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知识你可以有常识,没有学问你应该有疑问——再驳张庆松博士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image

      笔者阅读了《张庆松:IPv6将使中国落后美国20年》之后,啼笑皆非数月,今天终于有暇撰文来对张庆松这位研究中华智慧学的历史学博士的想象文学小议一番。

      为什么一直无暇呢?忙着批判IPv9啊。且慢,读者要问了,张博士不是也是IPv9一拨的吗,为什么无暇讨论他的文章?对不起,笔者觉得,和谢建平以及本网上的网友飞龙讨论过招,多少还有点技术对技术的感觉,是科技事实与科技问题政治化忽悠的交锋,至少我们还能吐点IETF、ISO这样的名词;而看了这位张博士的宛如科幻文学一样的IPv9背书作品,笔者有点觉得无从下嘴——张博士的文章天真烂漫、辞藻丰富、想象飞天,真是小学科技教育程度良好的表现。唉,笔者只会搞枯燥严谨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和一篇天真烂漫的小说文章较什么劲呢,于是就拖了几个月。

      笔者是计算机工程博士,的确不太理解这个搞“中华智慧学”的历史学博士弄的是什么,是不是和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的那种研究课题有点像?不过,五经博士研习诗书易礼春秋,看起来也比张博士搞的要普照众生。张博士您也是,好好弄您的那点自留地吧,研究美国史中国史哪怕智慧学都好,偏偏要到我们科技领域来搅和一杠子。嗯,二道贩子的蛊惑作用往往更可怕,特别是会用天真烂漫的语气写科技想象的贩子,广大非科技工作者们恐怕真要被忽悠。笔者只好写点小段落,企望可以正本清源,肃清张博士的流毒。

      张博士的文章开篇就是一段2020年的未来幻想——中国宣布IPv6部署完成,而美国同时宣布新一代互联网大规模商用开始,而同时中国发现自己20年前被美国忽悠上了IPv6,搞了落后的技术,2020年只能重新开始追赶美国……文章里很多皮里阳秋的东西,比如美国那位主导忽悠中国上IPv6的V先生,显然是指2004年图灵奖获得者,TCP发明人Vint Cerf先生;而那位被忽悠的中国的W先生,可以联想的人物很多,比如刚刚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网络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其专家委员会主任就姓吴,前信息产业部部长也姓吴……

      幻想完了之后,张博士说,这是他“用虚拟手法描述的未来场景”。然后张博士煞有介事掩耳盗铃的说:

“我们的学历背景,一向以严谨为信条。没有根据是绝对不能乱发言的。”

      言下之意,以上的幻想都是严谨的,是用“前瞻性思维方法思考过后”(张博士语)出现的画面。张博士把自己的呓语打扮得的确花枝招展,不过笔者还是要一句点醒张博士:“别用小说的方法幻想科学的明天,您的发言无根无惧,您的幻想背离严谨,以您的学术水平莫在网络科技上倒腾,请您别忘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继续看这篇文学作品,张博士在随后的段落里讲出了问题:IPv6是“昨日黄花”,是即将被淘汰的技术标准。(对不起,张博士,笔者身为理工科博士,却看不惯您文章里的一颗虱子,只好指出,应该用“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外国人忽悠我们上IPv6是为了威胁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让我们永远落后于西方。那中国应该上什么呢?张博士这下打出自己的旗帜了——IPv9啊。张博士声称,中国在全新一代网络的研究中目前处在领先地位,其标志就是IPv9!

      随后,文章完成了其“创造性”的推论——“下一代”说的是IPv6,指的是第二代,而IPv9则和美国NSF力推的GENI/FIND一起,是“新一代”,是第三代。然后张博士用完全非量化的比较,罗列了中国的IPv6项目的“落后性”和“保守性”。好嘛,大帽子反正全给美国人扣上了——别有用心忽悠中国人部署落后的技术、不让中国创新,云云。姑且我们不说美国会替中国考虑,但是张博士眼里,中国这些扎扎实实从事了多年网络研究的科技人员,这些教育界科技界的专业人士们,都是鼠目寸光,都看不到美国人的“阴谋”,都被别人的技术论点左右而在做傻事?反而是您以及IPv9的发明人目光如炬,一下子就富有想象力的看到了阴谋背后的真相,一下子就洞察了中国的技术方向?教育科研网的教授专家们被Vint Cerf先生忽悠了,而您以“中华智慧”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您大约只看到了几个美国NSF支持的项目的名词,就开始联想与推理,您可曾看过了解过工业界研发的现状和计划?对于先进、前瞻和落伍的技术,您有没有真正的认识和常识?

      IPv6的建设者们和部署者们未必是不支持“中国的新一代”网络研究,笔者也不排斥IPv6以外的新一代网络研究。网络的现状导致了,欧洲日本和亚洲对IPv6的积极性显然更高,因为张博士不知道,美国在IPv4地址分配上占的便宜太大,他们对IPv6的地址空间没那么热衷。除了IPv6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大家都在探索,但是在送交IETF讨论形成大致共识之前,这些方案都是实验室里的,而且正如弯曲评论一位网友所说:

不可否认IPv6确实有失败之处,失败在于其缺乏革命性和足够的优势去替换IPv4,我认为想把网络换个更优的方法重搞一遍的都不会成功,包括美国NSF花了大价钱的GENI/FIND,因为定义网络架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是70/80年代可以作的事情!

      IPv9是什么?IPv9还不够资格说是“定义网络架构的技术”。IPv9是IPv6基础上的胡乱扩展,是完全不懂网络体系结构的“全乱设计”。千万不要告诉我所谓42层路由和三四层混合体系结构是先进的表示。千万不要跟我们提什么“中国已经落后几百年了,落后挨打的感觉受够了。现在我们有了创新和超越的机会,就一定不要放弃,要敢于冒风险”——广大科技工作者们比张博士对这句话的理解深刻多了。IPv9借助谢建平和张博士的鼓吹,借助“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家安全”这些政治化的旗子,鼓吹落后,混淆视听,这才是把我们的网络体系研究引入歧途。IPv9能拿出任何量化的成果,任何IETF的讨论,任何国际网络科技界的背书吗?请不要用ISO的发言来忽悠群众。ISO对网络和电信只做采标,是橡皮图章,我们要看的是IETF和ITU的背书。

      也许广大非专业人士看到鼓吹和批判IPv9的文章会迷惑,看到张博士的小说和弯曲评论以及广大读者的回讽的会更加难以决断。但是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只要能鼓励科学决策、只要能撕下科技问题政治化的面皮,只要能让见不得人的东西暴露在阳光下,我们就会不懈的做下去、辩下去。

      奉劝一句,如果有大智慧,就莫把科学当小说,莫把无知当智慧。没有知识,您可以有常识,没有学问,您应该有疑问。

(弯曲评论www.tektalk.cn,高飞,2008年7月18日,美国硅谷)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雁过留声

“没有知识你可以有常识,没有学问你应该有疑问——再驳张庆松博士”有283个回复

  1. 陈怀临 于 2008-07-18 1:24 下午

    谢谢高飞博士的文章。张庆松这样的伪知识分子是成事不足,误国有余。我们应该坚决批驳其误导国家科技政策的谬论。支持高飞打假!我陈怀临也加入!

  2. 樊荣 于 2008-07-18 11:02 下午

    有张庆松这样的伪知识分子是中国的悲哀。无知者无畏,无畏者无耻。支持高飞打假!

  3. shaolin 于 2008-07-19 5:43 下午

    相信作为稍有点常识的技术工作者看到张庆松之流的言论都会感到悲哀

  4. 陈怀临 于 2008-07-19 8:30 下午

    我还真没有非常认真的花时间去读过谢和张的文章。今天看了一下张的25年毕业自述。感觉张其实就是一脑残。智力低下的一个博士。这年头,称自己是博士已经快是贬义词了。他还觉得特牛逼。我决定不理他了。否则是太给他面子了。

  5. 飞龙 于 2008-07-20 7:38 上午

    看了高飞的文章,感觉一片文革讨伐声,高飞称“没有知识你可以有常识,没有学问你应该有疑问”,但高飞对ipv9即没测试过,也没用过。对ipv9即没知识、也没有常识、有疑问也不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凭什么说:“IPv9还不够资格说是“定义网络架构的技术”。IPv9是IPv6基础上的胡乱扩展,是完全不懂网络体系结构的“全乱设计”。更荒唐又否决了己研发成功并实际应用的rfc1606的42层路由协议“千万不要告诉我所谓42层路由和三四层混合体系结构是先进的表示”。iso是国际著名的标准组织,高飞称“ISO对网络和电信只做采标,是橡皮图章”,本身就是错的。难道国际上这么多iso标准都是橡皮图章,打击面也太大了吧,高飞可不知谢建平在今年4月被itu作为客人参加了日内瓦有关未来网络的讨论。所以劝高飞多做对祖国有利的事。少做不利于祖国的事,祖国再穷,终是您的毌亲。

  6. 陈怀临 于 2008-07-20 4:03 下午

    啊,飞龙的一席话,高飞同志简直成了民族的败类?:–)。真是晕倒。。。。我看谢建平,张庆松之流才是知识分子的败类。
    张庆松,跳梁小丑丢人现眼而已。本不应理睬。但担心其误导年轻学生等,故揭露之。我看高飞的文章必将流传下去,正必压倒邪。

  7. 飞龙 于 2008-07-20 7:21 下午

    高飞我飞龙文章没说您是民族败类,至于您心亏自套另当别议,张博士只不过将中国己发生的网络历史作了回顾,并将今后可能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了描述,又错吗?您也可以描述一下中国20年后的网络供大家学习,并将谢建平在iso和itu的发表的文件公布出来供大家学习

  8. 飞龙 于 2008-07-20 7:39 下午

    劝高飞学习: 《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中“鉴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试验场所和应用对象牵涉到整个自然与社会系统,新发现和新技术的社会化结果又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而且可能正在把人类和自然带入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 [1]。实际上,分组交换互联网的发展牵涉到我国信息领域的发展,但同时它又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逾越的缺陷。按照我国目前的舆论导向,分组交换互联网有可能将我国信息网络带入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这不能不使人感到忧虑。在此我们还要引用《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的另一段话“鉴于现代科学技术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且具有高度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点,要求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地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承担起对科学技术后果评估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工作的一切可能后果进行检验和评估;一旦发现弊端或危险,应改变甚至中断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能独立做出抉择,应暂缓或中止相关研究,及时向社会报警。”

  9. 陈怀临 于 2008-07-20 8:08 下午

    飞龙同学,你有本事就把谢建平和张庆松请来。我就一个问题:他们连基本的IPV4都不懂,还到处骗人,累不累。

  10. 高飞 于 2008-07-20 8:13 下午

    飞龙,我仔细阅读过IPv9的文档,对IPv9算是了解;高飞对于网络体系结构的知识恐怕也不是您可以比的,所以您发言呢,就不要拣着那几句旧话翻来覆去的讲了,免得被人发现您就那么几把刷子(不好意思,似乎很多人已经发现了)。
    至于ISO对于网络和电信方面的标准制订过程,您弄清楚了再来反驳,ISO对其余领域的标准制订高飞从来没有做出评价,何来“打击面”一说?
    至于“文革讨伐”,“少做不利于祖国的事”,首先,声讨学术骗子是科技工作者的己任,我们做的是功在当代利千秋的事情,弯曲评论很自豪。其次,请勿用所谓的大帽子扣人,咱们不是一直在反对学术问题政治化吗,您怎么又来这个,也太不听话了。还有,乱引用中科院的文件来吓唬我们,唉,弯曲评论是那么被容易吓唬住的吗?科技工作者的确应该承担起对科学技术后果评估的责任,我们一直是这么自律的。您也应该如此,如果您还配称科技工作者的话。

  11. 飞龙 于 2008-07-21 7:15 上午

    高飞称:我仔细阅读过IPv9的文档,对IPv9算是了解;即然对ipv9了解,就将它技术与ipv6及rfc1606的ipv9作比较,公布于世,至于高飞不敢公布ipv9与其它协议差异点,说明高飞是枪手,根本不是科技工作者而是一个打着反对骗子的真骗子

  12. 飞龙 于 2008-07-21 7:38 上午

    张博士只不过将中国己发生的网络历史作了回顾,并将今后可能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了描述,又错吗?您也可以描述一下中国20年后的网络供大家学习,并将谢建平在iso和itu的发表的文件公布出来供大家学习

  13. 高飞 于 2008-07-21 9:50 上午

    飞龙,烦请阅读拙作《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看看笔者和弯曲评论对于IPv9的技术评价。再者,请您别反复强调IPv9是基于愚人节的informational RFC1606这个事实,这对您其实不利,会让人质疑您的工作基石。哪怕您搬出学历史的张博士来帮您说RFC1606的好话,也无济于事。

    最后,请您词汇稍微丰富一点,别老重复说那几句,什么“谢建平在ISO和ITU发表的文件”,“描述一下中国20年后的网络”,云云。谢不过是去ISO和ITU发了个言而已,和“标准被接受”还差得远。其次,做Internet的人都知道那句名言“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拙作也曾提到这句IETF 24届大会诞生的名言。所以呢,象张博士那样用小学文字和笔法描述未来20年网络的场景,我们还是免了,毕竟,在科技上,我们明白“满瓶不动半瓶摇”的道理。

  14. 潜龙 于 2008-07-21 12:51 下午

    说真的,还真没法比较Ipv9和Ipv6的差异,就像比较一幅漫画和一幅原子弹设计图之间的差异一样无从下手…

  15. 飞龙 于 2008-07-21 2:58 下午

    高飞打击要害了吧!几次要您将中国末来网络的场景作个描述,您要未回避,要未指鹿为马!您即不能预测未来,又不创造末来,高飞拿出真本事将您要创造的末来描述一下供大家学习。

  16. 潜龙 于 2008-07-21 4:26 下午

    按照飞龙的标准,凡尔纳可是比爱因斯坦要牛得多的科学家。

  17. 飞龙 于 2008-07-21 6:58 下午

    高飞不要廻辟,做Internet的人都知道那句名言“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您一个internet高手肯定在创造未来,否则如何评断张博士不对和谢建平的ipv9技术文挡不对,所以一定要把您要创造的未来网络描述给大家看,至于是否达到爱因恩坦水平另当别论,但创造未来的目标总有吧!静侯您创造的中国末来网络兰图。

  18. 飞龙 于 2008-07-21 7:08 下午

    匿名说:说真的,还真没法比较Ipv9和Ipv6的差异,就像比较一幅漫画和一幅原子弹设计图之间的差异一样无从下手…但ipv9的网络ip地址空间资源和分隔符及压缩方法和ipv6/ipv4白字黑字的差异也比较不出,如果这样也太无科学工作者的自律罢。

  19. 高飞 于 2008-07-21 8:50 下午

    切莫和我提起这个IPv9分隔符和压缩方法。参考拙著:http://www.tektalk.cn/2008/03/06/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三)/。
    作为一个研究了多年IPv6以及网络协议的工作者,笔者清楚的知道事实是这样的:IETF于1998年8月对RFC 1738进行了修改,制订了RFC 2396。但是冒号在传统的URI表示中表示的是端口号,因此浏览器对于IPv6的冒号十六进制表示的128比特地址无法正确解析,返回错误信息。在国际研究界的讨论下,IETF于1999年12月重新修改了URI的格式,制订了RFC 2732,在这篇RFC中,“[”和“]”第一次被引入了URI格式表示符中,一对[ ]中可以容纳任何一个合法的IPv6地址,后面仍然可以用冒号表示端口。您就别拿着RFC2732来炫耀您自己的“成果”了吧,这不是剽窃和抄袭,是什么?
    至于压缩方法,自己看看RFC1752和RFC2460吧,看看您抄袭了多少,还敢拿来作为自己的发明?自律,这个词看来不适合您。

  20. 飞龙 于 2008-07-22 12:15 上午

    高飞在颠倒是非,您查—下,srfc文挡00001完稿于1999年6月2日,而RFC 2732发布于1999年12月,是谢建平等四人提早了6个月发在了关于中括号可用于分隔符《[》的信息,根据著作法,谁枪先发布,著作权归早发布者。高飞还是拿岀您的创造性,给大家过眼。

  21. 飞龙 于 2008-07-22 12:20 上午

    高飞看一下版权日子:十进制网络工作小组联系地址:上海市天山路11弄3-9号3楼
    联系人:谢建平
    电 话:0086-21-62901513
    F A X :0086-21-62906873
    数字电子邮件:62901513@008621114135.
    英文电子邮件:62901513@www.adda-ty.net
    1999年6月2日
    版权申明
    本文件全部版权属于十进制网络工作小组和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
    该文章来自http://linux.ustc.edu.cn/~syang/IPv9/RFC%20IPv9地址12.doc查看原文请点击

  22. 飞龙 于 2008-07-22 12:27 上午

    高飞称:自己看看RFC1752和RFC2460吧,看看您抄袭了多少,还敢拿来作为自己的发明?自律,这个词看来不适合您。 而ipv9的压缩法见如下哪—奌是抄的您对比岀来供大家批驳:地址的文本表示
    我们制订了一种表示IPv9的256比特地址的方法:“中括号十进制”表示法。这种方法可以用以下二种方法表示:
    方法一:1024比特用[]表示。[]当中1024比特用十进制表示,其长度可以不定长书写。并可以在游览器中书写时略去[]号。
    方法二:表示方法的形式是“y[y[y[y[y[y[y[y”,其中每个y代表地址为一个32比特部分,并使用十进制表示。例如:
    0000010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0800[0061908791[0010880800[0019820203
    在地址表示中,每个十进制数靠左边的多个连续的零可以省略不写,但是全零的十进制数需要用一个零来代表。例如,上面的地址可以写成:
    108000[0[0[0[80800[61908791[10880800[19820203
    为了进一步简化地址的表示,我们可以将地址中连续的全0域用一对方括号“[X]”来代替(X为全0域的段数)。例如,上面的地址可以简写成:
    108000[3]80800[61908791[10880800[19820203
    又例如:
    0[0[0[0[0[0[0[1可简写成[7]1
    0[0[0[0[0[0[0[0可简写成[8]
    IPv9地址有五种类型,分别介绍如下:
    1.纯IPv9地址
    这种地址的形式为:Y[Y[Y[Y[Y[Y[Y[Y 其中每个Y代表一个从0到232 =4294967296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2.兼容IPv4的IPv9地址
    这种地址的形式为:Y[Y[Y[Y[Y[Y[Y[D.D.D.D 其中每个Y代表一个从0到232 =4294967296之间的十进制整数。D代表一个原来IPv4的0到28 =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3.兼容IPv6的IPv9地址
    这种地址的形式为: Y[Y[Y[Y[X:X:X:X:X:X:X:X 其中每个Y代表一个从0到232 =4294967296之间的十进制整数。X代表一个原来IPv6从0000到FFFF之间的十六进制数。
    4.特殊兼容地址
    为了能从IPv4、IPv6向IPv9平滑升级,我们设计了一些兼容地址。其中,在IPv6地址中有一些是为了兼容IPv4地址而设计的兼容地址,为了能把这部分平滑的向IPv9地址过渡,我们对此做了特殊处理:在这部分地址前加上适当的前缀形成。为了让它们表示更为直观,避免书写中疏忽容易导致的错误,引入了简写的办法:
    y[y[y[y[x:x:x:x:x:x:d.d.d.d
    其中,每个y代表地址为32比特,用十进制表示;每个x代表原来IPv6地址为16比特,用十六进制表示;每个d代表原来IPv4地址为8比特,用十进制表示。例如:
    0[0[0[0[7474147[5211314[7758521[53517231
    可书写成:0[0[0[0[72:BE3:4F:84B2:76:62B9:3.48.155.175
    或:[4]72:BE3:4F:84B2:76:62B9:3.48.155.175
    又如:
    0[0[0[0[0[0[0[562159487
    可书写成:
    [4]::33.129.223.127
    5. []全十进制地址
    为了便于物流码及全十进制地址的应用。可在10的256次方中,根据应用需要采用定长不定位的方法。
    6.过度期的IPv9地址
    为了解决IPv4能平稳地向IPv9过度,我们考虑现有到互联网至今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特设计IPv9的过渡地址,拿出一段232来过渡分配。可实现在目前系统上做少量改动即可,其中IPv9中有一段J.J.J.J.其中每个J表示一个0到28的十进制数即0~255。其中前面[7]可在本地地址中间省略不写,即本地用户(或指定用户)可用J.J.J.J.来直接使用和原来的IPv4的D.D.D.D.区分。同时,这部分用户为了平稳过渡到全十进制可同时分配十进制。以便今后软件和硬件的改进时不必重分地址,如[7]5211314可书写成[7]3.48.155.175在本地域一个IP网络内可直接用3.48.155.175来书写。

