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中国和印度工程师和相应社区的分析
作者 kevint | 2013-03-05 16:29 | 类型 印度与中国, 行业动感 | 2条用户评论 »
印度手机用户超过五亿
作者 杰夫 | 2009-12-26 10:23 | 类型 专题分析, 印度与中国 | 2条用户评论 »
印度高科技有多牛?
作者 陈怀临 | 2008-07-01 16:03 | 类型 专题分析, 印度与中国, 陈怀临时间 | 58条用户评论 »
印度公司海外收购–捷豹、路虎汽车要归印度所有
作者 杰夫 | 2008-03-23 22:06 | 类型 印度与中国, 行业动感 | 2条用户评论 »
福特公司的捷豹和路虎两个品牌,生产基地都在英国,它们在英国的直接雇员有16,000多人,间接雇员,包括它们的销售商、零件供应商等,还有40,000多人。福特公司出售这两个品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尽量保护这些雇员的工作。塔塔汽车和福特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几个月,还有几家私募基金公司也参与竞争,但塔塔公司最后胜出。塔塔公司承诺这些汽车还在英国生产,不会转移到印度,也不会裁员,所以得到了当地工会的支持。 印度公司完成海外收购后,一般都会让他们独立运行,印度母公司并不干预其日常运营,塔塔汽车的这次收购大概也不会例外。塔塔汽车在印度专注于低档汽车的生产,前一段时间因为宣布了一辆售价为2500美元的汽车,Tata Nano,而被各国媒体广为报道。而捷豹和路虎属于豪华汽车品牌,塔塔在这方面并无太多经验,甚至有些人担心收归塔塔后,这两个品牌的形象将会受损。看来,它们之间的磨合还有待时日。 塔塔汽车是塔塔集团(Tata Group)的一个子公司,该集团是印度最大的工业集团,其它子公司在海外并购方面也很活跃。塔塔茶叶公司(Tata Tea Ltd)2000年买下了英国最大的茶叶品牌之一,Tetley Tea;塔塔钢铁公司(Tata Steel)更是出巨资120亿美元,买下了英荷钢铁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Corus Group。印度的Essar Global公司,去年出资17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的Algoma钢铁公司。印度的软件外包三巨头,Infosys,Tata Consulting,和Wipro也在不断进行海外收购。Infosys专门留有2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海外收购,Wipro最近几年的海外收购总额超过10亿美元。 作为两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中国和印度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在所难免,包括对原材料的竞争,也包括竞购海外公司。中国国内基础设施强于印度,经济规模,国内市场也比印度要大,但在海外扩展方面,印度公司暂时领先。印度被英国统治三百多年,期间培养了一批熟悉西方语言、文化的精英人士;作为所谓的民主国家,也更容易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同。这些都是印度的优势,我们需要了解,当然,印度也有它的弱点。其民主制度也使得它的政府效率低下;印度的种族、文化问题也比中国复杂得多,几千年来实行的种姓制度依然存在;其官方语言,英语,只适用于教育程度高的精英人士,印地语(Hindi)也只在北方比较流行。还有,印度国内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普通民众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弯曲评论相关文章: | |
美国衰退,印度倒退
作者 青成 | 2008-03-14 10:18 | 类型 专题分析, 印度与中国 | 5条用户评论 »
系列目录 当今印度
随着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中国和印度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原本,中印被寄予厚望来平衡美国经济对世界的负面影响,现在看来那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中国08年的通胀已经到了惊人的8.7%,上证狂泻40%低于4000点心理防线。印度也好不到哪里去,J.P.Morgan已经将08年印度的增长预期从8%调低到7%,印度股市也下降到最高峰时期21000点的50%左右。印度的通货膨胀也增长至5%,超出印度央行能接受的范围很多。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了全球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印度工业生产的成长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50%左右。耐用消费类产品也有明显的下降。印度早就被批评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有很多瓶颈在交通运输、房地产甚至食品和饮用水的供应。现在,外国资本普遍对美国经济衰退对印度能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加怀疑。这些都打击了印度企业迅速扩张的野心。另外,印度已经进入了借贷经济,住宅和消费贷款相当常见,环境的恶化使得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外界普遍认为,印度的政府需要改革农业以提供足够的食品,并解决数目巨大的印度贫困人口。接着是改革基础设施,包括运输、房地产城镇规划等,然后是教育和医疗。经济发展外界推动力不足时,内部需求的拉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印度政府行动缓慢,这些改革可能有待时日。 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都经历高速的发展,世界普遍认为亚洲的崛起能形成第三大贸易区,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推动同时降低世界对美国的依赖。从这次美国衰退对世界的影响来看,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都还没有成长到能替代美国的地步。相反,他们都过度的依赖了美国的市场。另外长远看来,中国需要生存空间,印度也需要生存空间,关注亚洲就得关注两国在经济上的矛盾会如何演变。西方媒体和印度媒体有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跟踪和剖析,而中国媒体没有对印度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弯曲评论希望能让大家了解今天的印度,了解中国在亚洲“称霸”的对手。 参考文章:India’s slowdown | |
印度的威胁
作者 青成 | 2008-03-04 11:14 | 类型 专题分析, 印度与中国 | 15条用户评论 »
系列目录 当今印度
印度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是威胁呢?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是不是威胁。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数据吧。 首先可以看看H1B的统计数据(H1B是美国的输入高科技劳工计划),以下是前十名的H1B的雇主:
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当今IT行业外包的现状,今天的印度把握住大部分外包项目。即使在美国本土的以美国为公司总部的IT跨国公司内部。印度人也逐渐身居高位,并且提携培养了大批印度势力。根据福布斯最新的数据,前十名最富有的CEO中,印度人有四位。他们分别是:
在硅谷,由于印度人的大批涌入,甚至造成了房价的持续上涨。这些印度人中不乏成功人士,也被称为是印度的精英,这些精英们往往在站稳脚跟之后就会选择会开公司,继而产生了更多的印度初创公司,这些公司主要以高科技或者外包为主要经营方向。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跨国印度公司的CEO就是这些精英的代表。在IT这个行业,能够与这些公司相提并论的中国公司实在是少的可怜。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美国的次级贷款事件触发了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层大换血。其中Citigroup的新任CEO是Vikram Pandit,您猜对了,印度人。笔者想说明的是,印度人更好的渗透进了世界级企业的高层,而且是在各个行业,不只是在IT企业。这些印度人有着很强烈的东方特征,往往他们会优先提拔印度人并形成自己的势力圈子。 现在国内的论坛上一旦提到印度,就是标志性的印度人挤火车汽车的场景。印度并非只有贫穷落后的一面。笔者希望能通过这个专题介绍给大家一个真实的印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