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 。《后科技年代--操作系统的思考》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这是智慧的岁月,这是愚钝的岁月;这是信仰的时刻,这是怀疑的时刻;这是光明的瞬间,这是黑暗的瞬间;这是希望的春季,这是失望的冬季;我们无所不有,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步入天堂,我们直下地狱

自有文字记载开始,历史向前推进了五千余年。在这段并不算漫长的时间里,生活在今天的人类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没有像今天这样容易地获取食物,在遥远的彼岸,美国用3%的农业人口养活了97%的非农业人口;人类历史上的所有帝王将相没有像今天的普通人这样容易地获得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汗牛塞屋的图书馆模式成为过去;国家的边界没有像今天这样模糊,公司的崛起在不断跨越着时间与空间;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没有像今天这样模糊。我们处在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世之中。

这场盛世源于硅的出现。每在回味硅工业的发展历程,我总在质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硅工业的诞生是一段传奇,这一传奇超越了人类历经五千年农业与工业积累而后的想象。很多人在质疑究竟是人还是神发现了硅。这些质疑无法改变硅工业对整个世界造成的巨大影响,我们现今世界的一切几乎都与硅有关。硅工业的不断演化加快了世间万物的新旧更迭。在硅工业持续发展的60余年时间里,世间万物的产生,发展,消亡,过于匆忙,一个时代尚未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已在我们不及回味中跃上舞台。我们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乱世之中。

硅工业在持续改变其他行业的过程中,改变了自身。硅工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硅晶体管的诞生到集成电路的出现;摩尔定律持续正确那段只属于硅工业的,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如今的后摩尔时代。在第二段时间里,硅工业迅猛发展,Intel在此时发展壮大。准确地讲,只有在这段时间,Intel才是Intel,天下之士可以仅凭使命加入这家公司,投入这场令人热血沸腾的,只属于硅的时代。

硅工业至今依然在进步,却无法回避一个事实。如同人类历史上其他伟大发明,硅工业正在逐步退去光环。硅工业不是不再重要,而是渗透到了人类所能触及的每一个领域,正式成为传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Intel在近期或是将来推出再多的Tick,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硅工业正在逐步失去前进的动力。

硅的举步维艰并不会使其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而是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硅。基于硅的各种设备将继续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度,如食物衣服般同等重要。但是我们有谁能知道身上衣,口中食出自哪个农民之手。如今的硅工业已经重要得让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他的重要性。硅工业的这一现状将对其几个最重要的分支带来直接的影响,处理器和附着在处理器之上的传统操作系统,和一切与此相关的,曾经辉煌的生态环境。

我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如嗜血般关注处理器微架构,这个行业依然波澜不惊,偶尔冷静思考这门学科的未来,却再也难以找到在这个领域投入更多时间的理由。在工程界,即便是在理论界,已没有什么可以令热血为之沸腾的发现。偶尔看些论文,无论是曾经Most Influential的经典,或是近期出现的一些说法,从中看到的不过是一些近亲繁殖的影子。

处理器微架构, x86还是ARM,采用什么样的集成策略,究竟使用什么工艺都已不再重要。从最近的这段时间看,在传统的PC领域,x86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在手持终端领域,ARM占尽先机。如果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在可以预期的3到5年之内,如果Intel没有做出重大且激进的变革,将逐步远离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公司行列。

ARM在手持移动领域的领先并不意味着这个阵营的伟大,而是x86阵营打败了自己。念及这段即将别离的往事,心中所思所想的是6500万年前白垩纪恐龙的灭绝。在处理器微架构领域,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留出更多的空间去继续容纳着庞然大物。ARM可以化整为零,活得稍好些。从更长远的角度上看,x86与ARM间没有赢家。x86与ARM之争对参与的双方依然重要,却偏离了这个时代的主战场。这个时代不再属于硅与处理器微架构,依托在处理器微架构之上的传统操作系统也已是昨日黄花。

在1975年,比尔盖兹也许未曾设想他一手创建的公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垄断着桌面操作系统的一切。这种垄断,经过无限放大后,使微软可以涉及与桌面软件相关的任何领域。当时的微软没有任何实质性对手。微软的前行,伴随着众多公司的倒塌。这家公司在最强大的时候,甚至可以采用“模仿你,不行就和你比流血,再不行就挖光你的人”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段。通过与Intel事实上的联姻,组成的PC帝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所向无敌。因为这种无敌所产生的自信,使得微软并没有真正重视周边环境的变化。

