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混合研发模式(Google’s Hybrid Approach to Research)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2个打分, 平均:3.00 / 5)

雁过留声

“谷歌的混合研发模式(Google’s Hybrid Approach to Research)”有18个回复

  1. 胡不才 于 2012-06-24 11:05 上午

    看来google养的闲人也不少,这所谓的研究方法和微软的有什么两样?微软研究了半天也没出什么新的东西,windows7还是和95没有本质区别,就是什么都多了搜索框。

    写文章的人似乎忘记了google是怎么来的,创新的原型从来都不是一开始就加入了工程学上的限制。创新从一开始就是要突破工程学上的限制,而不是依赖。

    google is dying..

  2. vvHacker 于 2012-06-24 11:51 上午

    至少我认为微软研究院没搞出啥大突破来

  3. 一条虫 于 2012-06-25 7:21 上午

    NT之后就比95强多了。。。不要以为外国公司都是吃干饭的。。。

  4. tom 于 2012-06-25 8:41 下午

    NT不错啊,到现在有些地方还在用呢

  5. robot 于 2012-06-25 10:44 下午

    NT的核是微软接手了一帮搞小型机的人后出的,微软在PC上的地位实际上是这帮人夯实的. winme后的桌面系统也改用了NT的核.

  6. robot 于 2012-06-25 10:45 下午

    每个时代都会出个伟大的公司,谷歌就是其一.

  7. hid 于 2012-06-26 1:15 上午

    谷歌科学家找到机器学习系统实现的证据

    一直致力于Google X项目的谷歌科学家们已经在使用计算机模仿人类头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之前比较有名的是其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等。该实验室通过连接16000台计算机处理器,创建了一个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系统。目前,这个系统已经教会了机器对猫的辨认。

    项目组给系统选择的素材则都是从YouTube视频里随即选取的缩略图。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此前生物学家提出的一个理论,即大脑内的神经元可通过训练,达到识别物体的目标。

    “我们在训练的时候从未告诉过那是‘猫’,系统它只是自行创建了猫这个概念。”谷歌院士Jeff Dean告诉记者。

    《时代》特别指出,正是现在计算机成本的不断下降,才能让计算机科学领域不断涌现出重要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比如像语音识别,语言翻译,机器视觉等。

    谷歌公司表示,机器学习系统将有助于提高算法转换和语义理解。

  8. bend,or 于 2012-06-26 1:38 上午

    to hid:不得了啦,我们这个世界是否就如电影《异次元骇客》所描述的那样,我们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计算机阵列模拟出来的1939年,这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宇宙中生命分布应该十分广泛,但现在似乎寻找地外生命还是踌躇不前。也许就像电影里面,计算机只不过模拟出来1939的一部分LA,在LA之外是什么世界完全是空白。如果我们这个层次的世界也就是这样,那么推测MATRIX只模拟出了地球以及太阳系系统,我们目前所谓观测到的宇宙,也许只不过是一幕舞台布景,至于布幕外面是什么世界,只有穿越过边界,你才醒悟外面什么都不是。以上皆为胡说八道,生搬硬套,哈哈。

  9. 马虎 于 2012-06-26 3:49 上午

    NT就是DEC设计Vax 机OS的一帮同志整的。

  10. 一条虫 于 2012-06-26 7:06 上午

    the thirteenth floor?

  11. hid 于 2012-06-26 7:56 上午

    Google“神经网络” 由包含16000个运算内核的共1000台计算机组合而成。Google把从YouTube随机挑选的1000万张200 x 200像素缩略图输入到该系统,让计算机寻找图像中一再重复出现的特征,从而对含有这种特征的物体进行识别。这种新的面部识别方式本身已经是一种技术创新,更不用提有史以来机器首次对于猫脸或人体这种“高级概念”有了认知。

    以下是Google的这个系统工作原理的一些简单介绍:

    在开始分析数据之前,工作人员不会教授系统、或者向系统输入任何诸如“脸、肢体、猫的长相是什么样子”这类信息。一旦系统发现了重复出现的图像信息,计算机就创建出“图像地图”,该地图稍后会帮助系统自动检测与前述图像信息类似的物体。Google之所以把它命名为“神经系统”,旨在向神经生物学中的一个经典理论致敬。这个理论指出,人类大脑颞叶皮层的某些神经元是专门用来识别面部、手等这类对象的。

    以往传统的面部识别技术,一般都是由研究者先在计算机中通过定义识别对象的形状边缘等信息、 来“教会”计算机该对象的外观应该如何,计算机然后对包含同类信息的图片作出标识,从而达到“识别”的结果。然而,据Jeff Dean博士( “神经系统”参与者)所说,在Google的这个新系统里,『 我们从不向计算机描述“喵星人长啥样”这类信息,计算机基本上靠自己产生出“喵星人”这一概念” 』

