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Threat发布业界首款抵御汽车攻击的硬件防火墙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在刚刚结束的SyScan360安全大会上,VisualThreat公司成功演示了如何利用WIFI对汽车进行劫持攻击的方法,同时展示了业界第一款用来抵御汽车黑客攻击的硬件防火墙。防火墙直接插在汽车OBD2接口上,能有效的阻止对汽车的CAN message攻击,包括之前在黑客大会,DEFCON等会议上采用的对汽车攻击的方式。

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尤其通过手机和汽车内部的通信,黑客可以利用蓝牙,WIFI,甚至2G/3G对汽车进行恶意攻击。
车联网安全由此成为移动安全一个新兴的市场。

7月30日,星期三 VisualThreat公司和AUTO HACK公共小组在加州montain view的Hacker Dojo 举办一次讲座,
内容有关汽车无线攻击和防火墙抵御方法。欢迎大家前来参加!

题目: Defense: Vehicle OBD2 Over-The-Air Attacks

讲座网址: http://www.meetup.com/Autohack/events/196267042/

Wednesday, July 30, 2014 7:00 PM to 8:15 PM
Location: Hacker Dojo, 599 Fairchild Dr., Mountain View, CA

Defense: Vehicle OBD2 Over-The-Air Attacks w/ Visual Threat

A host of vendors are now offering popular vehicle cloud-connected software and hardware. Loose security puts users at risk of compromised privacy and actual loss of vehicle control. In this talk, speakers from VisualThreat will show how to build the first CAN BUS firewall to defend against OBD auto attacks.

This will include reverse engineering OBD2 and CANBUS, a demo of remotely controlling a vehicle via mobile app (w/o DIY hardware), and presenting research findings on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of current commercial vehicle-related mobile products.

(没有打分)

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探索

(没有打分)

万维网操作系统初论

【去年思考道指令应用时,突然有一个把道指令扩展到互联网的想法,不是很成熟,但基本原理可行,陆陆续续写了几段,以后有时间再完善一下】

万维网操作系统初论 起源

最初的互联网只是科学家用来传输数据的工具,开始的应用也都与数据传输有关,如最早的FTP、EMAIL等,现在最流行的应用WWW也一样。万维网最初是物理学家为了查找资料方便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网络应用,所以它的的本质都是为查阅文本资料而设计的,虽然后来衍生了很多基于web的应用,但这些应用没有一个不是基于页面阅读而设计的,如BBS、blog、Twitter、facebook等。那么基于Web页面的设计有什么显著的特性呢? 基于web页面设计的应用无非就是都是把网络服务器的数据用网页在客户浏览器中呈现出来,并允许用户再次对数据操作,用户的各种操作都必须经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再原路返回,每次的操作都可能启动各种计算设备上无数的程序来完成。这样基于web的应用与普通计算机程序就会有显著不同:基于web的应用已经没有普通计算机程序的相关功能,如进程、线程、堆栈、地址等。缺少普通计算机程序功能的web应用因此没有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发展出各种管理程序的功能出来,简单地说,它本质上不能有操作系统的概念。可能有的人会有异议,说分布式操作系统、网格操作系统就是web的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网格操作系统本质上都是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综合管理,它没有对web的应用这种更上层的应用没有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如在分布式操作系统、网格操作系统建立web应用,那么也必须有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的处理步骤,与普通计算机一样。这些问题就给我们提出一个相当重要的历史任务,既如何建立web操作系统。

