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Kernel for Modern Computer Architecture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东方的10月1日,我今天在开源sourceforge.net上创建了一个项目“Nano Kernel for Modern Commputer Arch”。这个Nano Kernel Engines的名字命名为“dengjiaxian”,就是“邓稼先”的意思。项目站点为: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dengjiaxian。项目版权为BSD License。

项目介绍为“Nano Kernel Engines Projejct is to provide a set of low level CPU engines for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CPU being covered are MIPS, PowerPC, x86, ARM, xScales and advanced network processors.” 。有时间我再修改项目介绍。许多东西都是边做边演化的。

希望对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有兴趣的读者多多支持。在项目选项时,一个选项是编程语言,我不得不选择了“汇编”(Assemble)。因此,只对C语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飘过:-)。

我会在弯曲评论同步更新状态,和有兴趣的朋友和参与的开发者,一起讨论。

(17个打分, 平均:3.82 / 5)

思科核心路由器CRS-1的研究(中)–转发平面(1)

思科核心路由器CRS-1的研究(上)一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CRS-1产品家族和组成的各子系统,然后着重试图分析了CRS-1的交换平面(Switch Plane)。交换平面是一个枢纽,将各种软硬件有机的,无缝的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通信系统。

思科核心路由器CRS-1的研究(中)将主要关注 CRS-1系统的转发平面(Forwarding Plane),或者数据平面(Data Plane)。在本文中,笔者可能将转发平面和数据平面这两个术语混用。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将会在思科核心路由器CRS-1的研究(下)阐述。

本文将会针对CRS-1 16LCC的转发平面 作为例子展开讨论。对于8LCC和4LCC 的细微差别,不会做特别的强调。

对于一个路由器或者交换机而言,转发平面包括了其重要的逻辑或者智能–(1)接收一个数据报文从各种各样的物理介质端口;(2)转发平面做出决定;(3)根据决定,把该数据报文通过交换平面送往另外一个端口。

路由器做得再花哨,性能再强,上述的三个要点是不变的。

交换平面是为转发平面 提供交换服务的,例如从一个物理端口跨越系统抵达另外一个端口。

控制平面也是为转发平面提供服务的,例如路由和各种设置与管理服务。例如,定时的产生最新的路由数据RIB(Routing Information Base),并把数据传送到转发平面,从而产生转发数据FIB(Forwarding Infromation Base)。FIB可以简单的认为就是RIB在转发平面的一个变种,例如如何组织从而使得可以做非常迅速的查询,例如,在边缘路由器中,因为需要转载的FIB的空间不需要特别大,常使用TCAM的方式。

FIB就是所谓的“转发平面做出决定”时的依据,从而知道一个数据报文要往哪里去。。。

与交换平面一样,转发平面也是一个概念或逻辑实体,而非一个具体的物理实体。

不同的通信设备的转发平面,在具体实现时,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器件或者子系统中。

从笔者曾经撰写的思科ASR1000和QuantumFlow的战略研究的分析文章里,读者可以发现,ASR1000采用了集中式处理的体系结构。所以数据报文都从线卡,在经过一些初步处理后,送到ESP卡上的QFP芯片去做处理和任何转发的决定。线卡(SIPs)基本上不参与任何决定。换言之,线卡上没有FIB数据库。在ASR1000的QFP芯片体系结构中,赫然的设计了TCAM的接口。接在这个TCAM接口上的TCAM就是存放边缘路由器(Edge Router)的FIB的。

在CRS-1核心路由器上,转发平面是什么?下面是一个从平面角度来观察CRS-1的结构图。

CRS-1逻辑上的转发平面在物理子系统的层面上,就是一系列的40Gbps的线卡(Line Card)所组成的。

如果以16LCC为例,就是16个线卡。8LCC就是8个线卡;4LCC就是4个线卡。

因此,我们说16个线卡组成了16LCC的转发平面。

要强调的是,这16个线卡是并列的,没有依赖关系的。换言之,CRS-1的转发平面是由16个独立的小转发平面共同构造成的这个整体的转发平面。

每个线卡都能单独的做出转发的决定,不需要另外其他线卡的协调。

这与CRS-1的交换平面是一致的。在交换平面中,是8个独立,并行的交换平面构成了整个CRS-1的交换空间。

这与思科的ASR1000基于QFP的集中式处理的转发平面是一个巨大的区别。换言之,路由器的FIB和相应的对FIB做查询的高级处理都在各个线卡部分完成。这16个线卡中的每个线卡都具备相等的,足够的路由信息,从而可以做出转发仲裁。

