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9营销聊(2)一些最新政策信息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笔者撰文几点小说明]    2009年1月30日写了本系列上一文之后,常常有网友从即时通讯上问笔者:怎么没有新的一文出来?

为此,笔者需要借这一文作一下说明:

首先,本人不是“中国IPv9(十进制网络)”产品代言人,因此不会专施“中国IPv9(十进制网络)”产品信息发布。

其次,本人作为媒体从业者,只把收集到的有关“中国IPv9(十进制网络)”产品有意思的东西,归纳来给大家共享一下,因为很多人说见到IPv9(十进制网络)产品的人很难:打电话、找办公室都难。找文章介绍则很高端的特别虚(政治、国家成了产品形象)、很技术的又特别含糊(同既有技术理论不太含接),把不少既不玩政治、也不懂技术的投资人弄得“头大”(被洗脑感觉),想当代理的网络公司“脑昏”(心理不踏实),想做研究的人“一头雾水”(遇到似是非是“新理论”)。当然,他们最后都找到了笔者的这些年来所写拙文,才慢慢弄明白一些来龙去脉。这种经历,让自已有动力继续跟踪“中国IPv9(十进制网络)”产品,把最有值得剖析的问题向大家推荐。
  [一些政策面信息] 阅读全文»

(没有打分)

IPv9营销聊(1)春节前收到一封IPv4看不到贺卡

    [引子]
    笔者从2004年12月底开始写“中国IPv9调查”以来,一直想到一个可以把自称是具有“自主创新、另辟途径,建立新的互联网理论基础建立新的互联网架构”的IPv9商品营销问题写一写。

2007年11月30日,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办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研讨会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

    这一方面是自己觉得,“中国将诞生首位世界级富豪—两万亿财富”这样的经济学预言,如果没有市场经济营销手段做支持,那将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事儿;

中国将诞生首位世界级富豪(2005年12月《经济》)

      另一方面,从2004年12月底至今己经是第5个年头,这个声称“中国IPV9技术孕育而生,使得我国从此就能够有效地打破美国当今在国际互联网技术上和产业链上的垄断地位,并已使我国事实上成为继美国 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和掌控网络域名和地址分配等核心技术和上游产业链稀有信息资源的国家”(谢建平:《互联网产业的本质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产业地位》2008年12月24日)的如此革命性产品,以笔者作为中国ChinaNet第一批(1995年10月上网)3000个用户之一,浸泡在网络这么多年,却无法从它自称是“域名”这个角度去触摸到它的存在—那怕是让笔者扮演一次成语故事“盲人摸象”中的盲人也成。

    不过,2009年春节前的1月23日,笔者邮箱中收到一封笔者在IPv4网看不到图片贺卡,才顿时感悟到:其实,IPv9一直在做网络营销,只是它的网络营销理论可能与IPv4的网络营销模型不同而已。由此产生了写此《IPv9营销聊》系列冲动。

    [一封IPv4看不到贺卡]
    From: 13386036170@133sh.com
    Sent: Friday, January 23, 2009 11:02 AM
    To: 为防止spam,编辑在此隐去25个电子邮件地址
    Subject: [贺卡] 十进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祝您春节愉快、阖家幸福

  
    这封由“13386036170@133sh.com”(133上海手机用户)发出的邮件,笔者在IPv4网看不到图片贺卡(把此邮件分别搬在我家有2台台式电脑、3部笔记本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都同样结果,见抓图)。不过,从笔者的存档文件中,还是查出这个“13386036170@133sh.com”邮箱是2004年12月底开始与本人有邮件及电话联络的香港永久居民、中国IPv9数项专利持有人谢建平先生。

    而在上面邮件收件人中,有浙江大学平玲娣教授等一些似乎是这些年来“沾染”了与IPv9有关的人士(包括笔者,哈哈)。

    不过,这封谢建平先生发出的邮件让笔者似乎发现了几个有趣的问题:

    一是“十进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取代了那“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了(?)
    二是之前据笔者了解到,很多媒体记者在试图打谢建平先生的13386036170手机、及向此“13386036170@133sh.com”邮箱发邮件预约采访谢建平先生,都不成功。而这封邮件似乎告诉大家:谢建平先生的13386036170手机及“13386036170@133sh.com”邮箱都很正常,只是之前可能一直比较不方便与大家沟通联络。
    三是上述邮件收件人都是对中国IPv9有“沾染”的人士,今后大家不妨向这些邮箱发一下采访预约,一定会有收获。当然,笔者的那个邮箱是比较少用了(垃圾邮件占98%,一个月最多收几次信),有兴趣可以从下面附上邮件信息中直接发给俺。

    好了,2009年牛年俺的第一篇IPv9文章就这样与大家见面了,后面会陆续写下去,感谢十进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谢建平先生的看不到图片贺卡!

