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智能射频技术浅析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1、应用背景

在数字通信领域,单位时间的有效数据传输率是衡量一个公司的产品性能的重要 指标。在Wi-Fi网络中,2.4GHz频段只有3个未重复的信道,而5GHz频段拥有较多个未重复的信道。因此,在“热点”区域内,2.4GHz频段的 信道资源会非常紧俏,当在同一信道上的接入用户数量过多时,会导致无线空口竞争加剧,使得网络传输性能下降。同时,在密集部署情况下,AP间的覆盖范围和 信道常常产生重叠,由此带来的同频干扰也会严重影响无线网络质量。当“热点”区域同时位于两个AP的覆盖范围内,所有的用户都指向连接同一个AP时,此 时,在一个AP下可能的接入用户量已经接近饱和,而另一个AP下可能只有少量用户,这种不均衡的负载分布同样会导致网络传输性能的下降。因此在这种情况 下,SRM应运而生。

2、术语解释

BandSteering:接入信道引导。

LoadBalance:负载均衡。

AutoChannel & Power Management:自动频率功率管理。

3、应用场景

BandSteering应用场景:


如上图所示,当前AP1下的用户,有部分用户只支持2.4GHz,而其余用户同时支持2.4GHz和5GHz。

在此场景下,当没有Band Steering功能时,由于不能引导用户接入5GHz网络,可能所有或大部分用户都使用2.4GHz接入,造成2.4GHz信道繁忙,而5GHz信道空闲,如下图:


开启Band Streeing功能后,支持5GHz接入的用户将被引导优先接入5GHz,以保证只支持2.4GHz的用户能在此时加入网络,如下图:


Load Balance base on User应用场景:


如上图所示,有部分用户同时处在AP1和AP2的覆盖下,这部分用户连接到哪个AP将直接影响到AP的负载能力和用户的接入速率。

在此场景下,当没有Load Balance功能时,User7到User10有可能同时接入到AP1,导致AP1下用户数量远远大于AP2,使得AP1负载过高同时降低用户的流量,如图:


在开启Load Balance后,User7到User10将会被引导接入到AP2中,使得AP1和AP2的负载能均衡分布,如下图:


Load Balance base on Traffic应用场景:

除了基于用户的负载均衡外,还有一种基于流量的负载均衡。该种情况发生在,某一个AP下的某些终端的数据流量要求很高,导致无法满足其余用户的数据流量要求。当使用Load Balance功能后,其余用户将接入到另一个接入点,以满足这些用户的流量要求,如图:


AutoChannel and Power management的应用场景:


如 上图所示,2.4GHz只有3个无重复的信道,所有的AP均只能在这三个信道中选择,而物理相邻的AP之间的信道必须不同。5GHz信道虽然多余 2.4GHz的信道,但同样需要妥善处理相邻AP之间的信道和功率关系。在没有实现该功能的情况下,必须由网络管理员手动对每一个AP所处的信道和功率进 行配置,配置过程不但繁复,而且因为空口信号质量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可能导致下雨天或挪动家具后 ,已经配置好的AP的信道和功率不再满足使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简化网络管理员的配置过程,一个统揽全局的自动频道及功率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4、实现方式及其特点

Band Steering的实现思路:带宽均衡。带宽均衡功能的提出是在双频AP的5G频谱未被完全利用的情况下。在这种部署中,BandSteering通过以下方式,鼓励用户弃用拥挤的2.4GHz信道而选用5GHz信道:

1、强制5GHz(Force5GHz)

2、5GHz优先(Prefer5GHz)

3、带宽均衡(BalanceBands)

当启用强制5GHz功能后,AP将在以下情况下隐藏自己的2.4GHz频带(通过不回复Proberequests的方式):

a.用户已经探测了5GHz信道,并且已知5GHz可用。

b.此时用户在2.4GHz上没有开展会话。

c.此时当前信道的频谱负载均衡可用。

5GHz优先是传统的带宽引导功能:将可以使用5GHz的用户引导使用5GHz的频段。当启用5GHz优先功能后,AP将在以下情况下隐藏自己的2.4GHz频带:

a.用户已经探测了5GHz信道,并且已知5GHz可用。

b.此时用户在2.4GHz上没有开展会话。

c.此时当前信道的频谱负载均衡可用。

d.用户在最近10秒内已经发送了至少8次探测报文。

在 带宽均衡模式下,AP会试着去平衡两个Radio下的用户。AP会一直检测用户在11a和11g下的会话情况。对于每一个在11g频率上会话的用户,AP 会考虑在11a频率下的用户数量的”Band_Factor”,并使用该值去运算在2.4GHz和5GHz下,各个频道下的用户数量是否处于一种平衡状 态,并根据结果去控制之后接入的用户。