基本原理

由于web的弊端,基于web的应用没有本地计算机程序的相应概念,如进程、线程、堆栈、地址等,造成用户浏览器仅仅是呈现服务器数据及简单把用户数据发送工具,不能像本地程序一样,有数据空间、进程空间来包容各种用户数据。现在的脚本程序也可以在本地处理一些简单数据,但对于复杂数据处理起来非常繁琐,使用像ajax、xml等其他辅助技术来处理复杂数据。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现在基于web应用对初学者来与学习本地编程语言不可比较。因此,本文尝试用一种结合本地技术与远程数据的技术,使得客户端程序处理远程数据时可像本地一样方便。为此,提出如下的基本解决方案。 1、 进程空间定义 Www协议的定义只是为了呈现用户文档数据,完全没有程序的概念,在web上建立应用时,就必须建立各种虚拟的数据空间,如cooke技术。任何人访问统一网站时,浏览器就会偷偷建立cooke文件,以便识别用户的访问,这是一种非常不和谐的技术。如果像本地程序一样,当用户打开应用程序时,操作系统便建立了一个程序运行的内存空间—进程,除非程序设计需要原因以外,进程不会在本地上再建立多余的文件,程序的运行只是对内存数据的处理,而web应用因为没有进程空间概念,浏览器也仅仅只是呈现数据样式,没有办法再进一步处理。为了让web应用像本地程序一样,本文提出可以像本地进程一样,定义一个进程空间。为方便,这里简单用xml来表示web进程的定义: <进程 ID=“8888”程序名=“facebook”> < … > < … > 如上所示,当用户访问各种网站应用时,web服务器返回的只是该应用服务的进程数据给浏览器,用户浏览器再根据进程数据位用户在本地建立进程空间。 2、 函数空间定义只有进程空间定义,web应用是没有办法运行起来的。操作系统出了会建立进程空间,为了并行计算方便,他还会建立诸如线程、纤程、对象等概念的相对独立的空间,这些空间的相对简单,且都是平等的概念,每个线程空间都是分布的进程空间线性范围内,不会交叉在一起,因此,web应用模仿操作系统也定义相似的概念—函数空间。函数空间用来包含用户数据,把用户数据相对分割开来,并提供函数内安全保护。简单表示如下: <进程 ID=“8888”程序名=“facebook”> <好友> <乔布斯ID=“1”/> <….> <粉丝> <…> <…> 这种表示方法与XHTML非常相似,但是这是有本质区别的,本文是为了web应用而定义的,而XHTML是为文档服务的。上述的表示方法基本上与本地进程一样,只是对空间进行简单的线性分割,采取这样的模型主要是为web应用设计方便。

万维网操作系统—空间意义

计算机被发明出来时,仅仅只是用来处理数字计算的工具,计算是第一功能,数据管理处于次要位置,特别为计算方便,设计的指令大部分都是计算型指令。后来由于多任务,程序开发、操作系统设计需要才加入各种管理程序任务(指令片段)的指令,但对数据的管理还是不太重视。如为管理动态数据的程序堆栈空间,与管理程序函数调用的功能混在一起,造成很多不便,大量病毒、木马就是利用管理程序函数调用的栈空间把伪装指令地址的数据加载到栈空间上,程序函数返回又不得不利用栈空间取回返回地址。这种涉及机制只能是对数据空间、指令空间不太重视的后果,管理程序调用的重要数据为何不能另外涉及一个空间来容纳?为何要与函数动态数据混杂在一起?一切都是为程序指令运行而不顾数据的重要性采取的措施,这个错误设计产生的不良后果已经大大超出他带来的微小效益。堆栈空间的设计不止带来空间溢出这种弊端外,影响了程序设计。栈空间是为容纳函数运行时的动态数据设计的,只有函数运行时才存在,当函数不运行时,所有的栈空间数据就消失了,因此为保存一些有用的动态数据,就必须采用申请其他内存空间的做法。一般都是在程序堆空间上申请,那么这种做法就会造成各种函数申请的堆空间都是同一个空间,程序没有办法为函数分配不同的堆空间,函数没有能力保护其动态数据的能力,随时都可能被其他函数破坏,这对可重入而设计的函数是一个灾难。但人类不会因为一个蹩脚的设计而去重新设计的,只好用一个更蹩脚的设计来代替,为了应付多任务运行,不得不在函数调用的基础上发展出诸如像线程的机制。但是线程虽然可以暂时解决多任务运行时的一些弊端,如保护私有数据,但对于一些小的多任务来说,线程太庞大了,如对象。按道理各种对象应独立运行在自己的对象空间中,但是因为指令设计的原因,各种对象也只是一堆积聚在一起的函数和数据,本质上都没有真正分开。这种设计的后果就是,对象不能真正单独存在,它必须在程序在精巧设计下,一步一步运行才能起作用。如要同时对大量对象发送消息,也必须通过循环才能做到。

