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宋地产泡沫溯源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前言:
1.看这篇文章前,请将房价收入比,现金流贴现法这些指标与模型暂时放到一边.在一个因为
土地垄断而失去有效性的市场.这几个指标没有多少意义.

2.由于内容全为原创的关系,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作者:yanglei

3.内容是从以前自己写的ppt上整理过来的.懒得搞排版了

4.嫌太长的,可直接跳到最后两节看结论

目录:

货币供应:外汇占款在十年内急剧增长,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基础货币被动增发

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彻底转向。

危险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

内外交困的民间产业资本

分税制改革后“土地财政”的兴起和土地供应的垄断

户籍与房产的绑定,城市化

现阶段国内增长无法依靠创新,故只能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增长

一.膨胀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与外汇占款

与美联储不同,中国的央行属于政府部门,不是自负盈亏的单位.所以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没有“所有人权益”

这一项,故资产与负债等同。

由于外汇增长过快,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十年内增长了大约700%.外汇资产增长得过快有什么副作用呢?

就像上面说的,中国人民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上是两边等同的.为了对冲这部分外汇资产,央行不得不增加新的负债

项目.这部分新增的货币,称之为外汇占款.

尽管央行可以质押证券之类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暂时减少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但是这十年来,基础货币的供应量

还是从2000年的三万多亿增加到现在的接近二十万亿..

发两个央行的统计链接:

这是2000年的,提示下:表内的储备货币即为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准备金组成

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2000-S2c.htm

这是2011年的,不过图就只有10的:

1

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2011s04.htm

2
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的压力

外汇激增对货币创造有什么压力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出口了一批货物,获得100万美元,你拿着这100万美元去找央行兑汇,央行外汇资产增加100万美元,同时央行找给你667万人民币,基础货币供应增加667万人民币,按09年的货币乘数(约4.5)算,M2供应增加3001.5万人民币(假定央行不用证券暂时回收基础货币)。

尽管央行一直在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手段控制基础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的大小,但由于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太大,作用十分有限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还是上链接吧,

http://www.pbc.gov.cn/publish/diaochatongjisi/133/index.html

3

有兴趣精研的话,请把各个年份的M2记下来,再根据年份用excel做个图表出来把各年的M2连接起来.

你会看到M2这条曲线的斜率从05年开始突然抬头,现在的高中都学过导数和微分吧?学过的话自然明白.再联想05年以来资本资产市场的变化.想到什么没?

因为外汇激增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在日本,东南亚等地都上演过,这次轮到了中国

二:货币政策的转向

2007-2008年间,政府为了控制资产价格泡沫,曾出台过严厉的紧缩措施,但雷曼兄弟破产

之后,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从紧变成了过度宽松

4
5

注意上表,在一季度的信贷里,占到了一半以上:在需求如此不景气的时候,企业要这么多短期融资做什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放贷已经成了这个时期政府下发给银行的政治任务,而这些短期资金会去哪里?4万亿?那该申请中长期贷款.同学,你懂的。

资本市场上的老油条们心领神会,股票市场暴涨,跌了一年多的房地产市场也复苏了,很多媒体将这次房地产市场的复苏理解成”刚性需求集中释放“,当然这是扯淡,复苏的原因除了流动性再度泛滥,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完全变了。

银监会从2009年7月开始,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拨备率的方法限制银行放贷。随着短期票据融资纷纷到期,7月底的股市出现暴跌

但同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房地产市场,相反,这个市场在”金九银十“里迎来了一波大涨,
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上的原因就是六月后土地市场上出现了一帮大佬:央企。这等于是给市场上的
玩家发出了这么一个信号:游戏可以继续下去。

n      多头阵营: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有产者。

n                                 VS

n      空头阵营:未购房的年轻人和进城的农民。

n      比起多头,空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的力量都太小了,市场上只剩下一个变量:中央政府的态度。而金融危机后增长的恶化,央行已经没有条件站在空头一边了。

n      利率下降了,首付比例下降了,开发商的资本金率下降了,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也下降了。一切信号都表示:多头胜利了。

