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界新科院士–怀进鹏教授
作者 陈怀临 | 2009-12-04 17:35 | 类型 国内名师, 科学与中国 | 48条用户评论 »
从《弯曲评论》的文章,大家可以看见,今年计算机方面唯一中标的是现北航的校长怀进鹏教授。 下面来看看怀教授的简历。很年轻。。。 其中北航计算机系上的介绍如下: “博士,教授,博导。199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获原国家教委首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资助,于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十一五”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一直从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网络信息安全和网格计算等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和973计划、国防预研与型号,以及国际合作等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两次获得国家信息化杰出贡献奖,20余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报告。已培养博士12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 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40项。“十五”期间,担任国家863计划计算机主题首席科学家、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总体组组长、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长。 ” 在科学网上的简介如下: “计算机软件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62年12月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籍贯山东济南。1984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1987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网络化软件技术与系统研究工作,提出了网络资源的可信聚合与调度方法,主持研制的系统实现了分布资源的可信共享和利用,为提高分布计算能力提供了实用系统;提出了安全协议分析的代数理论和算法,主持研制了协议自动分析与验证系统;提出了过程类软件自动开发方法和技术,主持研制的软件生产工具提高了面向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 怀院士的一些个人信息如下。名人了,没办法。 1980.09——1984.07,在吉林大学计算机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对怀校长或者怀院士的论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怀院士的论文。 | |
雁过留声
“计算机界新科院士–怀进鹏教授”有48个回复
政治新星啊,学术上我看和他的老板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呵呵 我也坐个沙发
我航现任校长 李校长的大弟子
不止一个同学出自老槐门下
据说大忽悠
纯的
他的课题组100多人 学生不计其数 怎么才7个博士呢
看错了 是12名博士 估计也不职吧 一年至少三四个吧 还有在职的 国防的 工程的
也只有首席这样 在鬼谷的才有闲心去研究这些人的研究方向。 来国内读个硕士,你就知道,这些所谓研究方向都是忽悠人的。 到他们这份上的,知识结构陈旧(没办法,行政工作忙啊,没时间学习),哪里能指导博士硕士? 博士兄弟们就靠自己的悟性了。
在jsj 这一块,真的想做一些东西的, 我看也只有计算所(胡再去mao纪念堂也不妨碍他做事啊),国防科大等等(我用了等)少数几个地方了。
美帝是什么情况?首席和我们说说? 也是这样的忽悠不?
校长好
其实,BUAA的张广军教授和高以天教授也有潜力成为院士的。
八卦下,高教授的夫人是我的线性代数老师,我经常见到他们一家三口幸福地在学生食堂用餐。
2楼那个课题组100多人是怎么听来的…?
唉,我看了一下信息技术科学部的39人候选名单。感觉是多少人今天晚上无眠呀。我都感觉不公。在怀的这个方向上,南大的吕建和北大的梅宏的工作都是我相对熟悉的。可以说我基本上就没有听说过在形式语言,Formal Method等方面还有一个怀教授:-)。。。。
如果非要在Programming Language, Formal Methods方向上出一个,我个人认为的顺序如下:
吕建,梅宏,怀校长。
唉,政治呀,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
忽悠在我航已经成了王道……
只是害苦了我等纯靠自学+悟性的硕博士,满腔热情投入科研,一头冷水浇了三年。4楼所说极是啊!
