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2)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第十回 早期的岁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

西南联大这个人,一半是工程师,一半是个文人。喜欢点文化人的事情。

在NetScreen,这算个毛病。NetScreen喜欢的是老老实实的,听话的工程师,而非文化人。

2001年底,NetScreen上市后,曾经制作了一个DVD,每个员工都发了一份。这个DVD记录了NetScreen从创业,到上市的一个过程。

很好,很生动。

很强,很优秀。

西南联大最喜欢这句话–

“We share the same vision; we share the same goal。”

这样的公司不成功,那就是见鬼了。

不这样的公司成功,那也是见鬼了。

创办人与一个公司早期员工的素质,一定是公司能否发展,壮大的不二法门。

如果创办人都不坚信自己的事业,谁还能相信?

21世纪,没有傻子。

20世纪,也没有傻子。

至少NetScreen没有傻子。

。。。。。。

西南联大把这个DVD裁剪成了五个部分。还煞费苦心的起了不同的名字。并且都上载到土豆网上了。

NetScreen在1997,1998(1)–不经意的你

NetScreen在1997,1998(2)–早期的岁月

NetScreen在1999-2000–成长的年代

NetScreen在20001–难忘的2001

NetScreen在2001/12/12–收获的季节

这些视频都是英文的。西南联大的英文不太好。

为了土豆的观众的幸福,他还费力做翻译。

他发现,邓锋和柯严的英文估计也都不如章子怡。

邓锋和柯严的有些句子他听十几遍,也不知道他们在说啥。

据说章子怡在美国一年就过了语言关,勇闯好莱坞。

据说与那个犹太情人吵架,都是用英文。

邓锋,柯严和西南联大应该没有这个自信。

NetScreen期间,官方语言就是中文。

工作上的讨论用中文;

工作上的吵架更得用中文;

你说章子怡狠不狠?!

需要融入NetScreen的文化吗,请学习中文。

这就是NetScreen的过去;但这不一定全是优点。

毕竟,大家都是他乡之客。。。。。。

英文的不足使得NetScreen的员工在不远的将来吃尽了苦头。

但当时的人们没人注意;没人提醒。。。。。。

  

陈廷川: 我们遇到不少成长中的烦恼和痛苦。。。

【画外音:一个萝卜多个坑(Employee wore many hats】

Brian:那时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还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我碰巧问,咱们的人力资源部在哪里,我需要填个表?我得到的回答是:为什么问我?就是你,你就兼职HR的工作。

柯严:我们不是一个讲究排场的公司,比较简朴。

邓锋:在公司开始的阶段,我们非常节省。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尖上。我还记得第一次购置一些家具的时候的事情。。。

Greg:。。。那些办公室的墙全是令人恶心的,黄黄的旧墙。。。

邓锋:总共花了只有50美金,搭了20-30个小办公室。

柯严:大家都有点埋怨。。。

邓锋:我们很快就做出来NS-100和NS-10两款产品,并且,1998年10月,我们还请来了CEO Robert Thomas。

Robert:1998年的10月,NetScreen总共38个员工。几个做市场的;几个做销售的。32个中国工程师:–)锋和严非常坚信他们在做的事情。公司创建才一年。1998年的6月他们已经开始在销售产品。
才9个多月,研发速度惊人,确实是个奇迹。
。。。。。。
邓锋: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是。。。

Greg:VSMedia。

邓锋:我们接到一个电话,说我们的产品有问题,必须解决。

Greg: Sure enough,NetScreen从来不怕挑战。我们带着NS-100就去了。最后我们搞定了,网络通了。。。他们的员工很高兴,说你们想看看我们的网站嘛?我说,那当然!

