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ion Critical系统设计--浅谈Mars Pathfinder 1997(1)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公元1997年7月4日 。地球 。天气晴朗 。地球人和往常一样,有人在做乐,有人在做爱。。。在遥远的Mars(火星),来了一个来自地球文明的客人。。。经过接近 7个月的飞行,来到了神秘的火星。。。她就是来自NASA的Pathfinder。

火星人不做乐,也不做爱。他们什么也不做。一切都静悄悄的。。。默默观察着这位来自地球的客人。

Pathfinder从去年(1996年)12月4日,就开始了飞行。7月4日的上午10点07分[Mars的早晨3点,太阳还没有出来],悄悄的降落在火星。这一天是辽国独立日。大家都在后院烧烤,整点小啤酒,过点小生活。有一批人除外。谁?加州理工JPL(喷气式推进实验室)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JPL的创办人之一是谁?是,就是他,钱学森。

辽国整了个喷气式,是整天的;宋朝克隆过去,是整人的。这就是区别。还好,钱学森同学没有被喷气式整过,否则不知如何感想。。。

NASA在1990年代的口号是“”faster, better and cheaper”[FBC] 。这是NASA第9任头Daniel Goldin在1992年提出的口号。Mars Pathfinder是这个精神指导下的第一个航天器系统。

NASA Faster-Better-Cheaper Vision. In 1992, NASA’s chief administrator Dan Goldin proposed the FBC initiative to produce spacecraft that were inexpensive and yet reliable. FBC is defined as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development cost of a spacecraft on a compressed schedule and NASA designating a program as FBC. The average FBC program cost $145M with less than 3 years to develop versus an average of 7 years for a traditional spacecraft. The FBC philosophy is smaller and less expensive spacecraft are not inferior to larger spacecraft. In producing smaller and less complex spacecraft, costs would be reduced by reducing development cost, reducing weight and thus launch costs, reduce operational costs, and reducing risk by making them less complex. Mission loss due to catastrophic failure is reduced by being able to produce several spacecraft for different aspects of a mission. Mission failure is avoided since the entire mission is not encapsulated into one spacecraft and subject to total loss.

Pathfinder有多faster?这个faster不是指运转速度,而是指项目从立项,研发,发射的周期。不到3年!!!

Pathfinder有多better?能带到处跑的小车(rover)上去了。这是人类探索外星球的首次!

Pathfinder有多cheaper?这是NASA对Mars的第3次冲击。前面2次叫做viking。花费是:1974年9.3亿美金,相当与1997年的350亿美金。Pathfinder的研发费用:1.5亿。项目总花费2.8亿。确实很便宜。

97年7月4日,Mars Pathfinder顺利降落在经纬19.13°N 33.22°W。


Pathfinder的生命周期是:从1997年7月4日着陆,中间历经了4,5次主控系统重启,到1997年9月27日最后一次完整的数据通讯,到1997年10月7日最后发回的一个微弱信号。
阅读全文»

(16个打分, 平均:4.63 / 5)

指尖上的中国

(10个打分, 平均:4.90 / 5)

苹果拟打造“浸入式”智能眼镜iGlass

苹果公司日前新获得一项可佩戴式平板电脑的专利。在这项专利下,该公司可能再次取得突破,研制出类似美国电影《终结者》中的那种智能眼镜:镜片上能够陈列出应用程序、视频、图像以及佩戴者周围各种物品的实时信息。

苹果公司表示,与谷歌眼镜(GoogleGlass)不同的是,即将研制开发的这款iGlass的投影仪安装在镜片侧面,而不是在佩戴者眼睛的正前方同时,iGlass通过使用两个液晶显示屏把图像直接投射到佩戴者的眼中。在理论上,这种技术扩大了用户的视野、提高了图像的像素,能够给使用者带来完全“浸入式”的感觉。此外,iGlass提供的立体画面也可以避免用户产生眩晕感

