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难题:从iPhone到弯曲评论服务器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假设:一个读者拿着一个iPhone,3G打开。访问在美国云服务器中的《弯曲评论》http://www.valleytalk.org
请问:读者为了阅读这个命题,需要跨越什么样的网络和相应的设备。
提示:可以拿华为设备,或者Cisco,Juniper,ALU,Ericsoon设备做例子。
为什么: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基本上就知道端到端了。。。

(4个打分, 平均:4.25 / 5)

雁过留声

“弯曲难题:从iPhone到弯曲评论服务器”有69个回复

  1. playmud 于 2011-09-25 8:36 下午

    utram-sgsn-ggsn-cnnet-gfw-usanet

  2. playmud 于 2011-09-25 8:37 下午

    utran

  3. zz 于 2011-09-25 8:38 下午

    在通信公司干了好几年了,这个真不清楚,等高手解答。

  4. 路过 于 2011-09-25 8:53 下午

    1楼是对的,不过如果还要细的话, 中间
    都要加传输网, 过大洋还有关口局。不要小看这些看不见的结点,封闭系统,安全有保障,但是如果被突破就会威胁全网。

  5. 扯风头 于 2011-09-25 8:53 下午

    1 Service Layer :WAP/WEB CLient ->UE-> NodeB -> SGSN ->GGSN -> WAP GW-> LAMP Stack Server
    2 Link Layer : XML ->IP-> BB ->Air -> BB-> Optical->Ethernet->IP->XML

  6. Claud 于 2011-09-25 9:46 下午

    刚才页面没有打开,想到可以加一问:如果页面打开失败,在哪些环节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7. russellw 于 2011-09-25 9:57 下午

    首先是DNS过程,需要经过ISP DNS Server,如果ISP DNS Cache miss,需要查询Root DNS、bluehost的授权DNS Server,报文依据接入方式从bts/nodeb->RNC->(SGSN->GGSN)/(PDSN)| WLAN AP->DSL Modem->DSLAM->BRAS->汇聚路由器->骨干路由器->BGP peering Router(s)->bluehost所在ISP 汇聚路由器->PE路由器->bluehost CE路由器->DC交换机->Firewall->Optional Load Balancer->WebServer。
    两端根据情况可能有若干L2/L3交换机。传输根据链路可能有POS链路->SDH、WDM设备、OTN设备。
    如果BlueHost租用了CDN网络,可能经过Akamai/limelight之类的GSLB重定向到其CDN设备。
    如果运营商部署采用了Cache,则通过DPI做DNS/HTTP Redirection到运营商的缓存设备

  8. 陈怀临 于 2011-09-25 10:35 下午

    russellw, 非常优秀。是我想看到的答案。能把河西务与IP骨干之间都写清楚了。。。

    另外,为什么不提无线backhaul的网络?

  9. 猴总 于 2011-09-25 11:16 下午

    utran->sgsn->ggsn->169 routers->gfw->TPE/CUCN->169router->Tinet routers->AceIDC->Tektalk

  10. 理客 于 2011-09-25 11:50 下午

    这个问题对这里众多懂IP的人来说,基本上没有技术难度,但有一些复杂度,尤其是把各层协议栈、移动固定backhaul、信令和用户层等混在一起,对于大多数人,因为平时不涉及移动IP网络,所以觉得有点神秘和略有难理解,实际上移动IP和固网IP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网络也类似,为了不太混淆,以最直接的IP层面来简单解释一下:
    移动和固网的分界点在GGSN(3G是GGSN,LTE是PGW),GGSN后就是普通的IP CORE,通过IGW到外部的互联网,如果目的服务器是在本运营商内部,则直接在内部的DC处理,具体处理,这里有这方面牛人就比较清楚了
    从iphone的角度看,可以认为只看到GGSN,GGSN是iphone的网关,因为iphone和GGSN之间,用了一个GTP(IPinIP)隧道封装了,那么路线就是iphone-GGSN-IGW/内部DC
    从基站的角度看,基站的网关是RNC(3G RNC,4G PGW),路线是3G: NodeB-RNC-GGSN,4G: eNodeB-PGW
    如果要合在一起,则IP转发之路为:
    iphone- |基站(GTP)-RNC(4G没有)-(GTP)GGSN/PGW|- IGW/DC
    对于懂固网的人要理解移动IP,把iphone看作PC+modem、基站看作DSLAM、GGSN/PGW看作BRAS即可,虽然DSLAM和基站在用户接入和上行到GGSN的方法完全不同,但架构类似
    IP移动的问题,这里就是GTP解决,有些研究的人,但目前暂无其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还有一定的继续研究的空间
    至于内部网络架构,略有复杂,但都是IP网络,内有太出彩的地方,不赘述