邓锋:那是个成年网站!!!:-)

Greg:那是个黄色网站!!!:-)

邓锋:我们事先确实不知道:-)

Greg: VSMedia的意思是Very Sexual Media

【画外音:VSMedia现在似乎不是黄色网站了。】

【参阅全文:新浪博客: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

(3个打分, 平均:3.67 / 5)

雁过留声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2)”有47个回复

  1. billy 于 2009-09-26 9:57 下午

    下载…留存…

  2. 帅云霓 于 2009-09-26 10:00 下午

    要不是前辈的最后一句画外音,我肯定拿个纸条把VSMedia的网址抄下来,下班回家上去看一看了

  3. kk 于 2009-09-26 10:41 下午

    VS Media is the premier provider of next step communication options for online businesses now.

    :-(

  4. kk 于 2009-09-26 10:42 下午

    # icon_arrow.gif
    # icon_biggrin.gif
    # icon_confused.gif
    # icon_cool.gif
    # icon_cry.gif
    # icon_eek.gif
    # icon_evil.gif
    # icon_exclaim.gif
    # icon_idea.gif
    # icon_lol.gif
    # icon_mad.gif
    # icon_mrgreen.gif
    # icon_neutral.gif
    # icon_question.gif
    # icon_razz.gif
    # icon_redface.gif
    # icon_rolleyes.gif
    # icon_sad.gif
    # icon_smile.gif
    # icon_surprised.gif
    # icon_twisted.gif
    # icon_wink.gif

    贵网站上这么多图标库,分别用什么符号对应的?谢谢

  5. kk 于 2009-09-26 11:55 下午

    不过通过这篇文章,针对黄色网站专门做一款产品,为他们提供定制,会不会很有市场?

  6. kk 于 2009-09-27 1:03 上午

    更相信一命二运三风水……. :-)

  7. 求求首席,删华为贴吧 于 2009-09-27 2:29 上午

    俺正打算问这个八卦问题呢,哈哈。

    NetScreen期间,官方语言就是中文

    还有一点请教西南联大, NS这个startup应该全力放在产品上那,居然老大还只是遥控预研部,看来
    魄力真的不小那,还是西南联大加入的时候Ns手里已经有了很多银子了?

  8. 平常心 于 2009-09-27 4:12 上午

    7楼的ID,有意思

    首席说了,他爱HW的

  9. 求求首席,删华为贴吧 于 2009-09-27 5:40 上午

    首席绝顶聪明,何尝不懂得爱要默默的爱的道理,呵呵

  10. 帅云霓 于 2009-09-27 5:51 上午

    黄色网站在基础网络上有啥特殊需求?是指需要支持组播硬件加速吗?

  11. kk 于 2009-09-27 6:07 上午

    # 帅云霓 于 2009-09-27 5:51 am

    黄色网站在基础网络上有啥特殊需求?是指需要支持组播硬件加速吗?
    ————————–
    1. 屏蔽审查机构IP
    2. 客户端认证系统计费
    3. ……哈哈,我想不起来了,你补充吧

  12. 帅云霓 于 2009-09-27 7:56 上午

    审查机构的IP也可以换啊。
    认证系统计费在HTTP和应用层也可以做。
    但是如果支持硬件的组播加速,也就是硬件复制报文,在多个FANOUT的时候能够极大提升Throughput,对在线视频点播不是很有益处吗。

  13. kk 于 2009-09-27 8:04 上午

    # 帅云霓 于 2009-09-27 7:56 am

    审查机构的IP也可以换啊。
    认证系统计费在HTTP和应用层也可以做。
    但是如果支持硬件的组播加速,也就是硬件复制报文,在多个FANOUT的时候能够极大提升Throughput,对在线视频点播不是很有益处吗。
    ———————-
    恩,呵呵,随便提提,或许用FW做视频点播数据缓存以及HTTP数据压缩还是不错的

  14. 帅云霓 于 2009-09-27 8:14 上午

    唉,其实组播的时候复制报文大可不必memory copy,在驱动层改一下就行了。。。
    具体就是发送完以后不要free掉,也不要等待transmitdone时间,而是发下一个Fanout。到最后一个Fanout发完才free掉memory,这样就不错:)

  15. kk 于 2009-09-27 8:18 上午

    # 帅云霓 于 2009-09-27 8:14 am

    唉,其实组播的时候复制报文大可不必memory copy,在驱动层改一下就行了。。。
    具体就是发送完以后不要free掉,也不要等待transmitdone时间,而是发下一个Fanout。到最后一个Fanout发完才free掉memory,这样就不错:)

    —————-
    驱动层做引用计数?要不要对packet加锁?

