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v9调查回顾[2004年底新闻调查]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那一次新闻调查写出了《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1-8)》,类似“引蛇出洞”一样,把中国IPv9的核心人物、专利持有人谢建平先生引了出来。
    那一个2005年春节期间,俺家的电话凌晨2、3、4点还会有来自(自称)在澳门的谢建平先生、用国内133手机号码打来给本人讲IPv9的“洗脑”电话,有时长达1、2小时,让人感到遇到一个时差颠倒的另一个半球人似的。这期间也收到陆老先生电话两次,他自称写出IPv9的最初代码、出身于部队,现已退休。从陆老先生两次电话中获悉:“中国IPv9本来与IETF无关,但是为了与投资火热的IPv6拉上关系,老谢把它改名为IPv9的。连文档名称也仿IETF的RFC”。
    那一系列调查,都通过当时千龙新闻网原创新闻稿流程报审、获得修正后全部登载在千龙新闻网上。记得在2005年3月份,谢建平先生在一次电话中提到过要到北京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IPv9的进展,想在北京见一见本人。然而这个说法一直没有实现,倒是后来有记者转达谢建平先生不见本人的“难听”理由。而网络上,就开始出现在本人Blog文后大量留言,本人成了“民族败类”的评语。

    附上相关新闻调查文章链接:

   

  • 评“中国IPv9”会成为“民族败类”? sz1961sy 2005-5-4
  • 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8) sz1961sy 2005-1-3 
  • 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7) sz1961sy 2005-1-2
  • 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6) sz1961sy 2005-1-2
  • 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5) sz1961sy 2004-12-26
  • 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4) sz1961sy 2004-12-26
  • 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3) sz1961sy 2004-12-26
  • 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2) sz1961sy 2004-12-21
  • 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1) sz1961sy 2004-12-19
  •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中国IPv9调查回顾[2005-2006年初亚太区专家调查]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中国互联网基础技术的媒体从业者,自从涉及中国IPv9调查项目之后,就发现一个有趣问题:在国内负责IP地址分配与管理的机构单位专家都避讳谈“中国IPv9”一事。几经调查,才明白有当时信息产业部一个部门极力主张上此项目,数次专家会议都是以“不欢而散”收场,所以让本人觉得有必要向亚太区负责IP地址分配与管理的机构专家谈一谈,从他们口中对“中国IPv9”这一个带有明显“政治性质(任务)”、“军事目的(一国安全)”、“经济实恵(不用外汇)”的未来产品作一些评价。结果是:在日本京都国际会议中心,来自国内CERNET、台湾TWNIC、新加坡NIC等地的专家讲了一批IP网络全球及地区政策、技术步署现状,从IETF的IPv4、IPv6到IPv18形成过程,对“中国IPv9”一事物的技术客观性作了直接与间接的批判。
        这些调查全部有DV录像保存,是本人太太花了4周时间一一听打出来、又发了稿子给采访专家确认他们的言论与本人文章所引用准确,才一一公示。由于这段时间巧遇本人母亲患病在北京住院,本人必须在医院陪护,因此近一年时间离开了千龙新闻网没有任何工作。因此稿子以Blog方式发表。

        在发表了8篇亚太区专家调查之后,本人发现有更多关注“中国IPv9”一事的人主动与本人联络,因此才把这个“中国IPv9真相调查系列”一直写了近9个月(2005年6月-2006年2月)才停笔。其中“一位浙江大学教授三封来函及回复”、“一位工程师谈韩国IPv9” 则让外人从中看出这个“中国IPv9”技术研发团队内部的矛盾。需要说明的是:那位正直的华人韩籍工程师因为本人公布了MSN对话而在韩国受到来自“中国IPv9”项目经营者压力,自此之后再也不愿向本人透露相关信息。

        附上相关新闻调查文章链接:   

  • “中国IPv9”真相调查(12)MSN对话:一位工程师谈韩国IPv9 sz1961sy 2006-2-7 
  • “中国IPv9”真相调查(11)一位浙江大学教授三封来函及回复 sz1961sy 2006-2-7 
  • 从“中国IPv9”到“汉芯造假”事件 上海科技创新实力遭考验 sz1961sy 2006-1-26 
  • “中国IPv9”真相调查(10)复谢建平8月1日留言 sz1961sy 2005-8-1 
    “中国IPv9”真相调查(9)给谢建平老师留言的回复 sz1961sy 2005-8-1
  • “中国IPv9”真相调查(8)本调查小结 sz1961sy 2005-7-29
  • “中国IPv9”真相调查(7)亚太区业内专家谈“中国IPv9”商业化 sz1961sy 2005-7-29
  • “中国IPv9”真相调查(6)亚太区业内专家谈“中国IPv9”安全性 sz1961sy 2005-7-29
  • “中国IPv9”真相调查(5)亚太区业内专家谈“中国IPv9”国际化 sz1961sy 2005-7-29
  • “中国IPv9”真相调查(4)亚太区业内专家谈“中国IPv9”政治化 sz1961sy 2005-7-29 16:14:00
  • “中国IPv9”真相调查(3)复谢建平问题 sz1961sy 2005-7-23
  • “中国IPv9”真相调查(2)“中国IPv9”神话总汇 sz1961sy 2005-7-20
  • “中国IPv9”真相调查(1)序言 sz1961sy 2005-6-9
  •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PCT和IPv9多国专利的骗局

    PCT是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缩写,就是专利合作条约。

    为什么会出现PCT呢?要从专利的地域性谈起。专利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域性。简单说,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不能自动在日本得到保护;在美国申请的专利,也不能自动在欧洲得到保护。

    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是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8xx年,记不清了,缔结了一个《巴黎公约》。这个公约不只提供专利保护,它更加广泛的保护各种工业产权,比如商标。对于专利,最重要的优先权。除了产品外观是6个月,发明和实用新型都是12个月期限。这个期限的意思是说,专利申请人从首次向成员国之一提出申请之日起,在此期限内以同一发明向其他成员国提出申请,可以保留第一次申请的日期为以后提出申请的日期。这个日期,就决定了专利检索的范围。当然,既然是同一发明,日后向其他成员国所提出的专利申请的内容必须完全相同。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有很多发明的专利性(比如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未必能在这短短的6-12个月内看的很明白。另外,一旦进入国家阶段(就是在各个条约缔结国申请该国的同一发明的专利),就需要缴纳相应的费用。这就是为什么PCT会出现。通过PCT途径申请外国专利,申请人可以在优先权期限的最后一刻提出申请,可以从申请日起9个月左右或优先权日起16个月左右获得一份检索报告,还可以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28个月内获得一份检索报告。根据报告的内容,可以对权利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改,然后决定是否进入国家阶段。相对于巴黎公约,PCT申请可将进入国家阶段的时间推迟8个月或18个月,相应的费用也相应推迟8个月或18个月。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以的客户都选择在优先权期限的最后一刻提出申请。

    专利申请是一个相当花费金钱和时间的过程。例如英特尔的大部分专利在亚洲就在韩国、日本、中国和台湾进入国家阶段。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在亚洲,只有这些国家才有能生产那些半导体的工厂。而在没有可能侵犯其专利的地方是没有必要申请专利的。所以,没有什么专利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国家,尤其是像朝鲜、哈萨克斯坦这些地方。

    最近因为弯曲评论高飞打IPv9的假,我就来帮助大家了解一下怎么看出所谓IPv9的专利是一场骗局。所有的PCT申请都在wipo。有关谢建平的就只有这个了,http://www.wipo.int/pctdb/en/wo.jsp?WO=2002044903&IA=CN2001001343&DISPLAY=STATUS

    名称是:AN UNIVERSAL ASSIGNING METHOD FOR THE NETWORKING COMPUTER TO ASSIGN COMPUTER’S ADDRESS WITH FULL DECIMAL ALGORITHM

    优先权是:
    00 1 27622.0 30.11.2000 CN
    00 1 35182.6 26.12.2000 CN

    进入国家阶段的就只有韩国日本,而且日本也没有批准所谓专利:
    JP 30.07.2002 2002547002
    KR 30.07.2002 1020027009817 Published: 07.10.2002 Granted: 30.10.2004。

    疑点一:谢建平说自己有关IPv9有多国专利。我们看到,能从wipo上查到的就只有十进制网络的相关专利。

    疑点二:所谓多国,进入国家阶段的只有韩国和日本,得到批准的只有韩国。

    疑点三:飞龙所提供的专利号

    第一次:

    983808PCZA(南非)
    983808PCNO(挪威)
    983808PCKR(韩国)
    983808PCCU(古巴)
    983808PCCA(加拿大)
    983808PCEP(欧洲专利局)
    983808PCBR(巴西)
    983808PCAU(澳大利亚)
    983808CNHK(香港)
    983808PCJP(日本)日本高等法院审理中
    983808PCKP(北朝鲜)
    983808PCRU(俄罗斯)
    983808PCMX(墨西哥)
    983808PCKZ(哈萨克斯坦)
    983808PCSG(新加坡)
    983808PCUS(美国)
    983808PCTR(土耳其)
    983808PCIN(印度)

    第二次:
    韩国 0468543
    澳大利亚 64585/99
    加拿大 08155518
    香港 hk 1019647
    墨西哥 247963
    新加坡 200100645-1
    哈萨克斯坦 12503
    士耳其 tr 2001 0080013
    俄罗斯 2233471
    朝鲜 38113

    其实很明显是捏造的,不过这里我在详细解释一下:

    第一,各国专利号编码并不相同,所以不存在某一个号码后面加上国家代码就是专利号的情况。一开始我们就讲过,专利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域性。所以飞龙第一次提供的号码完全是捏造的。

    第二,被指出明显错误之后,飞龙提供了第二次的专利号码。虽然好像各国不同了,但是仍然是新手捏造。从上面我们提供的wipo的链接,点击“National Phase”就可以查询已经进入的国家阶段。并没有这些国家。

    第三,较真儿的读者可能会说,如果说现在再向这些国家提出申请呢?前面我们已经讲过,PCT虽然比较巴黎公约时间期限宽松,但是也有前后30-31个月时间的期限。谢建平2000年的专利有限日期,早已过了可以再进入这些国家国家阶段的期限。

    第四,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见过有客户申请朝鲜、哈萨克斯坦的专利。没有任何可以想到的利益需要在这些地方被保护。

    综上所述,所谓IPv9获得多国专利完全是一场骗局。目的之一自然是谋求经济利益。

    (11个打分, 平均:5.00 / 5)

    谢建平先生到底拥有哪些“IPv9”专利?