  11. wxh168 于 2011-09-26 5:43 上午

    移动BackHaul也比较简单,基本如下:

    1,NodeB — RNC部分,可以是IP化的(如PTN:接入环 — 汇聚环 — 核心环,如Router,基本上采用RPR居多),也可以是SDH化的,如MSTP,OTN等;

    2,RNC — SGSN/GGSN部分,基本上就是IP承载网了,说白了就是核心Router+汇聚Router+接入Router;IP承载网可以运行MPLS,分割成多个VPN,承载多种业务;

    3,Router之间通过传输系统连接,例如WDM,裸光纤,MSTP等;

  12. Apple 于 2011-09-26 7:15 上午

    3G下,貌似是
    NodeB-RNC-SGSN-GGSN
    4G是
    eNodeB–>S-GW–>P-GW
    控制面还有个MME

  13. Apple 于 2011-09-26 7:18 上午

    另外,RNC/eNodeB到P-GW之间好像用MPLS组网的比较少,主要是L3 VPN

  14. Xin Qian 于 2011-09-26 8:06 上午

    10,11楼牛叉

  15. 理客 于 2011-09-26 8:20 上午

    是,应该加SGSN/S-GW,我忘了,可见他们不够重要:)

  16. 骑匹狼 于 2011-09-26 10:07 上午

    手机->基站->BSCN-SGSN->GGSN->GW->ROUTER->GW->ROUTER….->TEKTALK SERVER
    请陈首席品论下对否?

  17. 陈怀临 于 2011-09-26 11:44 上午

    理客小样还是很牛的。客客,能否拿手画一张图?然后用iphone take pic,贴上来。

  18. 陈怀临 于 2011-09-26 11:48 上午

    “另外,RNC/eNodeB到P-GW之间好像用MPLS组网的比较少,主要是L3 VPN”

    求确认。。。

  19. HJ 于 2011-09-26 11:53 上午

    小补充:
    - 实际上有两条路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牵涉到设备不太一样。

    - 如果是IP上行的基站,而且mobile backhaul中的接入网如果是untrust的话,在Nodeb和SGSN之间还得加上Security GW,而且如果IPsec tunnel认证用certificate的话,还得加上CA(optionally AAA)

    - 如果是Femto的话,还得加上Femto GW,DHCP server(option)

  20. 理客 于 2011-09-26 12:01 下午

    可以,评论里如何贴图?或者我email给你。或者有时间我写一篇小文,这半年一直在瞎忙,虽然无聊,但却不得不忙。这里没有技术难度,就是知道而已,所以技术含量不高,网络其实已经没有太多技术含金量可以挖掘了,现在金子都在app里,首席很懂的:)并且现在弯曲水上水下牛人很多,再不敢乱写了,怕写不好丢丑。
    “RNC/eNodeB到P-GW之间好像用MPLS组网的比较少,主要是L3 VPN”可能有笔误,因为一般来说L3VPN都是MPLS的L3VPN,或者Apple有不同的解释

  21. 理客 于 2011-09-26 12:10 下午

    LTE时eNodeB和S/PGW间,标准可能要求了IPSEC,3G的NodeB,应该是optional的吧?
    Femto如果理解为借WLAN利用固网,那么就不一样了,可以选择用BRAS+WLAN AC,也可以用GGSN/PGW支持WLAN AC,协议名字我忘了,目前都还刚刚开始,尤其是后者,标准也刚出来,商用设备还在路上或者trial中,这部分,稍微有点意思
    如果要所有的场景都考虑了,那网络确实有些复杂了,所以不敢说太多,说多了,很多不是做这个方向的同学可能会糊涂

