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 Bret Victor . “Invent on Principle”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没有打分)

《CPU Cache and Memory Ordering》导读

(2个打分, 平均:4.50 / 5)

《云计算中的持久化与安全性》

原文看参阅:http://wangxu.me/blog/p/735

前几天,亚马逊的云服务(AWS)连续发生大规模服务中断,使得默默无闻的EBS(弹性块存储)服务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实际上,过去一两年间,差不多所有AWS服务大规模中断,都可以听到EBS的叹息,难怪新浪的程辉兄说:“EBS仍然是公有云最大的难点和故障点”。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也大概是最早提供商用EBS服务的团队成员,我当即跳出来为EBS说了几句“公道话”,之后的图灵生日会上,和刘江老师聊天的过程中,他建议我把这些想法写出来,也让用户和相关产业了解,一个EBS服务的设计者是怎么看待自己这个“故障点”的。

首先说说我的总体观点,EBS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重大故障才往往在EBS身上体现出来。只要存储不出问题,再大的问题也不容易造成长时间、大范围的停机,不论是网络还是计算,都是无状态的,有电、有链路就可以工作,而这些也是最容易通过冗余来保障可用性的;但存储则不同,对存储来说,数据正确是我们第一要保障的,如果真发生严重故障,我们不可以为用户迫切要求的可用性而冒险牺牲正确性。

系统设计的哲学:熔断器与冗余

没有系统能避免异常情况的出现,大系统的设计中,最复杂、最难处理的地方往往是不常遇到的意外(超负荷)情况,在这里经常用到的两种策略是熔断器和冗余——

  • 系统常常设计为可以承担远高于其标称值的负荷,从而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也能持续工作,这是所谓服务能力的冗余
  • 对于另外一些情况,我们会采取一种看起来和服务可用性背道而驰的策略——停止服务,以避免更严重的损失,这个就类似于电子设备中的熔断器,或者叫保险丝。

这两种策略几乎总是同时用到的——对普通的困难,我们争取用设计上的冗余来克服,让它对用户透明。但是,当系统无法承受的时候,就需要果断地中断服务。什么情况下中断服务,总是设计者最为头痛的地方,他们不愿意向用户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但也不能背弃对用户的承诺——如果你无法保证数据的持久写入,就不能欺骗用户说数据你已经存储好了。

而没有程序是没有Bug的,这些最极端的情况,往往是设计实现者自己也最难以枚举的,他们的测试很难涵盖到类似的情况,于是,对于包容性比较好的存储系统设计,在这样的困境下,尽力保持现场地退出服务,让独立的运维程序,甚至是人工来介入,恢复服务状态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于亚马逊的EBS故障情况,我个人基本是这么理解的。

那么好了,我想,一定有人要问一个问题,既然EBS可能会造成这样的窘境,为什么一定需要这么一个服务呢。

让人又爱又恨的EBS服务

如果你想成为最好的云服务商,请做EBS服务,这是杀手服务;如果你想成为被人唾骂的云服务商,请做EBS服务,这是你的最大故障点。(改自《北京人在纽约》的经典台词)

亚马逊大多数的AMI(操作系统镜像)都放在EBS上,亚马逊很多虚拟机都用到了EBS服务,很多数据库都放在EBS磁盘上……亚马逊的EBS需要额外付费,亚马逊的EBS的性能并不稳定,甚至可以说亚马逊的EBS性能公认的不好……这一系列的事实同样是这么矛盾,一遍又一遍地问:为什么人们要用EBS服务呢?

  • EBS服务是便宜的——是的,单独额外付费的EBS反而可能是更便宜的,使用EBS作为操作系统镜像,这会让虚拟机在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可以处于stop状态,这个状态是不计费的;而且,使用EBS作为数据盘,可以在不需要计算的时候,销毁虚拟机实例,而在需要时在申请新的虚拟机,直接使用已有EBS上的数据。(后者盛大云已经提供,前者即将提供)
  • EBS服务是可靠的——即使虚拟机发生故障,服务器的硬盘发生故障或其他问题,EBS作为一种可靠的持久化存储服务,仍然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 在上面两个优异特性的基础上,更让人兴奋的是,EBS服务居然真是能用的,而且,你的程序可以直接像用本地磁盘一样用EBS,这简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
  • 此外,EBS服务有更多的玩法——可以使用RAID,组合多块EBS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EBS的性能;可以创建快照,可以用快照来恢复成多块EBS盘。(盛大云硬盘的快照功能即将提供)

