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 。恒扬科技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恒扬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网络安全的初创公司,成立于2003年。其创办人皆为从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出来的一些技术骨干。其中包括:

李浩,创始人,市场总监。1998~2002年,任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从事程控交换机以及数据通信产品的研发,期间主要从事GSR(吉比特路由器)产品、10Gb网络处理芯片等数据通信产品及集成电路芯片的项目规划与设计。2002~2003年,任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任产品经理,主要负责规划华为数据通信、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1998年获得北方交通大学电气系应用电子专业学士。

邓子星,创始人,IP委员会主任。1998~2003年,任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从事电信及数据通信产品的研发,期间参与了交换机、NGN、综合接入、高端路由器等多个产品的系统规划与设计。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有7年的工作经验,作为主要设计者,带领团队成功设计了多款网络处理芯片。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

冯国军,创始人,研发总监。1998~2003年,任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期间主要从事高端万兆IP平台的系统架构研究、高速高性能硬件平台的实现等。在通信领域硬件系统架构设计方面有7年的工作经验,是国内最早研发成功并已规模商用的万兆路由交换机硬件平台的主要设计者。1998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精密电子专业学士

在管理团队中,技术总监(CTO)也是来自华为:

陈鹏,技术总监。1997~2003年,任职于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华为公司印度研究所。2003~2005年任职于华为3Com公司。期间负责了路由器、安全产品的软件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开发管理。陈鹏在IP网络设备的内核操作系统、协议栈和网络安全方面以及中型软件团队管理有9年的工作经验。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从这些人的介绍来看,都曾是华为数据通信线的精英骨干。也不知现在任正非同学是否已经成立了“打恒办公室”。 

在创办人里,读者要注意李浩的经历。他曾经做过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在硅谷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Title。但在华为,是一个非常高和(或)重要的位置,而非硅谷工程师眼里的打杂的Produt Manager。在华为,这个位置其实是负责一个产品线,从定义,立项,预算,执行,推出,最后市场等等的负责人。类似于硅谷通信公司中一个产品的PLM。

从恒扬科技的产品看,分为三大类:1. 基于FPGA的加速卡,主要是做一些传统网络防火墙的加速,新意不是很大。不过做公司,要的是市场而非发科研文章,没人关心有无新意;2. 网络分量设备,这个有点意思,感觉是为国安部和长城防火墙等量身定做的,有兴趣的读者应该多了解一些;3. 交换机设备。

从公司的产品介绍等,感觉是一满有活力的公司。希望恒扬科技成功。

(6个打分, 平均:4.33 / 5)

无尽的吟唱

在大荣的BLOG上看到一篇文章《Web2.0看来还是很难取代新闻界》,贴一篇原来的文章

-------------------------------------------------
蒙古族人民的史诗传统源远流长,其中,最能代表蒙古族史诗发展水平的最优秀作品,当数英雄史诗《江格尔》(我国少数民族著名的三大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江格尔》主要流传于新疆一带的蒙古族卫拉特人中。在蒙古国的卫拉特人和喀尔喀人,以及俄罗斯联邦的卡尔梅克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都有流传。它热情讴歌了以圣主江格尔汗为首的勇士,为保卫以阿尔泰圣山为中心的美丽富饶的宝木巴国,同来犯的形形色色凶残的敌人进行英勇而不屈不挠的斗争。

《江格尔》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尤其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最后成为一部大型史诗。《江格尔》演唱开始成为蒙古民间史诗演唱的主体内容后,出现了专门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

《江格尔》是精湛的诗歌艺术作品,它具有蒙古族诗歌的高度的艺术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江格尔》演唱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演唱艺人江格尔奇是天才的民间表演艺术家。演唱《江格尔》不仅有唱词、唱腔、表情和动作,而且还有乐器伴奏。唱词以富有旋律节奏的诗歌为主,其间还插入精简的叙事散文。江格尔奇的唱腔有十多种,有的人用多种唱腔演唱《江格尔》。江格尔奇常用的乐器是陶布舒尔琴(与冬不拉不同),他们边唱边弹琴。边跳卫拉特蒙古单人舞“贝叶勒格”。《江格尔》演唱成为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江格尔奇们对蒙古族诗歌、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发展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江格尔》这样的口传史诗,正是有了江格尔奇几百年来的对它不断的添加、丰富,渗透进其所在时代的特点,成为跨越多个时代的映照和记录。