    中国IPv9调查系列文章网址http://w.org.cn/user1/4/subject/72.html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9年1月30日 16时30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http://w.org.cn

(2个打分, 平均:3.00 / 5)

是IPv9还是IPv6在让国人面临尴尬?

image

      笔者是在2008年1月看到新华网上的文章《新闻分析:IPv9何以成为互联网技术重大创新》【1】而萌生了对IPv9这个东西进行系列批判的念头。因为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这样的媒体,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毕竟是全国性媒体,具有权威性;这上面的新闻倘若有误导性,则结果是严重的。系列批判《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发表后不到一年,笔者又在人民网上看到了两条惊世骇俗的新闻:《政府官方网站现已拥有十进制网络安全地址》【2】和《欧洲来华宣传未来互联网 IPV6让国人面临尴尬》【3】。

      张庆松博士,这位研究“中华智慧学”的博士,在弯曲评论上算是有名人物了,可能在互联网社区也算是有名人物——打着战略策划家的幌子经常鼓吹IPv9,和谢建平先生沆瀣一气。张博士的最新大作,《欧洲来华宣传未来互联网,IPV6让国人面临尴尬》,就再一次耸人听闻的看扁IPv6和鼓吹IPv9。张博士在其博客上【4】,还更加煞有介事的预告其新文章《互联网分裂的趋势及影响》,把金融危机和IPv9以及网络问题联系在一起来说事情。

      关于技术,弯曲评论已经在各个方面批判过了IPv9。敢为IPv9在技术上辩护和叫好的,在这里也无非是飞龙和神州两人,神州这位先生的发言还特别云山雾罩,有人说他就是张庆松本人,笔者无意深究。笔者这里不再讨论IPv9的技术,而是着重讨论IPv9的鼓吹者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态和做法。

     说到批判IPv9,笔者坚信,国内各个网络研究机构,从中国科学院到中国教育科研网,从各大电信公司到各大高校,都对IPv9的那套方案有几斤几两很清楚。无论谢所长找了哪些吹鼓手来呐喊,这些机构从不曾为IPv9背书。但是,也没见过他们出来批判IPv9。原因笔者分析,一则大家都有正经的项目在手里忙着,无暇来对付这个东西;二则嘛,当年无数民间科学家说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科学院数学所可没有必要对那些寄来的成堆资料分析辩驳;三则就是出于一条被广泛接受的理念: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大家觉得此类东西自然会“被历史潮流淘汰”。IPv9的鼓吹者们正是看上了这几点才操作的。

     一般说来,决策机构为了政策的相对公平和正确,往往机构组成人员就包含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专家,或者咨询他们的意见。在科学决策的大前提下,忽悠所有人的难度无疑是大大提高了。当然还有影响决策的其他因素,比如意见的广泛度,比如民意,比如游说集团的力度。多种因素下,一个不那么靠谱的东西要上位,只能靠赢点眼球然后浑水摸鱼。谢所长和张博士以及飞龙做的,无非就是把水搅浑,让大家无从分辨。从这个意义上说,IPv9这种东西能把水搅浑,然后被拿出来讨论,就已经是他们的胜利了——赚不到技术分,赚点眼球分。大凡要忽悠或者说服别人,你都需要用自己的“强项”来说事情,要让别人觉得你的“强项”更强,掩盖自己的“弱项”。所以呢,对于学社会科学的,忽悠者就一定要上科技名词显得现代精深;对于学自然科学的呢,忽悠者就一定要上人文理念显出社会责任。在配合上,IPv9的推广团队也算比较有策略,飞龙就以“侃”技术为主,尽管其声称的所谓IPv9扩展性、安全性和便利性都不怎么靠谱;而神州等就以“侃”政策为主,从民族创新谈到金融危机谈到扩大内需到战略规划,反正就是基本上不沾板儿的那套。

