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screen的岁月 之一 初识邓锋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前言————————————————————–

在Netscreen的日子里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初级工程师,成长为Juniper中国研发中心的总监,期间收获巨大。

早期的岁月里,每天工作12-14个小时,总有干不完的活,但是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每次都学到很多。前几天接受一个前IBM资深讲师的培训,说到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段Trash Time,就是别人总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工作(Trash)扔给你,你就好像一只垃圾桶一样。有些人会怨天尤人,期望换个环境规避,殊不知这是自己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你就无法迈入职业生涯中的更高境界。

06年自己创业,创办了Hillstone山石网科,在国内安全界算是后起之秀。接触许多优秀的年轻人,在他们的期待下,写出这段经验,和大家分享。

—————————————————————————————————————————-

97年的春夏之时,我接到邓锋一个电话,问我有画图的软件没有。我找出来后,他约我一起见见。

第一次见面好像是在一个中餐馆里,邓锋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也善于谈吐。他解释说他和两个同学准备创业,要做防火墙。那时我对网络的概念一点都没有,当时接触的多是电信上的东西。他介绍说Cisco就是靠把路由器变成Appliance而成功,他们要做的就是防火墙硬件化。随即他邀请我加入。我其实没有任何概念,加上当时业余时间也没有什么事,就随口答应了。

既然要加入,总得个面试程序,虽然他们还没有成立公司。我们约好在Mountain View的一家粥店与他的另一个伙伴谢青见面。去之前邓锋给我简单介绍了他们的情况,当时邓锋在Intel担任Mobile Chipset开发小组的经理;谢青在Healthon任IT总监;第三个创始人,柯严,在Cisco是ATM产品的软件架构师。他们的创始团队里还有一个人,不是创始人,算是第一个员工,Charles Shao。邓锋,柯严,谢青都是清华大学无线电系81级的同班同学,后来谢青因为身体原因,休学一年,和82级一起毕业。Charles是无线电系80级的,是当时学校里赫赫有名的学生勤工俭学三联公司的总经理。面试没有什么印象了,随后安排开始工作。

这里有个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当时是拿H1-B签证,也就是工作签证。美国的劳工法很严,不允许非法打工。拿工作签证的只允许在当初申请签证的公司工作。因此我在邓锋那里,只算是帮忙,不能拿报酬,何况当时他们也没有钱付我薪水。

第一次上工是在邓锋家里。他刚在West San Jose买了房子,记得客厅里木头地板刚打过腊,光亮光亮地,有趣的是,每个椅子的腿都套了个袜子,看得出来他很爱惜,怕家具挪来挪去,划伤了地板。一进门,见到了一个老朋友,五字班(清华85级)的Jian Gong。Gong和我在学校里在同一个教研组做毕业设计,他比我高一班,因此相识。邓锋曾经担任过五字班的辅导员。

Gong是湖南人,和我算是老乡,个头不高,但是很能干。他在负责原型机电路板的PCB设计。我的工作主要是帮邓锋看他设计的原理图,板子回来后参加调试。

就这样,我和开始邓锋认识,并一起共事七年。

—————————- 版权所有 Hillstone 老童 欢迎转载  —————————-

(8个打分, 平均:3.25 / 5)

浪潮之巅第一章 帝国的余辉(AT&T)(四):外来冲击

4. 外来冲击

如果说终结 AT&T 帝国的内因是华尔街和 AT&T 自己的贪婪和短视,那么互联网的兴起从外界彻底击垮了这个帝国。在互联网兴起以前,固定电话几乎是人类唯一的交互通信手段,因此,只要在这个产业中占领一 席之地,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由着它的波浪推着前进。AT&T一百年来就是这样。它不紧不慢地发展着,还有很多失败的投资,但这些丝毫伤害不到 它。也不能阻止它一次又一次的形成垄断。

互联网兴起后,情况就不同了。当人们有一个不要钱的实时通信方式后,就无人为一分钟三美元的国际 长途买单了。以前,人们查找任何商业信息都离不开电话本。现在有了互联网,人们更多地从网上查找信息。为了促销,所有的长途电话公司不得不通过降价来维持 生意。我十几年前到美国时,从美国到中国的长途电话费是一美元一分钟,现在电话卡打国际长途只有两美分一分钟。

随着互联网崛起的是移动电 话业务。本来,AT&T 在此领域是领先的,借着移动电话业务,它可以在当今的通信业一拼。(谷歌不少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来自于 AT&T,包括 Unix 操作系统和 C 语言的发明人汤普生 — Ken Thompson)但是,当 AT&T 自断左右臂后,一切都变得不可能了。