LoadBalance的实现思路:负载均衡的目的是让用户在AP间均匀分布,以提高每个AP下的用户带宽。其实现的思路是:

a.确定“RFneighborhood”,或者说一组邻近的AP,用户们可以再他们之间任意选择连接。

b.确定在“RFneighborhood”中负载过载的AP。

c.转移视图连接到当前负载过载的AP的用户到邻近的AP中。

计算“RF neighborhood”的方法:

a.AP支持扫描周围信道信息,用于寻找邻近AP。

b.找到邻近AP后,则可以定义AP2是AP1的“RFneighborhood”,则用户可以同时连接AP1和AP2。

c.AP记录接收到的每一个用户的探测(Probe),并使用RSSI来权衡“用户密度”,同时,记录接收到的邻近AP的信息(Beacon)。

d.AC通过各个AP上报的Probe、Beacon以及“用户密度”来综合判断是否需要引导用户切换到其他AP上。

Auto Channel and PowerManagement的实现思路总体分为五个步奏:

a.AC向AP下发信道监控配置参数

b.AP进行信道监控,包括对各信道(包括工作信道)的测量,收集各相邻AP的发送功率。

c.AP通过RF算法,确认是否需要信道跳转和发射功率调整。

d.AP向AC上报预调整信道参数和发射功率。

e.AC裁决AP预调整参数是否接受,并配合AP执行。

在AP进行信道监控的过程中,主要需要AP检测一下参数:

Coverage Index: 覆盖指数,perchannel,用于指明该信道的覆盖情况,用于判断该信道是否被AP(不区分敌我)覆盖,以及覆盖程度(轻度覆盖/过份覆盖)。该指标 为AP监听到的工作在该信道上所有AP(可包括监听AP本身,如果该信道为该监听AP的工作信道)的SNR值总和。

Interference Index: 干扰指数,perchannel,用于指明该信道的同信道干扰情况。该指标为AP监听到的所有AP(不包括监听AP本身)的SNR的总和。

Co-channel InterferenceIndex: 邻频干扰指数,perchannel,用于指明该信道的邻频干扰情况。该指标为AP监听到的相邻频段的AP的SNR的总和。各AP按照起工作信道与该目标信道的间隔x进行加权统计。

AP将根据以下原因进行信道变更预调:

a.雷达规避。

b.信道误码率高。

c.非法信道(不符合国家码规则)。

e.非法AP检测。

f.信道优化选择。

5、结论

通过Band Steering、Load Balance和AutoChannel and Power Management三种SRM管理功能,能有效的优化Wi-Fi无线网络并提高用户的使用流量。

(2个打分, 平均:2.00 / 5)

美国商务部对Target Inc数据泄露的调查报告

(2个打分, 平均:2.50 / 5)

谷歌提升虚拟运营商逼格,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好日子到头?

一年一度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展(MWC)上,互联网企业成为主角,谷歌和Facebook分别发布了自己向移动无线网络进军的计划,让全球运营商们都 出了一身冷汗:将蜂窝网络与Wi-Fi无缝切换,这才是真正的狼来了。尽管在不同的场合,谷歌产品高级副总裁桑达尔·皮查伊和Facebook的创始人扎 克伯格都对电信运营商示好,但我相信,这不过是大电影中的灰太狼,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关系,最终仍会像在喜羊羊与灰太狼在日播的动画片中一样斗智斗 勇。

先看看谷歌和Facebook准备做什么,据谷歌说,新服务将会在Sprint和T-Mobile美国提供的蜂窝网络连接以及 Wi-Fi“热点”中,锁定信号最好的连接,用以传输语音通话、短信和数据。也就是说,谷歌将用一种新的技术,让手机信号可以在3G、4G网络与Wi- Fi之间无缝切换。Facebook则和谷歌已经执行的Project Loon一样,用热气球、无人机为没有网络的国家和互联网提供无线网络。

很明显,谷歌和Facebook试图通过Wi-Fi另建一张移动网络,这样的尝试在美国已经开始。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Cablevision 2月初推出仅支持Wi-Fi的手机服务“Freewheel”,如果是Cablevision的宽带用户,每月9.95美元,不限量数据、通话和短信套 餐,2007年开始,Cablevision就开始在美国境内部署Wi-Fi热点。而像FreedomPop、Republic Wireless和Scratch Wireless这样互联网创业公司,则倾向于将散落在全美的Wi-Fi热点统一起来,变成一张网。

在MWC上,皮查伊如此说,谷歌正在与运营商谈判,“我们并不想成为一家大型网络运营商,我们正在与运营商合作。”扎克伯格更加谦虚,虽然利用气球、无人驾驶飞机、卫星连接“第三世界”的努力,让Facebook和谷歌获得了太多赞誉,但“真正的英雄是电信运营商。”

互联网公司不想成为网络运营商,这句话你信吗?我信。这年头,运营商多难做啊,设备、维护、人员,哪样成本不高,隔三差五的,还得考虑从3G升到4G, 从4G升到5G。互联网公司不想抢运营商的蛋糕,这句话你信吗?我真不信。根据刚刚修正过的美国网络中立法案,通信运营商不得对互联网企业的服务收取额外 费用,通道费已经没那么好收了,现在人家直接来抢的是市场。更可怕的是,谷歌还有安卓,安卓手机占有世界上超过50%以上的智能手机份额,这样的虚拟运营 商一旦挑战传统的电信行业,胜算不小。

回头来看国内,2014年,中国已经发生的事情是:Wi-Fi万能钥匙和Wi-Fi共享精灵受资 本热捧;阿里拿到了虚拟运营商牌照并推出全民免费Wi-Fi计划;小米拿到了虚拟运营商牌照并推出了小米路由器;小米和大众点评投资了商用Wi-Fi网络 运营商迈外迪;腾讯准备成立全国Wi-Fi联盟;平安也在免费Wi-Fi里插了一脚……尽管没去MWC,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络公司的道路 上,走得一点都不慢。