     弯曲评论有个理念:越是深刻的道理,越要广而告之方能深入人心;越是矛盾的议题,越要辩论方能显出其真谛。“道”需要论才明白,才能有名。如果得道者不屑于驳斥IPv9,IPv9又使劲把水搅浑,那当道者决断的时候就无法拿到全面的输入信息。这一点上,得益于弯曲评论的系列批判和讨论,飞龙已经把IPv9的那些不愿公开的技术资料透露了不少,其对安全、地址、扩展等方面的理解也让大家“大开眼界”;神州呢,就反复宣扬自己的“眼光”和“远见”。其实这个过程中,谈不上谁驳倒谁——弯曲评论和众多读者反对IPv9,IPv9支持者照样可以出去找合作找资金,照样宣传。辩论的双方无非是摆出自己的论点论据,让评判的一方做决定。

     要决定一方的论点有没有可信度,往往讲话的人以及其拿出的论据很关键。所以,IPv9们当然可以说自己先进,他们的论据就是IPv9的那几个专利和一些不怎么通顺的“优点分析”;他们说IPv6过时,让国人面临尴尬,论据不外乎是一些研究机构的下一代互联网项目;说他们的眼界深远嘛,论据没找到,似乎谢所长的“多产”和张博士的中华智慧学战略规划以及WAPI上讲过的几句话也就是论据?而弯曲评论这边呢?高飞不敢说IPv6有多么先进,至少这是一个网络学界正规讨论认真规划的协议集,有IETF资料为证,有众多设备商的支持。弯曲评论没有谢所长那么高产的专利,但是众撰稿人都是在网络业界和学界耕耘多年,发表过文章、讨论过规范、编程实现过,他们说话靠不靠谱自有公论。神州指责笔者不知道欧美的下一代网络研究计划,说我们是井底之蛙。笔者不知道神州是否只知道一个名词就拿来献丑,但是笔者至少和GENI联系紧密,也参加过clean slate的研讨会。由于笔者和GENI签有NDA,因此不能详谈(猜猜神州是否会指责笔者装神弄鬼了?)。

     为了推广IPv9,神州和飞龙基本上把国际网络界和中国网络界都批判遍了,把IPv6和中国目前的NGI项目也批判遍了。是IPv9还是IPv6在让国人面临尴尬?把所有的信息都摆出来,让每个人特别是决策监管机构都看到、听到、想到,是很有必要的。弯曲评论就是论道的——大家都摆出论点论据来,看你能把水搅多浑,让公众判断谁在忽悠。能推进公平、健康、透明的决策机制,这个论道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 新闻分析:IPV9何以成为互联网技术重大创新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1/23/content_7482216.htm

2. 政府官方网站现已拥有十进制网络安全地址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403909.html

3. 欧洲来华宣传未来互联网 IPV6让国人面临尴尬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43429/43540/43550/8404760.html

4. IPv9专集的博客
http://king-ipv9.blog.163.com/

 

(3个打分, 平均:5.00 / 5)

陈怀临时间–我对IPV9的看法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王小云教授究竟是如何震撼密码学界的

public key

      前一阵子在《弯曲评论》上的讨论中,大家谈到了密码学和协议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MD5、SHA-1、AES等算法都是公开的,这会不会导致这些算法不安全呢?而国内的众多媒体渲染的,“山东大学王小云教授破解MD5加密算法”究竟是何种成就?看大部分中文媒体是基本得不出结论的,因为许多记者喜欢用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词语把一件事情说得惊天动地来装噱头,而真正的专业知识几乎找不到。正好前几天杰夫的文章《百万美元悬赏:求解七大世纪难题》提到了徐迟写《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情。当年徐迟虽然有点夸大哥德巴赫猜想在数学界的地位,可是在专业上是一丝不苟的——数学不是徐迟的专业,可是也一点不敢马虎,生怕报道出现什么硬伤。王小云的成就也需要一些一丝不苟的文章来说明。

      从头说起,密码学(Cryptography)这个词源于希腊语kryptós(意即“隐藏的”)和gráphein(意即“书写”)。望名知意,密码学是研究如何隐密地传递信息的学科。在现代特别指对信息以及其传输的数学性研究,常被认为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和信息论也密切相关。