《江格尔》独特的创作、传播方式(口传文学),是他能够在蒙古族生活的广大地区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与汉族统治和精英阶层为了政治统治目的而树立的英雄形象,采用自上而下的说教传播方式不同。《江格尔》所塑造的英雄勇士形象本身就源自蒙古族在历代历年的长期征战和反抗的过程,又经过无数江格尔奇和听众的添加不断得到丰富,升华为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的英雄群体,并且创造出宝木巴这样的理想国,这种产生于生活,丰富于生活的精神传播,是自下而上的升华;也就是说,古代蒙古族经受了在特定历史环境和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游牧文化的锤炼,不断地概括化、定型化,建构了蒙古民族主体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在尚无文字记录的时代,蒙古族游牧的生活习性,让《江格尔》迅速得到传播,同时又影响了在广阔区域生活的蒙古人民。在从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一直发展到现代社会的漫长历程中,滋养了蒙古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支撑着他们战胜灾难、战乱。

《江格尔》在蒙古族中的传播,就是以史诗的说唱形式将其理想追求、心理趋向以及好恶褒贬等内化为民族主体心理的内在机制,通过内化而实现其社会化,从而形成民族的价值体系、道德标准、行为习惯,反过来,又更深层地内化为整个民族主体的心理尺度,成为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中对待人、对待自然界的一种行为规范。

尽管现代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现代蒙古族的思想观念、精神品格与古代蒙古族相比,有了不可比附的升华和发展,但其精神文化的最核心的品格却依然流动在现代蒙古族的精神“血脉”之中。蒙古族民族精神如此之大的生命力,恰恰正是口传、内化、扩散影响一代代的蒙古人民,并且使得整个蒙古族的精神世界趋同。

观察当代互联网的传播和对当代人类的影响,颇有神似英雄《江格尔》的创作传播。互联网经历了Web1.0到Web2.0的时代,区别于以前网站的内容和服务主要是有网络经营者来向用户提供的网络服务模式(WEB1.0),所谓的WEB 2.0,强调用户既是网站内容和服务提供者,又是这些服务和内容的消费者,如BLOG,YOUKU, BBS等等。正是这种平等、交互的方式,内化、扩散、趋同着广大的网民,使得有不同精神世界、价值体系的网民分开成不同的群体,群体内部个体又趋同聚类成相同的群体。动观WEB2.0兴起短短数年之间,BLOG(网络日志)SNS(社会网络)的风起云涌,不正是快速再现了《江格尔》产生内化于蒙古族/又影响着蒙古族的过程。

(没有打分)

这个不错:eBay为黑色星期五定做的动态在线交易图

image      美国感恩节是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五,是所有商家节日销售的开始。这一天,很多商家都选择凌晨或者清早开门迎客,就指望着这一天开个好彩头,巴望着感恩节到圣诞节这一个月之间的销售能为全年添上一笔。因为开门的时候天还漆黑,所以商家叫这天“黑色星期五”。这一个月之间,美国人的疯狂购物很像中国的置办年货,很多商家这个月的销售额能占到全年的四分之一。只不过,咱们置办年货没有说一声令下,某一天统一开始大家出动开始抢购,而老美有这么个“预备、冲”的一天。