  16. 李克 于 2009-09-27 12:56 下午

    集中式设备都是这样处理的,但也只限于集中式,分布式必须拷贝

  17. kk 于 2009-09-27 6:17 下午

    # 李克 于 2009-09-27 12:56 pm

    集中式设备都是这样处理的,但也只限于集中式,分布式必须拷贝
    ————————–
    就FW探讨一下,不知道一款FW算不算集中设备,目前知道的几款FW设计都是拷贝的。

  18. online 于 2009-09-27 6:38 下午

    注意到这两个founder不光创造硅谷传奇,人也长得帅,最重要的是不戴眼镜,真的是牛人中的牛人。。。

  19. kk 于 2009-09-27 6:56 下午

    # online 于 2009-09-27 6:38 pm

    注意到这两个founder不光创造硅谷传奇,人也长得帅,最重要的是不戴眼镜,真的是牛人中的牛人。。。
    ——————-
    兄弟,不光是帅,还高大啊,都是185以上的大个子……

    优点给这几个人独揽去了!

  20. 帅云霓 于 2009-09-27 7:09 下午

    个子大是优势吗?不是说大个子容易得高血压嘛。

  21. kk 于 2009-09-27 7:16 下午

    # 帅云霓 于 2009-09-27 7:09 pm

    个子大是优势吗?不是说大个子容易得高血压嘛。
    ————————
    个人认为,个子大可能会有气势一些,当然这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因素还在于思想,机遇,努力等等。

  22. 陈怀临 于 2009-09-27 7:19 下午

    马云呢,小平同志呢?成龙同志呢?

  23. kk 于 2009-09-27 7:31 下午

    # 陈怀临 于 2009-09-27 7:19 pm

    马云呢,小平同志呢?成龙同志呢?
    ———————-
    老大,我只说了一声他们高大,没说他们是因为高大而成功呀。

  24. 李克 于 2009-09-27 10:00 下午

    TO KK:一般来说,如果从报文入到报文出通过交换网进行,ingress处理和egress处理分开的,是分布式处理。对于FW,主要看容量,容量小的,不需要分布式,集中式有别分布式更多的优势,而容量大的,不得不用分布式

  25. 帅云霓 于 2009-09-27 10:36 下午

    分布式是因为memory不够用,还是因为处理器能力不够?貌似现在的多核转发能力已经不算bottleneck了?

  26. 李克 于 2009-09-27 10:54 下午

    处理器能力不够,内存一般不是问题。
    主要看应用场合,比如对企业网,目前的多核够了,但对运营商,又不够了

  27. abc 于 2009-09-27 11:01 下午

    # 李克 于 2009-09-27 10:54 pm

    处理器能力不够,内存一般不是问题。
    主要看应用场合,比如对企业网,目前的多核够了,但对运营商,又不够了
    ————————
    还有一个是不是漏掉了,就是总线带宽不够?

  28. 李克 于 2009-09-27 11:54 下午

    应该也有关,不过目前通信处理器的总线是能匹配处理器的能力的,也就是处理器能力提升了,总线也能匹配上

  29. 阳光 于 2009-09-29 6:05 上午

    founder is also terminator,在一段时间我老在思考为什么中国除了国企外别的企业都做不大的原因。也许最重要的是2点:1,中国人看把眼前的钱看得比事业更重要。2,当创办人没有激情的时候没有后来者能够继续下去。

  30. 陈怀临 于 2009-09-29 6:43 上午

    阳光,很好。我想这个话题也是西南联大想问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做的公司在北美做不大?最后都并并购了。