    在这篇文章里,本菜鸟会专门就“IPv9”所引以自豪的专利来进行分析,看看谢建平先生到底拥有哪些“IPv9”专利,看看“IPv9”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根基到底如何。还是那句话,本菜鸟对网络一窍不通,所以尽量用找到的数据来对比当事人的言语,来以此辨别真伪。

    首先笔者访问了“IPv9”的官方网站http://www.em777.net,在“与十进制网络相关的知识产权”页面(http://www.em777.net/patent.htm),可以看到:
    授权的专利有:《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和《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
    申请的专利有:《将联网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地址统一编制和分配的方法》、《十进制数网关》、《一种IPV9/IPV4 NAT路由器》、《一种IPV9网站浏览器插件》、《一种新一代IPV9路由器》、《一种联网税控系统及其方法》和《数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装置》以及”新一代安全可靠综合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总体设计专家组”成员单位相关的各种网络资源、终端设备、网络传输和信息平台等方面专利计90多项。
    笔者将上述有明确名称的专利在http://search.cnpat.com.cn上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
    《将联网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地址统一编制和分配的方法》于2004年9月8日被驳回。
    《十进制数网关》于2006年9月13日撤销。
    《一种IPV9/IPV4 NAT路由器》为名称的专利不存在。相近名称专利《IPV9/IPV4 NAT路由器》做为发明专利申请在2006年5月3日被驳回,做为实用新型专利于2003年10月8日授权,但在2007年12月26日因费用终止。
    《一种IPV9网站浏览器插件》为名称的专利不存在。相近名称专利《IPV9网站浏览器插件》于2006年4月5日撤销。
    《一种新一代IPV9路由器》为名称的专利不存在。相近名称专利《新一代IPV9协议路由器》做为实用新型专利于2003年12月10日授权,但于2008年1月23日因费用终止。
    《一种联网税控系统及其方法》为名称的专利不存在。相近名称专利《一种联网税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正在申请中。
    《数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装置》做为实用新型专利已经在2005年9月14日被公告授权,不属于正在申请的专利。
    在“IPv9”官方网站上明确声明正在申请的7项专利中,5项信息不准确,并且有4项是无效专利。如果说这是由于“IPv9”官方网站的失误没有及时更新网站的话,这些知识产权的内容至少将近3年没有更新了。

    再看看新浪科技对谢建平先生的采访稿,在搜索引擎上输入“IPv9专利拥有人:十进制网络不是第二个汉芯”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这篇访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谢建平:我也听到有人把我们跟汉芯挂在一起,这是不能挂在一起的。上海交大当初是体制出了问题,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交大与上海。我、交大、汉芯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舆论不能随便给扯在一起。我们与中科院签过协议,与浙大之间也是正规合作。我在中央党校那天把一些申请的专利拿了出来,在那么多国家拿到这些专利很不容易,因为涉及到外国人的经济利益,很多都是经过努力与斗争才成功的。
    谢先生提到在“那么多国家拿到这些专利很不容易”,那么究竟在国际上拿到了哪些专利呢?下面是在欧洲专利机构网站上搜索出来的公开信息。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会有纰漏,如果读者发现有哪些和“IPv9”知识产权相关的重要专利信息被遗漏了,欢迎告知笔者好及时更正。

    在http://patft.uspto.gov上搜索,用xie and jianping无法搜索到和“IPv9”相关的专利
    在http://gb.espacenet.com上搜索,用xie jianping或ipv9可以搜索到如下和“IPv9”相关专利:
    - General scheme for assigning addresses to networked computers by decimal algorithm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293403&F=0&QPN=CN1293403
    专利初始文件: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
    中文摘要:一种联网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总体分配方法,其通过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各种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并将各种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传输介质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联网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外部地址与计算机内部运算的地址对应编制。这种新的地址分配方法,能够为将来因特网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地址空间,同时这种新的也给各种个人信息家电和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等现象及个人通信终端的应用提供了足够的地址,而且还保证了地址结构可以有更多层次。
    申请日:2000年12月26日
    授权公告日:2004年6月2日
    目前状态:有效专利

    - METHOD FOR ALLOCATING ADDRESS WITH ALL-DIGITAL CODE TO COMPUTER ENTERING INTO INTERNET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HK1019647&F=0
    专利初始文件: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
    中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由入网号码、电话号码、分类号码组合的全数字编码构成;所述电子邮件邮箱的地址也可采用全数字编码的方式,由用户名数字号码和该邮箱所在的邮件服务器的域名的数字号码组成。按键拨号电话拨通或计算机键盘输入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并链入相应的数字码,通过专用软件的转换,便可访问电子信箱或浏览国际互联网。便于记忆、管理,分配地址不会重复。
    申请日:1998年12月04日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目前状态:有效专利

    - Data format method of two-dimesion and abover multi-dimension bar code identify and its networking application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912887&F=0&QPN=CN1912887
    专利初始文件:二维及以上多维条码标识的数据格式方法及其联网应用
    中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及以上多维条码标识的数据格式方法及其联网应用。一种二维及以上多维条码信息标识载体的标签存储有至少两个及以上的信息,包含标签本身及依附于该标签的物品和商品及服务的编码,是一个格式、内容规范的全球统一、全国惟一、终身不变的号码。为适应与现代各类物品和商品交易及服务相适应的物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上述条码标识经识读设备以及与网络数据传输,并通过数字域名解析系统或IPV9系统,实现其与计算机无缝衔接与网络互连和实现数据交换,是实现多维条码信息管理和信息流通的重要组成,是对二维及以上多维条码的印制、发行、应用等主体的有效监管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物质保证。
    申请日:2006年8月9日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目前状态:仍在申请中,未获得专利授权。

    - Guiding code used for object and commodity coding netowrk joi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system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719458&F=0&QPN=CN1719458
    专利初始文件:用于物品和商品编码联网的导引码及其应用系统
    中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品和商品编码联网的导引码,其使用于网络传输的电子或数字标识码和附加平面标识码或条码,例如二维条码,一维条码中的EAN-UCC条码,NPC条码,EPC条码,DPC条码,UID条码或IP-X条码或相互之间关联或兼容的多列或平列交叉或多维条码及电子标签方式时,嵌入一以数字或文字符或象形字符或它们组合的标识符号,如ITU-T-E164中的国家码和各国规定的地区码或物品和商品类别码为导引码的数字编码或有明确定义的文字编码。本发明解决了全球贸易过程中,每个国家对物品和商品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相关行政部门即海关,检疫检验,工商税务,知识产权,环境保护,银行,保险的资质、信用等方面发展的种种要求。
    申请日:2005年7月20日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目前状态:仍在申请中,未获得专利授权

    - Networking tax control system and its using method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649307&F=0
    专利初始文件:一种联网税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中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联网税控系统,其通过基于十进制网络系统的新一代安全可控综合信息网络平台来实现税控机的联网管理。本发明的联网税控系统包含:基于十进制数字域名体系的网络,其采用根据《数字域名规范》构建的数字域名体系为网络内节点分配网络地址;接入所述网络的数字域名解析中心,其对所述网络内各节点的网络地址进行管理;接入网络的税控机,其用于输入纳税信息;接入网络的税务信息控制中心,其通过所述网络与所述税控机进行通信,并验证和存储税控机发送的信息。
    申请日:2004年1月21日
    公开日:2005年8月03日
    目前状态:仍在申请中,未获得专利授权

    - Decimal number gateway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516415&F=0
    专利初始文件:十进制数网关
    中文摘要:十进制数网关(DDG)是一种与现有Internet实现互连互通的网际互联设备,其通过一个实现IP地址转换、子网内部自定义、自由分配网络地址的,实现内部与外部通信互访的十进制数网络(DDInternet)的根域名DDNS↓[1],具有保留DDInternet网内域名和地址及记忆(缓存)外网的域名和IP地址的DDNS↓[2]和同样具有地址转换功能的、至少有一个内部端口,一个外部地址的静态NAT↓[1]、动态NAT↓[2]及其软件系统和十进制数网关协议的系统组合,与基于数字域名系统装置(DDNS)和现行TCP/IP协议IPV4版本构建起来的、建立在IP地址长度在1~1024位的,如IPV6、IPV9协议基础上的具有安全、可控,既独立于现有的Internet网,又能与现有的Internet网络实现互连互通。基于自主开发的软件,既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系统成本。
    申请日:2003年1月10日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目前状态:2006年9月13日,视撤日。为无效专利。

