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锋 。3000万 。清华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清华新闻网4月18日电 (通讯员 唐中)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清华1981级无线电工程系校友、北极光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增资登峰基金3000万元,用于支持清华大学精英人才培养项目。4月13日上午,在工字厅东厅举行的捐赠仪式上,清华大学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向邓锋颁发了捐赠证书,邓锋与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军共同签署了捐赠仪式。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旭主持了仪式,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贺美英出席仪式并致辞。

图为邓锋校友(前排右一)与校副秘书长、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军签署捐赠仪式。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后排左四)、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后排左三)、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后排右三)等出席仪式(通讯员 井建军 摄)

胡和平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邓锋对母校的情感,对母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注、深刻理解,以及对校友捐赠的示范作用。他说,邓锋校友对学校的深刻认识、对人才培养关键点的深刻把握,与捐款的行为本身一样,对于清华的发展都极有意义。

邓锋在仪式上表示,他很感谢母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给他如此多的信任和支持,并以前瞻的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超强的执行力,使得这种捐赠合作收到了很到的效果,他本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深受教益。他在清华读过7年 的书,又当过学生辅导员,并有在中国和美国学习和创业的经历,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当前未来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哪些综合素质有相当的了解,所以他特别愿意为母 校的人才培养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并随即与母校商讨发起并资助了这些人才培养举措。他表示会继续支持由学校主导、他参与设计的更多更新的人才培养项目中 来。

贺美英在致辞中介绍,邓锋校友是清华改革开放后培养的学生中对母校进行大额捐赠的首批践行者。早在2004年,他在美国创办的公司上市、事业取得成功之后,他就回到中国,主动找到学校负责人,商讨如何捐资支持学校人才培养事宜。2004年11月和2007年10月,他分别捐赠1000万元共计2000万元,连续7年支持信息学院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及人才引进基金、思源学生骨干培养项目和“北极光”杯首届清华大学社会公益创业实践赛, 提供各种机会让清华优秀学子了解中国国情,开拓国际视野,并在学术研究、组织决策力、社会责任和公益实践等领域得到充分锻炼。2010年邓锋校友设立的基金正式更名为“登峰”基金。此次邓锋校友为登峰基金增资3000万元,除了用于继续支持和扩展原有项目外,还将支持公共管理学院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合作项目。至此,邓锋校友累计已向学校捐资5000万元。

学生部相关负责人也参加了仪式。(供稿:教育基金会 编辑:露 英 襄 桦)

背景链接:

邓锋,北极光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董事总经理,清华北美基金会董事,著名天使投资人。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获得南加州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沃顿商学院EMBA学位。1997年创建NetScreen技术公司,该公司于2001年底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邓锋因其杰出的商业成就,获得美国“2002年度企业家”和“2003年度创新人”等荣誉,被誉为硅谷最成功的5位华人企业家之一,曾缔造40亿美元的并购神话。

(没有打分)

雁过留声

“邓锋 。3000万 。清华”有29个回复

  1. 仰望 于 2011-04-27 8:16 上午

    清华出人才,政界没的说。不过商界顶尖人才貌似出的不是很多啊,更多的是大辽硅谷码农

  2. 静行 于 2011-04-27 8:38 上午

    最新报道说华人富翁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地产业,以及少量的金融和生物领域,希望大宋将来更多的造福领域出在投资和高新技术领域,就像现在的大辽一样。中国的城市化会继续吸引大量资金到基建、地产等领域,但长期更看好投资和金融。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邓总之类出来证明和超越!

  3. 怀念 于 2011-04-27 8:42 上午

    邓锋是一个真正的具有领袖精神的人,是值得追随的带头大哥,这和任何技术或者财富都没有关系!

  4. 清华土著 于 2011-04-27 12:49 下午

    邓峰每捐1w,就意味着一个清华研究生能够出国开一次会(事实如此)。但开什么会,还希望邓峰过目,垃圾会议太多了。。。

    恕我直言。

  5. coder 于 2011-04-27 4:54 下午

    清华圈的钱多的浪费都浪费不完….

  6. aaa 于 2011-04-27 5:48 下午

    纯粹钱多了骚的, 不如干点正事.

  7. jwc 于 2011-04-27 6:18 下午

    邓峰基金资助的会议是有要求的,录稿率不得高于30%,是否垃圾就见仁见智了,本身会议的好坏就没有标准的评判嘛

  8. symantec 于 2011-04-27 6:22 下午

    学术界都是乌烟瘴气,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卖…

  9. hh 于 2011-04-27 6:59 下午

    不如大家讨论下捐钱应该怎么捐能保证最好的利用?

  10. ABC 于 2011-04-27 7:40 下午

    那只有自己直接捐给目标人了。就像陈光标。

  11. 侯拖拖@云计算 于 2011-04-27 8:22 下午

    邓峰先生值得学习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2. 陈怀临 于 2011-04-27 9:08 下午

    锋哥优秀不在于他的钱[估计国内煤老板,官僚们比他有钱的多了去了],而在于他的花钱。

    另外,我敢说锋哥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邓锋确实是清华的骄傲。

    很难相信清华捧着82-28的杨大头。

    只要不脑残,看完杨李的各方回忆录,都知道:杨 turned to dark side。

  13. 仰望 于 2011-04-28 3:01 上午

    涛哥,基哥,平哥等等更是清华的骄傲哈

  14. kernelchina 于 2011-04-28 5:16 上午

    涛哥,基哥,平哥是清华的骄傲,但不是中国的骄傲,结交权贵太多了,离平民就远了,或者离真理就远了。

  15. coder 于 2011-04-28 5:45 上午

    宇称不守恒发现争论之解谜

    李政道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及有关资料

    季承 柳怀祖 滕丽编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在杨振宁的直接推动下,在台湾出版了江才健写的《杨振宁传》,书中用大量篇幅叙述了我和杨振宁合作和分裂的事情,引起了学术界的很大震惊。