  31. 陈怀临 于 2009-09-29 6:36 下午

    这是我今天在开车时的想法:中国人在董事会里势单力孤。这有可能是主要原因。

  32. 阳光 于 2009-09-30 7:21 上午

    这是我今天在开车时的想法:中国人在董事会里势单力孤。这有可能是主要原因。其实你看看国内的民企就知道了,一般做到一定地步就卖了。我的上一个顾主,投资人和主要雇员都是华人(管理的主要来自台湾的华人),但最后也是卖了。一个40人不到的公司卖了有80millon。所以有时候我更怀疑的是有没有做事情的决心和信念。当然还有dream

  33. 阳光 于 2009-09-30 7:21 上午

    中国人什么都不缺,最缺乏的是梦想和信仰

  34. online 于 2009-09-30 10:57 上午

    我觉得第一代华人在这儿缺那么一点点洒脱,或者楼上说的梦想,感觉为了这份生活付出的有点太多了,20-30岁挥洒激情,激扬梦想的时间段,我们中的太多人把这个时间用在了,准备出国,熬学位,熬身份上面(之所以用熬,可能很多人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研究的课题,我自己的专业是computer science,我也很喜欢,可是我的研究方向就不怎么令我兴奋),

    可能下一代会好点。。。

  35. 陈怀临 于 2009-09-30 1:34 下午

    是。这也是大家要撑下去的最主要的信念之一。为了下一代,在美国打下基础。。。毕竟美国小孩的学习压力比国内小孩小多了:-)。

  36. 李克 于 2009-09-30 2:52 下午

    天上没有馅饼掉,美国人(包括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人),尤其是构成美国核心竞争力的基层人员,挣的也是辛苦钱,现在的美国充分利用了优秀移民的智力资源,犹太人,中国人和印度人,当然,二战及之前美国人创造的新欧洲文化已经体现出相对老欧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只是假设,如果美国失去这三种人,美国将会怎样?
    靠出卖资源的人可以不用辛苦,如果阿拉伯的石油,澳大利亚的矿藏。非洲是个被西方人折磨下的弱智例外。
    靠霸权和新欧洲文化的美国人,不用非常辛苦,但构成美国核心竞争力的基层人员要辛苦,如果有一天美国的中国达到了美国的霸权和高科技水平,美国有的靠做世界警察和高科技创新敲诈世界的技术了,苦日子要慢慢开始了
    靠多年和平积累的北欧,人又少,可以不辛苦,他们对内靠积累,对外靠几个大企,如爱立信、诺尼亚、SBB、IKEA等
    象意、西类的国家,已经懒散,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是混个平常日子过,意法的奢侈生活品,如果有一天中国也有了同级别的品牌在全球销售…
    德国是辛苦了很久了,80年代后才好些,但以后如果中国在装备制造业上市达到德国的水平,有他们辛苦的
    日、韩、中都是没有资源,又缺少积累,人还多的国家,靠卖人力资源赚辛苦钱的,只有少数人可以靠剥削他人赚不那么辛苦的大钱。中国的消费电子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日本是要死人的
    对于中国,现在还没有核心竞争力:品牌、质量、电子和装备核心技术、高科技、民主制度,如果15亿人口的中国有了上面5个核心竞争力,那么世界其他原来这些领域的强国要怎么办?那时候谁来提供现在中国人做的廉价轻工业产品?
    我们这一代要做的,不管是生活所迫,还是为了小家小业,还是有个人的雄心壮志,报国报民,总之,如果能打下核心竞争力的根基,让中国沿着这条路形成新中华文化根基,那30年以后,绝对是一个中国人的新世界

  37. 阳光 于 2009-09-30 4:40 下午

    给大家转一个很古老的文章,看看差距是怎么出来的。

    简谈日本CPU的发展道路

    作者:愚蠢小猪
      近一段时间忙,没有时间写文章。其实是文章好写,资料难收集。不久前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尴尬中国芯:龙芯CPU的艰涩之旅》,感觉到龙芯CPU前途很不妙。正好自己的工作与CPU有些关联,正好轻车熟路写写日本CPU的发展。对照看看龙芯CPU为什么会陷入困境。