      二战以前,经典密码学的研究往往只考虑信息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如何将可理解的信息转换成难以理解的信息,并且使得知道如何转换的人能够逆向回复,但不知道如何转换的拦截者或窃听者则无法解读。用行话说,这个“转换”就是加密算法。经典密码学拼命的研究更优秀的基于文本语言的加密算法,而知道了加密法就能一览无余的破译密电。这就是为什么描述以前战争的电影中,那个“码本”总是非常关键,我军打入国军内部的红色间谍工作都围绕它展开。

      十九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认识到算法保密并非理想的防护手段。柯克霍夫原则(Kerckhoffs’ principle)就明确提出,“即使密码系统的任何细节已为人悉知,它也得是安全的。”信息论鼻祖香农也有句近似的话“敌人了解系统”。于是密码学开始研究更“好”的加密算法——用这种加密算法产生密钥(key)来加密要保护的内容,安全寄托在密钥上而不是算法上。即使敌人知道了使用何种加密算法,只要密钥未泄露,理应足以保障资料的机密性。通常认为,1970年代中期当时的美国国家标准局(现在是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公布由IBM开发的DES这一事件推动了现代密码学的公开学术研究。

      现代密码学的主要领域包括:密码学原理(如探索单向函数、求解椭圆曲线函数等)、密码分析学(发现密码机制的弱点,如加快求解整数分解问题的速度)、公钥密码学(主要成果如RSA、DSA、椭圆曲线密码)、密码协议(如MIT开发的Kerberos)等等。

      好了,现在可以说到王小云教授的研究领域了:密码分析,简而言之就是找别人算法的漏洞破密。为什么这个研究课题会有存在的必要呢?这又要扯回去谈几句。现代密码学开始在加密算法公开的条件下,研究如何保护和传递密钥。也就是说,保密性不再寄托在算法上,而在密钥上。试想,如果保密性寄托在算法上,算法一泄漏,整个系统的保密性就没有了。如果保密性基于密钥,密钥泄露了信息也可能泄密,但是泄露一个密钥对系统的影响小多了——每个加密都选不同的密钥,互不干扰,一个泄露不影响另一个;其次密钥可以随着时间不断地变,把泄漏受影响数据的时间窗降到秒级。

      这样看起来,破解单单某一个密钥没什么用,要破还是要破解算法(注意这里说的是破解,不是说知道算法,算法是公开的)。二战以后,计算机与电子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破密分析的发展,抵消了某些加密算法的优势。不过,优良的加密算法仍保持领先,通常好的加密算法都相当有效率(快速且使用少量资源),而破解它需要许多级数以上的资源,使得破密变得不可行。王小云教授做的,就是分析这些算法的漏洞,比如证明其理论上不够严密,比如找到方法使得破解它的资源大大减少使得破解可行。

      下面该谈到更具体的技术了。在现代密码学体系结构中,hash函数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关于它的译法,有说杂凑函数,有说哈希函数,有称散列函数,笔者这里保持原始英文名称。Hash函数和许多重要的密码算法相关,被普遍应用于数字安全的几乎所有方面。美国著名密码学家Bruce Schneier 这样说:“在我设计密码协议的时候,我处处都用到Hash函数,他们就象万灵药一样。”

      依照数据结构的简单定义,hash函数描述一种映射关系,将输入数据映射成输出的hash值,通常hash值比输入数据要短得多,例如,在数据库中把数据通过hash映射成其存储地址。在密码学中,hash函数的作用是把任意长的输入字符串映射成固定长的输出字符串。这个过程可以描述成:hash函数用来生成信息的摘要。输出字符串的长度称为hash函数的位数。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hash函数是SHA-1(160位)和MD5(128位)。顺便说一句,SHA家族的五个算法是SHA-1, SHA-224, SHA-256, SHA-384, 和 SHA-512,由美国国家安全局 (NSA) 所设计,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发布。至于SHA-0,1993年发布后就很快被撤回,从未正式进入SHA家族。