概括地说,EBS提供了持久化的、具有独立于主机的生命周期的、高可用的块存储设备,在这一设备上可以创建支持POSIX语义的本地文件系统(或是Windows本地文件系统)。这些独一无二的特征,让用户们在口诛笔伐这个服务的同时,也离不开这个服务。

阅读全文»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直觉 — 虚拟化,硬件防火墙生死

虚拟化是趋势,规模越大,虚拟化越能获得收益。将来大部分应用应该是虚拟化的。虚拟化带来了网络的虚拟化,网路流量被封装虚拟网络(VN)之内。这些流量是通过Host之间的Tunnel进行封装的,并且带有VN-ID以区分不同的网络。于是VN-ID + IP将成为网络上VM的标识。
硬件防火墙死就死在VN-ID之上,这个VN-ID是虚拟网络管理软件动态分配的,完全由虚拟化厂商控制,硬件防火墙无法标识网路VM实体。
这里有几种可能,第一,虚拟化厂商和硬件防火墙厂商合作,防火墙开放可以由虚拟化管理软件配置的接口,配合虚拟化厂商完成相关功能。第二,虚拟化厂商自己在Host软件上实现分布式防火墙。第三,防火墙自己实现虚拟Tunnel以及VN-ID分析。第四,硬件防火墙退守网络出口,负责南北向流量的安全。
第二种可能性最大,硬件防火墙只能退守网路出口,处理经过虚拟网关解开VN封装的PN网络数据包。但是,既然虚拟网关都做了这么多,不差做些Policy取代硬件防火墙了,也不需要考虑性能。
最佳的出路是第一种方案,但是即使可以,防火墙厂商也是成为虚拟化厂商的下游打工者。
想为虚拟化网络内部VM做硬件防火墙产品,死路一条。

换个思路,硬件防火墙厂商可以做什么?两种产品,
1. 物理主机和网络的防火墙
2. 性能强大的网络负载均衡设备。

(4个打分, 平均:3.00 / 5)

Experiments as Research Validation – Have We Gone too Far?

大师最近的学术会议文章被枪毙了,因为是理论没有数据。大师生气了,写了一篇檄文,讨伐灌水文章。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理性看待SDN

理性看待SDN(软件定义网络)

本文作者系独立观察员,自由撰稿人。 新浪微博:@jiyifeng-nj 

《程序员》2013年6月刊SDN数据中心特别策划

摘要:近年SDN甚嚣尘上,号称可以颠覆网络格局,引得各大公司和创业公司争推解决方案,各大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以简化网络为目标的SDN,却日趋复杂化,原因何在?@程序员杂志 作者@jiyifeng-nj 带你一起理性看待SDN。

在SDN的浪潮面前,你能Hold住吗?近年SDN甚嚣尘上,号称可以颠覆网络格局,各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纷纷推出解决方案:有基于OpenFlow的SDN,有基于业务驱动的SDN,有基于云和IT的SDN,还有基于光传输的SDN,有企业级SDN,有运营商级SDN,又来了个SD存储,各大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以简化网络为目标的SDN,近来形势却趋向复杂化,很反常。

“当你谈及技术的未来时,真正有意义的是人们想要什么?一旦能够描绘出这一点,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大规模地生产它,并使它足够便宜,以便人们能够在不牺牲另外也想要的东西的同时获得它。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事情是真正有意义的。”Linus Torvalds如是说。

一切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技术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技术,才有生命力。目前,SDN的现状有点浮躁,好多设备厂商完全违背SDN的意志和精髓,意图建立封闭系统。华为任正非早先说过,封闭系统必将自我衰竭。国家如此,公司如此,技术也是如此,以太网技术就是以低廉和兼容并蓄,才得以优胜劣汰了ATM。

问题一:厂商锁定

SDN用户面临的厂商锁定是 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是ONF成立的原因。厂商锁定必定给设备商带来高额利润,形成封闭和反应迟钝的生态系统。ONF成立的目的就是避免厂商锁定,防止厂商控制SDN的前途和命运。ONF的董事会中只有用户和运营商。他们负责做出所有的重要决定,真正控制着SDN前进的方向。一旦在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之间 有了标准的通信接口,任何一家厂商都无法控制用户。有部分厂商在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之间建立它们自己的私有协议。这一做法会造成厂商锁定既定事实,并让厂商锁定长期存在下去。通过接口标准化,允许每一家公司存在差异的实现方式,让其提升自身业务竞争力,SDN成为了一种能够让用户从厂商锁定中解放出来的解 决方案。