    - IPV9/IPV4NAT routing devices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2579098Y&F=0
    专利初始文件:IPV9/IPV4NAT路由器 (实用新型)
    中文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PV9/IPV4NAT路由器。IPV9/IPV4NAT路由器域名网关、文件传输网关、路由并接在应用与传输层接口上后依次与传输层、协议、地址翻译管理器串接,IPV9协议栈、静态动态映射、协议翻译器、IPV4协议栈并接在地址翻译管理器上,静态动态映射、协议翻译器并接在地址池上,IPV9协议栈、IPV4协议栈并接在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协议翻译器与IPV9协议栈相接,用户管理界面与路由和地址池相接。本实用新型透明地实现协议地址翻译,实现了内部网IPv9、IPv4主机与外部Intemet的正常通信;解决了IPv9、IPV4专网与Intemet通信问题,以及过渡阶段不同协议之间的通信问题。将对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代网络,起到推动作用。
    申请日:2002年11月5日
    授权公告日:2003年10月8日
    目前状态:2007年12月26日,因费用终止日。为无效专利。

    - IPV9/IPV4NAT routing apparatus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411248&F=0
    专利初始文件:IPV9/IPV4NAT路由器 (发明专利)
    中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V9/IPV4NAT路由器。IPV9/IPV4NAT路由器域名网关、文件传输网关、路由并接在应用与传输层接口上后依次与传输层、协议、地址翻译管理器串接,IPV9协议栈、静态动态映射、协议翻译器、IPV4协议栈并接在地址翻译管理器上,静态动态映射、协议翻译器并接在地址池上,IPV9协议栈、IPV4协议栈并接在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协议翻译器与IPV9协议栈相接,用户管理界面与路由和地址池相接。本发明透明地实现协议地址翻译,实现了内部网IPv9、IPv4主机与外部Internet的正常通信;解决了IPv9、IPV4专网与Internet通信问题,以及过渡阶段不同协议之间的通信问题。将对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代网络,起到推动作用。
    申请日:2002年11月5日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目前状态:2006年5月3日,驳回日。为无效专利。

    - New generation IPV9 protocol router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2591884Y&F=0
    专利初始文件:新一代IPV9协议路由器 (实用新型)
    中文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一代IPV9协议路由器。它依次具有协议算法及管理层、IPV4、IPV9版的tcp/udp层、IPV4、IPV9双栈协议层、驱动程序及链路转换接口管理、硬件层并相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同时支持双协议栈;2)增强网络安全性;3)IPV9支持QoS;4)同时支持多路由协议。路由器同时支持各种路由协议,包括RIP1,RIP2,RIPngIPV9;OSPF,OSPFv2和BGP-4;IPV9的OSPF、OSPFv2和BGP-4。使路由器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网络的需要。
    申请日:2002年11月2日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目前状态:2008年1月23日,因费用终止日。为无效专利。

    - IPV9 network site browsing apparatus inserter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494015&F=0
    专利初始文件:IPV9网站浏览器插件
    中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V9网站浏览器插件。它依次具有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IE浏览器模块、支持IPV9的扩展Internet功能接口模块、Winsock接口模块、Winsock服务模块、Winsock.内核驱动模块、IPV9协议驱动模块、Ndis设备驱动模块并相接,Winsock接口模块与名字空间服务提供模块相接,Winsock服务模块写IPV9  WINSOCK传输服务模块相接。本发明通过在WINDOWS  2000和XP平台上,嵌入IPV9协议系统的多个功能模块,能解决成千上万用户在WINDOWS上浏览IPV9WEB网站。将产生巨大应用效果。
    申请日:2002年11月2日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目前状态:2006年4月5日,视撤日。为无效专利。

    - IPV9 protocol routing instrument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494292&F=0
    专利初始文件:IPV9协议路由器
    中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V9协议路由器。它依次具有协议算法及管理层、IPV4、IPV9版的tcp/udp层、IPV4、IPV9双栈协议层、驱动程序及链路转换接口管理、硬件层并相接。本发明的优点是:1)同时支持双协议栈;2)增强网络安全性;3)IPV9支持QoS;4)同时支持多路由协议。路由器同时支持各种路由协议,包括RIP1,RIP2,RIPngIPV9;OSPF,OSPFv2和BGP-4;IPV9的OSPF、OSPFv2和BGP-4。使路由器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网络的需要。
    申请日:2002年11月2日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目前状态:2006年2月22日,视撤日。为无效专利。

    - Unified encode and assigning method for addresses of networked computer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s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276563&F=0&QPN=CN1276563
    专利初始文件:将联网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地址统一编制和分配的方法
    中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将联网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地址统一编制和分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所有的为了与计算机和智能终端联网的地址的编制和分配定位为十进制法,其步骤为:先将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内部运算统一为特定的二进制形式;再将该二进制形式通过两次转换对应成十进制的形式表现。本发明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各种地址在全球范围内是唯一的,可使互联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各种地址的编制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分配更规范。
    申请日:2000年6月29日
    公开日:2000年12月13日
    目前状态:2004年9月8日,驳回日。为无效专利。

    - System for automatic generating IPV9 address and seeking corresponding IP address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2629353Y&F=0
    专利初始文件:自动生成IPV9地址和查找所对应IP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中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生成IPV9地址和查找所对应IP地址的方法及系统。它的步骤如下:1)读取表示数字网络终端名字地址的十进制数字标识码;2)把该数字标识码转换成以四位二进制表示有序的BCD码;3)在第二步转换成BCD序串前导附加上特定的二进位,构成该数字网络终端的接口标识符;4)将第三步形成的接口标识符与IPV9子网络前缀信息组合一起自动构成IPV9的IP地址;5)IPV9地址自动生成由一个自动生成地址的计算机程序实现;6)用数字域名地址查找所对应IP地址;7)用数字域名地址寻找IP地址由一个寻找IP地址的计算机程序实现。本发明可以不依靠额外的机制如DHCP等来获得IP地址。
    申请日:2003年08月06日
    公开日:2004年07月21日
    目前状态:2006年1月25日,视撤日。为无效专利。
    备注:该专利为“IPv9”相关专利,但发明人不是谢建平,而是浙江大学潘雪增、平玲娣、潘虎、陆连浩、官俊。

    - Method of automatic forming IPV9 address and searching corresponding IP address and system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514593&F=0
    专利初始文件:自动生成IPV9地址和查找所对应IP地址的系统 (实用新型)
    中文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生成IPV9地址和查找所对应IP地址的系统。它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数字域名DDNS服务器解释系统、Internet网络、数字网络终端;数字域名DDNS服务器解释系统是一个分层体系结构,由本地DDNS服务器D、本地区DDNS服务器C、国家DDNS服务器B、根DDNS服务器构成,本地DDNS服务器D按指向规则相互联网;根DDNS服务器管理国家的DDNS服务器B,国家DDNS服务器B管理本地区DDNS服务器C,本地区DDNS服务器C管理本地DDNS服务器D,本地DDNS服务器D向客户端节点的地址解析器提供数字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本实用新型可以不依靠额外的机制如DHCP等来获得IP地址。
    申请日:2003年8月6日
    授权公告日:2004年7月28日
    目前状态:有效专利
    备注:该专利为“IPv9”相关专利,但发明人不是谢建平,而是浙江大学潘雪增、平玲娣、潘虎、陆连浩、官俊。

    - V4 application of windows 2000 or XP and IPV9 or IPV6 network interconnecting inserting part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CN1472664&F=0
    专利初始文件:WINDOWS 2000或XP的V4应用与IPV9或IPV6网络互联插件
    中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NDOWS 2000或XP的V4应用与IPV9或IPV6网络互联插件。它具有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IPV4应用层、Winsock层接口模块、V4应用互联转换器插件、运输层、IP协议栈、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本发明通过在WINDOWS 2000和XP平台上,内嵌入V4应用互联转换器插件,能解决成千上万用户在WINDOWS2000和XP主机上,应用IE浏览IPV9(IPV6)WEB网站;应用IPV4 FPT客户端软件访问IPV9(IPV6)FTP服务器;应用OUTLOOK收发IPV9(IPV6)网上的电子邮件;应用NetMeeting与IPV9(IPV6)网上的主机直面相互开会。这将产生巨大应用效果。
    申请日:2003年6月16日
    公开日:2004年2月04日
    目前状态:2006年6月14日,视撤日。为无效专利。
    备注:该专利为“IPv9”相关专利,但发明人不是谢建平,而是浙江大学潘雪增、平玲娣、万征、潘虎。

    - AN UNIVERSAL ASSIGNING METHOD FOR THE NETWORKING COMPUTER TO ASSIGN COMPUTER’S ADDRESS WITH FULL DECIMAL ALGORITHM
    欧洲专利网址:http://v3.espacenet.com/textdoc?DB=EPODOC&IDX=WO0244903&F=0
    专利初始文件: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总体分配方法
    中文摘要:一种联网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总体分配方法,其通过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各种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并将各种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传输介质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联网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外部地址与计算机内部运算的地址对应编制。这种新的地址分配方法,能够为将来因特网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地址空间,同时这种新的也给各种个人信息家电和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等现象及个人通信终端的应用提供了足够的地址,而且还保证了地址结构可以有更多层次。
    申请日:2000年11月30日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目前状态:2001年10月17日,视撤日。无效专利。

    上述“IPv9”相关专利中,谢建平先生参与发明和申请的专利共计13项,其中无效专利8项,仍在申请中尚未授权的3项,已授权专利2项。
    也就是说,笔者从公开信息来源中,插到谢建平先生在国外申请的专利并得到授权(也就是拿到)的专利共计两项,分别是:《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和《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
    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谢先生在新浪科技的采访中所说的在那么多国家很不容易拿到的专利?如果读者发现文中遗漏了哪些谢建平先生拥有、已经得到授权的“IPv9”专利,不妨给出名称和概要信息,让笔者加入到文中。但是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只有两个专利授权,并且在大量专利申请无效的情况下,还在2008年1月23日借用中央党校场地召开的“十进制网络”推介会上声称在多个国家“拿到”了“一些”专利,是否言过其实了?
    当然谢先生可以说这两个专利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专利。这没问题,但是为什么对这些无效专利的情况,为什么仍然放在公开发布的信息中而不明确加以说明?