    说到日本的CPU,很多人会问,日本有CPU吗?确实,我们日常接触的计算机基本都是wintel,CPU基本都是美国公司的。其实日本有很多种 CPU,在中国也被广泛应用,只是我们很难看到它,被嵌入了,不象有个什么“Intel inside”的牌子。当然,在中国嵌入式开发领域,日本CPU的应用也比较少,低端的多为51、PIC、AVR系列,高端的则是ARM一统天下,总之是八国联军。我想大概是因为日本CPU的相关支持工具和文档资料大多用日文写的,一般中国人看不懂。相比之下,欧美的CPU就比较好接受。看起来,CPU这东西,自己的文化弱了,推广起来也比较困难。不过,在日本,日本CPU绝对是主流,从低端到高端。从我使用的情况看,比欧美系的CPU好用,功能全面集成度高。日本的CPU大概叫关起门来自己爽。

      谈CPU先要谈与CPU直接相关的基础产业——半导体。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起步不算早。直到 70年代初,日本半导体需要量的7-8成还需要依靠进口。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经济崩溃,知识分子被关牛棚,工农兵大学生和外行领导内行导致科研机构一片混乱。即使这样,日本当年还需要从中国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

      这时候,日本的电电公社,现在NTT的前身,相当于中国电信,发挥了很大作用。电电公社坚决采购国产电话交换机,并坚持使用国产的半导体,组织协调日本的半导体企业协作攻关。反面则是电电公社搞垄断,高昂的电话初装费和软预算赤字财政。1976年,日本政府成立半导体的国家实验室,国家的力量进行攻关。国家战略的结果,使日本半导体生产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国家扶持和计划,使日本半导体产业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特点是大而全,小而全,自产自销。在初期,半导体的生产几乎100%在本企业或本集团内消费了。即使现在,也有很大比例是在本企业本集团内消费。这与美国半导体企业基本外销很不相同。比如,日立生产的半导体,很大比例在日立集团内部消费了,如日立的家电、精机、重机、工厂等等。而Intel的半导体则很少自己用,绝大多数都卖给其它用户。原因是日本半导体的起点低,性能质量价格面并没有优势,只能自产自销,大而全小而全,发展半导体是作为国家及本企业集团的战略,而不是一时的经济效益。要经济效益还不如直接买美国的。

      日本的这种做法,引起美国的不满,认为这是计划经济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云云。日本人也颇不满,自己的电电公社虽然搞软预算赤字财政,毕竟还是企业。而美国的国防部则完全是软预算,完全不讲经济效益。就中国是市场经济的信徒,在日本半导体突飞猛进的时候,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引进市场机制的葵花宝典,半导体产业就挥刀自宫了。同时自宫的产业还有很多。自宫的结果,使中国这近30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欲练神功需要挥刀自宫,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国家战略和计划的引领下,日本半导体生产工艺突飞猛进,但需要高超设计技巧的CPU却没有很大突破。中国经历了 10年文革的摧残,1977年研制成功了专用的弹载16位CPU。美国的CPU在1970年代末期形成了Intel的86系和Motorola的68系CPU。两强争霸,都想扩大市场占有率树立事实上的标准,但又受限于产能不足。于是找到日本厂家,日本厂家以许可证方式生产与美国兼容的CPU,作为第二供货方,这是日本CPU的起步。

      日立承接的是Motorola的MC680X和MC68000,日立生产的MC68就叫HD68。NEC则承接Intel的86,形成 V20、V30系的 CPU。日本没有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社会的心思,喜欢自定标准,自搞一套。当80年代初IBM PC风靡全球时,日本自搞了一个PC98。手机也是自成系统。这以中国不同,在中国与国际接轨是政治正确,雄心壮志早被阉了,想自立体系想都不敢想。当然,PC98最终没有抵抗住IBM PC,在几年前还是最终放弃了,但毕竟日本曾经奋斗过,很多事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奋斗的心不能死。