万维网操作系统—空间意义之二

既然传统的计算机空间存在问题,那么如何设计新的计算空间形式?这里有几个必须考虑的因素:运行效率,支持进程、线程、对象,存储结构等,基于这几个因素,采用简单的进程空间内的函数分段模式。以前的x86设计有任务段,这个任务段可以支持当任务切换时,自动保存任务的寄存器等数据,在一个任务内,他不能保存函数切换时的栈地址、堆地址,对函数调用的栈溢出也不能防范,而且在开发操作系统时段模式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程序进程各段都一样,没有分出各种内存空间段,这样用户程序事实上可以存储任何数据包括指令部分。因为这种不明确的分段模式,造成程序员在编程时不认真规划数据结构,指令与数据混在在一起,内存经常违规存取、超界、溢出。如果当初设计函数调用功能时,设计出可以让函数自身方便管理的函数段模式就不会出现这种弊端了。另外由于计算机内存事实上是一种线性结构,他的内存单元是按照地址存取的,相邻内存单元的地址相差一个固定值,这种内存结构可以方便存取,但必须为各种数据精心安排内存单元数量,并让指令按内存单元地址存取数值。这样的设计对于机器运行效率很高,但对于编程人员来说是一种负担,必须时刻保证数据内容地址的正确性,否则计算出来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为了方便程序员编程方便,web应用程序的函数空间数据不用地址存取,直接用数据的标号存取,这样程序员不用在费神去计算数据地址,也不用去动态安排数据空间。如乔布斯=“伟人” QQ=“山寨集成” … 乔布斯 与 QQ 两个数据在函数空间直接用数据标示就可以存取了,不存在数据地址,程序员也根本没有办法找到数据的地址。Java语言号称消灭指针,但语言中还再用 new 来分配数据空间,他只能是一个表面没有地址而内部有地址的语言设计,而javascript 语言在数据空间设计中比java更加超前,也直接用符号来存取数据,程序员再设计javascript脚本时,就完全不用考虑数据空间的问题(不过,现代的编译器非常厉害,在动态编译javascript脚本时,可能会用真实的地址去代替符号的访问方式)。总结上述,为web应用程序及操作系统设计的空间为开发效率、多任务运行的需要,简化了日常程序语言开发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采用分段式的函数空间组成进程空间可以满足web应用程序开发设计的需要,后面将论述web应用模型。

