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超光速的粒子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官方介绍视频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雁过留声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超光速的粒子”有109个回复

  1. HJ 于 2011-09-26 2:33 下午

    这次的发现如果是真的话,可能理论物理又能有一个飞跃的机会。

    另:想起了刘慈欣的《三体》,本人看过的最NB的科幻小说。

  2. anonymous 于 2011-09-26 4:53 下午

    是这个粒子本身能超光速还是实验导致超光速?
    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这种粒子超光速?或者为什么不重复几遍实验确认?

  3. 桥头堡 于 2011-09-26 5:05 下午

    正在看三体,确实非常NB。先看的球状闪电,已经很NB了,却只是个序。

  4. cracked 于 2011-09-26 6:05 下午

    应该不太可能。否则现代物理理论就要改写了。据说是抄了近路。

  5. 吴辉 于 2011-09-26 6:16 下午

    霍大爷说这东西可能计算错了。 还需要继续举证才的行。

  6. TaiJi 于 2011-09-26 8:27 下午

    从物质无限可分来看,一个微粒子是否大于光速并不重要,大于了又能如何呢?斗转星移,扭转乾坤,还是沽名钓誉,匪夷所思。

  7. HJ 于 2011-09-26 9:35 下午

    这人的猜想有点意思:
    http://blog.zorinaq.com/?e=58

  8. tom 于 2011-09-26 10:03 下午

    物质无限可分?到了最后,已经是虚空一级,还分什么,至于你信不信我不管,反正我信

  9.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2:12 上午

    因为这个世界运行的硬件的中央处理器有一个固定的运行频率,所以才会有光速这个极限。也只有这个理论才能解释为何光速是某个固定值。至于偶然探测到超光速粒子,可能就是这个中央处理器偶尔超频了而已。这个世界其实很渺小,最后的真相也可能非常荒唐,其实就是某造物主在玩电脑而已。

  10.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2:13 上午

    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所有问题了,这个世界就是上帝编写的代码在某部计算机上运行。人类想探索世界的基石,不是不可能,世界肯定有基石,就像程序代码的基石是0和1,也就是机器码,上面是指令汇编,再往上就是高级语言,最后才是形色色的软件,形成了计算机世界。人类世界也是同样地道理。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台计算机,你想认识自己,那么闲尝试解剖报废的计算机尸体,发现里面一块母板,上面有cpu,各种插槽。然后就去研究这cpu里面到底是什么呢?最后知道了其实就是一大堆逻辑门电路的组合,最后你还知道了他需要载入源代码来运行。这就像大脑一样。其实人类世界的基石,最后可能就是让人无法理解的0和1,以及一些基本粒子,也就是各种汇编指令。

  11.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2:14 上午

    为何质量为0才能达到光速?因为只有不执行代码,这个处理器执行这个“无代码的程序”的速度才会是其极限速度。至于造物主是什么形态,为什么会是3GHz,这个就是个轮回过程,造物主是谁造的,为何会这样,就不好猜了。这就像一台计算机如果产生了智能,要去认知自身,它会先探索出自己的大脑是一堆逻辑电路,然后知道其实组成他们世界的基石就是电路的通1和断0,然后再去理解是谁造的,为什么造。

    空间跳跃好像还没实现,所以无法解释。假设如果将来真的实现,那也可以对应到程序代码上,比如穿越,相当于做了n个快照,restor到任意一个。这也可以解释平行宇宙理论

    核心数量一定,所以虚拟机的数量也是一定的。至于平行宇宙,我认为只要存储容量够大,数量就可以够大。当然,造物主的存储形式和容量肯定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超越了认知范围。

  12. 理客 于 2011-09-27 12:26 上午

    很有意思,冬瓜头真的是有些这方面的天赋

  13.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2:27 上午

    发现超光速粒子,爱因斯坦错了?这些科学家算错了?设备出了错?都没错,错就在上帝不小心把他的电脑超频了。那么有人说既然超频了,那么时间也会加快,这样距离除以时间应该不变才对,但是现实为何确实变了呢?从这个角度切入推演下去,或者可以得到另一套理论基础。

  14.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2:31 上午

    下午有点糊涂,上面这条作废。就是因为距离不变,时间加快,才会速度加快。。。晕死。

  15.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2:35 上午

    To 12楼:
    我一直认为好奇+想象力是很重要的,这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也一样有效力,而我们目前所缺乏的,就是创新。

  16.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2:38 上午

    再回到13和14楼,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推下去,不管怎么超频,距离是不变的,而这和爱因斯坦的理论就相悖,后者说速度越高,距离越短。那么是不是可以顺着这个线索推演下去呢?这里的“距离”和“物件尺寸”是不是一个概念呢?相对论没学过,乱说,请理客等看过相对论的人解释。

