是一个观念,而非战略。同时,它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要让一个掌控无限权力的机构,主动放弃权力和利益,就好比让一个商人在他盛年之时散尽家财一般,可得乎?
      确实如此,汗牛充栋的,关于中国经济应该扩大消费的贡献率,真正启动内需,减少经济大起大落,真正让市场配置资源的分析和言论,在我看来只是无力的呐喊,已经完全淹没在三里河的喧嚣之中。

  3. 匿名 于 2008-11-20 5:01 下午

    看看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模式就能发现,中国是以发展解决就业为出发点的模式,现在在逐渐进行产业升级;印度的软件外包医药产业比中国要好些,但是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中国大力修建铁路是对的,中国的铁路总里程确实还很低,每年的春运车票很难买,没有不骂的。现在京津城铁开通后,半小时即到,带来了很多的商机。
    房地产低迷很多农民工都回家了。这是地产大亨潘石屹说的,当时人家说他是矫情,为了给房地产赢得同情,其实就是实情。国家投资建低价房,一是解决房价压力,二是给农民工个饭碗。

  4. 匿名 于 2008-11-20 5:04 下午

    中国政府这次的救市行动是投在实体经济上,美国是投在了虚拟经济上,预期效果谁好谁坏,国际上似乎有了共识。

  5. 匿名 于 2008-11-20 5:33 下午

    消费低迷,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关,不敢花钱人们储蓄,要对未来留有后路,危机感强,还有东方人天生喜欢储蓄,日本储蓄率也很高,也是对外依存都超高的经济体。

  6. 匿名 于 2008-11-20 5:52 下午

    据韩国媒体报道:唐代诗人常建评价赵嘏的诗为“天下第一”。常建的诗在唐朝也算小有名气,但与赵嘏的诗比起来却又差远了。一天,常建听说赵嘏要去附近的一所寺庙,于是在寺庙门前写了两句极为普通的诗句,路过的赵嘏看到之后,续上了后两句使其成为了一首令人叹为观止的绝句,据说常建好似家宝一般珍惜这首绝句。后人称常建抛出的“砖”引到了“玉”,这是“抛砖引玉”成语的来历,即为了得到高见而先阐述自己一般的想法。最近中国政府为了克服金融危机而出台的政策与此非常类似。
      
      
      最近中国政府表示将在2年内投入4兆元人民币用来刺激经济发展。除了天文数字般的金额之外,这是“门外汉”都能想得出的一般对策。但探究其推进过程之后,我们会发现这其中充满了“中国式战术”。首先就拿资金筹措问题来说,4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去年中国GDP的16%,尽管中国拥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该政策的推进很难保证财政不会出现巨大赤字。
      
      
      意识到了这一点,所谓的国际经济学家就该政策的可行性向中国政府提出了质疑,这时中国政府悄悄地露出了王牌——中央政府负责筹集1兆人民币,剩下的3兆人民币由地方政府自行筹集。此外,还有附加条款——该资金只能用于农村社会间接资本、环境保护、医疗和文化设施等八大领域。一直企盼着能够靠中央政府拨款来自行决定建设项目的地方政府纷纷摇头表示无奈。中国中央政府扔出“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引出地方政府间竞争这块“玉”,以达到刺激经济发展的效果。更深层次挖掘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中国中央政府在诱导所有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克服金融危机的行动,顺便也检验一下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能力。
      
      
      于是中国地方政府最近忙于寻找妙策。广东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区,最近出台了一个略带青涩的对策,表示将首先救活省内的香港投资企业。香港企业的发展将使香港经济复苏,香港地区的投资自然会流入其临近的广东省,这样一来国内企业也能生存,这肯定也是考虑到香港高达1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出来的政策。香港则出台了通过开拓非洲和俄罗斯市场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在上述两个地区进行贸易展览会将得到香港政府的大力资金扶持,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政策。为了吸引俄罗斯资本,甚至表示愿意跟俄罗斯签订签证互免协议。
      
      
      上海表示将从海外筹集800亿元人民币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项目上的投资;福建省则雄心勃勃地表示将投入500亿元人民币用于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港口设施的大幅扩装,以期成为两岸经济统一的“前沿阵地”。尽管实际结果要到以后才能知道,但这些都是考虑到本地区具体情况和特点的“因地制宜”的最佳对策。诚然,中国地方政府克服金融危机的方案还在进行之中。甚至有人表示明年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引进外资最多的一年。地方政府为了能抛出“玉”而积极走向海外。
      
      
      韩国政府曾出台了解除首都圈一部分限制规定的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却引发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争论。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经齐心协力积极走向“海外”。韩国中央政府无能,不能出台能够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的对策;地方政府则短视愚昧,认为首都圈的发展不是国家的发展而是京畿道的发展。笔者担心这些终将使韩国国民受苦。

