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U老教授对Ph.D的理解
作者 lightsource | 2013-06-06 16:02 | 类型 学术园地, 海外学人, 行业动感 | Comments Off
多年前看到的CMU教授写给自己学生的一篇关于如何读Ph.D的文章,甚是经典,特转来与诸位共勉。
USEFUL THINGS TO KNOW ABOUT PH.D. THESIS RESEARCH (Prepared for “What is Research” Immigration Course, 1. Introduction 1. Introduction - Ph.D. thesis is treated very seriously at leading universities. * Expectation is high. - Ph.D. thesis represents a substantial work. Faculty * Ph.D. thesis research is a task to ensure that the student * Through the Ph.D. thesis process the student is * Faculty are judged by the theses of their Ph.D. students. * High standard Ph.D. thesis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 Ph.D. thesis is probably the only real challenge for - Ph.D. qualifier is seldom a problem for motivated - Ph.D. thesis research is probably more mechanical than a new * Knowing this mechanism can b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sis * Some information presented here may be relevant to your - This talk consists of pragmatic advice. * The talk is based on my personal experience (i.e., not - I happen to have research experience in both theory * This is a common sense talk and will have down to earth - “I wish someone told me this before.” | |
张益唐的故事 。 孪生素数不再孤独 。论文全文
作者 陈怀临 | 2013-05-22 17:57 | 类型 学术园地, 海外学人 | 12条用户评论 »
【汇总】各种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问题大综合
作者 ss201009 | 2011-09-14 11:57 | 类型 千人计划, 海外学人 | Comments Off
http://www.1000plan.org/groups/viewonetopic/12679 问题解答: 申报国家“千人计划”常见问题解答 第六批“千人计划”申报时问题汇总 第七批“千人计划”申报问题征集 专题: 第五批千人计划申报工作专题 第六批千人计划申报工作专题 通知: 关于开展第七批“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申报工作通知 (客户端下载) 首批”青年千人计划” 的申报条件及评审步骤 更多了解: 国家”千人计划” 的申报条件及评审步骤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可享受的特殊生活待遇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可获得的工作条件 “千人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千人计划”如何进行评审? “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实施细则 国家“千人计划”待遇 | |
2011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开始申报
作者 ss201009 | 2011-06-14 06:56 | 类型 海外学人 | 2条用户评论 »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教 育部将继续实施“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择优支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11年度申报工作相关事项如下: 一、申报领域 按以下27个领域归口申报: 1.数学;2.物理;3.化学;4.化工;5.农业;6.林业;7.电子科学技术;8.计算机与通讯;9.生物与基础医学;10.医疗卫生与临 床;11.药学;12.中医药;13.能源;14.资源;15.环境;16.传统材料;17.新材料;18.先进制造;19.管理科学与工程(含工商管 理)。20.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1.经济学;22.法学;23.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24.教育学、心理学;25.语言学、文 学、新闻传播;26.历史学;27.艺术学、体育学。 二、申报条件 1.申请者须符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第七条所列各项基本条件。 2.国内申请者应具有中国国籍,且必须通过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申请,不接受跨单位申报。 3.引进海外青年优秀人才纳入本计划一并申报。 4.坚持公开遴选,择优推荐的原则。加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申报。注重与部门、地方和学校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的衔接。 5.已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者,不得再申请本计划。 三、申报名额 实行限额申报制度。 四、申报方式 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为单位,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以主管部门的职能司局为单位,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和实施985工程的高等学校以学校为单位,以公函的形式统一申报。不受理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申报。 五、其它事项 1.申请者须填写《“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一式8份,加盖所在学校和主管部门公章。申请材料(包括附件)必须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双面打印,不超过40个页码。 2.各单位须填写《“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人清单》1份,加盖所在学校和主管部门公章报送,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电子文件(EXCEL兼容格式)。 3.申报截止日期:2011年9月12日(以收到时间为准),逾期、超额和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恕不受理。 4.资助人选确定后,教育部将择优选派部分入选者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 5.本通知同时在教育部科技司网站www.dost.moe.edu.cn 上公布。有关附件和电子表格请在网站“下载中心”栏目下载。 联 系 人:李楠 高润生 联系电话:010-66096358 66097382 传 真:010-66096358 66020784 邮 编:100816 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 电子信箱:zouhui@moe.edu.cn | |
海外学人-党哲教授
作者 杰夫 | 2010-09-13 08:51 | 类型 人物评述, 海外学人 | 4条用户评论 »
党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软件工程,算法,和自动机理论等。点击这里进入他的主页。他的联系地址是: Zhe Dang (509) 335-7238 | |
海外学人-刘辉教授
作者 杰夫 | 2010-08-31 10:08 | 类型 人物评述, 海外学人 | 5条用户评论 »