  17. 理客 于 2011-09-27 12:46 上午

    我是看过相对论,但没太看懂:)

  18.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2:50 上午

    期待国内某愤青科学家出一本《大话相对论》,让大家彻底理解。量子学史话等也看过,但是依然没有深入理解。就像当年国外牛人的《编码的奥秘》一样那种bottom up方式的,从为什么会有电路,解决什么问题,到大规模集成电路怎么组成和作用的这种思路开始解释,从而理解cpu和计算机。可惜,我看那书的时候,当看到第一句汇编代码的时候,卡住了,我一看代码就头疼,所以至今不懂代码,否则我可能已经独立开发出一套统一存储系统软件框架了。

  19.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2:58 上午

    刚看了7楼的链接,扫了一眼标题,大概就是由于FPGA的误差导致这10ns的误差,那么是不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个世界的运行是有个频率的,是遵循某人为定义的时钟周期的。都是被设计好的。gcd从小灌输的唯物论,初三之前不懂事,初三之后就开始认为zz课本全是垃圾,zz老师全是照本宣科。

  20. 德尔塔 于 2011-09-27 1:21 上午

    是这样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并列的,他们不等同于真理,而是信仰。
    信仰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当你被一个问题困惑的时候,例如家里的电视机晚上咔哧的想,你用哪种思路去考虑这个问题,不聪明的唯心主义者可能就会想:“这是什么神谕?”,“是哪个冤魂在作祟?”,不聪明的唯物主义者就会去google下,获取请教智者。智者眼里没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只有真理、怀疑、和不停的思考探索。

    冬瓜头属于智者,所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shit。还有好多这里的兄弟都属于智者。

  21. yunhaid 于 2011-09-27 1:42 上午

    冬瓜头有点神奇,看不懂代码!? 那怎么写”大话存储“巨作,被震了下。

  22.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43 上午

    再结合所谓弦论和膜论,弦论认为世界由多种固定频率振动的弦组成,也与这个“频率”有关。至于弦是啥玩意,不可描述,还有其升级版膜论。其实不管什么理论,都是一种模型,计算机也是一种模型,而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世界是否可以是相似性的。我反正信了。

    再比如化学里的化学键,电子云,电子真是按照那几种电子云轨迹来分布么?谁也看不到,只是通过某种公式计算出来,化学键,也是臆测的,而不可能有人看到一条键。同一个东西如果用另一种模型,相信一样可以解释,千百年来是个自举和不断修正过程,可能这一切模型最终会轰然倒塌。

    再比如生物体系,原子先搭配成21中氨基酸(汇编代码),然后组成各式各样的蛋白质(线程),然后蛋白质分子的多合体(进程),多种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形成生化和进化过程。

  23.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48 上午

    氢原子 A
    亥原子 A+A
    锂原子 A+A+A

    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可能就是这样。A是什么?不知道。

    4H+O2=2 H2O A+A+A+A 某运算符 32A = 34A

    所谓原子可能就是某变量,分子可能就是某公式,蛋白质可能就是某方程。这一切都在一个中央处理器上执行,极限速度就是代码执行之后所感知到的“光速”。

  24.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49 上午

    To 17楼,这就得好好看看原书了,没有代码却能描述清楚是怎么回事。

  25. 冬瓜头 于 2011-09-27 1:57 上午

    又联想到高中大学的有机化学里有几个名词叫做“拉电子”和“吸电子”,某原子被氧化之后就有强烈吸电子的欲望,如果将这个原子放到某分子中,那么整个分子的合体电子云将偏向这个吸电子的原子一边,导致整个分子电不平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属性,另外还有分子构象,相互作用,蛋白质,哎,这一切真是非常神奇,至今还保留着当时记的3大本笔记,基本是抄书。因为当你看到细胞表面那些各式各样的分子机器之后,那种震撼是无法描述的,你睡觉的时候都会觉得你的身体是个巨大的财富。你知道血红蛋白其实是几个分子环夹着一个二价铁原子从而才会将一个氧分子吸附在上面么?而一氧化碳与二价铁吸附性更强,所以才会中毒。你知道细胞表面有个纳钾崩么,把钠离子泵出细胞,钾泵入细胞?这简直就是上帝的代码人为创造的,达尔文进化论?去死。

