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现金最多的全球十大技术公司,他们的下一步?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Business Insider上周报道了全球手里现金最多的十大技术公司。你也许会对最后的第一名感到很惊诧。

10. IBM。107亿美元。IBM2010年花了60亿美元进行并购,预计今年并购会更加积极。

9. Oracle。119亿美元。Oracle过去十年经常大手笔并购,2009年收购Sun是其顶峰。最近几年Oracle的并购步伐有所放慢,原因之一是其已经拥有了从硬件、数据库到应用的完整垂直解决方案。

8. 戴尔。144亿美元。戴尔估计会在云计算、存储和安全等方面继续发力并购。

7. 任天堂。151亿美元,约合1200亿日元。估计任天堂会在游戏工作室和下一代console上有所动作,特别是在应对微软Kinect这类游戏的挑战上。

6. 英特尔。168亿美元。2010年,英特尔有几个大手笔的收购,77亿美元收购McAfee,14亿美元收购英飞凌的无线部门。但是该公司目前手里的现金仍然充足,而且公司致力于在移动领域多分一杯羹。不过英特尔CEO欧德宁说英特尔“没有所谓的并购战略”。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理解。欧德宁的意思是,英特尔不像思科,以并购作为公司发展壮大的核心战略;而笔者的感觉则是,英特尔就算想这么干,也未必有思科和钱伯斯那套整合的功力,所以说“没有战略”也不为过。(参见掰一掰英特尔的收购历史)。

5. 苹果。270亿美元。除了现金,苹果还有惊人的价值327亿美元的long-term marketable securities。这600亿都是流动性非常好的白花花的银子和银子替代品啊。不过苹果目前产品进展非常好,看不出在产品上并购的需求;股价表现也上佳,不需要动用现金来回购或分红。有可能的收购方向也许是苹果的广告业务。

4. Google。350亿美元。2010年,Google并购了40家公司。2011年Google的并购节奏并不会放慢,而且会集中在其四个核心领域:移动、企业、广告,视频。当然,Larry Page同学新官上任也许会烧几把大火?

3. 思科。402亿美元。思科一直是当之无愧的cash cow。思科和钱伯斯在搞收购整合上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不过最近几年其大手笔收购明显在减少,上一次大手笔是2006年70亿美元收购Scientific Atlanta。思科最近公开承认其过去两年的发展有问题,今后会集中在其五个核心业务上发力,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任。Flip已经被砍,所以思科今后几年的并购目标多半不会放在消费领域,而会集中在其企业解决方案上。

image2. 微软。413亿美元。微软手里的钱袋永远都是深不见底。2009年和2010年微软明显放慢了并购步伐,公司高层的决定是,今后的新业务发展会采取partner模式,比如最近的Windows Phone和诺基亚盟约,和2009年的Bing-Yahoo盟约。当然,这之前,2008年初对雅虎的求购失败和2008年6月陆奇加入微软主掌Bing业务,也许是促使公司改变并购战略的原因之二。

1. 中国移动。 445亿美元。对,您没看错,CMCC,中国移动通信。目前的并购战略?不明。

(6个打分, 平均:3.67 / 5)

浅谈高端CPU Cache Page-Coloring(3)

上节中我们讲到,如果对内存的0-127(总共128)个物理页面做内存清零(memset)的话,其在cache中的分布是正好每一个SET(包厢)里,放入了一个cache line(包厢里的长凳子。每个凳子上32个人。每个包厢是4个凳子:4 Way)。
现在来考虑,接着对第128th 物理Page清零。我们来考察其在Cache中会落在哪里。

我们先谈结论。

结论: 第128th物理页面会与第0个页面占据同样的Cache Sets。
推论:

* 第ith物理页面会与第(128+i)th个物理页面在Cache中占据同样的Cache Sets。

* 第ith物理页面会与第(128*j+i)th个物理页面中Cache中占据同样的Cache Sets。(i,j = 0,1,2….)


属性讨论:

× 占据同样的Cache Sets,会导致潜在的Cache冲突,替换。例如,当一个N-Way的Set,如果所有的Way(长凳子)都被坐满的时候,必须按照某种算法,把倒霉蛋踢出局。

× 我们把i, 128×j+i(i,j=0,1,2,3…)等属于同一个Cache Sets映射的物理页面,称为具备同样颜色(Color)的物理页面。

×请注意,每一个4K的物理页面上映射到127个连续的SET中。是Cache SetS。学术上,这个相应的容纳这个4KPage的Cache SET的集合,叫做 Cache Bin


图示:

下面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第ith个物理页面与第(128*j+i)个物理页面会是映射到同样的cache set中。

我们讨论的这个Cache是一个L2 Cache,参数如下:
–大小: 2M –SET/Way: 16384/4 Way SET –Line: 32 Bytes

16K的SET。意味着2^14。

换言之,需要物理地址贡献出14个bit,来做为定位其落在哪个Cache Set.