    (5个打分, 平均:4.20 / 5)

    揭开IPV9的神秘面纱–“IPv9”公开信息统计

    以下是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的关于“IPv9”的公开资料,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v9根本是没有被业界承认的编号,不过是所谓“IPv9”开发团队自己冠名的。

    1,国际标准文档* RFC1606
    该文档只提到了IPv9如何应用,并没有说明IPv9协议本身。

    2,网络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IPv9
    注意其中这段话:In 2004, a Chinese project called IPv9 was briefly mentioned in the press as a possible competitor to IPv6. The proposal had no affiliation with or support by an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ody, and appears to have gained no traction even within China.

    3,“IPv9”相关专利
    * 对比这篇在新浪上发布的新闻:“IPv9专利拥有人:十进制网络不是第二个汉芯”
    谢建平:我也听到有人把我们跟汉芯挂在一起,这是不能挂在一起的。上海交大当初是体制出了问题,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交大与上海。我、交大、汉芯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舆论不能随便给扯在一起。我们与中科院签过协议,与浙大之间也是正规合作。我在中央党校那天把一些申请的专利拿了出来,在那么多国家拿到这些专利很不容易,因为涉及到外国人的经济利益,很多都是经过努力与斗争才成功的。

    *在看“IPv9”官方网站 http://www.em777.net  上有关“IPv9”知识产权的文字:
    1、授权的专利
    《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和《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详见附件一)。
    2、申请的专利
    《将联网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地址统一编制和分配的方法》、《十进制数网关》、《一种IPV9/IPV4 NAT路由器》、《一种IPV9网站浏览器插件》、《一种新一代IPV9路由器》、《一种联网税控系统及其方法》和《数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装置》以及"新一代安全可靠综合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总体设计专家组"成员单位相关的各种网络资源、终端设备、网络传输和信息平台等方面专利计90多项。

    * 专利搜索引擎 http://www.google.com/patents
    搜索 xie jianping,在所有涉及他名字的专利中,和“IPv9”或“ten digit address network”相关的专利为0

    * 中国专利信息网 http://www.patent.com.cn/
    搜索从1985年到2008年有关十进制网络、”IPv9″的专利,如下:
    - 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 (发明专利)
    摘要:一种联网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总体分配方法,其通过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各种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并将各种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传输介质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联网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外部地址与计算机内部运算的地址对应编制。这种新的地址分配方法,能够为将来因特网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地址空间,同时这种新的也给各种个人信息家电和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等现象及个人通信终端的应用提供了足够的地址,而且还保证了地址结构可以有更多层次。
    结论:和“IPv9”相关的“核心专利”
    - 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 (发明专利)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由入网号码、电话号码、分类号码组合的全数字编码构成;所述电子邮件邮箱的地址也可采用全数字编码的方式,由用户名数字号码和该邮箱所在的邮件服务器的域名的数字号码组成。按键拨号电话拨通或计算机键盘输入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并链入相应的数字码,通过专用软件的转换,便可访问电子信箱或浏览国际互联网。便于记忆、管理,分配地址不会重复。
    结论:没有涉及十进制网络和IPv9
    - 用数字域名系统统一解释IP网络地址的系统 (实用新型)
    结论:和“IPv9”直接相关的“核心专利”
    - 自动生成IPV9地址和查找所对应IP地址的系统 (实用新型)
    结论:和“IPv9”直接相关的“核心专利”
    - 数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装置 (实用新型)
    结论:非“IPv9”的“核心专利”
    - 二维及以上多维条码标识的数据格式方法及其联网应用      2007年2月14日公开日
    结论:尚未授权
    - 寻人系统                                                                 2006年11月15日公开日
    结论:尚未授权
    - 一种联网税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2005年8月3日公开日
    结论:尚未授权
    - 一种通用中英文数码网址或域名                         2005年8月10日视撤日
    结论:无效专利
    - 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总体分配方法  2001年10月17日视撤日
    结论:无效专利
    - 将联网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地址统一编制和分配的方法    2004年9月8日驳回日
    结论:无效专利
    - IPV9协议路由器                                                                    2006年2月22日视撤日
    结论:无效专利
    - 新一代IPV9协议路由器 (实用新型)                                   2008年1月23日因费用终止日
    结论:无效专利
    - IPV9网站浏览器插件                                                            2006年4月5日视撤日
    结论:无效专利
    - IPV9/IPV4NAT路由器 (发明专利)                                   2006年5月3日驳回日
    结论:无效专利
    - IPV9/IPV4NAT路由器 (实用新型)                                    2007年12月26日因费用终止日
    结论:无效专利
    - 十进制数网关                                                                          2006年9月13日视撤日
    结论:无效专利
    - 用数字域名系统统一解释IP网络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2006年1月25日视撤日
    结论:无效专利
    - 自动生成IPV9地址和查找所对应IP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2006年1月25日视撤日
    结论:无效专利
    - 一种网络电话                                                                           2005年8月17日视撤日
    结论:无效专利

    从以上数据看,和IPv9相关的专利,没有国外专利,均为国内专利。其中已授权专利5项,未授权专利3项,无效专利12项。在已经授权的5项专利中,与“IPv9”技术本身有直接关系的专利为3项,其中2项为实用新型专利。

    4,国内学术期刊
    张永晖,蒋新华,林漳希,IPv6与IPv9的比较,计算机工程, 2006, 32(4)
    贺文华,陈志刚,胡玉平,IPv4、IPv6和IPv9比较研究,计算机科学,2008, 35(4)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郭皞岩,IPv6、IPv9与网络安全,计算机时代,2005(1)
    谢建平,黄昌富,十进制网络的现状与发展,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4(4)
    潘雪增,平玲娣,十进制网络技术解析,信息网络安全,2004(8)

    5,和“IPv9”相关的“组织机构”[1]
    * 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
    不是获得中编办批准的一个行政、事业机构,也不是工业和信息部下设置的机构。从工信部网站上只有找到运行监测协调局、通信保障局、无线电管理局、离退休干部局和电信管理局。
    * 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
    众多新闻稿中可以搜索到组长是谢建平。唯一可以从带“信产部”的单位网站上找到的是: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网站上的电子行业标准工作组列表中,可以看到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点击成员名单,链接无效。网址为http://www.cesi.ac.cn/sworkgroup.aspx
    * 信息产业部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总体设计专家工作组
    完全找不到该工作组和信息产业部的关系,只能从新闻稿中搜索到组长是谢建平。
    * 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
    根据http://www.em777.net/about.htm 的信息,该研究所应当是“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和“信息产业部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总体设计专家工作组”的组长单位,所长谢建平。
    * 上海十进制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商务部网站上的记录(http://gzly.mofcom.gov.cn/website/opinion/www_question_list.jsp?

    mofcom_no=111 ),该公司也是谢建平所在单位。
    *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组
    全称为: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数据格式专题组,专题组长谢建平
    * 上海新路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除了一篇新闻稿没有其它线索
    * 湖南商联网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李炳文,公司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万家里南路18号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大楼内
    * 商联网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于和春,公司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18号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大楼一楼
    * 商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于和春,公司地址: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甲2号正东国际大厦

    6,综合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谢建平先生,同时在以下机构任职:
    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 组长
    信息产业部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总体设计专家工作组 组长
    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 所长
    上海十进制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职务不详
    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数据格式专题组 组长
    在涉及到“IPv9”的所有非商业化组织和机构中,谢先生均担任首要或主要领导人员。
    2)没有在国际专利搜索引擎中搜索到发明人为xie jianping、内容和十进制网络或IPv9相关的专利。国内相关专利,与“IPv9”技术本身有直接关系的专利为3项,其中2项为实用新型专利。
    3)在目前搜索到的“IPv9”核心专利中,“IPv9”发明人和专利拥有人谢建平先生拥有1项发明专利。
    4)和IPv9相关的研究成果,没有在国际期刊或会议中寻找到。在国内,公布的研究成果数量有限,并没有发表在较高规格的学术期刊上。
    5)目前没有主流研究机构、高校研究团体支持和参与“IPv9”的发展,未见到业界主流公司对“IPv9”有任何商业兴趣。

    7,总结
    本人对网络没有什么概念,上述文字主要是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找到的(包括沈阳先生的细致分析),难免会有遗漏或谬误之处。我尽量避免对“IPv9”做自己的主观评断,而是希望读者们能够根据上述信息做为自己判断的参考。
    最后,针对谢建平先生一直称道的“IPv9”这个名词,我们看看Vint Cerf是如何回应的:“… …,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从来没有指定过IPv9协议,IPv9不是一个互联网标准。是否可以解释一下这样的意图何在?… …”。

    [1]运营公司信息引用自沈阳先生发布在自己blog上的“中国IPv9调查”系列文章(http://blog.china.com.cn/sp1/shenyang/index.do?

    artid=166803&agMode=1&com.trs.idm.gSessionId=A88954FC05BB08DBCF9D82A3500B92D4 )。
    [2]"China disowns IPv9 hype". The Register. Retrieved on 2008-03-14. 这篇引文从google上可以很容易找到。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大家快来看上帝啊——IPv9的一些技术细节

    image      笔者按:网名为“飞龙”的网友在弯曲评论上批判IPv9的文章后面频繁留言支持IPv9,并对高飞的论述予以驳斥。遗憾的是,不少飞龙的留言都流于形式,或者辞不达意,或者不知所云,或者上纲上线。2008年7月22日,飞龙终于在高飞对IPv9分隔符和地址压缩方法提出质疑后,亮出了IPv9在这方面的技术细节!