      1984年,作为日本国策的TRON项目开始实施。TRON项目是集计算机OS和CPU设计一体的大型计划。涵盖的目标非常广泛,从实时控制到桌面系统,从工厂自动化到商业应用,无所不包。目的要建立日本独立的计算机软硬件体系。即阻止外国系统对日本的渗透,又想在世界中树立日本的标准。

      1984年也是中国关键的一年。是年年底,通过了城市改革的决议,拉开了城市改革的序幕。这一年还是“鬼门关”,无论项目是否成功,这一年都必须下马停止。时隔20年后,许多项目才重新开始,或者再也没有可能开始了。这一年大概可以称为中国的“自宫年”。中国需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我们的目的是喝水,再也不能干挖井的蠢事了,这些“奇技淫巧”还是算了吧。

      作为TRON项目的结果。1987年,日立发布了 H8/H16/H32三款CPU,分别是8位/16位/32位。其时日本产品在欧美市场上咄咄逼人,即便作为86和68系CPU的第二供货商,也有喧宾夺主侵夺美国原厂商市场份额的势头。这些引发了日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小胳膊毕竟没有扭过大腿。TRON计划被大幅度缩小,只限定在实时嵌入式领域。Intel和Motorola分别向NEC和日立提起诉讼,禁止它们再生产销售与86和 68系兼容的芯片。这些诉讼最后都在庭外和解了,作为和解的结果,H16由于酷似Motorola的68被放弃了,H32由于TRON项目缩小也被放弃了。H8虽然也大量承袭了68的设计,但总算被保留了下来。

      日本历史上有过多次失败,但雄心壮志从来就没有熄灭过。虽然有时必须认命,被外力宫去大半,但雄心不死,还有重生的机会。中国则精神上萎靡了,不用别人动手,就自宫了。即便有人劝说中国能行,但始终坚挺不起来。

      日立的H8虽然是8位的CISC设计,随着时代发展,逐步扩展到16位和32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RISC型的SuperH系列 SH1/SH2/SH3/SH4。SH1/SH2定位于实时控制领域,SH3/SH4则定位于信息处理。NEC则发展了自己独自的78和V850系列。

      这些CPU都定位于嵌入式领域,避免与美国直接冲突。嵌入式领域市场庞大并被细分,手机、游戏机、汽车、各种家用电器、各种生产装置……,这些领域都是日本的强势领域。这些东西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我们往往觉察不到它们里面计算机的存在。在嵌入式领域对CPU的性能要求并不很高,很难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日本CPU的最高主频目前还没有超过1GHz,NEC的V850的一款CPU号称是世界上主频最低的32位RISC CPU,只有20MHz,但却有着极低的功耗。嵌入式领域性能不是主要因素,有自己的特色就可以在市场中找到定位点。

    嵌入式应用需要丰富的接口,光CPU远远不够。日本的CPU一大特点是集成了丰富的接口,A/D、D/A、PWM、定时器/技数器、各种通信协议、图象声音的编解码器、Flash、SRAM甚至还集成了大容量的DRAM。包含接口的不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选择具体的CPU型号。往往一个单片就可以构造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软件系统虽然TRON被大幅度缩小,成了uITRON,TRON前面的uI分别代表微型和工业的意思。小有小的好处,正好适应这种资源严重受限的嵌入式应用环境。Windows CE和Linux则庞大笨重,于是uITRON占了日本近一半的市场份额。uITRON只是一个标准,并不是具体实现,具体的软件有好几种,其中也有免费开源的uITRON。当然这些日本CPU也能运行Windows CE和Linux。据说SH3是世界上第一种运行Windows CE的CPU。

    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结合,使日本的CPU在日本市场上成为主导,外国CPU占的市场份额很小。这与中国不同,中国则是被八国联军占领了。日本的出版教育界也功不可没。有名的CQ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杂志详细介绍这些本国CPU用法和特点,还免费赠送这些CPU的实验板。还免费提供这些CPU的软核,在FPGA中实现自己的系统,用于研究和教学。学生时代的教育就使用本国的CPU,工作后自然而然就使用本国的CPU。中国的教育原来是Z80,后来是8051,于是学生毕业后就用这些外国CPU。