数据报文在离开线卡之前,系统已经完全知道应该将此报文,通过交换平面,送到哪里去(另外的线卡,或者管理平面的端口)。

(5个打分, 平均:5.00 / 5)

海外学人-董英飞教授

image      董英飞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电子工程系副教授。董教授分别于1989年和1992年获得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并于2003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其博士导师是Zhi-li ZhangDavid Du教授。

      董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等。点击这里进入董教授主页。他的联系方式是:

 

Yingfei Do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Hawaii,
E-mail: yingfei at hawaii dot edu
Office: Holmes Hall 442
TEL:  (808) 956-3448 (Work)
FAX: (808) 956-3427

(2个打分, 平均:3.00 / 5)

木瓜移动(Papaya Mobile) 。 沈思 。美女

木瓜移动(Papaya Mobile)是一家位于北京,专注于手机社区的初创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创办人为来自两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同班同学。其中CEO为沈思。沈思,16岁考入清华计算机系;毕业后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机和管理学双硕士学位;2004年加入刚刚上市的Google,曾担任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2007年回到中国参与创建谷歌中国的移动部门。那一年,她27岁。另一位创始人在高中曾多次获得信息奥赛金牌,在过去的几年里创办过成功的手机网游公司。公司其他大部员工均来自清华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

木瓜移动的应用多为交互式互动应用,例如照片共享,手机聊天,手机聊天室等。另外,也出版了几款不错的游戏,例如”papaya farm”。papaya farm类似于在互联网上的“开心农场”游戏。目前papaya farm在iPhone免费程序中排名第7。相当的不错。其他游戏和应用还包括Blackjack,Diamond等等。

在平台方面,木瓜移动的应用可以运行在谷歌的Android平台,和苹果的iPhone上。

另外,从非官方渠道消息,木瓜移动目前获得的资金支持来自北极光创投老总邓锋。

(5个打分, 平均:3.00 / 5)

Hillstone . Fortinet . Juniper高端防火墙PK!

(没有打分)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2)

第十回 早期的岁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

西南联大这个人,一半是工程师,一半是个文人。喜欢点文化人的事情。

在NetScreen,这算个毛病。NetScreen喜欢的是老老实实的,听话的工程师,而非文化人。

2001年底,NetScreen上市后,曾经制作了一个DVD,每个员工都发了一份。这个DVD记录了NetScreen从创业,到上市的一个过程。

很好,很生动。

很强,很优秀。

西南联大最喜欢这句话–

“We share the same vision; we share the same goal。”

这样的公司不成功,那就是见鬼了。

不这样的公司成功,那也是见鬼了。

创办人与一个公司早期员工的素质,一定是公司能否发展,壮大的不二法门。

如果创办人都不坚信自己的事业,谁还能相信?

21世纪,没有傻子。

20世纪,也没有傻子。

至少NetScreen没有傻子。

。。。。。。

西南联大把这个DVD裁剪成了五个部分。还煞费苦心的起了不同的名字。并且都上载到土豆网上了。

NetScreen在1997,1998(1)–不经意的你

NetScreen在1997,1998(2)–早期的岁月

NetScreen在1999-2000–成长的年代

NetScreen在20001–难忘的2001

NetScreen在2001/12/12–收获的季节

这些视频都是英文的。西南联大的英文不太好。

为了土豆的观众的幸福,他还费力做翻译。

他发现,邓锋和柯严的英文估计也都不如章子怡。

邓锋和柯严的有些句子他听十几遍,也不知道他们在说啥。

据说章子怡在美国一年就过了语言关,勇闯好莱坞。

据说与那个犹太情人吵架,都是用英文。

邓锋,柯严和西南联大应该没有这个自信。

NetScreen期间,官方语言就是中文。

工作上的讨论用中文;

工作上的吵架更得用中文;

你说章子怡狠不狠?!