      不过吸引大家血拼可不是实体店们的专利。网上购物兴起之后,很多商家又推出了虚拟星期一(Cyber Monday),也就是感恩节过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大家都从家里回来上班了,但您也别闲着,在公司里也用用公司的网络来买点东西。传统的零售商和百货公司如沃尔玛、百思买、西尔斯等等都推出了自己的网站购物。网络新贵们如亚马逊、eBay当然更加不会落后。除了价格跳水,商家自然要营造出适合顾客购物的环境——就是说,让您想要什么就找到什么;找到什么都觉得价格不错很便宜;就算不想要什么,店家也帮您选点什么看看;就算不来购物,也愿意来逛逛(只要逛逛就可能管不住自己不是)。

      这不,为了吸引人气,eBay推出了一系列促销手段,比如推出iPhone的应用,和微软合作在IE8里面直接给折扣。为了吸引如笔者这样的乏味技术人士,eBay又推出了黑色星期五的全美的动态在线交易图,基于全美大约33000个邮编,显示黑色星期五这一天美国各地的买家和卖家交易分布。买卖越频繁,颜色越红。

      该地图的网址是http://www.ebayholiday.com/black-friday。从这份地图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这份地图基本反映了美国的人口分布(同时也是上网人口分布,可以认为美国互联网比较普及),反映了美国的城市带和经济发达地带(比如东北部,加州沿海,德州等),也可以为开设实体店提供参考等等。

      很自然的,大家就会想,其实淘宝也可以这么做,比如提供某个黄金周集中优惠时段的类似交易图,肯定很有趣。不过,如果淘宝这么做,别忘了提供台湾和藏南的数据,哪怕用户数很少很少——显然,基于邮编就不行了。

(2个打分, 平均:4.00 / 5)

中国若干高校计算机系系主任简介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 孙茂松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理解,中文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梅宏教授。研究方向为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等。

北航计算机学院院长:马殿富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协同工作环境、网络计算、计算机科学可视化等。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李宣东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测试与验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过敏意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并行编译与算法,普适计算,嵌入式软件的优化编译,生物计算与生物信息学,软件工程。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何炎祥教授。研究方向为分布并行处理,数据开采,移动计算,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等。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周兴社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计算、分布实时计算、普适计算。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徐晓飞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数据库、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知识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金海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处理,存储系统等。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邹鹏教授。研究方向为分布式系统,并行计算等。

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系主任 张大鹏教授。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处理等。

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 张伟荦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系统,数据挖掘和电子商务系统等。

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吕自成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系统,分布式系统等等。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陈越教授。研究方向为曲面重构、曲面造型、微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注:陈越,女。1967年生于北京。199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同年8月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研究生院,1992年取得数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数学博士学位。1996年底回国,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1999年转入浙江大学计算机系。】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臧斌宇教授。研究方向为编译优化及并行化编译,嵌入式平台设计

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孙济洲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等。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院长:袁晓洁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软件工程、信息系统集成、Web检索与挖掘。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继武教授。研究方向为 多媒体信息安全、数字水印与信息隐藏、多媒体信号处理。

厦门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李翠华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视频与图象处理、小波变换理论及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数字水印处理。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胡亮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分布式系统等。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胡斌教授。研究方向为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国杰教授。研究方向为并行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组合优化、人工神经网和遗传算法等。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孟祥旭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人机系统与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形学、CIMS、CAD/PDM。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德毅教授 。研究方向为隶属云模型,智能控制,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和数据场等。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iSuppli分析iPhone 3G S的材料及制造成本为178.96美元

 文章出处:与非网
由于新款iPhone 3G S手机的材料成本及功能与上一款iPhone系列手机几乎完全相同,人们可能会认为该产品所用的零部件也不会有多大变化。但经过iSuppli公司拆机分析团队的拆解,发现其零部件及供应商有一些有趣的变化。“苹果公司推出的新款入门级16Gb iPhone 3G S手机的材料成本为172.46美元,制造成本为6.50美元,即总成本为178.96美元,” iSuppli拆机分析业务总监兼首席分析师Andrew Rassweiler说。“iSuppli根据 2008年7月的零部件价格对原先的低端8Gb iPhone 3G手机的成本估计是174.33美元,略低于iPhone 3G S 手机178.96美元的总成本。尽管16Gb iPhone 3G S手机的零售价格为199美元,与原先8Gb iPhone 3G的价格相同,但业务提供商为这款手机支付的实际价格则高得多——这也是无线通信行业普遍采用的商业模式,即通过月服务费的利润来补贴支付给苹果公司每部手机的费用。”
下图所示为iPhone 3G S手机的主要零部件成本一览表。