  26. huanghuihuang 于 2011-09-27 2:06 上午

    看了冬瓜头的猜想,很有想象能力,但是如按其说法,系统在实现上就会和真实物理世界有差距。在一个离散的的系统里来模拟现实系统,那么这个离散系统如何模拟现实的时间、空间、粒子等,特别对时间要严格与现实的时间区别开来,不能再假设一个t时间参数,空间也一样。在离散的系统里,时间、空间只能是一些互相关联的信息,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值时会显示出一些差别,才能显示出时间、空间的不同。这些信息再加上粒子的量子信息后,定义一些信息变化规则,再与真实的世界比较,这样才能达到模拟现实的层度。

  27. 冬瓜头 于 2011-09-27 2:09 上午

    书接上文,如果吸附氧原子只需要几个苯环(其实不是苯环,而是什么嗬啶(好像这么写)什么的乱七八糟的环,含N原子的)夹着一个二价铁,那么为什么一个血红蛋白分子(其实是4个亚分子的合体,每个亚分子含一摩尔的“肉夹馍”)只含有4摩尔的肉夹馍呢?硕大一个分子,蛋白质中的其他分子和原子,氨基酸,α螺旋结构体,β片状结构体,无规则loop结构体,这些应该都是打酱油的才对,为何非要不可呢?原因就是这些打酱油的肽链都是为了支撑血红蛋白与周围环境发生正确的作用,这些分子的存在,使得整个分子是一个可以灵活改变构象,改变电平衡拓扑的整体。对应到计算机,也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功能的核心代码,需要很多函数做铺垫,有的做协调,有的做通信,有的防止呆死,有的则需要sleep 10,有的需要防止竞争,一个道理。

  28. 冬瓜头 于 2011-09-27 2:16 上午

    听说陈首席与谢所长有联系,而从首席微薄得知谢所长研究领域颇多,甚至发明了新避孕套。不知首席是否可以向谢所长提一下本贴,让谢所长发表一下这方面的观点以让我等茅塞顿开?

    总觉得天朝的科学家应该走下神坛,多与大众接触,多传道授业,多参与科普事业。

  29. 冬瓜头 于 2011-09-27 2:21 上午

    关于蛋白质的一些列相互作用,有一门学科叫做“分子生态学”,其提出者为我国科学家向近敏,已经辞世,留下了巨著《分子生态学》及《分子生态学第二卷》。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就像程序代码的相互作用,我们正在读上帝的源代码,这是个抽丝的过程。而另外一门自学科,分子免疫学,那更是千奇百怪,震撼无比,你知道NK细胞作用原理?你知道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区别?你知道抗体怎么产生?你知道穿孔素?你可知道噬菌体病毒分子,其脖子上还围了一条围巾?你可知道补体的复杂作用?太多了,讲不完。与其看计算机代码,不如闲暇时刻看看上帝的代码。

  30. INH 于 2011-09-27 2:22 上午

    1. 学计算机的来讨论物理,都是用猜的么?
    2. 观测报告在CERN网站就有,就不能去下了看一下再讨论?需要我贴一下么?http://arxiv.org/abs/1109.4897

  31. 理客 于 2011-09-27 2:27 上午

    冬瓜头在上帝密码方面涉猎颇多

  32. 冬瓜头 于 2011-09-27 2:38 上午

    我其实非常想做一名人民教师,去把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当然不想做那种照本宣科型的,也希望教育体制内能够出现一个给学生讲课外知识的,当然,是非常正统那种,不是那种混日子带学生玩的老师。就像白岩松所说的“杂课”,他讲人文政治,我可以讲科学知识,科学普及。理客可以看看我博客上之前一个聊天记录:
    http://space.doit.com.cn/35700/viewspace-120819.html

  33. 人大门西 于 2011-09-27 4:16 上午

    相对论出错的概率远比实验出错的概率要低得多,光速不变可以看作是相对论的基石,质能方程也是成果之一,除了严格的推导外,还有大量实验为相对论提供了验证。这个实验和当年物理学上的两片乌云简直没有可比性,如果没有其他实验室重现,其可信度极低。

  34. somebody 于 2011-09-27 4:33 上午

    只有西门大人是靠谱的。。。。

  35. somebody 于 2011-09-27 4:52 上午

    实验正确的几率为: 0.0025% X 10%
    这个实验能引起广泛关注,看来LHC这个大装置的投资还有用

  36. 几楼楼长 于 2011-09-27 5:34 上午

    冬瓜头:你在刷屏吗?

  37. anonym 于 2011-09-27 6:35 上午

    弯曲上IT的牛人很多, 但是物理水平好像都不高啊.
    实验发言人已经多次声明了
    “We do not attempt any theoretical or phenome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以及
    “we are just representing today our result as experimentalists”
    neutrino超光速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证实或证否.
    .
    @冬瓜头
    时间和空间在相对论中被统一为时空(spacetime). 所谓时间加快, 速度加快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在相对论中, 时间, 空间, 速度和能量都和参照系有关. 观测者只能”测量”物体的长度或是空间距离. 你说的距离不变是你自己的illusion而已.