需要融入NetScreen的文化吗,请学习中文。

这就是NetScreen的过去;但这不一定全是优点。

毕竟,大家都是他乡之客。。。。。。

英文的不足使得NetScreen的员工在不远的将来吃尽了苦头。

但当时的人们没人注意;没人提醒。。。。。。

  

陈廷川: 我们遇到不少成长中的烦恼和痛苦。。。

【画外音:一个萝卜多个坑(Employee wore many hats】

Brian:那时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还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我碰巧问,咱们的人力资源部在哪里,我需要填个表?我得到的回答是:为什么问我?就是你,你就兼职HR的工作。

柯严:我们不是一个讲究排场的公司,比较简朴。

邓锋:在公司开始的阶段,我们非常节省。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尖上。我还记得第一次购置一些家具的时候的事情。。。

Greg:。。。那些办公室的墙全是令人恶心的,黄黄的旧墙。。。

邓锋:总共花了只有50美金,搭了20-30个小办公室。

柯严:大家都有点埋怨。。。

邓锋:我们很快就做出来NS-100和NS-10两款产品,并且,1998年10月,我们还请来了CEO Robert Thomas。

Robert:1998年的10月,NetScreen总共38个员工。几个做市场的;几个做销售的。32个中国工程师:–)锋和严非常坚信他们在做的事情。公司创建才一年。1998年的6月他们已经开始在销售产品。
才9个多月,研发速度惊人,确实是个奇迹。
。。。。。。
邓锋: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是。。。

Greg:VSMedia。

邓锋:我们接到一个电话,说我们的产品有问题,必须解决。

Greg: Sure enough,NetScreen从来不怕挑战。我们带着NS-100就去了。最后我们搞定了,网络通了。。。他们的员工很高兴,说你们想看看我们的网站嘛?我说,那当然!

邓锋:那是个成年网站!!!:-)

Greg:那是个黄色网站!!!:-)

邓锋:我们事先确实不知道:-)

Greg: VSMedia的意思是Very Sexual Media

【画外音:VSMedia现在似乎不是黄色网站了。】

【参阅全文:新浪博客: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

(3个打分, 平均:3.67 / 5)

海外学人-张志力教授

image      张志力现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Twin Cities)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正教授(讲席教授,Chaired Professor)。张教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并于1992年和1997年获得美国麻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导师是Don TowsleyJim Kurose教授。

      张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通讯和网络,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应用等。点击这里进入张教授主页。他的联系方式为:

 

Zhi-Li Zhang,  Qwest Chai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4-192 EE/CS Building, 200 Union Street SE
Minneapolis, MN 55416
Office: EE/CS 6-187 and DTC 486
Phone: (612) 625-8568  Fax: (612) 625-0572
E-mail: zhzhang (at) cs (dot) umn (dot) edu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1)

第九回  起初不经意的你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沙家浜》

 

  

邓锋:嗨,我是锋。

【画外音:邓锋确实很阳光,有感染力。】

柯严:我的名字是柯严。我们认识许多许多年以前。(那时我们才18岁)。。。

【画外音:柯严就这样,说什么都不会特别喜形于色。】

邓锋:严与我是一个宿舍的。我还非常清晰的记得(清华)大学入学那一天,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

柯严:那是1981年的秋天。。。

邓锋:那天,柯严迟到了。。。

柯严:我倒是不记得我那天有没有迟到。【英文发音很难听清楚。I wasn’t sure about …that I was late.】

邓锋:我坚信柯严和我天生就是要创业的人。

柯严:邓锋给我打电话。说要在一起非常认真的合计合计一个创业计划的事情。

邓锋:我们在附近找了一家KFC肯塔基快餐店。我们每个周六都去那里碰面。那是个很好的谈论高科技创业的地方。在KFC这样快餐店吃饭聊天,我们不需要太担心有人会偷听走我们的创业计划。每次我都点原味鸡。柯严每次都点田园脆鸡堡。