          这些留言很有价值,因为终于,我们开始了面对面的技术交流,而不是一味的讨论大帽子和所谓民族创新。高飞在这里把飞龙的这些留言摘录出来,加以点评,让更多的读者能够看到。我们欢迎飞龙在弯曲评论注册帐号直接发表文章——那样您的观点能让更多人更容易的看到。也欢迎广大弯曲评论读者踊跃讨论!

          起因来自于高飞的如下评论:

    高飞 于 2008-07-21 8:50 pm

    切莫和我提起这个IPv9分隔符和压缩方法。参考拙著: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三)
    作为一个研究了多年IPv6以及网络协议的工作者,笔者清楚的知道事实是这样的:IETF于1998年8月对RFC 1738进行了修改,制订了RFC 2396。但是冒号在传统的URI表示中表示的是端口号,因此浏览器对于IPv6的冒号十六进制表示的128比特地址无法正确解析,返回错误信息。在国际研究界的讨论下,IETF于1999年12月重新修改了URI的格式,制订了RFC 2732,在这篇RFC中,“[”和“]”第一次被引入了URI格式表示符中,一对[ ]中可以容纳任何一个合法的IPv6地址,后面仍然可以用冒号表示端口。您就别拿着RFC2732来炫耀您自己的“成果”了吧,这不是剽窃和抄袭,是什么?
    至于压缩方法,自己看看RFC1752和RFC2460吧,看看您抄袭了多少,还敢拿来作为自己的发明?自律,这个词看来不适合您。

    飞龙 于 2008-07-22 12:15 am

    高飞在颠倒是非,您查—下,srfc文挡00001完稿于1999年6月2日,而RFC 2732发布于1999年12月,是谢建平等四人提早了6个月发在了关于中括号可用于分隔符《[》的信息,根据著作法,谁枪先发布,著作权归早发布者。高飞还是拿岀您的创造性,给大家过眼。

    高飞点评:srfc 00001是虾米碗糕?听起来变成RFC2732抄袭您的所谓“SRFC”了。和IETF和众多RFC贡献者讨论中国的《著作法》和著作权,还要把著作权归您所有?再引用这位匿名兄的评论如下:

    匿名 于 2008-07-22 12:28 pm

    一个RFC的编写、评审和发布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文档都在邮件列表上公开讨论(不需要会员资格和交会费,只要你在网上简单预订这个邮件列表,立刻就能看见邮件讨论),所以,拿RFC 2732的发布时间并不能作为不可能抄袭的例证,要追溯到工作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至少要追溯到第一个工作组草案(一般比发布早两三年),如果再早的话要看形成工作组草案的个人草案,当然,个人草案里面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最早的,非常可能大家都在邮件列表上都讨论很久了,这时候才有人写了个个人草案,然后,经过一两年的讨论被接受为工作组草案,又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正式成为RFC。

    飞龙 于 2008-07-22 12:20 am

    高飞看一下版权日子:十进制网络工作小组联系地址:上海市天山路11弄3-9号3楼
    联系人:谢建平
    电 话:0086-21-62901513
    F A X :0086-21-62906873
    数字电子邮件:62901513@008621114135.
    英文电子邮件:62901513@www.adda-ty.net
    1999年6月2日
    版权申明
    本文件全部版权属于十进制网络工作小组和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
    该文章来自http://linux.ustc.edu.cn/~syang/IPv9/RFC%20IPv9地址12.doc查看原文请点击

    飞龙 于 2008-07-22 12:27 am

    高飞称:自己看看RFC1752和RFC2460吧,看看您抄袭了多少,还敢拿来作为自己的发明?自律,这个词看来不适合您。 而ipv9的压缩法见如下哪—奌是抄的您对比岀来供大家批驳:地址的文本表示
    我们制订了一种表示IPv9的256比特地址的方法:“中括号十进制”表示法。这种方法可以用以下二种方法表示:
    方法一:1024比特用[]表示。[]当中1024比特用十进制表示,其长度可以不定长书写。并可以在游览器中书写时略去[]号。
    方法二:表示方法的形式是“y[y[y[y[y[y[y[y”,其中每个y代表地址为一个32比特部分,并使用十进制表示。例如:
    0000010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80800[0061908791[0010880800[0019820203
    在地址表示中,每个十进制数靠左边的多个连续的零可以省略不写,但是全零的十进制数需要用一个零来代表。例如,上面的地址可以写成:
    108000[0[0[0[80800[61908791[10880800[19820203
    为了进一步简化地址的表示,我们可以将地址中连续的全0域用一对方括号“[X]”来代替(X为全0域的段数)。例如,上面的地址可以简写成:
    108000[3]80800[61908791[10880800[19820203
    又例如:
    0[0[0[0[0[0[0[1可简写成[7]1
    0[0[0[0[0[0[0[0可简写成[8]
    IPv9地址有五种类型,分别介绍如下:
    1.纯IPv9地址
    这种地址的形式为:Y[Y[Y[Y[Y[Y[Y[Y 其中每个Y代表一个从0到232 =4294967296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2.兼容IPv4的IPv9地址
    这种地址的形式为:Y[Y[Y[Y[Y[Y[Y[D.D.D.D 其中每个Y代表一个从0到232 =4294967296之间的十进制整数。D代表一个原来IPv4的0到28 =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3.兼容IPv6的IPv9地址
    这种地址的形式为: Y[Y[Y[Y[X:X:X:X:X:X:X:X 其中每个Y代表一个从0到232 =4294967296之间的十进制整数。X代表一个原来IPv6从0000到FFFF之间的十六进制数。
    4.特殊兼容地址
    为了能从IPv4、IPv6向IPv9平滑升级,我们设计了一些兼容地址。其中,在IPv6地址中有一些是为了兼容IPv4地址而设计的兼容地址,为了能把这部分平滑的向IPv9地址过渡,我们对此做了特殊处理:在这部分地址前加上适当的前缀形成。为了让它们表示更为直观,避免书写中疏忽容易导致的错误,引入了简写的办法:
    y[y[y[y[x:x:x:x:x:x:d.d.d.d
    其中,每个y代表地址为32比特,用十进制表示;每个x代表原来IPv6地址为16比特,用十六进制表示;每个d代表原来IPv4地址为8比特,用十进制表示。例如:
    0[0[0[0[7474147[5211314[7758521[53517231
    可书写成:0[0[0[0[72:BE3:4F:84B2:76:62B9:3.48.155.175
    或:[4]72:BE3:4F:84B2:76:62B9:3.48.155.175
    又如:
    0[0[0[0[0[0[0[562159487
    可书写成:
    [4]::33.129.223.127
    5. []全十进制地址
    为了便于物流码及全十进制地址的应用。可在10的256次方中,根据应用需要采用定长不定位的方法。
    6.过度期的IPv9地址
    为了解决IPv4能平稳地向IPv9过度,我们考虑现有到互联网至今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特设计IPv9的过渡地址,拿出一段232来过渡分配。可实现在目前系统上做少量改动即可,其中IPv9中有一段J.J.J.J.其中每个J表示一个0到28的十进制数即0~255。其中前面[7]可在本地地址中间省略不写,即本地用户(或指定用户)可用J.J.J.J.来直接使用和原来的IPv4的D.D.D.D.区分。同时,这部分用户为了平稳过渡到全十进制可同时分配十进制。以便今后软件和硬件的改进时不必重分地址,如[7]5211314可书写成[7]3.48.155.175在本地域一个IP网络内可直接用 3.48.155.175来书写。

