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人–赵伟教授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zhao       赵伟现为位于美国纽约州的伦斯勒理工学院(RPI,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计算机科学系正教授,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院长。他还曾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和得克萨斯A&M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他于2001年获选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Citation:“for contributions in real-time computing systems and networks”,汉译:“对实时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研究做出贡献”)。赵教授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1977年), 并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获得计算机专业硕士(1983年)和博士学位(1986年)。

      在到RPI工作之前,赵教授曾担任得克萨斯A&M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计算机与网络系统分部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分布式计算、实时操作系统、计算网络和信息与网络安全。它属于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如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等,并参与组织多个学术会议。他还是中美龙星计划委员会第一任主任。赵教授的博士毕业生有Gopal Agrawal,Biao Chen,Fang Feng,Xinwen Fu,Yong Guan,Dong Xuan,Lijun Yao等。

点击这里进入赵教授主页

(没有打分)

ZOHO,创作了超过一百万个文档

zoho-logo

      Zoho是另一个在线办公软件的提供者。目前,Zoho已经用于6百50万用户,比上个季度成长了30%。每个月有2百万用户的访问,并且其用户已经创作了超过1百万个文档。

      Zoho刚刚更新了其在线办公软件:

  • 增加了对于docx的支持,这是微软最新的格式。现在Zoho能输出成docx格式。
  • 增加了十种语言的辞海(English, Czech, German, Greek, French, Irish, Italian, Polish, Russian 以及 Slovak)。
  • 组的支持,多个用户可以更好的协作。
  • 增强了对于页眉和页脚的支持。

      Zoho的市场份额相对于微软的办公套件还是微不足道。不过在线办公套件被认为是未来的趋势。目前这一领域的领头羊是谷歌的Google Docs。办公软件是微软最有价值的产业,就在微软进攻谷歌广告市场的同时,谷歌也在进攻微软的办公软件市场。这一从线下到线上转换可能还要很长时间,毕竟用户的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以前,也有很多与微软竞争的办公软件,如IBM Lotus Notes套件,但都是失败而告终。这次,互联网在线办公软件从新的角度切入这一市场也许是传统办公软件的终结。弯曲评论会继续关注这一市场的发展。

(没有打分)

机器人士兵会威胁人类的生存?

killerrobots

      最近有专家指出,机器人士兵已经开始显示出对人类的威胁,而且不只是威胁到坏人的生命哦。目前,机器人士兵还需要真人来最后确认其开火才会开火。不过,这最后的确认过程可能很快也将被自动化,尤其是在某些局部战争的特殊战场情况下。

      听起来耳熟?机器人革命,机器人权,机器人把人类当作电池?是不是危言耸听,让我们拭目以待。

(没有打分)

客齐集(kijiji)要超越Craigslist?

kijiji-logo

      客齐集是eBay开发的免费分类广告站点。虽然eBay拥有25%的Craigslist(目前第一大免费分类广告站点)的股份,但是eBay显然对于不能拥有和控制剩下的75%的股份感到不满从而重新创造了客齐集。截止到今年一月份,客齐集在美国吸引了两百三十万用户,这个数字已经在所有分类广告站点中位居第六。在六个月内,客齐集就成长成为Craigslist的10%的大小。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客齐集以2千1百60万用户相对于Craigslist的2千7百80万用户,已经相当的接近。

      eBay负责客齐集业务的Jacob Aqraou表示,客齐集运作于20多个国家超过700多个城市,客齐集目前的主要目标是在北美也成为第一分类广告。Jacob还表示,Craigslist的主要问题是几乎已经不再增长,只有英文站点,界面很差,12年来几乎没有变过。而客齐集是eBay目前成长最快的产业,仅仅上个季度世界范围内的收入就成长了104%。

      分类广告站点的界面是不是漂亮没有那么重要。不过简单易用是很重要的。如果搜索不到需要的结果,或者很难找到合适的版面来发布广告都会使得站点无法被有效的使用。Craigslist在这方面确实有待提高。另外国际化也是一个大问题。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迅速。如果一个成功的站点不迅速国际化,那么一定会有很多人建立其类似的国际化站点以争夺不同当地市场。英语毕竟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种语言。无论如何,弯曲评论会继续关注分类广告站点的发展。

(没有打分)