    截至目前,这个系统还不完美。但它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Google已经将该项目从Google X中独立出来,现在由总公司的搜索及商业服务小组继续引领完成。Google的目标是宏伟的,它希望能开创一种全新的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图像识别、语言识别,以及机器语言翻译等更广阔的领域。

  12. bend,or 于 2012-06-27 5:28 下午

    to 一条虫,是的。
    金凯瑞《楚门的世界》,包小强《移魂都市》,跨越了边界,才顿时惊醒,原来之前只不过是观赏鱼,是笼中小鸟,原来所谓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都局限在一个小点。用计算机模拟世界,模拟之中嵌套模拟,我们究竟是第几重的《盗梦空间》。突破边界才悟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再回过头来好好看一看这个混乱的世界,满目疮痍的地球,消失的森林,污染的河流,有了人类无穷的欲望,这些都在所难免。人类总有七情六欲的羁绊,比如从日本蔓延到七大洲的援交,雄性的欲望得到满足,这就是所谓人间的快乐。局限在地球这个小点的快乐。快乐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夜深人静,仰望星空,总是有种失落的感觉,宇宙太浩瀚,人类太渺小,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来自高更的名作。太阳还有几十亿年燃烧,那时候我们都已经是星尘,而几十亿年前我们也是从星尘过来的,到底意义何在。明知道这些东西多想无益,苦苦思索也不会得到结果,但夜阑人静睡不着的时候,还是禁不住想起这些问题,最后感概一番。寒风嗖嗖,突然就觉得很空虚寂寞冷,人类每天为之而挣扎的,只不过是局限在地球上的一些物质的满足,琐碎的快乐。有没有突破地球这个边界的呢,有,短期来看就是《超时空接触》,如果未来有一天,突然接收到一个WOW!或者传回来第一次电视广播里面希特勒的画面,那是多么的激动人心。还有教你如何穿越时空,这就是援交,额,错了,是远交。那些地球上正在狗斗,钩心斗角,干着无意义消耗的人们,都会停下来,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想着想着,天空开始泛白,太阳即将升起,新的一天又要开始,把思绪收回来,着手准备新的日程。但愿在地球上看弯曲的各位,每天早上醒过来后,都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为了什么而努力。而我真的很想很想知道:ARE WE ALONE?

    抱怨的,我是看不到I/O 2012才说了上面这堆废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Cp34EElAEA
    看Google I/O,刚看几分钟就给我退出,提示为私有视频,直呼不过瘾。

  13. 老陈 于 2012-06-27 11:59 下午

    to 胡不才:
    文章讲的是google的研发方法,你说的是microsoft没有研究出来神马东西,不知道啥意思。

  14. 理客 于 2012-06-28 2:35 上午

    也曾想象过,之后是虚无,回到现实世界,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屑羁绊,不时的为老婆孩子和家人更好的生活挣命,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匆匆到老,悲喜之间,碌碌一生,生命的意义只是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过程,得亦失,失亦得,得到金钱,可能失去生活,失掉成功,可以得到经验…不以得喜,不以失悲,激荡起伏表象下面的止水,是生命的本质的体现

  15. siverhawk 于 2012-06-28 10:32 上午

    NT根本不是微软的劳什子研究院搞出来的,是DEC的大卫,卡特尔那帮老人整的

    不过话说回来,微软的研究在公司研究里面做的算不错了

  16. 胡不才 于 2012-07-01 2:33 下午

    to 老陈:
    我的意思是,google的所谓研究方法就是大公司搞“研究”的一般套路,和MS的没有区别,MS研究的几十年都没有搞出神马,可见google的这套所谓“研究方法”注定也会一无所得。由此可见,google现在的闲人可是不少,竟然那这些东东来唬人。

  17. Jie 于 2012-07-02 1:56 上午

    成熟的单独研究中心是每个成熟公司必须的.
    看看google的android, 以产品先行做成什么样子就知道了. 跟随者永远是跟随者!

    微软的研究中心作品还少吗?~ 我记得win平台下的虚拟AP就是研究中心的作品, 中国的研发中心还有一个在网络应用层的实现已经集成到了win7上.
    更不用提在界面应用上的创新, 想想看, 如果以产品先行, 用户体验会有多糟糕, 升级服务会多频繁?

    看看android 4.X的弄的那个眼神开机, 就是一坨屎, 有毛用? follower永远是follower!~

  18. Jie 于 2012-07-02 2:04 上午

    Kinect是不是微软件研究院出来的作品? 这个不是未来的方向? 没有研究院这些东西都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