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TCP/IP详解(1)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陈怀临注:古人曰:仗义多为贫贱辈;枉活皆是读书人。小丘之抱负;之感恩,是Open Source,Free is NOT Free的自由精神的体现。我大宋NM年来,在IT方面的拿来主义也该到了反馈社会的时候了。至少是中文反馈:-)。谢谢小丘,谢谢志同道合,但平生素未谋面,也有可能今生不能相见的同志们。。。】

(4个打分, 平均:5.00 / 5)

雁过留声

“新TCP/IP详解(1)”有60个回复

  1. 天天在 于 2011-01-05 8:47 上午

    期待了6天,终于看到文字。首席不知您是否真认同这能叫做“新TCP/IP详解”?

  2. 理客 于 2011-01-05 9:21 上午

    后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TCP/IP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1、不同链路速率从64K到100G对TCP/IP设置的不同要求?比如TCP的分片的应用场景
    2、TCP/IP如何支撑VOICE
    3、TCP/IP如何支持VIDEO
    4、TCP/UDP的安全问题
    5、TCP/UDP的加速
    6、TCP/UDP的QOS如何和全网QOS设计协调
    7、TCP/UDP V6对上面的问题有和优化
    8、无线的RAN网络为什么从TDM到ATM,才到TCP/IP,而无线的CORE却很快就IP化
    9、用TCP/IP承载存贮SNA/NAS有什么优劣
    10、移动网络下TCP/IP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比如能否IP地址变了,但仍然保持TCP连接?

    这些东西,在老的TCP/IP详解里基本上很少有描述,而在CISCO的书里更多的是直接做设计和应用,一些专题研究则零散的分布,所以需要有一个集成的整体的应用联系理论的总结和分析

  3. 功夫熊猫 于 2011-01-05 5:45 下午

    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怎么样。

  4. 陶潜 于 2011-01-05 6:09 下午

    我觉得写得很不错啊,继续啊.

  5. 胡不才 于 2011-01-05 6:13 下午

    前面讨论了热火朝天的MPLS是否应该加入OSI的模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也在不断的进化中。

  6. 在考虑是否还要天天在 于 2011-01-05 7:00 下午

    原则上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但相信资深弯曲写东西读东西的Engineer基本都有过抱着TCPIP如厕的岁月,它对我们的影响不言而喻。当今环境从唐骏到范曾再到闹闹哄哄的新版红楼梦,何必又将炒作引入到技术氛围很浓的弯曲,首席对小丘感觉越来越像本山对小沈阳。《新TCP/IP详解》非出自资深程序员的毕生心血而由从事网络售后实施工程师沽名钓誉之经描淡写。

  7. tom 于 2011-01-05 7:07 下午

    衣不如旧,经典的东西就算再过10年,还是经典

  8. railway 于 2011-01-05 7:09 下午

    第三页第四行「不通IP」应为「不同IP」

    既然是定位在”教材”,那么希望至少能做到使用版本控制。此外最好能用 tex 工具,便于排版和跟踪,docx 的后缀比较让人别扭。

    另外我跟六楼保持同样观点。

  9. 非人间 于 2011-01-05 7:10 下午

    看了真不错。继续啊。加油

  10. omycle 于 2011-01-05 7:21 下午

    期待整书上市

  11. 瞎扯 于 2011-01-05 8:02 下午

    排版不错,看内容简直是浪费时间。

    理客的几个问题很有意思。再次验证弯曲的评论比大多数正文有料的定律。呵呵

  12. lookw 于 2011-01-05 8:06 下午

    支持连载,支持手动多于嘴动

  13. sixshot 于 2011-01-05 8:28 下午

    希望后续章节能有料

  14. 初出茅庐 于 2011-01-06 2:27 上午

    11楼有点严格了,呵呵。对于初学者还是有帮助的。
    期待后续。

  15. shenyang 于 2011-01-06 2:37 上午

    陈首席:新年快乐!请上MSN收我留言。谢!

  16. shenyang 于 2011-01-06 2:44 上午

    希望将此资料收入我新书中,首席批准吗?是盼!