微软的产品,无论是哪种形态,近些年都在做一件相同的事情,不断引入一些可能并不需要的Feature,然后将这个由众多Feature组成的庞然大物呈现在不知所措的用户面前。微软的这种做法,迷惑的不仅是用户,可怕的是迷惑了自己的双眼。诸多Feature的齐头并进,甚至使开发者忘记了设计初衷,忘记了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我可能依然错误估计了这些设计者,也许他们的设计初衷就是尽可能多地罗列Feature,这些Feature有很大的一部分还是从他处借来的。

软件帝国的产品名目虽多,却被罗列Feature这种设计模式笼罩,无论是Office,Windows Phone,Windows系列,还是近期发布Surface。Windows 8断不是微软宣称的革命化的操作系统,只是先将Windows Phone 8和Windows 7的界面合二为一,再将从PC领域继承来的Feature与手持终端领域中借来的Feature重新排列组合,最后加上支持ARM微架构这个Feature。曾被基于厚望的Surface无论是RT还是Pro版本,带给软件帝国的除了失望还是失望。这个产品估计只剩下一个能力,就是可能可以打败PC帝国的超级本或者变形本。

Windows和Surface的设计模式延续着软件帝国产品设计的定式,从Features上看,这些产品无所不有,也一无所有。这些Feature的罗列没有改变微软的处境,却使得微软的所有产品进一步单一化,使得Office,Exchange,Windows间的耦合更加紧密,成为事实上的单一产品。在我们所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软件帝国正在逼着芸芸众生为他们这个单一产品做一道单选题,使用还是放弃。软件帝国的危机已迫在眉睫。

移动互联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大而全的微软思路轻易成为过去。软件帝国引以为豪的桌面操作系统,历经多年的演化,已经从之前的管理硬件资源,以处理器系统为中心,逐步迁移到管理软件应用,以SDK为中心。传统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内存管理,中断异常处理,输入输出,文件系统等其他组成模块已成往事。这些组成模块的重要性在十几年前已经被清晰地认知,已是被Linux 2.6完成了七七八八的事情。

桌面操作系统只剩下Windows,Mac OS X和基于Linux的若干发布包。从个人的喜好上,我偏爱Mac OS X,只是理智在不停地告诉自己,这些操作系统将随PC时代的落幕,谈去色彩。我认同乔布斯说过的,PC更像是卡车这句话。如同卡车依然在世间扮演重要角色一般,PC不会从地球中消失,而是回归到原本应该处于的场所。曾几何时,PC可以进入千家万户的原因和30多年前我们除了可以用卡车载货,还能兼职运人是相同的道理。我们至今依然可以发现,在某些地区卡车还在做这些兼职工作。

更多的人不会让PC做这些兼职,PC将很快地转变为BC (Business Computer),失去Personal这个定语已近在咫尺。失去了Personal的PC帝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继续失去了。PC帝国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却始终难以作出有效的改变。微软从来没有放弃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努力;Intel在2006年暂时退出手机芯片后,在第二年就开始了Moblin的研发工作,直到今天依然坚守着Tizen。这些项目从准备到最后的黯然离场,是如此正常,如此理所应当。

PC帝国之悲!不在于错过了移动互联网,不在于错过了手持终端,可能也不在于我们所察觉到的诸多问题。PC帝国从来没有错过这些机会。不是手持移动互联时代打败了PC帝国,这个帝国从头到尾都是被自己打败的。当一个公司的前途掌握在给华尔街看的财务报表时,微软不再是微软,Intel不再是Intel。世上多数公司,危机的种子早在成立的当天种下,在Funder们陆续离开这家公司时出现转折。比尔盖兹离开微软,格罗夫离开Intel时,微软不是微软,Intel不是Intel了。PC帝国已经长得太大,大到了没有几个员工再把这里当做家。