  38. 一条虫 于 2011-09-27 6:41 上午

    量子间的纠缠作用是超光速的。目前确定,但是物体超光速运动,哪怕是neutrino这么小的玩意还是有待验证。

    广义相对论到今天快一百年了。期待一个新的百年。

  39. 冬瓜头 于 2011-09-27 7:10 上午

    36楼,可以来个大话相对论详细阐释一下,类似“观测者只能”测量”物体的长度或是空间距离. 你说的距离不变是你自己的illusion而已”,好像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40. 陈怀临 于 2011-09-27 7:32 上午

    冬瓜头这样发展下去有点危险了。。。建议贵司考虑调整薪水,级别等待遇ASAP。。。

  41. 冬瓜头 于 2011-09-27 7:40 上午

    呵呵,我就默认认为是+而不是是-吧。希望干部部能有所动作,我没意见。

  42. 冬瓜头 于 2011-09-27 7:44 上午

    30楼,这一切就是在假设。如果都按部就班去推导,那可能永远也产生不了新理论模型,很多研究都是基于假设去找证据。猜猜无妨。

  43. somebody 于 2011-09-27 7:45 上午

    《图说相对论》启蒙足够了,对相对论有起码认识的人都不会有去颠覆它的念头
    至于量子纠缠超距作用,似乎还没有说服力的实验

  44. anonym 于 2011-09-27 7:54 上午

    @39 冬瓜头
    你说的36楼是指的我么?
    长度或空间距离是相对的, 是依赖于参照系的.
    在你的参照系中, 距离或物件尺寸相对速度为零, 你认为这是他们的”实际”值, 当然也是事实上可以观测到的最大值.
    但在”我”这个沿着该距离方向上高速运动的参照系中所能测量到的值会小很多.
    在相对论中, 任何一个惯性系(inertial frame)是不优于其他任何一个的. 以spacetime来描述在不同惯性系中所发生的事件将是等同的.
    但你要把距离和时间割裂开来看的话, 单独地测量时间或是空间再同另一个参照系中的测量作比当然是不可取的, 是illusion.
    .
    @38 一条虫
    量子纠缠目前仍然是比较controversial的东西.
    说光速不能超c是指在绝对真空中.
    能超过光速运动的”东西”有很多, 但是让任何携带有实质信息的东西(如质量, 能量)超光速却似乎不大可行, 所以实验结果吸引了这么多注意力.

  45. somebody 于 2011-09-27 8:10 上午

    26楼的胡扯八道倒是和可爱的费曼想到一起去了,《Simulating Physics with Computers》可能回答你的问题

  46. 人大门西 于 2011-09-27 8:22 上午

    我不清楚量子纠缠的具体含义,只能就网上查阅的资料说说我的理解。量子纠缠是种特殊现象,应该说处在量子纠缠态下的量子才有这种现象,而且仅仅是量子间纠缠作用是超光速的,但量子的运动速度小于光速。举例说明:两个量子用了一年的时间跑了30万km,这时你测量了其中一个量子,在测量这个粒子的同时你也知道了另一个粒子的状态,而且这个测量是一次性的(有点像TT的使用)。举个更浅显的例子说明:你的火星叔叔一共有20只TT,他把这20只TT分成两盒,一盒寄给你,一盒寄给你冥王星上的弟弟,每盒内数量谁都不知道,过了一年你和你弟弟同时收到了两盒TT,你打开一看,哇塞19只,这时候你瞬间明白了你弟弟那盒只有一只,因为冥王星离地球有数亿公里,可你瞬间就知道,我们把你明白的过程称之为超光速,这两盒TT就是互相纠缠的两个量子。
    IT就是一个露天采矿行业,大家都在弯腰干同样的活,而物理则是个金字塔行业,越往上地方越小,以咱们的水平别说往金字塔上放块砖了,连爬到一半的力气估计都没有。所以各位也别胡思乱想了,老老实实干IT吧。