对于互联网公司布局移动网络,通常的说法是,为了争夺入口,通过后向收费盈利,但实际上,如果网络做好了,电信运 营商面临的就是真刀实枪的正面竞争。除了Cablevision收取月租费外,美国的Wi-Fi运营商FreedomPop和Republic Wireless都推出收费服务,用户可以使用其数百万Wi-Fi热点,或在Wi-Fi和蜂窝之间切换,月租费是5美元到40美元不等。

无论是平安还是阿里,其免费Wi-Fi计划中最大的参与者便是各地电信运营商。此前,Wi-Fi之于三大运营商,如同鸡肋,布局很早,收益很小。如今, 互联网公司们送来了“枕头”:卖给我们吧,我们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如果真就这么简单便宜将Wi-Fi卖了,估计过几年,就得看人家的脸色了。

(2个打分, 平均:1.00 / 5)

【技术贴】大型发布会现场的WiFi网络应该如何搭建?

转帖知乎上的文章,挺不错。

—————

WiFi网络的部署要远远比一般人想象的复杂,不是说放上几十个AP带宽就自动增加几十倍,恰恰相反,简单放几十个AP带宽会由于AP之间的竞争而 迅速使带宽下降为几乎不可用。实际上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写一本书了,此处只有挂一漏万,简明扼要地讲个大概。对于大型活动做WiFi的规划,要按照这几步来 做:

情况调查:首先从主办方取得场地大小和人数、分布,包括场地地图。对于网络的规模和部署有个大概的估计。 一般来讲要为每个人规划至少1个客户端设备,以往经验值可以按0.5个客户端来规划,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的普及,未来估计要往1.5~2个客户端靠拢了。 手机和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有可能同时在上网。


带宽估计:发 布会要保证参与者能正常使用比较轻量级的互联网应用,最基本每个设备要分配500kbps的可用带宽。在这个基础上要考虑大型活动的特点。如果是新闻发布 会,那么会有很多人上传视频,带宽分配需要重新考虑,每个人至少有一个设备应保证1Mbps带宽。如果是小组讨论会,那么带宽需求就会小得多。下图是一些 典型应用通常需要的带宽。

根据如上两点可以算出每个区域的带宽需求,下一步就是AP规划。 虽然11g号称54Mbps带宽,实际可用的最多只有25Mbps,也就是说最多能保证50个设备同时浏览网页(在这个情况下由于客户端相互竞争,用户体 验已经非常糟糕了,一般打个对折)。11n对于大部分手机只能保证35Mbps,对于笔记本电脑等支持MIMO的可以保证到70Mbps甚至更高。按照这 个原则相应地在图上标出每个AP应该覆盖的区域。为了保证通信质量,为了保证比较好的体验,实际上应该控制每个AP接入的设备不超过刚才计算出的数目的一 半。


下一步就是分配信道。 由于国内只能用2.4GHz的频段,这个频段虽然号称有11个信道(有的国家有13个),实际上只有1,6,11三个互相不重叠的信道可以用。把这三个信 道尽可能互不重叠地在上图中覆盖起来(见上图)。有时候如果无法做到不重叠地覆盖,那么还要考虑用扇区天线把覆盖区域细分成几个扇区。


信道分配完成后就要实地部署无线网络了 (实际上在上述理论工作之前就应该做实地勘探,考虑墙壁和各种反射物的影响,此处为了简化略去)。部署时应该考虑用高增益天线,但是降低每个AP的发射功 率,让其覆盖区域基本与规划的区域吻合。注意这里功率不是越大越好,应该让每个AP只覆盖规划好的区域,别越俎代庖。部署时可能需要用一些现场测量工具对 于部署的效果进行评价,防止由于多径干扰出现死角。下图就是用11g部署和11n网络部署后整片区域的差异。红色区域表示覆盖不理想的情况,可以看出 11n网络对于多径干扰抑制非常好。再过几年尽量就不要考虑兼容问题,部署时不要开启11g模式了。目前看起来还是需要通过11g接入点自身功率和天线调 整,甚至增加额外接入点来弥补。


·有线网络规划部署:每个11g的AP应该接入至少百兆上行口,11n的AP应该接入千兆上行口。最后出口也要保证足够上下行带宽,上行传现场资料,下行供大家无聊或者需要查相关资料用,也要按上面第二步计算的总结果的按一定比例保留(取决于活动性质)。若是国内还要考虑多个运营商的出口。

·SSID的分配:实际上除了少数情况用户实现已经分配好座位,大部分情况没有办法把用户固定在某个AP上,所以更常见的做法是所有AP设置同一个SSID。这里实际上涉及到瘦AP和AP控制器的管理问题,由于各家方案都不相同,就不细数了。

·用户认证和带宽控制:为了防止恶意蹭网,最好能对用户做基本的认证,比如凭入场券领取账号名和密码。同时对于每个账号要限制带宽使用,这也会涉及到用户认证和带宽管理,通常需要额外的服务器来处理。

·拒绝弱信号客户端接入: 谢谢@魏冰然和@曹梦迪,通过和他们互动我觉得这点也非常重要,所以单独补充一下。通过AP测量到的客户端信号强度给客户端分配合适的AP,如果某个AP 能接收到客户端信号,但是强度太弱不足以支持某个门限速率,就拒绝客户端从这个AP的接入,防止这个猪一样的队友占有过多带宽(他传1bit时间你能传 54bit!),用最低速率把整个AP性能拉低。