从上图我们知道,bit 5-18是用来选择属于哪个SET的。

× 由于一个物理Page的5-11是可变的【4K的物理Page】。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上节所解释的一个物理Page一定是占据了连续的128个SET中的某一个cache line: 11-5+1 = 7. 2^7= 128.
* 对于一个已知的i,其bit 12-31【共24bit】是已经固定的,fixed的了。是不变的。

现在来考察 i 与128*j+i的关系。

很显然,物理页面i与物理页面i+128*j的低7位数完全一致的。换言之,bit 12-18是完全一致的。

例如,
128-0 = 128 = 0b1 0000000;
128*1 -0 = 0b10 0000000;
128*2 – 0 = 0b11 0000000;
……
以此类推,

128×j – 0= j(128-0) = j * (0b 1 0000000);
= 0b x 0000000;
其中 x的十进制值为j。

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一个物理页面i,对应的128+i页面,128×2+i,128×j+i页面的bit 12-18是相同的。

这意味着什么?

请注意,Cache的SET的选择就是通过5-18bit来决定的。

如果两个物理页面的12-18bit是一样的,

这意味着: 这些页面的4K内容都会落在相同的128个SET中(5-11位决定的)。这些页面属于一个相同的颜色(Color)。

下图所示是当4个具有同样颜色的物理页面都被读到Cache中后,Cache的SET和Way的情况–“属于你的”包厢的4条凳子都全部坐满。

这里面, “属于你的”这个词非常重要。即使妈咪有别的包厢,但如果不属于你,你是不行的。有钱都不灵。“属于你的”其实就是你的颜色;你的颜色决定了你的出路和你的地位;

这有点类似与当年,你的阶级成分决定了你许多的将来。。。。。。由于出身论被枪毙的遇罗克同学是一个英雄。。。。。。

(6个打分, 平均:5.00 / 5)

弯曲评论给清华大学发去贺电

今天是洋人的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这就是我大宋,sorry,大清的清华大学的校庆。今天是个大好的日子。100岁!恭喜清华!

我估计除了清华园本身,清华的校友最多的地方就是这个硅谷。去硅谷的永和超市,大华99,推着shopping cart,上面坐着小孩,里面放着韭菜,豆腐和削价日本牛肉,和一份外卖,再加一份中文报纸的,一个个神情木纳,带着眼镜的,一般都是清华的。。。

清华大学无疑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也接触过许多清华学子。从大样本的统计角度,作为一个整体,确实相当优秀。

这次,我大宋对清华这个100年的庆祝规格相当的高。

清华都觉得非常荣耀。说白了,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去了。规格很高。。。而且还做了重要指示。例如,大家一定要为大辽,sorry,大宋,工作50年等等。

如果统计一下,估计现在的清华同学更愿意为大辽健康的工作NM年,而不是instead。情何以堪。。。。。。这不是他们的错。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我崇尚这样的一句话:不要问老百姓为国家做了些什么;而是国家为老百姓做了些什么。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权利在合法的框架内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其实,清华之所以为清华,乃是梁启超,四大国学大师,梅校长之清华。

从我看来,清华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为二:

梁启超的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和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墓志铭:

独立之意志;自由之思想。

似乎背下梁启超校训的人很多;能体会陈寅恪格言的寥寥无几。

普林斯顿大学能拒绝小Bush的访问。这才是名校的高贵。

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其必须有高贵的灵魂和对政治和权贵不附和的尊严。

我个人窃认为,当今之清华略逊于昔日之清华。

缺的不是自然科学的命;少的是人文伦理的魂。

据说杨大头这次跳的很欢。唱校歌很来劲。

小样为什么没想想西南联大九泉之下的邓稼先。

另外,邓稼先是西南联大的北大出生。与清华基本上没有关系。

清华百年之际, 希望清华不要忘记清华建校之由来;不要忘记民族曾经的屈辱–各种外来的包括武力和意识形态上各种强加给我大汉民族的。

清华乃中国人之清华;中国乃中国人之中国。


(8个打分, 平均:5.00 / 5)

弯曲调查:辽宋研发年龄分布

【注:这里研发的概念比较模糊。基本上是指在具体做事情的。最好是要接触代码的。完全不接触代码的,算废人。请不要投票。。。】

弯曲调查:辽宋研发工程师年龄分布

View Results

Loading ... Loading ...

