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评论荣誉推荐–孙凝晖 。《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挑战》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3个打分, 平均:3.00 / 5)

雁过留声

“弯曲评论荣誉推荐–孙凝晖 。《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挑战》”有41个回复

  1. Coder 于 2011-01-15 4:58 下午

    为什么我看玩以后基本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2. Coder 于 2011-01-15 5:00 下午

    对比一下这哥们和bill isca 09的keynote 这个孙大哥找个豆腐撞死吧。。

  3. 必须的 于 2011-01-15 5:30 下午

    两个想法:
    一是国内产业的特色就是这种高来高去的专家太多了。
    二是曙光本质上是一个系统集成的公司。

  4. 陈怀临 于 2011-01-15 5:31 下午

    Coder,你知道你是在批评大宋计算所所长,我大宋高性能HPC计算机的领军人物吗??你完了。。。另外,许多计算所的同学们都在这里。。。估计你的这个评论会很快传播。。。

  5. 胡不才 于 2011-01-15 5:45 下午

    NVIDIA的特斯拉的线程/核已经上千了,可是它的复杂度已经超过了CPU,很难想象它还有多大的潜能。论坛里已经有人提出将来用低功耗的ARM核搭建节能型的云计算。

    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就好比古代,人们耗尽才智搭建了金字塔和长城,叹为观止,从一个人打磨的石器到上百万人的大工程,那时的人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的人在云计算上似乎遇到了同样的难题,未来会怎样?

    也许新科学,新物质,新工艺的发现使得原来的难题变得简单。抛开硬件,软件上人工智能的时代已将到来,软件智能化可能是云计算的产物。

  6. kevin 于 2011-01-15 7:00 下午

    里面提到的技术挑战,一部分是5-10年前就已经是挑战了,比如并行编程的问题。一部分永远是挑战,比如能耗比,可靠性,万金油,放到哪个材料里都好使。

    大部分在务虚,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

  7. 陈怀临 于 2011-01-15 7:48 下午

    我读了一遍。谈谈看法:-)。BTW,计算所的同学不要挑拨我与孙所的关系。。。

    1。 知识量还是满大和满全的。我大宋计算技术最高研究所的下一代领导人还是精通业务的。
    2。 没有太提出一下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是该talk里面略微可以补充的地方。我想孙所是有idea的,但因为是我大宋的最高战略机密,没有透露。这才导致coder这样的无知青年才误解孙所。另外,coder是我的第一代弟子中还不错的。请计算所给他一条生路。
    3。 我在11月的一个submit上提出一个观点:从单核,走向多核,应该再走向(逻辑上的)单核系统。这就是螺旋式的上升。我对Tilera的VP SW说,系统只需要和看见3个CPU。其他的都应该是不可见的。我认为这就是下一代系统,特别是软件技术的方向。

  8. Mike 于 2011-01-15 10:15 下午

    首席是否指的是虚拟化技术呢?

  9. WW 于 2011-01-15 10:32 下午

    同意一楼的

  10. aaa 于 2011-01-15 10:37 下午

    1)control/data/service CPU!
    2) Tilera 2D Mesh network is basic for manycore,很好!

  11. shuyong 于 2011-01-15 11:11 下午

    收拾心情,拜读了又再拜读,发觉还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过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一路走来所碰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信息量还是很足的。

    有印象的是第30页的对超级计算机的预测,以及第39/40页提出从高通量芯片做突破。最后第41页再提出海计算的概念。天上是云,脚下是海,我的手机就在云海间穿行?天上雨急,脚下浪大,哪里是开发人员的方向?

    呵呵,想起一个古老的校园歌曲: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奶奶的叮咛载满舱.
    满怀少年十七的梦想,
    充满希望的启航,启航.

