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的同时要关注贫民窟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这篇引自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准确的用其本人的话说应该是金融学家)郎咸平教授的视频讲述了一个可怕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弯曲中看到了一则关于都市化的视频,于是我想为那个视频补续上这个精彩的视频。

郎咸平教授其人简介:

郎咸平,49岁,1956年出生,祖籍山东。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长江商学院(首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世界银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2003年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被中小投资者赞誉的“郎监管”;1990年金融学论文引用率排名全世界第一;畅销书《公司治理》的作者。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他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于1986年以创世界纪录的两年半时间连拿金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郎教授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郎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
    郎教授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在东亚地区,此项研究尚属首次。其论文在美国最富盛名的《2000年金融经济学期刊》、《2002年美国金融学会期刊》发表,被专业学者、研究人员及《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广泛引用,并且被收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
    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根据统计:郎咸平的破产论文和另一篇有关公司兼并论文同时被列入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28篇公司财金方面论文。有四篇论文被《金融经济学期刊》评为“明星论文”。
    郎咸平作为金融学家在经济(管理)学界极富盛名。被列入2002、2003年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中。而且大多数世界通用的金融管理教科书均引用郎咸平的论文。
    郎咸平教授2001年下半年,在国内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 以及“集体诉讼”
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他的观点受到媒体, 学术界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被媒体尊称为
“郎监管”。众多的知名媒体报道了郎咸平对各项法律、政治和经济的观点。根据《深圳特区报》的统计,郎咸平的观点以网页数而言列全国财经人物之前矛。
    2003年6月提出制度化解决民企原罪的问题,并被远在海外的仰融委托,出任“独立第三方”,为制度化解决日益突出的民营企业与主管部门矛盾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2003年9月,当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讨论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郎咸平在广州某论坛一语“人民币应该再贬值2%以打击进入中国市场的游资”,再次惊动天下人。
    2004年郎教授提出“中国企业如要做大做强,只会造成悲剧!”的论点,又在中国企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2003年以来,他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教父”。
    

农民进城安得广厦

(2个打分, 平均:3.00 / 5)

雁过留声

“都市化的同时要关注贫民窟”有6个回复

  1. ABC 于 2010-02-26 7:55 下午

    既要有ZF的参与,企业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也要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往往后者是被大多数企业所忽略的。

  2. 风子明 于 2010-02-27 5:03 上午

    49岁,1956年出生 为啥?

  3. 理客 于 2010-02-27 9:07 上午

    看过一些郎教授的评论,确实是个大聪明人和高水平的经济学家,学者当然没有义务更多的去解决问题,合理的解决问题是管理者应该做的事,学者是负责给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所以如果批评郎教授给出不出合适的大药方,就像首席推崇的业界需要次优解而不是理想解,可能不是很适合郎教授的社会位置。但作为读者,需要注意的是,ZF开药方不一定正确,但是政府的ZF的药方一定要从全世界的角度考虑问题,再好的学者和科学家都不一定能成为好的ZF管理者,屁股坐的不同,差异很大

  4. 1help1 于 2010-02-27 10:16 下午

    和楼上的有同感. 破易立难.

    anyway,在现在的大环境下, 还是需要类似与 朗/方舟子 这样的清道夫.

  5. 理客 于 2010-02-27 10:38 下午

    是的,当别人都懒的批评或者不敢批评你的时候,离被死可能就不远了

  6. guoke 于 2010-02-28 1:20 上午

    中国没有出现印度巴西式的大范围的贫民窟,一是土地国有二是户口,三是最重要的,农民没有失去土地使用权虽然只是使用权。现在很多乡村,土地撂荒,无人耕种,这是因为打工更挣钱,大家都不做了。

    我们河南的农村穷亲戚,现在也盖起了小楼,年轻人都外出,农活只有老人在做;山东乡下的亲戚,一个字,已经致富了,文化不高,开个小厂,一年有70、80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