柯严:1997年,我们(邓锋,柯严和谢青)正式注册了公司。

【画外音】起初公司的名字叫做Egis Communication Inc。注册于1997年4月18日。

邓锋:那时我们很相信我们讨论的将是一个很不错的产品。当然,在当时还是很难说服别人给我们投资

柯严:那时我们三个创办人(邓锋,柯严和谢青)开会商量,我们再坚持三个月。如果还是找不到投资,我们就不得不放弃。

邓锋:我还记得,(在寻找投资时),整个星期都睡不好。

柯严:我们很担心,压力很大。。。。。。

邓锋:97年的11月份,就是感恩节之后。我们终于获得了第一笔一百万美金的投资。

【画外音】NetScreen是1997年11月注册的。

【画外音】1998年,NetScreen发展到18个人。

柯严:在那些早期的日子了,我们非常幸运的得到了许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团队。

邓锋:例如,Yuming(毛宇明)【注:现PaloAlto Networks共同创办人之一和首席架构师】

柯严:Jackson(童建)【注:现北京山石网络公司共同创办人之一,和CEO】

邓锋:Raymond(韦文)。【注:NetScreen ASIC设计部门总监,离开Juniper后,曾出任北京天融信网络公司CTO。】

柯严:Huang,Roger【注:黄广松,现为杰华科技Sigma的共同创办人之一。 Roger Lian,原NetScreen ScreenOS部门总监,来自台湾。现为网络安全公司Achiva的CTO。】

邓锋:Brian Kurt, Gegory和高奇(NetScreen的网络管理员。最早期的员工之一。做得一手好菜。是个福将。)

【画外音:The success of netscreen is due to its employees!】

柯严:我不认为他们是公司的雇员;而是认为大家一起都拥有这个公司。一起奋斗。

Roger Lian: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非常专注。专注于我们客户的要求。专注于系统提供的性能。

柯严:NetScreen的文化是一种致力于细节的文化。强调执行和贯彻力。

Roger Lian:贯彻,贯彻再贯彻。执行,执行再执行。

陈廷川(Ting):NetScreen的文化就是努力工作!【陈廷川,现为杰华科技Sigma的共同创办人和CEO】

Brian:非常勤奋的工作。。。

Gregory: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的工作。。。

高奇:每个人每天都工作的很辛苦,很晚。

Brian:几乎天天都这样。在晚上十点半,公司的每个人都还充满了旺盛工作热情和精力。

邓锋:大家很努力工作;每个人对公司的展望都是那样的一致和齐心协力。

陈廷川: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目标,同甘共苦。

【画外音:One Vision;One Goal!

Gregory:每个人都相信自己能对公司作出贡献,并且与公司共同成长。

Brian:我们要把事情做成!(We’re gonna make it happen)。

【参阅全文:新浪博客: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

(3个打分, 平均:3.67 / 5)

进化的艺术——Hillstone山石网科SG-6000-G5150产品评测

金秋十月,产品发布的黄金季节,山石网科抢先推出了新一代SG-6000系列产品。经过测试、分析,我对新产品很满意,很认同。正文是如实发布在报纸、网站上的。身边不只一个朋友/同事说,我写得倾向性太强了,会让其他厂商不爽,敏感的读者肯定也认为我拿了好处。冤枉!声明山石网科没给我一分钱红包,也没给我一个字资料。我写的文字,完全是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想,如果还说有倾向性,那就当作第三方的观点吧。

事实上,我真的认为,就我了解的各家已发布产品的情况,安全圈里,山石网科在产品技术方面的水平已经不亚于华三、华赛。希望他们能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做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提升国内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形象。 

原文发布于《计算机世界》

  与信息安全行业内众多老牌厂商相比,Hillstone山石网科(以下简称“山石网科”)是个年轻的企业。短短几年内,该公司成功发布了SA、SR两大系列共十几款产品,可以提供企业级至电信级的全方位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作为后来者,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具有前瞻性的产品设计思路,就是山石网科的制胜法宝。近日,该公司即将发布最新的SG-6000系列产品,再次将这一优势演绎的淋漓尽致。