三:Too Big To Fail,危险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

n      “太大而不能倒”,原本是用于描述花旗,高盛这样的金融寡头的,而这句话事实上也可以用于中国的大部分银行和巨大的地产泡沫,虽然中国银行业的杠杆系数很低,也没有金融创新过度的问题,但泡沫水平其实远比美国高。

n      在2009年全年,中国的银行共计放出了9.6万亿的贷款,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贷款指标给了私企,大部分给了国企和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这也是那些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控股的银行的自保之道:即使这些贷款将来收不回,上级也不方便追究责任。

n      比起在土地市场抢地王的央企,地方政府的各级投融资平台实际上更加危险。在2010两会前,中金公司发布了一份重要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负债水平在09年年底高达7.2万亿,09年全年增加了3万亿。而为了防止09年开工的工程烂尾,将来这个数字会增加到10万亿以上。很多政府的偿债率(债务/年财政收入)高达200%以上。
请注意:这只是09年的数据,10年的请看央行的新报告:

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http://www.pbc.gov.cn/publish/goutongjiaoliu/524/2011/20110601212610189374552/20110601212610189374552_.html

按央行的统计,10年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占人民币贷款的比例不超过30%,大约为14.4万亿.也就是说,总债务为10万亿到14万亿之间.每年的利息接近一万亿.

虽 然说地方政府这几年有钱.但这个包袱实际上是背不起的.10年拿到的税收分成不足3万亿.土地出让金2.9万亿.算上其他收入,总量不会超过7万亿.加上 今年还要投入1万多亿盖保障房(1万三千亿只是住建部的算法.事实上这只是建安成本.拆迁成本,市政成本根本没算进来).哪来的钱呢?

n      和普通企业不同,由政府官僚主导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主要动机不是赢利,而是通过投资拉动GDP和政绩,为自己的升迁打基础。因此这些平台的项目往往都有问题:将来的现金流收入不足以保证还本付息。很多项目甚至是完全没有收入的公益项目。假项目,资产重复抵押的情况也很常见.

靠这些平台的收入还款是不现实的,而地方政府用财政收入为这些平台的担保更加

不靠谱。唯一靠谱的就是卖地还钱。这也意味着,一旦泡沫破灭,即使不考虑个人和

企业的违约,光是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坏账就足以将中国银行业整个半死。这无疑是中

央政府的噩梦。中央政府的这一软肋在市场上不是什么秘密,而是人尽皆知的软肋。这也

是玩家们与中央政府博弈时的最大定心丸。

扩展思考:

1.这两年来上市银行的业绩十分闪亮.估值也很低.但为什么股价就是死活上不去?

2.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下,国务院确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遥遥无期?

3.利率的本质是资金的价格,那人为维持低利率对金融市场上的各方有何影响?

4.为什么一国会将30%的贷款交给效率低下的地方投融资平台?什么叫预算软约束?什么是

内部人控制?凯恩斯主义是如何坑害一个国家的?”政府调控万能”之类的幻觉是否有害?

四.内外交困的民间产业资本

n      实业道路越来越艰难,利润率每况愈下。这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原因,民间企业开始将钱投入房地产,产业资本开始进入房地产市场。

以富士康和苹果以及ipad为例:尽管ipad和iphone是富士康生产的,但是ipad的

研发设计是美国苹果总部完成的,原料和采购价格也是苹果指定的,订单处理,仓储

物流,批发零售也掌握在苹果专卖店手中。换句话说,苹果基本控制了除生产外的

整条产业链。

n      由于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链条都为苹果控制,二者的利润水平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差距也在两者的财务报表上显示出来:苹果的员工人均创造利润在10万美元以上,而富士康连续几年都在亏损线上挣扎(10年和11年会好些)。富士康的困境,也是不少出口企业困境的代表。

n      并非所有大陆企业家都有郭台铭的坚持,当事业困难的时候,他们纷纷玩起了PE(私募股权基金)和VC(风险投资)甚至天使投资。更热衷于将自己的企业上市,将将来几十年的利润在二级市场上套现。在股票上市被权力垄断的中国,这确实是条非常诱人的道路。没条件玩金融游戏的企业家则开始炒房。

五.土地财政与土地供应垄断

土地财政的开端,是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这个改革的实质是将大部分的税收上缴中央,但大部分出钱的活还是要地方干.改革的好处是激发了地方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热情.但副作用就是土地财政.
在先行者杭州政府的带领下,全国都开始玩起了土地财政.这从10年的统计数字上就可见一斑:10年全国税收总额7万亿.地方分成不足一半.土地出让金2.9万亿.全都不上缴.土地收入占比将近一半,不是土地财政是什么呢?