当然,苹果公司的尝试也可能失败,最终只打造出如同谷歌眼镜一样的产品,充当一个移动显示器。毕竟在相关技术上,苹果的智能眼镜iGlass与谷歌眼镜一样,都是利用液晶显示屏把所有信息直接展现在佩戴者眼前。

不过,苹果公司显然对自己抱有信心。根据该公司的专利描述,iGlass将能够让用户体验到“终结者”式的增强显示功能

然而,即便最终iGlass实现了这种炫酷技术,也可能面临同谷歌眼镜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它需要让用户习惯于在头上佩戴一个“平板电脑”。

苹果拟打造“浸入式”智能眼镜iGlass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Internet大事记,1981-1985

系列目录 Internet大事记

  1. Internet大事记,1969-1974
  2. Internet大事记,1975-1980
  3. Internet大事记,1981-1985
  4. Interne大事记,1986-1990

1981年:TCP和IP发布,RFC793和RFC791

image

      TCP/IP入选当年大事应该没有异议。两个RFC都是1981年9月,南加州大学的ISI向DARPA提交的。DARPA离五角大楼大约5公里,同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波多马克河边。

image      这一年在计算历史上值得拿出来讲的,Richard Feynman(费曼)提出了量子计算机的概念;英特尔发布80186/80188;施乐公司发布8010(Star)计算机——第一台使用WIMP概念,即窗口Windows、图标Icons、菜单Menus、鼠标Pointing Devices的商用系统。苹果随后“模仿”了这个创意,在1983年的Apple Lisa机器上使用了这个界面。这也是为什么当乔布斯指责盖茨抄袭的时候,盖茨反唇相讥说大家都是抄袭的施乐公司的,乌鸦不要笑猪黑。(笔者:That makes a lot of sense to me!)

      1981年还有个大事,8月12日IBM发布了IBM PC,当年圣诞节前订单就达到10万台。当年的一个小公司被IBM叫来写操作系统,这个小公司从西雅图的Tim Paterson手里买了个程序来修改,那个程序叫86-DOS,基于Digital Research公司的CP/M 86系统写的。没错,这个小公司就是微软,当年IBM和微软对DOS操作系统分别marketing的时候,IBM叫它PC-DOS,微软叫它MS-DOS。

1982年: 第一个现代表情符号(Emoticon)

image

 

 

 

 

 

 

 

       Scott Fahlman于1982年9月19日在一封邮件中首次提出了用:-)表示笑脸。第一个现代表情符号(Emoticon)由此诞生。Scott Fahlman同学当时是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科学家;此前在MIT获得博士和学士。他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成果包括semantic networks, neural networks (特别是cascade correlation algorithm), Dylan programming language, 以及Common Lisp。

      此外,1982年,SMTP正式诞生,同年8月RFC821发表。

      计算历史上的1982年,英特尔发布了80286,引入了保护模式;康柏开始生产PC;MIDI诞生;索尼和飞利浦联合引入了Audio CD的Redbook标准。1982年5月,IBM发明了双面存储320k软盘。

1983年: Arpanet计算机切换到TCP/IP,4.2BSD发布,BSD小精灵问世

      按照计划,1983年1月1日当天截止,所有的Appanet计算机都必须切换使用TCP/IP。直到今天看来,笔者还是认为这个deadline选得非常有问题。千万不要选节日,特别是重大节日来作为重要事件的deadline,别以为这样你就可以让人加班来完成。果然有数百台计算机受到了影响。考虑那是1983年的数百台,这是个不小的数字。不过最后切换还是完成了。