  17. 阿丘 于 2011-01-06 6:16 上午

    看来是热闹了,写这些东西的时候,考虑的读者群是准备要入这行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很高深的东西不是我这个做工程的人能够立刻研究出来的,但我做过实验的,都能写出来,给大家解释清楚。中国高手不少,但我却一直觉得实施网络时,好的熟手并不多,在成为统帅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怎么壮大士兵队伍。先从实践做起,再去搞应用型研究,这是我的路子。

    错别字在所难免,没有专门的编辑,工具准备用OpenOffice,画图也准备用Ubuntu下新找的一个类似于Visio的工具,叫Dia,用Tex一时可能还上不了手,当然以后可以考虑。

  18. IPX 于 2011-01-06 7:03 上午

    本不想叫真,17楼原作者的话太闹心,陈首席力推的”感恩、报负、open”的青年才俊竟然说出实施网络的好的熟手不多的狂言。H3C多不多咱不知道,咱知道的是早到163的SI亚信到现在中盈,离你最近的快威又为中国互联网培养过多少英才?CISCO、JUNIPER、ALU……又有多少售后好手。同时想请教几个问题:1. ”通常,TCP服务器都是并发式的,UDP服务器是重复式的“– 什么叫TCP服务器?TCP服务器里不能跑UDP是吗?2.P2P Model就是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工作被许多客户端分担了? 是眼界不宽还是知识狭隘?3. 麻烦耐心解释下”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的本质区别。

  19. 7259 于 2011-01-06 7:14 上午

    旗帜鲜明的顶6楼!
    丘道长,还是回家练几年再来吧。

  20. 阿丘 于 2011-01-06 7:23 上午

    多谢各位批评指教,都很中肯,很给力。小弟以后还是只看不评吧。

  21. 陶潜 于 2011-01-06 7:38 上午

    to 阿丘:
    不要理会这些人的说法,把你的所思所想写出来,本身就是一个提高过程。
    然后让大家“攻击”你,你会收获更多。

    希望能看到你的续篇。thanks a lot.

  22. Gotolab 于 2011-01-06 8:17 上午

    看不下去。作为一个网络工程师,实在不能认同对链路层的描述,网卡里面的接口、介质都属于物理层嘛。

  23. 陈怀临 于 2011-01-06 8:29 上午

    是的,不怕吵架,就怕冷漠。让阿丘飞!

  24. IPX 于 2011-01-06 8:30 上午

    技术本身就论技术本身,无论争论、分歧这些都是技术本身。写也好,评也好都是因为技术本身,不是因为入眼与否不是因为你的同事圈如何与你不匹配你的IT圈没有”高手“”殿堂“让你很孤独。读完王齐的armx86, 结束语值得一读再读,没资格攻击你,借王大师的技术人生感悟共勉。

  25. Will Chie 于 2011-01-06 8:36 上午

    弱弱的问一下,SIP和SSL协议分别属于TCP/IP模型中的哪一层?

  26. 给力谁不会 于 2011-01-06 10:03 上午

    让阿丘飞~
    两月出一本《TCP/IP 你懂的》
    让阿丘再飞一会儿~
    酒要一口一口地喝,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27. kevin 于 2011-01-06 12:57 下午

    其实我觉得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名字上面。

    摘自王齐
    “只有PCIe总线部分保留下来,形成了《PCI
    Express体系结构详解》的初步文字。
    一次偶然的经历,我有机会使用FPGA设计基于PCIe总线的网络设备。对PCIe总线有了真实的理
    解后,我将这本书的名字改为“PCI Express体系结构导读”并正式出版。想起详解的书名无地自
    容,区区几百页的书籍与详解如何能有联系,怕是“导读”也未必有资格。”

    我不是提醒作者要低调。但是凭作者5年经验,非研发背景,是否真的有能力“详解”呢?经验共享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希望作者能考虑一下是不是要换个名字。