    我们已经不是十七岁的少年了。最好多来点给三十七岁的工程师看的文章。

  12. processor 于 2011-01-15 11:27 下午

    孙所想说的是高通量计算系统。

    http://www.btsmth.com/show_snapshot.php?en_name=CSArch&gid=47267

  13. 可怕 于 2011-01-15 11:28 下午

    “另外,coder是我的第一代弟子中还不错的。请计算所给他一条生路。”

    这是玩笑话,还是认真的?

  14. coder 于 2011-01-16 12:47 上午

    真的,有辱师门,罪该万死!

  15. coder 于 2011-01-16 12:51 上午
  16. test 于 2011-01-16 5:32 上午

    我也要拜师>_<

  17. kevin 于 2011-01-16 1:42 下午

    看完15楼billy dally的slides,明白他为啥让孙大哥去撞豆腐了。。。

    说的是一个事,内容里面干货的差距确实是太大了。。。

    或许是孙大哥雪藏的太深了。呵呵

  18. 2 于 2011-01-16 6:03 下午

    就是HTC啊,HPC不行了~

  19. jugojl6 于 2011-01-16 7:14 下午

    陈怀临老师,我有事情想和你讨论一下,不知可否方便留下联系方式(如电子邮件、GTALK或其他通讯方式等等)

  20. 陈怀临 于 2011-01-16 7:20 下午

    完了。计算所生气了。。。我电邮和gtalk是:huailin@gmail.com

  21. jugojl6 于 2011-01-16 7:20 下午

    弯曲挺好的,中国人内部纷争真的没有必要,特别在现在这个时候。陈老师说得对,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团结起来互相进步才是出路。

  22. jugojl6 于 2011-01-16 11:01 下午

    kevin 于 2011-01-16 1:42 下午
    看完15楼billy dally的slides,明白他为啥让孙大哥去撞豆腐了。。。
    说的是一个事,内容里面干货的差距确实是太大了。。。
    或许是孙大哥雪藏的太深了。呵呵

    ——————

    可能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我仔细看完了三份材料。我不觉得Billy Dally有什么很厉害的干货。
    确定这份PPT是64页的PPT?

  23. HPC 于 2011-01-17 2:14 上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4. HPC 于 2011-01-17 2:16 上午

    比方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看看,当前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挑战主要在哪里?有哪些突破口?

  25. 帅云霓 于 2011-01-17 2:27 上午

    我也想拜陈首席为师,需要怎样的手续?

  26. jebtang 于 2011-01-17 6:33 上午

    孙凝辉可是计算所的大牛,当年一个什么是architecture,让我们思考很多。

    拜读了两遍这个PPT,感觉内容很多。目前比较hot的话题都照顾到了,特别是第26/27/28/29,只有高理论研究的高度的人才能总结到。

    谢谢首席,收益非浅

  27. deltali 于 2011-01-17 7:07 上午

    to 帅云霓:
    你还不是首席的弟子阿?那你得学学叶问里面的李钊,对首席马屁拍着,师傅喊着,取代Panabit成为首席的大弟子指日可待。

  28. peter liang 于 2011-01-17 8:06 上午

    看来龙芯也要发展TILE架构了。热烈欢迎一起推动TILE架构的应用,不过要小心被人批评是DSP呀(哈哈,玩笑话)。

  29. 吴朱华 于 2011-01-17 7:08 下午

    to deltali:
    呵呵,现在大弟子竞争怎么激烈啊,我本来认为很有戏啊:)

  30. jugojl6 于 2011-01-17 8:39 下午

    jebtang 于 2011-01-17 6:33 上午
    孙凝辉可是计算所的大牛,当年一个什么是architecture,让我们思考很多。
    拜读了两遍这个PPT,感觉内容很多。目前比较hot的话题都照顾到了,特别是第26/27/28/29,只有高理论研究的高度的人才能总结到。
    谢谢首席,收益非浅

    ————-
    同感

  31. 陈怀临 于 2011-01-17 10:24 下午

    孙所是个不错的人。我在2004年见他的时候,很惊讶和佩服他的直率。

  32. kernelchina 于 2011-01-17 10:58 下午

    不过海计算就有点让人不知所云了,有人看懂了吗?