      笔者这里配图选的是BSD,因为TCP/IP成为de facto的互联网通信协议,与BSD在其内核中植入TCP/IP密切相关。无独有偶,第一个正式发布的含有TCP/IP代码和实现的BSD是4.2BSD,于1983年8月发布;4.2BSD中的TCP/IP内核实现,是修改BBN公司最初的版本而来的。4.2BSD还有两个轶事:第一,其Steering committee中的Bill Joy于1982年离开,共同创办了Sun Microsystems;第二,著名的BSD小精灵是随着4.2BSD问世的,作者是好莱坞的著名动画家、电影导演和创意家John Lasseter(加州真是个好地方,技术和艺术能和谐共存,虽然偶尔吵架)。

image

      来看看计算历史上的1983年。Borland公司成立;苹果公司发布了Lisa,第一台图形界面的PC(不过Lisa售价一万美元,所以失败几乎是注定的)。

1984年: 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

      DNS对今天Internet应用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实际上DNS的研究和开发在1983年就开始,RFC881、RFC882、RFC883都是1983年11月发布的。

image      1984年,DNS的第一个Unix实现,BIND(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由四个伯克莱加大的学生完成,他们是Douglas Terry, Mark Painter, David Riggle, 以及Songnian Zhou。1985年DEC公司基本重写了BIND,90年代初Windows NT把BIND植入内核。多说几句写BIND最初实现的那位华裔学生,周松年,Songnian Zhou。他1987年在UCB获得计算机博士,随后在多伦多大学担任教职,期间他创办了Platform Computing公司,主打产品是Load Sharing Facility(LSF)。2012年1月,该公司被IBM收购。

      1984年,Richard Stallman离开MIT,开始致力于GNU计划;惠普公司发布了LaserJet打印机;年初苹果公司的Macintosh发布;年末康柏公司开始开发IDE接口。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6月6日,Alexey Pajitnov在苏联科学院工作期间,写了个砖块瓦片的视频小程序发布——这就是著名的俄罗斯方块!Alexey同学没有从游戏中获利一分钱,这位老兄现居美国,还保留着俄罗斯国籍。

1985年: 第一个DotCom域名注册

image      1985年3月15日,第一个.com的域名由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一家计算机公司注册,symbolics.com。这算个里程碑,但是笔者认为分量放在1985年大事中,稍显不足。

      1985年,虚拟社区The WELL (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成立,至今The WELL还在运营,这使得它成为现今还活着的最早的虚拟社区之一,不过用户只有不到3000人。《Wired》杂志一度称赞The WELL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在线社区(The most influential online community in the world)”。 image

      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从DARPA手里接管了互联网成立NSFnet,这是互联网转向民用的开始。这之前的1983年,军方专用的MILNET已经建设好,并从ARPAnet中分离出来的。NSFnet此时的目的是纯粹的研究和教育,连接节点数超过2000,包括六个超级计算机中心。

      1985年还有很多重要而好玩的事情。John Warnock和Charles Geschke在1982年底创办了Adobe公司,开始设计PostScript(PS)。1985年1月,Adobe开发出了第一个PS的实现。乔布斯在加州山景城遇上这两位创始人,聊天中敦促他们改进PS来驱动激光打印机。他们采纳了乔布斯的建议,随后当年三月,苹果LaserWriter打印机就采用了PS(IBM1987年于打印机中采纳PS)。这就是当年天才发明家和天才产品经理的惺惺相惜。

      1985年,飞利浦公司发明了CD-ROM,并与索尼公司联合生产。同年10月,英特尔发布80386DX;同年11月,微软开发了Windows 1.0. 

(3个打分, 平均:5.00 / 5)

CCN内容中心网络——未来网络研究重要方向之一

(1个打分, 平均:4.00 / 5)

Flickr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一个创业团队超越时代的远见,被一家大公司缓慢残忍地扼杀——错失社交良机,败走移动市场,Flickr的没落应该给所有创业者以警示。

如果要列举那些被大公司收购之后走向没落的热门产品,Flickr一定排名靠前。这个当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业团队的作品如今已经日趋边缘化,普通用户们涌向Instagram、Facebook甚至Path等各种新兴的照片分享服务和社交网络,专业级的用户则逐渐转移到500px等更精美、更易用也更便宜的专业照片存储服务。即使是单纯希望存储照片的用户,也有了更多选择,例如Dropbox,Skydrive和Google Drive。

从Flickr被收购后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到被收购的小团队在雅虎这样的迟暮大公司里的不幸境地,和一次次错失机遇的可悲后果。