PC帝国永远明白自己的问题,却不知如何解决。可以导致昔日洛阳纸贵的产品,弃之如敝屣。丢掉了,捡不回来了,再也没有必要捡回来了,开始全力以赴。凝视PC帝国的努力,心如万马奔腾。并非这个帝国人才匮乏,事实恰好相反,很多人早已远望冰山,却无法改变这支巨舰,开足马力,奋而向前的方向。一个曾经强大的国家,一个曾经强大的公司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时,往往具备一个相同的特性,分明人才遍野却视若不见,君臣举手无措,视面而泣。君非亡国之君,臣非亡国之臣,做实了亡国君臣。

也许是PC帝国在还曾经铁血垄断所造成伤害的,上辈子的债;也许是因为一个公司不可能跨越两个浪潮之巅;也许是因为命中注定。即便是最具智慧的人也难以在导致这些项目先后失败,PC帝国即将解体的诸多原因中,找到一条最根本的原因。

在前PC和PC时代,电子信息领域所创造的几乎每一个产品,是由工程师定义定义,发明,创造的。我们一直再倾听客户的反馈,特别是在自己迷失之时,只是经常忘记这些反馈恰是我们对客户反复不断洗脑而后得的衍生物罢了。在PC领域的人群习惯了这种从定义到反馈近亲繁殖的设计思路,习惯了这种至死方休的套路。

乔布斯的苹果从这种思路中解脱,更加清楚未来进入千家万户的产品,不应该由工程师评判,用一只手就击溃了PC帝国的根基,终结了一个时代,引领了另一个时代。如果仅从纯技术的角度上分析,我们很难得出在PC时代与移动互联时代中出现的产品,孰优孰劣的直接结论。无论iOS或者Android,所做最多的努力是不断将昔日应用进一步OS化。这些努力使得产品更加易用。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老奶奶们可以轻松自如地使用基于Android或是iOS的产品,尽管这些人到死也学不会如何使用桌面操作系统。

当移动互联领域的这些产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依然有许多个体,群体和公司想到的还是继续排列这些新Feature,想着需要多少个人月才能复制抄袭已经发生的一切,继续下一个轮回的近亲迭代。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除了统治地位的Android与iOS,有过辉煌的BlackBerry,始终坚持着的Windows Phone,后继者源源不绝。Firefox,Ubuntu陆续发布了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Intel从Moblin,Meego开始,直到Tizen。

这些后继者的努力很难改变他们在手机领域中的进退维谷。他们即便做得更加完美,在智能手机领域依然举步维艰。我所察觉到的,这些后继者在智能手机领域所面临的几乎所有困难,都不能单纯依靠自身努力去改变。

单纯从Feature上看,这些后继者的某些Feature甚至超过了Android或者iOS。从全局上看,这些后继者更多的努力依然是在做近亲繁殖与抄袭。从使用者的角度上看,基于Android与iOS的智能手机,的确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只是这些手机依然没有令人心中一沉,眼前一黑。我不清楚使用者为什么一定要换一个操作系统而后快。我有许多朋友都不喜欢微软这家公司,但是丝毫没有阻挡他们使用Windows和Office。从公司的角度上看,使用这些后继者替代已有的Android,永远是羊儿有羊儿的道理,狼儿有狼儿的道理。只是我不清楚这些道理来自何方。

PC时代确是残阳似血,手持移动未必是旭日初升。在相当多人的心目中,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场游戏不是开始,而是结束。当针对某个应用的生态系统搭建完毕后,市场上只有几个真正的Player,如PC时代的Wintel联盟,智能手机/Tablet时代的Google/Apple/ARM。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目前处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几个弄潮儿,会相互争斗,更多的只是经历PC帝国经历过的波澜不惊,花开花谢,潮起潮落。

无论是iOS,Android甚至其他后继者笑到最后,已经不再重要。这些操作系统已完成了各自的历史使命。相信最具智慧的Apple或是Google的开发人员已不再继续关心着iOS和Android本身,或许他们早已发现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超越了电子信息领域的已知的任何体系结构;超越了Knuth提出的所有算法;或许他们率先体会到了自己的无知。依然在学习Google的三篇论文,想着用几秒钟完成1TB数据排序的人群无法体会到这些苦楚。只是我们无法忽略一个事实,电子信息领域利用自身剧烈的“繁殖,重复,抄袭”所创造的辉煌正在成为过去。