尽管宪法规定,中国有两地主:城市的归国家.宅基地等农村集体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实际上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并不得到应有的保护:
盖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子被归结于小产权房.属于重点打击对象.原因很简单:小产权房虽然符合宪法,但打破了对土地供应的垄断;
土地财政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征地是不可能做赔本买卖.财政富裕,政治敏感的城市会通过容积率游戏来赚钱:比如某个村子的土地,容积率为0.4.征用后规划为2.意味着土地上的建筑面积增加400%,即使给农民的补偿高于市场价一倍.政府仍然赚钱.
而那些不怎么富裕又天高皇帝远的城市就比较野蛮了.这也是近年来涉及土地的群体性事件大增的原因.

六.能不能对保障房抱太大的希望?

现在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保障房有两大问题:分配的问题和钱与资源的问题

分配的问题不消我说,你们都懂.

钱的问题,请参考前几节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浅析).资源的问题,请上任志强的blog.

七.将来会如何?

1.城市化高潮过去前.房价基本不可能降.信调控的是傻逼.就算房价短期内通过行政手段降下来了,根本问题还是没解决.理由前几节讲过了

2.城市化高潮过去后的情况可以参考香港.香港目前有自有商品房的人大约一半.另外一半住公屋.但由于港府卖地吃饭.地产价格又关系到上层人的切身利益.因此香港多年以来一直限地保价.偌大一个HongKong,一年的新增住房还不到一万套

3.大陆90后00后买房置业的命运,可以参考香港的80后.今日之香港.年轻人若无父母帮助,基本上没有置业的可能.而买不起房子的代价.便是代际传承的贫困和loser.在香港当下的经济结构.他们除了大学学业特别优异之外.基本没有出头路.

(4个打分, 平均:3.00 / 5)

雁过留声

“[原创]大宋地产泡沫溯源”有35个回复

  1. gavin 于 2011-06-30 1:43 上午

    弯曲开始朝多元化评论发展,可洗可和

  2. nobody 于 2011-06-30 2:50 上午

    图片有问题

  3. 一条虫 于 2011-06-30 2:57 上午

    图床不行。看不到。这文章非常不错。

  4. znq9912 于 2011-06-30 3:08 上午

    此文经典、权威,要比外面的“砖家”分析的透彻很多。鉴定完毕。
    P.S.
    能否分析下城市化高潮何时过去?
    谢谢!!

  5. simida 于 2011-06-30 3:29 上午

    回楼上,城市化进程还有20年

  6. tester 于 2011-06-30 4:08 上午

    这个。。。实在不认同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时寒冰的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地产泡沫的源头就是货币的无限超发。大宋未来如何,只能说很空很空

  7. yanglei 于 2011-06-30 4:21 上午

    我去,首席居然把这篇文章过了?

    回tester,货币的大量被动增发在第一节就讲了,源头

    是外汇激增导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

  8. 一条虫 于 2011-06-30 5:18 上午

    香港的结论应该是一个良好的结论。话说当年也是买地,那会不是盖房是租种地。后来。。你们懂得。

  9. WANGJIE 于 2011-06-30 5:34 上午

    房子,房子。。。

  10. 理客 于 2011-06-30 5:46 上午

    发行货币简单,关键是如何处理增发货币?所以本质还不是货币增发本身,还是人的问题,货币的本质代表的实物商品,但当货币失去和实物的正当比例太大,就会出问题(通胀或通缩),最基本的调控方式是合理的做物质变现,这个就是很复杂的技术活了。
    大宋的经济是有很大风险,但如果放在全球,应该还在中下,经济风险的比较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实物商品的生产能力,这基本是现在所有非ZZ原因经济危机的本质,从冰岛、爱尔兰、希腊到西班牙,德国、日本和法国,甚至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就安全很多,如果不考量军事因素,目前最差的是美国。如果美国没有超强的军力,比如和中国的晚清一样的军事,那么美国现在的结果就会和中国晚清类似的悲惨。所以历史上的大宋的含义,是中国文化的高潮,男人孬种的反照,而大清是文化的噩梦,但给中国男人重新注入了些北方的雄性,而此后,是文化不如唐宋,疆域不如大清,TG有蠢的时候,但TG现在还不傻,骂TG时义愤填膺就算是男人了吗?吾辈真的还有种去用行动解决问题吗?