失去自我

Flickr的创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和Caterina Fake是一对夫妻创业者,最初他们的项目是一个游戏,而Flickr是游戏中的一个照片分享服务。对网络服务的未来有着清晰认识的夫妇俩很快意识到,一个在线分享照片的产品比一个游戏更加有前途。于是他们开始全力完成Flickr这个在线照片分享服务。这是在2003年——当年大部分人尚未意识到照片是可以在线进行分享的。

Flickr发布之后很快取得了成功,2005年,这对夫妇将Flickr出售给Yahoo。和大部分刚刚被收购的创业产品一样,当时的Flickr看上去前途无量。但Flickr团队很快就发现自己被迫专注于整合服务,而不是进行持续创新,这为它的未来埋下了巨大隐患。

当时,Flickr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用户社区上传的大量分类妥善、标签完整的照片,这是一个宝贵的数据库资源。但是雅虎关心的是这个庞大的数据库本身,而不是完成和扩充这些数据的用户们。因此雅虎并没有开发新特性以便进一步扩大用户社区的打算,而是为Flickr团队规定了严格的整合计划以便将Flickr中有价值的照片数据融入到雅虎的各种服务中去。Flickr团队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满足雅虎方面的各种苛刻要求,而没有更多的资源来进一步创新。

更为残酷的是,由于Flickr团队所能贡献的收入远远少于当时雅虎的其他主要服务项目(雅虎邮箱、雅虎体育等等),因此Flickr团队所能得到的资源也就十分稀少,资源的不足导致Flickr团队在完成整合进程之外无力开发新特性吸引用户扩大社区,而用户社区无法增长又意味着无法贡献更多的收入,无法贡献更多收入就无法获得更多资源。于是出现了死循环,Flickr团队无法有效地发展和壮大自己的产品。

在这样资源不足的窘境中,Flickr团队不得不取消了大部分增加新特性适应新潮流的计划。Flickr错过了一波又一波浪潮,没有办法从图像领域扩展到视频领域,于是Youtube壮大了起来;也没有办法进一步强化构建在照片分享之上的社交关系,眼看着Facebook一步步取得了成功;Flickr只能继续停留在照片存储和分享的旧领域里原地踏步,不久以后Instagram等一批新兴服务出现,更是将Flickr从自己的传统地盘上给踢了出去。

错失社交良机

事实上,Flickr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照片分享这样的行为,而是构筑在照片分享行为之上的社交关系。在一个大部分人还不知道社交网络是什么的年代里,Flickr 就已经依托照片分享构建出了一个用户之间的社交网络。

Flickr还是最早实践用户圈子概念的产品,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有传统的好友/非好友,比如一名用户可以将另一名用户放到“家庭”的分组里而并不需要互加好友。用户可以将照片设为“私密”仅限自己查看,也可以分享给指定的一两位用户,还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组进行分享,这样的灵活设定很大程度上鼓励了用户之间的分享、评论和交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当时的雅虎根本就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打算,当时雅虎收购这些服务,实际上是出于另外一个可笑的理由——那个时候,雅虎刚刚被谷歌从搜索引擎服务老大的位置上挤下来,雅虎公司的高层试图整合更多的资源来重新夺回这一位置。

所以雅虎收购Flickr的原因,不在于Flickr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和用户黏度,而在于Flickr的数据库里拥有大量的照片资源,这些照片都被用户进行了妥善的分类、标签、注释和圈人。而这些分类、标签和注释等等信息是非常容易索引的,这样雅虎收购了Flcikr之后其搜索引擎的索引范围和资源将大为增强。雅虎收购Flickr,不是为了用户社区,而是为了借Flickr的数据改善自己搜索引擎的表现去打败谷歌。

在当时的社交网络领域,Flickr是领先的。那个时候Facebook还被局限在大学校园里,并且由于马克·扎克伯格本人的反对而迟迟不提供照片分享服务。Flickr 上的分组信息、圈人信息、标签和注释里包含的各种关系信息本来都可以用来加以整理构建社交网络。可悲的是,对于观念陈旧的雅虎来说,Flickr的全部价值就是可以用它的数据库来改善搜索。