身处这个领域的工程师们没有因此放弃努力,开始关注Cloud Computing。Cloud Computing的三个层次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和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已是耳熟能详的概念。Cloud Computing的持续推进,使Cloud OS和Cloud Service逐步成为现实。IaaS如火如荼的重复建设延缓了Intel的衰老。SaaS可能是将来的主流,虽然目前没有太多成型的产品。

许多人以为未来的Cloud OS将等同于PaaS级别的API集合。一时间这类API的建设迅速成为热点。电子信息领域的设备提供商,无论是来自电信,还是IT领域,无不趋之若鹜。这些昔日的王者,这些基础设施提供者,突然发现,他们一夜之间失去了全部内容。面对这场基础设置几乎免费,依靠着各类服务获取盈利的游戏,他们失去了将来。直接想到的还是做一个操作系统,只是更加广义一些。

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样一个领域,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如影随形着一股抄袭浪潮。这股浪潮的产生意味着结束。在每一次结束之前,人们匆忙寻觅着下一次的机会,移动互连,Cloud,还有更多的。这些机会是新大陆,还是临时的栖息地与避风港。

不仅是别离了乔布斯的苹果,甚至是Google,几无创新。Google眼镜和iWatch延续着电子信息领域的近亲繁殖。这些设备比手机更小一点,更加接近身体。Google眼镜即将面试,Google一直采用透明化技术开发策略,这个项目并不保密。即将发布的iWatch,无论形态如何,功能如何,都不再是乔布斯的iWatch了。

我阅读过许多评价iWatch的文章。这个离人体皮肤最近的设备,可以触摸脉搏,倾听内心深处的设备,依然有人关心这个设备使用什么操作系统,屏幕大小有多大,能不能收发邮件,有没有iPhone的部分功能。我们始终在罗列Feature。我们始终在抄袭自己。我们蒙上了自己的双眼。我们的思想也许受年轮的牵引而前行,骨子里流淌的依然还是PC时代落幕前所注入的鲜血。很多即将发布的产品,还没有开始,已宣告结束。

在我们所处的电子信息领域,目前所看到更多的就是结束。新生事物的开始与结束周期已经短到了我们不堪重负。有时不得不冷静思考,为什么我们所有的创新离开了所谓IP的保护伞变得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我们所谓的创新会被抄袭得如此轻松。电子信息领域在长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最初的席卷天下,到至今最伟大的创新,始终没有逃脱近亲繁殖的影子。身处这个领域的每一个人都有这些创新的原始基因,任何一个所谓的抄袭者不过是在抄袭自己罢了。只是我们已经没有剩下什么可以继续抄袭了。

在此前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电子信息领域始终引领整个世界持续向前,此刻终于放慢了脚步。在不远的将来,其他行业将逐步渗透到我们所在的这个领域。来自电子信息领域内部的近亲繁殖,所出现的发明与创造将逐步脱去色彩。无论是此前的PC时代,还是近期出现的移动互联时代,已在悄然落幕。

电子信息领域真正的财富,是在漫长的统治期间,所积累的明显多于其他行业的人才。至今这个领域所蕴含的能量已无法提供更多的空间,在不远的将来,这些人将利用在电子信息领域获得的利器,向上探索宇宙,向下了解我们的星球,向内心深处了解人类的健康,还有更加深远广袤的领域,在延伸电子信息领域边界的过程中,确定电子信息领域应有的边界,一个跨领域的差异化与定制化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我们将从这里结束,我们将从这里开始

(41个打分, 平均:4.24 / 5)

雁过留声

“王齐 。《后科技年代--操作系统的思考》”有35个回复

  1. 调零 于 2013-03-14 10:34 下午

    看出点哲学的味道来了,作者的眼界比较远。不过人类总是在要在战争后才能明白战争的可怕。

  2. jacky.guo.mail@gmail.com 于 2013-03-14 10:38 下午

    笔者文笔不错,读起来觉得重点不突出,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

  3. hillos 于 2013-03-14 10:44 下午

    操作系统本身仅仅是对下层(硬件或更多)的一种抽象,并没有太多的责任。应用为王的世界里,最根本的还是满足人们当下的需求,无论你是win还是其他的什么。

  4. caojiankai 于 2013-03-14 11:02 下午

    抢个沙发。
    说白了,就是我们干IT的美好时代过去了,未来方向不明。

  5. wxh168 于 2013-03-15 12:25 上午

    呵呵,IBM不是忽悠了一个智慧地球概念吗,
    就是要求将电子信息拓展到地球所有领域呀。
    不过楼主又揭示要再拓展一个智慧宇宙了。

  6. SOSO 于 2013-03-15 2:18 上午

    该吃药了,哥们!