      如果两个不同的串经hash函数计算得出完全相同的hash值,则称这两个串是一个冲突(Collision)。既然没有长度限制的串都经过hash产生一个相同长度的串,那么根据鸽笼原理(中国学生更熟悉的译法是抽屉原理,简单描述是:若有n个笼子和n+1只鸽子,所有的鸽子都被关在鸽笼里,那么至少有一个笼子有至少2只鸽子),这个hash函数就一定会有冲突。冲突后会怎样?举个例子,如果两个指令“向目标发射核弹”和“给我订午饭”冲突,它们的hash值,即摘要,对接收方放而言是一致的。如果接收方把后者当成前者执行……

      一个“好”的hash函数,要(1)保证输入串和输出串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2)也无法从hash值得到原串,(3)而且要让冲突的发生非常困难。几乎所有的hash函数的破解,都是指的找到一个冲突(前两条都能被破坏的hash函数也太弱了点,属于第一时间就要抛弃的)。一直以来,对于公认的“好”hash函数,并非无法冲突,而是业界都认为要任意制造出冲突需要的时间太长,在实际情况上不可能发生——比如,通过强力攻击(brutal force)来穷举,SHA-1算法是160位的。如果用它来验证2^160+1个字符串,根据鸽笼原理,会有至少两个串的校验码是一样的。这样就找到了一个冲突。实际上,因为算法的特殊性,概率上只需要2^80次计算。想找到这样一个冲突,计算者可能要鞠躬尽瘁了。算个一万年才找到冲突,猴子都进化成人了。而且,找到了冲突不等于找到了一个有用的冲突。

      而王小云教授的发现可能会打破这个必然性。王小云从事的是理论破解,她致力于提出算法使得可以用低于理论值的穷举次数找到冲突。她的主要贡献是给出了MD5,SHA-0的冲突,以及SHA-1的理论破解。

      2004年8月在加州Santa Barbara举行的国际密码讨论年会(CRYPTO)上,王小云及其同事展示了MD5和SHA-0的hash冲突。她不仅能在2^37次计算后找到冲突,而且已经在她的实验室里用计算机找到了冲突。这个成果当时就震惊了全世界。

      2005年2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 RSA 年会上,王小云教授宣布他们证明了160位SHA-1,只需要大约2^69次计算就能找出冲突,而如前所述,理论值是2^80次。由于SHA-1函数广泛应用于现今的主流产品,其影响可想而知。这还不是对SHA-1直接的威胁——还没有人真正计算出SHA-1的冲突。王小云所发现的只是一种快于强力攻击的方法。但是,这意味着,还没有被真正破解的SHA-1,其防护壁上已经被人凿出了凹洞。来自ICSA 实验室的密码学家Mark Zimmerman 说:“这不是世界末日,但确实是漂亮的一击。”

      2005年8月,王小云、姚期智,以及姚期智妻子姚储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为Knuth起名高德纳的人)联手于当年国际密码讨论年会(还是在加州Santa Barbara)提出SHA-1函数hash冲突算法的改良版。此改良版使破解SHA-1时间缩短为2^63步。

      2005年之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利用王小云教授的破解。这也许是因为密码学家们才刚刚开始做她的后续工作。无论如何,王小云教授已经站在了密码学界的顶峰。

      唠唠叨叨了这么多,笔者最后要重申一句,MD5,SHA-0,SHA-1等hash算法都是公开的。因为“加密算法不公开”而声称自己是安全的协议,恐怕在两个世纪前还可行。在今天的密码学研究背景下,这个论断看起来非常可笑。

(11个打分, 平均:4.09 / 5)

给IPv9专家科普: 中国一年花多少钱购买IP地址?

[新闻来源]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互联网有望明年在湘试运行 》 (2007年11月3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三十日电 (记者 孙宇挺)…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室主任谢鲁江说,现在通用的互联网协议是基于十六进制技术的互联网体系,所依赖的根服务器等互联网核心硬件设备体系、域名等互联网信息资源体系,主要是由美国掌控。美国利用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的优势,占据了四十二亿个IP地址中的百分之七十四。
研讨会上,有专家称,二000年,给斯坦福大学分配的IP地址达一千七百万个,同期分配给中国的只有九百万个,而到目前中国总共也只有两千五百万个。中国每年向美国支付的使用现有国际互联网的费用,包括域名注册费、解析费和信道资源费及其设备、软件的费用等,却高达逾千亿元【编辑:唐伟杰】(http://it.chinanews.cn/it/hlwxw/news/2007/11-30/1092650.shtml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课题组的这个研究课题声称:中国一年为了IP地址向美国支付了“高达逾千亿元”。这个“包括域名注册费、解析费和信道资源费及其设备、软件的费用等”。这个算法因为没有见公开此报告,因此本人一直找不出它的计算清单。

阅读全文»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中国IPv9调查回顾[2006年4月18日采访录音稿]

下面是一位记者在2006年4月18日采访IPv9专利人谢建平采访录音稿,它可以让人明白其中很多真实故事情节:

问:上午的汇报顺利么?