  22. HJ 于 2011-09-26 12:19 下午

    - 现在3G的基站上行链路也开始IP化了(另:即使4G,部署IPsec也是见仁见智,有些运营商全网部署,有些运营商只在租用来的接入网中部署)

    - Femto应该主要是利用固网接入联络上行的小型3G基站,虽然现在也有Femto支持WIFI,但是Femto主要目的还是在室内提供3G覆盖。

  23. 理客 于 2011-09-26 12:29 下午

    关于Femto,我理解有误,HJ说的应该是对的,对于移动宽带数据业务,用Femto基站覆盖室内和用WIFI覆盖,优劣如何?感觉Femto应该比WIFI还是要贵很多的?虽然移动效果好很多,但在室内,不是追求移动速度的地方,所以可能不是问题。另外wimax没有应用起来,可能跟LTE下,wimax在成本和速度上都没有太大的优势,愿闻HJ高见

  24. HJ 于 2011-09-26 12:42 下午

    简单地说,Femto可以提供所有的移动业务(就是一个小型基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语音和短消息;而WIFI目前有很多限制,只能上网。虽然3GPP中有标准可以通过WIFI网络提供移动业务,但是还是很不成熟的。

    3G/4G和WIFI将会长期共存。

    至于WIMAX,缺乏业界支持(特别是运营商的支持),已经玩完了。

  25. 理客 于 2011-09-26 12:50 下午

    语音和短信为什么一定要Femto才能提供?没有Femto前是如何提供的?有什么问题?

  26. HJ 于 2011-09-26 12:55 下午

    Femto就是一个小型基站,所以没有Femto前是通过室外基站提供短信和语音业务的。而室外基站存在覆盖的问题,在室内的信号不一定好(和中国不同,美国这点尤其明显),所以Femto主要是为了解决室内3G信号覆盖的问题。

  27. 理客 于 2011-09-26 1:39 下午

    多谢HJ。Femto能提供多大商用带宽?一个Femto中的最小单元能覆盖几层楼和每层楼的面积?天线辐射问题如何处理?

  28. HJ 于 2011-09-26 2:28 下午

    Femto的上行口就是一个以太网口,带宽取决于上行链路(DSL/Cable/或其他)的带宽。

    Femto产品分为家用和企业用两种,目前市场上家用更普遍一些。

    家用型Femto一般支持4个手机,覆盖范围不大,一般就是一个独立的House内。功率在100mw以内,和WIFI路由器的功率相仿。

    当然企业型的功率更大一点。

  29. asr1k 于 2011-09-26 4:42 下午

    Cisco解决方案有几种:

    一种是使用其它公司的解决方案, Cisco做RAN的回传, 这一块主要是以前的MWR2941和7600做的PWS, 现在这一块升级到了 ASR901、ASR903、ASR9000构成的混合式系统, 类似于FEX的概念, 把复杂的PW技术改成了内部总线。

    另一种是基于IPSec的加密回传, 主要是给I-HSPA这些纯IP化的基站服务的, 把回传的IP链路放到另一个运营商, 同时bypass RNC , 直接将 SGSN放入基站侧,通过GTP隧道跟GGSN互联, 中间一般是 ISR 和 ASR1k来做IPSec业务。

    Vzw则直接把ASR1K前推到基站侧, 同时要求在ASR1K和9K间跑同步以太网, 而1K同时负责基站和WiFI接入。

    后期会有一个趋势, RNC毕竟太贵, 大家都会bypass掉,

    而对于理克所说的IP移动的问题, GTP上做是没前途的, 因为LTE和Metro WiFI的部署会要求一个平滑多网切换的功能, 一般来说是基于PMIPv6用MAG、LMA的处理方式, 建立隧道, arp触发隧道迁移的处理方式, 这种部署一般是放置ASR1K在接入侧, 例如Gi接口、WiFI的BRAS这样的位置做MAG , 而ASR5000 做 LMA。

    然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做NEC基站 + ASR5000 ASR1000 构成的EPC架构, 具体怎么样难说, 不发表评价。