刘教授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并拥有30多项专利,他还是TD-SCDMA技术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无线网络,多媒体信号处理等。点击这里进入刘教授主页。他的联系方式为: Hui Liu | |
龙星课程: 局部性原理在计算机和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 coder | 2010-08-18 06:09 | 类型 海外学人 | 5条用户评论 »
【今年的龙星课程,张晓东教授讲授了他的杀手锏:data locality。 在首篇的slides里边,张教授讲了下当前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如何作一个 balancing system 。上次 Lawrence National Laboratory 的人来我们这里,我问他为什么 Blue Gene 的 CPU frequency 这么低,他说主要考虑的是 power density。 张教授也强调了 application, runtime system, kernel & arch co-design 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我们也在作类似的 java runtime, kernel & arch 的 co-design。 不过 co-design 工业界应该是领先很多。 这就是张教授牛的原因了,很多工作直接被工业界拿走应用在 product 中。非常喜欢 张教授的一句话: Practical benefits in the real world often result from basic research at a fundamental level.】 课件下载地址 http://mail.ustc.edu.cn/~wbdai/dragonstar/doc/dragonStar-2010-USTC.rar http://mail.ustc.edu.cn/~wbdai/dragonstar/html/course.html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存储、访问和传输已成为阻碍系统性能的主要瓶颈,访问数据的速度远远低于计算的速度,而对数据访问的需求已经成为计算机运行的主要部分。 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层次也变得越来越深:从硬件快速寄存器(Registers)到快速存储器(Cache)再到主存的DRAM,通过数据总线,系统可以与各种磁盘,如半导体的固态存储器(Solid State Device)或机械的硬磁盘等。通过互联网,计算机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大规模的远程存储、访问和通讯。 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访问的速度和效率是由两个基本要素决定的:(1)点与点之间的传输的速度(Bandwidth);(2)在某点读或写数据的时间延迟(Latency)。在过去的20多年里,在计算机的各个不同的联结点之间数据的传输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数据访问的延迟却没能有效地改善。为了解决这一对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在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实现中,三种最有效的硬件或软件的方法是:缓存(Caching),备份(Replication)和预取(Prefetching)。 课程大纲 这门课以上面提到的三个基本技术为核心,全面介绍计算机各个存储层面上的最有代表性和最先进的数据管理方法。课程安排如下: (一) 硬件快速存储器(Cache)的设计与改进
(二) 主存DRAM内局部性(Locality)的挖掘
(三) 内存和磁盘管理中的核心技术:替换算法
(四) 提高操作系统对磁盘的管理功能和效率
(五) 固态闪存系统(Solid State Device Flash Memory)
(六) 在互联网和无线网上的数据管理和有效传输
| |
LPC2009、数据去重技术 Data De-Duplication、海外人物 Mingming Cao
作者 Cheng | 2010-04-03 12:40 | 类型 人物评述, 海外学人 | 4条用户评论 »
Linux Plumbers Conference (http://linuxplumbersconf.org/) 自2008年开办首届以来已经成为了 Linux 业界有名的会议, (翻译这个名称比较难,是 “Linux 管道工会议” 还是 意译为 “Linux 底层技术会议”?) 在其开办之前,世界上已有三大 Linux会议,每年产出无数高质量 paper 和 实用开源项目:分别是加拿大 LinuxSymposium.org 覆盖北美区,德国 Linux Kongress 覆盖欧洲区,和 Linux.Conf.Au 覆盖澳纽区;可惜一直无一在美国本土,与其顶级技术诞生地很不相称,花旗国人对此深感痛心疾首,于是在2008年开始有人有组织地预谋 本土的 “Linux 底层技术会议”。终于在08年9月份在 俄勒冈州 波特兰州立大学(此处关于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也需另文另表) 得以实现其”一大”会议。 (此处 colyli 同学当年是其一大见证人,希望有机会也对参加过的技术会议作些总结) (本人当年本来也有机会见证一大的,可惜被万恶的 bureaucracy 审查了两个月才发给 visa, 等到花儿都谢了)。 LPC 诞生之后,显而易见的就是取代了原有北美区 LinuxSymposium 的光辉, 看 LS 2009 Proceedings 就知道了,几乎没有名人到访 ;名人的 paper 都投奔 LPC 去了) 且看 LPC 2009年会议议程 包括了 Keynote, Linus Torvalds – An Advanced Git Tutorial, 音频、网络、实时、安全、启动、内核/用户态接口、存储、嵌入式、XWindow、等多方面的子会议,本文重点详述 其中存储子会议的一个环节: 由 Mingming Cao (from US IBM Linux Technology Center) 做的关于 Linux Data De-duplicaton 的演讲 [slides], 在 Linux Foundation 本来还有它的 视频,可是我身在亚洲区多个ISP网络条件下尝试过,从来没有成功地播放完过。(说明 Linux Foundation 的视频站仍然欠缺访问速度,看身在辽国的同学有没有办法把它转移到 youtube 或者 … ) 虽然命题 名为 “Linux Data De-duplicaton”, 但里面所提到的技术并不限定于 Linux, 并且根据 slides 所看到的,可以作为 数据去重技术 的一个很好的入门 (不知视频中现场还说了些什么,观众有些什么提问?):
曹明明: 山东人,山东师范大学附中 ’88 级,后来赴美 俄勒冈州立大学学习,工作于 US IBM LTC, 曾多次参与 Linux Kernel Summit 顶级技术会议发表演讲;与上海籍 曹南豫 先生相知、相识于 俄勒冈州立大学,并相爱、结婚,育有二女,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波特兰;并且其夫工作也是 Storage Software Engineer, 可羡慕地称之为 … 神仙眷侣不为过。 其个人 facebook 页面在: http://www.facebook.com/caomingming | |
海外学人- Shan Lu教授
作者 frogman | 2010-03-22 15:23 | 类型 海外学人 | 10条用户评论 »
陆教授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系统,主要是在系统可靠性及并行软件系统方面。 点击http://pages.cs.wisc.edu/~shanlu/进入Lu 教授主页(好象还是头衔教授- Clare Boothe Luce Assistant Professor , 比较少见)。 她的联系地址是: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 |
海外学人-赵荣教授
作者 Cheng | 2010-03-20 06:59 | 类型 人物评述, 海外学人 | Comments Off
根据 CEWIT 描述,其作用类似于一个校办公司,让学校研究的最先进技术能够迅速应用于工业界,让广大师生能有一个工业界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地方;同时这个校办公司与业界 Cisco, IBM 开展广泛合作,在无线信息技术研究方面具有领先地位;这种模式值得学习。 赵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和软件工程等。点击这里进入赵教授主页。他的联系地址是: Rong Zhao, Ph.D. Center of Excellence in Wirel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W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