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选院士--《王选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体会》(1 -11)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雁过留声

“纪念王选院士--《王选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体会》(1 -11)”有18个回复

  1. genzhaoyun 于 2011-07-02 4:38 上午

    高新技术企业要警惕“成功是失败之母”——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体会之七
    成功后得意忘形,独断专行
    苹果公司两位创始人之一的史蒂夫•乔布斯也有类似之处。他并不是一位真正的技术专家,但以敏锐的眼光预见了个人电脑的巨大市场,依靠几个技术天才和投资商的支持,加上自己不遗余力地推动,取得了成功。1982年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成为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曾称乔布斯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这位“硅谷狂夫”跟各方面的关系都未处好,据说他把真正的设计者藏在“背后”,好处与荣耀都归在自己名下。加上其他一系列的过错,最后董事会忍无可忍,1985年不得不把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创始人乔 布斯赶出了苹果公司。当年31岁的乔布斯卖掉了苹果公司的股票创建了NeXT公司,从事新型计算机、尤其是面向对象操作系统的开发和销售,为此请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加盟NeXT。但机遇不会永远偏爱他,两年前NeXT宣布放弃硬件开发和生产,其操作系统现在也完全无法与MS Windows抗衡,乔布斯再度辉煌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2. lovecht 于 2011-07-02 4:49 上午

    to 1楼,王选要是每句话都说对了,那他就是圣人了。

  3. teawater 于 2011-07-02 5:44 上午

    对JOBS RP的评论 应该还是正确的 哈哈哈

  4. westermann 于 2011-07-02 6:43 上午

    “1975年~1988年我们主要依靠一批中年教师的奋斗献身…”
    “一旦方正失去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失去了
    凝聚力,很快就会走下坡路,这是高新技术企业兴衰的关键。”

    现在的优秀年轻人们都是献身给银行、给资本,谁还献给你方正啊

  5. westermann 于 2011-07-02 6:45 上午

    1楼好坏,打人家脸干嘛

  6. 无厘 于 2011-07-02 7:55 上午

    对JOBS的评论 应该还是相当正确的,前提是不允许他吃回头草。(如果Jobs没有回到Apple这个平台,Jobs还是这样风光吗?)

  7. 理客 于 2011-07-02 8:04 上午

    有错承认就好了,死扛着有意思么,不必追求完美和完人。Jobs本来就是很神的,不仅王选,全球人又有多少能真正深入了解Jobs,以致猜中他的神行

  8. nsynet 于 2011-07-03 2:11 上午

    这几篇文章写的很有深度,在当时90年代基本算站的角度很高了,时过境迁,现在21世纪,能站在这个高度,洋洋洒洒地写出这种文章的,还有谁可以?

    既然写不出来,自然要损一损王选,来显摆一下自己的水平也不低,比如一楼的兄台genzhaoyun吧,让我想起了鲁迅的杂文《战士和苍蝇》,哈哈哈。

    我对王选的印象,最大的是高中时读《电脑报》,头版采访王选,王选希望方正的目标是出多少个百万富翁(具体数目忘记了),意思是要把方正的蛋糕做大,这种想法其实很有眼光,王选,我觉得不论这件事情做到没有,他的一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了,很佩服他。

    后继有人奋起,请王老师在天之灵安息。

  9. Tracy 于 2011-07-03 3:53 上午

    才疏学浅,不知道怎么形容看了之后的感觉。很感动!
    :( 我真的要去补充数学知识了…

  10. 聆风 于 2011-07-03 5:26 上午

    什么也不说,王院士的说法
    事业心强的优秀年轻人才在有了很好的住房和工作、生活条件后,便不大会无限制地追求物质待遇,而会投身于他们看得更重的事业上去,很多事例证明了这点,这也说明“金钱不是万能的”;但一个月300多元的收入,没有安身的住房,则很难使年轻人去“献身”,因为一大堆后顾之忧分散了精力,这也说明“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一位国家领导人说过,“中国知识分子是价廉物美的”。我一方面感到自豪,这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爱国献身精神的高度评价;另一方面也担心:长期“价廉”,可能会不再“物美”,尤其对年轻一代。假如价值得不到体现,人才就会外
    流。北大方正和联想、四通的例子表明,人才能创造巨大的财富,我们应该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收入来改善年轻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做到“爱才如命”、“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实现“才”与“财”之间的良性循环。

  11. 理客 于 2011-07-03 10:11 上午

    只有在摆脱了住房等基本的物质束缚后,ZY的创造力才会真正全面体现出来,这也是完全符合marx底层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

  12. 理客 于 2011-07-03 3:07 下午

    说实话的好文,钱学森、王选等前辈确实了得。可惜方正只有一个王选,后来也基本没有按照王选的精神做文化、管理和技术,所以基本上已经没啥前途了。
    在早前硬件为主的计算机时代,不懂硬件和数学是很难搞好计算机的,但随着IT越来越软,确实有很多已经不需要再通硬件和数学,不过对于做系统类软件的,如果不懂相关的硬件,是很容易犯错误的,软硬通吃的设计师和架构师,还是很少

  13. Matt 于 2011-07-03 6:09 下午

    大师,生逢其时,也生不逢时

  14. 无厘 于 2011-07-03 8:37 下午

    文中提到的阳振坤博士:

    阳振坤,博士。YOCSEF荣誉委员。1984年进入北京大学,先后获得数学学士、硕士以及计算机博士学位后留校,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成为北京大学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之一,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四)、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等。曾先后担任方正研究院副院长、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联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百度高级科学家等。现担任淘宝研究员,主持淘宝海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早在读博士期间,阳振坤就担任栅格图象研究室的主任,领导一批青年科研骨干,于1993年完成了国骨第一个支持PostScript Level 2的栅格图象处理器,并很快成为商品,在海内外大量销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项成果获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首。阳振坤名列第四(此奖反映了84——95年的成果,1990年才介入方正系统研制的阳振坤能名列第四是很不容易的,前三名均为很早参加研制的人员)。

  15. nsynet 于 2011-07-03 10:06 下午


    理客 于 2011-07-03 3:07 下午

    说实话的好文,钱学森、王选等前辈确实了得。可惜方正只有一个王选,后来也基本没有按照王选的精神做文化、管理和技术,所以基本上已经没啥前途了。

    同意!看了一下方正的网页,电子行业已经不算大份额了,还有房地产等等,诸君可以去看看。正巧在北京出差,在中关村看到很大一块广告牌“方正电路板”,说实话,现在能造电路板就是做IT吗?电路板只是制造而已,其上的附加值(芯片设计、软件设计)在哪里体现出来?只能说方正已经没有锐气了。

  16. 理客 于 2011-07-03 10:33 下午

    可惜了。一时发了大财的企业很多,但能时刻审时度势,保持执著的方向,知道把用财把企业推向某个大行业领袖的,太少了,大部分要不小富即安了,要不啥发财容易做啥分散了,中国只有少数企业做到了,像格力、联想、格兰仕、华为等等,似乎和企业的来源是否很有文化关系不是很大,甚至相反,可能是中国的文化人从传统到现在,封闭太久了,有大商人气质的太少了,一旦一个文化人真的懂得了做大商人,就会很厉害,让企业超凡脱俗,比如刘积仁、任正非等。

  17. 无厘 于 2011-07-04 1:27 上午

    文中提到的几个人,其中阳振坤博士还在技术路线奋斗,其他人可能弄虚的去了。佩服阳振坤。

  18. Jack_Wang 于 2011-07-04 10:14 下午

    像王选这样有远见卓识,还敢于说真话的人太少了,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