    对于整网来看, ASR1K还通常去做Gi防火墙和NAT, ASR5000和1K一起还会做一些PGW的功能, 例如流控等。。。

    Femto Cell 在国内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没人愿意部署的。

  30. 路上 于 2011-09-26 5:51 下午

    我是路过 打酱油哩 从上面的回复可以 看出来 很牛x 准备转发到知乎上面 找下答案 看看高手如云的知乎上咋样

  31. 唠叨 于 2011-09-26 7:34 下午

    应该先从协议层,再从信令流程来看,简略的说
    1.开机搜索,鉴权注册。ue-nodeb-(rnc)-sgsn(sgw)-ggsn(pgw)-HLR

    2.ps call。ue-nodeb-(rnc)-sgsn(sgw)-ggsn(pgw)-HLR

    3.http get。ue-nodeb-(rnc)-sgsn(sgw)-ggsn(pgw)-PCRF-运营商PDN-GW-cn_internet-GFW-us_internet-主机托管网络。

    不同网络节点的承载网是更底层的基础架构,可以基于IP,adsl.SDH,microwave,各自的管理网络又是另一个话题。

  32. kyo 于 2011-09-26 7:45 下午

    语音和短信为什么一定要Femto才能提供?没有Femto前是如何提供的?有什么问题?
    to 理客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Femto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3G网络的室内覆盖不好,而运营商如果要让室外宏网络(传统3G网络)完全覆盖所有室内角落,从成本上来看开支比较高,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Femto,但是Femto比起WIFI来看优势也不那么明显,就多了个语音电话短信,WIFI也可以语音,但是走出家之后就会断,Femto不会,不过点优势目前应该还不足以支撑Femto商用成功,总的来说Femto现在前景应该还不算明朗,不管家用的还是企业用的。不过用了之后,室内3G覆盖的确会好很多。

  33. any 于 2011-09-26 8:00 下午

    Femto在这个坛里我觉得就不要讨论了,因为Femto没有运营商愿意部署,因为Femto用途就是客户家里或单位3G信号不好,然后自己放一个小基站,通过宽带(比如ADSL)上联运营商网络,手机数据部分可以通过宽带(比如ADSL)出去,不走3G流量,所谓可不限流量使用3G终端数据业务。但是各位想,那个客户愿意自己在家里放个基站,那个用户愿意在家里放着电脑不用,用手机上网。Femto就好比当初AG,就是忽悠。

  34. alrn 于 2011-09-26 8:25 下午

    首席放了大炮,这个问题不要讨论了,大家都只是说到了一些小点点,3GPP/LTE是很繁杂的体系结构,没有必要拿那么大的论题来在论坛说了,说也说不清的。。。。

  35. 理客 于 2011-09-27 2:50 上午

    多谢各位答复!
    这里有不少移动方面的高手,说清楚不是问题,首席这一炮放得很值,以为弯曲里讨论网络的不是很多,更多的是IT的,网络没IT钱途大
    Femto家用估计没啥前景。
    to HJ: 企业级的Femto规格如何?一般的大楼,除非电梯、地下室或者紧急通道等地方,好像信号一般不会有问题?
    ASR1K: 3G的时候,有运营商做NodeB直接到GGSN吗?这种情况需要NodeB做很大改动,基本上和4G的处理类似,或者就是4G基站提供一种3G的空口+类4G的上行,有供应商提供这种商用方案吗?另外ARP需要主机和网关在一个网段,该方案如何解决手机IP地址可以不变,而网关在变化的问题?

  36. 楼上楼下 于 2011-09-27 4:37 上午

    交钱了+没有敏感词汇,然后就成了

  37. asr1k 于 2011-09-27 6:31 上午

    理克:

    NSN有一款I-HSPA的产品就是这样的, 我见到的就是PTP的时钟, M3UA over SCTP的信令, 然后GTP直达, 发url要审核, 你自己google一下就知道了.

    第二个问题, 真正的网关是LMA, 中间加入了不同的MAG, 二层隧道建立在LMA和MAG之间. RFC5213或者直接查询PMIPv6就好.

    FemtoCell其实最大的用途我估计还是在那些联通没有网线连接的地方, 偷偷的买根电信宽带跑个VPN什么的用.

  38. 理客 于 2011-09-27 6:57 上午

    多谢asr1k答复,感觉都是比较复杂一点的技术,不好说是否实用

  39. asr1k 于 2011-09-27 7:24 上午

    其实还好, 前一个IHSPA bypass了RNC, 给运营商节约了不少钱, 应该是个好事, 而且是3G到LTE的一个中间结构的平滑过渡.