  47. 一条虫 于 2011-09-27 8:40 上午

    TT的运动最大速度是光速但纠缠态的量子间信息超光速。运送TT的时间应该计算在信息传递时间内,而不是打开TT的瞬间。

    纠缠态关键是改变一个量子状态另外一个量子随着改变。但你不可能说TT已经寄到目的地后在改变盒子里TT的数量。

    说到物理金字塔,只配在不审稿刊物上发文的专利局小职员表示压力很大。。

  48. 人大门西 于 2011-09-27 8:45 上午

    补充一下,第二个例子只说对了一半。量子纠缠的主要功能是加密通信,这是多年前听我同学说的,现在我才明白其真正含义,一个量子被测量后,其纠缠态属性发生改变,另一个量子携带的信息也就消失了,如果一端数据被监听(测量)另一端数据携带的信息马上消失。
    国内的记者个个都是金庸古龙,本来一个简单的招式经他们一写就成了独门绝技。

  49. somebody 于 2011-09-27 8:46 上午

    西门大人举的这个例子是个YY过程,思维实验是也,有扎实的实验支持么? 能大话量子力学人似乎还没有,连Dirac上课都只是念自己写教材。。。关于量子力学明晰可理解的图景在哪儿?
    计算机不是科学! 不是我说的,费曼在贝尔实验室说的。IT是工程嘛,不过YY无妨

  50. 理客 于 2011-09-27 8:54 上午

    IT网络中科学的部分只在核心的一些点,剩下的大部分是工程

  51. anonym 于 2011-09-27 8:58 上午

    说到量子物理, 如果有任何人敢站出来说量子物理他完全的学懂了的话, 那他就一定还没有学懂.

  52. 理客 于 2011-09-27 9:01 上午

    那两个纠缠的量子之间,到底是有信息传递呢,还是没有?如果没有,如何同步变化?

  53. somebody 于 2011-09-27 9:06 上午

    万有引力是“超距”的,如何与相对论基本假设相协调呢? 可能量子纠缠也需要类似思路来处理,这个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了…

  54. anonym 于 2011-09-27 9:09 上午

    @52 理客
    同步变化应该是瞬时的.
    改变其中任一个的某种状态, 另一个也会瞬时变为相应的状态. 好像跟测量本身关系不大.
    其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好像还不甚明了.

  55. anonym 于 2011-09-27 9:14 上午

    @53 somebody
    你说的“超距”是指action at a distance? 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又是指什么呢?
    量子物理跟相对论目前还统一不起来, 量子纠缠在理论上没有很好的解答…

  56. oo 于 2011-09-27 9:23 上午

    这个结果离被学界认可还有相当距离,数据需要检验,实验需要重复,就连实验本身都有很多人在质疑,估计几年内都不会被普遍承认。中微子速度问题已经是习惯性复发了,这次看起来似乎是最可信的一次,达到6西格玛,远超费米之前的1.5
    即使确认了结果,也并不代表相对论一定被推翻,额外维,常数,暗能量等等等等都是相对论的防弹衣

    民科官科集体激动中,都已经有很多文章面世了

  57. somebody 于 2011-09-27 9:24 上午

    @55 两个星体相隔1光年,引力是否需要至少一年才能生效? 如果否,则引力传递超越了光速….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缘起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统一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大名鼎鼎的霍金不就是干这个的嘛,至于量子纠缠超距是怎么处理,我起码的概念都没有:(

  58. 人大门西 于 2011-09-27 9:27 上午

    第二个例子的确不太恰当,不过纠缠态的改变属刚性行为,这种性状的改变不能以速度测量。另外,专利局的那个小职员本科学的是物理,留校未遂没饭吃才去专利局的,也就是说这位同学刚毕业的时候都没机会爬金字塔。当然,牛人就是牛人,在专利局的三年间利用业余时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等一系列成果,真TMD不是人类。

  59. oo 于 2011-09-27 9:38 上午

    引入额外维就可以超距了

  60. 人大门西 于 2011-09-27 9:39 上午

    somebody是这里的物理专家,万有引力的超距都知道,我是多年前听说过,现在早忘光了。霍金我看是没戏了,如果爱因斯坦重生,没准能写个《和谐相对论》解释量子纠缠超距。

  61. anonym 于 2011-09-27 9:43 上午

    @56 oo
    这个实验和实验结果属于实验物理的范畴, 跟理论物理应该明确区分开来看.
    大型实验的设计和精确性控制是相当复杂的, 任何一个微小环节出错就会毁掉整个实验. 结果的六西格码精度很高没错, 但是被忽略的系统误差的可能性是大大存在的. 实验物理中的precision和accuracy意义是不一样的.
    23号当天我完整看了cern的EP seminar. 以我这个水平和实验介绍所公布的内容看, 没能看出什么明显的错误. 但是究竟结果如何, 如果实验本身没有任何修正的话, 只能等待其他实验进行验证.
    .
    另, 每个科学理论都是有局限性的. 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 牛顿的经典理论已经被推翻了么?