谢建平答:蛮顺利的。我们总觉得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为什么要拿钱去做IPV6的试验?为什么不投资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我们现在都是自己筹资的,真的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我老谢人缘很好。

问:信息产业部那边已经表态了么?

谢建平答:这些话我不便说,因为这是很小范围内的汇报。反正国家从头到尾一直支持。从我们工作组成立以来,都一直支持。但是话应该这么说,一个部门对你的支持,应该是法律政策上的支持。我老谢不要你国家的钱。

问:那现在你们主要是想向政府要一个支持的书面政策文件?

谢建平答:现在的项目寻求支持是这样的,一是向政府要钱,二是向民间要钱。对于我这个项目,我需要国家政策,我不需要国家的钱。我觉得我这个技术这个专利有本事赚到钱,这是我今天站得住脚的原因。信息产业部说,你要政策我尽量给你,想办法把你纳入到十一五计划里面去。我说何必那国家和人民的血汗钱去做人家技术的验证品?我们IPV9能够通过市场行为发展到这个地步,应该说很不错了。

问:那除了希望纳入十一五规划立项之外,国标的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谢建平答:国标我们已经报批好了,上次已经开过会了。大概11月份吧。我可以这么说,我们做IPV9的是一帮技术精英,决不是乌合之众。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是,全是大单位,小单位我不找的。第二,我们对科学的态度是很严谨的。

问:最近一年来你们的IPV9有什么新进展?

谢建平答:第一,我们的民用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接口都可以互联互通了。这个很重要。第二呢,我们找了很多新的应用。比如我们利用V9去做电子标签的推广等。

问:那商业化做得怎么样了?

谢建平答:就发明技术而言,我的商业化是做得最成功的。你想现在全中国全世界打IP电话的人都是用的我的技术专利,你说我的商业化成功么?现在哪个专利是老百姓都在用的?所以那天我说沈阳,你一面骂我,一面又用我的的原理打IP长途电话。

问:那现在IP电话的专利在哪?

谢建平答:在我们这边。关键的专利在我们这。为什么呢?当时我们做解析系统的时候,就是解决这个的。所以我们的专利是世界上最普及的一个。所以我不怕搞不到钱。所以我现在可以向凡是使用SPCA3和用SHEEP 的人用ENUM的人收专利费。这是公正的不歧视的。你打17911的时候就是用了我的专利。
阅读全文»

(没有打分)

中国IPv9调查回顾[2008年政府协会工商调查]

    当以上的几年来调查让本人逐渐看到了“中国IPv9”的外围产业链轮廓之后,本人在2008年就运营此项目的核心问题作进一步信息调查。结果还是有不少收获:
首先,“十进制标准”这个说法只能是用“未批准”这个准确定义它的“部标”身份。即从2001年至今,“十进制标准”根本未获信产部“部标”名份。
其次,中国互联网域名,根据国家管理部门分工仅仅由信息产业部一家管理、不会有第二个执行部门参与管理。而且必须依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 》(http://www.cnnic.cn/html/Dir/2004/11/25/2592.htm)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http://www.cnnic.cn/html/Dir/2006/02/27/3619.htm)两个部颁法规管理。中国大陆地区不可能出现未经审批的网络及域名体系作为公众网络使用。
第三,这些“中国IPv9”的人,在3年前,他们给某位国家领导人写报告,说中国必须发展一个IPv9,信息产业部当时组织专家讨论并写一份报告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报告观点是:中国必须走互联互通、信息一体化、符合全球标准,才能产业化。这就是信息产业部对“中国IPv9”的基本意见。
第四,中国互联网协会胡启恒理事长(院士)在2008年初与几位中国互联网专家联名向信息产业部领导建议:取消“十进制标准”工作组、查处“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问题。
第五,有一公司自称“被批准受托与电信实业发展总公司建立‘数字域名北京中心’‘北京数据交换中心’,已经投入6000万元,目前正建立两重要部门的节点中心。 ”但是它与“湖南中心”又不是同一公司。而运营“湖南中心”的公司,据湖南省当地权威背景媒体到媒体披露地址实地采访也难找到、借助全国工商局联网信息系统查询,媒体披露公司名称难查到。
最后,2005年已经写入“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的RFID国家标准中有“十进制标准”文档,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使用的RFID标签中,并未获得中标使用。在国家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中,确实并不需要“十进制网络”,而支持CCTV等IPTV网络的技术提供商根本没有听说过IPv9与“十进制网络”。