本报告中的成本数据只包含iPhone 3G S手机的材料成本,不包括其它成本,如软件开发、运输与分销、包装,授权许可费以及每部手机的各种附件成本等。
今年的手机款型
除了速度更快,与旧款3G手机相比iPhone 3G S还支持视频捕捉功能,它带有一个能够自动对焦的300万像素摄像头 (以前为200万像素),以及一个内置的数码指南针。除此之外,3G S的其它硬件功能则与以前的3G手机相差不大。“从零部件及设计来看, 3G手机与3G S手机极其相似。苹果公司利用这种相似性使材料成本达到最低,同时抓住电子零部件市场价格下滑的时机,推出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多及性能更好的产品,而材料及制造成本则只是高出少许,”Rassweiler说。“然而,与一年前推出的iPhone 3G相比,iPhone 3G S在零部件的选择上又有明显的不同。”
Broadcom和Dialog挤身iPhone
iPhone 3G S手机在硬件上较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使用了Broadcom公司的单芯片蓝牙/FM/WLAN,成本5.95美元。将所有这些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中,表明这一行业正向更高程度的集成化发展。以前的3G使用两个部件来实现这些功能:一个是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的WLAN芯片,另一个是Cambridge Silicon Radio (CSR) 的蓝牙IC。Dialog Semiconductor公司的电源管理IC也首次应用于iPhone系列3G S手机的应用处理器。Diaglog芯片取代了3G中使用的NXP Semiconductors部件,成本估计为1.3美元。
STMicroelectronics和AKM在3G S中占一席之地
为了实现数码指南针功能,iPhone 3G S中增加了两个三轴部件:AKM Semiconductor公司的电子指南针和STMicroelectronics公司的加速器。STMicroelectronics部件使3G S可判断设备的方位和倾斜度,AKM传感器则可检测设备相对于磁北的移动,使3G S能够根据用户所面对的方向对显示屏上的地图重新定向。
Infineon和TriQuint地位稳固
iPhone 3G S手机推出之前,人们普遍认为Qualcomm可能取代Infineon Technologies AG,为其提供关键的基带芯片。但是,Infineon以其PMB8878基带芯片不可动摇地在3G S中占据重要位置,它在3G S部件成本中占13美元。TriQuint作为3G电源放大器模块供应商同样地位稳固,它支持3G S电话三频HSPA功能。
成本最贵的零部件
Toshiba的16Gb MLC NAND闪存成为3G S手机中成本最高的单项设计,为24美元。供应受限使NAND闪存的价格几个月来不断上升,Toshiba的这一设计为3G S手机所采纳将带来可观的利润。虽然Toshiba是这款被iSuppli拆解的3G S手机的NAND供应商,但苹果公司也可能采用其它供应商来提供这种部件,最有可能的是Samsung Electronics。Samsung仍然保有其iPhone应用处理器供应商的位置。iPhone 3G S的零部件中价格最贵的几种部件依次为NAND闪存、显示模块及触摸屏组件,应用处理器位列第4,为14.46美元。应用处理器为iPhone 3G S速度的提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3G手机中,该处理器使用一个时钟速度为400 MHz的ARM RISC微处理器;在3G S中,时钟速度则为600MHz。
iSuppli拆机分析业务介绍
欲获取iSuppli对iPhone 3G S手机拆解的相关图片,请访问:http://www.isuppli.com/NewsDetail.aspx?ID=20398。为何世界顶级技术公司都使用iSuppli公司的拆机服务?因为iSuppli拆机分析团队是业内最有经验的队伍,他们利用大量的数据和专门知识来完成拆机分析——通常只有专业的宽线市场研究机构才具备这样的实力。iSuppli的拆机分析团队拥有不同领域的25个专家,他们都具有强大的电子行业背景以及深入的设备及零部件分析专业知识,能够深刻地理解电子设计及产品成本。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Advanced BGP Convergence Techniques