  62. anonym 于 2011-09-27 9:58 上午

    @57 somebody
    如果你指的是相隔一光年的两星, 其中一星有质量变化, 另一星隔多久能”感受”到相应的引力场变化的话, 我以为应该是一年. 相应的描述是引力子. 这个和”超距”有什么关系么?

  63. 陈怀临 于 2011-09-27 2:06 下午

    TNND,弯曲的人太有才了。。。

  64. somebody 于 2011-09-27 5:30 下午

    @62anonym 我理解广义相对论中质量变化导致空间曲率变化,已经解决了这个矛盾

    至于“引力子”,似乎是一个量子力学的概念,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统一起来的一个尝试,是否自洽和可否可证伪还有争论,这也超出我的知识范围

  65. TaiJi 于 2011-09-27 6:01 下午

    从一个人学习知识的角度分析,文理是不应该分家的,不然就言必称计算机、系统、编码之类,生活中充满智慧和哲理,从您的生活中体会人间的真善美,把您的身体弄好了,胜过巨额的钱财,把您的小家弄好了,生活万千爱国的口号,把您的事情一件一件做成了,胜过是否超越光速的空谈。

  66. 冬瓜头 于 2011-09-27 6:35 下午

    量子通信可以超光速么?好像没人实测过吧?如果这个世界的中央处理器是至少双核并行处理,那么其中一个有结果之后,另一个线程立即得到通知,也是接近速度极限。

  67. 冬瓜头 于 2011-09-27 6:39 下午

    在计算机的世界里,没有所谓“距离”的概念,cpu想跳到哪里就跳到哪里,量子纠缠就相当于一个跳转,直接跨越了预先设定的时钟周期个数。但是感知的时间依然快不过光速,因为中央处理器频率是固定值(偶尔超频)。

  68. 抓狂 于 2011-09-27 6:48 下午

    传说中心灵感应是基于量子纠缠?

  69. jkdo 于 2011-09-27 6:48 下午

    处于纠缠态的一对量子,其状态“同步”可以超光速,但是量子通信不能超光速。前者的超光速不违背相对论,因为不能通过这种超光速传递信息或者能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8d5dd0100k931.html,我以前写的一篇blog。

  70. huanghuihuang 于 2011-09-27 7:07 下午

    量子纠缠的意思是处于几个粒子同时处于一种相关的量子状态,其中粒子分不清是哪一种量子状态,每个粒子也同时处于几个量子状态。但这种状况会被打破,当其中的一个粒子确定出一种量子态,其它粒子的量子态就会按照不相容原理迅速(超光速)确定自己的量子态(物质波坍塌)。

  71. 冬瓜头 于 2011-09-27 7:44 下午

    就类似于意念可超光速?比如我一秒内想象我从火星飞到了地球。其中一个量子定了状态,另一个必定并行的定了状态。这是不是可以猜测,光速其实只是类似线程调度器人为隔开的,比如10ms,而实际中央处理器频率远高于这个值。这样的话,其实这两个量子(线程)之间还是有一个最大极限值,也就是硬件频率限制,即使可以超光速(10ms线程切换时间,双核并行即可小于10ms),也不是无限快。

  72. somebody 于 2011-09-27 8:36 下午

    @71 电信号只在你大脑神经元间传递,你就觉得自己High上天了,去了火星又回来了:)

  73. 冬瓜头 于 2011-09-27 8:59 下午

    是啊,很high。正如标题所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我都很渺小。我只是假设一下意念穿越,然后假设如果中央cpu是真的,推导而已。你可以举反例。

  74. somebody 于 2011-09-27 9:17 下午

    @73 我的意思是你的“意念”指什么? 飞到火星又回来,是“意念“这个实在从你的大脑飞到了”火星“,触发上面的装置,计数变化再折返回你的大脑? 如果你的意念是神经元活动的结果,假设能完备描述这种活动,你的意念是否和特定神经活动等效? 显然这种神经活动局限在很小的空间中。。。。

  75. 冬瓜头 于 2011-09-27 9:23 下午

    呵呵,74,我当然知道意念和实际的不一样,这点我还是理解的,否则白拿了本科文凭。说意念只是不理解量子纠缠而乱猜而已,如果你能够解释,请解释。

  76. oo 于 2011-09-28 1:46 上午

    @61 anonym
    你说的对,6西格玛是CERN实验本身的判断,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的实验有问题,虽然能真正指出问题所在的还没有,事实上CERN自己也不敢说自己是对的,只是自己已经没有能力看出哪里错了,所以就扔出来了