    国家战略、科研、教育、产业相结合,使日本CPU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独树一帜。中国这四个方面相互脱节,国家战略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惜摧毁自己独立的科研和产业体系。科研面是单打独斗,在整个国家当作点缀存在。教育是面向世界,为留学和外企培养人才。产业则基本被卖掉了,外资企业挑大梁。这样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CPU产业何等艰难。聪明如陈进的,一开始就认为事不可为,打磨芯片交差,科研经费落袋。方舟则是在中途醒悟,还是搞房地产来钱快。就剩下愚公龙芯继续奋斗,但不知道红旗能打多久。

  38. 李克 于 2009-10-01 2:35 上午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1/4,这是沉重的负担,但是塞翁失马,以弊转利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础。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如果集中力量,强制执行的方式发展竞争力,成熟后再推向市场经济,是完全有基础的,也是有过去自闭和被打压制裁下的丰富的发展经验和成功案例,这是欧洲日韩等松散小国不能比的,日本其实也是因为其人口众多,并且电子出口全球巨鳄才能支持其国家策略。并且美国的军工转民用,本质也是类似的,市场经济是我领先的时候占里便宜的地方就去叫市场经济,我吃亏的地方还要follow你时常经济,那不是傻瓜吗?美国还不这样,包括当年英国是把专利叫得最响的,美国是侵权大户,以致后来80年代的日本,专利、民主、自由是给我自己国家人民的,对别的国家,我能偷就偷,能抢就抢,能骗就骗,我管你死活,美国不是这样吗?中国也不需要做滥好人

  39. 阳光 于 2009-10-01 3:31 上午

    问题是到了现在游戏规则变了,不能以那时候的规则玩了。

  40. 李克 于 2009-10-01 6:17 上午

    规则是人定的,美国人很守规则吗?规则有利自己的就遵守,无利但人家有力量,就不遵守,所以规则是以强者为中心制定的,所以是强者手里欺压弱者的工具和接口,老大定规则,喽罗们执行规则,反抗者被潜规则,日本人二战及之前很爽,死人也爽,但现在很苦,有钱也苦,被强奸想反抗而又不能反抗而说爽的滋味,相信日本人有了俄罗斯的军事,第一个就是把美国人剁成肉酱做寿司吃
    中国人是最不受规则的,什么精密的规则到中国人手里,都给你找出漏洞和借口,所以中文不以语法严格为特点,哪像学德文像学数学一样。比如碳排放的问题,最早提出的时候,被西方王八蛋利用来整中国,结果是中国说:要看历史排放,王八蛋放完屁了,爽完了,让后说大家不能放屁了,要少放屁了,你这不是屁话吗?谁信屁话谁傻瓜

  41. bixian 于 2009-10-01 7:00 下午

    to李克
    中国人的比例已经降到21%,还在不断下降和老龄化中。

  42. 李克 于 2009-10-01 10:29 下午

    是的,看国庆大典说到21%。
    还有老龄化,所以要只争朝夕,如果不在大规模老龄化前完成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老龄化的时候就可能要疲于奔命了

  43. 阳光 于 2009-10-02 7:52 上午

    to 李克:

    你太功利化了,目的太强也很多时候都不是好事。

  44. 李克 于 2009-10-02 12:51 下午

    to 阳光:
    你太幼稚了。我要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功利和目的性强就好了。

  45. 阳光 于 2009-10-03 9:50 下午

    to 李克:
    我只是理想而已不是幼稚,我已经幼稚不起来了

  46. 李克 于 2009-10-03 11:20 下午

    to 阳光:抱歉,用词有点苛刻,我个人是太不功利了,目的性太不强了,所以对自己很生气

  47. 阳光 于 2009-10-04 3:50 上午

    to李克:我也很抱歉,我也该那么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