    我和杨振宁的分裂,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很大的悲剧,但它是事实,无法回避。自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破裂后,我一直保持沉默。1982年杨振宁在他的英文文集里公开发表了他对这一问题的描述。他对此事的描述和我对事情实际经过的记忆相差太大。于是我不得不在1986年作了书面说明。在今年4月3日前,这是我唯一的一次对事实的公开说明。这一说明是用英文写的,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在这之后我继续保持沉默,祈望这件事就此了结,不再纠缠。可是杨振宁却把事情转向了中文读者,借用《杨振宁文集》(1998年出版)等一些中文出版物继续对我攻击。去年,在杨振宁直接推动下,终于又在台湾出版了江才健写的《杨振宁传》,编造了更多不真实的故事。因此,我不得不再一次打破沉默。

    我和杨振宁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在1956年我们合作发表,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中,有关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本来这个问题是无需争论的,可是杨振宁在1982年忽然用英文发表文章,宣称当初这个思想突破是他一个人提出来的,当时我还反对。1986年我在用英文发表的文章里指出杨振宁的说法与事实不合,之后,杨振宁就改用中文不断地继续发表和加强他1982年对我的攻击,完全不顾1956年的事实和经过。

    事实是,1956年,是我首先独立地做出了这个思想突破。接着,立刻就有多位实验物理学家按照我的想法进行了实验和分析,证明了我的想法是可行的,并发表了记载此事的科学论文。在这之后才有我和杨振宁合作写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的论文和吴健雄等对该论文的实验证实。对于这项事实,当时进行实验予以证实的物理学家后来又发表了回忆文章,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和经过做了细致、客观的描述。因此,很容易证明在我和杨振宁两人完全不同的说法中哪一个是假的。这种情形是相当惊人的,在科学史上可能也是很少见的。

    我和杨振宁的分歧是中国学术界十分关心的事。现在事情又有了新发展,我觉得有必要让中国国内和海外华人学者及所有关心此事的炎黄子孙能进一步了解李杨合分的真实情况。因此,我才把就此事回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女士的全文及当年有关的英文资料的中文翻译,汇集出版,公布于众。

    李政道
    二OO三年七月
    写于纽约

  16. aguai 于 2011-04-28 9:41 下午

    笑看风云。

  17. 瞎扯 于 2011-04-28 10:16 下午

    李政道对中国物理学的贡献比杨大多了。别的不说,他发起的CUSPEA项目是当时是中国学子走出国门求学的唯一途径。虽然后来很多人转行了,还出了卢刚惨案。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43759/

  18. hhh 于 2011-04-28 11:05 下午

    曾经在清华的物理学大楼前面,通过杨讲什么物理美学,扯了一大堆他以前的经历。
    可以理解,中国人喜欢内斗,好不容易做了一点东西,都想分一瓢根,正常,只是对于真正贡献的人有点不公平。

  19. anony 于 2011-05-01 6:22 上午

    李30万刀捐做中国学生奖学金,给了邓大量后来被证明很有远见的建议
    杨做什么了?反而回国享高薪别墅女人,别说和李比了,比邓稼先及其家人的待遇都高的多

  20. anony 于 2011-05-01 6:40 上午

    丁也做过很大的贡献,他的小组培养了上百名中国青年物理学家
    而且有幸聆听丁的讲座,非常实在,反观杨,什么不懂的都插一嘴,令人反胃

  21. 理客 于 2011-05-01 6:58 上午

    听一个人一时的辩解,很难判断,但如果纵观一个人的一生,则是非好坏,一目了然,再多的辩解都没法洗白,杨是机关算尽太聪明,现世后世为人诟病虽已无可避免,却符合世人好人不长命,坏人活万年的俗世潜规则,叹叹

  22. cracked 于 2011-05-07 6:54 上午

    NND.这个事情很重要。到底谁先提出弱宇称不守恒的?杨说杨先;李说李先。交中科院打假办严肃处理。否则问责。cracked.

  23. MiT 于 2011-05-07 10:34 下午

    楼上的,这个事,谁死的晚,就是谁线提出来的。呵呵呵呵呵

  24. hh 于 2011-05-08 8:39 下午

    哈哈,楼上正解
    还有谁嗓门大也是个影响因素

  25. 沙加 于 2011-05-09 5:58 下午

    从个人品行来看,杨先提出的概率极小。

  26. mpc8240 于 2011-05-09 6:14 下午

    道德判断可以休矣。
    杨振宁肯定是个自私的人,自己都承认在关键时刻总是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但自私不是罪。事实上自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当然,这个和讴歌无私奉献不矛盾。比如邓稼先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有罪的恰恰是一天到晚让别人无私奉献的人/制度。

  27. Puppy 于 2011-05-10 12:37 上午

    无私奉献的道德是高尚的,只不过在现实中无私奉献却是单向的(低级通讯方式),可怜可悲。

  28. 小虫虾米 于 2011-07-05 6:04 上午

    个人比较崇拜邓董,总是感觉他像个神一样。

  29. 小虫虾米 于 2011-07-05 6:09 上午

    97年当美国创办Netscreen的时候,或许没有想到2001年上市会卖40亿美金,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