互联网对朗讯的冲击也是同样的。在互联网时代,世界上对数据交换设备的需求渐渐超过对语音交换设备的需求。前者是新兴公司思科(Cisco)的长项,而后者才是朗讯的强项。思科战胜朗讯,又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互 联网的崛起,对原贝尔实验室研究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语音的自动识别,曾经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梦想之一,现在随着电话时代的过去变得不重要了。今 天,世界上主要的语音识别公司只剩下 Nuance 一家,美国整个语音识别市场的规模一年不到五亿美元,相当于谷歌两个星期的收入。而同时,世界上对文字处理、图像处理技术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断增 加。

在工业史上,一种新技术代替旧的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最幸运之事就是发现和顺应这个潮流。投资大师巴菲特在谈到上个世纪 初他父亲失败的投资时讲,那时有很多汽车公司,大家不知道投哪个好,但是有一点投资者应该看到,马车工业要完蛋了。巴菲特为他的父亲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感 到遗憾。今天,互联网虽然还不能完全代替固定电话,但是前者已经大大挤压了后者的发展空间,因为它可以提供更灵活,更丰富,而且更便宜的通信手段。

回 顾 AT&T 百年历史,几乎每个人都为这个百年老店的衰落而遗憾。它曾经是电话业的代名词,而它的贝尔实验室曾经是创新的代名词,现在这一切已成为历史。我和很多 AT&T 的主管和科学家们聊过此事,大家普遍认为 AT&T 的每一个大的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都很难避免,即使知道它是错的。上个世纪 90 年代,AT&T 已经不属于一个人,一个机构,没有人对它的十年百年后的发展着想。(我们以后还会多次看到,当一个公司没有人对它有控制时,它的长期发展就会有问题)从华 尔街,到它的高管和员工,大都希望从它身上快快地捞一笔。以前,美国政府多次要求拆散 AT&T 而做不到,但是从十年前起,它自行地把自己拆了卖。这样,它不但不能把握过去十年信息革命的机会,反而将自己葬送在互联网的浪潮中。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浪潮之巅第一章 帝国的余辉(AT&T)(三):利令智昏

3. 利令智昏

排除了反垄断对 AT&T 衰落的原因,我们就得从其他地方找原因。

一九九五年,AT&T 走到了一个分水岭。从一九九四年起,美国经济全面复苏,从下面斯坦普 500 指数走向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股市从 1995 年起开始暴涨,直到两千年底。

这 时,AT&T 设备制造部门的执行官们短视地提出分家的建议。他们的理由似乎有道理,因为 AT&T 和另外两家长途电话公司 MCI 和 Sprint 是竞争关系,后者拒绝购买 AT&T 的电话设备,如果成立一家独立的设备公司,就可以做 MCI 和 Sprint 的生意了。但是这种一次性的销售增长显然对一个公司长期增长意思不大。这一点 AT&T 无数的管理者和员工都看到了。我亲身经历了 AT&T 的那次分家。1996 年夏天,贝尔实验室一分为二,大家从茉莉山的大楼里搬到弗伦翰工业园,天天谈的就是分家的事。很多人觉得,设备部门为了 MCI 和 Sprint 的市场,离开收入和利润都很稳定的 AT&T 可能得不偿失。几年后他们的预言不幸言中。但是在当时,即使 AT&T 的高管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对公司也没有绝对的控制。AT&T 几个执行官们手上的股票远不如华尔街投资银行控制的多。说句不好听的,AT&T 的总裁们并不真正拥有公司。他们之中不乏有远见者,但是根本左右不了董事会。更何况公司的长期利益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如果能在任期内狠狠捞一把,何乐而 不为呢?作为华尔街的投资公司,他们关心的是手中的股票何时能翻番。一九九五年正是一个机会,整个股市长势很好,在这时将设备制造部门和电信服务部门分 开,那么前者的股票一定会飞涨。华尔街看到了这一点,公司的老总们懂得这一点,公司大量拥有股权的员工们也明白这一点。本来大家都是明白人,但是利令智 昏。一场杀鸡取卵的分家就开始了。

AT&T 将分为三个部分,从事电信业务的 AT&T,从事设备制造业务的朗讯 Lucent 和从事计算机业务的NCR。NCR 较小,我们姑且不必提它。朗讯从 AT&T 中分离,绝对是世界电信史上第一件大事。一九九六年二月朗讯公司由华尔街最有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领衔上市,筹集现金三十亿美元,成为当时历史上最大的上市行动,也是迄今为止第十一大上市活动。朗讯上市时,市值达一百八十亿元。

和 预期的一样,MCI 和 Sprint 果然来买朗讯的设备了。朗讯的销售额比原来作为 AT&T 一部分时有了明显的增长。不久,股价就翻番暴涨,而同期 AT&T 公司的股票还按着原来不快的速度慢慢地爬,这正应了华尔街和大家的预想。华尔街的人大发了,朗讯的高官们中发乐,有股权的员工小发了。1999 年,我在一个会议上见到不少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谈到股票时,他们一个个意气分发,人人都洋溢着笑容。在 2000 年的股市泡沫破灭以前,朗讯的股票四年长了十三倍,市值达两千四百四十亿美元。