(2个打分, 平均:3.00 / 5)

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颜宁

颜宁 1977年11月生,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0年获学士学位,并被授予“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称号。同年9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学习,2004年12月获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其博士指导教授为目前也已经回清华生物系任教的原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施一公(现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

  攻读博士期间,颜宁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由于对线虫及果蝇细胞凋亡通路工作机理的杰出研究成果,获得2005年由Science杂志和GE Healthcare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该奖项专门用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生命科学博士毕业论文,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只有5人入选。

  近5年来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及综述文章17篇,其中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综述文章于Annual Reviews、Cell,第一作者文章8篇,包括1篇Nature,4篇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1篇Molecular Cell, 1篇JBC和一篇Cell Cycle。

  2007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目前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胆固醇代谢通路的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析,以及与重要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最新消息:】

在笔者撰写这篇介绍文章的当天,一条新闻脱颖而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医学院颜宁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合作解析了甲酸(formate)通道FocA的高分辨率结构,研究结果11月26日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于《自然》(Nature)。”。恭喜颜宁教授!

其英文摘要如下:

Structure of the formate transporter FocA reveals a pentameric aquaporin-like channel p467

The formate–nitrite transporter family, of which FocA is a representative member, is known to transport short-chain acids in bacteria, archaea, fungi, algae and parasites; however, the structure and transport mechanism of these transporters remain unknown. Here, study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Escherichia coli FocA reveals that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FocA closely resembles that of aquaporin, suggesting that it is in fact a channel, rather than a transporter.

Yi Wang, Yongjian Huang, Jiawei Wang, Chao Cheng, Weijiao Huang, Peilong Lu, Ya-Nan Xu, Pengye Wang, Nieng Yan & Yigong Shi

(4个打分, 平均:4.00 / 5)

海外学人–王玉素(Yusu Wang)

王玉素(Yusu Wang),现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助理教授。王教授1998年从清华计算机系毕业并获得杰出毕业生称号;之后赴美国杜克大学计算机系学习,并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获得其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为Shape Re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in Structural Biology Applications。博士指导老师为Pankaj K. Agarwal(目前的系主任)和Herbert Edelsbrunner教授。其博士论文在2004年获得杜克大学最佳论文奖。

王教授从杜克大学博士毕业后,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做了一年博士后,然后在2005年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系。

王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图形学,计算几何,生物信息学等等。

从王教授在OSU的主页上信息可以得知,其在2008年获得了NSF Career Award。这意味着其Tenure(终身教职)基本落实,并且具备一笔不错的科研资金。

对图形学,计算几何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申请RA的职位。

王教授的联系方式为:

487 Dreese Lab
2015 Neil Ave.
Columbus, Ohio 43210

Phone: (614) 292-1309
Fax : (614) 292-2911
yusu at cse dot ohio-state dot edu

(3个打分, 平均:4.67 / 5)

浅谈组织与个体

在C114上看到一篇对HP收购3COM的评论,其中一句:“在组织面前,个人太渺小”,有感而发。

组织与个体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组织与个体之间博弈、互相促进的不断轮回、螺旋上升,最终到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过程。再然后……. 也许是四分五裂的崩塌,最终又开始从个体到组织的宏大轮回。