  感谢山石网科在产品发布前为实验室提供了测试样机,让我们有机会在第一时间与读者朋友们分享最新鲜的测试感受。这是一台型号为SG-6000- G5150的产品(以下简称“G5150”),采用2U规格设计,定位于中高端。产品前面板设计得很漂亮,不过右侧4个扩展槽位更吸引人。G5150可以支持类型众多的扩展模块,用以增加整机接口数量或业务处理能力。面板左侧分布着4个千兆电口与8个千兆SFP接口,加上USB、AUX、控制口和状态指示灯,显得很紧凑。此外,该产品还配备了互为冗余的两组热插拔电源,以满足运营商、IDC服务提供商等电信级用户的需求。 

多核Plus G2:全新的系统平台

毫无疑问,模块化设计是SG-6000系列产品最吸引人的地方,而其基础则是改进后的多核Plus G2系统平台。该平台延续了上一代的设计理念,强化了以交换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在硬件体系架构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在多核Plus G2系统平台中,接口与处理器都是交换矩阵上的节点。理论上,只要交换矩阵的转发能力不成为瓶颈,就可以继续加入业务处理及接口节点,无缝拓展产品的整体处理能力。由此看来,新平台不但引领了山石网科产品线的升级,也为更高端的分布式产品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该公司坚持采用这种在数据通信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理念设计安全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着数通与安全的融合趋势。

 

 

  而对于用户来说,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允许其量体裁衣,根据自身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配置。就以G5150为例,如果用户需要更多的接口,那它可以额外再扩展出32个千兆口或4个万兆口。借助于强大的交换矩阵,用户甚至可以在接口间划分VLAN,实现三层交换机的功能;如果用户需要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选配AV应用处理模块,将病毒过滤的任务彻底卸载走,从而提升G5150的整体性能。这种解决方案的实际效果,在后面的测试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如果用户需要的是严格的法规遵从,也可以选配存储扩展模块,在本地保存日志、访问记录及审计信息,从而节省架设外置服务器的高昂投资。

  先进的硬件架构必须配备有与之匹配的软件环境,才能稳定、高效地发挥出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SG-6000系列产品内置了山石网科最新发布的StoneOS 4.0软件平台,为业务的分布式处理做好准备。我们注意到,防火墙、病毒过滤等功能模块在StoneOS 4.0上已经很好地做到并行处理,测试中处理器各个核的负载都比较平均。从整体测试结果来看,该系统对锁的处理无疑是很成功的,在保证业务高度并行的同时拥有比较优秀的性能。

UTM Plus:不仅仅是安全

与全新的多核Plus G2系统平台相对应,SG-6000系列产品的上层业务模块也有了较大规模的扩展,在原先防火墙、抗攻击、VPN、防病毒、流量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IPS与上网行为管理两大组件,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在这套方案中,基于角色与行为的控管模式被发扬光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IP+端口方式难于理解、配置的瓶颈。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可以通过静态关联、Web认证、VPN接入认证等方式与角色进行绑定,动态获得基于用户或用户组的访问控制及审计策略。管理员在进行日志审计时,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用户及其行为,大大简化了复杂的定位流程。这种控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端点准入与事件管理两种功能。

  山石网科将整套解决方案中作用于应用层的组件集称为UTM Plus,也许就是想突出带宽管理、上网行为管理等对传统UTM功能补充的重要性。正所谓安全离不开管理,行为管理可能不属于安全范畴,但一定是达到安全目标的途径之一。UTM Plus中的上网行为管理功能完全基于应用层协议实现,目前支持包括网络游戏、即时通信、在线炒股、P2P、流媒体等在内的200多种应用。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对应用流量进行整形,或是针对下载文件类型、页面关键字与URL制定访问策略,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及阻止用户访问不安全资源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UTM Plus中的上网行为管理模块还提供了一个包含39大类,超过2000万个域名信息的URL库。我们注意到,这个库中的数据显然进行过本地化工作,并按国内用户的习惯进行分类。山石网科为URL库与应用特征库提供了定期升级服务,这应该是保证管控准确性的唯一方法。