至此一个较简单的WiFi网络才部署完毕。你给的链接找不到原文,我只能根据新闻说有3000人到场,猜测主办方低估了参会者带宽需求,原因无非是

·AP数目不足(应该100个左右,至少50个)

·AP规划不合理(太多包碰撞)

·或者AP崩溃(每个AP接入用户太多)

·或者AP控制器崩溃(无法同时响应这么多AP接入/断开请求)

·或者认证服务器崩溃(无法同时认证这么多用户)

·或者出口带宽太窄(按我的估计需要至少300MB上行,300MB下行)

·管理混乱(没有控制每个客户端设备流量)。

 

超级碗的主办方需要对付73208个用户,安排了700多个个接入点,能够同时支持30000个连接(比例低一点儿,这么热烈的比赛,用户花在看手机上的时间应该比新闻发布会少得多)。

美国人的课堂也很可怕,清一水的苹果笔记本,还不包括他们包包里的平板和手机!

 

(1个打分, 平均:1.00 / 5)

Facebook invents an intelligence test for machines

原文转自:http://www.newscientist.com

John is in the playground. Bob is in the office. Where is John? If you know the answer, you’re either a human, or software taking its first steps towards ful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ers at Facebook’s AI lab in New York say an exam of simple questions like this could help in designing machines that think like people.

Computing pioneer Alan Turing famously set his own test for AI, in which a human tries to sort other humans from machines by conversing with both. However, this approach has a downside.

“The Turing test requires us to teach the machine skills that are not actually useful for us,” says Matthew Richardson, an AI researcher at Microsoft. For example, to pass the test an AI must learn to lie about its true nature and pretend not to know facts a human wouldn’t.

These skills are no use to Facebook, which is looking for more sophisticated ways to filter your news feed. “People have a limited amount of time to spend on Facebook, so we have to curate that somehow,” says Yann LeCun, Facebook’s director of AI research. “For that you need to understand content and you need to understand people.”

In the longer term, Facebook also wants to create a digital assistant that can handle a real dialogue with humans, unlike the scripted conversations possible with the likes of Apple’s Siri.

Similar goals are driving AI researchers everywhere to develop more comprehensive exams to challenge their machines. Facebook itself has created 20 tasks, which get progressively harder – the example at the top of this article is of the easiest type. The team says any potential AI must pass all of them if it is ever to develop true intelligence.

Each task involves short description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a bit like a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iz. Harder examples include figuring out whether one object could fit inside another, or why a person might act a certain way. “We wanted tasks that any human who can read can answer,” says Facebook’s Jason Weston, who led the research.

Having a range of questions challenges the AI in different ways, meaning systems that have a single strength fall short.

The Facebook team used its exam to test a number of learning algorithms, and found that none managed full marks. The best performance was by a variant of a neural network with access to an external memory, an approach that Google’s AI subsidiary DeepMind is also investigating. But even this fell down on tasks like counting objects in a question or spatial reasoning.

Richardson has also developed a test of AI reading comprehension, called MCTest. But the questions in MCTest are written by hand, whereas Facebook’s ar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The details for Facebook’s tasks are plucked from a simulation of a simple world, a little like an old-school text adventure, where characters move around and pick up objects. Weston says this is key to keeping questions fresh for repeated testing and learning.

But such testing has its problems, says Peter Clark of the 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attle, because the AI doesn’t need to understand what real-world objects the words relate to. “You can substitute a dummy word like ‘foobar’ for ‘cake’ and still be abl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he says. His own approach, Aristo, attempts to quiz AI with questions taken from school science exams.

Whatever the best approach, it’s clear that tech companies like Facebook and Microsoft are betting big on human-level AI. Should we be worried? Recently the likes of Stephen Hawking, Elon Musk and even Bill Gates have warned that AI researchers must tread carefully.

LeCun acknowledges people’s fears, but says that the research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and is conducted in the open. “All machines are still very dumb and we are still very much in control,” he says. “It’s not like some company is going to come out with the solution to AI all of a sudden and we’re going to have super-intelligent machines running around the internet.”

(1个打分, 平均:1.00 / 5)

测山石网智能下一代防火墙,免费得iPhone6

测山石网智能下一代防火墙,免费得iPhone6

2月5日,民族网络安全领导厂商山石网科发布了智能下一代防火墙新版本,总裁兼CEO罗东平亲自分享了山石网科在未知威胁防护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并宣布面向全社会招募20名网络管理员对新版本进行免费测试。

本次测试招募的范围较广,只要为网络管理人员及网络安全技术的爱好者均可报名,报名过程也极为简单,报名人员只要在报名注册页面的回答几个问题,并且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即可。本次报名截止日期为3月20日,之后将有评审团选入20名测试人员进行最终测试。山石网科将为最终测试者每人提供一部iPhone6手机。

本次活动测试的内容包含智能NGFW的全部亮点功能,如未知威胁分析,异常流量监控,以及应用识别,系统管理,网络监控等全方面的安全功能。山石网科希望测试用户能够以真实环境测试,并在山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做相关功能测试。

山石网科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表示,山石网科本次测试主要是希望得到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反馈,因此希望测试者能够参与测试相关的反馈调查和测试建议。对于最终决定人选的条件,她表示山石网科希望测试者具备实际测试的环境,可以旁路或者串联部署山石网科的智能下一代防火墙,需要具备基础网络知识和网络安全设备的使用经验,可以配置或者在我们的指导下配置网络安全设备,愿意与我们分享和探讨整个测试过程等。