万维网操作系统–应用模型

普通应用程序虽软件需求不一样,但开发出来的程序却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可以遵循,基本上都遵循这样的规律:程序大部分分为数据处理段、数据段,其中数据处理段部分必定包含在程序当中,而数据部分可放在程序中,也可放在独立的文件中,当程序运行时,才由程序调入数据。由于数据与指令的这样存放位置不同的差别,造成今天各种各样的程序,最初程序数据处理与数据都放在一起,如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后来,程序数据处理部分开始与数据分开,数据独立存放同一机器的单独文件里,如编辑器,这是单机时代,再后来,程序数据处理部分开始与数据不但分开,而且数据独立存放在不同机器里,这是网络时代,再后来,程序数据处理部分开始与数据不但分开,而且数据独立存放在很多不同机器里,这是云计算时代。程序数据处理部分与数据部分分开这是由于数据处理部分一般较小、经常要修改,又与机器的指令相关,不同指令类型的机器,必须有不同的数据处理部分,而数据对处理算法来说,不会因机器指令不同而不同,数据是他们共同的部分。在Web时代应用程序本质也没有发生改变,都是数据处理与数据分开的模型,但web应用程序与前面介绍的程序又有不同。在web应用程序里,数据处理部分已经被统一化,即浏览器、web服务器作为web应用程序共同的数据处理部分。浏览器负责处理数据的呈现,web服务负责提供、存储、处理数据,而程序员只要编写一些文本数据就可以了,当然一些高级web程序,还是必须编写脚本程序。应用程序从以前按照机器指令运行进化到按照数据运行,其中浏览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浏览器相当于web时代的程序机器,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但这个进步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出现的应用让浏览器编程越来越困难,如html、xml、css、script、sql、cloud等,这些都是要一大堆高级的技术来支持,非常不利于程序员的编程学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比浏览器更为上层的技术来代替,所以本文尝试提出一个新的web应用程序模型。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运行的任务、内存、IO等,广义的web操作系统也相应定义了任务、内存。用户打开一个页面时,不再是简单的返回html页面,而是虚拟为这个应用分配应用进程空间、进程号、函数空间。因为Web应用永远在线的特点,广义操作系统分配的进程空间、进程号、函数空间都是永远存在的,不会因为用户下线了,相应的进程空间、进程号、函数空间被消除了。这样用户的进程就要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如打开facebook时,广义操作系统为我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进程(也可以重新创建),但重新创建一个用户函数空间,每个用户端产生的其他数据也都是用函数空间来表示。当广义操作系统用这种方式管理数据时,其数据保存就不需要特定的存储设备,如数据库服务器、云存储等,我们可以自定义函数空间的存储方式,只要方便用户就可以。比如,sns应用中的粉丝应用,函数空间简单定义如下: <粉丝关系函数空间 ID=456346> <用户=“道指令创始人”/> <粉丝=“爱因斯坦”/> <粉丝关系函数空间ID=3215> <用户=“道指令创始人”/> <粉丝=“牛顿”/> <粉丝关系函数空间ID=5322> <用户=“道指令创始人”/> <粉丝=“猿人”/> 当各种不同用途的函数空间被定义及创建后,整个进程空间就会会有大量的函数空间数据片段,广义操作系统的任务就是负责对这些空间数据的创建、保存、处理、销毁。实现这种空间定义非常简单,如用数据库实现时,最简单的方式,只要一个数据库表格就可以,程序员只要利用这个表格就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web应用(这个本人已经开发出了模型),把这个简单的表格转化为其他的存储方式也很简单。广义操作系统的应用模型经过简化后就与最原始的程序一样,所有数据都在机器中运行,终于程序发展从单机、网络、web又回到单机时代。《未完待续》

(8个打分, 平均:1.63 / 5)

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 的路由协议

传感器网络,或者所谓物联网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路由。其网络路由基础是Ad-hoc一类的东东。把握了Ad-hoc,许多东西在概念上就不会太混乱。

下面是Sensor Networks的一篇路由协议的综述文章。希望对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反正我是没兴趣,也没时间:-),最关键的是不懂。

另外,转载一个美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一个教授对物联网的看法

陈首席,你好!我代表在美国的所有华人教授向弯曲评论致敬。我们许多教师都是《弯曲评论的》粉丝。我们希望我们将来的博士生首先要在《弯曲评论》上学习一年,再申请学校。GRE的Sub就可以免了。否则,必须要Sub。

今天与你汇报一下传感器网络的前世今生:-0

传感器网络从上世纪末开始提出概念经历了十年时间。

在火热的时候,几乎每个做计算机,电子,通信的都称自己在做传感器网络。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人支持,有大牛支持,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专门资金支持。前几年,NSF网络系统(CNS)中,三大块之一就是传感器网络。现在趋势有点冷。原因我认为是:一,实用的系统很少。这个领域里会议无数,文章巨多,但是很少有真正可用的系统。实际上有个实际转的起来的有应用背景的系统就可以发文章。甚至哈佛有篇文章就是讨论他们怎么实际架了个系统却转不起来发在OSDI上。二,因为没有实际应用背景支持,研究上很空。很多假设不切实际。比如在安全的研究上,一度在对称秘钥上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传感器的处理器实际上可以来支持公钥加解密,很多对称秘钥的研究并不是很有用。另外对传感器网络的其他假设,如平面(FLAT)结构,电池耗费是大问题,都不一定是正确的假设。