但是,这些科学家们也隐隐地感到一些危机。原来的贝尔实 验室因为有 AT&T 这个大靠山,从来不发愁自己的经费。现在,朗讯的利润不足以养活有两万人的巨型实验室,开始要求那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能尽快赚钱的研究上来。(我在以 后会谈到AT&T这种大实验室的弊端)贝尔实验室此时已不是过去以研究为主的地方了,它的创新能力不复存在,从一九九五年至今,贝尔实验室没有再 搞出轰动世界的发明。本来,AT&T 的电信服务和设备制造相辅相成,是个双赢的组合。分家对双方长远的发展都没有好处。AT&T 和朗讯的衰落都从这时起。

从 MCI 和 Sprint 带来的销售额增长几乎是一次性的。华尔街在预测朗讯盈利时,已经把这笔收入计算进去了。朗讯的股票要继续增长,它的销售额和利润就必须不断超过华尔街的预 期。(注:一般来讲,一个公司当前的股价,已经反映了当前和几年后的盈利能力。如果想让股价快速增长,公司的盈利就必须高于大家的预期)朗讯其实根本做不 到这一点。为了能支撑得住一个高股价,朗讯走了一步后来被证明是败笔的险棋。在互联网泡沫时代,有无数的中小公司在兴起、大公司在膨胀,朗讯决定“促销” 它的电信设备。具体做法是由朗讯借钱给各公司来买朗讯的设备。只要设备运出朗讯,它就在每季度财务报表中,计入销售额。如果仔细读它的财报,人们可以发现 朗讯总有一笔很大的”应收款项”,这笔钱其实从未进到朗讯公司。到了两千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借钱买设备的公司统统倒闭,朗讯的这笔”应收款项”一下子变 成了净亏损。2001 年,朗讯公司不得不关闭贝尔实验室的几乎全部研究部门。只是象征性的留下了一两个实验室,以保住贝尔实验室这块招牌。这次裁员,使得世界上很多一流的科学 家失业。朗讯由苟延残喘了几年终于被法国的阿尔卡特并购。并购时的市值还不到 1996 年上市时的水平,只有它自己峰值时的二十分之一。今天,贝尔实验室的牌子还在,只是联系地址已经到了法国。

AT&T 的景观比朗讯略好些。它有相对稳定的利润很高的长途电话收入以及发展得很快的移动通信业务,因此在分家的前几年继续支撑并且扩大了它的实验室。因为没有抢 到贝尔实验室这个牌子,AT&T 以信息论发明人香农的名字命名了它的实验室。这时互联网的崛起和无线通信的普及对 AT&T 的核心业务开始形成威胁。但是,AT&T 在这两方面以及快速发展的宽带电视业务上都很强。本来,AT&T 最有资格成为这些新领域的老大,就像它成功地从有线通信扩展到微波通信一样。但是短视彻底毁了它。

在两千年前后,短线投资者发现最快的挣 钱方法不是把一个企业搞好,而是炒作和包装上市。将公司的一部分拆了卖无疑挣钱最快。于是 AT&T 决定一拆四,分成长途电话,移动电话,企业服务和宽带四个公司。其中最大的手笔是将移动部门单独上市。一九九九年五月,AT&T 移动(AT&T wireless)在华尔街最好的投资公司高盛(Goldman Sachs)的帮助下挂牌上市,募集到现金一百亿美元。这是人 类历史上迄今最大的上市行动。当时 AT&T 的董事和执行官们给出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拆分后对发展如何有利,但其实,用 AT&T 实验室的一位主管的话说,原因只有一个字—贪婪 (greedy)。AT&T 在一次性得到一笔横财时,也失去了立足于电信业的竞争能力,因为它所剩的只有一个收入不断下滑的传统长途电话业务。同时,香农实验室萎缩到 1996 年成立时的规模。2001 年发生的 9.11 恐怖袭击,AT&T 在纽约的很多设备被毁,而它几乎拿不出修复设备的钱。半年后,AT&T 的香农实验室也几乎解散了。在 AT&T 实验室解散前,它的主管拉里∙拉宾纳(Larry Rabinar)博士已经预感到情况不妙了,他很有人情味地为他的老部下们安排了出路,然后自己退离了香农实验室第一把手的岗位。身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的拉 宾纳,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管理水平,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但是他根本无力扭转 AT&T 实验室的困境。这也许是命运。

(3个打分, 平均:5.00 / 5)