山石网科智能下一代防火墙通过基于威胁行为的分析技术识别未知威胁,帮助客户解决目前市场中下一代防火墙和“沙箱技术”不能发现的0-DAY、APT、变种恶意软件等未知威胁,提前排除内网的安全隐患,在未知威胁产生破坏前减少损失。本次发布的智能NGFW新版本,首次采用“未知威胁检测引擎”和“异常行为检测引擎”两大智能引擎,和以全新的安全可视化界面和策略联动成为全新亮点。

(7个打分, 平均:3.29 / 5)

千团大战:看今天商业WiFi乱局及其破解之道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起始于2010年的千团大战。从2010年初开始,第一家团购网站上线以来,到2011年底,团购网站的数量超过了5000家。当时 就有很多媒体预言,2013年,团购的泡沫就将褪去,将有90%的团购网站将死去。果不其然,到2014年,团购网站关闭了95%,而幸存者只剩下了美团 网,大众点评和百度糯米,以及为数不多的100多家。不过都认了干爹(美团网和大众点评找了阿里巴巴,百度糯米则认了百度,而之前差点IPO的拉手,早已 不知所踪),前三家的市场份额总额超过了80%,团购行业开始进入寡头时代。

为什么在千团大战中,美团能够做到最大?美团的CEO王兴提到了关键点:美团的价值观。在2011年,团购最疯狂的一年,美团也遭遇了美团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本来与DQ合作的冰激凌优惠券,由于DQ的单方面解约,导致了一万多名消费者在拍下了冰激凌优惠券的情况下,却无法使用。这个事件使得美团开始重新审视美团的价值观问题。对于团购业务,其实面对着C端客户和B端客户,当危机发生时,必须要在两端作出取舍。美团给出了自己的价值观:1、消费者;2、商户;3、员工;4、股东;5、王兴。

围 绕着美团价值观,美团率先在业内提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先行赔付机制。这种倒贴钱的方式,对企业运营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但好处是,在千团大战中,美团率 先在用户消费心理痛点上,打出了差异化,从而使美团能够从几千家团购网站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其次,美团为了保障商户利益,提出了最快到账原 则,颠覆了传统团购网站通过延迟账款,通过沉淀资金的金融操作盈利的商业模式,让出美团的利益,从而俘获了更多商家的支持。

通过注重用户利益和价值,在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以及经营模式上的创新,使得美团在号称互联网历史上最残酷的肉搏战中幸存了下来,并且最终成为了团购行业的领导者。

时间到了2014年,自从互联网抢占入口的不断上移,以前不被大家关注的互联网接入WIFI成为了一个新的混战的战场。根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底,商业WIFI市场中的玩家,大大小小总计已经接近500家了,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仍然不断有不同的背景的玩家还在不断的涌入这个市场,大的,小的,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甚至还有金融保险行业等等。从最近的WIFI万能钥匙事件引出的WIFI安全问题说明,在这次残酷肉搏战中,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玩家们的手段更加暴力,原始和疯狂。小编不得不惊呼:又一个千团大战的来临?

细数目前在商业WIFI领域的玩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派别:

1、菩提老祖派(运营商)

运 营商在WIFI领域其实已经苦心耕耘了多年,但是由于运营商本身的体制限制和在运营商网络上运营思路的惯性,一直都没有找到很好的运营模式。近期运营商在 商业WIFI的运营思路上已经做出了调整,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将以前由运营商支持的WIFI建设和运营下放给社会企业,一方面减少了建设 WIFI网络给运营商带来的资金压力,另外一方面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和资本,期望在商业WIFI的运营模式下取得突破和创新。也正是由于运营商在WIFI领 域态度的开放,才使得越来越多的玩家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运营商目前闲散的WIFI覆盖区域更多是在公共区域,这些区域的WIFI 覆盖更多是行政需求,而不是市场行为,所以用户的商业价值较低。主要的盈利模式有过运营Portal广告页面或者通过批发WIFI流量的方式实现流量变现

2、江湖新势力派

由于WIFI领域的入口价值,以及几大互联网大佬对O2O的战略投入,而WIFI又被公认为O2O的最佳入口。因此传统的互联网大佬也盯上了这块肥肉,并且逐渐衍生出了几大江湖新派系。

a. 华山派(阿里系)

树 熊和支付宝。二者通过在支付宝移动端开放WiFi入口,吸引消费场所主动接入并购买设备(比如购买树熊的智能路由设备,从模具、电路到rom、 portal云平台都是树熊自行设计开发等,但目前除树熊外,大部分商家都是赠送的)。目前来看,一般是对自身推广有需求的商家会这么做,看好支付宝就把 WiFi关联支付宝,看好微信就关 联公众账号,再把上网流程设计为关注店铺公众号,转化粉丝,公 众号内实现一键上网。店铺能通过这类方式利用WiFi推广自己的公 众号或者支付宝,巨头也可以稳固自己线下的战略布局。在整个的WiFi领域,树熊之所以卖设备的方式生存,因为背后有阿里。

b. 南岳派(腾讯系)

腾讯依托强大的社交网络,推广腾讯的微信WIFI。目前和腾讯合作的商业WIFI运营商有迈外迪,微娱科技,百通无限,潮WIFI,九柚时空。

c. 少林派(百度系)