深恶痛绝这里的学术环境
另外,计算所的孙,胡,孟等都连候选人都不是。也是非常奇怪。例如,曙光,龙芯等工作。奇怪。
听首席分析,难道针对曙光、龙芯的政策又要发生倾斜?只是猜测。
不要阴谋论。如果我们看科学院5月份的候选人名单,8月份的候选人名单,其中许多躲猫猫就出来了。
1. 从学术上而言,怀校长确实比较弱一点。可以这么说,连我这样的工程师看了他发表的论文杂志,都觉得如果大宋的大学士就这个水平,确实有点夸张。但奇怪的是,南大的吕建和北大的梅宏第一轮都被刷掉了。他们3算一个方向的。但我当年做学生读文献的时候,对吕和梅还是很佩服的,基本上没有怀什么事。吕乃徐家福的弟子;梅乃杨福清的弟子。都不错。李未其实比徐和杨差一辈。但很能混。 在这方面,软件所,后来在澳门混的周巢尘是非常优秀的。
2. 李国杰的大弟子孙凝辉,夏培肃的得意门生胡伟武都没有在候选人之列,也是不正常。估计与科学家计算所里面的自相残杀有关系。但内幕就不知了。
3. 王小云第一轮也被拿掉。天理不容。
现在的中国人太不乏聪明和精明,但把诚信丢了,把诚信当成傻瓜,最后得利的只是个人,受伤最深的是整体,到底是真聪明还是真傻呀,中国需要更多的傻人出来,需要更严厉的制度和道德让无耻者付出惨重的代价,中国整个社会,不仅仅是科学家,都需要一场精神和文化革命的洗涤,让诚信重新成本社会生活的基本守则,不如此,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就无法真正提高,中国的大国梦就还是梦。中国兴旺,我的责任,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是。如果琢磨怀校长的简历,就可以发现小样一定是又红又赚的:-)。在87年的时候,硕士毕业,能从哈尔滨直接分配到北京的北航计算机系当老师。年轻人不知道,这种当时基本上就不是什么“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年轻GCD Member”才能的。。。
在北航教了几年书之后,估计上了李大忽悠的在职博士(除非脑残才会脱产。要算工龄的)。93年博士毕业,但92年就是副教授。天方夜谭。。。
虽然西方也有类似情况发生,但比较少比较难,而中国太多太容易了,钱学森所念念不忘担心的就是发生了很多年并且一直在发生不见收敛的学术和教育污染,精神污染比环境污染还可怕,从纯洁教育开始是清洁社会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不是很理解。
从论文角度看一篇符合其身份的论文都没有,所有的论文都属于硕士水准。
工程的话网格计算我不是很懂,不过国家电子政务应该不属于技术攻关难度有多高的东西吧?至少我的看法如果不考虑安全措施的话4-5个本科生应该能顺利完成。除非是基于安全机制的考量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觉得计算所的很多人学术和工程上都远远超过他。这样子对中国的学术环境打击太大了。
估计即使北航内部也是哗然一片。难以服众。你当官可以,但这个水平做院士,真是愚弄天下人了。
大体制下的学术
“创新、求实”是计算所的一个基本理念;在计算所的科研氛围中,绝大部分的科研人员都在一心做实事的。计算所不鼓励科研人员参评院士;如果非要参加,也是个人行为。计算所不会动用相关资源对候选人进行包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高校。高校里往往是动用全校各方面的资源对校长、副校长进行包装和攻关!这次两院的评审结果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
http://xys4.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yuanshi10.txt
http://xys4.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yuanshi.txt
虎虎
我看了一下 基本上就是一些综述和学生论文吧 …95年以后的基本都是第二作者
大家都知道 在国内一篇普通的论文的话 如果是第二作者意味着什么 …. 10月份回学校时 说起此事时 一老教师 说绝不可能 差的太远 呵呵 现在变成”绝对可能了” 在国内 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院士不是学问做的好久能评上的。这次4个获国家一等奖的都没有中标。
评院士根本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学校、研究所的事情。
中不中,跟国家政策、圈子活动关系很大。
兰大上了3个。华东5校,这次貌似只上了一个院士。华科,机械系又上了一个75岁的,机械系里总共5个院士了。一个学科5个院士了,“以后想评院士的请别得罪我!”哈哈~
建议就止封帖,不希望tektalk如同新语丝一样被封.
适可而止吧,不处在核心位置的我们,很多只能假设,推断。这种事情天生就是端不平的。
BUAA的校长已经是副部级高官了,按照大宋规定,议论县级以上领导人都是违法的
BUAA还是有不少好老师的,可是这些年,诶~
当年嘲笑某大学百年校庆的上联——百年沧桑育英才,一代不如一代!——可以用在自己母校身上了,TMD,郁闷!