浪潮之巅第一章 帝国的余辉(AT&T)(二):几度繁荣

2. 几度繁荣

一九九五年,可以说是 AT&T 公司的顶峰,接下来短短的十年,它便分崩离析,不复存在了。AT&T 不紧不慢地向上走过了百年,才爬到顶点,走下坡路却只要十年时间。(注:今天的 AT&T 是由当年小贝尔公司之一的西南贝尔公司几次以小吃大合并出的类似于水电公司的设施服务公司,这类公司在美国统统称为 utility 公司,毫无技术可言。)其实,从一九九五年起的这十来年间,AT&T 本来有两次绝佳的发展机遇,2000 年前后的网络革命,和从九十年代中期延续至今的无线通信的飞跃。AT&T 不仅没有利用好机会,反而在这两场变革中丢了性命。

AT&T 一百年来发展得很健康。虽然一百年来它一直受反垄断法的约束。但是,美国政府司法部并没有真正要过它的命,每一次反垄断其实是帮助 AT&T 修枝剪叶然后让它发展得更好。我们今天谈论作为美国仅有的两个被反垄断法拆分的公司之一的 AT&T 公司时,不能不看看 AT&T 的垄断地位是怎样形成的。(注:另一个被拆分的公司是美孚石油。)

在 AT&T 成立时,它的电话技术受专利保护,因此,它前十几年的发展一帆风顺。但是,早在 1895 年,它的专利技术就无效了。一夜之间,美国冒出了六千多家电话公司。我们以后还会提到,上个世纪初,美国还曾经有无数的汽车公司。十年内,美国的电话装机数量从两百万户增加到三千万户。这时,AT&T 通过领先的技术和成功的商业收购,很快扫平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到上个世纪初,AT&T 几乎垄断了美国的电信业,并且在海外有很多的业务。1916 年,AT&T 成为道琼斯 20 种工业指数中的一家公司。(注 1:道琼斯工业指数早期包括 20 家上市公司,后来扩大到三十家。这三十家公司是美国支柱产业的大公司。因此道琼斯又成为蓝筹股— blue chips,因为蓝色的筹码是赌局中面值最大的筹码。注 2:AT&T 一直在道琼斯指数中,直到前几年被 SBC 代替。2005 年 SBC 并购了 AT&T 公司后,继承了 AT&T 的名称。但是这个 AT&T 不是以前的AT&T)今天,这 20 家公司只有通用电气还在道琼斯指数中。

但是 AT&T 的麻烦也伴随着公司的发展而来,美国政府司法部盯上了它。1913 年,根据司法部的金斯堡(Kingsburg)协议,AT&T 不得不收敛一下它的扩张。1925 年,它甚至将除加拿大以外电信业务分离,专注于美国市场。这次收缩歪打正着,使它成功地在 1929-1933 年的大萧条中存活下来。可以想象,如果当初 AT&T 的摊子铺得太大,躲过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会小得多。事实上,很多道琼斯工业指数中的公司都没有逃过那次经济危机。大萧条后,AT&T 公司恢复得很快,二战后,美国的电话普及率达到百分之五十。贝尔实验室也是成果倍出。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战中,贝尔实验室的天才青年科学家香农提出的信息论。信息论是整个现代通信的基础。到五十年代,AT&T 发展到美国政府司法部不得不管一管的地步了。1956 年,AT&T 和司法部达成协议,再次限制了一下自己的行为。反垄断法逼着 AT&T 靠科技进步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因此,AT&T 巩固了自己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1948 年,AT&T 实现商用的微波通信,1962 年,它发射了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尽管有些小的竞争者存在,它们无法撼动 AT&T 的根基。

在很长的时间里,美国国际长途电话的价钱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 AT&T 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谈判决定的,定价是三美元一分钟。AT&T 计算价钱的方法听起来很合理–铺设光缆和电缆需要多少钱,购买设备需要多少钱,研发需要多少钱,雇接线员需要多少钱等等,所以只有一分钟三美元才能不亏损。但是事实上,到 2002 年,当国际长途电话费降到平均一分钟只有三十美分时,AT&T 仍然有 1/3 的毛利润。

到了八十年代,美国司法部不得不再次对 AT&T 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这次,美国政府终于打赢了旷日持久的官司,这才导致了 AT&T 1984 年的第一次分家。这次反垄断的官司,不过是替 AT&T 这棵大树剪剪枝。剪完枝后,AT&T 公司反而发展得更健康。十年后,AT&T 又如日中天了。当时,AT&T 不仅在传统的电话业务上,而且在兴起的网络和移动通信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浪潮之巅第一章 帝国的余辉(AT&T)(一):百年帝国

【编者按:吴军,前Google Research的资深研究员。2010年离开谷歌,加盟中国腾讯。任腾讯主管搜索的副总裁。著名长篇文章《数学之美》和《浪潮之巅》的作者。《弯曲评论》现长篇连载其作品,以飨读者。。。。。。】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 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 (Apple)、英特尔 (Intel) 公司、微软 (Microsoft) 公司、思科公司 (Cisco) 公司、雅虎 (Yahoo) 公司和谷歌 (Google) 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者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它们都曾经是全球性的帝国,统治着自己 所在的产业。