对华为系统软件的战略思考(下)–(9)华为专利

 9. 华为专利

      让我们先从一则新闻报导开始。

“华为18年无一项原创发明 购买专利竞跑国际市场”。链接如下:
http://tech.sina.com.cn/t/2007-01-18/03341340866.shtml。原文摘录如下,以方便读者阅读:

“在近日信产部公布的“2006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专利申请量”排名中,华为以总共专利5043项位列榜首,其中发明专利4695项,2006年研发投入47.48亿元。专利申请总量基本相当于后9家企业申请量之和。
  尽管如此,华为似乎并不满足,在2006年12月的内刊《华为人》上,一篇署名为“方惟一”的《实事求是的科研方向与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在国家某大型项目论证会上的发言》(下称“《实》文”)一文中,华为尖锐地指出了公司迄今为止没有一项原创发明。除此以外,在《实》文中,华为系统地阐述了现阶段的专利战略和未来需要突破的问题。方惟一是华为战略规划部部长。
   华为在这篇内刊中坦言:“华为在过去的18年里每年坚持投入销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发上,资金投入都维持在每年70亿~80亿元以上,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迄今为止,华为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18年无一项原创发明

  那么华为每年几千项专利又是从何而来呢?“对于我们所缺少的核心技术,华为只是通过购买的方式和支付专利许可费的方式,实现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并在竞争的市场上逐步求得生存。”
  “虽然我们在国内外总共申请了超过1万件专利,但我们知道真正核心的基本专利还不多。”华为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也充分地认识到了基本专利的成长过程是十分漫长而艰难的,基本专利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是应用型基本专利的成长过程也至少需要3~5年。”

上述引用的华为的文章也是公开的。文章发表在华为公司刊物“华为人”2006年第182期上。全文链接如下:
http://www.huawei.com/cn/publications/view.do?id=1260&cid=2102&pid=87

从笔者的观点,这篇文章是非常正确的,充分显示了华为内部是有一些清醒的中高级干部。这是华为之幸。

下面是从文章中摘录的几段不错的观点:
“华为在过去的18年里每年坚持投入销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发上,尤其是最近几年,有超过二万五千名员工从事研发工作,资金投入都维持在每年70、80亿元以上,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至今为止,华为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主要做的、所取得的是在西方公司的成果上进行了一些功能、特性上的改进和集成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表现在工程设计、工程实现方面的技术进步,与国外竞争对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对于我们所缺少的核心技术,华为只是通过购买的方式和支付专利许可费的方式,实现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并在竞争的市场上逐步求得生存。。。。。。“

  2004年华为公司推向市场的一款WCDMA的分布式基站,相比传统的基站,运营商每年的运行/运维费用包括场地租金、电费等可以节约30%,为客户带来了价值的同时体现了产品的竞争力,从而获得了客户的好评和选择。这款分布式基站没有革命性的技术,也不存在过多的技术含金量,仅仅是工程工艺上的改进而已。

  事实上,在产品的工程实现技术方面,我们也经常遇到瓶颈,包括算法、散热技术、工艺技术、能源、节能等在内都时常成为我们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障碍。。。。。。

  华为公司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技术上需要韬光养晦,必须承认国际厂商领先了许多,这种巨大的差距是历史形成的,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创新机制的支持,普及了创新的社会化,技术获取相对容易;另一方面,当我们还在创始时期起步阶段,国外有些专利就已经形成了,无论是系统实现原理的还是技术实现细节的,国际领先厂商已经领先很多了。。。。。。

      今天,由于技术标准的开放与透明,未来再难有一家公司,一个国家持有绝对优势的基础专利,这种关键专利的分散化,为交叉许可专利奠定了基础,相互授权使用对方的专利将更加普遍化。由于互联网的发达,使创造发明更加广泛化了、更容易了。我们充分意识到需要在知识产权方面融入国际市场“俱乐部”,知识产权是国际市场的入门券,没有它高科技产品就难以进入到国际市场。

  虽然华为每年按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究开发,在研究经费的数量级上缩小了与西方公司的差距,也在IPR上缩小差距,目前华为已有一万多项专利申请,但相对世界几十年的积累仍是微不足道的。IPR 投入是一项战略性投入,它不像产品开发那样可以较快的、在一、两年时间内就看到其效果,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积累过程。

  我们也充分地认识到了基本专利的成长过程是十分漫长而艰难的,基础专利的形成是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要耐得寂寞,甘于平淡,急躁反而会误事。基本专利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是应用型基本专利的成长过程也至少需要3~5年。。。。。。 ”