百度在商业WIFI相对比较封闭,依靠自己的百度直达号,百度钱包 ,联合运营商的已有的覆盖全城的WIFI网络,打通线上和线下,以及其中关键的支付环节。小编不得不说百度就是任性,不过在当前以商业模式和规模取胜的时候,百度的这种做法,能在商业WIFI领域能有多大建树还要拭目以待。

d. 崆峒派(小米系)

小米除了在早期投资了麦外迪,并且将WIFI认证集成到其实MIUI操作系统里面,以及早期启动的WIFI分享计划由于安全问题而暂时中止之外,目前小米在商业WIFI领域的动作较少,也越来越少的听到在该领域小米的声音了。

e. 青城派(差异化场景系)

在商业WIFI领域的应用,其实除了常见的一些商业场景外,一些其他的应用场景下表现出对WIFI强烈的需求。

一个是医院,候诊人群如何通过wifi打发无聊的候诊时间?目前在全国的妇幼保健院均建设了统一的HOS-WIFI网络,在此网络下,一些医药行业的广告公司依托于Portal页面,进行精准的商业广告推送,表现出了较大的商业价值。

一个是轨道交通。七彩传媒、百灵时代和巴士在线都是传统的轨道传媒的转型,他们主要专注在公交领域。而长途大巴上则是中交汇能,通过垄断的资源,在22省的长途大巴上部署了无线的WIFI网络。高铁领域的玩家是一些有深厚的客户关系的公司,比如在高铁,火车领域深耕多年的京海博源等。而由于飞机涉及到飞机改造和安全问题,因此主要由航空公司自己完成。

除此之外,在这个领域中大大小小的玩家还不计其数,近期鹏博士收购了Joome,也在开始进入商业WIFI的领域。可以预见,商业WIFI领域的千团大战,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虽然历史都是由不同的人来书写的,但是你会发现其实历史的规律却总是那么相似。WIFI行业由于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以及硬件的投入等因素,可能很难再现团购网站那种万马齐喑的壮观景象,但是接近千家的混战里,你是否能有美团的幸运,而笑傲到最后呢?根据互联网商业世界的发展规律,商业WIFI可能在2016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将迎来整个行业洗牌的决战时刻。时间很宝贵,而你是否已经在开始准备迎接这个时刻的到来?

如何从如此乱局中破局,在即将到来的千团大战中幸存下来?从美团的经验来看,需要在千人一面中找到自己的差异性,才能有可能在最终的乱局中杀出一条血路。如何做到?

1、 认识清楚自己。

商业WIFI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从不同的维度,商业WIFI可以分为很多个层次。

从产业链上划分,分为了上游的芯片厂商,和WIFI模块,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游的设备制造商,服务平台提供商,下游的系统集成商,最终WIFI服务的运营商。在产业链上地位的不同,决定了最终的玩法的差异。产业链越往下游走,技术门槛越低,因此其玩家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不同的层次的WIFI玩 家,最终胜出的资本也就存在了差异。因此首先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从而根据自己的定位打造出在这次肉搏战的竞争优势。如果你是做芯 片的,就在芯片的集成度,芯片的出货量,芯片的开发易用性,芯片的技术指标,芯片价格等方面打磨你的差异性。如果你是设备制造商,则需要在设备的性能和稳 定性,产品质量,整体解决方案,对下游客户的支持的力度等方面玩出你自己的花样。而如果你是将自己定位一个商业WIFI业务的运营商,则你可能就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你的客户资源,在尽快的抢占市场地盘上努力了。必要时可能还需要拜一个干爹,这样通过密集型资本和人力,迅速拓展你的地盘,抢占市场优势。

从应用场景思考,商业WIFI在医院,在景区,在商场,在园区各有差异。

2、 认识清楚别人

这个别人主要是指你的用户,你的客户。可能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里要讲到用户,要讲到客户,这两个不是同一群人吗?有时候这两者人是一群人,而有的时候这两者又不是同一群人。

认清别人分为了两个层面:

第一是先识别“别人”。

就是先弄清楚,谁是你的用户,谁是你的客户。大家觉得这个问题简单吗?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如果第一个问题弄清楚了,自然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而如果第一个问题没有弄清楚,第二个问题无疑就比较难了。

第二个层面是认识“别人”的需求。

识别需求这个事情一直都是难事,有的说客户和用户要的不就是需求吗?其实不然。大家搞混了需要与需求的差别。一定要记住,需求永远是和客户的动机有关的。弄清楚你服务的客户和用户背后的动机,自然就能识别出用户需求了。什么是动机?举个例子,在高铁上,我们为什么要WIFI?有的人回答是为了上网。这是动机吗?不是。其实其背后的动机是无聊,要杀死无聊。是不是很简单呢?现实情况是很多动机不像我们举例这么简单和直接,它可能经过了非常多层次的伪装。对动机的识别,是要建立在对用户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

3、 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更要勤奋

时间永远是最宝贵的资源。在认识清楚上面两个问题的情况下,需要的是高效率的执行。在商业市场上,永远都是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

最近一篇文章在网上转的挺火的:《千万不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往往我们都注重了执行的效率,却往往忽视了方向上的思考。在认识清楚前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在商业WIFI上的战略思考。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资源,因此也就在商业WIFI上自然有不同的方向选择。

根据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在一个方向上更容易以最低的成本占领用户和客户的心智。美团之所以能够胜出,其实也就将公司资源做到了一个点到两个点的创新上。因此小编认为在商业WIFI这个概念还是有点大的市场上,再细分到一个或者二个市场,用所有的资源和精力精耕细作,体现出差异性,才可能保证在后面的商业WIFI的千团大战中,能占有一席之地。

2014 年,互联网行业将之定义为O2O元年,这一年移动的4G正式运营了,并且在一年时间里迅速布放了70万个基站,4G用户也拓展到了1亿人。而华为更是宣称 投入6亿美元研发5G,并且最早将在2020年投入商用。这一年一件很重要的事件是铁塔公司的成立,以及虚拟运营商的合法化。而这一年,离通信行业定义的 商用WIFI元年2011年已经过去了3年。

2015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只是希望再过两年,在商业WIFI中搏杀的勇士们都还一切安好!