组织的形成、发展和扩大

     远古,刚刚从野兽的利爪、自然的淫威下站起来的古人类,自然结成了以母系为核心的社会单元,只是这个社会单元太小,小到如同群居的猎食动物一样,要通过气味、爪痕等来标记势力范围。小到如同群居的食草动物,要通过放弃病弱个体来换取整体的生存。古人云“保暖思淫欲”,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情况下,人类有了对生死/自我/群体的意识,有了宗教/艺术/文化的区别于动物群落的精神生活,因此有了对种族(宗族)的认同和传承,因此,古人类群落之间的通婚,带来血缘更广泛的联系,以家庭为单位的组织扩大到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人类组织得到扩大,组织内部也有了更加细化的分工和合作。通过组织形成的生存能力,超越了个体之间简单的加和,人类有了更大获取食物、抵御自然和猛兽的能力,甚至有了影响自然、改变自然的能力,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的行为只能在人类组织一定程度上壮大的情况下存在,因为种植和饲养是对食物的更长期的“运营”,必然需要组织之间的分工,以及对从事未来“运营”工作的组织成员的前期“投入”,这在捕猎羚羊野牛现杀现吃的狮群,绝对不可想象,在“今日抓今日有”的早期人类,一样不可出现。种植和饲养是远古人类改造自然的壮举,也极大提升了人类组织的生产能力和生存能力。“种族扩张”是生物的本能,人类也不能免俗,氏族内部的组织成员数量得到快速增殖,这是组织能力和组织成员数量之间互相促进的快速过程,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物质/资源(主要是食物)有了剩余,一部分组织成员可以脱离生产,从事宗教、文化等工作,也有了对剩余物质的占有。这样组织有了层级化的基本条件和实际需求。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差别、促进和互相依赖也越来越强烈。

      从氏族到部落,从部落到早期国家,再到有了严格政治意义上的国家,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分工也越来越专业和细化,组织成员的层级/等级也越来越复杂和严格,组织所拥有的职能也越来越广泛,为内部个体提供的服务和管制也越来越多。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形成过程大多如此,只是组织化/制度化的程度不同而已。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对个体个性的管制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就形成了战无不胜的军队体系和生产力大幅提升的供给体系,最终横扫中原、兵至岭南一最终统天下。但是横征暴敛的对个体极端压制,导致组织与个体之间的不和谐,所以统治延续不到二世,秦帝国的组织崩解了,却创立了绵延数千年的封建政治制度,这数千年的历史,波波折折、分分合合,起伏跌宕精彩纷呈,但是放在生物界的历史中,不过千年一瞥,生产力水平并没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不论国家还是社会的组织形态,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有的不过是一朝一代对封建统治的不断强化,进而根深蒂固。

       英国的一声炮响,掀开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历程,伏尔加河的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拉开序幕。从历史尘埃的细节中退出。远观人类近现代的发展,是在生产力水平极大提升后,对组织形态/模式/制度等等新的要求,也是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博弈、互相要求和互相促进的过程。从蒸汽机到电力的发明,从计算机到现代通信的发展,从流水线到CMIS/FMS,这些是在生产领域组织形态的变迁。从集中供水体系到电力网络,从银行到邮局,这些是在生活服务领域组织形态的变迁。总而言之,在生产生活中,组织越来越庞大,个体越来越渺小,好比《2012》中巨无霸“太空船”的齿轮,渺小但重要。

     这是一部组织形成、发展和扩大的鸿篇巨著,全球皆是如此,只是限于各地各时的自然人文条件不同,组织和个体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东方社会的集团化,西方社会的个体自由化。组织/个体发展的终极形态,在很多的科幻电影中都有描述,典型的就是《机器人瓦力》中,逃离地球的人类,在太空船中无忧无虑的生活,吃喝拉撒、甚至传宗接代都依赖机器,依赖组织。在哲学思想中,事物是螺旋轮回,在中国古典思想中,讲“物极必反”,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再发展,也许是土崩瓦解的轰然崩塌,最终又开始从个体到组织的再次宏大轮回。

组织/个体关系在现代通讯IT行业的体现和影响

    通信,无论是PSTN、Internet、2G/3G…..,简单讲其实是人类沟通方式和具体某种沟通方式中的内部组织型式而已。IT,也不过是支撑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基础架构,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必然受到人类组织形态变迁的影响。在现代IT通讯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变迁和对应关系。比如最早的通讯是点对点的听筒,然后是网络化,IT的发展历程也差不多。