问题二:网络投资占比低于10%

再了解一下网络在用户总体投资建设的比重,中国移动发布的2013年投资规划,提到TD-LTE投资将达417亿元人民币,其中在PTN设备上投资50亿元。Google的网络设备占数据中心总投资7%。据可靠消息,阿里网络投资只相当于服务器的10%,风火水电布线可比网络要贵很多,省点电费和宽带费就可将网络投资收 回。总体上看,阿里网络投资占比与Google相当,百度的情况也类似,OTT们在网络方面的投资全都低于10%。两者对比,从另一个角度看,中移动的PTN设备采购再打8折才有希望赶上OTT们的业务创新效率。没办法,这就是没有研发能力被厂商锁定的后果。

传统企业业务三大件——服务器:存储:网络投资比重约为5:4:1。也就是说,网络也只占总盘子的10%。对老板来说,买服务器上业务赚钱更实在、更直接。如果要上SDN,最好先跟老板讲清楚,上了SDN可以怎样更多快好省地创新业务赚钱,否则老板不会签字。另一个隐含的意思是,只许花10%的钱把网络搞好,如果SDN设备的价格超 过传统路由交换n倍,老板绝不会签字购买。关键在于能否说服你的老板把SDN网络设备的投资占比提高到20%?所以全地球都在热炒SDN,就指望把传统网络设备技术升级到SDN,使其投资占比提升到20%。但这与SDN初衷“足够便宜”又背离了。

阅读全文»

(10个打分, 平均:4.40 / 5)

OSPF与EIGRP的比较

原文可参阅: http://www.fibe-mini.com.tw/ospf與eigrp的比較.html

OSPF與EIGRP的比較
……
OSPF和EIGRP都是近年來出現的比較好的動態路由協議,OSPF以協議標準化強,支持廠家多,受到廣泛應用,而EIGRP協議由網絡界公認的領先廠商Cisco公司發明,並靠其在業界的影響力和絕對的市場份額,也受到用戶的普遍認同。然而這兩種協議究竟哪種更好,誰更適合網絡未來發展的需要?本文就用戶普遍關心的問題,從技術角度客觀分析這兩種協議各自的優缺點,以便網絡集成商和企業用戶在網絡設計規劃時,能作為參考。

一、OSPF協議

(一)、OSPF協議簡介
OSPF是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即”開放最短路由優先協議”)的縮寫。它是IETF組織開發的一個基於鏈路狀態的自治系統內部路由協議。在IP網絡上,它通過收集和傳遞自治系統的鏈路狀態來動態地發現並傳播路由。
每一台運行OSPF協議的路由器總是將本地網絡的連接狀態,(如可用接口信息、可達鄰居信息等)用LSA(鏈路狀態廣播)描述,並廣播到整個自治系統中去。這樣,每台路由器都收到了自治系統中所有路由器生成的LSA,這些LSA的集合組成了LSDB(鏈路狀態數據庫)。由於每一條LSA是對一台路由器周邊網絡拓撲的描述,則整個LSDB就是對該自治系統網絡拓撲的真實反映。
根據LSDB,各路由器運行SPF(最短路徑優先)算法。構建一棵以自己為根的最短路徑樹,這棵樹給出了到自治系統中各節點的路由。在圖論中,”樹”是一種無環路的連接圖。所以OSPF計算出的路由也是一種無環路的路由。

OSPF協議為了減少自身的開銷,提出了以下概念:
(1). DR:
在各類可以多址訪問的網絡中,如果存在兩台或兩台以上的路由器,該網絡上要選舉出一個”指定路由器”(DR)。”指定路由器”負責與本網段內所有路由器進行LSDB的同步。這樣,兩台非DR路由器之間就不再進行LSDB的同步。大大節省了同一網段內的帶寬開銷。

(2). AREA:
OSPF可以根據自治系統的拓撲結構劃分成不同的區域(AREA),這樣區域邊界路由器(ABR)向其它區域發送路由信息時,以網段為單位生成摘要LSA。這樣可以減少自治系統中的LSA的數量,以及路由計算的複雜度。
OSPF使用4類不同的路由,按優先順序來說分別是:
區域內路由
區域間路由
第一類外部路由
第二類外部路由
區域內和區域間路由描述的是自治系統內部的網絡結構,而外部路由則描述了應該如何選擇到自治系統以外目的地的路由。一般來說,第一類外部路由對應於OSPF從其它內部路由協議所引入的信息,這些路由的花費和OSPF自身路由的花費具有可比性;第二類外部路由對應於OSPF從外部路由協議所引入的信息,它們的花費遠大於OSPF自身的路由花費,因而在計算時,將只考慮外部的花費。

