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Micro的六大战略错误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Sun Micro与IBM的并购暂时告一段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的老牌高科技公司,其沦落到这一步原因一定很多,一步错,步步错。笔者相信如果管理层没有强有力的战略调整。Sun的下山只是很短的时间问题,目前也就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

4月6日,福布斯杂志发表了一篇专题文章,指出了Sun之所以没落的6大原因。其英文原文可参阅:Sun’s Six Biggest Mistakes

文章中指出的6大战略错误为:

1. Fixating On The High End(固守高端市场)
2. Embracing Commodity Hardware Too Late(没有更早的采用标准(便宜)硬件平台)
3. Too Few Layoffs, Too Often(裁员太少但太频繁)
4. Missing The Web 2.0 Wave(错失Web 2.0良机)
5. Overpaying For Acquisitions(乱花钱,挥霍重金收购)
6. Keeping Its Hardware Business(保留了其SPARC,CPU等其他硬件业务)

在上述错误中,笔者认为2和6是切中要害的。如果我是Sun的CEO,我一定早已经力劝董事会,停止SPARC的研发,并将其分拆出去。1,3,4,5我个人认为有一定道理,但Sun并不是没有相应的动作。

下面是笔者在网上找出的其文章的中文翻译稿。出处不详。

附录:《福布斯》:Sun的六大失误


《福布斯》杂志网络版今天撰文称,象任何光环不再的明星一样,Sun正面临着两个选择:燃烧殆尽或逐渐消亡.这家硅谷标杆企业如今的困境正是由于六大错误所引起.
如果正处于困境的Sun放弃独立而被IBM以70亿美元收购,这对一家价值曾超过2000亿美元的硅谷标志性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悲哀的结局.但当Sun高管在周末拒绝该收购要约而保持独立之时,则可能意味着Sun在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将不复存在.
IBM 仍有可能收购Sun,但考虑到此前Sun已放低姿态,争取无意竞购其棘手而又错综复杂的服务器、软件和存储业务的潜在买家,出现比 IBM更高的报价已不太可能,因为在IBM的收购报价之后,这些潜在买家将在出价时更为谨慎,很可能没有公司再愿意提出超过IBM每股9.4美元的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如果Sun保持独立,则意味着该公司重新陷入一个月前的困境,即如何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市场份额收缩的挑战下恢复盈利.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Sun的过去比其未来更为重要:如果不能成为硅谷巨头,就会成为警示录.我们请分析师和产业观察人士对Sun的失误进行了分析:

1. 固守高端

Sun 的问题部分归因于其战略长期以来都行之有效.该公司并没有使用其他公司生产的零部件,而是在服务器上采用了自行设计的高端处理器和服务器软件.在2001 年科技泡沫破灭之前,这种模式一直都很有效.但之后,这种模式却令Sun深受其害,部分原因是: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硬件仍保持着高利润.市场研究机构 451集团的并购分析师布莱恩·戴利(Brenon Daly)指出:“(Sun)没有采用行业标准,并找出如何借此盈利,而是只采用自行开发的产品,并固执地认为他们是唯一正确的公司.”

2. 采用标准硬件过迟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戴尔和惠普则通过向大型企业和存活下来的网络公司销售基于X86的服务器获得了稳健的业务,Sun的员工并没有沉默,有许多人早已看到基于标准硬件的服务器在未来十年的发展.1993年,Sun工程师拉里·麦克沃伊(Larry McVoy)就发出了警告.当时,微软的软件和英特尔的处理器正迅速成为标准配置,并获得了大量支持.凭借成千上万的客户,两家公司所销售的技术获得了强大的生态系统和规模经济的推动,而这正是Sun所无法企及的.

直到10年之后,Sun才开始销售基于AMD X86处理器的服务器.

3. 裁员太少太频繁

Sun 的多元化则是另外一个弊端.该公司的优势,即将技术视为一个完整的、整合了芯片设计服务器和系统工程的产品,在经济不景气时却成为弊端.Sun的工程师互相割据竞争,并为保留自己的项目而闹内讧.2002年,COO爱德·赞德(Ed Zander)的离职也于事无补.在科技泡沫破灭之时,赞德曾力主大裁员,但内部人士透露,这一建议遭到时任CEO斯科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的极力反对,结果是自2002年后,Sun持续进行了9次重组.由于Sun不愿牺牲任何一项业务,导致其裁员过于频繁,而每次人数又过少,使得员工士气遭到打击.