现在这个领域的很多人开始转向CYBER-PHYSICAL SYSTEM (CPS)。这要把传感,计算,控制都结合在一起, 目标是在一些重要的应用上看到有意义的结果。比如电网控制管理,汽车碰撞避免,医疗器械控制等。

我对中国的传感器网络热潮持保留态度。前几年,GRID COMPUTING 被炒得很沸腾,在国外看来很奇怪。现在传感器网络在国内炒起来,不一定好。

我觉得传感器网络是有一定市场的, 但是要说是15年一次的技术革新,我觉得有点玄。

。。。。。。

(2个打分, 平均:3.00 / 5)

物联网,一个糖尿病人的渴求

    终于陈首席决定在弯曲评论上登一些物联网的东西了,非常感谢!因为陈首席有不少朋友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不过陈首席看来对物联网特别是国内热炒物联网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     我在网上和陈首席说了几次这个事情。我个人是很反感过度炒作的,比如现在的计算行业什么都要扣上个云计算的帽子,我就很反感。但是我为什么对这个物联网的概念,这个也有过度炒作之嫌的概念感兴趣呢?是有原因的,因为……

因为我是个糖尿病病人。呼……说出来心情轻松了不少!还好我不是艾滋病病人,前两天刚刚过了国际艾滋病日,温总理和胡主席都慰问了艾滋病病人,国家很重视 啊。但是大家有没有重视糖尿病这个病呢?老韩,我希望你还有很多还年轻的IT精英们重视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会用我的现身说法,给你们一些建议。我也会从糖尿病引申一下,谈谈我为什么觉得物联网是有前途的,是有想象空间的。

一个糖尿病人的伤心事

糖尿病是一个很讨厌的病,陪伴你终身,貌似看不出来(这点和艾滋病也有些类似哦),死得可能会很惨,但是过程的确很痛苦,特别是像我这样对美食很感兴趣,很爱大快朵颐,豪爽喝酒的人来说。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得糖尿病,特别是像我这样的二型糖尿病。因为基因,按照曾给我看病的协和医院的一个大夫说,中国人很多人其实都有二型糖尿病的基因,按 照她的说法在人类的进化史看,这个基因在最初那些艰难岁月里貌似不是个坏的基因,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按照我杜撰的理解,遵从了达尔文 的进化论,也就是从猿猴变成人的过程中,很多没有二型糖尿病基因的猴子可能被淘汰掉了,所以有二型糖尿病基因的人占绝大多数,不知道是否如此。但是一个不 争的事实是,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患有二型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轻。

究竟是什么导致患病呢?为什么有的人应该有这个基因却没有得呢?为什么有的人就那么倒霉呢,比如我。网上、医生会告诉你很多的原因,比如不好的生活习惯, 不好的饮食习惯……看了那么多的东西,我回想了我的过去,我想可能是这样引得病魔上身的。老韩,还有很多做软硬件开发的朋友请注意。

闪回,到2002年及之前。

我是在2002年一次朋友结婚的过程中,因为大量饮用一种叫做金六福的白酒而导致呕吐不止,去医院检查发现了糖尿病的。那次喝了多少金六福?我不知道,只 是觉得那天把白酒当水喝,平常半斤量的我那次应该喝了至少有一斤。但是我觉得不是因为饮酒导致的糖尿病。而是不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工作习惯。

能在弯曲评论里和大家搭个下茬儿,并非因为我学计算机的。我大学的时候不喜欢我这个专业,所以才从事了记者这个歪途。但是在2001年我喜欢上了网络产品 测试。我学计算机出身,但是从事的是通信报道,在2001年喜欢测试的时候,我已经不搞专业3年多。所以我边学习,边实践。我们那所学校虽被誉为通信圈的 高级打工仔学校,但是老师的教材编得实在是烂,当时能找到的资料很少,也就是阅读那几个RFC;网上的资料也很少……加班、熬夜是经常的。甚至我觉得这是 一件光荣的事情,一个中国的IT人员就应该有点拼命的精神。实际上现在想想错,大错、特错!记得我一个同学,他算是港湾初创团队的一个核心,他说华为是充 满激情的,但是通常只有3年,他们希望在港湾能够实现让激情可以延续更久一些。如果各位从事自行车运动的话,你会知道更久一些这句话是多么有含义的事情。

老韩等年轻朋友们请注意下面这段,到关键部分了!