    借钱中书的话与作者共勉吧
    年轻时候,我们总把创作冲动误以为是创作才华

  28. 理客 于 2011-01-07 12:05 上午

    有多少人可以和王大侠、首席、老吴…以致钱钟书等比肩,举个粗俗的比喻,没有皇帝三宫六院的水平,但不意味草民就不能找个伴侣玩点花样游泳或者滑冰。40之前不要怕,40之后不要悔,王大侠也是做后才有所悟的,所以能否成佛不在于是否在深山古庙苦修,取经成功不能用悟空的筋斗云,老年如杨贝尔者人生80尚有余热,如果年轻人连点冲动都没了,是未老先自阉,一步步走过来,自然有能闻道的时候,即使闻道也不必为年轻时的幼稚无知甚至错误而后悔,因为按照经典进化论,无需嘲笑人类是猴子变的,而是赞美这种艰苦变化过程的神奇,走人走的路,无惧无悔

  29. 理客 于 2011-01-07 12:27 上午

    改编一下泰戈尔的话,年轻人若为名累,若小鸟的翅膀上挂了一块黄金。
    年轻人,有心就好,所以最好是帮助其水平,鼓励其热情,实事求是的评价其能力,使其能而不狂,欣欣然但不致飘飞

  30. ZC 于 2011-01-07 12:27 上午

    说心里话,这篇适合放在blog里当自学笔记,还是不错。《新TCP/IP详解》,题目大了点。

    就好象非要给自家客堂挂个《故宫》的牌子一样。。。

  31. aaron.chen 于 2011-01-07 3:05 下午

    看了楼上若干位的评论,想起麦兜说他妈妈做吃的,“纸包鸡包纸包鸡包纸包鸡…”,不大好懂。

    阿丘自信很好啊,将心得写出来总是对一些人有帮助的。不过阿丘确实应该换个书名——学术是很严肃的事情,如果名字跟大家的偶像重了会让大家的期望过高。

  32. 理客 于 2011-01-07 11:14 下午

    问世间名为何物,执叫人生死相依
    执着都是外相,放手亦是得到

  33. manbao 于 2011-01-08 2:24 上午

    同意31楼说法。

    对于一部分初学者来说入手能更快一些,但原著截止现在依然是无法被逾越,建议换个名字吧,比如《TCP/IP详解学习笔记》

  34. metal1011 于 2011-01-09 3:29 上午

    技术站点也要拦截?

  35. 盼望甚至是渴望弯曲评论能免俗 于 2011-01-09 8:08 上午

    同31楼,学术是很严肃的。不炒作不参与炒作。如理客讲的“鼓励其热情,实事求是的评价其能力,使其能而不狂,欣欣然但不致飘飞”。弯曲股份制后宣传性、可读性不高的文章多了起来。锐捷贴了个广告、山石搞个投票。弯曲是要转型吗?

  36. 过客 于 2011-01-09 5:37 下午

    五年非研发经历就写新TCPIP详解?丘道长没有出生在大跃进年代,真是可惜了。不过在现在也不错。现在技术界也越来越像娱乐圈了,只要能出名,有没有真材实料并不重要。首席捧丘,也是看中这种文章对增加点评率扩大网站知名度的效应,至于新详解的内容,who cares?

  37. 陈怀临 于 2011-01-09 5:52 下午

    天地良心,我不是捧小丘,为了扩大知名度。其实这个书名都是我替小丘取的。我看中的是他内心回馈社区的精神。我可以改书名(其实无所谓呀)。改成:“TCP/IP详解增补”?

  38. 萧如风 于 2011-01-09 5:56 下午

    弯曲是被和谐了么?怎么我要翻墙才能访问?

  39. 萧如风 于 2011-01-09 6:02 下午

    弯曲被和谐了?怎么我要翻墙才能访问?

  40. 凤姐二代 于 2011-01-09 6:47 下午

    典型凤姐的路子。

    @罗玉凤:我的职业规划中很多是在普通单位积累经验。所以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在同事中找男友。我出名是因为征婚,如果要求降低到在同事和同学中就能找到丈夫。我根本没有可能出名

  41. 凤姐二代 于 2011-01-10 1:13 上午

    继77元廉租房之后,弯曲再爆“首席,你上当了”。闲着蛋痛,学人家打假。
    ——–From Tree blog————–
    TCP/IP详解–China Edition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0-10-13 19:23:59)
    —————————————
    那为什么首席说书名是你替小丘写的?
    ———FromTree blog———-
    推荐一本老书、好书《TCP/IP详解卷1——协议》
    (2009-11-06 05:02:17)

    我们的网络工程师工作不就主要是协议或者产品怎么工作的嘛。哪些研究协议为什么应该这么工作的人就是写协议的人,研究这个咱不够格啊,还是整点实际点的,成为一名产品专家或者方案专家[3]。

    闲话不扯了,TCP/IP详解总共有3卷,卷1讲协议,卷2讲实现,卷3讲TCP事务,对于维护网络设备的人而言,卷1足以,怎么获取呢?