  11. chinaslot 于 2011-06-30 5:54 上午

    楼主,我个人感觉,如果80后,90后,00后一直生活在这种情况和未来期待下。加上我国基本不存在的保障制度和某些不可言说的内外交困。
    ……
    不多说了。

  12. yanglei 于 2011-06-30 6:03 上午

    我说理客啊,大陆这十年来货币增发的源头我已经讲过了.
    加入WTO后出口大增—>央行外汇资产大增—->对冲外汇资产,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这部分对冲的货币叫外汇占款)—->基础货币被动增发.

    实际例子我也举了,第一章.

    外汇过剩的更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国民收入占GDP比重低,政府与企业收入占比高.长期以高投资高储蓄来拉动经济增长.故需要外部需求来弥补本国需求的不足.

  13. 静行 于 2011-06-30 6:11 上午

    宏观,微观,均有覆盖!楼主如是一个IT技术人员,那实在是个人才。分析原因,推测发展趋势,我们当下该如何操作?实在没有可靠的投资,个人愚见是持币最稳当了,别说现在是负利率什么的,就是因为资产价格高、物价高,我们现在才应该除了必须的生活品,其它的可以选择不消费。09年CPI降下来的时候如果买房应该是赚了,就像炒股,始终记得留有资金,这样在有机会的时候才有机会买入。不过这确实有个前提是,增发货币的规模和速度是稳健的,如果过两年,真发行500一张的钞票,那持币也是个灾难。

  14. russellw 于 2011-06-30 6:17 上午

    前面的分析完全赞同,但是对于结论的2,3两点不太赞同,内地不同于弹丸之地香港,高企的城市房价将导致产业和人才向价值低洼地区流动,从而平抑地价。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就是城市化,城市集中化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的提供成本,但是当拥挤带来的居住、出行等成本增加超过临界点后,再加上信息化减少了空间成本后,人们又开始从城市向城郊迁徙。
    当然这一结果发生的前提是公平的市场经济,如果户口、地域歧视性政策仍然大行其道,土地资源仍然被垄断,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另外,房地产泡沫的根源是广义货币供应量二十年来的超长增长,92年以来M2增长最快的1993年是37.31%,最低的2000年是12.27%,2009年28.42%不是最高。这些增发的货币必然要逐利,90年代超邮票、磁卡、君子兰,21世纪是房地产、普洱茶、艺术品,或许下一个热点就是直接炒作农村土地

  15. yanglei 于 2011-06-30 6:21 上午

    to 静行:

    我的确是搞技术的.
    中国的银行和美国银行的最大不同,在于存款利息没有市场化.管制利率实际上是禁止了银行间的价格竞争.加之存款利率低于实际通胀率.等于盘剥储户补贴银行和借款人.借钱最多的是哪些鸟人?一是国企二是铁道部(2万亿)三是地方投融资平台.

    储户也不都是傻瓜,长期负利率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银行存款大搬家的情况.往年这些存款会去股市楼市.今年情况不同.都没去.而是表外化了(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国内表外化的主要途径在于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你买了这些产品.这部分钱最终是划入发行者账户里而不是银行资产负债表里.

    这些钱去了哪里?其中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民间信贷.没投资路径?试试这个看(当然,前提是风险可控).在我老家,民间信贷的年化利率已经高达24%–别嫌贵,这还是亲友价.关系不铁,36%!浙江广东一带利率估计更高.