  23. 飞龙 于 2008-07-22 12:31 上午

    另外一种表示IPv9的256比特地址的方法:“大括号十进制”表示法。这种方法将256比特的地址分成4个64比特十进制数加上分隔它们的大括号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的形式是“Z}Z}Z}Z”,其中每个Z代表地址为一个64比特部分,并使用十进制表示。它的用法和Y完全一样,同时和Y兼容,二者可以混用。这样就大大的方便了目前这些IPv4地址在IPv9中的兼容地址。例如:
    z}z}z}z;
    z}z}y]y]y]y;
    z}z}y]y]y]d.d.d.d;
    z}z}z}y]d.d.d.d;
    z}z}z}y]J.J.J.J;
    z}z}z}y]y]J.J.J.J;
    ……
    尤其是最后一种地址格式更为有用。例如:
    地址0}0}0}0]192.192.192.192
    我们可以这样表示:{3}0]192.192.192.192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符号表示时,中括号和大括号我们用时不分前后的,即“{”和“}”、“[”和“]”不分,因为我们考虑到这样并不会引起任何副作用,而且能更方便使用者,所以这样定义。
    由于IPv9的地址长度为256位,这样无论采用4段还是8段,在每一段中仍然会有很多位。例如采用8段表示时,每一段仍然有32位。这样在一段中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10]……
    ……]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这样的情况不仅输入繁琐,而且很容易少输或者多输,使用户眼花而不利于数位。为了方便,我们引入了小括号表示法——(K/L)。其中“K”表示0或1,“L”表示0或1的个数。这样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简写成:
    ……](0/27)10110]……
    ……]0(1/31)]……
    2.3地址前缀的文本表示
    IPv9地址方案与IPv4的超网和CIDR方案类似,都是通过地址前缀来体现网络的层次结构。在IPv9地址前缀的表示上,采用了类似于CIDR的表示法,其形式如下:
    IPv9地址 / 地址前缀长度
    其中,IPv9地址是采用IPv9地址表示法所书写的地址,地址前缀长度是指明地址中从最左边组成地址前缀的连续比特位的长度。
    在此,我们必须注意,IPv9地址中用的是十进制数,但前缀长度却是指的二进制而言的。因此,必须小心计算前缀。在十进制数中很不直观,所以我们考虑后认为可以把IPv9地址前缀换算成十六进制较为容易理解。但表示IPv9地址时还是用十进制数。
    例如:200比特的地址前缀1212[0[0[0[343[150[0可表示为:
    1212[0[0[0[343[150[0[0/200
    或 1212[3]343[150[2]/200
    或 1212[0[0[0[343[150[2]/200
    或 1212[3]343[150[2]/200
    注意,地址前缀的表示中,IPv9地址部分的表示一定要合法,即斜线“/”左边的IPv9地址必须能还原成正确的地址。
    在这个地址前缀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址前缀长度是200,故此,前缀实际上就是整个地址的前6段再加上第7段的前8比特(32*6+8=200)。因此关键在地址的第七段。此段用十六进制表示为:00000000,前缀只包括前两个0。了解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本段的取值是在00000000(hex)~00FFFFFF(hex),即十进制的0~16777215。
    IPv9地址部分可以是由纯粹的地址前缀通过在它的右边补上0生成,它还可以是一个包含该地址前缀的真实的IPv9地址。例如,上例中的地址前缀还可以表示成:
    1212[3]343[150[16777215[6789/200

  24. 飞龙 于 2008-07-22 12:38 上午

    欢迎大家对比:找到压缩法、分隔符]的用法与ipv6相似或是抄袭RFC 2732,RFC1752和RFC2460,奖励人民帀壹仠元,并向全球网民道歉赔礼,从此不邦谢建平、张博士争论。但高飞的表态呢?

  25. 飞龙 于 2008-07-22 1:05 上午

    高飞对比一下,这张42层路由表与ipv4/ipv6相同吗?也是抄的吗?
    IPv9地址格式前缀的原始分配表
    地址类型 格式前缀(二进制码) 格式前缀(十进制码范围) 占地址空间的比例
    1 保留地址 0000 0000 00 0——4194303 1/1024
    2 未分配地址 0000 0000 01 4194304——8388607 1/1024
    3 IPv9十进制网络工作组 0000 0000 1 8388608——16777215 1/512
    4 IPX保留地址 0000 0001 0 16777216——25165823 1/512
    5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001 1 25165824——33554431 1/512
    6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010 33554432——50331647 1/256
    7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011 50331648——67108863 1/256
    8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100 67108864——83886079 1/256
    9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101 83886080——100663295 1/256
    10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11 100663296— 134217727 1/128
    11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10 134217728—201326591 1/64
    12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11 201326592—268435455 1/64
    13 未分配地址段 0001 0 268435456—402653183 1/32
    14 未分配地址段 0001 1 402653184—536870911 1/32
    15 未分配地址段 0010 0 536870912—671088639 1/32
    16 未分配地址段 0010 1 671088640—805306367 1/32
    17 未分配地址段 0011 805306368—1073741823 1/16
    18 可聚合全局单播地址 0100 1073741824—1342177279 1/16
    19 未分配地址段 0101 1342177280-1610612735 1/16
    20 未分配地址段 011 1610612736—2147483647 1/8
    21 地理区域单播地址 100 2147483648—2684354559 1/8
    22 地理区域单播地址 101 2684354560—3221225471 1/8
    23 未分配地址段 1100 3221225472—3489660927 1/16
    24 未分配地址段 1101 3489660928—3758096383 1/16
    25 未分配地址段 1110 0 3758096384—3892314111 1/32
    26 未分配地址段 1110 10 3892314112—3959422975 1/64
    27 未分配地址段 1110 11 3959422976—4026531839 1/64
    28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00 4026531840—4093640703 1/64
    29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010 4093640704—4127195135 1/128
    30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011 4127195136—4160749567 1/128
    31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00 4160749568—4194303999 1/128
    32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010 4194304000—4211081215 1/256
    33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011 4211081216—4227858431 1/256
    34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00 4227858432—4244635647 1/256
    35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01 4244635648—4261412863 1/256
    36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10 4261412864—4278190079 1/256
    37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11 0 4278190080—4286578687 1/512
    38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11 100 4286578688—4288675839 1/2048
    39 本地链路单目地址 1111 1111 1010 4288675840—4289724415 1/4096
    40 站内单目地址 1111 1111 1011 4289724416—4290772991 1/4096
    41 多目地址 1111 1111 11 4290772992—4294967295 1/1024
    42 全十进制地址 0 0–10256 0–10256

  26. 飞龙 于 2008-07-22 1:29 上午

    髙飞对比—下上表是否符合rfc160642层的技术要求,如觉的不对您也创造—个。供大家学习
    Network Working Group J. Onions
    Request for Comments: 1606 Nexor Ltd.
    Category: Informational 1 April 1994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Usage Of IP Version 9

    Status of this Memo

    This memo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the Internet community. This memo
    does not specify an Internet standard of any kind. Distribution of
    this memo is unlimited.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usages of the old IP version protocol. It
    considers some of its successes and its failures.

    Introduction

    The take-up of the network protocol TCP/IPv9 has been phenomenal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Gone are the days when there were just a few
    million hosts, and the network was understood. As the IP version 9
    protocol comes to the end of its useful life, once again due to
    address space exhaustion, we look back at some of the success of the
    protocol.

    Routing

    The up to 42 deep hierarchy of routing levels built into IPv9 must
    have been one of the key features for its wide deployment.

  27. 潜龙 于 2008-07-22 12:28 下午

    一个RFC的编写、评审和发布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文档都在邮件列表上公开讨论(不需要会员资格和交会费,只要你在网上简单预订这个邮件列表,立刻就能看见邮件讨论),所以,拿RFC 2732的发布时间并不能作为不可能抄袭的例证,要追溯到工作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至少要追溯到第一个工作组草案(一般比发布早两三年),如果再早的话要看形成工作组草案的个人草案,当然,个人草案里面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最早的,非常可能大家都在邮件列表上都讨论很久了,这时候才有人写了个个人草案,然后,经过一两年的讨论被接受为工作组草案,又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正式成为RFC。

  28. 陈怀临 于 2008-07-22 3:37 下午

    >>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

    我个人确实对ipv9不了解,也没有什么兴趣。基本上认为是伪科学。但我当然可能是错的。请教飞龙先生:
    ×国家那个权威机构参与了ipv9?例如,清华网络中心参与了吗?科学院的网络中心参与了吗?
    ×我确实对“化工研究所”能搞网络设计不理解。
    据说声称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民间科学家有很多。声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错误的民间科学家也很多。。。您如何看待?
    换句话说,如果您认为ipv9确实牛的话,去国外著名学术或会议发篇文章试一试。实在不行,国内的计算机学报或软件学报也行。
    您成天与我们浪费时间多没意思。

  29. 飞龙 于 2008-07-22 7:15 下午

    匿名:张博士说的很清楚,中国是在1995年开始研发ipv9的,这些文件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试验和验证后才发表的,并作为工作组文件在内部应用,至于您声称的:在邮件列表上公开讨论(不需要会员资格和交会费,只要你在网上简单预订这个邮件列表,立刻就能看见邮件讨论),您只要查一下邮件一目了然,并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中国这批科学家是在创造未来,并尊重前人的工作成果,所以麻烦您寻找1988年至1999年6月2日的邮件,并加以对比。这样即尊重幸事实,也是大家回顾历史和学习的机会。

  30. 飞龙 于 2008-07-22 7:54 下午

    陈怀临先生:
    据飞龙了解,谢建平先生是—个发明家,一生发明涉及多领域,基本上没失败过,并建立了通用化工研究所,由于对网络的爱好,一个偶然的机会,踏进了这个是非之地,为了推广ipv9这个项目,一批志同道合者走在了一些,其中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是成员之一。并共同制订了,等七个标准戓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均有案可查。
    至于您所说:据说声称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民间科学家有很多。声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错误的民间科学家也很多。。。您如何看待?我认为争议不是坏事,但应尊重事实,不进行人身攻击,同时应以宽容之心,允许创新者失败。如说的不对请指正。

  31. 飞龙 于 2008-07-22 8:01 下午

    补充:其中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是成员之一。并共同制订了基于电子标签的网络架构技术规范/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技术规范/数字城名规范等七个标准戓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均有案可查。

  32. 飞龙 于 2008-07-22 8:34 下午

    陈怀临先生:这是共同起草的文件之一: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络架构技术规范,
    前 言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络架构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是适用于依附在产品(含商品和物品)上的电子标签、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或其它信息载体上的电子标签编码,通过网络进行相关信息查询所涉及的网络架构技术规范的一个指导性文件,简称《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络架构技术规范》,旨在为电子标签在网络上查询的架构技术规范的规范化奠定基础。

    本规范的附录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信息产业部电子标签工作组数据格式组.

    目 录
    引 言 2
    前 言 3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络架构技术规范 5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缩略语和术语 5
    3.1 缩略语 5
    3.2 术语 5
    3.2.1 电子标签编码 6
    3.2.2 标签域名 6
    3.2.3 十进制网络 6
    3.2.4 全数字码地址 6
    3.2.5 数字域名 6
    3.2.6 域名解析系统 DNS 6
    4.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络架构 6
    4.1 应用要求和适用性 6
    4.1.1 应用要求 6
    4.1.2 适用性 6
    4.2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体系架构 7
    4.2.1 查询客户端 7
    4.2.2 专家模块 7
    4.2.3 信息服务器 7
    4.2.4 标签名字服务 8
    5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流程 9
    6 安全建议 10
    6.1 电子标签名字服务的安全建议 10
    6.2 信息服务器的安全建议 10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络架构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指导性文件确定了我国电子标签信息查询的网络架构,规定了电子标签应用在十进制网络和互联网的技术规范。

    本指导性文件的适用于我国互联网、十进制网络应用电子标签的网络架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性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文件。
    IETF RFC 1606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Usage Of IP Version 9
    IETF RFC 1607 A VIEW FROM THE 21ST CENTURY
    IETF RFC 1034 Domain names – concepts and facilities
    IETF RFC 1035 Domain names – implementation and specification
    IETF RFC 1122 Requirements for Internet Hosts — Communication Layers IETF RFC 1123 Requirements for Internet Hosts — Application and Support IETF RFC 2234 Augmented BNF for Syntax Specifications: ABNF
    IETF RFC 2915 The Naming Authority Pointer (NAPTR) DNS Resource Record
    SJ/T 11271-2002 数字域名规范

    3 缩略语和术语

    3.1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文件。
    依附在产品与服务代码上的电子身份识别标识,叠加在基于二维条码,一维条码、电子标签等载体上的电子代码。该数字标识规范请参见《用于信息处理产品和服务数字标识格式规范》。
    3.1.2 标签域名
    通过使用域名转换规则将电子标签编码转换生成的。标签域名与电子标签编码相互对应并能相互转换。在十进制网络或者不需要标签名字服务的网络解决方案中,可以通过电子标签编码直接定位到相应的信息服务器。在使用互联网等需要标签名字服务的解决方案时,标签域名通过标签名字服务可以查询到信息服务器地址,此地址是维护该标签域名所对应标签的信息服务器地址。
    3.1.3 十进制网络
    采用十进制算法和文本表示方法,其域名和地址采用十进制数文本表示,地址、地址映射、解析采用十进制算法,将各种计算机联成一个网络,并可以与现有互联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3.1.4 全数字码地址
    采用十进制及其算法的0~9数字作为网络地址,它适用于各种计算机、终端等网络设备,特别适用于采用十进制数编码的电子标签,二维条码,一维条码。
    3.1.5 数字域名
    网络中主机的数字标识。数字域名由标记序列组成。数字域名是指用0~9的阿拉伯数字替代传统的英文字母作域名的方法上网,同时数字域名也可以直接和IPV9地址交叠使用。在商品与服务的电子代码域名系统中IPV9路由路可以将电子编码与域名直接交换,从而具有路由和解析双重作用,从而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中间环节等作用, 数字域名是十进制网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3.1.6 域名解析系统
    该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DNS 命名用于互联网等 TCP/IP 协议中,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 DNS 名称时,DNS 服务可以将此名称解析为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如 IP 地址。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导性文件。
    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
    DNSSEC (Domain Name System SECurity) 域名系统安全协议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公钥基础设施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
    D-ONS(Product Directory Service) 产品目录服务
    D- ROUTER 电子标签专用路由器
    Decimal network 十进制网络
    DDNS 全数字码地址数字域名系统

    4.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络架构
    4.1 应用要求和适用性
    4.1.1 应用要求
    1) 所查询的电子标签编码应符合我国相关编码规范。
    2) 查询电子标签相关信息时,需遵照本指导性文件对电子标签编码进行转换。
    4.1.2 适用性
    本解析体系适用于电子标签,二维条码,一维条码或其它载体在互联网或与其互联互通的十进制网络上的信息查询。
    4.2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体系架构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是面向某一团体或者行业的电子标签信息共享机制,它为团体、行业内的机构甚至公众通过网络提供获取电子标签相关信息的服务。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图 1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框架

    4.2.1 查询客户端
    查询客户端是电子标签信息查询的发起者,也是查询结果的接收者。查询客户端一般在通过标签读写器读取到电子标签编码后,发起信息查询。利用标签名字服务或者全数字码地址,查询客户端可以通过标签读写器读取的电子标签编码定位与其相关的信息服务器地址。最后,查询客户端向该地址指向的信息服务器发起查询,获取到该电子标签对应的相关信息。
    4.2.2模块
    该模块根据特定的转换规则,将电子标签编码转换成相应的标签域名。当需要兼容多种电子标签编码标准时,该模块通过查询标签名字服务实现兼容功能。标签名字服务参见《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标签信息查询与服务发现技术规范》。
    4.2.3 信息服务器
    提供电子标签信息服务的专用服务器(可通过客户端或者浏览器访问信息服务器)。该服务器负责存储和发布与电子标签相关的信息,例如生产日期,产品描述,使用说明等等。信息的内容、权限等由其维护者自行定义。信息一般由产品生产者或者其委托人生成、维护并为信息提供查询接口。信息查询接口可以使用已经在标签名字服务中注册的信息服务器地址,也可以使用十进制网络专用的网络域名。
    4.2.4 标签名字服务
    为了电子标签相关信息更新、维护方便,电子标签相关信息都是存储在信息维护者各自的信息服务器中的。所以提供信息服务的团体或者行业需要一个统一的名字服务将每次查询指向到相应的信息服务器。本标准使用的名字服务是标签名字服务。标签名字服务由第三方非营利机构部署和维护。
    标签域名使用标签名字服务能查询到相应信息服务器的信息查询接口的地址,该信息服务器存储了该标签域名对应电子标签相关信息。团体和行业中的成员需要将自己的信息服务器在标签名字服务器中注册,并将其维护的电子标签和信息服务器查询接口地址相关联。
    当使用十进制网络或者其他不需要域名解析的网络解决方案时,可以不使用标签名字服务,而将电子标签编码作为全数字码地址直接定位到信息服务器,如图2所示。

    图 2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部署示意图
    5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流程
    通过标签读写器获取到电子标签编码后,查询客户端可利用标签名字服务获取到存有电子标签相关信息的信息服务器地址,继而与之交互以获取电子标签的相关信息。基本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 3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基本流程图

    步骤1:标签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编码。
    步骤2:标签读写器将电子标签编码发送给查询客户端。
    步骤3:查询客户端将电子标签编码发送给转换模块。
    步骤4:转换模块根据特定规则将电子标签编码转换成标签域名,并将其发送给标签名字服务以获取相应的信息服务器地址。
    步骤5:标签名字服务将相应的信息服务器地址返回给转换模块。
    步骤6:转换模块将信息服务器地址返回给查询客户端。
    步骤7:查询客户端根据收到的信息服务器地址与对应的信息服务器交互以获取该电子标签相关的信息。
    当查询客户端连接在电子标签编码寻址功能的路由器(如IPv9路由器)的网络中时,可通过路由器直接定位到相关的信息服务器,并与其交互获取电子标签相关信息,其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 4 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流程图
    步骤1:标签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编码。
    步骤2:标签读写器将电子标签编码发送给查询客户端。
    步骤3:查询客户端检测当前网络状况,当发现存在具有电子标签编码寻址功能的路由器(如IPv9路由器)时,查询客户端通过路由器直接与相应的信息服务器交互,以获取该电子标签相关信息。
    6 安全建议
    对于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产品信息的查询,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网络架构中各服务间应进行加密通信或其他安全措施。建议构建在PKI 公钥基础设施上,为各实体颁发证书,提供安全保障。
    6.1 电子标签名字服务的安全建议
    为提高电子标签名字服务的安全级别,建议采用DNSSEC 协议来实现电子标签名字服务,从而避免现有DNS 协议中的安全隐患。
    6.2 信息服务器的安全建议
    为提升信息服务的安全级别,信息服务器应具有自主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功能。

    附录A

    起草单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化标准研究所、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北京清华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罡医药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十进制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标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文峰、毛伟、李晓东、孔宁、金星屹、孙彬、金倩、孙倩、谢建平、李西平、吴行军、程晓卫、陆庆元、林肇、陈六广、陈波、韩书融、李敏、钟伟、潘家俊、王怀惠。

  33. 高飞 于 2008-07-22 8:46 下午

    关于CNNIC是否参与IPv9和数字域名的问题,沈阳先生似乎也这么问过,谢建平说让他走正常程序向CNNIC查询。

    高飞知道CNNIC参与IETF的“数字域名(ENUM)”,不过ENUM和谢建平先生的“数字域名”与“中国IPv9”是两回事。至于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http://www.rfidgroup.org.cn,其主要任务是“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电子标签标准体系的研究,并围绕该标准体系进行标准的预先研究和制修订工作”。这个组是对标准的预研。作为研究性质的讨论,谢建平数字域名和RFC1606作为参考文献出现在这里符合“公开”“公平”的原则。但是高飞要批判的是——谢建平的那套东西,IPv9和数字域名,是技术和学术上缺乏专业性的方案,是打着“国家安全”和“民族创新”的名义忽悠政府;RFC1606居然被作为参考文件,是滑天下之大稽。

  34. 飞龙 于 2008-07-22 9:37 下午

    高飞:作为网络高飞,拿点创造末来的文件供大家学习,另外您说IPv9和数字域名,是技术和学术上缺乏专业性的方案,请拿出证据来,象飞龙一样敢于承担责任明辩是非。

  35. 潜龙 于 2008-07-22 9:47 下午

    感觉《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络架构技术规范》这个标准的质量不高,作为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般来说相当于标准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有自己的标准系统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只能是系统内的正式标准,而不能引用外部标准。如果必要,先要翻译成一个等同的国标或者行业标准。

    这个标准的可疑之处是竟然引用了一大堆的外部标准,尤其是RFC 1606和RFC 1607这两个Informational的标准。当然了,在中国科学可以被恶搞,技术可以被恶搞,标准被恶搞一下也未尝不可。

  36. 潜龙 于 2008-07-22 10:07 下午

    看了回复23/24,基本上是一种表示方法,诚实一点说,和IPv6的表示方法原理上差不多。实际上地址的表示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报文格式的设计和转发处理,这是基本的东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看如何设计路由协议来方便动态更新网络拓扑给转发节点。能否把报文格式设计发出来?