    牛顿不能说被完全推翻,只是绝对时空观被推翻

  77. Lucifer 于 2011-09-28 3:16 上午

    en…这种新闻……的标题多是哗众取宠,当然,内容难说

  78. Nothing 于 2011-09-28 3:19 上午

    晕死,我敲了半天的东西,竟然被弯曲没收了

  79. 理客 于 2011-09-28 3:59 上午

    你不了解这里的“潜规则”,“潜规则”是不便说或者说了也没用,一般是要自己亲身甚至长一点的体会才能悟到的

  80. anonym 于 2011-09-28 4:51 上午

    什么都能联想到上去, 弯曲的人果然三句话不离本行啊… …

  81. anonym 于 2011-09-28 4:51 上午

    什么都能联想到IT上去, 弯曲的人果然三句话不离本行啊… …

  82. 一条虫 于 2011-09-28 5:24 上午

    引力是波动,过不了光速滴。。。这个已经没悬念了。任何电动力学以及衍生的理论涵盖范围下,还没有发现意外。希望这个实验是个突破

    弯曲还是有神棍惊现了。。我觉得不如去练原力。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83. 都别扯淡了 于 2011-09-28 5:54 上午

    一群微积分学得贼烂的人竟然也在谈量子。。。有没有搞错。
    话说真正的技术是数学,搞IT的人在这些人面前谈理论,都是扯。

  84. oo 于 2011-09-28 6:08 上午

    @anonym 你说得对,如果实验本身系统误差过大的话几西格玛就没意义了。现在大家包括CERN自己都怀疑是实验本身问题,但究竟是什么问题也没人知道

    牛顿定律在工程领域不还是在用吗,说推翻有点过了吧

  85. oo 于 2011-09-28 6:13 上午

    引力波确认了吗?

  86. 理客 于 2011-09-28 8:00 上午

    我高数基本是zero,深知自己脑子太笨,所以基本不敢喷这类话题

  87. noHWer 于 2011-09-28 8:03 上午

    理客,很抱歉,兄弟下面的话可能让您不舒服,天天看您自我感觉良好的回答,好为人师的回答,加上一副总是有些故作谦虚的姿态,确实有些想吐了。能否少说点,精干点。抱歉,我有些过了

  88. 理客 于 2011-09-28 8:10 上午

    我的确应该闭嘴少说,你棒喝得很对,不过我自过感觉其实very bad,没法不真的谦虚,所以也不需要故做,多谢您的提醒,不要抱歉,你说得是非常对的!

  89. 理客 于 2011-09-28 8:18 上午

    我高数下册的真实成绩确实是0分,老师可怜我是重修后还0分,并且没有去作弊,看我真的不是故做谦虚,给了60分,其实我哪敢不谦虚,这样的水平哪敢为人师,做学生都不够格,大学毕业后我丢了很多课本,但保留了高数,希望有时间能再补上,可惜,再没有机会了,希望您每天都能这样警醒,再次感谢!

  90. 陈怀临 于 2011-09-28 8:53 上午

    能考0分比考100分难多了。

  91. 理客 于 2011-09-28 9:05 上午

    不是白卷,选择和判断都很容易乱选,计算题只是把题目原样抄一下,微积分比较好算,结果一般不是0,就是1,随便写一个。卷面成绩可能不是0分,但真实情况应该给0分

  92. soloist 于 2011-09-28 9:41 上午

    突破光速未必没有可能。
    相对论有可能和牛顿力学一样是在一定范围、有限定条件下才适用的。

  93. anonym 于 2011-09-28 1:07 下午

    @64 somebody
    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也应是以c传播的.
    在牛顿的模型中引力是所谓超距的.
    广义相对论中, 引力不是作为一种力来对待的, 而是作为弯曲时空中的运动来描述的.
    类似地, 在不同的参照系(时空线)中, 所能观测到的质量和空间曲率将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粒子物理的视角, 引力子是量子场理论中预言的, 但因为太弱, 暂时还没有被观测到.

  94. anonym 于 2011-09-28 1:28 下午

    @冬瓜头 jkdo & huanghuihuang
    量子力学中一般说来, 一个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单个组成部分的叠加而成(product state).
    但该理论同时允许非叠加状态的存在, 最为经典的是贝尔状态(Bell states), 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查下.
    在非叠加状态下, 单个粒子的状态没有办法被分离出来, 就是所说的量子纠缠.
    纠缠(entanglement)这个词好像最早是薛定谔40年代提出来的, 确切的讲是用来描述一个状态跟product state有多大程度上的不同.
    一般提到的量子纠缠是两个粒子为系统的, 所以探知一个状态之后就可以知道另一个的状态, 前提是系统状态已知. 经典的贝尔状态是最大纠缠态, 自旋1/2,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都是这类. 开发量子计算机什么的突破大概就在这里了, 但是应用物理中如何获取量子纠缠, 这个就不是理论物理考虑的事情了.