    —————————-
    2010年1月,首席引入阿丘,介绍如下:作者是著名的通信系统专家阿丘。这是弯曲评论与H3C合作的一个典范。。。
    ——不知是看中阿丘是通信专家还是看重H3C的合作?通信专家和方案专家不能划等号吧

  42. 理客 于 2011-01-10 2:52 上午

    支持首席和小丘。
    就一个名字而已,何必那么执着。老夫还可以卿发少年狂,年轻时能冲动不冲动还要留到老头子不能冲动的时候再冲动,自己作品的名字,自己喜欢就好,无需太多活在别人眼里

  43. SargentTi 于 2011-01-10 9:33 下午

    能写、能贴出来本身就值得社区每一个人充分支持和肯定;指正时只针对技术,不要过多掺加情感因素,才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做出贡献。
    期待能补充2楼提出的内容。

  44. 骡子马 于 2011-01-10 9:44 下午

    看了文字,建议阿丘写好后,送给首席和理客审阅,之后再发表出来。如果质量一直保持这篇的水平,建议还是别发表,尤其别以“书”的名义发表。

    另外,觉得用什么工具书写倒是其次的。方便传递阅读就行。自己书写,记得版本。

  45. 苹果将 于 2011-01-12 9:42 下午

    拜读

  46. dan 于 2011-01-14 2:18 上午

    才13页的文档,就别字连篇,我写50页的文档,都不会有这么多别字。

    1. “TCP/IP协议族(protocol suite)源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资助的分组交换网络研究。”
    —-是包交换网络吧?
    2. “驱动程序和网卡共同组成数据链路层”,
    —-这话不明白,网卡怎么着也是物理层设备
    3. “TCP会负责数据分片发送”,
    —-是分段(segment),分片(fragment)专指网络层.
    4. “路由器大家比较耳熟,它不止连接链路还能连接不通IP”,
    —-网桥/交换机也能连接链路和不同IP。
    5. “现在流行的网络设备基本上都同时兼备网桥和路由器功能”
    —-3层交换机没有2层交换机用的多吧?
    6. “路由和网桥的区别在于网桥不具备网络层协议处理能力,而路由器可以,这也是路由器为何比较昂贵的原因所在”
    —-3层交换机也能处理网络层协议,它还是没路由器贵。并且这里也没说明能处理网络层协议就贵的原因。
    7. “如果网桥连接的链路类型一致(媒介一致),如都是以太网类型,对于这种以太网网桥,我们通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switch:”
    —-网桥可以连接不同链路类型?网桥能连接一端是PPP,一端是ethernet的网络么?
    8. “IP协议目前分为两个版本——版本4和版本6,分别称为IPv4和IPv6,二者互不兼容”
    —-双栈技术就可以使它们兼容,虽然不是协议本身的功劳,但你说它们不兼容,容易误导人
    9. “我们会发现TCP、UDP的分用其实是基于destination port(目的端口)、source port(源端口)和source IP address(源地址)”
    —-为什么没有目的IP?
    10. “大部分操作系统给客户端预留的端口范围是1024~5000,大于5000的端口也是给一些服务器使用的”
    —-没道理,刚看了下我系统的netstat输出,多数都是大于5000的端口号
    11. “IETF(Internet Engineer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项目组”
    —-是任务组
    12. “网络层和传输层的根本区别是:网络层(IP)提供逐跳(hop-by-hop)服务,而传输层(TCP、UDP)提供的是端到端(end-to-end)服务”
    —-按此说法,2台PC通过网线直连,可否认为网络层和传输层提供相同的服务?