(8个打分, 平均:3.38 / 5)

SDN/NFV–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统一

(4个打分, 平均:2.25 / 5)

零售业的室内定位技术应用呼之欲出

 

『室内定位技术将互联网式追踪搬进物理空间。』

 

 

 

你刚刚把一罐花生酱扔进购物车,智能手机就响了起来。你瞥了一眼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条消息:“购买果冻享受1美元优惠。”简直是心灵感应。

 

方便吗?当然。害怕吗?好像有点。

 

这就是室内定位的一种可能图景。室内定位是一项发展迅速的技术,到今天,它已经可以使零售商追踪顾客在商场里的移动情况,结果之精确,前所未有。现在许多大卖场都配备了这类装置,它们能嗅出顾客的智能手机,并记下他们的行踪,比如某人在鞋类区逗留了几分钟,它们就一清二楚。

 

有了这项技术,零售商终将获得与网店一较高下的能力。在网络上,行为广告会利用上网者的浏览历史来推荐产品。用不了多久,药房或家居装饰店在推销纸巾和木材的时候,就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手法了。

 

业内人士托德·谢尔曼(Todd Sherman)介绍说:“以前购物者到收银台结账之前,我们对于他们在商店内的行为是不怎么了解的。现在有了室内定位,你就能了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还有他们的行踪了。”谢尔曼在华盛顿州贝尔维市的新兴企业Point Inside担任首席市场官。包括Point Inside在内,已经有二十家公司为改进室内追踪和广告技术募集了风险投资。

 

在这之前,Nordstrom、Family Dollar和American Apparel等美国零售商已经对各种室内定位系统进行了试验。这些系统使用摄像机、声波、甚至是磁场来定位顾客。2012年9月,苹果为其智能手机添加了一项名叫“iBeacon”的功能,它使手机发出一个低功耗蓝牙无线信号,这也是为了在室内应用而设计的。

 

目前使用最广的定位方法,是拦截购物者的智能手机发出的Wi-Fi信号,然后运用三角测量法,就可以将手机的位置确定在几米的范围之内。每一部手机都有一个独特的识别码,称为“MAC地址”,商场搜集了这个地址,就能建立回头客的行为信息了。

 

森林城企业(Forest City Enterprises)拥有或管理着近20家购物中心,目前它正利用手机信号对其中的多数做客流量监控。公司称,有了这些数据,公司就可以决定将妨碍顾客入场购物的自动扶梯移到哪里去了。公司还用手机信号记录顾客会在一场时装表演或音乐会结束之后逗留多久。森林城的数字战略副总裁斯蒂芬妮·施里弗-恩达尔(Stephanie Shriver-Engdahl)表示,公司想要了解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比如“顾客是买了一杯苏打水就上车走人,还是会多逗留一会儿?”她表示,在将来,公司可以根据客流量数据来制定租金。

 

室内定位仍然是一个复杂问题,因此它也许不会像有的鼓吹者期盼的那样发展起来。Opus调研公司的分析师格雷格·斯特林(Greg Sterling)指出:“虽然技术已经存在,也有可能推广,但是营销商未必肯接手。室内定位的某些前景可能是永远实现不了的。”

 

投资了好几家室内定位公司的谷歌经理唐·道奇(Don Dodge)却认为,这项技术将会“比GPS或者网络地图还了不起”,这是因为人们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室内度过,而室内的GPS信号往往太弱,根本不敷使用。

 

眼下,谷歌已经把谷歌地图扩展到了室内,并且为17个国家的博物馆、机场和大型商场绘制了地图,比如香港的大埔超级城。看来谷歌认为,一旦他们的头戴式电脑、即谷歌眼镜开始销售,室内地图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室内定位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道奇说,“它将对零售业和优惠券产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不过在那之前,零售业者或许还要面对一次有关隐私的辩论。Nordstrom就在去年遭遇了一次公关失败:它使用Euclid Analytics研发的一套Wi-Fi系统在17家商场内定位顾客的行踪,有顾客在商场入口处阅读了介绍文字,随即投诉商场侵犯隐私。

 

Nordstrom表示,这项测试已经在几个月前结束。公司发言人柯林·约翰逊(Colin Johnson)说:“这个测试基本上是顺利完成了。我们学到了一些东西,然后就去忙别的了。不过我们也认识到了需要继续测试、开辟新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跟上顾客的要求。”

 

自从Nordstrom的这段小插曲之后,零售商们就不太愿意承认他们在使用室内定位系统了。然而,提供“综合店内分析工具”的RetailNext公司却表示,他们的产品正在100家大型零售商的数千家商场中使用着。Euclid Analytics也表示自己有100家客户,家得宝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个打分, 平均:3.00 / 5)

Google执行董事长: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无所不能!