    一个1024比特的地址也就是128个字节,如果报文中一个源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就要256个字节,IPv9的Payload有多大,如何提高报文效率?尤其是实时语音通信的情况下。一个小技术问题和飞龙探讨。

  37. 飞龙 于 2008-07-22 10:22 下午

    匿名 :您除了评论之外,是否拿点自己的真东西对比—下,不要站在对立面,而是多为互联网发展特别是中国互联网多创造标准和协议。

  38. 陈怀临 于 2008-07-23 5:41 上午

    飞龙,我个人进言,望参考。
    这里许多在回答你问题或留言的人其实就是整天在网络里混饭吃的。几十年的积累了。

    网络技术到现在,不是一个科学,是一个工程技术。不需要灵光一现,要什么谢大师的发明。这就是问题所在。

    另外,我8月或9月,来写一篇评论。现在太忙。《邓稼先传》比这个谢建平的东西重要多了。
    谢建平算啥呀!天下最可悲的是:骗子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骗子!

    为了方便我打假,飞龙先替我回答如下问题:

    ×对将来的路由协议考虑了没有?现在那个牛叉路由器厂商在参与?

  39. 高飞 于 2008-07-23 9:14 上午

    飞龙,说IPv9和数字域名缺乏专业性,高飞的几万字的文章不是证据?和匿名兄一样,高飞质疑的是报头开销、寻址机理、转发处理,就是不知道您能否看懂了。

    最后还是要多说一句,您的评论25,不是什么路由表,那是地址分配方案;您口口声声说什么42层路由,看来您还不明白什么是路由和地址。这使得我们的对话很艰难,摆事实您视而不见,讲道理您又听不懂。

  40. 高飞 于 2008-07-23 9:22 上午

    另外建议这位匿名兄,您还是取个名字吧——只要没留名字的留言者都是匿名。哪天再来个力挺IPv9的匿名,水不就混了?我们可以帮您把以前的文章都放到您的名字下。

  41. 潜龙 于 2008-07-23 11:16 上午

    回复37,技术是需要Debate的,不是光靠爱国热情就能做出有竞争力的东西,通过Debate发现问题,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标准,都是在“群起而攻之”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这样才能保证在实现和运营的时候是可行的,给别人做对立面是很有价值的工作。

    至于说为中国互联网创造标准和协议,国际互联网标准里面有几个作者是来自中国?不好意思,其中至少有一篇的第一作者就是本人。

    另外,再次请飞龙回答一下上面的报文效率的问题,尤其是在实时语音的情况。

  42. 高飞 于 2008-07-23 12:50 下午

    感谢潜龙兄出水了。我已经把您以前匿名发表的帖子都改成作者为“潜龙”了,如有误,还望海涵并告知gaofei@tektalk.cn。

  43. 飞龙 于 2008-07-23 6:54 下午

    陈怀临先生:
    ipv9路由协议有RIP, IS-IS, BGP, ICMP, IPOE, ARP, TCP, UDP,ospf等主要协议,并己实际应用在ipv9双栈路由器、ipv4/ipv9协议转换路由器,并已组网在实际应用达六年之久,并由上海一家公司在批量生产。

  44. 飞龙 于 2008-07-23 7:10 下午

    高飞:rfc1606第2章节中关于路由的阐述:IPv9的深达42层的路由层次是他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特性。所以我们在仔细探讨后,设计了42层的地址空间分配方案并将其与IPV9路由策略结合在一起,形成了42层的路由层次,并达到了设计目标。`

  45. 飞龙 于 2008-07-23 7:35 下午

    潜龙您好:一个在天上,-个在地上2条龙,有意思,IPV9釆用了不定位不定长方法,所以最短地址为16位,目前最长地址为1024位,可根据需求选用。根据测试数据表明,在选用256位时地址时,干兆路由器的性能,报文效率差不多,短包约为98%但选用16位地址时,比32位地址效率约高1%,
    -个新的协议的核心在于文本表示方法如IPV4用“.”表示,IPV6用“:”表示,由于和URI相碰到了2000年宣布用“[:]”,而IPV9 1-41层用“[]”或“]”表示,42层则去掉了分隔符。不是原理差不多,而是完全不同。

  46. 陈怀临 于 2008-07-23 8:04 下午

    大飞龙,谢谢您的信息。
    ×能否告知哪家通信公司在研发IPV9的路由器?
    ×华为有没有?中兴有没有?
    ×ipv9在QoS方面的情况如何?

  47. 飞龙 于 2008-07-23 9:11 下午

    陈怀临先生据飞龙所知:在2000年由江南技术研究所和上海通用化工研究所联合开发成功了IPV9路由器第—版,后授权浙大进一步开发,后由于志向不同停止合作,现在主要由上海一家公司开发生产了IPV9路由器。但华为没参与.IPV9在QOS有特有的技术,采用了TCP/D/IP三层与四层网络混合架构,解决了虚实电路传输与分组交换混合使用的技术。在实验室中传输的语音,基本上与电路传输的语音一样

  48. 高飞 于 2008-07-23 9:56 下午

    如飞龙提到,十进制网络上的路由协议还是RIP, IS-IS, BGP, ospf等。为了支持您的42层路由,是否需要对这些路由协议进行扩展?42层路由的优势在哪里?

  49. 飞龙 于 2008-07-23 10:36 下午

    高飞:IPV9需要重新定义和扩展这些协议,关于42层路由的优势,还是建议去学习领悟RFC1606第2段的文章

  50. 飞龙 于 2008-07-23 10:41 下午

    高飞交流至今建议做一个总结,并修正您以前发布的对谢建平先生的不公正评论!

  51. 潜龙 于 2008-07-23 10:59 下午

    谢谢飞龙关于报文效率的回答,恕我愚钝,我还不能完全理解是如何做到的,能否做个计算?也就是类似于payload/(payload+header)得出报文效率这样的方式。报文效率是协议确定的,和是GSR还是TSR或者手机并没有关系。

    关于路由协议,BGP是可以支持multi-protocol, 扩展来支持其他协议问题不大,但是RIP和OSPF是如何做到的?很好奇。

  52. 潜龙 于 2008-07-23 11:12 下午

    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所谓不定长地址,这样在转发的时候,路由器需要处理不定长的报文头,如何做到比较高效率地处理报文头?包括报文头的parse,转发表如何组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要做到高速转发,这是非常头疼一个问题,即使对于IPV4这样的32bits定长地址定长报文头,要做到几十上百个Giga已经是非常困难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能转,也只是在实验室里面玩一玩,断没有商用的可能,因为你不能scale global Internet。

  53. 潜龙 于 2008-07-23 11:19 下午

    完全不能苟同飞龙关于“个新的协议的核心在于文本表示方法”的提法,不管是转发还是路由,地址对于路由器和主机来说都是二进制的。加.或者:还是[只是为了给人一个比较方便的呈现形式。

    协议的核心在于报文格式和对报文处理方式的约定。

  54. 陈怀临 于 2008-07-24 4:41 上午

    >也就是所谓不定长地址,这样在转发的时候,路由>器需要处理不定长的报文头,如何做到比较高效率>地处理报文头?

    谢谢潜龙的参与。我昨天看了飞龙这段话“不定长”后,第一个反应就是Front End的芯片,如classification没法做。QoS也没法做。Forwarding部分不可能做成功,性能做不上去。

    不知飞龙理解我们的观点没有?

  55. 飞龙 于 2008-07-24 5:59 上午

    潜龙 您以下的文字是错的:“完全不能苟同飞龙关于“个新的协议的核心在于文本表示方法”的提法,不管是转发还是路由,地址对于路由器和主机来说都是二进制的。加.或者:还是[只是为了给人一个比较方便的呈现形式”。因为创造未来,设计不能太短视,现在的量子计算机是昆比特平行计算而不是2进制,所以为了解决人机对话,任何—个新的协议首要是解决人机对话的文本表示方法。至于如何设计报文格式和对报文处理方式的约定。是第2步

  56. 飞龙 于 2008-07-24 6:17 上午

    51,52,53,54,这些问题都可以回答,而实际上做IPV9路由器和建应用网络都遇到过,但谢建平及其团队都解决了以上问题,并运转的很好,
    但您们与飞龙交至今,您们必须公开收回谩骂及对谢建平及张博士的骗子的诬蔑不妥说法,我们再交流。

  57. 有点意思 于 2008-07-24 8:24 上午

    飞龙,在这多吵也没有意思。拿出点真正的东西来。
    一个协议的好坏不在于说有没有理论突破或者技术创新,而在于它是否能真正解决实际的问题。否则,就像建筑师设计要在喜马拉雅山顶建一个6星级宾馆一样,只能是个笑话。
    再者说,学术界有学术界的规矩。不是你自己说IPv9好就好,起码得到世界上其他学者的承认或者是关注。目前为止,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学术上的文章则是基本为零,怎样都说不过去吧?学术上没有出相关产品,却在宣传上大做文章,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说不过去吧?

    谢建平也许有开发这个的能力,但是,如果你希望大家都尊敬他,请拿出真凭实据来。

  58. 潜龙 于 2008-07-24 8:32 上午

    回复55,协议是机器之间通信的语言约定,不是任何及其通信的语言!

  59. 潜龙 于 2008-07-24 8:35 上午

    错字勘误,“回复55,协议是机器之间通信的语言约定,不是人和机器之间通信的语言!”

  60. 潜龙 于 2008-07-24 8:39 上午

    约束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事物之间关系的是法律和道德,不是技术标准!在标准是什么,协议是什么这样的基本常识性问题上竟然有这么糊涂的认识,讨论下去已无必要,徒然浪费时间!

  61. 陈怀临 于 2008-07-24 8:50 上午

    飞龙,我个人觉得这个话题讨论的必要性基本上不存在。基本上不存在交流的基础。我也不准备写这方面的文章了。太忙了。您先把任正非和段老总说服了,再来谈。当然,到那时,也没有必要与我谈了。您先发几篇文章试一试。如果中国软件学报或计算机学报会发表您的发明(先不谈国外严肃期刊和严肃会议。 ACM SIG的那些不算:–)。我到时全文转载。一言为定。

  62. 高飞 于 2008-07-24 9:58 上午

    应飞龙之约,总结一下:
    1. 飞龙,当高飞问您42层路由的好处的时候,是想看看您除了搞笑的RFC1606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理解。高飞早就“学习领悟了RFC1606第2段的文章”——英国作者的调侃与搞笑。看来您的42层路由理论的基石,就是这点东西了。
    2. 飞龙说“新的协议的核心在于文本表示方法”。高飞知道的是“协议核心在于地址、报文和报头”,这点上高飞和潜龙的观点“协议核心在于报文格式和对报文处理方式的约定”是一致的。飞龙的观点似乎表示,您还没有理解什么是protocol, 什么是policy,什么是agreement和common practice。
    3. 飞龙和谢建平当然可以做出支持IPv9的路由器,但是就您的“运转得很好”,我们就我们的实际经验出发,表示质疑。产品经过大规模高容量测试吗?量化数据?
    4. 高飞的评论不是谩骂和污蔑,和飞龙讨论这么久之后,高飞的观点依然不变,和拙著《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中阐述的一样:IPv9的问题和影响在于:
    (1)方案缺乏专业性,
    (2)闭门造车,贻笑大方,
    (3)学术政治化,
    (4)浪费人才。

  63. 哈哈哈哈 于 2008-07-24 12:10 下午

    回复 56飞龙:
    xie先生做的事情就是找批的,我这个网络外行都会都忍不住想说几句。做网络协议不是设计电源插头,弄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就NB。我看了你的发言,没有任何的实际测试数据。如果你确实想帮助xie先生挽回名誉,那就得动真格的,光动嘴皮子和Ctrl+C/Ctrl+V一些文字,那不是帮xie先生,而是更摸黑他。
    不知道你是否有”IPv9″和IPv6/IPv4的性能测试比较,这个东东让我这个外行看看我起码有一些感性认识。

    在小弟看来,“IPv9”和之前的网络协议相比,主要的不同就在于地址的表示形式上。不知道是否还有其它不同?
    我在google上除了找到各种各样的赞扬“IPv9”的文章,以及一篇发表在“计算机工程”上的比较IPv6和”IPv9″地址格式的文章和一篇谣传十进制地址工作组要被取消的消息外,没有看到任何从技术层面上对“IPv9”的技术规格标准进行详细阐述的文件。如果飞龙兄手头有的话,不放公开一下除RFC1606之外的那些?

    我不是搞网络的,对网络基本上没有概念。但是,看你们两边的争论,飞龙兄没有对高飞和潜龙的质疑作出实质性的回答。飞龙兄是否可以给我们列出除了下述专利申请文件外的其它公开文件(再重申除了RFC1606):
    -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
    -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
    -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总体分配方法 (2001-10-17;视撤日)
    -将联网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地址统一编制和分配的方法 (2004-9-8;驳回日)
    -新一代IPV9协议路由器(2008-1-23;因费用终止日)
    -IPV9/IPV4NAT路由器(2007-12-26;因费用终止日)
    -IPV9网站浏览器插件(2006-4-5;视撤日)
    -IPV9协议路由器(2006-2-22;视撤日)
    -IPV9/IPV4NAT路由器(2006-5-3;驳回日)
    -十进制数网关(2006-9-13;视撤日)
    以上结果是从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查到的,目前为止我能看到的关于“IPv9”的相关文档,就是RFC1606和两个关于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

    看飞龙兄上面的回帖风格,不一定回回答我的问题。不过也没有关系了,从上面的检索结果来看,xie先生口口声声的说获得了专利,但是专利在哪里?没有公开的技术标准,没有有效的专利,没有公开的测试床,怎么让人信服? 其实自己搞也就OK了,但是一定要忽悠缺乏专业知识的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这实在是让我看着不舒服。

    最后我建议大家不需要再和飞龙浪费时间了,他的回复和反驳,使用了大量文字技巧,但是没有看到任何的科学分析。

  64. 飞龙 于 2008-07-24 4:47 下午

    回复55,56看来潜龙真是多忘事,如果地址空间分配协议的文本表示方法的分隔符不重要,何来有关IPV6分隔符修正协议RFC2372,如果没有RFC2372,何来提高设计报文格式和对报文处理方式的下一步。

  65. 飞龙 于 2008-07-24 4:48 下午

    高飞及全球网民至今还未回答我飞龙的24问题,欢迎大家对比:找到压缩法、分隔符]的用法与ipv6相似或是抄袭RFC 2732,RFC1752和RFC2460,奖励人民帀壹仠元,并向全球网民道歉赔礼,从此不邦谢建平、张博士争论。但高飞至今未表态呢?我反问一句您自己不创造未来,又不允许人家创造未来,又没辩别能力和学习能力,漫骂造谣,不承认错,把技术争议变成“系列目录 IPv9——骗子的杰作”但又拿不出抄袭和骗子对比依据,是学术民主的表现的变态而己,要知道谢先生和您一样也在美国呆过,只不过学习后回国效劳祖国。髙飞您呢?

  66. 陈怀临 于 2008-07-24 7:45 下午

    飞龙可真是谢大师的铁杆粉丝呀。。。

  67. 潜龙 于 2008-07-31 11:11 上午

    回复65/66,地址最终在报文里面都是二进制,加了一个:或者[只是给人看的时候的一个表示层的一个约定,在报文里面传送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出现什么::还是[,所以,表示方法对于协议来说当然不重要。

    另外,至于“要知道谢先生和您一样也在美国呆过,只不过学习后回国效劳祖国。”,别忘了,“汉芯”的炮制者也是海外归国的,但是他没有象大多数归国人员一样为国家效力而是成了不折不扣地国家蠹虫,无耻地把国家的科研经费装进自己的腰包。

  68. 高飞 于 2008-07-31 12:41 下午

    从飞龙反复强调“表示方法是协议的关键”这一点来说,基本上我们确定此人不懂技术和协议,属于吹边鼓的小喽啰。还是把你正主子请出来吧。

  69. 飞龙 于 2008-07-31 9:48 下午

    回复看来高飞、潜龙真是多忘事,如果地址空间分配协议的文本表示方法的分隔符不重要,何来有关IPV6分隔符修正协议RFC2372,如果没有RFC2372,何来提高设计报文格式和对报文处理方式的下一步。更何况ipv9不光是应对经典计算机、更要适应量子计算机。高飞、潜龙建议您设计一个新的协议即要符合现有经典计算机、更要适应量子计算机,作个对比,供大家学习探讨。

  70. 高飞 于 2008-07-31 10:19 下午

    这个逻辑很奇怪。地址表示方法的分隔符重要吗?重要。但是对于协议而言,最重要的当然不是表示方法。而且地址表示方式对于“报文格式”和“对报文处理方式”可谓全无关系——报文格式是给计算机看的,你人机界面怎么表示,计算机看到的都是二进制串,都是对0101的处理。飞龙拿着量子计算机来吓唬我们,你倒是讲讲分隔符怎么就适用量子计算机了?

  71. 潜龙 于 2008-07-31 11:13 下午

    欢迎飞龙把为量子计算机设计协议同为电子计算机设计协议的不同点给大家讲讲,大家也好“学习探讨”?