    而至于LMA/MAG, 看上去很烦, 其实无非是一套协议维持的分布式交换机而已. 学了ARP就绑定新的链路.

  40. 理客 于 2011-09-27 7:47 上午

    IHSPA bypass了RNC对于大规模的新建网络或者区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目前绝大部分移动运营商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3G网络,改变的驱动力不大。也有保留RNC,bypass SGSN的方案,没有IHSPA bypass了RNC激进,一样很难规模应用。如果LTE会推迟很多,那么上面的方案的机会会更大,但目前看,由于Jobs apple引领下的smart mobile呈高速发展,LTE很难减速。
    LMA/MAG的协议栈对现有协议栈改动很大,可能有更简单的方法。LMA/MAG比GTP有哪些大的benefits?

  41. asr1k 于 2011-09-27 7:50 上午

    3G/4G 组网, WiFi辅助的场景, 国内运营商WiFI部署了无数, 电话亭改造WiFI. GTP没法在WiFI上面用啊? 而PMIPv6放置在GTP后端, 来做和WiFI的双向互切会很方便.

  42. 理客 于 2011-09-27 7:57 上午

    PMIPv6放置在GTP后端,你的意思是GTP后再用PMIPv6吗?
    WIFI另有一些增强协议,利用BRAS中转一下

  43. Apple 于 2011-09-27 8:32 上午

    PMIPV6好像是指非3GPP接入的情况,主要是p-GW关注的

    另外MPLS我了解不多,我了解的信息是 RNC/eNodeB到P-GW之间有两个主流方式,IP组网或者MPLS,但目前似乎IP的更占优些,
    我的理解MPLS是L2 VPN, 不知是否理解错了。

  44. Apple 于 2011-09-27 8:44 上午

    我对国内运营商部署WIFI的理解是这样胡。
    应该有几个层次的考虑。
    第一步, 尤其是CMCC,减轻数据业务对网络的冲击,至少要保证语音,这是和他的网络由GSM和TD组成的原因。这样保证高端用户少流失。
    第二步:能在WIFI上赚点钱最好。怎么赚,应该还没有想清楚。
    第三步,终极目标,将WIFI建成第四张网,控制住,赚钱! 所谓的WIFI和移动之间的平滑切换就是这个阶段要考虑的。

    所以目前的WIFI和移动接入之间的切换应该是很有难度的问题,是否是条路很难说

  45. 理客 于 2011-09-27 8:52 上午

    语音搞切换很麻烦,并且流量小而固定,还是走正常路径。数据可以走WIFI,切换时间要求不高,不会有什么大问题,WIFI应该是要搞的,不搞可能比较难以解决移动空口带宽限制和smart mobile尤其是cloud后的问题

  46. 理客 于 2011-09-27 10:37 上午

    to APPLE: L2VPN是MPLS的一个feature,L3VPN也是MPLS的一个feature

  47. HJ 于 2011-09-27 11:15 上午

    to 35,
    企业级的Femto一般来说容量(支持移动终端的数量)要比家用级大得多,覆盖范围也更广一点。
    至于你说一般大楼的信号都很好,那是在中国或日本这种人口密集的地方,要是和美国比,那中国的覆盖简直是好得发指。

    而美国地广人稀,哪怕象硅谷这种办公楼比较多的地方,办公室内信号也不怎么样。 (当然,这和运营商有关系,VzW好一点,ATT差一点)

    个人感觉WIFI如今有点象当年的以太网,WIFI的初衷其实只是一个无线的以太网,但是虽然其越来越热,部署越来越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功能往上加,比如注重移动的802.11r、或是注重语音Voice over WIFI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更激进的技术。。。

    不过WIFI再怎么发展,也无法完全取代3GPP。两者会长期共存。

  48. 理客 于 2011-09-27 12:23 下午

    美国人口密集的地方,比如工业区和商业区,覆盖也不足吗?

  49. HJ 于 2011-09-27 12:43 下午

    除了少数的大城市例如纽约或是旧金山,其他地方都很一般。
    在美国建一个室外基站除设备以外的成本比中国高多了,再加上人口密度低,所以很难做到象中国那样的覆盖程度。

  50. 理客 于 2011-09-27 12:44 下午

    住宅区分布稀疏可以理解,但商务和工业区也覆盖不足吗?