这些公司里面大大小小的人在外人看来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虽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它长盛不衰;但 是,对于一个人来讲,一生赶上这样一次浪潮就足够了。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要预测未来是很难的,但是看看过去和现在, 我们也许能悟出一些道理。我愿意借谷歌黑板报的空间,将我这些年来看到的和听到的人和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会谈一谈我对每次浪潮的看法,对上述每个公司 的看法,以及对其中关键人物的认识。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也要提到间接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 KPCB 和红杉风投 (Sequoia) 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 (Goldman Sachs) 等等。

第一章 帝国的余辉 (AT&T)

1. 百年帝国

上 面的图片是在九十年代拍摄的美国新泽西州弗伦翰公园 (Florham Park) 日落的照片。弗伦翰公园占地十几平方公里,大多是芳草地和森林,在森林中央,是一片中等规模的临湖的工业园——这是笔者见到的最美丽的工业园。在那里,每 天都能看到天鹅在湖中悠闲地游荡,不时可以见到野鹿出没。这里原是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 的地产,1996 年,这里来了一个新主人——美国电报和电话公司 (AT&T) 实验室。1995 年,如日中天的 AT&T 公司重组,分裂成 AT&T、朗讯和 NCR 三家公司。AT&T 下属的举世闻名的科研机构贝尔实验室也被一分为二。朗讯公司获得了一半的科研机构和贝尔实验室的名称。划归 AT&T 的一半研究室组成了 AT&T 实验室 (后来更名为香农实验室),从原来的茉莉山 (Murray Hills) 搬到了弗伦翰公园。在那里,出过十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 AT&T 实验室,像一颗进入晚年的恒星,爆发出极强的、但也是最后的光辉,然后就迅速的暗淡下来。十年后 AT&T 和朗讯公司分别被 SBC 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并购。十年前,我在 AT&T 实验室实习,当时大家的情绪都很高,实验室的气氛很像今天的谷歌。不少人的座位旁都放着上面这张美丽的夕阳照。现在想起来,它似乎预示着一个帝国的黄昏。

说 起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即 AT&T 公司,在美国乃至在世界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该公司由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创立于 1877 年。电话的发明和 AT&T 公司的建立,第一次实现了人类的远程实时的交互通信(虽然电报比电话出现的早,但它不是事实交互通信),并且使得平民百姓受益。从 AT&T 创立的第一天起,它就是龙头老大,直到它被收购的那一天。但是,AT&T 的扩展速度远比今天的人想象得慢得多。它用了十五年 (1892) 才将生意从纽约地区扩展到美国中部芝加哥地区(当时从纽约到芝加哥一分钟的通话费是两美元一分钟,而当时的一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五十美元。今天在美 国打国际长途,也不过十美分一分钟)。三十八年后 (1915),它的生意扩展到全国(但是从纽约到旧金山的电话费高达七美元一分钟)。四十八年后的 1927,AT&T 的长途电话业务扩展到欧洲。

一九二五年,AT&T 公司成立的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是历史最大的、最成功的私有实验室。由于 AT&T 公司从电信业获得了巨大的垄断利润,它拿出了产值的百分之三用于贝尔实验室的研发工作。(在很长时间里,贝尔实验室的人总是用不需为经费发愁这一条理由来 吸引优秀的科学家到该实验室工作)这使得贝尔实验室不仅在通信领域长期执牛耳,而且在射电天文学、晶体管和半导体、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领先于世界。它著名的 发明除电话本身外,还包括射电天文望远镜、晶体管、电子交换机、计算机的 Unix 操作系统和 C 语言等等。此外,贝尔实验室还发现了电子的波动性,发明了信息论,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铺设了第一条商用光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贝尔实验室不仅仅是信 息领域科学家的首选工作单位,也是基础研究领域学者趋之若鹜的地方。那个时代进入贝尔实验室的人是很幸运的。如果是个人物,他可以成为业界的领袖,甚至得 到诺贝尔奖、香农奖或者图灵奖。即使是一般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也会有很好的收入、可靠的退休保障以及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

AT&T 在很长时间内垄断美国并且(通过北电)控制加拿大的电话业务。一九八四年,根据联邦反垄断法的要求,AT&T 的市话业务被分出去,根据地区划分成七个小的贝尔公司。七家小贝尔公司从事市话业务,而 AT&T 公司从事长途电话业务和通信设备的制造。贝尔实验室划给了 AT&T,从贝尔实验室分出一部分,称为贝尔核心 (Bell Core),划给七家小贝尔公司。不久,贝尔核心因为七个和尚无水喝,很快就推出了历史舞台,这当然是后话了。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这是 AT&T 走向衰落的开始。但我认为,AT&T 并没有因此而伤筋动骨。事实上,在接下来的十年里,AT&T 的业务得到长足的发展。虽然丢掉了市话服务,但是,它作为一个通信设备供应商,依然是市话通信设备几乎唯一的供货商。而且,虽然有 MCI 和 Sprint 两个长途电话竞争者,AT&T 仍然控制着美国大部分市场,利润十分可观,足以维持贝尔实验室高额的研发费用,使得 AT&T 在通信和半导体技术上仍然领先于世界。到一九九四年,它的营业额达到近七百亿美元,大致等同于今天它和 SBC 合并后的总营业额。