  72. IPV1000000 于 2008-08-01 12:25 上午

    >>从飞龙反复强调“表示方法是协议的关键”这一点来说,基本上我们确定此人不懂技术和协议,属于吹边鼓的小喽啰。还是把你正主子请出来吧。

    对头。 一个网络协议的关键居然是表示方法。 太滑稽了。

    “更何况ipv9不光是应对经典计算机、更要适应量子计算机。”
    乖乖。量子计算机都上来了。您别要弄这些概念来糊弄了。

  73. 网络菜鸟 于 2008-08-01 3:48 上午

    飞龙说的话,全都是信口而出,没有精确的限制词、没有明确的引用出处,没有任何的证据。所用言辞,不严谨,不负责。对于别人的质疑,一般不会直接回答,而是顾左右而言它。

  74. 飞龙 于 2008-08-01 4:51 下午

    潜龙 :在量子计算机中,基本信息单元(叫做一个量子位或者qubit,也叫做昆比特)不同于传统计算机,并不是二进制位而是按照性质四个一组组成的单元。qubit具有这种性质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它遵循了量子动力学的规律,而量子动力学从本质上说完全不同于传统物理学。qubit不仅能在相应于传统计算机位的逻辑状态0和1稳定存在,而且也能在相应于这些传统位的混合或重叠状态存在。换句话说,qubit能作为单个的0或1存在,也可以同时既作为0也作为1,而且用数字系数代表了每种状态的可能性。这种现象看起来和人的直觉不符,因为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现象遵循的是传统物理规律,而不是量子力学的规律,量子规律只统治原子级的世界。
    但目前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做到少于10个昆比特平行计算并传递。而实际上量子计算机在中国己研究成功,我要说的是目前我们研究是常规的经典计算机,因此作为21世纪未来网络的研究,不能是物理状态的二进制,而应该考虑到:
    1、量子昆比特并行计算的状态
    2、量子计算机的联网及联网的协议,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是采用分组、数据流还是混合架构
    3、量子计算机的单量子传递及多量子传递与实际运行的物理传输光纤戓大气传输的物理地址和主机地址
    4、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的互联互通及过渡策略,
    5、方便于人们使用习惯的文本表示方法,而不是2进制的00,01,10和11戓十进制的0,1,2和3,或三个昆比特位储存约的8个二进制数000,001,010,011,100,101,110和111等多昆比特表示方法。
    而以上这些也是ipv9要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欢迎您一起探索。
     

  75. 飞龙 于 2008-08-01 5:07 下午

    网络菜鸟您说:飞龙说的话,全都是信口而出,没有精确的限制词、没有明确的引用出处,没有任何的证据。所用言辞,不严谨,不负责。对于别人的质疑,一般不会直接回答,而是顾左右而言它。
    但实际上飞龙回答您的问题,哪一点没出处,您指出来,您不是怀疑谢建平所长的专利?您专利查询水平不及专利律师也是常识,所用言辞,不严谨,不负责,但在沒弄清前就不应乱套帽子,现在我提供了您多国专利文号,您应该回答网友作个查询结论,而不是质疑了,又廻壁事实。

  76. 网络菜鸟 于 2008-08-01 9:40 下午

    飞龙:
    你在75楼的回答就很不严谨。你说我“怀疑谢建平所长的专利”,这就是不对的。我并不怀疑谢建平先生已获专利的真实性,我怀疑的是:
    1)谢建平先生声称在很多国家拿到了一些专利,但除了2000年申请的2个专利之外,找不到其它任何已授权专利。
    2)为什么在公开信息和公开场合中,谢先生团队声明的正在申请的专利,很多实际上是无效专利。

    所以啊,我说你说话“没有精确的限制词”。

  77. 飞龙 于 2008-08-01 11:04 下午

    不会罢,您再查一下,谢建平所长肯定还有授权的有效专利。
    另外不申请专利何来无效专利,但不能将申请的专利写成授权专利。

  78. IPV1000000 于 2008-08-03 5:20 下午

    别显摆了,弄几个 名词 加上时髦的术语 唬人。

    您搞量子计算机,潘建伟要哭了。

  79. 飞龙 于 2008-08-03 6:31 下午

    ipv1000000如果您觉的楼上74的回言有错,是显摆,请指岀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的飞龙显罢的地方。

  80. 匿名 于 2008-08-03 7:44 下午

    # IPV1000000: 这就叫转移注意力…

  81. 网络菜鸟 于 2008-08-03 7:44 下午

    回77楼:
    飞龙,你说话还是随意了。我之前早就说过了,谢建平先生是有很多专利了,包括在国际上授权的专利。可是我一直谈的是“IPv9”相关的专利,而不是那些香烟、鼠标类的专利。你不妨将除了谢建平先生在2000年申请的那两个关于地址分配的专利之外拥有的其它授权专利列出来?

    你说“不申请专利何来无效专利,但不能将申请的专利写成授权专利”。但是也不能将已经申请失败或无效的专利仍旧说成是正在申请中的专利吧?在发布公开消息时,已经知道有些专利申请没有通过的情况下,还要将其公布为正在申请中的专利,这恐怕不是简单的技术推广手段吧,是有蒙骗普通听众的嫌疑。

  82. IPV1000000 于 2008-08-04 4:57 上午

    >而实际上量子计算机在中国己研究成功,

    从这句话就知道您 根本 不了解 量子计算。
    先去补补课再来吧。
    去科大找潘教授聊聊。

  83. IPV1000000 于 2008-08-04 5:04 上午

    实际上, 目前的量子计算只是一个最原始的模型。 离所谓 的成果 还差十万八千里。 最终,量子计算机能否走上历史的舞台,还是未知数。

    谢所长真是高瞻远瞩,已经考虑 量子计算机和普通计算机的互联互通问题了。
    我猜将来IPV9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84. 飞龙 于 2008-08-04 5:24 上午

    评中科大潘建伟组的量子计算机

    潘建伟研究组的一篇论文2007年5月发表在某网站,后于12月正式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题为:用光量子比特演示休尔量子因子分解算法的编译版。12月21日中科大微尺度实验室在本校新闻网发布称,这“标志着我国光学量子计算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写道,“为了实现真正具有量子特性的Shor算法,潘建伟小组选择光子比特这样一种抗退相干能力强、单比特操纵精确的物理体系,系统地发展了一套国际领先的多光子相干操纵和纠缠态制备的实验技术。通过艰苦的方案设计和实验摸索,潘建伟等与英国牛津大学同事合作,在国际上首次用光子比特,也是首次用真正的纯态量子系统,实验演示了关键性的Shor算法,实现了15=3×5这一质因子分解,并且确认了量子计算中多体纯纠缠的存在,验证了量子加速的根源问题。”年底,该成果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85. IPV1000000 于 2008-08-04 5:48 上午

    您看懂了您转的新闻的内容了吗?
    潘教授 实现了质因子分解,实际上也就是原始的模型。和您所说的 量子计算机已经研究成功 差的远呢。

    对了,原来您获取文献的途径是 这类的新闻。怪不得您的发言很有新闻界朋友的风范。 您知道新闻界的朋友是比较喜欢夸大事情和弄个骇人听闻的标题的来吸引眼球的。 建议您做研究还是多读读paper比较好。

    潘教授的paper发表出来以后, 国内游新闻描写 “中国成功研制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现有的保密算法头面临巨大的危机”。 唉,外行人看看就好了,不会 您这样的内行人真的信以为真了吧。

  86. 飞龙 于 2008-08-04 5:56 上午

    中国在研究ipv9时,谢所长带领另一支团队,同步也在研究光子与原子的关系,包括量子计算机连网课题:下面是1997年的文件,供大家参考。
    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由于受到大气中原子的原因造成激光的衰减。但是我们在激光隧道中观测到激光中隧道是真空状态,并需要做以下实验来论证以下理论。
    1.1 在亚真空状况下,原子是否能继续捕捉光子。
    1.2 光子推动这些冷却的原子需多大光能(在亚真空状态下)。
    1.3 当光压足够大时,对这些捕捉了光了原子是否产生压缩,如有压缩现象,则压缩比有多大?是否会产生其他相互的作用力。
    1.4 在真空及失重状况下,冷却的原子被后续的光子推动后是否会产生移位现象,如产生移位则是什么状况?
    1.5这些微量的原子是否会对传输的量子信息产生什么结果?
    2、 用多束接力隧道激光来传输不同波长和能量的激光时,这些波长和能量的光子对各种不同的原子产生的物理现象是否进行过实验。
    3、 隧道激光可解决现有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各种缺点,可应用于信息传输。如卫星对地、地对地、地对卫星、空对潜艇及反导弹、反卫星的应用。难道量子计算机的传输介质是光仟及在大气中用激光传输,如果不研究光子和原子的关系,激光隧道中的杂质,会影响另一头的接收。因此我们还在研究如下课题:
    1.1 在亚真空状况下,原子是否能继续捕捉光子。
    1.2 光子推动这些冷却的原子需多大光能(在亚真空状态下)。
    1.3 当光压足够大时,对这些捕捉光子的原子是否会产生压缩,如有压缩现象,则压缩比有多大?是否会产生其他相互的作用力。
    1.4 在真空及失重状况下,冷却的原子被后续的光子推动后是否会产生移位现象,如产生移位则是什么状况?
    1.5这些微量的原子是否会对传输的量子信息产生什么结果?
    2、用多束接力隧道激光来传输不同波长和能量的激光时,这些波长和能量的光子对各种不同的原子产生的物理现象是什么现象?

  87. IPV1000000 于 2008-08-04 6:00 上午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天啦,原来 谢所长 97 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了。
    请问在PRL上发表了几篇paper啊?

  88. IPV1000000 于 2008-08-04 6:15 上午

    对了忘记告诉大家,在90年代初,我就已经开始带领一个团队研究IPV1000000了以及IPV1000000和量子核弹的互通性问题。 经过10几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快要成功了。
    研究成功以后,只要在键盘上点击一个数字,量子核弹将在大洋彼岸爆炸。这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将有非比寻常的作用。请大家拭目以待。

  89. 飞龙 于 2008-08-04 6:48 上午

    Ip1000000做科学做学问是要下功夫的,这个课题的部份内容在98年以美国公司名义申请了专利,同时中国知名学府的博导及其博士至今还在探索其科学奥秘!
    同时2007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教授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利用自主创新的量子路由器,在北京网通公司商用通信网络上完成了4用户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的测试运行,并确保了网络通信的安全。

  90. 潜龙 于 2008-08-04 9:06 上午

    不要混淆量子计算机和量子密码学,两个差别很大,不存在像电子计算机那样的对应关系!

  91. 飞龙 于 2008-08-04 5:17 下午

    您说的对,但郭光灿院士是用量子路由器做的实验,量子路由器是量子计算机的一种类别,至于在上面完成什么应用,如量子密码通讯,则另当别论。

  92. IPV1000000 于 2008-08-04 5:18 下午

    >这个课题的部份内容在98年以美国公司名义申请了专利,同时中国知名学府的博导及其博士至今还在探索其科学奥秘

    1. 专利是啥啊。能提供信息不?
    2. 潘教授和郭教授的研究成果和您有啥关系呢? 难道是您的合作伙伴。 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和您的”86″中留言中所谓的研究扯上关系。

    楼上说得对,先搞明白基本的概念再说。
    对了,顺便在PRL上发几篇paper再来说量子的事。

    别 尽CTRL+C/CTRL+V 这些新闻的东西,上paper先。

    做科学做学问是要下功夫的,别把功夫下错地方了。回去读几篇 PRL的paper 再来。

  93. IPV1000000 于 2008-08-04 6:25 下午

    忍不住感慨,谢所长确实是个人才。
    研究领域涉及 光通信,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数字域名,IPV9。 其跨度之大,研究范围之广,实是前人所未曾有,后人也不能及也。
    在没有国家科研经费的支持下,还能开展如此多的研究。实在是因难能而可贵。
    真是印证了一句话,彪悍的研究是不需要理由的。

  94. 杰夫 于 2008-08-04 9:19 下午

    > 您说的对,但郭光灿院士是用量子路由器做的实验,量子路由器是量子计算机的一种类别,至于在上面完成什么应用,如量子密码通讯,则另当别论。

    量子计算机现在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至少还需要一二十年才能做出来。现在就号称作出量子计算机的人,都是在误导别人/读者,就像中国市场上许多的纳米产品一样。不知道‘量子路由器’是什么,但如果它是一种量子计算机的话,那它现在就不可能存在。

    量子密码通讯确实是量子计算机的潜在用途之一,但它是一种超前研究,现在的计算机通讯不需要它。现有的加密算法,RSA等,是非常安全的,因为在现有的计算机上,没有运行时间是Polynomial time的算法可以破解它们,但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可以。也就是说,量子计算机出现后,它们就失效了,那时候,就需要用新的量子密码通讯技术(quantum cryptography)。

    飞龙先生,从中文媒体报道中获取科学知识是很不可靠的,从中选取研究方向就更危险了,大多数媒体记者的科学素养并不比您深。多看看《弯曲评论》吧。

  95. 潜龙 于 2008-08-05 11:40 上午

    量子密码学已经有一些实验室应用,已经解决了密钥建立问题,应该说从技术上看离商用已经不是很远了,但是关键问题是没有需求,量子密码也不能提供应用层面的端到端加密,它是依赖光通信的段到段的加密,而目前这个阶段基本上可以说对光通信的加密是没有需求的。

    然而,量子密码学并不依赖或者基于量子计算机,更不依赖所谓的量子路由器,它无非是利用的光子的特点来实现了密码学的一个重要功能,你完全可以把这个功能集成到传统路由器的光接口上,并且从通信协议的层次可以看见,这是一个物理层的东西,和IP层是没有关系的。

  96. 匿名 于 2008-08-30 5:58 上午

    这位高飞先生素养可真是令人不敢恭维。你写的文章简直就像是泼妇骂街。你的文章不是说理,而是骂大街。人家张博士的文章篇篇都是真知灼见。他对中国的标准战略和WAPI标准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之大,你无法想象也无法比拟。你将来会为自己的无知和狂妄感到后悔的。

  97. 匿名 于 2008-08-30 6:05 上午

    高先生对张博士进行了恶毒的人身攻击,但张博士却一直没有现身。我想,他恐怕是只愿意同真正的学者交流,而不愿意同流氓无赖型的人打口水战。前年,曾经有一个名人指责“WAPI是祸国殃民”,张博士就写了一篇文章全面地反驳。使得那位学者哑口无言。

  98. 匿名 于 2008-08-30 6:15 上午

    问高飞先生两个问题:您说ISO的观点立场不算数,只认IETF和ITU的,那我问你:

    1,为什么美国的新一代网络包括未来互联网不是由IETF来做的,而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来推动?

    2,ITU-T是否已经拟定出了“关于未来网络需要考虑的问题清单”?

    如果你答不出来,那就证明你无知。如果你能答上来,那就是你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99. 匿名 于 2008-08-30 12:24 下午

    懂网络的人都知道IPv9不过是又一只纸老虎,对于谢建平这种史上超级大忽悠已无人可比,而56所陆庆元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年纪大了老年痴呆,真不知道他怎么混到那么多成果奖,难道也是领导挂名制度。可怜的56所,被玷污了。

  100. 匿名 于 2008-08-30 7:27 下午

    IPV6已经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了,再怎么为其鼓吹忽悠都没有用了。不出三年,大家就会看到,IPV6才真正是一个大笑话。在中国,IPV6的光环已经褪去,其弊端和缺陷将会被一层层地剥开。盖子已经捂不住了。等着看大戏吧。

  101. 高飞 于 2008-08-30 7:33 下午

    嗯,乱了,大家都匿名就不知道谁是谁的观点了。至少,要和高飞叫板的那位,好歹搞个代号如何?此外,你的逻辑太差,那些“如果,那”之类的推理不知所云。

  102. 匿名 于 2008-08-30 7:37 下午

    高飞先生张口闭口就是”懂技术”,好像只有他才有发言权。其实,高飞还有那个弯曲评论的创办人不知道,所谓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干活的,是受具有更高能力和资历的人的管理、支配、控制。他们所做的事情也往往是由那些决策者们来制订的。决策者们需要什么素质,你们知道吗?恐怕你们不知道,因为你们从来没有到过那种境界。中国的网络是要综合考虑军事,政治,安全,科技,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的。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才会影响何种网络将会在中国得到应用。

  103. 高飞 于 2008-08-30 7:59 下午

    说你逻辑差你还出来晃。以前XXX在忽悠大家的时候,就用你的这个策略:对文科生,忽悠“科学理论”,说什么“时间长达一光年”。对理科生,忽悠“人文关怀”,讲“宇宙最深邃的道理”。

    你以为你可以站得比这里人高?神仙都笑了。你还是先用个ID以便我们有的放矢。

  104. 匿名 于 2008-08-30 8:17 下午

    对103的高飞:
    说你无知,你还真无知。你知道吗,国家在进行重大项目评审的时候,要求跨学科评审,比如在信息网络领域的项目,会要求比如数学科学部的专家来评审。为什么呢?就是避免所谓的纯技术人员误了国家大事。嗨。跟你说也是白费口舌。你在硅谷谋生活,中国的事情何劳你来费心呢?你为中国又做了多少贡献呢?说来听听。

  105. 匿名 于 2008-08-30 8:22 下午

    高飞对98楼的问题怎么不回答?如果你不知道,就坦白地说不知道,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106. 陈怀临 于 2008-08-30 8:25 下午

    >高飞还有那个弯曲评论的创办人不知道,所谓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干活的

    这位匿名同学好像在“挤兑”我:–)。在此声明一下。高飞也是弯曲评论的创办人之一。并且为主编,是我的领导:-)

  107. 匿名 于 2008-08-30 11:28 下午

    106楼的陈先生:
    你好像是搞计算机软件的。但不要以为搞软件就成了“技术专家”。你不知道和不懂的东西还多着呢。对IPV9,你没有研究就不要乱发言。问了高飞(但他选择不回答),再问你几个问题:

    1,你知道在互联网上clean-slate design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要有这个提法?

    2,你知道美国FIND计划的宗旨是什么吗?已经在这个项目上花了多少钱?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开发出了什么协议吗?

    3,IPV6的安全隐患有哪些你知道吗?

  108. 陈怀临 于 2008-08-31 7:38 上午

    说良心话,你问的问题我都不知道,也不懂。我有机会一定了解一些。谢谢。

  109. 高飞 于 2008-08-31 9:19 上午

    真是好问题,难住我们首席科学家。这是通过“中华智慧学“用前瞻性方法思考出来的问题吗?

  110. 网络菜鸟 于 2008-08-31 9:36 上午

    回107楼:
    你凭什么将“IPV9”和IPV6放在一起比较?
    IPV6是业界公认的版本,而“IPV9”的9是谁给分配的?根据飞龙朋友的说法,是因为某一个RFC中提到了9这个数字,就实现了一个满足那个RFC所描述的V9版本。这个9版本是哪个业界公认的标准组织分配的?将这个所谓的“IPV9”和大家已经有共识的IPV6放在一起来讨论,难道不是混淆视听,难道不是蒙蔽他人?

  111.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8-31 7:54 下午

    >这位高飞先生素养可真是令人不敢恭维。你写的文章简直就像是泼妇骂街。你的文章不是说理,而是骂大街

    高博士冤枉啊。 文章里面 的那么多引用白写了。
    不过,一点也不觉得惊讶。没读过paper的人总是看不懂也不会用引用的。

    >高先生对张博士进行了恶毒的人身攻击,但张博士却一直没有现身。我想,他恐怕是只愿意同真正的学者交流,而不愿意同流氓无赖型的人打口水战。

    恐怕他是不敢吧。 老虎面前还敢粘胡子扮老虎吗。流氓无赖这个词恐怕您得送给别人了。先看看高飞的文章再说。

  112.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8-31 7:57 下午

    >所谓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干活的,是受具有更高能力和资历的人的管理、支配、控制。他们所做的事情也往往是由那些决策者们来制订的。决策者们需要什么素质,你们知道吗?