这些来自中国管理互联网络最高层的政府部门信息、来自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专家行动、来自中国互联网络最Top应用(奥运会)中信息,都十分清晰地告诉笔者:以“中国IPv9”之名义下的产品,还欠缺完善、还没有得到中国管理互联网络最高层的政府部门政策批准(符合现有部门法规)、经营“中国IPv9”的产品企业对外披露的资讯前后不太一致、总是披着神秘的外衣。

那么,他们想干什么?他们能为中国公众网络提供有保障的服务吗?他们如果有一天突然神秘地从我们视野中消失时,将对我们社会哪些人造成损失?  … … 这些问题,不用技术专家去一一论证,只需要有良知、有一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介入、作深入的调查,信息终有一天会比本人这么苦苦跟踪数年还未见真相明白一些。

这就是本人把此4年来“中国IPv9调查回顾”写成简短介绍的期望。

附上相关新闻调查文章链接:

  • 给IPv9专家科普(4)超级奶爸给张庆松博士讲历史 sz1961sy 2008-3-18
  • 说说十进制网络(9)大限何期? sz1961sy 2008-3-5 3:50:00
  • 中国式闹剧——十进制网络和IPv9 sz1961sy 2008-1-30 说说
  • 说说十进制网络(5)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啥货色 sz1961sy 2008-1-25
  • 科技日报 高博: 是新一代互联网,还是“闭门造网”? sz1961sy 2008-1-25 13:23:00
  • 给IPv9专家科普(3)“.china”是伪域名! sz1961sy 2008-1-25
  • 说说十进制网络(4)信息产业部有“代理部长令”吗? sz1961sy 2008-1-25
  •  说说十进制网络(3)IPv9三大缺陷 sz1961sy 2007-12-15
  • 说说十进制网络(2)地面数字电视不需要IPv9 sz1961sy 2007-12-13
  • IPv9是非聊(5)上海市区政府信息化官员如此说 sz1961sy 2007-7-13
  • IPv9是非聊(4)一位加拿大学者问题 sz1961sy 2007-7-13 11:53:00
  • IPv9是非聊(2)信息产业部官员如是说 sz1961sy 2007-7-10
  •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0时58分 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sz1961sy@hotmail.com
    AOL IM: sz1961sy@aolchina.com
    家庭博客:http://w.org.cn

    (没有打分)

    中国IPv9调查回顾[2006-2008年代理商调查]

       为了了解“中国IPv9”的应用真相,本人这几年也陆续跟踪这个产品,因为它在2006年媒体传播中既有获得信产部科技司推荐、也出现在信产部副部长“2006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报告中、宣告中国“下一代网就是因特网下一代网,传统意义上说就是现在采用的IPv4,IPv6,乃至向IPv9延伸”这样让人觉得很不简单说法。
    比较失望的调查结论是
    第一,多控制中心机构很神秘:1、谢建平所长的单位网站很久没有更新内容。2、澳门的“亚太十进制网络技术中心”也陆续向“湖南中心”转移。3、“湖南中心”即“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
    第二、代理机构是纯粹商业公司:1、湖南与北京有一家同名公司。2、广东一家是广告公司背景。3、上海一家是做健康饮料(茶叶等)。4、新浪网上一家代理机构是做风能发电的。…凡此等等,商业味很浓。
    然而,这些代理商产业链企业似乎都很努力地向各个行业推广,拿了不少“协议”或者“意向书”借助媒体或者网上宣传“业绩”。其中有跟进项目快3年代理商告诉本人:市场难有进展,“还好,不用交任何订金,浪费了2年时间而己。”
    而在“十进制网络应用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专网上,那个“湖南高桥大市场”的IPv9网站内幕则是:“湖南中心这边的人,要和我们公司合作,我们是湖南高桥大市场,他们要我们提供市场的资料给他们,给他们录入到他们的系统中”、“他说把我们的资料录入到他们的平台,而且要几个人到我们公司来办公,并且要我们提供住宿和设备,我想他们说都已经互联互通了,怎么还要到我们这来办公呢?难道他们连办公场地都没有?”大家看了当事方技术人员如此披露的信息,心里会是什么想法或者联想?至少本人觉得有点欠缺真实(?)!
    当然,“十进制网络应用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主要两个产品:一是“十进制网络”、二是“数字域名”。