(二)、OSPF協議主要優點:

1、OSPF是真正的LOOP- FREE(無路由自環)路由協議。源自其算法本身的優點。(鏈路狀態及最短路徑樹算法)

2、OSPF收斂速度快: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路由變化傳遞到整個自治系統。

3、提出區域(area)劃分的概念,將自治系統劃分為不同區域後,通過區域之間的對路由信息的摘要,大大減少了需傳遞的路由信息數量。也使得路由信息不會隨網絡規模的擴大而急劇膨脹。

4、將協議自身的開銷控制到最小。見下:
1)用於發現和維護鄰居關係的是定期發送的是不含路由信息的hello報文,非常短小。包含路由信息的報文時是觸發更新的機制。(有路由變化時才會發送)。但為了增強協議的健壯性,每1800秒全部重發一次。
2)在廣播網絡中,使用組播地址(而非廣播)發送報文,減少對其它不運行ospf 的網絡設備的干擾。
3)在各類可以多址訪問的網絡中(廣播,NBMA),通過選舉DR,使同網段的路由器之間的路由交換(同步)次數由 O(N*N)次減少為 O (N)次。
4)提出STUB區域的概念,使得STUB區域內不再傳播引入的ASE路由。
5)在ABR(區域邊界路由器)上支持路由聚合,進一步減少區域間的路由信息傳遞。
6)在點到點接口類型中,通過配置按需播號屬性(OSPF over On Demand Circuits),使得ospf不再定時發送hello報文及定期更新路由信息。只在網絡拓撲真正變化時才發送更新信息。

5、通過嚴格劃分路由的級別(共分四極),提供更可信的路由選擇。

6、良好的安全性,ospf支持基於接口的明文及md5 驗證。

7、OSPF適應各種規模的網絡,最多可達數千台。

二、EIGRP協議
EIGRP和早期的IGRP協議都是由Cisco發明,是基於距離向量算法的動態路由協議。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是增強版的IGRP協議。它屬於動態內部網關路由協議,仍然使用矢量-距離算法。但它的實現比IGRP已經有很大改進,其收斂特性和操作效率比IGRP有顯著的提高。
EIGRP的收斂特性是基於DUAL ( Distributed Update Algorithm ) 算法的。DUAL 算法使得路徑在路由計算中根本不可能形成環路。它的收斂時間可以與已存在的其他任何路由協議相匹敵。

EIGRP協議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1. 精確的路由計算和多路由的支持
EIGRP協議繼承了IGRP協議的最大的優點:矢量路由權。EIGRP協議在路由計算中要對網絡帶寬,網絡時延,信道佔用率,信道可信度等因素作全面的綜合考慮,所以EIGRP的路由計算更為準確,更能反映網絡的實際情況。同時EIGRP協議支持多路由,使路由器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徑進行負載分擔。

2. 較少的帶寬佔用
使用EIGRP協議的對等路由器之間週期性的發送很小的hello報文,以此來保證從前發送報文的有效性。路由的發送使用增量發送方法,即每次只發送發生變化的路由。發送的路由更新報文采用可靠傳輸,如果沒有收到確認信息則重新發送,直至確認。EIGRP還可以對發送的EIGRP報文進行控制,減少EIGRP報文對接口帶寬的佔用率,從而避免連續大量發送路由報文而影響正常數據業務的事情發生。

3. 無環路由和較快的收斂速度
路由計算的無環路和路由的收斂速度是路由計算的重要指標。EIGRP協議由於使用了DUAL算法,使得EIGRP協議在路由計算中不可能有環路路由產生,同時路由計算的收斂時間也有很好的保證。因為,DUAL算法使得EIGRP在路由計算時,只會對發生變化的路由進行重新計算;對一條路由,也只有此路由影響的路由器才會介入路由的重新計算。
4. MD5認證
為確保路由獲得的正確性,運行EIGRP協議進程的路由器之間可以配置MD5認證,對不符合認證的報文丟棄不理,從而確保路由獲得的安全。

