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科学2020计划(3,4)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志在中国计算机科学2020计划(三)

“我们只有10-15年的时间来实现中国信息产业的振兴”

现在要换一个话题,就是我有危机感。为什么虽然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是我晚上仍然睡不着觉。我在这几年里面常常出国,去访问学校和创业的公司,我虽然很高兴见到我很多老朋友,非常高兴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在回来的飞机上我都觉得很难过,因为我深切的感觉到,虽然中国的科学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进步,但是我感觉到在计算机前沿科学的研究上,中国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在5月3日有一个机会和前来清华考察的温家宝总理见面,我们谈了几句话。温总理5年以前我刚回国的时候曾经到我家看过我,他支持和鼓励我,希望我能够为中国的教育和研究做贡献。他问我这几年怎么样,我说我觉得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有很大的危机感。如果我们现在想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创建世界一流,按照现在的情况,会越落越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基地,但是整体上还是会越落越远,我们只有一个10-15年的窗口期能够做这件事情。

全世界的大学都觉得中国将来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所以他们的学生需要对中国有很多的认识,这样将来才能在世界的竞争上占据合适的地位。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中国的信息产业市场在将来有一天会变得非常大。如果说中国的研究环境和创新能力在那个时候完全不能够与别的国家和地区相竞争,中国的产业将无法分到市场的份额。一个产业的领先地位一旦被别人所占据,就很难翻身,所以必须在中国信息产业市场发展得不那么庞大之前,让中国的大学能够到达一个先进的水平,使得我们培养的年轻人能够有创新的思想,并能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信息产业,这样中国的信息产业才能够在国际市场站住脚。这是我的想法。

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光是知道有危机感是不够的,一个只有危机感的人是非常痛苦的人。感知到危机感唯一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知道有问题需要解决,我们要有解决的方案。需要行动。我们怎样做?很简单,就是发展出一个世界级的计算机科学的系统,在中国,而且需要快,在十年以内,就是在2020年之前。所以我和温总理提出,我在准备一个计划,使得中国能够创造出一个计算机科学体系来。

我们的工作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人才的资源。寻找人才资源光是贴几个广告是没有用的。怎么样能够争取人才才是最有效的?需要有系统的争取。为什么现在找计算机科学的能人很困难?如果找到一个人说我们想聘用他,他会想:去了之后我能否发挥作用?作用多大?值不值得我去做?万一做不好是不是损失非常大?所以没有系统的找人是非常困难的,怎样的方法最有效?就是找一个团队来。世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你想做的看起来很难的事情其实反而更容易。如果我去找十个人,我说你们是不是愿意一起来,我们大家一起办一个计算机系,吸引中国最好的学生,跟我们一起做。我们在国外训练出来的都是最好的学生,在中国训练出来的也是最好的,所以清华的学生很有理由留下来接受我们的指导,甚至能够在将来留下来工作。这些人如果觉得这些计划将来能够成功,那就有不少的人愿意来。所以这件事情不能够光是从激情上来讲,需要理智地把条件列出来能够说服别人,从事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讲是一个最有益最有效的选择。所以第一点,就是要有计划的招募人才。

第二点,我们要重新把课程,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的,都要重新做些思考。在国外,课程是非常受到重视的,如果课程不好学生会去别的学校。一所好的学校,课程一定是在不断的进行修正中的,尤其是在发展速度很快的计算机科学,不断地有新的事情要学,不断地有老的材料需要淘汰。

最后一点,还是要实现国际交流。从国际交流上我们就能够得到对比,就会逐渐变得和交流对象一样强大。

为什么我觉得我们有很大的机会能够在十年内做出一个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团队?

第一点,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我刚刚提过的在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的经验,我们在5年以内,我们能够成功地将20%的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世界一流大学所要求的水准。

我在几个月以前,曾经在主楼做过演讲,叫中国图灵之路,就是中国怎样才有一个系统,怎么样在中国能够培养出获得图灵奖的人和研究环境。在演讲的最后我提到一句话,我说我们的图灵之路只走了三分之一。那个时候是四年多,所以我说我们再走八年图灵之路就走到了。为什么我那个时候说我们做了三分之一呢?因为我们中心正式的学校的编制人员是非常少的,真正要变得和其他一流大学里面的计算机科学的团队的话,我们除了博士后之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正规的教授。在以后的八年里面我们需要充实我们的队伍,这是说这话的原因。实际上我还有一句话没有说,现在看来,我们真正的事实是我们的图灵之路已经走了百分之九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环境都已经创造出来了,现在我们中心已经相当于国外一流的环境。如果国外一个一流的研究中心他们缺几个教授怎么做呢?很容易,他们学校批准一些职位,他们登几个广告,别人看到都会很高兴,你们这个一流的地方要找人那我很愿意去。像国外这些一流的地方的情况,今年准备增加一些正规的教授,广告登出去,明年就完成了,我们这里现在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制度能够允许我们有一些条件,能够去招收这些人,我们今年登广告明年人才就过来了,我们的图灵之路可以在一年之内做完。所以刚才我说我们的图灵之路已经走了90%。