导读

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将无所不能,这是google执行董事长近日的“豪言壮语”,事实上,埃森哲预计,2030年产业物联网将为全球创造14.2万亿美元新产值。这确实太恐怖,但作为地产人,你可能想“骂人了”。因为先不提物联网,房地产进军移动互联网都才刚刚开始,google执董就说互联网即将消失……这多少有点让地产人有点跟不上节奏的感觉。反过来说,房地产虽然产值巨大,但与制造业相比依旧经营与管理粗放,而借移动互联网思维改造与变革也是刚刚起步。但在另外一个版图,建筑与住宅社区又是物联网一个关键的场所和平台。一旦地产开发、智能家居,智能建筑、移动互联网一旦融合在一起,这将是物联网一个重大市场领域。更美好的生活,正因为跨界融合而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当互联网概念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方兴未艾之时,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已传来互联网的死刑判决书。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的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在近日举行的座谈会上大胆预言:互联网即将消失,一个高度个性化、互动化的有趣世界——物联网即将诞生。施密特的此番言论可谓自我颠覆。他说:“我可以非常直接地说,互联网将消失。”

一、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将无所不能

 

施密特称,未来将有数量巨大的IP地址、传感器、可穿戴设备,以及虽感觉不到却可与之互动的东西,时时刻刻伴随你。“设想下你走入房间,房间会随之变化,有了你的允许和所有这些东西,你将与房间里发生的一切进行互动。”

他表示,这种变化对科技公司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会,“世界将变得非常个性化、非常互动化和非常非常有趣”。这位谷歌掌门人认为:“所有赌注此刻都与智能手机应用基础架构有关,似乎将出现全新的竞争者为智能手机提供应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超级电脑。我认为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将带来每年300亿美元的市场利润,届时将会出现25亿个设备连接到物联网上,并将继续快速增长。由此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已经成为美国科技公司新的增长引擎,包括思科、AT&T、Axeda、亚马逊、苹果、通用电气、谷歌与IBM等在内的美国公司争相抢占在物联网产业的主导地位。

 

二、看高科技500强争相布局物联网

在1月9日刚刚落幕的201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物联网概念成为最大看点之一。智能家居、数字医疗、车联网等产品的推出,使得物联网技术真正服务于智能生活。

“物联网不是趋势,它是现实。”三星电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尹富根(YoonBoo-keun)在CES的演讲上,把物联网作为了三星重点业务方向。尹富根同时透露了三星技术支持物联网的时间表:到2017年,所有三星电视将成为物联网设备;五年内所有三星硬件设备均将支持物联网。

无独有偶,芯片巨头高通也在CES上披露了自己的物联网计划。高通总裁德雷克•阿伯勒(Derek Aberle)在CES上表示,高通向全球超过30个国家推出了15款物联网设备,涉及数字眼镜、儿童跟踪器、智能手表等多个产品。未来,高通将以智能手机为支点,拓展车联网、医疗、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制造业巨头也希望在物联网中确立自己的领导者地位。通用电气去年十月宣布与一众技术巨头结盟建立起物联网联盟。通用电气此举的目的是寻求各方对旗下Predix平台的支持。Predix软件旨在令各种物联网端点具备智能化。

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合作也正在展开。英特尔已携手美国圣何塞市,利用公司强项,进一步推动该市的“绿色视野(Green Vision)”计划。英特尔公司全球物联网业务开发销售总监Gregg Berkeley表示,英特尔目前正与二三十个全球合作伙伴,讨论如何利用英特尔的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城市,有些合作在亚洲,有些遍及欧洲。

 

三、物联网和互联网究竟有什么区别?

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利用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而它对于信息端的云计算和实体段的相关传感设备的需求,使得产业内的联合成为未来必然趋势,也为实际应用的领域打开无限可能。

在过去一年,云计算和大数据继续发酵,物联网也成为未来大趋势之一。很多网友对于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有何关系存在疑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互联网?即Internet,又称网际网路,因特网等,是网络和网络之间串联而成的庞大网络。而物联网是的英文缩写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即物物相连的网络。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单地说,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四、物联网是一个新的江湖,一个比互联网大太多太多的江湖

互联网在20多年来帮助人们解决了信息共享、交互,几乎在瞬间颠覆了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把卖产品变为卖内容和服务,是个了不起的产业成就。雷军很早前曾说过:“未来没有所谓的互联网企业,未来每个公司都变成物联网公司。”这个江湖够大了吧。

但从分工上理解,互联网还只是物联网中的一部分,主要是IT服务方面。物联网因为其“连接一切”的特点(“连接一切”是马化腾在2013的WE大会上提出来的未来第一路标),它具有很多互联网所没有的新特性。比如,互联网已经连接了所有的人和信息内容,提供标准化服务,而物联网则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硬件融合,多种场景的应用,人们的习惯差异等问题。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需要更有深度的内容和服务,以及更加差异化的应用,也将更加的人性化,这也符合们不停地追求更好的服务体验,这是个亘古不变的刚需。

因此,也可以这样断言,未来所有的公司都是物联网企业。他们享受着物联网的各种便利,利用物联网工具和技术,生产物联网产品,为人们提供物联网服务。

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针对互联网的特性,专家总结了物联网应用中的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总之,我们可以发现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任何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和物联网概念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根据澎湃新闻杨漾《谷歌执行董事长大胆预言: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无所不能》、东方硅谷整合而成)

(1个打分, 平均:1.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