  7. abada 于 2008-11-20 7:26 下午

    春运任何国家的铁路都解决不了呵呵,根子不在铁路建设。

    另经济不分实体和虚拟经济之分,即便投资实体经济最后不还换来虚拟经济的坏账吗,中国这么健忘,几年前国有银行的大量坏账转头就忘了,不就是政企不分,银联合作的模式导致的。

  8. 匿名 于 2008-11-20 7:34 下午

    你把钱投给了银行和证券,股市来个大跌又成了泡沫知道了吗,所以中国没有傻到去华尔街抄起是明智的,最近华尔街又在跌跌不休,油价低于50美元了,真应了了天涯网友的预言了,呵呵。

    实体经济不好,银行不敢放贷,还是死路一条。虚拟经济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这个是经济学常识。

    现在美国华尔街是个无底洞,现在去试水就是找死。

  9. 匿名 于 2008-11-20 7:51 下午

    有人说把钱给大家分了刺激消费,这是一锤子买卖,与其给穷人钱不如给他一个工作更可靠,加大投资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投到那个方面是个学问,具体要研究一下,不如参考一下韩国媒体的报道吧,国家领导人不是傻子,要对未来有信心。毕竟中国是社会主义,幸亏还有国家投资拉动。否则,更会惨淡无比了。拍了回马屁,呵呵呵。

  10. 青成 于 2008-11-20 8:09 下午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各有各的优点。完全的市场经济已经被证明不行了,现在美国以致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都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完全计划经济更不行。所以要找一个平衡点。适度的国家干预、推动才能避免大起大落。

  11. abada 于 2008-11-21 4:30 上午

    虚拟经济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你别逗了,虚拟经济概念你先定义一下,我看你连经济学的常识都没有。