  7. 9528 于 2013-03-15 6:10 上午

    2楼的SOSO新来的吧,不知道齐大侠是谁?

  8. anonymous 于 2013-03-15 6:44 上午

    一个小错别字,Funder应该是Founder吧?

  9. kanxxs 于 2013-03-15 7:06 上午

    果断占位,后面深度阅读。

  10. 阿峰 于 2013-03-15 8:16 上午

    汗牛充栋,不是汗牛塞屋

  11. Peter 于 2013-03-15 8:52 上午

    王齐的文本还是这么的好,想起了当年SAR时,王总去深圳出差回来写的文章。怀念当年年轻的时光。

  12. walker 于 2013-03-15 9:48 上午

    大气磅礴啊

  13. kevint 于 2013-03-15 5:33 下午

    部分观点跟华为的任老板类似。大意是信息技术不像汽车能源等行业依赖于资源。信息技术的源头是取之不尽的河沙,而用户需求也是无穷无尽的。限制信息技术发展的只有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Intel 不是有futurist这个职位么,qi总是不是往这个方向发展了。呵呵

  14. 阿峰 于 2013-03-15 6:00 下午

    全篇结论其实就是“一个跨领域的差异化与定制化时代正在悄然来临。”,可惜缺乏实例说明,使得全文有点虚幻空想。王兄的意思似乎是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应该走出传统的计算领域,不能局限于个人电脑、移动、平板、笔电这些传统IT领域。所谓跨领域是不是指新兴计算领域?貌似有点类似物联网的概念!

  15. hh 于 2013-03-16 5:50 上午

    “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如影随形着一股抄袭浪潮。这股浪潮的产生意味着结束。”
    看了这文章,一晚上没睡好

  16. a 于 2013-03-16 7:37 上午

    王大侠的作品,一定要看一下.
    如果从生命起源作为智能世界的开始,这个有生命的世界和无生命的世界最大区别是,生命世界的成长法则是在遵守自然法则的同时,智能以加速度前进,摩尔定律在生命的进程中只是很短很短的一小段,无需担心暂时的平缓,只要智能加速的规律不变,一切皆有可能。具体到IT/IP的network世界的风云变幻,归根到底无非是智能分布的变化,中国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翻译到现在叫智本主义,叫知识就是金钱,智能汇聚的地方,就是挖掘金矿的地方,比如伟大的Jobs创造的iphone引领的smart terminal,比如SDN就是把智能从IP挤向IT,IT其实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无数的机会,帮主虽然像历代大师一样离开生命的世界,但江山代有才人出,总是人出来创造历史,可以不是你,但一定有别人。谁能合理的把握智能分布趋势的变化,谁就更有机会领导世界。中国曾经是智能的中心,而最近和将来的100年,智能中心在美国,所以美国是001,英国成了好莱坞里的007

  17. aaa 于 2013-03-16 7:37 上午

    王大侠的作品,
    一定要看一下,
    如果从生命起源作为智能世界的开始,这个有生命的世界和无生命的世界最大区别是,生命世界的成长法则是在遵守自然法则的同时,智能以加速度前进,摩尔定律在生命的进程中只是很短很短的一小段,无需担心暂时的平缓,只要智能加速的规律不变,一切皆有可能。具体到IT/IP的network世界的风云变幻,归根到底无非是智能分布的变化,中国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翻译到现在叫智本主义,叫知识就是金钱,智能汇聚的地方,就是挖掘金矿的地方,比如伟大的Jobs创造的iphone引领的smart terminal,比如SDN就是把智能从IP挤向IT,IT其实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无数的机会,帮主虽然像历代大师一样离开生命的世界,但江山代有才人出,总是人出来创造历史,可以不是你,但一定有别人。谁能合理的把握智能分布趋势的变化,谁就更有机会领导世界。中国曾经是智能的中心,而最近和将来的100年,智能中心在美国,所以美国是001,英国成了好莱坞里的007