这一年,贝尔实验室的总裁梅毅强 (John Mayer) 博士率大规模的代表团访华,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接见了他,足以说明对 AT&T 的重视。中国国家主席接见一个公司下属机构的总裁,这次可能是空全绝后的。AT&T 当时可以说风光到了顶点。

既然一九八四年那次分家并没有使 AT&T 公司伤筋动骨,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衰落呢?

(11个打分, 平均:4.27 / 5)

掰一掰英特尔的收购历史

image       英特尔(Intel, Nasdaq:INTC)上个月是硅谷的明星,几笔大的收购让它多次成为财经新闻的头条。八月到九月,英特尔花费了100亿美元进行并购——包括德州仪器的cable modem部门,安全软件公司McAfee,以及英飞凌的无线解决方案部门(Wireless Solution,WLS)。

      九月初的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公司CEO保罗欧德宁不无得意的谈到了近期的几个大手笔。不过如果回头看看英特尔的收购历史成绩单,如果思科是优异,英特尔估计连及格都算不上,所以对最近的这几次收购我们也不要太乐观。

      1999到2003年之间,英特尔花费了110亿美元并购了大约40家公司,大部分都是通信公司。英特尔为了从半导体市场挤入通信市场可谓不遗余力。不过,有句话评价得好,向新市场转型的公司就像一个试图改变自己性格的人,成功转变的毕竟是凤毛麟角。这110亿美元绝大部分最后都打了水漂。更具体一些,英特尔历史上前15大收购,无一例外,最后都落得个关门或者挂牌出卖的下场(不包括最近的这三起和2009年7月的Wind River,因为还在“以观后效”中)。

      这里笔者统计了一下英特尔在IT泡沫时代进行的单笔金额在一亿美元以上的并购。

1998年2月2日,收购Chips & Technologies公司。
1998年5月18日,收购Digital Semiconductor。
1999年3月1日,收购Shiva Corp。
1999年7月13日,收购Dialogic。
1999年8月10日,收购Level One。
1999年10月14日,收购Ipivot Inc。
1999年11月20日,收购DSP Communications。
2000年3月18日,收购Ambient Technologies Inc。
2000年3月21日,收购Giga A/S。
2000年5月18日,收购BASIS Communications Corp。
2000年8月24日,收购Trillium Digital Systems。
2000年10月1日,收购Ziatech Corp。
2001年3月13日,收购Xircom。
2001年4月4日,收购VxTel。
2001年4月24日,收购Cognet。
2001年5月29日,收购LightLogic。

      2002年之后直到2009年7月17日收购Wind River之前,英特尔没有进行过单笔一亿美元以上的并购。

      看几个例子,收购Chips & Technologies名义上是为了其PC图形芯片,但是当时英特尔已经有了自己的图形显示技术,因此C&T的收购多少显得有点多余。而98到99年的几笔收购,Digital Semiconductor,Dialogic, Level One,以及DSP Communications,其业务都没能成功,2006年在公司的整改中都被售出。以上在IT泡沫期间的失败例子之外,还有另外几个著名的:2004年CES大会上英特尔发布用于数字电视的LCOS技术,一年后终止该项目;当然还有XScale,2007年16亿美元拆分卖给了Marvell,连累Marvell至今才缓过来。

      Xircom可能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笔大交易。2001年,英特尔花了7.5亿美元收购了这家PC网卡公司。在并购前,Xircom公司拥有1900员工,年营收将近五亿美元,利润率将近5%。两年后,英特尔由于该部门营收锐减,关闭了Xircom,但是毕竟Xircom的无线技术融入了英特尔的Wi-Fi芯片,并让英特尔在这个领域领先至今。

      从收购历史来看,英特尔几乎是大公司里表现最差的。有意思的是,维基百科有Google,微软,思科和苹果公司的并购历史,单单没有英特尔的。阴谋论的说,英特尔的公关部门干得不错,让自己的这段历史无从查询,以便让业界相信这,最近几个月百亿美元的收购会是“不同”的故事。

      要找寻英特尔并购失败的原因也不难。在PC处理器领域,英特尔是王者;但是在PC和服务器领域之外他就没那么在行了。据说英特尔内部有一种排斥外来发明的文化,对于非核心领域的东西和非公司土生土长的发明都抵触。(有没有英特尔的弯友来证实一下?)