  16. russellw 于 2011-06-30 6:24 上午

    补充一点,有人也许会指出M2的快速增长是由房地产泡沫推动的,而不是反过来,这只是看到表象,M2增发的本质是为了保证8%的增长率,不增发在此处就增发在彼处,最终大部分都流向来钱最快的房地产。而为什么要保8%呢,和谐,你们懂的

  17. 理客 于 2011-06-30 6:32 上午

    技术开始是人控制的,所有技术分析出来的问题,本质还是人的问题。增发可以不得已,但增发后怎么用才是考验,否则谁都可以管钱了。
    出口是个复杂问题,最早根源在于你有很多自己生产不来的东西,在改革开放前这差距已经太大了,直到现在,仍然在高端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可以以相当成本生产相当的质量的所有东西,是基本不需要大规模出口的。
    在外汇没有严重失衡的时候,也就是如果用于购买自己不好生产的商品已经足够充足,就要开始考虑提升内需问题,提升内需就是提升国内的生活质量,这些基本常识,精英核心是十分清楚的,目前农村保险、家电下乡等就是一些动作,当然ZF能否从上到下做到多好就是另外一个大难题了,比如最大的错误房子问题,就是从共谋到失控的。另外,巨额外汇储备,还有许多非老百姓能直接理解的原因,比如对欧美的制衡、人民币的国际化,TG肯定做了不少蠢事,但不要就此认为我们草根比精英能聪明多少
    千万不要持币,个人理财和国家一样,需要:合理的做物质变现

  18. what's wrong? 于 2011-06-30 6:34 上午

    照這麼說,階級已經形成.

  19. yanglei 于 2011-06-30 6:42 上午

    回理客
    倒不是我觉得我比他们聪明多少.我讲的也只是常识.国内肚子里有货的技术官僚都知道的.

    但问题是,知道了又如何?

    扩大内需?你考虑过要满足什么条件没?
    1.需要国民有钱可花,需要政府停止从家庭部分刮钱.但是,这几年统计局的同志们告诉我,国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国有部门收入占GDP的比重年上升.
    2.贫富差距不能太大(穷人的边际消费率比富人高).但无论是世界银行的报告还是王小鲁的报告都告诉我,国内的贫富差距一直在扩大.现在基尼系数应该过0.5了.
    3.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国民免于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的恐惧.敢于花钱.

  20. 静行 于 2011-06-30 6:46 上午

    当前时期,做物质变现(非必需品)对个人来说只能说在高成本的拥有物质(不合理),国家投资在这个时候做物质变现(哪怕是金融资产变现)也大都是做了冤大头,中铝、中投的投资有不少是这样的。

  21. 理客 于 2011-06-30 7:26 上午

    所以做比说难多了。错误归根到底还是人犯的。
    物质变现越是在急的时候越是完蛋,正确的时机应该是在有一定时间缓冲情况下,有更多的选择分析。属于巴菲特的长期投资,中国的交通(汽车/高铁/飞机)、资源、能源、环保、农业等,还是可以选择一些企业在合适的时机投进去的,中小城市如果还有房地产没有起来的,还是可以投的,尤其似乎环境好的城市

  22. Ah Ben 于 2011-06-30 8:21 上午

    货币增发的表象原因解释很清楚,深层原因呢?不过这个深入展开就要被和谐了。。。

  23. Tech 于 2011-06-30 5:59 下午

    财富是一种有序度和信息论的信息一样的,类似经济学的稀缺资源,驾奴财富是在驾奴一种欲望,或者说是获得一种信息,或者说是在获得一种内心的平衡。此文结论有误,不可全信!要想知道结论,耐心的观察,细致的思考,或者活到10年以后自己睁开眼睛看世界。

  24. 大宋民工 于 2011-06-30 6:38 下午

    1.城市化高潮过去前.房价基本不可能降.信调控的是傻逼.就算房价短期内通过行政手段降下来了,根本问题还是没解决.理由前几节讲过了
    这个没有问题。
    2.城市化高潮过去后的情况可以参考香港.香港目前有自有商品房的人大约一半.另外一半住公屋.但由于港府卖地吃饭.地产价格又关系到上层人的切身利益.因此香港多年以来一直限地保价.偌大一个HongKong,一年的新增住房还不到一万套

    这个绝对胡扯。
    香港的经济与大陆的大城市基本不存在可比性,大陆的大城市多少有些实业,不是全靠服务业过日子。即是是现在靠卖地建设基础设施的情况下也不是全靠土地财政,将来很少建设基础设施的时候全靠土地财政的个更小。

    3.大陆90后00后买房置业的命运,可以参考香港的80后.今日之香港.年轻人若无父母帮助,基本上没有置业的可能.而买不起房子的代价.便是代际传承的贫困和loser.在香港当下的经济结构.他们除了大学学业特别优异之外.基本没有出头路.