    飞龙 于 2008-07-22 12:31 am

    另外一种表示IPv9的256比特地址的方法:“大括号十进制”表示法。这种方法将256比特的地址分成4个64比特十进制数加上分隔它们的大括号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的形式是“Z}Z}Z}Z”,其中每个Z代表地址为一个64比特部分,并使用十进制表示。它的用法和Y完全一样,同时和Y兼容,二者可以混用。这样就大大的方便了目前这些IPv4地址在IPv9中的兼容地址。例如:
    z}z}z}z;
    z}z}y]y]y]y;
    z}z}y]y]y]d.d.d.d;
    z}z}z}y]d.d.d.d;
    z}z}z}y]J.J.J.J;
    z}z}z}y]y]J.J.J.J;
    ……
    尤其是最后一种地址格式更为有用。例如:
    地址0}0}0}0]192.192.192.192
    我们可以这样表示:{3}0]192.192.192.192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符号表示时,中括号和大括号我们用时不分前后的,即“{”和“}”、“[”和“]”不分,因为我们考虑到这样并不会引起任何副作用,而且能更方便使用者,所以这样定义。
    由于IPv9的地址长度为256位,这样无论采用4段还是8段,在每一段中仍然会有很多位。例如采用8段表示时,每一段仍然有32位。这样在一段中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10]……
    ……]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这样的情况不仅输入繁琐,而且很容易少输或者多输,使用户眼花而不利于数位。为了方便,我们引入了小括号表示法——(K/L)。其中“K”表示0或1,“L”表示0或1的个数。这样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简写成:
    ……](0/27)10110]……
    ……]0(1/31)]……
    2.3地址前缀的文本表示
    IPv9地址方案与IPv4的超网和CIDR方案类似,都是通过地址前缀来体现网络的层次结构。在IPv9地址前缀的表示上,采用了类似于CIDR的表示法,其形式如下:
    IPv9地址 / 地址前缀长度
    其中,IPv9地址是采用IPv9地址表示法所书写的地址,地址前缀长度是指明地址中从最左边组成地址前缀的连续比特位的长度。
    在此,我们必须注意,IPv9地址中用的是十进制数,但前缀长度却是指的二进制而言的。因此,必须小心计算前缀。在十进制数中很不直观,所以我们考虑后认为可以把IPv9地址前缀换算成十六进制较为容易理解。但表示IPv9地址时还是用十进制数。
    例如:200比特的地址前缀1212[0[0[0[343[150[0可表示为:
    1212[0[0[0[343[150[0[0/200
    或 1212[3]343[150[2]/200
    或 1212[0[0[0[343[150[2]/200
    或 1212[3]343[150[2]/200
    注意,地址前缀的表示中,IPv9地址部分的表示一定要合法,即斜线“/”左边的IPv9地址必须能还原成正确的地址。
    在这个地址前缀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址前缀长度是200,故此,前缀实际上就是整个地址的前6段再加上第7段的前8比特(32*6+8=200)。因此关键在地址的第七段。此段用十六进制表示为:00000000,前缀只包括前两个0。了解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本段的取值是在 00000000(hex)~00FFFFFF(hex),即十进制的0~16777215。
    IPv9地址部分可以是由纯粹的地址前缀通过在它的右边补上0生成,它还可以是一个包含该地址前缀的真实的IPv9地址。例如,上例中的地址前缀还可以表示成:
    1212[3]343[150[16777215[6789/200

    飞龙 于 2008-07-22 12:38 am

    欢迎大家对比:找到压缩法、分隔符]的用法与ipv6相似或是抄袭RFC 2732,RFC1752和RFC2460,奖励人民帀壹仠元,并向全球网民道歉赔礼,从此不邦谢建平、张博士争论。但高飞的表态呢?

    高飞点评:您不过是模仿IPv6向下兼容的地址分类,搞出了一套IPv9的兼容地址分类和表述而已。还引入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申请发明专利容易,得到网络学界的consensus可就难了。

    飞龙 于 2008-07-22 1:05 am

    高飞对比一下,这张42层路由表与ipv4/ipv6相同吗?也是抄的吗?
    IPv9地址格式前缀的原始分配表
    地址类型 格式前缀(二进制码) 格式前缀(十进制码范围) 占地址空间的比例
    1 保留地址 0000 0000 00 0——4194303 1/1024
    2 未分配地址 0000 0000 01 4194304——8388607 1/1024
    3 IPv9十进制网络工作组 0000 0000 1 8388608——16777215 1/512
    4 IPX保留地址 0000 0001 0 16777216——25165823 1/512
    5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001 1 25165824——33554431 1/512
    6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010 33554432——50331647 1/256
    7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011 50331648——67108863 1/256
    8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100 67108864——83886079 1/256
    9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101 83886080——100663295 1/256
    10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011 100663296— 134217727 1/128
    11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10 134217728—201326591 1/64
    12 未分配地址段 0000 11 201326592—268435455 1/64
    13 未分配地址段 0001 0 268435456—402653183 1/32
    14 未分配地址段 0001 1 402653184—536870911 1/32
    15 未分配地址段 0010 0 536870912—671088639 1/32
    16 未分配地址段 0010 1 671088640—805306367 1/32
    17 未分配地址段 0011 805306368—1073741823 1/16
    18 可聚合全局单播地址 0100 1073741824—1342177279 1/16
    19 未分配地址段 0101 1342177280-1610612735 1/16
    20 未分配地址段 011 1610612736—2147483647 1/8
    21 地理区域单播地址 100 2147483648—2684354559 1/8
    22 地理区域单播地址 101 2684354560—3221225471 1/8
    23 未分配地址段 1100 3221225472—3489660927 1/16
    24 未分配地址段 1101 3489660928—3758096383 1/16
    25 未分配地址段 1110 0 3758096384—3892314111 1/32
    26 未分配地址段 1110 10 3892314112—3959422975 1/64
    27 未分配地址段 1110 11 3959422976—4026531839 1/64
    28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00 4026531840—4093640703 1/64
    29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010 4093640704—4127195135 1/128
    30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011 4127195136—4160749567 1/128
    31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00 4160749568—4194303999 1/128
    32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010 4194304000—4211081215 1/256
    33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011 4211081216—4227858431 1/256
    34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00 4227858432—4244635647 1/256
    35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01 4244635648—4261412863 1/256
    36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10 4261412864—4278190079 1/256
    37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11 0 4278190080—4286578687 1/512
    38 未分配地址段 1111 1111 100 4286578688—4288675839 1/2048
    39 本地链路单目地址 1111 1111 1010 4288675840—4289724415 1/4096
    40 站内单目地址 1111 1111 1011 4289724416—4290772991 1/4096
    41 多目地址 1111 1111 11 4290772992—4294967295 1/1024
    42 全十进制地址 0 0–10256 0–10256

    高飞点评:这是您的地址分配表,不是什么路由表。这里的42也不是什么42层路由结构,就是42个地址块而已。飞龙,别露怯了,玩玩路由器看看真正的路由表是什么样子吧,再不济,在windows下netstat -rn也可以。

    飞龙 于 2008-07-22 1:29 am

    髙飞对比—下上表是否符合rfc160642层的技术要求,如觉的不对您也创造—个。供大家学习
    Network Working Group J. Onions
    Request for Comments: 1606 Nexor Ltd.
    Category: Informational 1 April 1994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Usage Of IP Version 9

    Status of this Memo

    This memo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the Internet community. This memo
    does not specify an Internet standard of any kind. Distribution of
    this memo is unlimited.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usages of the old IP version protocol. It
    considers some of its successes and its failures.

    Introduction

    The take-up of the network protocol TCP/IPv9 has been phenomenal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Gone are the days when there were just a few
    million hosts, and the network was understood. As the IP version 9
    protocol comes to the end of its useful life, once again due to
    address space exhaustion, we look back at some of the success of the
    protocol.

    Routing

    The up to 42 deep hierarchy of routing levels built into IPv9 must
    have been one of the key features for its wide deployment.

    高飞点评:麻烦先看懂英文再开始“发明”。

    (没有打分)

    没有知识你可以有常识,没有学问你应该有疑问——再驳张庆松博士

    image

          笔者阅读了《张庆松:IPv6将使中国落后美国20年》之后,啼笑皆非数月,今天终于有暇撰文来对张庆松这位研究中华智慧学的历史学博士的想象文学小议一番。

          为什么一直无暇呢?忙着批判IPv9啊。且慢,读者要问了,张博士不是也是IPv9一拨的吗,为什么无暇讨论他的文章?对不起,笔者觉得,和谢建平以及本网上的网友飞龙讨论过招,多少还有点技术对技术的感觉,是科技事实与科技问题政治化忽悠的交锋,至少我们还能吐点IETF、ISO这样的名词;而看了这位张博士的宛如科幻文学一样的IPv9背书作品,笔者有点觉得无从下嘴——张博士的文章天真烂漫、辞藻丰富、想象飞天,真是小学科技教育程度良好的表现。唉,笔者只会搞枯燥严谨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和一篇天真烂漫的小说文章较什么劲呢,于是就拖了几个月。

          笔者是计算机工程博士,的确不太理解这个搞“中华智慧学”的历史学博士弄的是什么,是不是和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的那种研究课题有点像?不过,五经博士研习诗书易礼春秋,看起来也比张博士搞的要普照众生。张博士您也是,好好弄您的那点自留地吧,研究美国史中国史哪怕智慧学都好,偏偏要到我们科技领域来搅和一杠子。嗯,二道贩子的蛊惑作用往往更可怕,特别是会用天真烂漫的语气写科技想象的贩子,广大非科技工作者们恐怕真要被忽悠。笔者只好写点小段落,企望可以正本清源,肃清张博士的流毒。

          张博士的文章开篇就是一段2020年的未来幻想——中国宣布IPv6部署完成,而美国同时宣布新一代互联网大规模商用开始,而同时中国发现自己20年前被美国忽悠上了IPv6,搞了落后的技术,2020年只能重新开始追赶美国……文章里很多皮里阳秋的东西,比如美国那位主导忽悠中国上IPv6的V先生,显然是指2004年图灵奖获得者,TCP发明人Vint Cerf先生;而那位被忽悠的中国的W先生,可以联想的人物很多,比如刚刚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网络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其专家委员会主任就姓吴,前信息产业部部长也姓吴……

          幻想完了之后,张博士说,这是他“用虚拟手法描述的未来场景”。然后张博士煞有介事掩耳盗铃的说:

    “我们的学历背景,一向以严谨为信条。没有根据是绝对不能乱发言的。”

          言下之意,以上的幻想都是严谨的,是用“前瞻性思维方法思考过后”(张博士语)出现的画面。张博士把自己的呓语打扮得的确花枝招展,不过笔者还是要一句点醒张博士:“别用小说的方法幻想科学的明天,您的发言无根无惧,您的幻想背离严谨,以您的学术水平莫在网络科技上倒腾,请您别忘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继续看这篇文学作品,张博士在随后的段落里讲出了问题:IPv6是“昨日黄花”,是即将被淘汰的技术标准。(对不起,张博士,笔者身为理工科博士,却看不惯您文章里的一颗虱子,只好指出,应该用“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外国人忽悠我们上IPv6是为了威胁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让我们永远落后于西方。那中国应该上什么呢?张博士这下打出自己的旗帜了——IPv9啊。张博士声称,中国在全新一代网络的研究中目前处在领先地位,其标志就是IPv9!