5. 任意掩碼長度的路由聚合
EIGRP協議可以通過配置,對所有的EIGRP路由進行任意掩碼長度的路由聚合,從而減少路由信息傳輸,節省帶寬。

6. 同一目的但優先級的路由可實現負載分擔
去往同一目的的路由表項,可根據接口的速率、連接質量、可靠性等屬性,自動生成路由優先級,報文發送時可根據這些信息自動匹配接口的流量,達到幾個接口負載分擔的目的。

7. 協議配置簡單
使用EIGRP協議組建網絡,路由器配置非常簡單,它沒有複雜的區域設置,也無需針對不同網絡接口類型實施不同的配置方法。使用EIGRP協議只需使用router eigrp命令在路由器上啟動EIGRP 路由進程,然後再使用network 命令使能網絡範圍內的接口即可。

阅读全文»

(没有打分)

清华 。《网络路由收敛性能测试研究》

(没有打分)

田溯宁 。《大数据中国战略机遇与路径》

人类科技又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变革前期。只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去拥抱“大数据时代”,就会抓住历史为中国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可佩带计算”等智能设备的出现,人类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每一点变化都成为了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反馈经济”(feedbackeconomy)等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也开始形成。可以说,一场全新的、以大规模数据生产、分享、使用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正在发生。

大数据让人类对自己,也让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决策上更加科学。大数据不但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每个人的爱好、特长、信用等情况,还可以获知社会整体的供给、需求、情绪等信息,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计划和管理,创造出更加符合需求的、定制化的产品,为众多的传统行业和部门带来颠覆性创新的机会。

正如工业革命的开始,是以蒸汽机、运输系统和大规模制造为代表,新经济、商业模式都是几种技术相互影响和推动的结果。今天,移动互联网、“可佩带计算”和云计算、大数据一道,共同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不仅会成为公司竞争力的来源,也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部分。

三大关键技术力量出现

今天,人类已经拥有三种信息技术力量:无所不在的数据和计算,无处不在的网络和大规模分布式的存储和运算能力(云计算)。比如,“可佩带计算”设备的广泛运用,忠实地记录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状态,并通过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将大量的数据传输到“云中”去,进行分析和处理。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可佩带计算”几种力量一道,为我们打开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大门。现在,人类一天创造的数据相当于2000年一年的数据量。把一个人一生的生理、心理数据等全部记录下来,大约需要1000T的数据量(1024G等于一个T)。如此量大并且不规则的“非结构数据”,只有云计算才能进行有效、快速的处理。

作为IT新一轮浪潮的代表,云计算使得计算资源像水、电一样便宜、唾手可得。云计算强大的存储、计算平台,推动了终端的智能和简单化,并带动软,硬件设计的革命。如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3D打印以及开源软硬件的发展。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可佩带计算”的结合,让每个人、每辆车甚至每个建筑都成为信息感知和接收的终端,带动了一个可感知、反馈、分析和预判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这个以PB(1PB=1024TB)为单位的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的大数据时代,使用云计算对这种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适时分析、挖掘,可以让我们的决策更加精准,释放出数据的隐藏价值。

“反馈经济”革命性兴起

2012年初,斯坦福(Stanford)大学的三个学生针对脊椎病的防治创立一个公司。一般来说,脊椎病的形成与人们的坐姿有关。问题是经常意识不到坐姿有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将一个传感器放在皮带上,此传感器可适时监测患者的坐姿,并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云中心”去。

“云中心”的服务器不断积累数据,通过经验数据的比较分析,评估你的坐姿并计算出多长时间需要调整,然后将调整的信号发到你的手机上。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将你坐姿状态数据直接发给好友。佩带同样设备的朋友在社交网络上,可以知道彼此的状态,进行分享、反馈和纠正。

这个小例子说明,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可以帮助你完成一个行为的纠正或调整。这几种看似分离的要素合到一起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反馈经济”出现了。

在硅谷,创业者们把利用这种技术建立创业公司,称之为有“反馈经济”的企业。通过把云计算、大数据、“可佩带计算”和移动网络,这几种技术及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放在一起,一种新的闭环形成。这个闭环的形成,其代表的经济意义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意义巨大。

首先,人类的行为,无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还是社会行为的调整与改变,都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反馈机制,比如效果、情绪、行为的反馈,越有时效性的反馈就越富有意义。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实现过程的分享和监督。