      公司做失败产品不奇怪,Google今年还宣布终止Wave和Gphone。但是英特尔的失败基本都在M&A上,看起来都类似:花钱过多,整合不力,无法从PC领域拓展开来。并购应该帮助公司达到战略目标,而不应该成为公司成长的政策。英特尔总是希望通过并购实现在PC业之外扩展,这个想法也许本身是偏执的;当然,一味提倡所谓“有机增长(organic grow)”,则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中国祖宗的中庸之道和不偏不倚又一次成为至理。

      英特尔最希望的,是复制自己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故事:果断走出memory市场进入PC处理器领域。那次的转型是辉煌的:日本厂商随后开始打价格战,而英特尔一跃成为信息技术领域最有话语权的公司之一。当时的CEO,安德鲁格鲁夫成为了业界传奇。不过话说回来,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格鲁夫无疑是英雄,但是当时他凑巧走了顺水船——PC市场正好起步,当时只有两家公司,英特尔和超微(AMD)有权利生产和销售兼容X86指令集的CPU,而当时微软操作系统产品只兼容X86。AMD当时还在挣扎,英特尔自然会加大投入抢占市场。那个年代,大舞台就是那样铺开的,Wintel的战略选择当然明智,但并非“力排众议、艰难决策”。是时势造了格鲁夫这个英雄。

      今天的安全市场和移动市场和80年代的PC市场不同,这里已经群雄混战。McAfee和英飞凌是英特尔的豪赌,因为英特尔在安全和移动上本来就没多少成功经验,而且McAfee还是英特尔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并购。技术、运营、人员、文化上的整合绝非易事。英特尔这次准备让McAfee和英飞凌作为实体单独运营一阵子以减少并购带来的损耗,但是如何让这两家公司达成并购的目标,产生新的增长点和营收,也许英特尔应该向思科取经?

(4个打分, 平均:4.00 / 5)

别了,MOTO…

注:它曾经是技术的神话,开创了无数令人兴奋和革新的技术,但终究衰落在封闭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技术和商业最高境界都是“和”,老祖宗的东西还是很有用。。。:)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Cortina Interlaken

上次首席发表的NP4的文章中又一次提到了Interlaken接口,这让我想起了一家足球队俱乐部(对就是足球队俱乐部)。
当你听到Valencia(巴伦西亚)、Manchester(曼彻斯特)、Arsenal(阿森纳)、Roma(罗马)、Milan、Madrid等等时,请您留意,这里不一定是在讨论足球,是在讨论芯片,是在讨论Cortina俱乐部的芯片。
俱乐部还是俱乐部,芯片还是芯片,客官是要问跟Cortina跟Interlaken有一毛钱关系,顶到就是带个Interlaken接口罢了。非也,这个关系可大了。。。
早在06年Cortina联手Cisco就宣布了Interlaken协议07年正式发布

Cortina俱乐部是个啥子名堂呢?Cortina成立与01年,三位创始人分别是Amir Nayyerhabibi (President and CEO), Zino Chair (Vice President Marketing) and Hojjat Salemi (CTO),是一家无晶圆厂的半导体公司。产品涵盖了核心网、城域网、企业网、接入网、数字家庭领域[1]。
产品系列有:
× 以太网: 1‐, 2‐, 以及 4 口 10Gbps 以太网 MAC; 4‐, 10‐, 12‐, 和 24‐口 1Gbps 以太网 MACs
× 传输: 2.5Gbps 和 10Gbps FEC/OTN 成帧器; 2.5G and 10Gbps VCAT 成帧器
× 成帧器: 集成了 Serdes 的 OC‐3 到 OC‐192 以及 RPR 协议处理器, RPR 桥功能的 SONET/SDH POS, ATM, 和 GFP 成帧器
× 接入网: 4 端口 EPON 局端设备, EPON 客户端
以太网物理层: 10Mbps transceiver; 1‐, 2‐, 4‐, 和 8‐口 Fast Ethernet transceivers: 6‐ 和 8‐口 Fast Ethernet repeaters
× T1/E1: 1‐, 4‐, and 8‐port T1/E1/J1 transceivers and repeaters; OC3 transceiver
× 数字家庭: 多核处理器, 存储以及安全处理器

那Interlaken呢,其实是个瑞士的旅游小镇,景色迷人啊(估计美女也多,不知道首席常去不?)
Interlaken 是一项为实现高带宽及可靠的包传输而优化的互连协议。是使用多个串行链接,在器件间建立逻辑连接,并利用多通道、反压能力和数据完整性保护,提升通信设备的性能的一个协议[2]。
该协议利用最先进的串行技术,以实现通信系统器件间基于包传输模式的,高速、健壮、灵
活的接口,实现通信系统内器件之间的包传输。
带宽:Interlaken 不存在固有上限,但主要用于 10 Gbps 至 100 Gbps 的连接。
扩展性:Interlaken 具有在不同数量的通道上运行的能力,从而可实现其扩展性。
灵活性:Interlaken 可在不同数量的通道上运行,为器件互连提供高度的灵活性。