我们可以从上述文献中观察到,即使华为自己内部,也认识到,华为在核心技术方面是单薄的,从而是在其迈向国际化道路上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必须走过的。

专利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专利的质量,是一个高科技公司生存的重要博弈工具。否则,处处受制于人。

拥有别人需要的专利,可以采用专利交叉使用的策略,使得公司之间双赢。

拥有别人需要的专利,可以采用反诉讼的策略,使得竞争公司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下面是在美国专利局网站( http://www.uspto.gov/ )上搜寻关于华为专利的结果,以方便读者阅读:

我们可以认识到,目前,华为已经被批准的在美国的专利是46个。

阅读全文»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欧洲的伽利略计划:至今还是无底洞

系列目录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1. 谈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
  2. 欧洲的伽利略计划:至今还是无底洞
  3. 俄罗斯的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也岌岌可危
  4.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5.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6. 中国北斗一号的技术特点
  7. 北斗二代的进展:我国将于2009年前后连续发射12颗“北斗”卫星
  8. 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大国玩家的俱乐部
  9. 我国成功发射第二颗北斗二代导航卫星
  10. 中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
  11. 北斗第三颗星成功定点,以及坊间流传的后续发射计划
  12. 关于北斗技术细节的几个猜想之一
  13. 关于北斗技术细节的几个猜想之二
  14. 关于北斗技术细节的几个猜想之三
  15. 首次官方公布时间点——孙家栋:中国北斗系统2020年覆盖全球
  16. 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
  17. 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18. 北斗第六星西昌11月1日成功发射
  19. 北斗接收机的在线用户分布
  20. 北斗第七星,2010年长征最后一次发射
  21. 探秘中国北斗导航卫星:最高机密到民用历时20年【全文转载】
  22. 北斗第八星上天,北斗区域系统基本建设完成
  23. 北斗第九星上天,“十二五”期间中国民航将逐步使用北斗导航
  24. 北斗第十和第十一颗导航卫星分别于2011年12月以及2012年2月顺利发射
  25. 北斗第十二、十三星:长三乙一箭双星
  26. 欧洲伽利略据称将加快系统布局——2015年实现24颗卫星在轨
  27. 这个狠: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许其凤详解北斗
  28. 长三乙,一箭双星,北斗十四和十五号星上天
  29. 2012年最后一次北斗发射,长三丙送第十六颗北斗星升空

lnav01

      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项目开始于2002年3月,由欧盟和欧洲航天局正式批准。最初的设想是一个类似美国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和俄罗斯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全球定位系统,但是比以上两个系统拥有更高的精度,并且不受别国军事用途的控制。这个项目准备在2008年前发射四颗测试卫星,从2006年到2010年发射26颗700公斤的太阳能卫星,运行在在23222公里高度的三个轨道平面,全项目耗资大概40亿欧元。到今天这个计划如何了呢?简单的说,该项目已经落后于计划五年,费用已经超支了数十亿欧元。

      伽利略的支持者们声称其优质的信号能够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达到一米以内,比GPS高很多——本世纪初,GPS的平均精度在五米以上。但是早在2004年,GPS的平均精度就达到了三到五米,到2012年,更有可能达到三米以内。另外一个问题是信号控制。美国给军方使用GPS的最高精度,但是一直控制民用GPS信号的精度。但是2000年5月,当时的总统克林顿正式承诺美国不会选择性的降低信号精度。到2002年伽利略项目开始,欧洲已经有无数商家开始利用美国GPS的免费信号来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这些人可对美国是否某天会限制信号没那么关心。

      更坏的是,目前看来伽利略的商业前景也不乐观。美国一直在稳步提高GPS系统,而俄罗斯总统普京一直在强调,他要把改进GLONASS作为国家战略来考虑。俄罗斯计划为该系统再发射七颗卫星,开始覆盖邻国,并在2009年覆盖全球。中国也曾参与了伽利略计划,尽管美国一再作梗,欧洲还是和中国开展了合作。咱们的目的一则是投资,万一有回报就赚了;更重要的是交学费来发展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中国也许对欧洲的官僚主义和慢节奏深有了解,可能就没指望欧洲人能按计划开发。中国自己的北斗系统几乎同时与伽利略开始起步,如今已经进入二期工程。不能不感叹,社会主义办大事就是效率高啊。

      一言蔽之,欧洲伽利略项目集中体现了官僚主义和官办研究的弊端:投入高,进度慢,议而不决,多方利益冲突,当然也不能否认,也有天才想法的冲突。伽利略也许需要重新考虑其定位了,想作为GPS的商业和空间政治对手,在这种进度下恐怕是不可能了。也许,考虑作为GPS,GLONASS,中国北斗和其他区域定位系统的有益必要补充是更现实的考虑?