    忽悠接着忽悠。没准决策者都得拍着脑袋用中华智慧学来决策了。没有技术背景,能决策出好东西来吗?

  113.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8-31 8:02 下午

    >所谓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干活的,是受具有更高能力和资历的人的管理、支配、控制。他们所做的事情也往往是由那些决策者们来制订的。决策者们需要什么素质,你们知道吗?

    在决策的时候,排斥技术人员的意见,用屁股决定脑袋,出现IPV9这样的笑料也就不足为奇了。

  114. 中兴之象 于 2008-08-31 9:12 下午

    好热闹,
    其实很简单,做个对比测试就可以了
    用ipv9和ipv4的路由器做转发,QoS的对比测试
    为了公正起见,测试设备的cpu频率,cache,网络等部分的硬件要大致一致.

    麻烦飞龙同学做这么一个测试报告了,
    如果性价比很不错,那本人自费买一个贵机构这么个产品.

  115. 杰夫 于 2008-08-31 9:35 下午

    回107楼‘匿名’同学:

    我对“clean-slate”了解一些。它是斯坦福一位教授牵头的一个研究项目,我曾经参加过他们的一两次学术会议。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如果Internet可以推倒重来的话,设计该怎么做。我个人认为,它作为研究项目可以,有些Idea也可以借鉴,但Internet是不可能推倒重来的。

    至于后面的两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的清楚。如果这位同学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妨写一篇文章登在弯曲评论上,让大家学习学习。这里有很多研究网络多年的学者,只说几个名词是吓不住的。就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也要谦虚,术业有专攻,没有人什么都懂。

    我看这位同学对网络还是知道一些的,为什么要和“中华智慧学“的人混在一起?

  116. 网络菜鸟 于 2008-09-01 3:33 上午

    续114楼 中兴之象:
    如果要人信服,测试结果必须能够被第三方重复才可以。
    现在的问题是,所谓“IPV9”,文档不公开,代码不公开,所谓的参与者和测试单位均无法考证,没有任何研究成果发表在正式的学术期刊上。

  117. 匿名 于 2008-09-01 6:28 上午

    被几个简单的问题就问倒了。这些基本问题都不知道就敢大肆批评IPV9,你们的胆子可真够大的。等着有空再告诉你们答案吧。115楼,互联网真的不能推倒重来吗?看看美国在干什么吧。

  118. 高飞 于 2008-09-01 10:30 上午

    117楼说话有点荒谬了,杰夫说”不是一两句说得清楚“,你以为是被你问倒了?你以为你那点东西能难倒这位教授?弯曲评论编辑们一起参加学术会议讨论clean-slate、知晓FIND的时候,你在哪里混?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网络前瞻研发,所以才批判IPv9这种打着”民族创新“、”国家安全“旗帜来蒙骗公帑的垃圾。

    在你指责别人”基本问题都不知道“的时候,可能你需要好好看懂一下别人的回答——别以为晃悠几个名词就表示你懂。杰夫是严谨的,还问你”我看这位同学对网络还是知道一些的,为什么要和‘中华智慧学’的人混在一起?“。不过117楼这位是自诩非“干活的技术人员”,他是”具有更高能力和资历的人“来”管理、支配、控制“技术人员的。所以你要和中华智慧学的人混在一起?

    最后说你”有空再告诉我们答案“,这是混混口气了。大言不惭,想扮猪吃老虎?

  119. 杰夫 于 2008-09-01 1:56 下午

    117楼这位同学态度不够端正,我对你说的问题还是了解一些的,你并未问倒我,我只是不能用一两句话来回答你。尤其是“IPV6的安全隐患”,恐怕写一篇文章都不够,需要一本书。

    再者说,问倒一个人还不容易,在弯曲评论这个圈子建立Credit,是要看你知道什么,而不是问倒谁。你说,“互联网真的不能推倒重来吗?看看美国在干什么吧。”,这有点飘忽。我比较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很想听听你知道什么内情。你来说说哪个部门,哪个学校在从事推倒重来互联网的研究。

  120. 陈怀临 于 2008-09-01 3:51 下午

    117感觉是个年轻的同学。本首席敢于公开承认我对你问的问题不懂,是一种自信。不知贤弟能否理解其中之禅意?当然,我确实不如谢所长得跨度大:-)。

    我曾经在一次座谈会上,就IVP9当面询问过ACM Fellow, IEEE Fellow, UCLA计算机系教授张丽霞教授。张教授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在正式的学术场合)下听说过IPV9,也不知道其是一个什么东西。”

    关于张丽霞教授,请参阅:
    http://www.tektalk.cn/?p=425

    当然,谢所长的粉丝们可以说:“我们看了一下张教授的简介,太平庸了。。。没有创造性,缺乏想象力,缺乏革命性。。。”

    附:
    张丽霞教授:

    张丽霞现为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计算机系正教授,她还曾经在Xerox PARC做研究(1989年–1996年),参与过RSVP协议的设计。2006年获选美国计算机协会院士(ACM Fellow) (Citation, “For contributions to protocol designs for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汉译:“对包交换网络协议设计做出贡献”)。2006还当选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Citation: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architecture and signaling protocols in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汉译:“对包交换网络结构和协议设计做出贡献”)。 张教授国内是黑龙江大学学士毕业(197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毕业(1989年)。

    张教授现在领导UCLA的互联网研究实验室(Internet Research Lab),主要研究方向有大型开放式系统、互联网路由基础设施、网络结构设计、网络协议设计等。她还是国际互联网路由研究小组的共同主席(另一共同主席是Tony Li,著名的网络路由协议BGP(RFC1771)的作者),目前这一研究小组的一个项目就是寻找BGP协议的替代品。

  121. 潜龙 于 2008-09-01 6:25 下午

    Lixia Zhang教授是David Clark的门生,而所谓的GENI/FIND项目就是David Clark忽悠起来的,当然他也被称为互联网之父(当然是之一了),所以张教授在网络技术前沿上绝对不是孤陋寡闻。

  122. 杰夫 于 2008-09-01 9:11 下午

    同意潜龙兄。我认为和Clean-slate研究一样,GENI/FIND的学术味也太浓了一些,而现在的Internet远超出学术界所有,太多的Entrenched Players,基本不可能重新来过。欧洲也有一个类似的项目,叫做FIRE(Future Internet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tion)(那位匿名同学知道这个FIRE后,又多了一条论据:-) )。

    还有,个人认为张丽霞教授应该是国人的骄傲。她是大陆华人中少数几个ACM Fellow之一(唯一的女性),学问做得很好。在弯曲评论决定介绍(CS&EE领域)海外杰出学者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教授,所以她也是我们第一个介绍的海外学人。在一次研讨会上听她说,她曾经家在湾区,commute到UCLA上班达十年之久,这位大姐很有(东北银)的性格啊。

    P.S. David Clark教授语录,网络界经典:

    We reject: kings, presidents and voting.
    We believe in: rough consensus and running code

  123. 高飞 于 2008-09-01 10:32 下午

    这是David Dana Clark在24届IETF大会上的名言,翻译为“我们拒绝国王、总统和投票,我们相信大概的一致意见和正确运行的代码。”

    网络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只有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才能暴露新的问题,也只有在一定规模情况下解决问题才有意义。美联社对于FIRE/GENI等clean-slate风格的项目有个不错的总结:
    http://www.signonsandiego.com/news/business/20070413-1017-rebuildingtheinternet.html

  124. 潜龙 于 2008-09-01 10:38 下午

    杰夫引用了一条David Clark的名言,实际上这也是互联网标准的制定原则,不相信集权(牛人的个人判断),也不相信民主投票(形式上的一致),而是在其中寻求折衷,并且实际可运行的代码最有说服力。对IPv9的判断我们也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即实际可运行的代码最大,可以,IPv9er对规程都讳莫如深,更别说代码了!

  125. 逛逛 于 2008-09-02 9:49 上午

    本来不想回复的,但是实在忍不住了。

    首先,我没有“博士”头衔,但是我作为“行外人”,说几句。如果有说错,请原谅我的无知。

    IPv9问题:我先不管它的科学性,我“直觉”来感觉这种技术的潜力和前途。第一,我感觉不到这种技术引起海外关注。(因为国外相关论文很少,可能相关“博士”+“所长”不懂英文)第二,我看不出国际社会有接受这种技术作为主流的趋势。难道谢所长张博士的水平领跑国外众多知名教授跟业界研究人员几十条街?使人家无法跟进讨论?
    对此,我做了个小实验,我在UNSW图书馆的数据库(基本上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数据库都有了)search “ipv9”,结果一篇文章都找不到。

    对于量子计算机:首先,量子计算,量子密码,量子通信跟量子计算机是完全不同的!(这个连我这个门外汉都知道)对此我不详细说了,随便找本书都可以看。如果你觉得“相同”的话,请回复相关定义,不要给“百度知道”的或者“wiki”的,请给完相关定义之后,给出详细reference。最好是英文的,因为中文的定义,很多是从英文翻译的,而且还翻译错的。

  126. 匿名 于 2008-09-02 5:27 下午

    哈哈哈。看了117楼以下的回复,真是让人好笑。问题不回答,又扯出几个人来做虎皮。自己没本事,就别出来充好汉。这些好汉们,你们应该自己去看看,ITU-T和ISO的文件,了解Clean slate design 已经不是某个教授的构想,而是新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指导原则。

    至于IPV6的安全隐患,当然可以写一本书,但这不能成为拒绝回答的理由,因为抓要领,提炼等技巧您总会一些吧。

    至于那位女教授,其资历当然令人钦佩。但她没有听说过IPV9,这可以理解。这个项目是中国的自主创新的项目。但大家可以到IETF网站上去搜一下IPV9,那上面的讨论还是挺多的。其实,外国人是否知道或者支持中国科研,这并不是中国评估自己科研工作的依据。跟着外国人的屁股后面转,那怎么搞自主创新。

    至于那位克先生的所谓名言,也只是一种偏见而已。许多重大的创新不是通过投票投出来的,而是个人的发明。CDMA就是个人发明。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更多的力量参与后,投票机制就需要了。

    提出了五个问题还请继续回答吧。

  127. 匿名 于 2008-09-02 5:32 下午

    高飞118真奇怪,问题问的是你和陈先生,和那位杰夫有什么关系?你这不是挑拨离间吗?

  128.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2 6:18 下午

    1.IPV6本身存在问题,不是最完美的。但是,IPV6是经过工业界和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将来internet的方向。工业界近几年来的的switch/router,基本上都是支持IPV6的。
    2. IPV6本身存在问题,并不能说明”IPV9″的所谓先进性。姑且不论”IPV9″是否获得工业界的承认,就说说IPV9在学术界,有几篇paper?
    3.不要提出你所谓的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转的理论。创新性不是闭门制造。暂且不说研究要不要外国人知道吧,你先摆平国内研究IPV6的专家再说。要求发ACM/ieee 相关杂志难度太大,先把一个国内网络顶级刊物再来说事吧。再说一次,创新不等于封闭。要让更多人承认你的创新,请拿出相关的依据(学术界:paper。工业界:成熟产品/测试报告)。
    4. David Clark的关于网络设计的名言,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网络设计的思想。如果您硬要把它去引申和推广,那么任何一种思想/任何一个原则 都能找到它不成立的特例。
    5. 高博士写了那么的文章,均是事实和依据充分,对于论据大体给出了引用的出处。反观您的发言,除了诡辩式的观点,有论据吗?就这样还说别人”你写的文章简直就像是泼妇骂街。你的文章不是说理,而是骂大街(96楼)”,真是无语了。
    6. 要真有家伙,写篇文章,把你的观点和依据都摆出来,直接发在弯曲。也不用一直跟在后面留言了。看得累。

  129. 匿名 于 2008-09-02 6:41 下午

    125楼:你也可以去图书馆查查有多少论文题目是“神舟5号”。恐怕没有。按照你的理论,那中国的神舟五号是不可能,不可信,是骗人的了。事实是,中国宇航员上了天。而这是在国外封锁情况下做出来的。

    用论文数量来评判科技创新,那是迂腐。

  130. 匿名 于 2008-09-02 6:43 下午

    好文章才不会发到那个弯弯曲曲的评论上呢。

  131.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2 8:59 下午

    >你也可以去图书馆查查有多少论文题目是“神舟5号”
    在128已经说了,不要随意去引申。如果你硬要引申,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找出反例。
    如果你硬要说,不能用论文数量来评判科技创新,并且用神舟5号来做为例子。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大学生辩论会那种逻辑把戏就不要拿出来show了。

    >用论文数量来评判科技创新,那是迂腐。

    厉害厉害!!
    虽然不单纯用论文数量来评判创新,但是论文的数量是一个权重非常大的因子。

    >好文章才不会发到那个弯弯曲曲的评论上呢
    孩子气之类的话就不要说了吧。 这里需要的是事实和根据。

  132. 高飞 于 2008-09-02 9:47 下午

    这位匿名同学的确比较年轻孩子气,同意128楼皇帝的新装说的,你的发言,主要是诡辩式的观点,没有论据。

    我们从来不否认clean-slate这种设计理念和类似的项目。笔者对GENI比较了解,看看GENI的做事方法:GENI seeks the widest possible participation from researchers in industry and academia.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reciprocal teaming arrangements with researchers outside the US.

    GENI贯彻的同样是David Clark那句话的原则。而你认为那是一种偏见。IPv9呢?闭门造车,学术政治化。

    现在弯曲评论的论点明确,我们打的是IPv9的假,其危害在拙作中已经阐述。你要反驳,也需要立论、论证、结论。

  133. 匿名 于 2008-09-02 11:14 下午

    对于IPv9这样一个明显的笑话,居然还有如此多的人来为之辩护,可见国内在科研方面的腐化之严重。
    干实事者少,凭口舌吃饭者多。

  134. 逛逛 于 2008-09-02 11:39 下午

    回复129:
    我在国外数据库搜索“Shenzhou 5”
    结果有235篇论文,排除重复的以外,有66篇。请自己查证。我并没有选取全部数据库,只选了部分数据库而已。

    学术是很严谨的,不是想当然的。

  135. 飞龙 于 2008-09-03 2:53 上午

    高飞您又在胡说八道,您有证据说ipv9是假的吗?我飞龙悬赏1000元,您领不了奖,给1亿美金打假ipv9专利,您们又领不了奖,请您描述21世纪网络的场景又描述不出。高飞您还有脸对的住众粉丝的吗?
    我现在登不上弯曲评论!查一下原因!

  136.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3 6:43 上午

    飞龙同学,
    你的ipv9产品的测试报告出来没有?
    什么时候出来?
    小弟程度有限
    看不懂你的逻辑

  137.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3 7:42 上午

    发一个沈阳的个人专栏链接。沈阳就是发表APNIC印象的那位老兄,大家应该有印象吧。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uthor/8/89/8819.html

  138. 网络菜鸟 于 2008-09-03 7:56 上午

    回135楼飞龙:
    别口口声声说IPV9,人家APNIC早就说过了,没有分配IPV9这个版本。你叫个其它名字也好,别动不动就IPV9的。
    就好比自己生个小孩,非要用别人家的姓,人家不允许,你照用不误。还到处宣称这个孩子是跟别人家姓的。
    可笑啊。

  139. 高飞 于 2008-09-03 9:13 上午

    飞龙,你没有注册帐号,当然登不上来。请去这里注册帐号:http://www.tektalk.cn/wp-login.php?action=register

    杰夫和高飞早就提醒你了,如果你不会注册,可以发个邮件给我们,我们帮你注册帐号并通知你密码,就可以写文章了。人家沈阳,还有网络菜鸟、皇帝的新装、pct等众多用户都能顺利发表文章?我们的邮件: gaofei@tektalk.cn, jiefu@tektalk.cn

  140. droplet 于 2008-09-03 5:46 下午

    WordPress貌似是不能用中文做注册名,不过昵称可以用中文。是不是这哥们不会用这个系统?

  141. 匿名 于 2008-09-04 4:20 上午

    那位张庆松博士当年曾经为WAPI辩护,也曾经被人骂过不懂技术。在华盛顿会议后(中国妥协,推迟WAPI实施),有人预言张博士会把脸埋在土里好几年。不过,他好像后来还是在推动WAPI。现在看来他在WAPI上面所做的种种判断都是正确的。

    这应该是实干精神的表现。比那些卖嘴皮子的人强多了。

  142. 网络菜鸟 于 2008-09-04 8:54 上午

    回141:
    不要将WAPI跟所谓的“IPV9”联系在一起。WAPI起码不会硬要往别人的名字上靠。现在又要将所谓的“IPV9”往WAPI上靠。我对网络是一窍不通,但是我可不认为这两个东西是可以放在一起来等同的,而且还是通过一个对WAPI和IPV9都不深入了解的同学,呵呵。

  143. 杰夫 于 2008-09-04 10:36 上午

    关于互联网是否可能推倒重来,Clean-Slate等研究,昨天正好有机会,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一下Vint Cerf。搞网络的知道,Cerf是网络界的大牛,Internet之父,TCP/IP设计者,图灵奖获得者。

    Cerf认为,作为一个研究项目,Clean-Slate是很好的,但具体实施起来会怎么样,现在不好说,因为该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家知道,我说过Internet不可能推倒重来(现在还是这样认为),但Cerf认为新建一个网络来代替Internet也不是不可能,例如现有的Internet就正在取代原有的电话网络。不过,Internet还有很长的寿命,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会是最主要的计算机网络。

  144. 匿名 于 2008-09-04 11:39 上午

    Test: Clean-Slate是一种Out of Box设计思想,不保证结果;
    FIND目前资助了40多个项目,投资$2000多万(FIND);GENI刚获得拨款$1000万左右;
    FIND中有很多革命性的新架构思想(Google ‘FIND internet’),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个有能力取代当前的Internet。

  145. 潜龙 于 2008-09-04 1:18 下午

    IPv6当然不能和WAPI等量齐观,WAPI有公开的可实现的标准,有实现,有芯片,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产业界的支持,IPv9基本上除了忽悠之外一样也没有。

    在中国人口密度高,开展公共Wifi的运营是存在极大的机会的,可惜的是,各运营商一直没有成功地推出WIFI上网服务,虽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和WAPI这个标准就没有一点关系?

    事情总有两面,慎重慎重!!!……

  146. 匿名 于 2008-09-04 7:14 下午

    张庆松博士是WAPI 标准工作组的战略顾问。他还参加了所有的WAPI 国际会议,是WAPI 谈判的核心团队成员之一。

  147. 匿名 于 2008-09-04 7:23 下午

    等了几天总算看到有人提出了一些关于clean slate design 的解释。希望大家就这些线索继续深入思考下去。下面这些问题希望中国IPV6专家们多思考思考:

    1, 既然有了IPV6,为什么还要搞CSD?
    2, 人家搞全创新研究,中国为什么不能搞?
    3, 类似CSD的概念,中国有没有?什么时候有?
    4, 美国的GENI,FIND目前也没有芯片,也没有产业链。那么,为什么美国的研究就不是骗人的?而中国的创新研究就成了“骗子”?这不是双重标准吗?