详见白皮书(偷个懒)

目前为止,cortina公司能提供Interlaken的芯片有(信息来自cortina官网的搜索引擎):
Product,  Line   Interface, Uplink Interface,Package, Description CS3477/87, Serial to XFP, Interlaken,1024 BGA, 4-port Interlaken, 10 Gigabit Ethernet MAC
CS3472, 24 SGMII or SFP,  Interlaken,  1152 BGA,  24-port Interlaken Gigabit Ethernet MAC
CS1999,Interlaken, SFI5.1 , 1020 BGA , OC768C POS Framer Mapper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rtina_Systems
[2] http://www.interlakenalliance.com/ Interlaken White Paper

(没有打分)

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这十几年

205px-Sun_Microsystems_logo.svg

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历史。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 Inc.),创建于1982年。1992年,推出了第一台多处理器台式机SPARC。SUN实际上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斯坦福大学网络)的缩写。

1995年,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推出了JAVA。1997年推出64位处理器,同年推出JAVA 2。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生产处理器、整机和操作系统。不止如此,它还生产了办公软件OpenOffice。从1995年到2000年,是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高速增长的时期。这期间互联网飞速发展,它曾经和甲骨文共同提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Network computer,NC)。主要指就是没有硬盘的计算机,其实也就是低价台式机,是瘦客户机。2000年之后,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太阳计算机迅速失去了它的光环。到现在沦为了一个二流公司。核心转向软件尤其是开放源码,并将股票代号从SUNW改为JAVA。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旖旎不再呢?有很多原因。

第一是产品线过长。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和IBM一样,都是从处理器到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都做的公司。这个模式不能生存,科技公司没有公司能在各个领域都做第一位,做不了第一就没有优势。不同领域之间并没有强强联手,而是弱弱联手。例如,SPARC上运行Linux,或是用AMD的芯片做一些低端的处理器运行SPARC都是很久之后的决定。长期以来都是弱弱联手,除非有垄断能力,否则绑定没有太多的意义。IBM今天虽然还活的不错,但是路线基本上是人数堆砌起来的外包。所以这个商业模式被证明是错误的。

第二是技术过剩。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无疑是个科技创新能力很强的公司。Sun过于强调了科技,而没有足够重视利润。JAVA可以说是该公司的最大败笔。JAVA花费了太阳无数的人力物力,成就了很多其他公司,如BEA、IBM、Oracle。成了所有反微软联盟的武器,而制作JAVA的太阳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不但如此,太阳还把自己的股票代码从SUNW改成JAVA。JAVA这项技术也过分强到了其技术性,跨平台这一理念非常具有技术性,用户不在意是不是跨平台。如果用户使用的是Windows,只要软件能在Windows上表现良好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在意是不是能在别的平台上能运行?JAVA本身也在不断的更新,没有简单到一次编译,到处运行。大型客户端软件开发商,同样没办法使用JAVA,比如Adobe的Photoshop,在PC上是Visual Studio开发,在Mac是Xcode开发。JAVA在每个平台上都排第二。当然核心问题是,跨平台与否不是问题的关键,JAVA试图解决一个错误的问题。客户需求大于技术创新,这是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第三是开放源码。提到开放源码,不得不提到两个公司,一个是SGI,另一个是VA Linux。如果说Sun自己的失误是JAVA,那么外部条件的变化就是开放源码。Sun的服务器是一种高利润的产品,和SGI类似。亚马逊创始人用的就是Sun的服务器,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能运行Web服务器的替代品。到了1999年,VA Linux发展的如火如荼,VA卖的东西就是Sun卖的东西,Web服务器。不过VA Linux是Sun十分之一的价格,PC硬件加上开放源码的软件(从操作系统到Web服务器和各种其他应用程序)。再后来,每个人都能安装Linux,搞一个免费的Mysql数据库加上Apache Web服务器。VA Linux当然也就失败了。后来SGI破产,SCO和IBM打开源官司后破产,到Sun成了现在模样,IBM转型成为皮包公司。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开放源码。因为开放源码成功的复制了UNIX系统和UNIX软件。但是开放源码并没有能够复制Windows系统和Windows软件,所以微软活的很好,相反支持开源的这些公司都死掉了或者半死不活。苹果的操作系统内核也是开放源码,但是图形界面不是。可见用户并不介意那些看不到的东西。

回首Sun这十几年,也只能说是商业世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Sun专注在用户在意的东西上,而不是公司领导自己的理念上,也许今天还活的很好。有感于SUNW到JAVA的改变。

(4个打分, 平均:4.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