  51. HJ 于 2011-09-27 12:59 下午

    比如说硅谷,应该说是美国非常重要的商业区了吧。但是硅谷其实是一片区域的泛指,这个区域在旧金山湾区的南部,包括了Mountain View,Sunnyvale,Santa Clara, San Jose等城市,总面积大概有400~500平方公里。

    虽然大部分世界上有名的IT公司都在这里有办公室,但是分布也不是那么紧密,并不像中国的开发区那样一栋高楼连着另一栋高楼,这里高楼很少,大部分都是一二层的平房,在这里很多办公室内的覆盖也只有3 bar。

  52. mpc8240 于 2011-09-27 1:01 下午

    小小的纠正。MPLS只是VPN业务的承载网之一,无论是L2VPN还是L3VPN。只要是能够建立点对点链接,都可以承载VPN业务。用MPLS的好处是两条,Traffic Engineering (if necessary), & unified network infra.

  53. HJ 于 2011-09-27 1:04 下午

    MPLS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是Fast Reroute,尤其是在骨干网。

  54. 理客 于 2011-09-27 1:20 下午

    这个国情差异真的是很大,看来美国Femto应该是有较多的应用场景了?
    MPLS用TE的时候可以提供很好的FRR。如果不用,就比较难了。因为路由协议的FC目前很好了,而用了MPLS,因为需要和MPLS同步,FC反而不好了,当然VPN还可以自己的一些FRR机制,不依赖于路由/LDP的FC

  55. HJ 于 2011-09-27 1:27 下午

    现在LDP也可以FRR,甚至还有IP的FRR(不过没听说谁在用)

  56. 理客 于 2011-09-27 2:55 下午

    都没有TE FRR成熟,因为路由和BGP协议之初并没有FRR考虑,所以需要新增一些环路防止处理,否则有限制,IP FRR用的略多一些

  57. russellw 于 2011-09-28 5:55 上午

    to首席:
    虽然我第一份工作主要是搞传输的,Mobile Backhaul这块目前确实不太关注,回贴归在中间SDH/L2/L3链路中了。后面的兄弟讨论的也比较热烈,我理解Backhaul之所以业界作为一个独立的热点出现,还是在于这是不多尚存在电路域业务的一块土壤,传输和IP派争斗激烈,就像十年前骨干承载网的Packet Over SDH、IP Over ATM、IP/Ethernet Over DWDM/Optical之争。电路域业务要求必须支持时钟同步,所谓电信级的思路要求必须具备原来SDH的50ms倒换保护、SDH的可管理性,其实再往前看,无保护的PDH时代除了带宽有限外,运转得也不算太差。
    to理客:LTE我一向不看好,原因很简单:无线宽带化后,覆盖要高密度化,技术同质化,导致3GPP/3Gpp2网络那点业务连续性优也不明显,最后比拼的就是单位流量的CAPEX/OPEX,这点上LTE和WIFI是没法相比的,运营商不都是败家子,最后的结果是LTE做覆盖,保证语音业务连续性,主要流量要从WIFI上走。
    关于业务连续性,或者说无缝切换,只有实时交互式业务需要,主要是语音/视频呼叫和游戏,而此类流量占目前互联网总流量还不到5%。再往前一步,无缝切换也未必需要基础网络支持,在(3-7]层做切换虽然时延大一点,也能保证这不到5%流量业务中的大多数应用的需求了,比如HIP、SHIM6、IMS基于SIP切换的SC等等,Apple的MobileMe也类似,不过人家并没考虑做实时业务的支持

  58. 理客 于 2011-09-28 8:06 上午

    我基本同意russellw的看法,3G/4G受空口带宽限制和成本限制,无论如何也没法满足smart mobile后的带宽需求,所以WIFI一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3G/4G作为语音服务和移动状态下的数据服务,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发展WIFI和3G/4G融合,是正确的方向,目前基本标准已经开始成熟,看业务驱动下运营商的策略了

  59. EC 于 2011-09-28 5:30 下午

    To 50,
    去过Dallas出差,科技园区,1楼会议室(还有1面是外墙),AT&T的手机,一接到电话,就得端着手机往外跑,一边说听不清楚让稍等。欧洲的地铁/电梯也这样。