          随后,文章完成了其“创造性”的推论——“下一代”说的是IPv6,指的是第二代,而IPv9则和美国NSF力推的GENI/FIND一起,是“新一代”,是第三代。然后张博士用完全非量化的比较,罗列了中国的IPv6项目的“落后性”和“保守性”。好嘛,大帽子反正全给美国人扣上了——别有用心忽悠中国人部署落后的技术、不让中国创新,云云。姑且我们不说美国会替中国考虑,但是张博士眼里,中国这些扎扎实实从事了多年网络研究的科技人员,这些教育界科技界的专业人士们,都是鼠目寸光,都看不到美国人的“阴谋”,都被别人的技术论点左右而在做傻事?反而是您以及IPv9的发明人目光如炬,一下子就富有想象力的看到了阴谋背后的真相,一下子就洞察了中国的技术方向?教育科研网的教授专家们被Vint Cerf先生忽悠了,而您以“中华智慧”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您大约只看到了几个美国NSF支持的项目的名词,就开始联想与推理,您可曾看过了解过工业界研发的现状和计划?对于先进、前瞻和落伍的技术,您有没有真正的认识和常识?

          IPv6的建设者们和部署者们未必是不支持“中国的新一代”网络研究,笔者也不排斥IPv6以外的新一代网络研究。网络的现状导致了,欧洲日本和亚洲对IPv6的积极性显然更高,因为张博士不知道,美国在IPv4地址分配上占的便宜太大,他们对IPv6的地址空间没那么热衷。除了IPv6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大家都在探索,但是在送交IETF讨论形成大致共识之前,这些方案都是实验室里的,而且正如弯曲评论一位网友所说:

    不可否认IPv6确实有失败之处,失败在于其缺乏革命性和足够的优势去替换IPv4,我认为想把网络换个更优的方法重搞一遍的都不会成功,包括美国NSF花了大价钱的GENI/FIND,因为定义网络架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是70/80年代可以作的事情!

          IPv9是什么?IPv9还不够资格说是“定义网络架构的技术”。IPv9是IPv6基础上的胡乱扩展,是完全不懂网络体系结构的“全乱设计”。千万不要告诉我所谓42层路由和三四层混合体系结构是先进的表示。千万不要跟我们提什么“中国已经落后几百年了,落后挨打的感觉受够了。现在我们有了创新和超越的机会,就一定不要放弃,要敢于冒风险”——广大科技工作者们比张博士对这句话的理解深刻多了。IPv9借助谢建平和张博士的鼓吹,借助“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家安全”这些政治化的旗子,鼓吹落后,混淆视听,这才是把我们的网络体系研究引入歧途。IPv9能拿出任何量化的成果,任何IETF的讨论,任何国际网络科技界的背书吗?请不要用ISO的发言来忽悠群众。ISO对网络和电信只做采标,是橡皮图章,我们要看的是IETF和ITU的背书。

          也许广大非专业人士看到鼓吹和批判IPv9的文章会迷惑,看到张博士的小说和弯曲评论以及广大读者的回讽的会更加难以决断。但是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只要能鼓励科学决策、只要能撕下科技问题政治化的面皮,只要能让见不得人的东西暴露在阳光下,我们就会不懈的做下去、辩下去。

          奉劝一句,如果有大智慧,就莫把科学当小说,莫把无知当智慧。没有知识,您可以有常识,没有学问,您应该有疑问。

    (弯曲评论www.tektalk.cn,高飞,2008年7月18日,美国硅谷)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阳光下的争辩——IPv9是什么

    image

          最近,弯曲评论文章《科技问题政治化和狐假虎威的范例》后面的留言版热闹非凡,各种读者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IPv9黑,也有IPv9粉丝,有指责笔者偏见妄言,也有力挺笔者批判IPv9的。

          是讨论,我们都欢迎;是探究,我们都支持。弯曲评论的立场很鲜明——以我们做网络研究开发多年的经验和IPv9运作的方式,从技术上我们认为IPv9没有新意而且蓄意闭门造车;从运作上我们认为IPv9的推广借助了科技问题政治化,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从炒作上,我们认为IPv9发明人和推广人是在忽悠政府。笔者把这些讨论列在这里,顺带加上一点自己的点评。我们欢迎阳光下的公平讨论,但是坚决拒绝大帽子、不切实际的评论以及假借国家民族利益的忽悠伎俩。

    1. 有基本常识的人 于 2008-04-27 8:46 pm

      我虽然对网络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作为基本尝试,也看不到IPV9有什么技术上的先进性。且不论IPV9这个叫法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这项技术确实有其独特性,但是除了在媒体上可以看到的运作的先进性之外,并没有明确的实例可以证明IPV9在业界的先进性。在国际化组织中,根本就没有IPV9这个名词,不知道为什么该技术的提出者硬是非要给这个技术扣一个别人并不认同的帽子,还要摇起“国家信息安全”的大旗。

    2. 有基本常识的人 于 2008-04-27 8:50 pm

      更令人困惑的是,目前所有“IPV9”方面提出的反驳,没有任何是基于技术层面的,都是空泛的说理层面的文字。对于广大质疑者的疑问,“IPV9”方面都没有给予正面的具体反馈。

    3. 飞龙 于 2008-07-10 12:40 am

      1:高飞认为ipv9不是ietf提出的哪rfc1606为什么至今未宣布撒消,即没有撤消,哪表示ipv9就有效。就表示高飞睁眼说瞎话2:ipv9是 ipv6的升级版本高飞即然己看过ipv9具体的实施版本,就完全可以根据其协议,制造ipv9协议的路由器和其它设备并与ipv6进行对比。甚至也可以到上海研发单位来购买ipv9设备,为什么不实施这一步,只能说明高飞对ipv9是用不公正方法来对待的,也不是一个真直的科研人员所应有的品行。3:是否是境外势力千万别自套,毕竟大家都套着中国人这张皮。

      高飞:首先,这个推理很荒谬——既然IETF没有撤销RFC1606,那就表示IPv9就有效?下一个问题是,这个“有效”是说什么?版本号,还是协议本身?笔者何曾说过IPv9无效?RFC1606是informational的RFC,后面有懂技术的读者解释了,不需赘言。
            其次,要高飞自己制造或者购买IPv9协议路由器来对比?嗯,笔者写过读过的IPv4和IPv6的协议代码恐怕比IPv9作者看过的科技书籍还要多,不需要尝一口再知道IPv9是臭鸡蛋。正直的科研人员讲究列举事实、解释原理、分析数据。作为新的“协议”和挑战IPv6的“协议”,IPv9能否给出具体量化数据来证明其优越性,哪怕一篇带有图表的白皮书?IPv9是闭门造车的产物,除了那点所谓的试验网,外界有支持IPv9的应用吗?有支持IPv9的测试设备吗?阎老西的山西窄轨铁路说大家不来我这里跑跑,怎么知道窄轨不先进?外面的世界该怎么回答?
            最后一句,笔者不驳了。科技讨论,不需整这些帽子。

    4. 飞龙 于 2008-07-10 12:52 am

      究竞ipv6是臭鸡蛋,还是ipv9是臭鸡蛋自有公论,但ipv6把一个巨型沙子说成是一粒沙子,投了这么多钱,至今未实施商业化,应该是ipv6已经是发臭了,ipv9至今是一个香喷喷的金蛋,是21世纪的网络。至于高飞我认为是一个人至今未看出ipv6缺陷,只是一个跟随型的科技混混而己。

      高飞:IPv6在业界的支持可能是飞龙不知道,也没有调查过的吧?所有的路由器Vendor都已经支持IPv6了(Cisco,Juniper,Nokia,Alcatel,etc)。IPv6当然不完美——所有的修补型的协议都不可能完美。即便造出了更先进的引擎,我们有可能给飞行中的飞机完全更换引擎吗?只能小心的修理。更何况,IPv9这个引擎可是漏洞百出的破玩意,不是什么先进技术。

    5. 飞龙 于 2008-07-10 12:58 am

      30年来IT界25大失败科技:Vista和IPv6上榜

      1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知名IT网站《infoworld》日前评出了过去近30年来IT市场所出现的25大失败科技。

      结果,微软的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和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均榜上有名。

      原文如下:Quite simply, IPv6 is a fix for a problem nobody has yet. Stopgap solutions such as NAT, while infuriating to network engineers, have proven effective. And IPv6 offers no compelling features to offset the headache of implementing it. In other words, until someone offers the equivalent of carbon credits for networking, IPv6 is one truth that’s just too inconvenient.