在2002年测试三层交换机的时候这种工作状态达到顶峰。说句实话,那时候搞清楚交换机,特别是三层交换和路由的区别还是有些难度的,要感谢华为的某位朋 友写得一篇文章是讲三层交换和令狐冲的,非常经典,那个文章可谓当时中文路由交换领域的经典文章,时隔多年,我一直想知道原文的作者,并向他当面感谢。

在测三层交换机的过程中,我是边摸索边学习测试,也经常连轴转。最后更是连续几个夜班,完成了所有的测试结果的整理和测试报告的撰写。香烟与我相伴,经常 一通宵干完,早上回家冲个凉水澡,回来接着干。陈首席曾经在之前的评论中劝过老韩不要老熬夜,没错,我觉得导致我糖尿病的一个成因就是熬夜,近两年我看过 一些资料,有国外的研究表明熬夜是导致二型糖尿病以及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成因之一。所以,我建议各位年轻的朋友,要劳逸结合,不要熬夜,11点最好尽快上床 睡觉。插播环法时间,如果看看环法的冠军选手,大多都是30多岁的运动员,为什么?因为在一个长达一个月的比赛中,要想拿到总冠军,需要懂得合理的分配体 力,合理利用规则、合理组织战术,一个或者几个分段赛的冠军不代表着总冠军——黄衫。要把激情延续得更久,换句直白的话就是健康的活得更久,比什么都重 要。汉武帝能成就霸业,一个原因是他活得比他奶奶窦氏时间长啊。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别怕没柴烧! 活得足够久,你也能成功!

不过老韩,羡慕你们啊。我折腾半天就测了个三层交换机,还搭上了健康,和你们没法比啊。不过据说Spirent的京张当年的得意之作是设计了smartbits上的千兆卡,现在对于很多工程师来说,那个可能挺简单的。

得了糖尿病,你会发现这个病很讨厌,令人崩溃的是,大夫无法治愈这个疾病。能做的就是控制,控制你的血糖和内分泌状况,避免并发症的到来。我真的非常郁 闷,一直到今天,甚至抱怨上天太不公平。每个阶段郁闷的主题不一样,现在是每次血糖不正常老婆会发怒,同时我也真想陪他们母女多过一些幸福时光。

但是,要不你自杀,要不你只能面对。我现在只能去面对,尽可能去积极面对,去和自己的食欲斗争、去和自己的懒惰斗争。真的很不容易啊!!!

为什么要关注物联网

我觉得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血糖,应对这个疾病。(妈呀,总算是回到主题了,但是我还是希望我的反面教材对年轻人有用)虽然不能说帮我们治愈,但是能够提醒我们,让我们更直视问题。虽然不能救所有的人,但是可以帮助比较想积极面对的人——比如我。

我曾经写过一篇IPv6和糖尿病的习文,发表在多年前的网络世界上,有兴趣的可以去看IPv6不是IT人的新玩具

你们知道吗?扎针测试血糖对我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吗?而即使这样,你也只能掌握很断断续续的一些测试结果,比如餐后2小 时,比如早餐后空腹。这两天我的血糖有些波动,几次无氧的哑铃锻炼之后,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都高得惊人。老婆会为此跟我大发脾气。但是很多文章说有氧运动 可以降低血糖,而无氧运动则会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之前我还遇到过,糖化血红蛋白测试正常,但是餐后或者空腹血糖不正常的情况,有个大夫给我的答复是让我去 检查我的血糖仪!