    附上相关新闻调查文章链接:

  • IPv9是非聊(10)媒体采访揭露内幕 sz1961sy 2008-2-21 2:37:00
  • IPv9是非聊(9)网友留言揭本质 sz1961sy 2008-2-1 14:45:00
  • 中国式闹剧——十进制网络和IPv9 sz1961sy 2008-1-30 0:24:00
  • 说说十进制网络(8)运营企业寻踪之三 sz1961sy 2008-1-26 22:54:00
  • 说说十进制网络(7)运营企业寻踪之二 sz1961sy 2008-1-26 15:57:00
  • 说说十进制网络(6)运营企业寻踪之一 sz1961sy 2008-1-26 13:40:00
  • 说说十进制网络(5)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啥货色 sz1961sy 2008-1-25
  • 给IPv9专家科普(2)谢建平拿老黄历蒙人 sz1961sy 2008-1-24
  • 给IPv9专家科普(1)全球IPv4地址分布 sz1961sy 2007-12-16
  • 说说十进制网络(3)IPv9三大缺陷 sz1961sy 2007-12-15
  • IPv9是非聊(8)网友披露湖南中心内幕 sz1961sy 2007-12-13
  • IPv9是非聊(7)台湾一位网友交流 sz1961sy 2007-12-10
  • 说说十进制网络(1)旧瓶换新酒 sz1961sy 2007-12-7
  • IPv9是非聊(6)一个网络管理员交流 sz1961sy 2007-7-13
  • IPv9是非聊(4)一位加拿大学者问题 sz1961sy 2007-7-13
  • IPv9是非聊(3)一位爱尔兰研究生来信 sz1961sy 2007-7-13
  • IPv9是非聊(2)信息产业部官员如是说 sz1961sy 2007-7-10
  • IPv9是非聊(1)想不写也难话题 sz1961sy 2007-7-10
  • (没有打分)

    中国IPV9调查回顾[引子]

        很多人对“中国IPv9”是啥东西都很迷惑,其实这种困扰本人在2004年12月15日第一次从网络上读到、《经济》杂志记者周季钢《谢建平两万亿财富:中国将诞生首位世界级富豪!》一文(http://media.163.com/04/1215/15/17LD27PD0014181U.html)后也同样迷惑不解,因此才进行了网络捜索、写出了第一批新闻调查。随后在2005年初的日本京都亚太区互联网技术专家会议(APNIC/APRICOIT)上又做了一次调查,在2006-2007年主要是跟踪IPv9的合作代理商们进行调查,而2008年以来则在政府有关部门、中国互联网协会、工商部门进行调查,也从一些用户处获得一些有意思信息。
        总的来讲,一位普通媒体从业者、既无互联网技术专业背景、仅仅出于一种好奇心、花了4个年头、己经写了超过20万字近100篇有关中国IPV9新闻调查、Blog跟踪,这一切都是来自一种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因为所有这些付出都是自费、义务、工作以外劳动付出,而且还换来“IPv9们”戴上“民族败类”的绿帽子。
        生活在21世纪开放的中国社会,我们应该庆幸有了互联网而让公众不再因信息闭塞而对自己的技术成就老是“夜郎自大”,而我们还应该庆幸有了互联网媒体性,让公众有知情权明白每一项技术成就对我们的好处及不足,这些就是中国社会在新世纪文明进步的一个很明显印证。本文就以短短数千字,与大家回顾一下自己从2004年12月以来所做中国IPV9调查的足迹。

    (3个打分, 平均:5.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