     在全球流行的“偷菜”、“抢车位”游戏,是SNS中的一种应用,其实也和组织/个体的变迁有相同脉络。在现在互联网的帮助下,组织广域化了,也碎片化了,原来在中国以“单位”为最重要的基层组织载体,早已解构,又重构成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组织形态,比如校友、学友、志同道合者等等,组织内个体的物理范围也扩展到全球,套用互联网曾经流行的话:“你不知道今天偷你菜的是不是一条狗呢?”。同时,个体对组织(圈子)也高度依赖化了,多少人半夜偷菜上班抢车位,催生了“带收菜”的职业,也发生了南京儿童医院医生忙偷菜耽误小孩治疗的悲剧。

     现在甚嚣尘上的“云计算”,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和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被业内看成是IT和通讯组织形态的终极模式,即“组织”无限庞大,无限万能,好像云一样绵延千里,“个体”能力可以小到忽略不计,只要接入“云”,什么功能都可以实现,什么都需要依赖组织来实现。但是组织/个体的轮回、螺旋上升规律,昭示“云计算”的变迁,也许也会沿着相同的轨迹运行。所以,现在热闹的“云计算”的时候,要更多关注云计算内部的管理/安全等等,等云计算真正大规模应用的时候,也许要为“云崩溃”做准备了。

     从通信/IT技术层面来看,验证了组织/个体关系演变的过程,其实在通信/IT企业的发展,一样有相同的逻辑,特别是硬件/软件等非服务类的厂商。美国硅谷不乏众多创业公司,敏锐的发现客户的需求,研发最前沿的技术的产品,但是恐怕再也不能诞生IBM/微软这样的巨无霸公司,这是一个“大者恒大”的时代。但并不是说小公司就没有生存发展的机会,只是在不同的组织规模中,撇开管理水平的差异等等其他主观因素,以及经济危机这样的突发外在事件,客观来讲,大比小更具有效率(满足客户需求的效率),更具有在用户端的议价能力。而小公司的生存发展机会恰恰是融入到更大的组织中,这样的事情其实天天都在全球资本市场重演。

      再说说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双方互斥、零和的关系,相反双方是互相促进、和谐的关系,这也是经济学上讲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即个体虽然相对组织更加渺小,但是通过将其他功能“交给”组织,依赖其他成员提供,同时为其他成员提供他们需要组织提供的功能,每个成员都获得最大福利。

      所以,虽然中国社会具有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特点,但西方商业社会的组织化更加细密和制度化,毕竟经过数百年的现代组织化社会化的历练。这也是东方/西方企业的差别所在。

      以上面的分析,回到C114上前帖话题:“在组织面前,个人太渺小”的后话“个人依靠组织,不仅可行,而且有利”,只是在西方商业社会中,这句后话,体现得更明显!

(1个打分, 平均:4.00 / 5)

计算所 。张晓东 。multicore(5)

在张老师回答我问题的间隙,我似乎还与张老师讨论了一下他总结出来的那几个调试cache性能方法。记得我大概是这样说的。

× 对Implicit编译的方式能编译出一个高效的Cache Friendly的程序不是很看好。Implicit的意思是编译器后端做优化,你写的C代码什么也不用做,不用感知Cache的友善性(否则叫做Explicit),顶多编译的时候加几个选项。张老师似乎比较同意这个观点。

毕竟他不是做编译的。贬低编译他好像一点意见都没有:-)