  47. dan 于 2011-01-14 2:25 上午

    虽然不是学术著作,可也要做的细致认真才行。希望后续的文档能够做到概念清晰准确,别那么多的别字。

  48. 理客 于 2011-01-14 3:22 上午

    dan同学的认真精神值得学习
    网卡上有MAC芯片,以太的链路层就是MAC层,所以说网卡是L2是可以的。
    package的翻译有叫分组的,也有叫包的,当然在一本书中,最好统一一种名词
    一般网桥都做狭义使用,确实只有以太之间,很少有人去注意广义概念下ATM/FR/ETH等之间的协议转换和互通也可以称为网桥,直接这样叫的很少见

  49. 子曦 于 2011-01-14 1:04 下午

    原文和dan的评论都很雷人

  50. kevin 于 2011-01-14 4:58 下午

    我觉得如果原文写成DAN的评论那样,估计被拍的更惨。呵呵

  51. 阿丘 于 2011-01-15 12:28 上午

    非常感谢DAN的勘误,自从接触英文以来,我也发现一些科技用词的翻译问题,目前中国这方面的标准化用词好像也一直没人做,不知道DAN有没有兴趣把所有标准用词和中文标准翻译做一个表,我以后写文章就按你这个表来翻译。

    第一章很多内容大都是直接翻译原稿,并没有多少发挥,是我错了,我愿意承担。

  52. 理客 于 2011-01-15 6:23 上午

    个人一点建议是最好不做翻译,先把一个主题的历史和最新资料和研究等信息吃透,然后按照自己的经验、理解和应用写,感觉不足的时候再重复上面的过程,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有错误也是自己犯的有“深度”的错误,没有关系。这种写法不仅仅是让读者看到一个作者相对独立的角度写出来的理解,对个人的技术能力深度和广度提升大有裨益,如果不是以文为生,也不用太着急进度的事,有时间就快一点,没时间就慢一点,质量优先。许多人,包括许多教授也好,经常是80%是抄来的,20%是自己写的,如果不是为了生计,万不可学此等写书方法,害己害人

  53. Dan 于 2011-01-16 1:18 上午

    to 阿丘:
    我之前的评论挖苦意味比较浓,深表歉意。
    之前学习CDMA2000数据域部分协议时,就折腾过这种中英文术语对照表,但总会遇到些拿不准的术语,遂作罢。对照表之事我还搞不定 …-)

  54. 阿丘 于 2011-01-16 6:03 上午

    感谢理客鼓励,也对DAN说一句“客气了”。

    没写的时候以为挺容易的,开始攒字才体会到“温故而知新”

  55. 冬瓜头 于 2011-01-17 5:10 下午

    支持,写书,尤其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敲而不是抄,绝对是对自己知识的一个理顺和升华过程,会学到很多自己之前不知道的和理解有误的东西。当发现一个迷惑时,千方百计的去寻求答案,论证,思考,然后写出来,这种过程是非常充实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56. yunhaid 于 2011-01-20 12:53 上午

    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实现过TCP/IP协议栈?

  57. wjxingua 于 2011-03-15 7:52 上午

    您好,我想请教一个关于TCP/IP的问题。比如现在的网站都是使用80端口提供服务,这个80端口的吞吐率怎么计算?它到底能负担多少的用户?多少的流量?
    同样是应用,voip的端口范围从16384~32767,为什么它需要这么多的端口?
    请您不吝赐教,不胜荣幸!谢谢!

  58. 小李 于 2011-03-16 12:40 上午

    80端口的吞吐率:检测就行了 收到一个IP包就检查其Port是多少。
    80端口是一个虚拟的东东,能负担多少用户和流量要看你的系统有多大能耐了。
    RTP用的是动态端口

  59. wjxingua 于 2011-03-18 6:00 上午

    能否解释的清楚些,比如一个连接分配多少内存?RTP为什么用动态端口?
    或者发邮件给我wjxingua@gmail.com。谢谢

  60. 北落 于 2012-01-13 5:43 上午

    好吧 我承认自己熟悉维护中的不长进类型的 tcoip详解我考程序员的时候也有看之后搞维护再没动过 即便抓包也是对着rfc看 详解确实看不懂
    做维护的不看思科的tcpip路由卷一卷二 internet路由体系架构 mpls体系架构卷一卷二 这些玩意到底应该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