另:我原先的下联不太好,有人给个好下联吗?
原来这篇文章,发表的用意如此啊,陈首席,厉害啊!让群众去评说啊!
我第一接触计算机也是在北航,在计算中心门口等着大伯。现在回想他可能进去算东西。他出来的时候会给我拿些废了的计算机输入用硬纸卡片,让我当玩具。
我上学的时候特别崇敬这个学校。小时候暑假去大伯家,70年代末,他马上要60了,每天早上起来都要读外语。我当时知道什么叫用功。
俺学习不好,高考的时候都没敢报,觉得特遗憾,现在见到北航的学生都另眼相看的。
唉……
北航计算机很强吗?不太了解。
跑去蹭过计算机系的不少课听,汇编语言课上还被老师点起来上黑板答题。。。囧
这次北航还评上一位化学部的院士,江雷,北航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北航什么时候冒出这么个学院?):
http://news.buaa.edu.cn/dispnews.php?type=1&nid=54814&s_table=news_txt
前一段时间有人举报该同学论文作假,不知哪位知道结果如何?
3. 王小云第一轮也被拿掉。天理不容。
江雷原来是科学院化学所的,学术方面应该是蛮厉害的,他的博士生拿过全国百篇!
国内的院士特别是工程院的,不提也罢。说百分之五十以上是名不符实,一点也不为过。争来争取不就看谁名下项目多,获奖等级高,跟学术有什么关系。手握一堆重大项目领导权、审批权、财务权,自然是第一完成人,做工程院士那是天经地义。但拜托,请不要用“学术”做牌坊,这玩意在中国早就烂的不成样子了。
北航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工程相当不错,还是有一批学术比较好的老师,但是很难说和楼上这位老大在学术上有什么关系。
要是说当官,北航计算机系也有当官的,比如原来的一位教育部副部长,当时还在系里管一个实验室,也没有混个院士当当。楼上这位是异数,估计是重点培养对象,将来政治前途无量,学术圈的预先地拍一下MP,给自己留条后路。
北航化学与环境学院,应该脱胎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钟群鹏院士算是这个系的学术掌门吧。
BUAA当官的远远不如BIT牛,BIT可是出过好几位政府的EVP级别的大牛,直接report给PRC的CEO的。
恐怕北航计算机所有文章加起来,都没有王小云的文章分量重。王的成就是世界级的, 她打破的MD5的作者曾为此获得过图灵奖。
在国内,不选王小云, 就像不给爱因斯坦诺贝尔奖一样。
两院新增院士超8成为现任官员引发质疑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2-17/110719280542.shtml
12月初,两院院士新增选名单相继公布。报纸上随之便有以下统计数据披露:
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8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
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
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中,均有校长、院长、副院长、董事长等职务,仅有一人例外——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的杨永斌只有“教授”头衔,没有行政职务。
loop 说的有理
没治了
据说袁隆平当时 申请中科院院士 被刁难数次未通过 湖南省政府急了 出面帮忙申请了个工程院院士。 2007年袁隆平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筛选条件 相当苛刻,袁隆平能当选 但中科院院士却当不上 这就说明了一切…
钱学森所念念不忘担心的就是发生了很多年并且一直在发生不见收敛的学术和教育污染,精神污染比环境污染还可怕,从纯洁教育开始是清洁社会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袁隆平是真正的中国人的英雄。什么政客,高科技骄子,业界大鳄,都是过眼云烟。Who Cares。至少陈首席不care。
没有袁隆平大家都吃不饱,没有钱学森大家都站不直。
说实话 我比较佩服袁隆平 邓稼先 陈景润…一点不掺虚假 不掺杂质 纯粹的科学家 纯粹的人 这两条就足够了
真是本世纪最大笑话,天朝什么都会发生啊
把温总理的《仰望星空》谱曲作为北航新校歌,是哪位校长的手笔,明白人点一点?
袁老威武
粮食界的超级满贯王,国际上学术的,非学术的奖应该是拿完了
怀的独生女上个月在美国出车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