4. 错失Web 2.0良机

这种内耗导致的混乱使得Sun几乎无法从本来可以成为其最大发展机遇的互联网浪潮中获利,这种机遇就是Sun长期以来鼓吹的互联计算.

早在1984年,“网络即计算机”可能是Sun的赞歌,但当网络真正成为计算机的时候,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弗兰克·吉勒特(Frank Gillett)指出,Sun却并没有做好准备.当Sun在2006年和2007年开始大张旗鼓地销售标准x86服务器时,戴尔和惠普却开始针对雅虎、亚马逊、MySpace和Facebook等网络公司的大型数据中心销售定制服务器.戴尔和惠普针对这些客户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去除多余的配件或者应VIP 客户的要求,重新设计电源.而与此同时,Sun仍在向所有客户销售标准化产品.“这个世界也许有20个客户购买数以万计的服务器,而我几乎不知道Sun在争夺这些客户.”吉勒特说,“老实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Sun不积极攻占这一领域.”

5. 挥霍重金收购

IBM 也许已发现,收购Sun困难重重,但一家公司要想被Sun收购则不这么费力,因为Sun有挥霍重金大举收购的历史,最近的两起收购分别是2005年斥资 40亿美元收购磁带存储系统生产厂StorageTek及去年以10亿美元收购开源数据库公司MySQL.吉勒特认为,这两笔收购都不划算,因为 StorageTek的磁带机主要针对大型机,而MySQL的营收更配不上Sun的天价收购金额,而且收购后的整合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 MySQL最新发布的服务器软件出师不利导致MySQL联合创始人迈克尔·维德纽斯(Michael Widenius)于去年8月黯然离职.

6. 保留硬件业务

自麦克尼利2006年出任Sun CEO以来,便一直在推动公司将重心偏离麻烦缠身的硬件业务,转向开源软件领域.2003年辞去Sun高管职务并创立了网络软件公司iWidgets的彼得·耶尔德(Peter Yared)认为,麦克尼利的这一策略可能会奏效.他认为,Java、Solaris和MySQL令Sun从开源软件中获得了与Linux先驱红帽公司相同规模的营收.

耶尔德认为,Sun的Sparc芯片和存储等硬件业务正在不断萎缩且成本高昂,“他们借以销售软件的硬件业务基本上是一堆垃圾.”他建议Sun向富士通或EMC廉价出售硬件部门,并利用所获现金完成公司私有化,此举可能令Sun缩小规模同时提高盈利.

换而言之,Sun仍有获得拯救的机会,但鉴于该公司拼合软硬件业务的独特传统,获得拯救后的Sun也许将彻底改头换面.

(1个打分, 平均:4.00 / 5)

雁过留声

“Sun Micro的六大战略错误”有2个回复

  1. 天行者 于 2009-04-14 5:07 下午

    这么多战略上失误,能够撑到现在也不容易了。

  2. 另外 于 2009-04-14 11:21 下午

    Sun是硅谷最有创新力的公司,也是仅次IBM的产品线最长的公司。Sun的技术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巨头,staroffice, solaris, sparc cpu, storage, virtualbox, java, mySQL每一项技术都是顶呱呱的,但是SUN的问题就是在于不知道怎么赚钱。
    我觉得SUN的问题在于软件硬件开源之后,一些技术创新性公司所处的困境,如果坚守自己原来的技术,别人可以买开源软件来替换自己的技术;如果拥抱开源技术,相对于其他公司,又占据不了市场制高点,而且大多数个人用户并不愿意为自己的东西付费了,SUN对于企业用户的号召力又不如其他的公司。
    SUN保留硬件业务的模式并没有错误,至少,SUN可以靠卖sparc服务器来赚钱。相反,我觉得SUN最大的失误是Java,SUN花费了巨额投资来支持Java的研发,支持J2ME, J2SE, J2EE。但是SUN通过Java赚了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