    网络覆盖的角度,自身体验看,中国确实做得很好了。

  60. EC 于 2011-09-28 5:43 下午

    To 57,
    3GPP的网络与802.11/WiFi,2个大的差别,QoS管理与频点License。

    技术上LTE与WiFi都用OFDM。相比2G/3G,LTE的优势是提升频谱效率,空口资源宝贵,因此LTE是必然的选择。

    License的就得有收费站,QoS控制/协调。非License的机会均等,Overload严重超载,免费的午餐必然有的问题。

    运营商做WiFi,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Offload一部分流量,反正WiFi的频谱是免费的不用白不用。如果大家都部署WiFi干扰呢,因为那是免费的,对QoS的要求也不可能苛求。

  61. cjk 于 2011-09-28 5:50 下午

    57楼:
    to理客:LTE我一向不看好,原因很简单:无线宽带化后,覆盖要高密度化,技术同质化,导致3GPP/3Gpp2网络那点业务连续性优也不明显,最后比拼的就是单位流量的CAPEX/OPEX,这点上LTE和WIFI是没法相比的,运营商不都是败家子,最后的结果是LTE做覆盖,保证语音业务连续性,主要流量要从WIFI上走。
    ———————————–

    GGE-UMTS-LTE的多模共存是3GPP2组织已经达成共识的方向,LTE承载VOIP的应用是否能大规模铺开,是存在一些疑问的,因为当前的GGE-UMTS网络覆盖已经足够好了,VOIP在无线移动情况下的用户体验,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连续性的覆盖长时间内依然会有GGE-UMTS网络来保证。
    WIFI和LTE的流量竞争,可能让运营商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WIFI基本上是收不到钱的,也就是消费者偏向使用更快更便宜的WIFI网络,WIFI网络布得越好,运营商越收不到钱,LTE网络的价值越低。

  62. wifi router、AP 于 2011-09-28 11:21 下午

    各位真是高人啊,小弟刚搞通讯不久,懂的真没有大家多,真是高手。
    对于wifi市场来说,目前还是不错的,但在国内的话,做大单一般都给运营商供货做wifi城市或者网络补充,对于一些中小的公司,在这个领域没什么市场。只能做wifi router SOHO市场。

  63. 理客 于 2011-09-28 11:56 下午

    LTE/WIFI技术可能同质化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不知道WIMAX是否算是LTE和WIFI中间,向WIFI方向发展的无线,但目前似乎看不到前景了,具体原因没有想过
    差分服务很重要,所以还是LTE/WIFI明确各自的定位比较好,将来80%的数据走WIFI,但80%的覆盖走LTE,而语音都在LTE,WIFI就是要简单便宜,而LTE就是提供移动连续性和高质量要求的业务如语音,engineering中trading-off更多

  64. wifi router、AP 于 2011-09-29 1:41 上午

    首席:
    您好,小弟潜水N年,今天心血来潮发了个评论,上午发的,怎么到下午,过了5个多小时,还没有审核好呀?求内幕,弯曲是怎么审核的?

  65. 阿峰 于 2011-09-29 10:13 上午

    我用台式电脑挂着一部iPhone4访问弯曲坛子~~~~

  66. 理客 于 2011-10-07 2:17 上午

    基于Ubiquiti AirMax技术的5GHz免执照频段解决方案现已面市。利用AirMax技术,能够以低于市场现有可比解决方案的成本来部署能容纳300多个用户、吞吐量超过100Mbps的多扇区基站。就是wimax的降成本技术,正在IPO,可能很有前景

  67. saviola07 于 2011-10-14 1:29 上午

    枉我也干了这几年的技术,对楼上各位的大牛的话只能理解十之一二,而且更惨的是对技术方面的学习,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哎,有哪位指教下,感恩不尽啊

  68. nn 于 2012-02-14 9:36 上午

    牛逼

  69. 小猎 于 2012-02-27 8:03 下午

    信息安全猎头职位: 攻防研究员/架构师/运维总监/测试/LinuxC/java工程师/安全顾问/产品经理/市场技术总监/金融大客户销售……联系qq:259487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