(3个打分, 平均:3.67 / 5)

世界十大高技术汽车

    本文最初出现在《IEEE Spectrum》期刊2007年4月号上,其后有改动。笔者这次对其翻译修订,看看将近一年过去了,当时的高技术汽车哪些已经走入百姓家,哪些还是展览厅的概念。弯曲评论(www.tektalk.cn)也将关注今年的高技术汽车。

Tesla Roadster——硅谷创业公司发明的电动汽车
弯曲评论相关报道:

电动汽车:何时飞入百姓家?
Telsa汽车公司第一辆电动汽车交货

carf1small * Tesla Motors制造
* 基于英国莲花(Lotus)公司的设计
* 锂电池,充满后可跑350公里
* 一次充电耗时3.5小时
* 0-100公里加速仅需4秒
* 售价98000美元
本田(Honda) FCX概念车——性感的燃料电池动力车 carf2small * 预计2018年上市
* 使用氢燃料动力,最高时速160公里/小时
* 氢燃料存储在350个大气压的171升燃料缸里,
* 可在零下20度启动
2008 通用(GMC) Yukon 混合动力SUV——混合动力车中的大力士 carf3small * 自重2.5吨(嗯,别以为是Prius)
* 配备通用双模混合动力发动机
* 混合发动机配备两个40千瓦的电机
* 预计每百公里耗油11到12升(普通的Yukon SUV对应是城市15升,高速12升)
2007 菲亚特(Fiat) Siena Tetrafuel——汽车里的杂食动物 carf4small * 可烧酒精、汽油甚至天然气的小型车
* 可携带48升液体燃料和13立方米天然气
* 1.4升发动机,首先使用天然气,然后才是液体燃料
* 酒精汽油可任意混合作为液体燃料
2007 大众高尔夫(Volkswagen Golf) GT TSI——涡轮增压的美丽 carf5small * 1.4升发动机可输出125千瓦(168马力)动力和240牛米的扭矩
* 百公里耗油仅仅7.2升
雪佛兰(Chevrolet) Volt / 概念车——通用公司的电动汽车 carf6small * 配备容量为16千瓦时的锂电池,由80个4伏电池组组成
* 同时配备1升的3缸涡轮增压发动机
* 发动机只在需要充电时启动,平时动力全由电池提供
速霸路(Subaru) Outback 2.5XT——敏锐依旧,多种性格 carf7small * 2.5升直列涡轮发动机,降低全车重心,提供243马力动力和327牛米的扭矩
* 智能驾驶系统可让司机选驾驶模式:Intelligence,Sport,或Sport sharp
* 软件系统控制智能驾驶,让单引擎具备多种性格
奥迪(Audi) R8——首创LED前灯 carf8small * 多种高科技设备:铝框架结构,直喷V8发动机,465瓦12声道音响系统等
* 减震系统的液体粘度由电磁场控制
* 首创LED前灯,节能长寿。一对LED前灯功率10瓦(普通的为15瓦),可使用五万小时(相当于普通汽车使用100年)
* 全车13万美元,LED前灯售价1000美元
宝马5系(BMW 5-Series)——非混合动力车上的首款回热式(regenerative)刹车 carf9small * 非混合动力车上的首款回热式(regenerative)刹车:发电机仅在减速时发电,在巡航和加速时不发电,降低耗油
* 新电池把充电时的发热损耗从20%降低到4%
克莱斯勒(Chrysler )Sebring——系统整合 carf10small * 全车My Gig系统整合了导航系统、DVD播放器、iPod、电话、硬盘等多种设备
* My Gig支持语音控制、触摸屏、蓝牙,还可以转换CD到MP3,随机有超过1G软件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现代诺亚方舟–世界末日种子宝库

doomsday 1      圣经有云,上帝要用洪水来毁灭世界,命令诺亚造一方舟来保留物种,每种动物选雌雄一对,放入方舟来躲避灾难。现在,我们也有了现代版的诺亚方舟,那就是位于北极圈内,深埋于百米冰层下的“世界末日种子宝库”(Doomsday Seed Vault)。