×认为从应用系统的角度来提高系统cache利用率是目前不错的方法。我好像在那里说了一下我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张老师非常客气的让我简单的讲了讲。大概就是通过gcc extension的attribute你可以把你认为系统中的working set(数据和指令)都规划到相应的ELF文件的段中。从而,在4G空间中,耦合性比较强的函数(即TEXT)和数据(即DATA和BSS) 都可以在一起,从而提高其Locality。并且加上gcc的对齐(Align)等等,你可以非常容易的判断出相应的函数之间是否有指令Cache的冲突,全局数据之间是否有数据Cache的冲突。通过objdump,看一个函数的虚拟地址和一个数据的虚拟地址,然后知道相应CPU的Cache的Index方法(用那些Bit做Index),我们就可以非常容易的知道两个函数是否在挤同一个Cache Set。张老师很耐心的听我讲完,问了一个问题:(陈首席),你的这些方法能否做出一个通用的框架?我说不能。。。

教授们如获至宝的是一个通用的框架,算法和曲线;

工程师要解决的是某个具体产品的问题,定期发布。

【注:在系统调试中,人的交互式参与估计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许多系统有很多Profiling工具。其主要目的就是找出Working Set。例如系统中最Heavy的函数和数据集。一旦找出,如果是自动调控,例如通过Cache Locking的方式。这方面我曾经实验过,但感觉对系统的性能提高不大,特别是在L2 Cache不大的情况下。我对动态调整Cache利用率目前没有实验过。ELF一旦链接完毕,其实虚拟地址就已经敲定了。如果这时许多函数或者working set是不Cache Friendly的,似乎很难在动态中调整。。。当然,这是教授们应该研究的话题。例如可以在页面管理做Paging的时候做一次调整。这也就是张老师在Page Coloring方面的工作】

×应用系统与操作系统核心部分是要合作来完成Cache的利用率。

×最难的部分就是系统不知道高层应用的语义。例如,在什么时候,那部分函数是系统的working set。在通信系统中,不同的配置,不同的报文,一个系统的working set都可能是在变化的。难,确实太难。

在这些问题上,只有次优解,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什么算法,或者最优解。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同的场合,做不同的调整。不能教条主义。。。

后来陆陆续续有一些计算所的研究生提问。现在能记得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但张老师没有回答上来的问题。

TLB的问题。

是一个前排学生提的问题。问题大概是:TLB的Entry的互相挤压的问题。也是一种cache问题。问张老师如何看待。

张老师似乎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点含糊。感觉没有很清楚TLB与DARM中的Page Table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缓存关系。但这种事情按理说是不应该发生的!现在我想张老师估计是累了。讲一个半小时,是非常累的。

记得我上次在北邮,没吃饭,侃完后基本上虚脱。。。。。。

TLB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理论上)。就是MMU拿着虚拟地址去找物理地址的映射的。例如一个CPU的TLB条目可以有48个。那么大家也就得按照LRU等什么算法和谐共存了。。。、

其实,不够指令Cache也好,数据Cache也好,TLB Entry也好,掌握这些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住:CPU是通过虚拟地址的某些Bits去做索引(Index)的。找到Index,就找到了相应的Cache Set。通常一个Set里可以有多个条目(Entry)。例如,不同进程的VA可以说在同一个Cache Set里(因为通过虚拟地址做Index),但是因为通过物理地址做Tag(注:Tag的检查就相当于第二道岗哨,当然也是最后一道。一旦匹配,就是一个cache hit了),从而,不会有二义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cache line。

一旦把握好这个概念,什么Cache 二义性,冲突,颠簸等等,都会变得很清晰,很好理解。

。。。

散会的时候,我正好在走廊里接电话。

两个计算所的研究生把我截住了!

要问多核处理器与Router的问题!天哪,还真有懂行的!:-)

在反复解释无效的情况下,我非常及时的让他们上《弯曲评论》阅读ASR1000和其他相关文章。。。

希望计算所现在,研究生们都每天挂在《弯曲评论》上。设成default site最好。

我没有再去打扰张老师。而是在离开的时候,从远处看了看他 。。。

一个人20年来,这样踏踏实实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中国的计算机研究,这就是张晓东的过人之处。

其实,张老师在美国又帮了何止1,2,N个中国的起步助理教授。。。。。。

多谢张老师!

陈怀临,2009年11月24日于硅谷,加州。

(11个打分, 平均:5.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