这只是血糖问题,对于我这样的病人还会伴随出现血脂、尿酸等问题,其实都是内分泌的问题。

如果能够有个芯片植入我的体内,帮助我监控我的血糖和内分泌问题。比如通过手表接收芯片采集的数据,然后通过wifi或者别的技术将数据传输到网上……我们能够做很多的有意义的应用。这也是我为什么关注物联网的原因。虽然很多热炒这个概念的人只是为了挣钱,基本上都不知道这个概念到底怎么回事儿。但是,我觉得它必然有作用。

另一点是,物联网对我们从事的网络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有极大的技术想像空间。我觉得有挑战,就有想象空间。

我发表过一篇书签式的blog,转发的中兴的一些技术文章是讲无线传感网的推荐两篇中兴通信物联网方面的技术论文 我原来的一些猜想,里面都得到了证实,也看到的确是很有想象空间的技术,国外一些科学家已经研究了10年多,而且很多都是非常基础性的研究,比如如何组网,包括一些我不懂的算法问题。

这里很多是做芯片设计和网络通信设备设计的。我也斗胆说一下这个技术带来的潜在挑战是哪些。我觉得弯曲的几位founder在这方面认识人应该很多,会给大家更多有效的信息。

从宏观的角度看:

A  首先是多种商业和应用模式,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可以是局部使用,比如RFID或者局域园区的应用,比如说我计算机上有个程序,通过蓝牙读到我手表上收集的血糖信息,给我一个提醒。也可能是夸行业跨区域的应用,比如先用RFID,然后再放在IP上承载,然后落实咋计算机上。也有可能是结合Web2.0的应用,比如读取了我的血糖之后,我可以在我的blog或者2.0网站上作为插件引用。

B  由于商业和应用模式的多样化,导致组网的多样化和流量模型的多样化。

如果物体之间要进行通信,有多种情况,有的可能会P2P得非常厉害。有的则会是C?S的。

从移动性的角度上,有些应用模式下,会面临非常发散的跨区域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下,一些物品的移动要远远超过移动通信网中,人和电话的移动范围。

还有就是中兴那两篇文章中提到的在一定范围内无线网络的通信情况,无线网状网的情况,以及无线和有线网的结合问题。每个领域里都有很多问题。

还有就是可能和有线网不一样,网络确实有生存周期。比如一支部队部署到一个区域,战斗过后可能这支部队会移到另一个区域,或者被消灭……

C  由于商业和应用模式的多样化,还会带来普遍联网下的安全性问题。

D普遍联网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E怎么寻址,怎么分配地址……因为有的地方我们可能可以用TCP/IP,有的地方肯定不行。

不过我觉得这个网必然要和IP网结合,否则无法实现一个普遍联网的网,物联网还是要和人、计算机的网联在一起才有意义。

从微观的角度看:

A 设备的寿命问题。

B设备的供电问题。

C根据应用不同,涉及到上层的应用协议问题。

D涉及到设备的底层通信问题,比如在一个区域里究竟如何合理的使用无线电波,如何寻址,是按照时隙还是别的什么方式分配信道通信。

我能初步想到的就是这些,我觉得这个领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绝不是像现在热炒的那样,我觉得还有相当相当多的工作要去做,可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实际去做。

物联网其实对我来说还是太大的一个题目。不过昨天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文字有些熟啊!),我想……我现在的血糖肯定不正常。

我其实在想,我要做一件互联网时代,网络通信时代,既满足自己不大的物欲,同时又能够对社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想接下来要去做类似的事情。比如用网络看看,别人的血糖是否正常。要是他们不正常,我就不告诉他们,让他们也得这个病,这是人性啊!
补充一点,最近岳母查出来肝硬化,但是这种疾病的成因,其实医学上也讲不清,可能也和环境啊、生活习惯有关。我觉得如果我真的能够做些用网络为健康服务的事情,真的挺好的。网络应该为人类发展做出非常积极的贡献,我觉得这是大多数从业者最远大的目标。

(4个打分, 平均:5.00 / 5)

RFID Overview

(3个打分, 平均:4.67 / 5)

RFID技术简介

(1个打分, 平均:3.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