    6. 飞龙 于 2008-07-10 1:16 am

      ipv9采用了42层路由,地址不定长不定位。网络架构为TCP/D/IP协议网络为三层四层混合架构,分隔符为],而不是:,解析采用了左边为大的协议,以符合中国人书写习惯,所以没有深入调查,何来评论。

      高飞:您不懂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就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7. 匿名 于 2008-07-10 12:07 pm

      说到RFC1606,就不得说一说IETF,虽然很多知道互联网的人并不知道IETF,实际上中国企业和高校(主要是清华)参与IETF也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参会规模虽然较大(IETF的开会地点一般比较适合旅游),但是在IETF声音还是很弱小,所以中国业界对IETF了解不多也就不足为怪。

      IETF的RFC分成几个类别,一类是Stanard track,这是正式的标准,需要工作组达成一致(rough concensus,技术上以理服人,不是投票民主),然后IESG(IETF几个领域的负责人构成)评审通过才能发布,这些标准是相当严肃的,评审也是相当严格,一个几页的文稿评审两年是很正常的,相应地,IESG/IETF也为这些文稿的技术质量作背书。

      另外一类就是Informational的,实际上这类文稿发布几乎看个人兴趣,尤其是早期的,不需要工作组评审和IESG成员确认,发给RFC Editor就是了,相应地,IESG/IETF也明确说明不对文稿的质量负责。

      RFC1606即属于第二类。这类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文稿,比如RFC1606就很幽默,它的conclusion是“Those who do not study history, are doomed to repeat it.“,有点意思,此外,还有RFC 1925等,是无厘头之作,并且很“巧和”,它和RFC1606一样也是四月一日发布。

    8. 匿名 于 2008-07-10 12:18 pm

      不可否认IPv6确实有失败之处,失败在于其缺乏革命性和足够的优势去替换IPv4,我认为想把网络换个更优的方法重搞一遍的都不会成功,包括美国NSF花了大价钱的GENI/FIND,因为定义网络架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是70/80年代可以作的事情!

    (4个打分, 平均:5.00 / 5)

    科技问题政治化和狐假虎威的范例

    image       笔者如果不把这个挖出来,恐怕大多数读者都看不到这个精彩的范例,关于科技问题政治化的。

          这是在弯曲评论文章《如果中国少几个张庆松——写在张庆松力挺IPv9之后》后面的留言,不知留言者何许人也,但是口气挺吓唬人,杀气腾腾,要把弯曲评论打成境外势力,而且是不希望中国强大的那种反动势力,而且是编造流言的那种反动势力。

          高飞指点一招,要堂堂正正的反驳弯曲评论的文章,您可以注册帐号直接写文章发表,我们会把文章归类到合适的同主题下——学术争论何不让它公开在阳光下,正反两方面的意见让所有的读者都看看学习,大家都可以引鉴?

    匿名 于 2008-04-25 12:00 am

    高飞有没有测试过ipv9系统,如果没有?哪只能说明境外势力不希望中国强大!是在编造流言!如果测试过,把测试数据给大家评论!

  • 高飞 于 2008-04-25 9:56 am

    首先别把《弯曲评论》说成境外势力,更不要把我们的小文说成“境外势力不希望中国强大”。这顶帽子我们不戴,而且就事论事,不要在这里搞科技问题政治化——敝文批判得看来还不够,还有人借这顶帽子狐假虎威。

    其次,高飞对IPv6多年研究,也测试过IPv6的各种性能——从报头、地址寻址、到6over4的tunnel建立、到路由、到IPv4/v6过渡过程,对IPv6了解很深。IPv9对比IPv6,地址长度的开销和报头的长度决定了其性能不会好。

    我明明知道一个鸡蛋是臭的,闻都可以闻出来,为什么一定要吃了才能说“这个鸡蛋是臭的”?

    但是有人居然要贩卖臭鸡蛋给广大消费者,弯曲评论出来告诉大家“别吃这个鸡蛋,它臭了”,这就变成了“境外势力不希望中国强大”?何其谬哉。

  • (10个打分, 平均:4.80 / 5)

    如果中国少几个张庆松——写在张庆松力挺IPv9之后

    image

          这是笔者在读了张庆松博士发表在新浪上的文章
    张庆松批方舟子:IPv9不是“愚人节笑话”》
    ,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而写就的一篇短文。这位张博士是什么来头呢?据新浪的介绍:

    张庆松博士是知名历史学家和战略策划家,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WAPI)战略顾问。最新著作有与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张庆林教授合著的70万《大学生智慧学》讲义《中华智慧论》。

          好吧,我姑且把“江湖骗子”这个帽子放一边,看看张博士作为“历史学家”和“战略策划家”,是如何从战略高度指导IPv9的工作的。

          张博士说:

    而声势浩大的IPV9反对者虽然振振有词,用的却是“愚人节笑话”这种听来似乎有理,实际非常荒唐的理由。

          高飞点评:声势浩大的IPv9反对者,比如笔者和弯曲评论,用的不仅仅是愚人节笑话这样的有利理由,还有从科学、技术、政府决策、科技政治化的弊端等等多个方面的详细阐述。张博士这里是一叶障目,或者我们直接的说,张博士是偷换命题,只抓住“愚人节笑话”来说事。看来张博士精通中华智慧论,懂得迂回和避重就轻,但是却对真正的技术问题,IPv6的好处和IPv9的荒谬一窍不通,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在这里发表一些意见。

          张博士说:

    笔者也曾经读过1994年的那份文件,然后又找了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有关IPV9的技术介绍来研究,之后并没有产生方先生那样的担忧和悲观,相反地却有一种欣赏、兴奋和激动的感觉。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笔者对国际IT标准界的趋势动态有一定了解,知道现有互联网协议中(包括IPV4和IPV6)存在的严重问题,也相信IPV9的创新技术其能够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高飞点评:张博士当然激动了。首先,在笔者眼里,他不懂技术。他看不懂IPv9的技术介绍,也不知道IPv9和IPv6到底有什么差别。张博士是否知道地址空间、报头这样的基本的互联网协议术语?不要以为做过什么WAPI的战略顾问就能批上科技工作者的外衣了,您一开口,大家就知道是外行,还是喜欢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的外行。这种外行比不说话的外行更可怕可悲,因为骗子总是这种。

          张博士说:

    在我了解的情况来看,IETF在1994年4月1日发表的那两篇文档,虽然出现在愚人节而且具有科幻性质,其事实上蕴涵着科技人员的假设性理论研究成果,体现了作者对未来互联网络新架构的一种理想性愿望和构想。

          高飞点评:张博士是从哪里了解这种情况的?拜访和联系了那篇RFC的原作者?所谓“蕴涵着科技人员的假设性理论研究成果”这样的句子,还是在您的《中华智慧论》这种书中去用吧。科学技术是严谨的,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是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张博士的这种论调和辞藻还是收起来吧。

          张博士说:

    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中和学术讨论中也是经常可以见到。比如,我们常可以听到有人这样说:“我也不懂这方面,既然来了,就瞎说几句”。虽然自称“瞎说”,但听者都不会当真以为是瞎说,都知道那是一种自谦。其内容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发出的精辟言论。

          高飞点评:再一次说明,张博士您搞的那套不是科学技术领域应有的态度。在科技领域,不懂这方面就不要随便瞎说。作为研究智慧学的专家,您最好不要在这里玩这种模棱两可的文字游戏。不懂IPv6和互联网体系结构,首先就不要瞎说;如果实在要发言,请拣安全的说,且不要自以为是的搞“精辟言论”。

          张博士说:

    中国IPV9发明人就具有这种智慧,能够不为IETF文档的“愚人”表象而迷惑,而是从中看出了大智慧。

          高飞点评:嗯,和谢建平先生沆瀣一气?张博士是既得利益者。谢建平先生不但没有被IETF的愚人节文档“迷惑“,而且从中弄出了IPv9这个改造抄袭而不合理的东西,而且忽悠上了浙江大学一起弄什么十进制网络,而且借助科技问题政治化蒙骗了政府,而且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到处行骗。张庆松博士为他叫好?笔者开始鄙视这位张博士了。

          张博士说:

          依笔者这一外行的身份来分析,也能够看出IETF文档中多处闪光的亮点包括:

    文档作者对现有的互联网基础框架很不满意。
    作者认为必须要重新树立一个新的框架(目前IPV6的修补型措施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这点目前在国际上已经逐步形成共识。
    作者认为地址问题是核心问题。
    文档作者对解决地址问题的方案提出了初步构想。

    正是因为当年IETF的文档中存在这么多的好思想,中国IPV9的发明家们延续使用了IPV9这一名称,以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这是一种多么诚实的作风?

          高飞点评:首先,张博士承认他是外行了。那这个外行看出了什么闪光点呢?“目前IPv6的修补型措施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国际上的共识在哪里?各大设备厂商和IETF可曾有过这样的共识?张博士想必看不懂也不知道Infocomm和Sigcomm这样的学术讨论会,这些会议可能有这样的共识?恐怕这只是谢建平先生和张博士的共识吧?“作者认为地址问题是核心问题”。是,谢建平先生是异想天开的把地址扩展到256位,却根本不知道报头开销和寻址机理。最后,张博士还鼓吹谢建平先生“多么诚实的作风”。建议张博士读一读弯曲评论的文章《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也许能帮助您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毕竟,要让张博士这样的历史学家讲技术问题,实在勉为其难;张博士又要讲中华智慧又要照顾IPv9,牛头不对马嘴。弯曲评论可以给您科普一下。 阅读全文»

    (10个打分, 平均:4.5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