      这一种子宝库位于离北极点1000多公里的,隶属挪威的斯韦博搭(Svalbard)岛上,是一个位于地下130米的洞库。它由挪威政府出资九百万美元建设,可以储存450万份种子。各个国家都可以把种子送到这里保存,全部免费。这一洞库由于深埋地下,与世隔绝,在发生世界范围灾难的情况下,也可幸存下来。

      这个宝库的目的是保留世界上所有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子,在发生全球变暖,世界核战争,或彗星撞击地球等巨大灾难时,这里保存的种子可以给幸存下来的人们用于灾后重建。它已于昨日正式开始启用,收进了第一批25万份种子。

      这种居安思危的行为值得称赞,是否真正有效值得讨论。如果真是世界末日到来,一群饥民一无所有,然后找到这批种子,您认为,他们会把它们种到地下,耐心等待来年收获吗?还是会…

上图是种子宝库,下面是Svalbard岛的位置示意图。

doomsday vault

(1个打分, 平均:3.00 / 5)

科技领域全世界最富的10个人

以2007年7月为限,谁是 科技领域全世界最富的10个人?首富是谁?如果读者认为是Bill Gates,那您就错了。《弯曲评论》(www.tektalk.cn )给您介绍这十位首富,并比较一下您自己的钱袋。希望读者更加理解家人的平安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金钱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知足常乐不是一个出世的借口,而确实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生活方式。

第一名:Carlos Slim Helú

墨西哥的电信大王。拥有净资产$67.8 billion(六百七十八亿美金)。旗下公司为:Telmex, América Móvil, Grupo Carso






第二名:William H. Gates III

微软创办人和董事长。拥有净资产$59.2 billion(五百九十二亿美金)。旗下公司为:微软







第三名:Lawrence Ellison

Oracle创办人,董事长,总经理。拥有净资产$21.5 billion(二百一十五亿美金)。旗下公司为:Oracle








第四名:Paul Allen

微软创办人。拥有净资产$18 billion(一百八十亿美金)。旗下公司为:微软








第五,六名:Sergey Brin & Larry Page

谷歌(Google)创办人。各拥有资产$16 billion(一百六十六亿美金)。旗下公司为:Google








第七名:Michael Dell

DELL计算机公司创办人。拥有资产$15.8 billion(一百五十八亿美金)。旗下公司为:DELL








第八名:Steven Ballmer

微软总经理。拥有资产$15billion(一百五十亿美金)。服务公司:微软








第九名:Naguib Sawiris

埃及通信公司大王。拥有资产$10billion(一百亿美金)。旗下公司: Orascom Telecom Holding








第十名:Sunil Mittal

印度通信公司大王。拥有资产$9.5billion(九十五亿美金)。旗下公司:Bharti Telecom

(没有打分)

思科(Cisco)发布最新网络处理器–QuantumFlow

Cisco_logo      思科(Cisco)最近发布了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 QuantumFlow。它是一个40核(core)处理器,可同时运行160个进程(大概是每核有四个硬件线程(hardware thread))。思科有100多位工程师参与设计,历时五年,耗资1亿美元,还申请了40个相关专利。

      思科并未说明QuantumFlow的用途,不过看起来是为核心路由器(Core Router)设计的,最有可能会用于思科路由器的旗舰产品,CRS-1(Carrier Routing System)。CRS-1是思科2004年推出的核心路由器产品,其主要竞争对手是Juniper的T640。CRS-1现在用的处理器叫做SPP(Silicon Packet Processor), 是由思科和IBM联合研制的。SPP有188个核,比QuantumFlow的40个还要多。但QuantumFlow内含8亿个晶体管,SPP是1.85亿个,相信QuantumFlow的处理能力要强很多。SPP现在可支持40G接口,笔者估计QuantumFlow可以用来支持最新的100G以太网接口。

      除了CRS-1外,其它产品,如Catalyst 6500交换器,使用QuantumFlow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只是用于CRS-1,笔者不知道是不是值得花1亿美元来专门搞一个处理器。核心路由器每个售价是几百万美元,但是销售量很有限,世界范围内也就是每年几百台。在这一市场,思科和Juniper目前是处于胶着状态。Juniper最近也推出了新产品,T1600,所以思科要想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大概会很困难。而一个芯片,如果没有几十万的销量,是很难收回其研发成本的。弯曲评论将会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弯曲评论相关文章:

思科推出新型网络交换机 – Nexus 7000系列

Juniper网络公司宣布其以太网交换机设备

(没有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