  对外发信息进行审计,防止机密外泄及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是UTM Plus中上网行为管理模块的另一大作用。该模块对HTTP、FTP、SMTP和主流即时通信类应用提供了由信令到内容层面的审计能力,莫说论坛发帖,就连163、Hotmail、Gmail、QQ邮箱等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Webmail发信都被囊括在内。妄想使用Gmail等采用HTTPS登录的Webmail逃避检查也是徒劳的,UTM  Plus内置的SSL代理可以截断所有单向验证的SSL请求,对解密后的内容进行控制、审计。也就是说,利用这个代理,一切基于SSL隧道的应用协议都被纳入控管范围,不会再有漏网之鱼。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内容审计功能开启时,客户端并不会得到任何提示,山石网科称会在产品正式发布时以告警提示和法律免责申明的方式加以完善。

性能:再攀高峰

  虽然G5150的性能看点在于AV应用处理模块和新加入的IPS功能组件,我们还是依照RFC 2544和RFC 3511规范,先对单纯开启防火墙时的系统性能做了考察。按惯例,测试分别在1条全通策略与199条阻断/1条全通策略的配置下进行。由于测试仪端口数的限制,在进行吞吐、延迟测试时只使用了4对千兆口发起双向线速流量。1条全通策略时, G5150的64Byte帧吞吐量超过2Gbps,此时延迟仅为7.2微秒;当帧长大于256Byte时,系统吞吐量就能够达到8Gbps线速,延迟最大时也低于30微秒。而在HTTP性能测试中, G5150每秒HTTP新建连接数高达104272TPS,并可同时维持400万个连接。即便加载200条策略,设备依旧可以保持原有性能,各项指标都没有明显变化。

  为了尽量模拟真实环境,防火墙在随后的测试中都保持加载200条策略的状态,带着业务进行测试。G5150集成的IPS模块基于多种协议,截至测试时最新版的特征库共包含了3187条规则。我们开启了针对双向流量的入侵防御功能,使用思博伦通信提供的Avalanche2900应用层性能测试仪模拟真实用户,生成不同类型的HTTP流量,考察此时系统的性能。G5150在这部分有着相当漂亮的表现,实测得的HTTP可用带宽高达3031Mbps。我们分析,IPS、上网行为管理与防病毒模块应该共享同一个协议分析引擎,这也是做到高性能的唯一途径。

   性能再次提升的奥秘来自于型号为FEC-AV-60的AV应用处理模块,它要占去两个扩展槽的空间。只要在G5150上安装好这个模块,病毒过滤功能就将自动切换到扩展卡上完成。为模拟更真实的负载流量,我们将Avalanche2900模拟的客户端行为改为使用HTTP下载一个1MB大小的EXE文件,此时测得的HTTP最大可用带宽为2125Mbps,这个成绩已经超越了去年同期测试的高端产品SA-5050。另一方面,当带宽稳定在最高值时,处理器占用率一直在40%左右抖动。也就是说,系统平台还有资源处理病毒过滤之外的业务。我们在此基础上打开了IPS模块进行验证,HTTP最大可用带宽维持在2106Mbps,与之前只开启病毒过滤和防火墙时基本一致。由此可见,AV应用处理模块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提升平台的综合性能,而不仅仅是增加病毒过滤处理能力那么简单。

(山石网络SG产品系列一览)

 

(4个打分, 平均:3.00 / 5)

海外学人-梁启联教授

image      梁启联现为美国阿灵顿得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梁教授1993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子工程系,1996年获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并于2000年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任教UT Arlington之前,他还曾在位于加州圣迭戈的休斯网络系统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从事研发工作。

      梁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及网络,和通信理论等。他指导过的博士毕业生有Lingming Wang,Haining Shu,Qingchun Ren等。点击这里进入梁教授主页。他的联系方式为:

Dr. Qilian Liang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Office: 541, Nedderman Hall
Telephone: 817-272-1339
liang@uta.edu

(16个打分, 平均:5.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