但是这里面有些实际上的困难,并不是说做就马上可以做的事情,我们非常了解。所以我们不管说能不能有这样的条件,这条路我们还是在走,所以我们说这剩下的三分之二按照我们现在的轨迹一样可以完成,就是慢一点,效果会差一点。我们自己培养自己的学生,我们在8到10年之内,我们自己培养出自己的学生他们又聪明又喜欢在中国,又跟我很有缘分,经过几年后我们可以自力更生。但是我想说,按照我在理论计算机科学中心的经验,在中国,一个有决心的人,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有国际关系的人,如果我能够和我的同事做成这件事情,离不开清华大学还有国家政府的各部门的领导给我们的很多支持。

第二点,为什么我们能够实现这个宏伟的2020计划,就是我们中心已经百分百的可以做一个和国际交流的平台。凭我的经验,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希望,所以只要我们有这个决心和毅力,我们很容易找到国际科学家的支持,来帮我们共同完成这件事情。因为世界的科学家都觉得如果中国如果在短时间里有超越性的发展,大家觉得这是一个谁都不愿意失去的机会,都愿意参与到这项事业当中。

在整个过程里面,我们的制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和改革。有很多人跟我讲,中国很难做事,但是他们没有了解到,如果在美国做同样的事情的话,你也一样的难。一个地方一旦有了一个制度以后,想要做很大的马上的改变是很困难的,在西方也是这样。很多事情如果在制度很悠久的地方是根本不可能做的。如我们做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假如这个班在美国做,至少需要准备两到三年的时间,非常困难,我觉得基本上不可能。在清华我们几个月把这个事情筹划好了。如果国家和学校的体制能够有一些灵活和改革,我觉得在中国我们是有这个可能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的。

最后几句话:我觉得如果我们做的好的话,在中国建立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会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中国的图灵之路会比任何人想的都要接近。

志在中国计算机科学2020计划(四)

精彩问答录

问:现在计算机科学主流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我觉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展会是在网路上,这也是近50年以来最重要的一个科学现象。网路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网路复杂在哪里?举个例子,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非常小的单位,每个个体虽然都非常简单,但是相互的影响和作用就非常复杂。在这样复杂的系统里面,要实现控制就很难,比如人体。

网路的发展,代表当前一个很大的科学发展的趋势。最早科学发展由浅入深,逐渐发展出很多分支,但是现在科学的发展又有回归的趋势,提倡交叉和融合。

在今后20年内,网路还会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方向。计算机科学发展经过差不多50年,逐步成熟。现在已经有传统的分类,但是其核心多半是关于计算机本身的。从现在看,计算机科学最重要的是在各种科学和工程当中的应用,现在很多学科和工程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都需要好的计算机科学方法为他们工作。计算机系统会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变成应用型的系统,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前途也是在应用上。在所有的传统计算机科学里面,理论计算机科学是对应用最有用处的地方。所以,研究理论计算机科学的人在将来是最有生存能力的。在理论计算机科学、算法方面,如果有好的idea,可能过5-10年,会促成一个好的公司并得到大的发展。我是看到过这方面的实例的。理论计算机科学也会在未来科技发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问:如何定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您怎么样看待千人计划?

答:千人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在这个大框架下,有很大的空间能够让各个单位找到所需要的人才。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说,我们寻求人才,要有整体的构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有完善的计划。这样在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职位的时候,能让别人看到整个计划的可靠性。

什么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我很难给出很具体的定义,但是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方法可以衡量什么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就是找世界一流大学的系主任、院长,找世界著名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他们列出来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单子里面,至少有90%是一样的,这些就是世界一流大学。

问:您所倡导的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那么,是否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获得这样的教育?能否带动更多的人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答: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第一,我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教育更多的学生。第二,我所做的事情,很少能够有人代替我做。我几十年以来所在的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学,遇到的人都很优秀,我认为我目前在中国所做的都是很有效的,对我来说,只教好书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要让所有人都受到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没有人受到最好的教育。中国要想培育出一批领导人才,一定要有精英教育。中国从落后到先进,一定要在拥有先进科技的地方有一批好的科学家过来进行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国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没有这样的一个群体。我们现在在中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中国聚集起这样的一批人,他们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人数多少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有一批人能够有这样的水平,而且有公信力。人才是世界上最可贵的,所以我们一旦发现,就要全力培养,所以,现在我们只能够从精英教育开始。

问:真正有志于报效祖国的人,可能无法享受到您营造的一流的研究氛围,一些很有能力的学生也不见得愿意留在中国,您是怎么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的?