    国家领导人当然不是傻子,但是不代表做的都对,呵呵,那国家领导人成神仙了。

  12. abada 于 2008-11-21 4:35 上午

    不存在完全的市场经济及完全计划经济,美国的次级贷款的设计就有很大的政府干预市场的成分,美国的危机恰恰证明了国家干预不当的结果,而不是市场经济的错。

  13. 海阔天空 于 2008-11-21 5:25 上午

     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
      有些人将Visual Economy和Virtual Economy也翻译为虚拟经济,这是混淆了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的本质。Visual 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是一种“可视化经济”;Virtual 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网络经济等;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这个翻译才更符合虚拟经济的内涵。也有学者使用“符号经济”甚至“名义经济”的概念,只是强调了经济系统运行中“符号”或“名义”的表象,而没有深入探讨虚拟经济的本质。
      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奠基之作是刘骏民教授1998年著的《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该著作也获得了国内经济学最高奖——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虚拟经济的概念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衍生而来。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
      2000年,在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的推动下,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并组织了第一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此后,成思危先生的指导下,在该中心的组织下,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虚拟经济理论逐步走向成熟,其代表人物为成思危、刘骏民、柳欣等。其中,成思危为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刘骏民为该中心主任,柳欣为副主任。可以说,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是国内虚拟经济研究的中坚力量,代表了国内虚拟经济领域的主流。在此影响下,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统计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相继成立,并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此外,原中央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原证监会主席周道炯,现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副主席范福春,国务院办公厅曹宇,上海证券交易所张育军,清华大学宋逢明、雷家骕、蔡继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戴园晨、王振中、李扬、钱津、张晓晶,中国科学院石勇、石敏俊,中央人民银行易纲、谢平,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南开大学马君潞、李维安、刘晓欣、贺京同,复旦大学张军,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白暴力,深圳市人大副主任唐杰,辽宁大学白钦先,西南财经大学曾康霖、刘锡良,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王爱俭,台湾东吴大学邱永和、沈大白、张大成,台湾交通大学胡均力等在该领域均有较深入的研究。
      2002年12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200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虚拟经济等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2008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约与英国首相布朗通电话,就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交换看法。温家宝表示:“要认真总结这场危机的教训,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2008年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再次讲到:“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我们需要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绝不能因为虚拟经济出现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2008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多次谈到“虚拟经济”等问题。如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时谈到,“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涉及范围之广、造成影响之深、冲击程度之大,几十年来罕见。世界各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形势依然严峻。这场金融危机正在从局部向全局蔓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已经对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在与英国首相布朗会谈时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特别是正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渗透。面对这一形势,国际社会需要增强信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当前应着重解决3个问题,一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机蔓延,恢复市场信心;二是尽量减少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损害,避免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三是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危机。”
    [编辑本段]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方面。
       一,高度流动性
      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正是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不稳定性
      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是由由虚拟经济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三,高风险性
      由于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无常,不遵循一定之规,且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御,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大量投机性资金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四,高投机性
      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虽然可以作为投资目的,但也离不开投机行为,这是市场流动性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是在新兴和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市场监管能力越差,防范和应对高度投机行为的措施、力度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投机性游资也越容易光顾这样的市场,达到通过短期投机,赚取暴利的目的。
    [编辑本段]虚拟经济的特性
      虚拟经济的两个特性一是经济性,一是虚拟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价值符号及它们的交换也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没有价值及价值交换就与经济沾不上边,也就谈不上它的经济性;并且,价值符号还可以还原为价值实体,即从虚拟走向现实。无论是纸币,还是股票、电子货币、其它各种有价票证,它们的发行和流通基础就是价值和信誉,它们代表的是实体价值,是实体价值的代表,并且还可以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信誉作为价值符号的发行基础存在很大的接受风险。
      所谓虚拟性,是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领域交易的只是价值符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纸币不是价值实体,而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这种符号又脱离了价值实体,成了实体价值的影子。当价值符号脱离价值实体较长时间,并且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了投机性交易,这就使这种脱离成了价值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价值的游离存在方式,这就是虚拟现实。纸币就是这种游离价值的存在方式,游资是它们存在的具体表现。纸币的价值是不能不承认的。特别是今天,纸币的价值具有全息性,它是一个国家的信誉及价值尺度符号,更是一个国家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国家的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实力充分强大,国家的货币才是一个强势货币。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国家的货币就被赋予了更多的非客观物质性的劳动价值,即可能被充入了更多的政治价值。当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任何一种实力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影响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资金作为价值的表现,只有当它没有与实物商品进行交换,而只与它的同类即价值符号进行交换时,它才能被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期货合约只是一种远期实现的商品购销合同,买卖期货合约不是真正的实体商品交易,它只能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以价值符号互为交易对象及为此所构筑的交易平台,都属于虚拟经济范畴。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范畴。
      信息在虚拟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开、透明虽然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掌握信息则存在差异。对于虚拟经济交易活动而言,信息的不对称成为交易利润产生的重要基础。虚拟经济活动中的高手就善于利用信息、信誉、未来前景等来创造利润。信息转化为利润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信息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反映和结晶,也是劳动产品,也应该具有价值,只是其价值量难以精确测度,只能在交易过程中由交易双方自主认定。信息价值的认定和交易的完成,就完成了信息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信息被大量挖掘、使用和交易并创造利润,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基本关系
      在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 虚拟经济”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券,第340页)。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从这方面说,虚拟经济的主要功能有二:
      一,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票券,透明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经济资源在各实体经济部门和企业间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二,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例如,没有股权分散、股票交易,则没有现代股份公司及其内部治理结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部门运作风险的分散。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 虚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相比,也属”虚拟”范畴。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部门立即就有反映。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经济。
      近50年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在金融创新中,金融衍生产品快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通过促进资金流动(包括国际流动)来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80年代中期,随着”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与美元的比价从 240:1急速升至140:1),由此导致了我国的日元外债在价值上的严重损失(一些使用日元外债的企业,迄今难以”翻身”),如果我们在借入外债中,能够及时地运用外汇期货中的某些运作手段(如套期保值),则不致发生这类损失。在国际社会中,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防范金融风险的例子,不胜枚举。毫无疑问,正如世间其他事物,金融衍生产品也有其负作用,但这些负作用,是可通过严格金融法治、加强金融监管等予以控制和防范的。
      实体经济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 虚假经济”是用于描述经济运行中虚假成份的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这一概念用得不多,近年较为流行的是”泡沫经济”.实际上,所谓”泡沫”,指的就是经济运行中的虚假成份。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与银行、股市等金融活动直接相关,东南亚危机冠以”金融”危机,这是一些人认为,虚假经济主要来源于金融部门,是虚拟经济的产物。但是,这一认识,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更不利于实现”两个转变”,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历史上看,从1825年至1920年的 9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11次经济危机(其中,1857年以后的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些危机主要不是由虚拟经济引发(此时,虚拟经济并未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现象)的,而是由实体经济部门中的虚假因素导致的。对此,恩格斯曾深刻地描述说:”运动逐渐加快,慢步转成快步,工业快步转成跑步,跑步又转成工业、信用和投机事业的真正障碍赛马中的狂奔,最后,经过几次拼命的跳跃重新陷入崩溃的深渊。如此反复不已。”(《反社林论》,单行本,第273页)从现实来看,日本泡沫经济与房地产”热”直接相关,而房地产业属实体经济范畴;东南亚金融危机虽从金融市场发生,但其深刻原因则在于实体经济部门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导致对外贸易的持续逆差,外汇储备剧减。如果说,在日本泡沫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还有虚拟经济的负面作用的话(例如,在日本泡沫经济中,有股市”热”、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也有汇市和股市的”热炒”、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那么,韩国的危机,则主要是由实体经济部门(大企业)的虚假问题所引致的。
      事实上,实体经济中并非没有虚假经济。在实体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的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形:其一,虚假的市场繁荣,使已生产出来的相当一部分产品实际上已成为过剩产品,这部分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 1920年以前,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属这种情形;日本、东南亚等国房地产”热”的后果,也属这种情形。其二,由于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产品(服务)缺乏基本的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竞争力,难以销售。这些生产能力及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卢布大幅贬值,不是由于卢布发行过多,根本原因在于,由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所造成的经济严重贬值。其三,由于体制弊端、管理制度混乱、资产质量低下等原因,使产品成本过高、性能不全、使用不便,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为客户所接受。这些生产能力及其产品,形成了经济的虚假部分。东南亚国家、韩国的危机,相当程度由此引发。
      此外,”假、冒、伪、劣”、走私、地下经济也属实体经济中的虚假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产出的低估,属虚拟经济的另一种形态。例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相当一部分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相当一部分实物采取非货币化形式直接分配或消费,由此,造成实际的经济产出大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或者说,宏观政策调控的经济活动小于实际经济活动。这种低估型虚假经济,在直接关系上,虽不致于引发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及危机,但对市场经济建设、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均有负面制约。