    希望网友们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
    五个问题还没有答完呢,请高飞和陈先生继续努力,免得大家长期等待。

  148.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4 7:24 下午

    这里讨论的是IPV9,不是WAPI。

  149. 匿名 于 2008-09-04 7:28 下午

    145楼:张博士是在2004年初开始为WAPI辩护的,当时只有标准,没有产品,没有芯片,没有市场。。。

    IPV9的影响力将会远远超过WAPI。连TD 也无法与IPV9的潜力相比拟。

  150. 匿名 于 2008-09-04 7:38 下午

    陈怀临先生倒是挺好笑的,先说自己“凭良心说,自己不知道答案”,后来又说:自己知道,前面说不知道是骗人的。

    如果前一句是真,那陈先生是“无知但又良心”,如果后一句是真,那他就是“有知但昧者良心说活”。

    陈先生,人家到底改相信你那一句呢?请回答。

  151.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4 7:42 下午

    回147楼的

    区别就在于,某人搞的IPV9进行学术政治化,试图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创新来忽悠人。明白不?
    (某人云:没有IPV9,我们的国家安全就要受到威胁,就要每年向国外缴纳N多的费用。)

    越俎代庖,人家是向高飞和陈先生提问的。呵呵。

  152. 匿名 于 2008-09-04 7:49 下午

    高飞先生和潜龙先生的观点构成了一个矛盾。

    高飞认为RFC1606和RFC1607是愚人节的笑话,因此不能引用和参考。但潜龙却告诉人们,IETF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讨论,是很严格的程序的. 依据潜龙的观点,高飞的话就是没有道理的。

    》潜龙 于 2008-07-22 12:28 pm
    一个RFC的编写、评审和发布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文档都在邮件列表上公开讨论(不需要会员资格和交会费,只要你在网上简单预订这个邮件列表,立刻就能看见邮件讨论),所以,拿RFC 2732的发布时间并不能作为不可能抄袭的例证,要追溯到工作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至少要追溯到第一个工作组草案(一般比发布早两三年),如果再早的话要看形成工作组草案的个人草案,当然,个人草案里面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最早的,非常可能大家都在邮件列表上都讨论很久了,这时候才有人写了个个人草案,然后,经过一两年的讨论被接受为工作组草案,又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正式成为RFC。

  153.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4 7:58 下午

    回152的:

    拜托,不要弄这些文字游戏。

    还在拿 RFC1606来说事,太搞笑了吧。

  154. 匿名 于 2008-09-04 8:06 下午

    153楼:文字或者逻辑复杂一点你就搞不懂了,那说明你的文科水平太差了,应该补一补,要不然在技术谈判或者辩论时,你怎么能够说服对方呢?

  155. 陈怀临 于 2008-09-04 8:06 下午

    >陈怀临先生倒是挺好笑的,先说自己“凭良心说,自己不知道答案”,后来又说:自己知道,前面说不知道是骗人的。

    150,请查看我的原帖。我确实是说我不懂的。我从来没有说我懂。我什么时候说我知道了?????
    我说我敢于承认我在许多方面不懂,其实是一种自信,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请贤弟仔细阅读别人的回贴,也是一种做人的修行。

    另外,我对IPV9根本没兴趣。请不要将我搭进去:-),拜托了。

  156. 潜龙 于 2008-09-04 8:07 下午

    回复152,我前面还有介绍Infromational RFC和Standard Track区别的comments,你所引用的是针对Standard Track的情况,不是Informational的情况,RFC1606是Informational RFC。

  157.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4 8:14 下午

    回154:

    搞学术的人靠的是实验数据/仿真数据/测试报告 或者类似的证据,而不是诡辩的文字游戏。

  158. 匿名 于 2008-09-04 8:15 下午

    151楼:你凭什么说讲IPV九的安全性就是忽悠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讨论清楚,IPV六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这个问题怎么不见IPV六的专家们出来澄清呢?你能不能帮着回答呢?

  159. 网络菜鸟 于 2008-09-04 8:22 下午

    回158楼:
    不要再将“IPV9”和IPV6放在一起相提并论了。就像我在138回复的:
    ——————————————-
    # 网络菜鸟 于 2008-09-03 7:56 am
    回135楼飞龙:
    别口口声声说IPV9,人家APNIC早就说过了,没有分配IPV9这个版本。你叫个其它名字也好,别动不动就IPV9的。
    就好比自己生个小孩,非要用别人家的姓,人家不允许,你照用不误。还到处宣称这个孩子是跟别人家姓的。
    可笑啊。
    ——————————————-

  160. 潜龙 于 2008-09-04 8:26 下午

    关于IPv9安全性分析,前面的一些帖子已经分析过了,所谓Ipv9安全性也许不是忽悠人,但确实是瞎扯蛋。

  161. 匿名 于 2008-09-04 8:36 下午

    155楼陈先生,既然你不懂,也对IPV9 不感兴趣,求人家不要把你搭进去,但是是你自己跳出来打假的,还把人家说成“脑残”。

    到底谁才是脑残,现在总算清楚了吧。还有所为有所不为呢。你不知道,当初就不应该掺浑水。

    你如果想退出,总该有个交代吧?

  162. 匿名 于 2008-09-04 8:39 下午

    一五六楼,既然IETF有informational document, 那么其他人也就可以对这些文档作为informational reference. 这种做法有什么错?

  163. 匿名 于 2008-09-04 8:42 下午

    一六〇楼:你现在认为IPV九谈安全性不是忽悠人,这是一个进步。但你有什么资格说其安全性是扯蛋?你对IPV九知道多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道理你总应该知道吧。你也不能阻止人家对网络安全新体制进行研究吧?

  164. 潜龙 于 2008-09-04 8:45 下午

    当然可以,你还可以把《水浒转》作为你的Informational Reference,但是你别把你写的东西叫技术,尤其是标准,OK?

  165.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4 8:46 下午

    >你对IPV九知道多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参见高博士的一系列文章。
    参见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uthor/8/89/8819.html

    说实话,飞龙 还能引用 一些文献资料和术语,这位先生除了嗓门大一点,诡辩多一点,确实看不出来还有啥。

  166. 潜龙 于 2008-09-04 8:57 下午

    我对Ipv9确实知道不多,因为就没看见所谓IPv9的技术文档,到目前为止,Ipv9 fans们还没有把Ipv9的规程搞出来,当然也google/baidu不到。但是,前面飞龙同志总算敬业,还贴出来材料,虽然是衍生物,但是终于还是让人窥到一点Ipv9所谓安全性的门径,当时亦有讨论,请您老兄先往前翻翻做好功课再来讨论?

    当然,您搞创新我是支持的,您说计划生育能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也是OK的,只要你被把手伸进大家的口袋里,但是,我发发言评论评论说说我的想法和认识我想您老兄也是给我这个机会的,是不是?

  167. 匿名 于 2008-09-04 9:00 下午

    157楼:你讲的是对的,但是要补充两点:

    一点是,科技创新不完全是学术活动,而是一种发明活动,很多发明家根本就不是学者。盖滋发表过多少学术文章?是哪个大学的博士?很多伟大的发明也不是学者产生的。

    二点是,很多大科研计划往往是理论先行,数据测验在后。美国的GENI-FIND计划现在都是在进行头脑风暴,而不是进行测试。

    而且,你怎么知道IPV九就没有进行过测试?

  168. 匿名 于 2008-09-04 9:05 下午

    一六五楼:你还提高飞的那些文章。趁早别提了。他连那些基本问题都答不上来,还写什么文章批别人。那些文章可以忽悠外行或者一些无知的人,其实都是一知半解,将混乱的网络信息拼凑起来的大杂烩,仔细分析起来,都是站不住脚的。

  169. 潜龙 于 2008-09-04 9:08 下午

    谁告诉你说FIND只是头脑风暴没有测试,这个人真是误人子弟把单纯的朋友教坏了。

    FIND本身就是一个实验网,大家在这个网上作实验,验证新想法。很多大学都可以使用,包括几所中国大学。

    至于你说“你怎么知道IPV九就没有进行过测试?”,呵呵,我们也无从知道啊,因为既看不到你的测试报告,也看不见你的测试环境,甚至您秘制的IPv9的规程都找不到,大家自然是无从知道了。

  170. 潜龙 于 2008-09-04 9:10 下午

    “将混乱的网络信息拼凑起来的大杂烩”,您老大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这个帽子送给IPv9号码和款式倒是正合适。

  171. 匿名 于 2008-09-04 9:15 下午

    166楼:

    潜龙先生的讨论还是很有意义的。大家都有发言的权利。

    关于前面那些安全性的讨论,我相信其实那里面对IPV9的安全性能只是冰山之一角。

  172. 潜龙 于 2008-09-04 9:23 下午

    既然您说是冰山一角,和不把冰山展现给大家,也教育教育我们这些缺乏想象力的家伙,否则大家怎么知道花轿里坐的不是鲁提辖,更何况这个冰山一角怎么看都象禅仗,而不象娇小姐的纤纤玉手?

  173. 匿名 于 2008-09-04 9:25 下午

    169楼:别闹笑话了,FIND在中国大学都在用吗?你很明显是被那些IPV6专家们给忽悠了。FIND项目是2006年才成立,目前也就是开了几次会而已。国内的某些专家们将FIND和所谓的“CNGI”(IPV6)混为一谈,真是闹出国际大笑话。这才是忽悠国家,忽悠中国人民。

  174.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4 9:27 下午

    > 那些文章可以忽悠外行或者一些无知的人,其实都是一知半解,将混乱的网络信息拼凑起来的大杂烩,仔细分析起来,都是站不住脚的.

    只有观点,没有论据。早说了,认为高博士的文章哪里有问题,写一篇贴出来反驳一下不就完了。

  175. 潜龙 于 2008-09-04 9:29 下午

    你恐怕不知道FIND的前生后世吧,要不麻烦您老花点时间google一下?

  176. 匿名 于 2008-09-04 9:30 下午

    FIND项目自己根本就没有建实验网,更不要说什么“中国几所大学在用”。

    好笑。真是好笑。

  177. 匿名 于 2008-09-04 9:31 下午

    高飞穿上皇帝的新装了?

  178. 匿名 于 2008-09-04 9:34 下午

    别提什么FIND前生后世,你应该知道什么是Interruptive Technology吧。

    你看来根本不了解FIND的宗旨。所以,前面的问题你们不回答,但总是回避不了的。辩论到最后,你们四海必败无疑。

  179. 匿名 于 2008-09-04 9:36 下午

    别把IPV6和FIND扯到一起。两者没有血缘关系。

  180.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4 9:40 下午

    回178:

    原来您一直在”辩论”啊。对不起,我错了。错在和原来一直在”辩论”的人讲了那么多。

    再说一次,搞学术的人靠的是实验数据/仿真数据/测试报告 或者类似的证据,而不是诡辩的文字游戏。

  181. 潜龙 于 2008-09-04 9:40 下午

    我还真就不知道Interruptive Technology是为何物,但是大家倒是常说disruptive technology,也许属于同类?当然,我英语程度有限,但是还是能看懂一些人家板着脸说的笑话,比如RFC1606。

  182. 潜龙 于 2008-09-04 9:45 下午

    看不出谁“把IPV6和FIND扯到一起”,至于“两者没有血缘关系”是否确实也不好判断,但是从名字上看,Ipv9倒是和Ipv6貌似有很大的血缘关系。

  183.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4 9:46 下午

    飞龙同学并匿名:
    什么时候有测试报告?
    小弟程度有限.
    看不懂你们的逻辑.

    目前是讨论IPv9是不是一部分人和学校合谋骗取政府投资.这个项目是不是和汉芯类似

    不是ipv6,ipv4,WAPI的优劣性

    有请以上两位(或更多)做出正面回应

  184.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4 9:56 下午

    飞龙同学并匿名:
    补充:如果你们觉得IPv9有前途,
    那就去民间募款.纯民间投入的研发,小弟是支持的.这个就类似有人在论证相对论不正确,水变油.

    如果你们已经有了政府的投入(包含国有企业,官办学校),那你们就有义务给全民报告,做出了什么?在这个情境下,小弟要求测试报告,应该是不过分的.

    小弟目前看不到ipv9的一点成绩,连个paper都没有见到.你们到底在做什么?拿了几千万的费用了,还不知道见好就收?还不知道,卷款潜逃?
    非要像上海交大陈进一样,出了事,才晓得缩手?

    出离愤怒了!

    一句话,你们拿了政府公共资源的投入,就有必要把这笔钱的流向说清楚,花到什么地方了.
    比如:买设备好多钱,房租水电好多钱,
    发工资好多钱,工资发给谁了

  185. 高飞 于 2008-09-04 9:59 下午

    潜龙说IPv9的安全是瞎扯蛋,而高飞认为IPv9的安全是胡扯淡。okay,看看前面讨论中飞龙贴出来的IPv9安全分析。这位匿名同学,如果你就这点水平,看不懂高飞的文章也就正常了。
    ===============
    1.5.3 IPv9协议的安全性
    IPv9协议数据报文的地址表示方式与报文报头结构同IPv4或IPv6协议不同,所以IPv9协议的数据报文报头将不会被IPv4或IPv6系统识别,不会直接在这些系统中进行传播。因此,采用IPv9协议通信,其数据报文不会直接传播至其它协议的网络,这样就控制了数据的传播范围,在一定程度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
    在IPv4的网络中,由于路由计算的原因,我国有部分地址在访问国内主机时,数据也会流经国外。而IPv9地址分配权由我国掌控,因此在地址分配时,可以充分考虑网络的路由问题,避免国内通信绕道国外情况的发生,提高数据通信的安全。
    ============

  186. 高飞 于 2008-09-04 10:02 下午

    这位匿名同学也似乎不懂RFC的类型和诞生过程,企图引用潜龙的说明来做论据。潜龙在前面的讨论中论述很充分,还是看懂看全再来搬弄你那点“辩论技巧”吧。此外,我们只评论讨论,没人和你辩论。

  187. 匿名 于 2008-09-04 10:04 下午

    潜龙:如你所说,这两个名次是可以替代的。但是你并没有解释其内涵。建议你去研究一下,然后再来讨论。给你提示:

    Interruptive/Disruptive technology 这个概念对IPV6, IPV9, GENI-FIND等分别意味着什么?

    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关于IPV6和IPV9 的关系也就会清楚一些了。

  188.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4 10:05 下午

    飞龙同学并匿名:
    什么时候有测试报告?
    小弟程度有限.
    看不懂你们的逻辑.

    目前是讨论IPv9是不是一部分人和学校合谋骗取政府投资.这个项目是不是和汉芯类似

    不是ipv6,ipv4,WAPI的优劣性

    有请以上两位(或更多)做出正面回应

  189. 匿名 于 2008-09-04 10:08 下午

    一八三不懂逻辑语言不通的人也来掺乎,真是笑话。

  190. 潜龙 于 2008-09-04 10:16 下午

    我可没说Interruptive和Disruptive是一个意思,咱提出来只是探讨,所以你还是别把你的结论强加在我的头上。

  191.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5 3:54 上午

    189匿名同学:
    请正面回答问题.
    什么时候有测试报告?
    你们做了什么工作?
    paper有没有?

  192. 陈怀临 于 2008-09-05 5:46 上午

    161:
    你在技术上太幼稚。我对IPV9没兴趣,也确实没有时间在这种问题上陪你玩。你很enjoy。但我其实是浪费时间。

    明白了吗?

  193. 陈怀临 于 2008-09-05 6:01 上午

    187,

    拜托了,别瞎起哄了。我昨天还见Vint Cerf,本想提一下IPV9.但确实没好意思开口,怕丢不起这个脸:-)。

    弯曲评论不是一个学术媒体。如果IPV9要解决将来的技术,科学问题。真心鼓励你们去发表文章。至少在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上来几篇。

    您上网(用IPV4估计)也不容易,也别在弯曲评论上浪费太多时间。

    代问谢所长好。

  194. TEST 于 2008-09-05 8:06 上午

    我在路由器厂家工作。对IPv9这类想法,如果想被厂家接纳,评估方法很简单:给出实测数据。注意,不是模拟一下,是在真实网络环境下测试。太多的纸面分析,不管你多神,对发Paper可能有用,对厂商,没时间也没有兴趣去看。

  195. 高飞 于 2008-09-05 9:20 上午

    Lixia Zhang说她从来没有听说过IPv9。但是Vint Cerf绝对是知道IPv9的,不过他曾经问的问题是:“这到底是什么?就我所知道的,IANA还没有分配IPv9这个版本号给任何机构。IPv9不是一个互联网标准。您能否解释IPv9的动机?我觉得‘控制’根域名服务器这个说法不合适。而‘十进制网络’到底是什么东西?所谓的上海久耀数字网络公司背景是什么?”

    所以我们不敢向他问IPv9,怕丢人。

  196. 匿名 于 2008-09-05 5:40 下午

    陈先生想退出辩论,那就尊重你的选择。

    194楼:你说的路由器真实网络环境测试,那是自然的,但是任何一个新技术在进入实际应用前,必须要经过概念,理论,设计,模拟,样机,示范等阶段。这些程序完成之后,才能够交给路由器厂家去生产。TEST先生工作是属于生产环节,对前面的那些情况看来是不了解。

    高飞:至于VC对IPV9的话,那是你的转述。你把他本人邀请到这里来,可以同他讨论讨论。我们也可以向他反问一些问题,看他是否能够解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你们答复不了,那就让你们的教父来接招吧。

  197. 高飞 于 2008-09-05 5:55 下午

    满瓶不动半瓶摇。

  198. 匿名 于 2008-09-05 6:16 下午

    自己答不了问题,辩论不过别人,还捧出什么“父”来唬人,这才是半瓶摇现象呢。

  199. 匿名 于 2008-09-05 6:24 下午

    嗨。提出了一大堆问题,IPV6信仰者们要么不会答,要么答得似是而非,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挂起免战牌。IPV6这一边就没有高手了吗?

    没劲,真没劲。

  200. 匿名 于 2008-09-05 6:36 下午

    VC先生如果真想知道ipv9的事情,建议他多参加ISO/IEC有关未来网络标准的会议,那里已经有了相关的资料,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些决议。

    一个科学家,无论他以前做出过多么大的成绩,在新兴技术出现时,应该首先虚心学习,了解,而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断然地做出否定的结论。

  201.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5 7:05 下午

    不要时间和这位匿名先生浪费时间了,从一开始发言最后,除了玩一些诡辩式的文字游戏,嗓门大一点,跳得高一点,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吗?当然了,人家本来就是来“辩论”的。

  202. 杰夫 于 2008-09-05 8:42 下午

    匿名同学,你为什么连个名字都不敢取?取个名字又不是公开身份,只是让我们读者容易一些。再者说,您在此舌战群雄,哪能不留下大名?

  203.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5 10:06 下午

    196匿名同学:

    请正面回答问题.
    什么时候有测试报告?
    你们做了什么工作?
    paper有没有?

    测试报告是进入工业界的第一步,你在196的回答,说明你没有在工业界做过产品,

    毫无实际经验的”产品”,麻烦你先去说服民间资本来投资.

  204. GNC 于 2008-09-05 10:27 下午

    这个脑残的匿名太犯贱了。本来一直潜水的我都看不下去了。弯曲的编辑骂不出来。我来骂。骂了再删掉我也无所谓

    编辑们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跟这个脑子抽了筋的去理论。学术派的探讨怎么可能玩得过这种诡辩。这个匿名的诡辩想说地球是方的都可以。所以根本没必要跟他去辩。。。

    你们每发一次回应都得查半天资料。字斟句酌。此匿名明显就是流氓痞子。信口开河。断章取义。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耍嘴皮子出身。不愧是跟学术骗子一伙。要么就跟学术骗子有一腿。或者根本就是学术骗子本人。不然谁脑袋能瓜到这种地步。谁的脸皮能厚到这种程度

    任何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都可以从留言里看出。谁是真正做学问的。谁是打着学术口号骗人的。匿名现在只不过在诡辩中自我享受。自我陶醉罢了。各位编辑越跟他认真辩论。他越觉得自己水平很高。根本就是阿Q到极点的婊子

    我的建议就是。大家不用再讨论这个问题了。跑题太远。ipv9这么伟大的项目咱们是参透不了了。让匿名去和上帝讨论吧。咱们拭目以待就可以了。。。编辑们已经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没必要浪费脑力在这些脑残的骗子身上。xxsl

  205. 轩辕 于 2008-09-05 11:18 下午

    看来这边比较热,看了2个多小时,发表一下愚见。
    对协议这种东西,市场会告诉你真假的。而人为在这评论些有什么意义?
    其实争论里面,内在的东西就是:网络由谁来定规则?
    这个问题对不同国家,不同公司,都会有不同的立场。但是本质还是很简单的,国家需要安全,公司需要利益。不管什么协议,只要能满足需求,那么自然就会接受。
    我记得当初龙芯推出的时候,打假的人也是满地都是,可是现在呢?市场最终胜于雄辩。
    我在想,未来中国网络这快市场会是被谁控制?
    很多人喜欢搞兼容,统一。但是就像linux有如此多的distro一样,IP协议难道就不能如此吗?