  95. anonym 于 2011-09-28 1:54 下午

    @76 84 85 oo
    六西格码应该是统计学概念, 越大越好.
    以opera报告中的结果作例子,
    delta_t = 60.7 +/- 6.9(stat.) +/- 7.4(sys) ns
    这里的+/-是误差, 而6sigma是指confidence interval在6sigma所包含的范围内, 以标准正态分布为标准, 6sigma即0.999999998027的数据分布在以上的+/-误差范围内, 翻译为只有0.000000001973的概率delta_t的真实值在上述+/-范围之外, 这个已经是相当高的精确度了…
    通常用的多的是1, 2, 3sigma. 学术传统上实验的高精确度判断标准在5sigma. 所以, 从实验分析的角度看, 应该是很好的结果了.
    .
    另, 牛顿物理仍然主宰着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应用. 所以, 即便这次实验结果是正确的并且理论有了突破, 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仍然不能叫做推翻吧.
    .
    引力波好像暂时没有被观测到, 不过最新消息是离发现它的时候应该不远了.

  96. anonym 于 2011-09-28 1:59 下午

    @83 都别扯淡了
    就像首席不会在学物理的人面前大谈高深的IT技术一样, 在弯曲上详谈理论物理的数学模型好像没有这个必要罢…

  97. 理客 于 2011-09-28 2:00 下午

    见山外聪明人才感自知之明

  98. 中兴小象 于 2011-10-02 7:04 下午

    1 光速是个测量值。
    2 数学是被人发明出来的。(自然界是不存在虚数i这样的东西)
    3 康德的 二律背反 表明 人类理智有极限
    4 所谓客观的东西,要通过每个人的 主观自由心证 ,其实是唯心来验证。

  99. Somebody 于 2011-10-02 7:59 下午

    @98
    1. 光速也是个理论值;
    2. 数学也发现,自然是离散的,数学有自然数;
    3. 康德二率背反的逻辑是不严密的;
    4. 自由心证? 你把认知器官的和认知过程混淆了

  100. 一条虫 于 2011-10-02 10:16 下午

    对。光速是理论值。哈哈。

  101. 中兴小象 于 2011-10-04 5:45 上午

    唉 光速怎么是理论值?
    光速是计算出来的?
    http://zh.wikipedia.org/zh/%E5%85%89%E9%80%9F

  102. Somebody 于 2011-10-04 6:48 上午

    @100 @101
    光速不变是麦克斯韦方程揭示(爱圣的假设合理就合理在这里)

  103. Lucifer 于 2011-10-04 6:48 上午

    说光速是测量值也没啥不行,但是这显然没掌握到要点,因为一般说的光速c,理论推导出来的跟实际测量的是一致的

    所说的光速是理论值,是因为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4个方程中可以推导出电磁波的存在并推导出电磁波的速度,也就是光的速度。这个推导是纯数学(至少现在看来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A%A6%E5%85%8B%E6%96%AF%E9%9F%A6%E6%96%B9%E7%A8%8B%E7%BB%84

    c = c0 = 1 / ( sqrt(μ0 x ε0))
    μ0是真空磁导率,ε0是真空介电常数

    注意到得到的结果不依赖于参考系……也就是不同的参考系中c都是一样的,在狭义相对论中被称为光速不变原理

  104. 一条虫 于 2011-10-04 6:51 上午

    102我是肯定你说法呢。话说大家高中物理都学过这玩意吧。虽然是可选内容。

  105. Lucifer 于 2011-10-04 6:52 上午

    嗯,不过可能很多人学了就忘了哈

  106. 中兴小象 于 2011-10-06 12:53 上午

    物理都是要实验的,数学是有可能出问题的。
    康德的二律背反 歌德尔证明都揭示这一点

  107. 一条虫 于 2011-10-06 1:32 上午

    不要扣大帽子。哥德尔证明与现行的理论形态一点都不冲突。请看懂再说。

  108. 大宋民工 于 2011-10-12 8:59 下午

    前面那个叫“理客”的兄弟
    如果你不是在开玩笑,那只能说明你的老师微积分教的不好,或者是你不适合他那种教学方式。

  109. 理客 于 2011-10-13 1:18 上午

    多谢理解。可能自己的问题多些,说得好听一点可能有点小小的伤仲永,小学时学了一半的初中数学,高中后却无论如何努力都基本很难及格了,大学微分会1/3,积分严格说是一点不会,所以也就彻底放弃了任何考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