答:我们中心有一个非常公开的学术环境,演讲、讲课都是公开的,即使不是清华的师生,要跟我们交流也是非常容易的。也许我们培养出的最好的学生会选择出国,不过我们必须容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想去规划未来。解决的方案我刚才已经提到了,就是我们要创造一个环境,比MIT还要好,使得真正有能力的人愿意留下来。

(4个打分, 平均:5.00 / 5)

雁过留声

“中国计算机科学2020计划(3,4)”有7个回复

  1. 陈怀临 于 2009-10-18 6:59 上午

    现在的中国,不仅需要姚先生这样的,为长远发展着想的赤子,更需要的是Applied Research。而这一点,在计算机领域更是尤其重要。希望姚先生能够招聘以下网络,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方面的人才。

    我个人认为,中国缺乏强有力的Applied Research的基础和习惯。工业界基本上不存在强大的Research Lab是我们产品研发受制于人的根本原因之一。

    华为拥兵数万。其实自己也很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极力走国际化道路,大力投资美研所得原因所在。

    姚先生说的好,我大宋国力之弱,确实非一日之寒。

    在计算机科学方面,虽然有互联网之助,再不存在没有文献之堪,但科研水平似乎距离并没有缩短,反而有拉长之忧。

    国家就是应该拿钱砸下去。把大批的人才拉回去。10个博士9个是小混混。但只要捞住一个,就够本了。

  2. 李克 于 2009-10-18 7:35 上午

    顶!
    我相信中国能在一个相当西方较快的时间里掌握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科学是这样,工程也可以,品牌也可以,质量管理也可以,经济管理也可以,金融也可以…但是确实时间太短了,需要每个人都付出比发达国家几倍的辛苦
    至于科学研究有什么用,不仅仅是直接的科研成果,还有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一些天才跳出来,做企业,做成世界一流的企业,因为有了姚老师说的土壤,这些都不是难事
    我想陈首席也是希望做能真正增加国家竞争力的事,无论什么方式
    我个人是个微不足道的已经年纪不小的小人物,但是我也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做一点点事,不只是为了赚钱生存,为了当我老了,不能再工作的时候,能和那是的年轻人自豪的炫耀一点点,我那时是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做了一点点小事的,没有只是碌碌无为的赚钱,享受时代的进步,没有白活,很有意思。
    在此过程中,会形成最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代代融入血液和骨髓传万世,只要这种精神在,这个民族无论遭受多少次多么大的苦难,都能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超越历史,重现辉煌,这才是一个民族最可怕的地方,没有这种精神的民族,都是历史长河中一段时间的看客民族。从这种意义是那个讲,毛主席(不要只盯着他对科学文化的摧残)为我们创造了政治军事上站起来的根基,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火种得以发扬光大,不被压灭,可以看作中国一半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剩下的一半,30年的改革开放做了一些基础,但还有30年需要我们几代人真正的把这一半核心竞争力造出来
    向所有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做共享的人致敬

  3. 魔心 于 2009-10-18 8:47 上午

    很好的事情  一直不了解这些 但看了就觉得高兴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甘洒热血和汗水

  4. 陈怀临 于 2009-10-18 12:33 下午

    克克说的很好。最强的竞争力就是民族精神。其实我比较喜欢提倡大汉沙文主义。只有汉民族的凝聚力有了,中国的事情就都好办了。当然,现在似乎没有。。。。YET。

  5. abcd 于 2009-10-18 3:38 下午

    陈老师有没有关注生物科技
    比如生物科技里面的一些尖端仪器
    中国在这些方面似乎也非常落后

    虽然生物科技现在是一个“过街老鼠”
    但谁也不知道有一天会不会像当年IT一样飙了

    中国在生产高灵敏度的尖端仪器仍然落后
    这也会hinder中国的科研

  6. Deadfish 于 2009-10-18 5:09 下午

    关键许多钱没有花在该花的地方,听说,前段时间不是一些老院士在重庆开了个会吗?会上面院士们提了很多很中肯的建议,围绕的中心,就是说应该把科研的大部分基金,投入到搞科研的人员身上,但是光提意见有什么用呢?
    涩及的利益链太大了。很难变革。

  7. snowweihua 于 2009-10-18 9:06 下午

    读完姚教授的这段演讲,还是有很多感慨的。尽管在现在的中国,还是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的令人深恶痛绝的问题,可是,以一个正常的对中华民族有着认同感的人来说,都还是想做些有益于发展的事情的。这不是口号性的,真的是内心的想法。
    昨天恰好在电视上,看到对话节目对李开复的一个访问,尽管有很多人对李的创意工场有很多看法,但我还是觉得,李还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的。这和姚教授做的也有相似之处。
    非常赞同李克这一段:
    我个人是个微不足道的已经年纪不小的小人物,但是我也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做一点点事,不只是为了赚钱生存,为了当我老了,不能再工作的时候,能和那是的年轻人自豪的炫耀一点点,我那时是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做了一点点小事的,没有只是碌碌无为的赚钱,享受时代的进步,没有白活,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