  14. 海阔天空 于 2008-11-21 5:27 上午

    不懂可以,要勤学,好问,善于思考,取长补短,简单地百度GOOGLE一下也不至于犯错。
    就怕的是,自以为是,想当然不懂装懂,知识老化陈旧。

  15. 海阔天空 于 2008-11-21 5:36 上午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典型的金融风险监管不利,套用陈老师的高中生理论,就是美国学金融的高材生都去了华尔街挣大钱年薪上百万上千万,监管局是衙门收入少,那些人的智商转不过华尔街的精英们。这个观点是某著名金融专家的观点,我觉得有点道理。
    华尔街为了分散风险,把次贷这类不良贷款当基金证券卖给大家,还有金融杠杆放大效应,一个链条断了金融链条就全都断了。

  16. 飞龙 于 2008-11-21 5:54 上午

    用高科技来创新,形成新一波经济增长点,用ipv9作为一个支点承上继后,挤走泡沫,达到平衡!!!

  17. 开心果 于 2008-11-21 7:49 上午

    飞龙,我好崇拜你,你组织语言是这样的潇洒自如,可以完全将逻辑置之度外。您这份言必及ipv9处处为ipv9摇旗呐喊的执着同样让人感动,只可惜您站错了队!

  18. 青成 于 2008-11-21 10:11 上午

    其实这个华尔街outsmart监管部门的问题就是资本家总是滥用系统(abuse system)的问题,到底是追逐利润。无论什么样的监管,都不可能足够完善。我觉得这还是市场过于自由的表现。

    既然不能防范,就得在事后追究责任。让他们有所顾忌。像律师、审计和医生一样,金融体系应该有无限责任,或者一定程度的无限责任。

  19. 潜龙 于 2008-11-21 11:28 上午

    飞龙的编译器似乎只作语法检查,不做语义检查,呵呵。

  20. 高飞 于 2008-11-21 3:48 下午

    潜龙说得对,飞龙的句子还真是没有语病和错别字,主谓宾、定状补还都对。

  21. 王振振 于 2008-11-21 6:40 下午

    四万亿的经济计划,是个非常宏大的投资规模,正如各位所说,有各种不当之处。这些可能(或者必然)出现的不良后果,决策者也许也觉察到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在目前没有跟好的办法情况下,一个中策或者是中下策的办法也是解决问题的选择。科学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能够很好实施的措施,没有什么政策是符合科学道理,在实施过程中及实施结果的评价上来说是“很科学的”。只要是一直往前奏,从A—B,当然直线最短,当然,“这个理论最短的直线”也是最难走的,人们总是对走弯曲的道路充满不满,但是,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往前走总比停下来要有意义的多。也许当我们停下来争吵一个更科学方法的时候,经济形势也许变得更加糟糕了,想到的“科学方法”需要继续修改。
    当然,这些计划都是建立在2010年全球经济好转的假设之上,希望一切都如预期的一样好。

  22. Building # 7 于 2008-11-21 7:55 下午

    四万亿的投资毫无疑问是饮鸩止渴,经过这轮大投资,大家会看见社会财富进一步地向官僚系统集中,民营部门进一步萎靡,贫富不均进一步增大,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23. 开心果 于 2008-11-21 8:10 下午

    现在是zf做什么事情都不讨好,都会引起负面的猜测,公信力的丧失真的很可怕。从最近批露的很多新闻事件可以看出诚信丧失的危机已经扩散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从个人(像正龙拍虎)到企业(三鹿蒙牛百度等)。当然这个也许早就存在,只是本开长期没意识到而已。大家相互怀疑,而法律又没有得到贯彻,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显得那么珍贵。
    唉!做中国的老百姓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