其次,云计算将大规模数据不断收集、积累、计算,将使计算模型具备学习能力,因而会越来越精确。上例中购买脊椎病纠正仪的患者越多,收集的数据也越多,对患者预警模型也就越精确,越有指导意义。

如果把这类技术应用推广到多种设备、多个行业来看,人类对自己、对商业、对社会的认识、理解、反馈就会更有效,预测性更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便更容易解决。如果每个人的心跳都能被记录下来,各种各样的生命指标能记录下来,很多的疾病就可以预防;如果每个人学习的擅长能够被记录下来,每个人的课本应该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考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让天才在更早期就被发现出来。

大数据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叫做QS(QuantifiedSelf)——量化自我。“量化自我”运动最早出现在硅谷,由《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等人发起。他们通过找到一群自愿者,带上传感器及手持移动设备,尽量把每天生活的轨迹(衣食住行)以至脉搏、情绪都记录下来,然后将数据贡献出来,进行分析。借助着越来越多的“可佩带设备”,像手表、手环以及服装、腰带上的传感器,可以更好帮助我们了解和改善自己的身体、情绪状况和周边环境。

中国四大优势

今天,传统工业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达到极限,它面临日异严峻的能源、原材料消耗,以及环境等诸多问题。历次技术革命中国均是学习者,这一轮信息技术和大数据革命,由于技术的全球化和开放性,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的积累,让我们不但第一次和西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还拥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在很多方面甚至具备了创新和超越的可能:

其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转变增长方式”战略提出,政府已经意识到传统工业带来的问题。中国的举国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当然,这需要决策者在思想认识统一,决定和行动上一致。

其二,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Prosumer,即生产-消费者”,消费者的参与变得更加重要。中国庞大的人口,复杂的市场也创造出世界最大、最复杂“大数据”,可以催生新的大数据产业群并诞生出独特的技术和商业模式。

其三,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生群体。201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近700万。驾驭大数据时代,挖掘“数据金矿”,最需要的就是数学、统计人才。中国高校数理学科基础强大,大数据时代“数据矿”的挖掘需要数理功力。应该说,中国拥有全世界无可比拟的数据人才优势。

其四,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未来5~10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技术市场,在服务器、数据中心,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等各方面也都可能给中国创新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大数据中国战略路径

工业经济的基础设施是铁路、公路、航空,以及水、电等,信息时代云计算和网络、大数据结合成为新经济的基础设施。现实需求和技术的双重推动,会让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意识到数据是巨大的经济资产,像货币或黄金一样,它将带来全新的创业方向、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

今天,中国要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起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三大任务,我们面对的最大的挑战:一是企业和创业者们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想象力,去开创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二是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政府出面,从政策,产业支持和法律方面,扫清“大数据”发展的障碍:

首先,要解决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问题。美国政府创建了Data.gov网站公开数据,英国、印度也有“数据公开”运动。如同工业革命要开放物质的交易、流通一样。开放的、流通的数据是时代的要求。中国要赶上这样一场大数据变革,首先要从政府开始公开数据,让社会享受公开数据的好处,同时也可以提升政府的办公效率。

其次,通过数据立法,对“隐私权”、“所有权”等敏感问题通过法律形式加以保护。如何将数据更好地分类、分享和使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大数据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问题,隐私问题不会成为大数据发展的障碍,但大数据“隐私权”、“所有权”需要国家立法来规范。

其三,从国家战略层次,解决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易的问题。鉴于国际上对于未来数据的所有权已经成为重大的国际战略问题,国际数据资产不仅仅关系到未来的国家经济,还关系到国际政治和战略。中国要占领国际数据资产制高点,应该发挥优势,率先发起并领导国际数据标准的制订。

比如,提出并倡导“数据主权”、《国际数据公约》,来规范世界各国数据获取、使用和所有权这些重大问题;政府启动,设立国家级“数据银行”,对数据资产的交易和流通进行保护。

其四,政府部门成为大数据的实践者。为更好提升服务能力,树立更加开放、透明,负责、高效的政府形象,应创造条件,鼓励大数据在政府部门和公共事务,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率先使用。□

田溯宁,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CI100),宽带资本董事长。1993年获得美国得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参与创建第一家在美上市中国高科技企业亚信科技,曾担任中国网通副董事长兼CEO。2010年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创建了北京“云基地”。

(13个打分, 平均:2.54 / 5)

木马雪崩到APT的关联与必然-Seak。安天实验室。


Link: 木马雪崩到APT的关联与必然

(1个打分, 平均:5.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