  18. rliu054 于 2013-03-16 5:44 下午

    这篇文章作者真的是不知道自己再说什么

    罗列了一堆事实之后戛然而之

  19. sailing 于 2013-03-16 7:54 下午

    写得这篇文章确实是混乱的。体现的主题是狄更斯说的“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我们做处的电子信息领域确是如此。

    我现在能想到,值得进一步做的事情,就是三个,上天,入地和健康。

    iWatch在我的想象中,可以连屏幕都没有,只要把脉搏压力那点事情做好就可以了。这点事情对于我们在电子信息领域中掌握的知识来看,实现起来非常非常难。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云,基础设施都与解决这件事情只是工具而已,不起决定作用,也不可或缺。
    电子信息领域在将来的地位可能也是这样,不可或缺,也不起决定作用。

    这篇文章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春节前,在孩子即将出生,出生,在产房外焦急等待中,完成初稿。

    急于交给首席的主要原因是,我近期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整理了。

    看到新生命的诞生,颇多感触,所写下的文字,不知所云。

    我会将这篇文章抽空重新整理一遍,主要是改一些错别字,通畅内容而已,不会追求完美。历史的残缺,残缺的历史都是一种完美。

    另:首席作为小编是最不称职的,主要工作的是Copy&Paste.

  20. leon.chen 于 2013-03-17 12:18 上午

    这是一篇科技文,这是一篇散文

  21. cdtits 于 2013-03-17 1:58 上午

    IT业比较迷茫,未来方向模糊不清

  22. dingji 于 2013-03-17 11:44 上午

    硅工业正在变成传统工业是事实,但是作为中国来说,先踏踏实实把目前的东西老老实实消化吸收,顺带培养下踏实的工程风气,我觉得更为重要。所以还是欣赏以前王齐的那些技术文章,不太喜欢现在风格。

  23. dingji 于 2013-03-17 2:14 下午

    以前刚看王大侠的文章,一直以为他是设计处理器的。后来追随他的脚步去了FSL和Intel,才知道原来他的知识是从公开的资料和书籍来的。处理器微构架也是可以自学成才的,但是,正如他说的,需要如嗜血般关注处理器微架。不过近一年好像文章少了,莫非生娃了?

  24. if 于 2013-03-18 3:40 上午

    自然界有一点毋庸置疑,近亲繁殖肯定是不会产生很强竞争力的,齐哥移用到此处很是形象!

    恭喜齐哥升级!

  25. frank 于 2013-03-19 3:56 上午

    读起来酣畅淋漓呀。
    其实也不需要什么主题,能看到这样的思考已经很好了。

  26. patric 于 2013-04-03 8:13 上午

    很有意思。将来将属于一个智能世界。

  27. nullname 于 2013-04-05 1:30 上午

    有点道理,有点啰嗦,作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似乎感觉自己把一切都看透了。

  28. 没看懂 于 2013-04-15 4:47 上午

    没看懂

  29. 华罗 于 2013-05-04 5:49 上午

    基于现在的软硬技术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好走,就是以源主为单位基于时空的信息的全景。

  30. 哈哈 于 2013-05-10 6:04 下午

    开始玩虚的了.

  31. jianglixi 于 2013-05-12 12:26 上午

    世界是哲学的

    虽然文章最后没表现出什么主题,但整片下来还是被王总的理解盖倒,前面有一部分看的热血沸腾

  32. laotuinbay 于 2013-05-16 7:06 上午

    什么叫"后科技"。听起来象"反科技",让人想起Unabomber’s Manifesto。有点文不对题。
    不过此文值得一读。罗列了目前的一些发展和困境。有点乱。也有点下起哄的感觉。Moore’s Law还在继续,只不过业界关注重点变了。

  33. pxiaozei 于 2013-12-23 10:12 下午

    为了属于伪人工智能个人助理的时代么。自动把所有设备联在一起?

  34. 一帘幽梦 于 2014-01-06 8:51 下午

    后继有人了,不过信息产业继续突飞猛进也是不争的事实。决然,创新技术会突破传统及已有的积累,开辟新的疆域,全因宇宙无边,思想无界!

  35. amions 于 2014-04-10 2:07 上午

    前半边是议论文,后半段是科幻小说;但,的确很多现实脱胎于过去的科幻。
    说实在的,还是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