  206. 民工 于 2008-09-06 12:03 上午

    如果是商业行为,当然无可厚非,最差不过是一款不成熟的产品。但是如果要花国家的钱,纳税人的钱,就得对得起良心。像汉芯这种东西,如果是某个公司搞的,无非也就是假货之一,但是如果目的是骗取国家研究经费中饱私囊,性质就不同。

  207. 高飞 于 2008-09-06 12:21 上午

    协议可以有多种实现,甚至有多种版本。如果是纯市场机制和技术制胜,我们并不担心。当年TCP/IP就是这样成de facto工业标准的,BSD也成就了一批技术大师。

    但是IPv9是一个毫无技术专业性的东西,还打着“自主创新”、“中国产权”、“国家安全”的幌子把技术问题政治化,浪费纳税人的钱。而且他们雇用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做这个没有前途的项目。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高飞有此论点,也有相应论据。支持高飞的有,上板砖的也有,五花八门。真相是越辩越明的,如果能够促进这个过程,也算弯曲评论功德无量。

  208. 匿名 于 2008-09-06 4:00 下午

    204GNC: 骂得好。骂得越凶,就越能显示ipv6支持者是什么水平。真理不是骂出来的。

    高飞:不要那么自信。在中国的标准发展过程中,你又什么样的贡献来让大家相信你能够做出这样大胆的判断。

    不出三年,你将会为你在IPV9上所发出的言论而感到羞耻。

  209. 匿名 于 2008-09-06 5:58 下午

    协议可以有多种实现,甚至有多种版本。如果是纯市场机制和技术制胜,我们并不担心。当年TCP/IP就是这样成de facto工业标准的,BSD也成就了一批技术大师。

    但是IPv9是一个毫无技术专业性的东西,还打着“自主创新”、“中国产权”、“国家安全”的幌子把技术问题政治化,浪费纳税人的钱。而且他们雇用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做这个没有前途的项目。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高飞有此论点,也有相应论据。支持高飞的有,上板砖的也有,五花八门。真相是越辩越明的,如果能够促进这个过程,也算弯曲评论功德无量。
    高飞:ipv6在消耗中国的国力,在培养一批跟踪型专家和学生,您考虑过这个问题吗?建议学习:张博士的文章:中国救了ipv6谁来救中国

  210. 匿名 于 2008-09-06 6:03 下午

    建议高飞把评论起个栏目:ipv9评论方便大家阅读

  211.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6 6:21 下午

    匿名同学:
    还没回答小弟的问题
    是不是心虚了?

  212. 匿名 于 2008-09-06 9:49 下午

    211: 你的这些问题,应该很容易就从网上找到答案。新华网上好像有一篇关于ipv9的调查报告,是党校经济研究部门发表的。那里面有IPV9的特点,进展和意义等内容。

  213. 匿名 于 2008-09-06 9:54 下午

    高飞先生,你说“但是IPv9是一个毫无技术专业性的东西”,这句话充分显示出你缺少良好的语言文化训练。你把话说得这么满,就不怕将来受人耻笑?

    ipv9如果没有技术,又怎么可能被国际标准组织认定是未来网络可供选择的一种技术?中国又怎么可能被委托对未来网络的地址设计等提供预研报告?

    一个技术人员也应该懂得在发言时要做到“有节”。

  214. 匿名 于 2008-09-06 10:13 下午

    207:高飞说,“应该靠纯市场和技术取胜”。这种观点虽然又道理,但并不全面。市场和标准不一定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经济实力,国家意志等都是决定因素。哪一种因素更起作用,取决于具体情况。有的时候,就是国家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美国的GENI-FIND目前都是政府在推动,哪里是什么市场机制?

    高飞是一知半解。多学习学习再说话吧。

  215. 匿名 于 2008-09-06 10:16 下午

    有意思,有意思。

  216. 潜龙 于 2008-09-06 10:19 下午

    这位匿名兄还是有一点点真知灼见,比如说“ipv6在消耗中国的国力,在培养一批跟踪型专家和学生”,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意思。

    实际网络这个东西没什么,也没有太大的折腾空间,谢先生如果真想报国造福人类搞点惊天动地的东西,网络实在不是合适的领域,如今全球变暖能源危机等等,每个问题都是更大更严肃的问题,以谢先生身兼多学科的背景并且融会贯通的神通,必能在上面有所作为一番,何况这和化工还更贴边儿一些,对谢先生应该也是举手之劳,何必在网络这个小事情上浪费时间?

  217. 高飞 于 2008-09-06 10:22 下午

    这位匿名同志不敢留名,还有,就这点篡改原话的水平?高飞的原话是“如果是纯市场机制和技术制胜,我们并不担心。”和“应该xxx”没有关系。你最好不要随便把臆想的东西加到高飞头上。

    IPv9这样的东西还要用幌子骗政府的资助浪费公帑,这才是我要批判的。你看懂了吗?

    满瓶不动半瓶摇。

  218. 匿名 于 2008-09-06 10:30 下午

    高飞那点水平还要批判别人,当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19. 匿名 于 2008-09-06 10:34 下午

    216:你的建议不高明。网络是小事?人家谢所长花了那么多年时间研究新一代网络,没有鉴定的信心怎么会坚持到现在?

    ipv9将会在网络世界导致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这就是disruptive technology. 这就是以ipv6和NGN为代表的“渐进路线”被国际主流抛弃的主要原因。

  220. 潜龙 于 2008-09-06 10:52 下午

    相信谢先生是很有“信心”的,背景:

    1,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尤其是积累在政府手中的财富,这部分财富要花出去,尤其是中国要产业升级换代,在科技上花钱自然是重中之重(此点无可厚非)。

    2,腐败的学术氛围和低水平的研究能力,不能承载真正的大规模创新,大量的“创新”垃圾出台,IPv9如此明显就属于此类。

    3,爱国主义泛滥,到处都喊要自主创新,不要受制于人。互联网发端于西方,而又影响甚大,不受政府控制(不仅是中国政府,也包括美国政府),在此背景下,要求网络上以我为中心独树一帜的呼声甚大。

    4,国内一批“学者”已经“呼吁”很久,号称要建立网络新体制的已经山头林立,我所掌握的就已有4家以上(当然都是瞄准国家的科研经费,为个人博得票子和位子),绝非谢所长一家,从这个角度来说,火车已经被推动起来,加入其中自然容易或者政府资助。

  221.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6 11:38 下午

    212匿名:
    小弟问的是你们做了什么,不是小弟去找”xx社”的什么统计!
    你这个不是在转换话题?
    这样的逻辑,怎么还好意思在这里讲话

    请正面回答,你们做了什么

  222.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6 11:42 下午

    补充
    D校也开始搞科研了?
    D校研究经济的跟你们做的”科学创新”有关系?
    这就是你们的实际成果?
    发表一篇在D校的文章就表明是自主创新?

    请把你们产品的测试报告公布出来!
    不公布出来,就是心虚

  223.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7 2:54 上午

    建议不要和这位匿名浪费时间了。
    在之前的发言中我就说过,匿名除了文字游戏和诡辩还有啥? 和这样的人谈论学术问题纯粹浪费时间。就让他一个人自我胜利吧。

    204说的很不错。

  224. 皇帝的新装 于 2008-09-07 3:08 上午

    对了。大家只要到 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的网站上看一下下面的页面中关于IPV6的描述:
    http://www.em777.net/3pp.htm

    “效率特别低,只有0.01~0.03%(实际试下来比IPV4多不了多少)。
    其设计地址理论容量为30年(特别是IDSN的位长为1050,ATM位长为2160。均在设计时考虑了地址的长度)。
    但IPV6设计时只有1015地址,所以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IP地址的需要。
    没有地理位置,所有国家均消失, 只留下商业、国际组织和美国本土。
    其安全保密算法均控制在IPV6设计者手中。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图象和声音协议的方法。
    无法用数字按键上网(特别是手机)。
    不能直接用IP地址表示,必须经过DNS翻译。
    联网用的算法复杂,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英文、多国文字等。
    没有紧急用类别,不适合在紧急和战争状况下使用。”

    只要有实际网络经验或者学过网络的人都能知道,上面的话有多么的业余。

    还用说什么呢?

  225. 沈 阳 于 2008-09-07 3:22 上午

    还有另一个RFID十进制标准:
    张琪:RFID应用带来的新机遇

    作者:科印网 来源:RFID世界网
    2008-9-3 13:01:27
    摘 要: 9月3日,中国国际标签技术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国家金卡领导小组办主任张琪在中国国际标签技术发展论坛上发表题为RFID应用带来的新机遇的演讲。
    关键词: 张琪[12篇] 金卡工程[102篇] 论坛[97篇] 演讲[11篇]

      国家金卡领导小组办主任张琪在中国国际标签技术发展论坛上发表题为RFID应用带来的新机遇的演讲。以下是演进文字实录:

     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 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讲解RFID应用带来的新机遇。

      一、RFID相关工作的启动
      二、金卡工程RFID应用试点情况
      三、任务与机遇
    1、RFID从字面上讲是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主动识别技术;
    2、从技术上讲两大部分:利用RF射频技术手段实现对个体目标的实时、动态、跟踪识别,是长时间识别过程;
    3、从信息的层次来讲,RFID技术应用将带来一次革命,基于物品的移动跟踪管理与实时定位,产业链涉及系统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无线通信、互联网、应用平台与现代信息服务业等。涉及到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综合(融合、集成)、新型信息服务等。

    什么是RFID (一)
    RFID是21世纪最具变革力与核心价值的一项新技术,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广泛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其广泛的渗透性,无所不在的应用及其在应用过程中发挥出的创造力,对传统的变革和随之而来的涉及民生、普惠大众的管理模式,工作模式,营运与盈利模式的创新,以及产生的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发展RFID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引导应用、开拓市场,从应用解决方案入手,完成一个特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或信息化工程的目标。以体现其社会效益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改善民生、普惠百姓的最终目标。
    什么是RFID (二)
    RFID产业构成
    1、硬件
    电子标签(芯片\天线\封装)、读写器、打印机/印刷、编码器
    2、软件、中间件
    3、系统集成
    4、信息服务

    RFID 硬件 软件、中间件系统集成应用
    一、发展RFID技术有利于中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二、发展 RFID 技术是形成新兴产业和新增长点的技术保障
    三、推动RFID技术应用是提高中国信息化水平和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

    发展RFID的战略意义与需求
    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
    RFID产业与应用的发展涉及众多行业、部门和地方,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统一认识、分工合作、大力协同,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整合和资金的合理配置。2005年我国科技部会同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等14个部委,共同编写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白皮书由五部分组成,经多次修改已于2006年6月正式出台。
    2004年RFID应用列入国家金卡工程重点工作,为加强标准工作,2005年10月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该工作组的任务是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电子标签标准体系的研究,并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标准的预先研究和制修订工作。目前RFID标准工作组已有注册企业91家,其中全权成员84家,观察成员7家。标准工作组采取开放、透明和协商一致的方式开展工作,并设立了七个专题工作小组。
    关于RFID标准
    表1 已上报国标委的国家标准项目计划
    2006年6月已上报国标委的国家标准计划9项:
    注:详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
    表2 已上报的行业标准项目计划
    已上报信产部行业标准计划10项:
    注:2006年6月上报到信息产业部电子技术基础管理办公室(电子版与纸文件)
    空中接口提案(2007年)
    2007年4月20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发出“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信部无[2007]205号),简介如下:
    一、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国际相关标准衔接,制定上述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840-845MHz和920-925MHz。
    有关RFID技术应用频段的试行规定(一)
    二、该频段RFID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指标(共9条,略);
    三、该频段的RFID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按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设备投入使用前,须获得信息产业部核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鉴于800/900MHz频段RFID是一项新的无线电应用技术,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无线电干扰,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该频段RFID设备使用的管理,及时发现处理无线电干扰,保证该频段RFID技术应用的平稳开展。

    有关RFID技术应用频段的试行规定(二)
    RFID标准工作组发布技术指导文件 [2008]001号(一)
    为加快推进我国RFID相关标准的制修定工作,部RFID标准工作组经请示信息产业部主管业务司局同意,决定把工作组内各专题小组提交的相对成熟的标准研究成果,以技术指导文件的形式及时在工作组内部发布,以利于成果的及时共享、试行和测试修定,加强各专题小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发挥已有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经审议通过第一批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技术指导文件:
    TD 0001 射频识别 13.56MHz 标签基本电特性
    TD 0002 射频识别 13.56MHz 读/写器规范
    TD 0003 射频识别 标签物理特性
    TD 0004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技术规范
    TD 0005 基于射频技术的用于产品与服务代码域名规范
    TD 0006 信息处理产品和服务数字标识格式规范
    TD 0007 基于十进制网络的电子标签信息定位查询与服务发现技术规范
    TD 0008 危险化学品气瓶标识用电子标签通用技术要求
    第1部分:应用技术规范
    TD 0009 危险化学品气瓶标识用电子标签通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气瓶电子标识代码
    TD 0010 危险化学品气瓶标识用电子标签通用技术要求
    第3部分:读写器特殊要求
    RFID标准工作组发布技术指导文件 [2008]001号( http://www.rfidworld.com.cn/news/2008_9/20089313696546.html)

  226.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8 4:58 下午

    请匿名正面回答问题

  227. 匿名 于 2008-09-08 5:27 下午

    无耻。辩论不过就玩封IP的卑鄙手段。

  228. 高飞 于 2008-09-08 5:56 下午

    弯曲评论目前为止从不封IP。

  229. 中兴之象 于 2008-09-08 9:20 下午

    227,说到你主子的痛处了

    你主子就是这样的,封ip,封域名

    你敢不敢把不的真名说出来?

  230. 匿名 于 2008-09-16 8:05 下午

    中兴之象袁也!封了人家信息,还赖人家!!!悲也!

  231. 中兴之象 于 2008-09-17 3:01 上午

    小弟跟弯曲评论没任何关系.
    小弟的猜测是有根据的

  232. 匿名 于 2008-09-17 4:01 上午

    沈阳又搞了一个所谓的调查报告的回顾,现在我们就来逐条分析一下其中存在的问题。

    》当以上的几年来调查让本人逐渐看到了“中国IPv9”的外围产业链轮廓之后,本人在2008年就运营此项目的核心问题作进一步信息调查。结果还是有不少收获:首先,“十进制标准”这个说法只能是用“未批准”这个准确定义它的“部标”身份。即从2001年至今,“十进制标准”根本未获信产部“部标”名份。

    分析:对此问题,飞龙已经明确地给出了答复,沈阳的这一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中国互联网域名,根据国家管理部门分工仅仅由信息产业部一家管理、不会有第二个执行部门参与管理。而且必须依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 》(http://www.cnnic.cn/html/Dir/2004/11/25/2592.htm)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http://www.cnnic.cn/html/Dir/2006/02/27/3619.htm)两个部颁法规管理。中国大陆地区不可能出现未经审批的网络及域名体系作为公众网络使用。

    分析:这两个法规是04年和06年颁布的,只适用于旧的域名管理体制。当新的域名体制出现后(西方正在开发,中国已经成熟),相关法规也必然会根据需要重新修订或者制订。而且为开发新域名体制而进行的科研活动也是国家应该提倡和支持的,否则怎么搞自主创新。

    》第三,这些“中国IPv9”的人,在3年前,他们给某位国家领导人写报告,说中国必须发展一个IPv9,信息产业部当时组织专家讨论并写一份报告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报告观点是:中国必须走互联互通、信息一体化、符合全球标准,才能产业化。这就是信息产业部对“中国IPv9”的基本意见。

    分析:瞎说,信息产业部什么时候组织这些专家了?而且如果这些真是专家们的观点,那我就要痛斥他们迂腐,误国误民。他们的观点根本不能成立,同自主创新的决策相违背,将严重伤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如果不服,请他们来辩论,看我们怎么批驳他们的错误观点。

    》第四,中国互联网协会胡启恒理事长(院士)在2008年初与几位中国互联网专家联名向信息产业部领导建议:取消“十进制标准”工作组、查处“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问题。

    分析:对此,已经有分析。“其实,要判定IPV9是否真有其事,就看其中的一个关键标准。沈先生既然知道年初有院士和专家向信息产业部写信,要求撤销“十进制网络工作组”。那么大半年过去了,他应该知道并且有责任告诉我们,这个组是否撤掉了。如果撤了,那他就是真正的“打假英雄”。如果没有撤,他也应该告诉我们为什么。”

    》第五,有一公司自称“被批准受托与电信实业发展总公司建立‘数字域名北京中心’‘北京数据交换中心’,已经投入6000万元,目前正建立两重要部门的节点中心。 ”但是它与“湖南中心”又不是同一公司。而运营“湖南中心”的公司,据湖南省当地权威背景媒体到媒体披露地址实地采访也难找到、借助全国工商局联网信息系统查询,媒体披露公司名称难查到。

    分析:又是道听途说,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谁是谁,就硬要往IPV9上泼污水。你要知道,像3721那样的数字域名和IPV9是不同的概念。

    》最后,2005年已经写入“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的RFID国家标准中有“十进制标准”文档,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使用的RFID标签中,并未获得中标使用。在国家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中,确实并不需要“十进制网络”,而支持CCTV等IPTV网络的技术提供商根本没有听说过IPv9与“十进制网络”。

    分析:这实际上已经证明IPV9的技术是存在的,而且在RFID中已经得到采纳。至于何时在国家重大工程或者大规模应用,那将取决于其发展进度。奥运会没赶上,不等于其不存在,也不等于其没有价值。至于其他一些单位没有听说过IPV9,这也不稀奇,因为IPV9还没有进入大量宣传的阶段。很多乡下人没有听说过盖滋,但不代表盖滋就不存在。

    》这些来自中国管理互联网络最高层的政府部门信息、来自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专家行动、来自中国互联网络最Top应用(奥运会)中信息,都十分清晰地告诉笔者:以“中国IPv9”之名义下的产品,还欠缺完善、还没有得到中国管理互联网络最高层的政府部门政策批准(符合现有部门法规)、经营“中国IPv9” 的产品企业对外披露的资讯前后不太一致、总是披着神秘的外衣。

    分析:所以,沈阳列举的这些所谓权威信息,都不能证明IPV9有问题或者是没有真技术。他并没有列举出其他证明IPV9存在的权威资料。要想说清楚,看清楚一件事情,必须要全面地观察。沈阳的观点是片面的,误导的。只是在网友的追问下,他才承认自己“只是提供另一方面的材料,而且不负责其真实性”。对于片面的,不能证明真实性的材料,就不能作为判定一件事的唯一证明。

    》那么,他们想干什么?他们能为中国公众网络提供有保障的服务吗?他们如果有一天突然神秘地从我们视野中消失时,将对我们社会哪些人造成损失? … … 这些问题,不用技术专家去一一论证,只需要有良知、有一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介入、作深入的调查,信息终有一天会比本人这么苦苦跟踪数年还未见真相明白一些。这就是本人把此4年来“中国IPv9调查回顾”写成简短介绍的期望。

    分析:杞人忧天,欺人太甚。

  233. 飞龙 于 2008-09-17 6:13 上午

    中兴之象不要猜测,拿出根据来!