  33. 吴朱华 于 2011-01-17 10:59 下午

    虽然本人未有幸和孙所见面,但从这个PPT和身边一些人评价来看,他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这种人对中国而言多一个好一个。

  34. Panabit 于 2011-01-17 11:51 下午

    27楼:你这个说得有点……. (:

  35. shuyong 于 2011-01-18 12:28 上午

    关于海计算,我理解是这样:

    相对于云计算,这是一个关注物理节点物理性质的采集和分析的网络。也就是这两年火热起来的物联网了。在41页的图中间放个人和手机,想想今天已经在日本流行的手机NFC应用,这就很容易理解了。

    上一个话题是高通量芯片,下一个话题转到低功耗低成本智能芯片。这两者好像不是推导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这文章1到35页是回顾历史,高兴地发现几条曲线;36到38页总结问题有三;后面是对策一高一低有二。那么对比billy dally的slides,就缺少到达目标的方法讨论。

    进一步猜测,莫非龙芯要走一高一低两个分支?高端的方案,MIPS集成1000个CORE的可能性,请各位高手评评看。但低功耗低成本的方案,还真不看好它。

  36. jebtang 于 2011-01-18 7:13 上午

    对于这个海计算,个人理解和物联网的概念应该比较接近,主要是mobile/embedded/powerless之类的解决方案。

    联想到最近有客户和我讨论起大规模的计算机群的智能化,同个一个独立于计算网络的嵌入网络来智能控制计算机群的状态。呵呵有点像skynet,怕怕呀

  37. jugojl6 于 2011-01-19 12:51 上午

    shuyong 于 2011-01-18 12:28 上午
    关于海计算,我理解是这样:
    相对于云计算,这是一个关注物理节点物理性质的采集和分析的网络。也就是这两年火热起来的物联网了。在41页的图中间放个人和手机,想想今天已经在日本流行的手机NFC应用,这就很容易理解了。
    上一个话题是高通量芯片,下一个话题转到低功耗低成本智能芯片。这两者好像不是推导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这文章1到35页是回顾历史,高兴地发现几条曲线;36到38页总结问题有三;后面是对策一高一低有二。那么对比billy dally的slides,就缺少到达目标的方法讨论。
    进一步猜测,莫非龙芯要走一高一低两个分支?
    ________________

    你说对了!

  38. 跳跳虎 于 2011-01-19 5:54 上午

    同意11楼说法。
    胶片如果是普及知识,信息还是比较丰富。详细的就如首席说的是不是涉及机密等敏感东东

  39. bigrong 于 2011-01-26 1:17 上午

    哇塞看见了我偶像兰斯阿姆斯特丹的照片。很欣慰。

  40. 无厘 于 2011-08-22 2:57 上午

    2011-8-17 孙凝晖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 — 责任更大呀,保重身体。
    重新拜读:孙凝晖:曙光在前
    http://www.cas.cn/zt/rwzt/10jq/10jq-rwsd/201005/t20100518_2847772.html

  41. multithreaded 于 2011-08-22 4:26 下午

    I don’t know how ICT will have more than 100 publications in the following CS top conferences.

    Basically each year ICT should have more than 20+ good publications to meet the target. Based on its pas publications, I doubt this target could be reached.

    ——————————–

    项目名称: 高通量计算系统的构建原理、支撑技术及云服务应用
    首席科学家: 李国杰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起止年限: 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 中国科学院

    项目五年预期目标:

    本项目将在高通量计算系统构建原理、支撑技术及云服务应用的研究方面,提出一批创新方法和关键技术,在ACM/IEEE重要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如ISCA、OSDI、HPCA、PLDI、ISSCC、DSN等)上发表学术论文百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