Flickr团队和雅虎内部的很多人早就意识到了Facebook在社交上的前途和价值,并且多次发出警告,认为一旦Facebook跃出大学校园向整个社会提供服务,雅虎在社交上就再也翻不过身来了。然而直到2008年雅虎才开始意识到社交网络的价值,但那时Facebook已经十分强大。

移动市场的惨败

如果说雅虎让Flickr错过社交网络趋势还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策略失误的话,接下来在移动市场的表现就是一场彻底的惨败了。Flickr在移动平台时代的表现极其糟糕,导致了其最终被边缘化的命运。

事实上Flickr在移动市场的起步并不算太晚。早在2006年,Flickr就已经开始提供优化得不错的移动版界面了,当时iPhone和Android尚未出现。这个移动版网站的可用性很好,在当时流行的各种智能和非智能手机上都有不错的显示效果。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移动版本仍受制于当时的手机浏览器功能,无法满足很多基本需求。例如无法直接从手机上传照片,用户要上传照片只能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

2008年,iOS App Store上线,Android设备也开始逐步出现,手机应用的重要性开始慢慢显现出来。用户不想先打开摄像头拍照片,然后打开照片编辑软件修饰照片,最后再把照片通过邮件发到Flickr上。用户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即时拍摄、美化和分享的移动端工具。Flickr团队对这一趋势非常了解,却迟迟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因为——在雅虎公司内部他们根本没有权限自己做手机客户端。

当时雅虎内部负责移动战略的人是Marco Boerries,这是一名天才少年,16岁就已经自行开发了一套文字处理工具,并最终发展成了办公套件StarOffice。

Marco Boerries的移动战略叫做“联网生活”(Connected Life)。在他的构想中,通讯录、照片、音乐、文档和邮件等所有数据都可以在电脑桌面和移动设备之间无缝同步,这与现在各大公司的云端服务思想几乎一模一样。

但Marco Boerries的云端同步构想在那时过于超前,而他本人又是一个偏执狂。这一战略进度缓慢最终流产,而 Flickr 的移动应用也因此迟迟无法出炉。前Flickr的首席架构师Kellan Elliot-McCrea在Quora上回忆道:

“Marco Boerries是当时最讨厌的雅虎高管。Flickr团队的郁闷就在于早在2006年他们就开始尝试开发移动应用,然而这些努力都被他无情地扼杀了。”

直到2009年9月,第一个官方Flickr应用才慢吞吞地上架App Store,而用户对其的评价则奇差无比。当时的Flickr应用无法一次性上传多张照片,会自动把照片分辨率缩小到450×600,上传时会去除照片的EXIF信息,满心期待的用户们遭遇了当头一棒,正如一名用户在App Store的评价里写道:“Flickr的官方应用是所有可以上传照片到Flickr的应用里体验最差的。与其浪费时间下载这么烂的应用还不如继续用电子邮件来发布照片。”

同时,Flickr的这个官方应用也没有办法直接对照片进行处理,而当时几乎所有的拍照应用都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缩放和修饰处理。不久以后,一个可以拍照,可以自动添加滤镜,还可以快速上传的应用出现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应用的名字叫做 Instagram。

而Flickr,在移动领域成为了彻底的输家。到现在为止,Flickr在App Store的照相类应用列表中仅仅排在第 64 位。

在更换了多次CEO,砍掉了大量项目之后,雅虎重新又开始重视起Flickr来,然而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当年Flickr的活跃用户现在已经离它很远。很多人的Flickr更新内容都只有自动同步的Instagram照片,而他们在Facebook、Path和500px这些地方上传的照片则越来越多。Flickr就像那本压在床底下的旧相册,你偶尔会拿出来翻翻,回味一下自己早年的快乐时光,发出一些“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然后,你合上相册,拿出手机,打开的却是 Instagram。

(本文编译自 Gizmodo,原文地址:http://gizmodo.com

(2个打分, 平均:5.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