  234. 中兴之象 于 2008-09-17 7:53 下午

    我怎么拿出证据来说没有封?

    这个就好比要你拿出证据来,说明你没有偷税

  235. 飞龙 于 2008-09-18 1:00 上午

    中兴之象没有证据,就不要猜测!

  236. pascal 于 2008-09-23 7:08 上午

    跳梁小丑ipv9。继续蹦达吧,记住:天是有眼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237. 飞龙 于 2008-09-23 9:03 下午

    跳梁小丑pascal 。蹦达吧,记住:天是有眼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238. 怎么看待ZTE? 于 2008-11-16 3:59 下午

    非常惊讶于弯曲评论的各位高人涵养如此之高,能和一个完全不懂IP网络的人争论这么久,佩服佩服!

  239. 一日三省 于 2008-11-17 10:03 下午

    呵呵,这段时间刚好闲来无事,基本从头到尾把留言都看完了。对于弯曲评论各位老师渊博知识和涵养实在敬佩有加。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我 看到“匿名”还有那个什么“飞龙”歇斯底里的大呼小叫都觉得实在可笑,想起一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觉得放这儿虽然不是非常恰当,但也凑合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也能理解众位老师们有如此耐心和这个小丑周旋的苦心,国家政府部门的头头们要真是碰到脸皮这么厚,这么能忽悠的人,想通过几句话就把他们打发走,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还是让人民群众睁开雪亮的眼睛,最后用唾沫淹死“IPV9”比较好!

  240. 飞龙 于 2008-11-17 11:51 下午

    目前全世界都在探讨金融风暴,前几天偶然看到一篇文章;ipv6遇障,net枯树逢春摘要如下:
    IPv6原计划弃用互联网的NAT协议,网关使用这种方案把日渐匮乏的公共IPv4地址与公司、政府部门及其他组织内部使用的专有IPv4地址匹配起来。

    NAT部署在路由器 、服务器和防火墙中,它给企业网络增添了复杂性和成本。NAT令人讨厌的地方在于,它破坏了互联网的端到端性质。但因为互联网从IPv4迁移到IPv6历时很久——Pv6面世已有10年,却还没有得到广泛部署; 又因为IPv4地址很快就要用完,互联网用户还来不及推广名为双栈操作(dual-stack operation)的这种优先方法从IPv4迁移到IPv6,互联网技术界得出了这个结论: 必须设计特殊的NAT设备,在纯IPv4主机和纯IPv6主机之间进行转换。

    思科公司的研究员Fred Baker在IPv6设计之初曾担任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主席,他说: “到关键时刻,NAT也许是我们把IPv6添加到互联网的惟一办法。如果我们拥有纯IPv4网络和纯IPv6网络,NAT是两种网络相互连接的惟一途径。”
    IETF下面的Softwires工作组组长Alain Durand长期支持IPv6; 他表示,由于IPv4地址即将用完,IETF必须重新考虑如何部署IPv6。Durand还是康卡斯特公司的互联网治理与IPv6架构主管。他说: “15年前最初的总体规划是,大家都会部署IPv6; 所有设备都会是IPv4和IPv6双栈。IPv4地址还没有用完,全世界早就这样子了。但结果不是这样。”
    因此现在不是最后用唾沫淹死“IPV9”比较好!而是ipv6的重生!!

  241. 沈 阳 于 2009-01-02 9:20 下午

    2009年2月俺有证据表明:神州ID 即是張庆松博士

  242. 沈 阳 于 2009-01-02 9:33 下午

    2009年1月2日 才对

  243. 陈怀临 于 2009-01-02 9:59 下午

    我以个人和弯曲评论的首席的角度,对您的证据表示很感兴趣。。。

  244. hjj 于 2009-01-03 9:49 上午

    我一口气把这个帖子都看完了。强烈支持中兴之象的要求,整点测试报告,可运行代码有说服力。我对网络是外行,我只看可运行代码在我手里运行时的结果,当然(飞龙还有那个匿名)有代码运行的报告给那就更好了。
    我看那个匿名怎么这么像是某个学校辩论队的,只是知道玩文字游戏,提一大堆不知道是那里整的名词让一大堆人去解释啥的,典型的辩论技巧。
    我给飞龙还有那个匿名提的问题就是你们正面回答中兴之象的问题。最好能报测试报告弄上来给大家瞧瞧。也许我看不懂,但是这里面这么多大牛总有人能够看懂吧。

  245. cosmos 于 2009-01-16 7:22 上午

    但凡成功学自居的一类“老师”,没有几个脚踏实地的。张劲松所谓的“智慧学”,也是B大胡话一类吧。
    谢就更不务正业了。一个搞化学的,玩什么IT啊?

    我写过,IPv9是可以实现的,虽然凭谢建平一伙人显然困难点,但要实现并不困难。不过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有什么理由要实现IPv9?

    十进制和IPv9在谢那里关联了起来,不过在我看来是无厘头,十进制网络,和汉语CPU一样,比IPv9还要不靠谱一些

  246. cosmos 于 2009-01-16 7:45 上午

    但IPV6设计时只有1015地址,所以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IP地址的需要。
    * 10^15=1000,0000亿,地球人大约60-70亿,嗯,说的不光是地球人吗?
    —————————
    没有地理位置,所有国家均消失, 只留下商业、国际组织和美国本土。
    * 不明白,什么意思?说的是.com .org 和.us?这玩艺是IP吗?
    在ip的分类上,我只知道有ABCDE
    —————————
    其安全保密算法均控制在IPV6设计者手中。
    * 保密算法没有控制的问题,所谓国际标准,必须是公开的,要不然华为、中兴如何来开发处理器呢?算法是固定的,何谈控制?
    —————————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图象和声音协议的方法。
    *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
    —————————
    无法用数字按键上网(特别是手机)。
    * 任何一个会用手机发短信的人必将立即晕倒
    —————————
    不能直接用IP地址表示,必须经过DNS翻译。
    * 谁说不可以的?DNS只是个地址簿,它还是把域名翻译成ip。不过很多网站不允许你直接用IP访问,一种是虚拟主机上的网站,需要主机头信息来判断该用哪个虚拟主机;另一种是做了安全限制的,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或者是一台不仅提供web服务的服务器。
    ———————————–
    联网用的算法复杂,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英文、多国文字等。
    * 这个可以给考1级的同学们做改错题。8、16进制都是2进制的派生品。目的很简单:3位一组的2进制数就表示为8进制,4位一组的2进制数就表示为16进制……至于英文嘛,汗一个,鄙人真不知道“英文算法”是什么,更别提什么“英文联网用算法”、“多国文字算法”了。
    ———————————–
    没有紧急用类别,不适合在紧急和战争状况下使用。”
    * 嗯,很好,打仗的时候,我们用紧急ip来通信吧,大家打的敞亮!
    ———————————–

  247. huiclear 于 2009-02-11 2:29 上午

    博主,不要再浪费你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和这些脑残败类争论这些已经有结论的东西了,IPV9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和常识没有的人争论有意思么?有意义么?
    在我伟大的天朝记住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人民可以随意呗忽悠,技术不行的,科学不行的…
    很长时间后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脚踏实地的做事,不和垃圾争论。

  248. 高飞 于 2009-02-11 10:39 上午

    感谢huiclear的理解。不过笔者发现,明白人越不说话,那些鼓吹者就越有机会把水搅浑趁机谋利。因此笔者现在坚信,理也需要辩才能让所有人都“明”。

    华尔街的骗子们也要去国会山接受质询才能讨点经济刺激的钱。IPv9们一样要放在火上烤烤,当然,他们能否讨到好处,取决于阳光下的监督的大家的智慧。

  249. chinomango 于 2009-02-12 4:30 下午

    支持楼主
    这种变通实在是小case,如果谢先生能拿到专利,最好是国际的,我祝贺它.这就象发明回型别针一样,不过与科学技术先进与否没关系.吹泡泡是很美丽,大泡泡能创世界记录,不过还是泡泡

  250. playboy 于 2009-02-12 6:11 下午

    很想知道v9和v6协议在诸如addressing,neighbor-discovery,routing,integration with v4,app-protocol等等协议技术规范上(肯定好多我还没想到),各自优劣的原因在哪里?谢谢!(注:已经阅完“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系列文章,没有发现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才提这个问题的 :-)

  251. lovekernel 于 2009-02-22 1:08 上午

    争论还是有价值的,至少让我这种工作经验尚浅的人受益匪浅。谢谢大家了,当然也包括那两位力挺IPV9的老兄。

  252. lovekernel 于 2009-02-22 1:14 上午

    建议掌握IPV9研究的人能把资料公开,让大家讨论。哪怕是不理智的批评对技术的成熟都是有益无害的。即使IPV9最后流产了,但如果能把其中的技术方面的经验以及开发者的开发经历都告诉大家,也算是国家没有白花这个钱。

  253. 飞龙 于 2009-02-22 1:56 上午

    各位网友,在所谓要加强网站管理的呼声下,我已不能发贴子了,上去就删了,请各位网友谅解!

  254. lovekernel 于 2009-02-22 2:22 上午

    老实说,我不大相信他们会删贴。

  255. 乱世狂人 于 2009-02-23 4:31 上午

    谢某人不出来,局外人再怎么争论,也不会得出什么结果的。

  256. 阿虎 于 2009-04-10 5:07 下午

    我对网络确实不太懂得。去年修了一门课而已。但几位编辑的科学精神与人格涵养真让人敬佩。有些人自以为辩术高明,明眼人看来,跳梁小丑而已。

  257. ipv9造不成局域网 于 2009-05-13 4:03 上午

    现在能看到的ipv9的文档根本就没毛用啊,还有什么好争辨的

  258. ipv9造不成局域网 于 2009-05-13 4:06 上午

    拿出技术再来说话

  259. chroot 于 2009-05-19 6:04 上午

    我觉得跟一个二百五去谈论技术实在是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就像跟一帮粪青去解释什么是民主一样,很不明智。当然必须要肯定几位编辑在辩论中的姿态以及诲人不倦的精神~但是问题在于,这一块石头它泡在茅坑里面你再怎么弄它,它也还是又臭又硬啊。工科的年轻人我是不信有人会去信这个东西的,如是的话,那该生不是阴谋家就是个十足的蠢材。

  260. 沈 阳 于 2009-07-17 7:43 上午

    最新消息:IPv9打进ISO中,咱们的代言人又找国家领导人批示要把它列入创新项目中研究一下。哈哈!

  261. 沈 阳 于 2009-07-17 7:45 上午

    俺辛苦写的新系列,可惜这里不推荐了,不再发了。

  262. 高飞 于 2009-07-18 12:03 上午

    沈阳先生,您的《IPv9营销聊》系列,第一篇发表于本站2009-02-04,然后7月上旬递交了其后四篇。编辑们找不到五个月前的第一篇,一直以为此系列不全。。。

    待我们尽快着手这个系列。。。

  263. 陈怀临 于 2009-07-18 12:09 上午

    对于IPV9,我个人认为基本上不会有市场。这里面涉及的根本点是通信厂商,如华为,中兴等不会去开发这样的系统。所以,其结局必然是不了了之。没有什么可怕的。

    高飞的文章,从专业的角度,已经把IPV9分析的很清楚了。沈阳兄的文章在各大博客中阅读量很大。

    我们说的太多,谢所长反而斗志昂扬了。。。。。。

    至于张庆松,他是一个文人。文人嘛,不理他就是了。毛润之很看不起文人。虽然不太对。但用在张这样的文人身上,我看是很对。

  264. 沈 阳 于 2009-07-18 12:27 上午

    张庆松即为此网的神州兄也(见sina blog)。这次终于自己显身了。此是一。
    第二,我刚刚把第10也post上了,谢高兄。

  265. 陈怀临 于 2009-07-18 10:54 上午

    IPV9的人既非学术界人士,也非工业界人士。因此,不可能有所发展。这也是我个人认为《弯曲评论》不会再多加评论的原因之一。没有太多的必要了。

    不能说,有个民科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错了,非得让一批理论物理学家放下手头工作,与其找个茶馆辩论一番:-)。

  266. 高飞 于 2009-07-18 3:30 下午

    沈阳先生10篇都已经收到,待我们慢慢阅读并发表。一天发出10篇来信息量过于密集,细水长流比较好。

  267. 沈 阳 于 2009-07-18 4:31 下午

    陈首席:如果中国没有人去披露汉芯造假,是不是会有更多的陈进教授在中国拿纳税人的钱继续“创新”下去?!
    本人认为:作为科技工作者良知之一,揭露造假是一种天职。

  268. 陈怀临 于 2009-07-18 5:09 下午

    沈阳兄,IPV9的人不是学术和工业圈内人。是不可能有陈进和汉芯的能力的。陈进,其实还是有真本事的。至少UT Austin的EE博士,而且,其导师估计比大宋EE/CS方面任何人都牛叉的多。另外,上海交大也在其中。上海交大可不是什么党校。你也知道,在我大宋,不是圈内人,别人是不可能与他玩的。

    例如,我自认为一身武艺。我认为我可以去大宋任何高校计算机系出任教授,讲授系统软件,通信系统。

    可是到了北京,谁理我呀?在达官贵人,学术名流,业界矫子,金融大亨,红2,3代等等眼里,什么都不是。

    为什么?

    不是圈内人,没人搭理你。

    以此类推,

    工业界:华为,中兴是不可能搭理谢所长的。因此,IPV9是会不了了之的。
    学术界:科学院,清华,北大是不会搭理谢所长的。因此,IPV9是会不了了之的。

    由于工业界和学术界都不会带谢所长玩,因此,弯曲评论没有必要带谢所长玩。

    证明完毕##

  269. 沈 阳 于 2009-07-19 2:48 上午

    哈哈哈,陈首席是典型的美式证明。难怪你没有高飞主编积极写IPv9。此其一。
    IPv9们以为用ITU曲线进ISO再攻下ICANN,IETF就不用理了。其二也。
    他们己经想出售“.China”被超级奶爸搞黄了,现在是先从湖南教育厅(下属公司)、跟着是江西、陕西教育厅入手:将用IPv9安全网络为大中小学生档案托管,120元/年.人 十进制网络运营费。这就是它下一代网络经济增长点。别小看呵。

  270. 今天无聊,竟然看了IPv9的评论 于 2009-12-17 7:06 下午

    领教了骗子的本领。不过想想也是悲哀,懂行的人一眼可以明白的,竟然也有人相信。

    ITU,ISO,什么专利,有什么神奇的?骗子就用这些名词来吓唬人。

  271. jack_fangdb 于 2011-01-20 9:30 下午

    时间到了2011年,一月二十一。 ipV6终于启用,IPV9偃旗息鼓

    陈首席一番话触动非常大:
    例如,我自认为一身武艺。我认为我可以去大宋任何高校计算机系出任教授,讲授系统软件,通信系统。

    我居然连着3年忙着找工作。。。。。。,也不单单工作不好找,
    我联想到了,那位回国后,宁可在大街上卖小货,也不肯随便就业的博士。

    大家纷纷打击飞龙那厮。是因为读书人还保留了一点本性,其实国内环境,我乐观估计,需要2代人才能改观。
    各人都有个活法。

  272. 陈怀临 于 2011-01-20 9:43 下午

    你太给力了。把这个都翻出来了

  273. zeroflag 于 2011-01-20 10:39 下午

    有人把这么古老的文章都翻出来了。

    不过,三年已到,哈哈爱兮爱乎爱乎!

    # 匿名 于 2008-09-06 4:00 下午

    204GNC: 骂得好。骂得越凶,就越能显示ipv6支持者是什么水平。真理不是骂出来的。

    高飞:不要那么自信。在中国的标准发展过程中,你又什么样的贡献来让大家相信你能够做出这样大胆的判断。

    不出三年,你将会为你在IPV9上所发出的言论而感到羞耻。

  274. 理客 于 2011-01-21 12:39 上午

    需要多久才能改观,真的是太难的历史作业。但不妨碍我们看看地球和历史
    如果大部分人都安于现状,那两代,100代都没用,看看非洲、东南亚、中东…
    如果大部分人都能站出来并且大部分是诚实公正理智的,那么一代太久,朝夕之间,世界变矣
    当然,实际情况节约两个极端之间,而能改变这个进度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为德国二战忏悔的牧师的故事流传久矣,可是有吸取这个教训的人少矣。
    以IT的摩尔定律速度进行的信息公开能力也许能加速社会的变化,当然,我们认为大多数人不坏,所以大多数是向好的方向变化
    总是能看到海内外有志人士在折腾,虽然还总是很郁闷,也很难说距离变化到拐点的时间还很难说,但只要不断折腾向上变化,总是能加速到拐点的时候。
    一个弯曲也许没有什么,但如果千万个弯曲,或者千万个人投入到弯曲这样的事业中(首席会不会高兴的睡不着:)中国技术将会怎样?

  275. kevin 于 2011-01-21 1:47 上午

    没有用的。。。这篇神奇的土地。。。

  276. 理客 于 2011-01-21 2:12 上午

    自然和人类都太难说确定
    当第一批欧洲烂人首次登陆美洲大陆的时候,也许现在的人会说这意味着一个新美欧文化的开端,可如果是在当时,会有几个人不认为这是在痴人说梦呢?
    当我们在赞叹美国人在短短的几百年创造的帝国辉煌的时候,也不得不佩服所有美国人为此付出的血汗,作为同是人类的中国男人,是要永远痿下去靠美国的伟哥支持的假太监,还是要自我雄起做个真男人,就看中国到底有几个男人

  277. newer 于 2011-01-22 12:53 上午

    中国环境的根源只有一个:愚民。
    教育是改变现状的最好途径。
    如果能够有机会靠简单的欺骗就生活得很好,除非比较偏执或者幼稚,我为什么要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

    看看脑白金,事实证明,中国的民众还真就这个水平。

    时势造英雄,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什么样的听众就有什么样的演说家。

    如果想维持现状,很简单,保持民众的状态!信息控制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归根结底,人可以很强大,其实又很脆弱。

    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是中国的一个机会,开启民智。

    谢谢美国!

  278. 理客 于 2011-01-22 1:39 上午

    人不自愚,谁能愚之
    人不自醒,谁能醒之
    人不自立,谁能立之
    人不自强,谁能强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79. 闲言 于 2011-01-22 8:38 下午

    32楼所提到的“电子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的网络架构技术规范”居然堂而皇之地引用两篇愚人节RFC(1606,1607),不知两位RFC的作者会做何感想?
    去年还有从事投资的朋友遇到有人四处兜售IPv9,岂非咄咄怪事。

  280. 莫林 于 2011-06-10 9:44 下午

    1、能不写繁体尽量不要写繁体…简体中夹杂繁体看起来很不顺眼…【针对评论中内容】;

    2、讨论得激烈点没事儿,科学界本来提倡百家争鸣,多几个人说说,多几个人驳驳,好事。

    3、时间终究会给我们一个验证,我们在秉承科学发展的同时,坚持自己的创造信仰,对这个2020的历史节点终将会有一个区分答案。

  281. hid 于 2011-06-10 10:43 下午

    我一直认为弯曲是一个技术论坛,应该多谈技术,少谈技术之外的(有太多别的论坛可以去)。要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无聊人士来折腾,浪费大家时间、精力。

  282. 理客 于 2011-06-11 2:05 下午

    技术是主力,但技术本身只是工具,还是要点精神和主义才fun,即使是geek,我们希望有一技之长的人能人尽其用,得到相对公平的收益,但从生存的角度,尤其是中国这么复杂多变的社会,生存哲学总是要一点比较好,曾经数学几近零分却学计算机软件到后来做得也还不差,曾经英语巨烂被投诉到现在也还马马虎虎过得去,对人生而言,技术经常不是最大的问题,当有人用技术问题忽悠的时候,如果你仔细分辨,不难发现背后人影晃动

  283. 张庆松 于 2011-10-15 12:01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