    这个更扯
    我不知道为什么说香港人“而买不起房子的代价.便是代际传承的贫困和loser”
    但是如果说按照这个标准衡量的话(即买不起大城市的商品方意味着“代际传承的贫困和loser”)
    那请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人类历史上曾经又过成功的先例。

  25. abc 于 2011-06-30 8:45 下午

    话说楼主你去过香港没有就开始吹。。

  26. H~ 于 2011-06-30 9:05 下午

    楼主复习了人家的别人公开的课程(仅这些结论都太早),可否有可操作独特的见解,只批判人家的,其实自己也不怎么样,人人做都是金融家了

  27. abc 于 2011-06-30 9:17 下午

    长沙湾,旺角一带有不少100多万的小房子,80后的香港人努力工作几年有个2,3万月薪不是很困难,香港最高税额是15%. 不知道楼主从哪里看的一点半点就开始觉得别人也水深火热了。

  28. abc 于 2011-06-30 9:21 下午

    要不是赤匪香港本是全球最好的华人社区。现在都被赤化了房子也被大陆富豪给炒起来。

  29. 理客 于 2011-06-30 9:38 下午

    赤匪控制了大陆,当然也就控制了香港,因为香港离开大陆,就会成为全球最穷的地方

  30. Len 于 2011-06-30 9:42 下午

    最穷?不至于吧,新加坡咋活过来的?

  31. 理客 于 2011-06-30 10:02 下午

    最穷是夸张了,新加坡周边是小国,灌木之间的竞争,和小草大陆的竞争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大陆和香港本来是互惠互利的,但这更多体现在大陆的developing期,如果大陆一旦向developed开进,主要就是大陆在施惠了,大陆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替代香港,如果以大陆的ZZ和经济实力,扶植一个有潜力的地方,还需要香港吗?大陆不需要香港,东南亚、日韩台以及其他海外国家还要过香港吗?现在都已经很明显了。香港的小命基本上是控制在大陆手里,无论大陆谁当家作主,除非香港如果真想要自己的种雄起,否则都要follow大陆,我不信香港人有这个种,就跟不信台湾人有种一样,种是需要有实力,他们不是日韩人,也不是新加坡,因为种他们只会叫,香港人,聪明点的就不要自我感觉太良好,因为他们现在吃的好已经是在大陆的庇荫下了,吃人家的手短,所以当初主席宁可饿死自己人,也要还上苏联的债,香港人有这种种吗?德国人战败认赔,世界佩服,日本鬼子战后耍赖,所以日本永远在ZZ上都站不起腰来,认赌服输、嫖妓给钱方不失为男人,如果连指点骨头都没有,那就是连妓女都以之为羞的孬种。
    香港长远将来的前途要么是做梵蒂冈和摩纳哥类的国中国,要么是和深圳广东合并,战略大陆一大块地皮,如果走好,要考验的更多的是香港人的智慧,英国人有智慧,大陆人也有智慧,但香港人,智商不差,但智慧不多

  32. H~ 于 2011-06-30 10:16 下午

    楼上的,抢别人的东西和其他人做交易,这是有种?安心做技术好一点,站出来就骇人

  33. 雅各 于 2011-06-30 10:31 下午

    为什么有些个大陆人就喜欢像个大领导一样高瞻远瞩指手划脚的对香港说那么多

    真是“雄才大略”啊

  34. shuyong 于 2011-07-01 1:21 上午

    香港人也是很喜欢对大陆指手划脚的。彼此彼此,把话说出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35. 老韩 于 2011-07-01 2:40 上午

    楼上诸位,你们想让弯曲被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