(没有打分)

云计算与全民健康保障

首先我认为全民健康保障需要充分发挥中医的作用,甚至可以认为中医要发挥最主要的作用。

=======================

我的中医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1、健康就是平衡。

人体与周围环境需要处于平衡状态,人体内部五脏六腑需要处于平衡状态,

人体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需要处于平衡状态,不平衡就是身体不适甚至是疾病,平衡了就是健康。

2、人体是一个全息系统。

从一个人的外部可以看到全身五脏六腑的情况,从一个手掌也可以看出整体身体的状况,

从一个人的声音可以听出不同身体状况,从一个人的体味可以看出不同的身体状况。

3、人体是一个物质、能量与信息的综合体。

物质的新陈代谢,能量的变换和流通,信息的变换和流通,组成了所有的人体生命现象。

=======================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通过发扬中医的“治未病”思想,

结合具体的社会组织和措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民健康保障事业将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所谓“治未病”,请看一个故事:

魏文侯曾问扁鹊:“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

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

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

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

=======================

这便是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原文出处如下: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
魏文王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
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
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卓襄王曰:“善,寡人虽不能无创,孰能加秋毫寡人之上哉?”

=======================

下面详细谈谈云计算时代如何治未病。

从云计算的三个基本部分说起,云、管、端。

在云端,

将会集中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持久的记录人、人所生活的环境、社会舆论与大众情绪,

同时进行数据挖掘,逐步建立各种可观测条件与健康的关系。

在管道,

通讯网络高度发展,随时随地任何人可以从云端获取信息,发起计算请求,存储数据。

在终端,

带通讯功能和多媒体记录功能的终端大量普及,可以采集和上传大量的健康相关的信息,在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普遍的社会健康保障都是梦寐以求的目标。

在美国这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堪重负,实在是因为没有走“治未病”的道路。

=======================

下面引用一个网络上面的笑话,来说明西医是如何消耗社会财富的:

一个医院院长电视机坏了,拿到一个大修理店去修。
修理店接待人员问:“你好,请问你的电视机出了什么问题?”
“就是没有反应了,声音图像都没了。”
“OK,看来你的电视是内部出了问题,那你要看内科,

请问你要看工程师还是高级工程师,修理费工程师收20元,高级工程师要收30元。”
“不就是修电视机吗?修好就可以了,我管他什么工程师还是高级工程师?”
“不一样的,高级工程师水平高,什么疑难问题的电视都能修理好,

修好的返修率也明显低于工程师,但是修理费相对高一点,所以这个由顾客您自己选择。”
“我的电视应该不算疑难杂症,就一般工程师就好了。”
“那好,请你先交20元修理费。”
“为什么还没修理就要先交费?”
“我们修理店的制度就是这样,你们医院的挂号费,不是没看病之前就要交吗?”
医院院长无话可说,只好交了20元,将电视机捧进修理店,来到了工程师的工作台。
工程师问了一下电视机的情况,先开了三个付费单请医院院长交费,

一个万用表测量费20元,一个示波器测量费50元,一个扫频仪费80元。
“为什么要顾客出这个测试费,这不是方便你们修理工程师的吗?”
“没错,我们的工程师以前也是靠望闻问切听,凭经验修理,

可是现在科学发达了,什么仪器都有了,修理时做了测试会比较准确,也能测试出目前暂时还没有显现的故障出来。

我们买这些仪器仪表要花费大量资金,所以我们要收一些合理的费用。

你的还好,没有用到更多仪器,上次一个客户送一个电器,

我们用了网络分析仪测试天线阻抗,测试费就是150元 ,人家也是测了。

我们会尽量替顾客着想,尽量少一些测试,为顾客省钱。

当然你也可以坚持不测试,但我们修理时,可能会判断错误将好的零件换掉,给顾客造成不必要的费用。

也可能修不好你的电器,最后耽误你的时间。”

医院院长只好先交了150元测试费。
工程师经过半个小时测试,用打印机打出一张线路图,发现时一个三极管烧了,

他花几分钟,换了个一元钱左右的三极管就修好了电视机。

工程师把打印好的线路图塞到院长手中后开了一张缴费单,叫院长去交8元打印费。
院长不解的问:“打印费也要我出?”
“是的,这是店里的规定,打印费由顾客出,那张图不是给你了吗?”
“可我看不懂,要这张图干啥?”
“你们医院给病人做B超,打印的绘图病人也看不懂,不照样是病人出钱吗?”院长无 语,只好去交钱。
最后,工程师对院长说,我们店实行电脑管理,请你去提货柜台提货。

提货柜台打了一个修理清单给医院院长交费,

缴费单上写着:根据物价局规定,我店实行分项收费,做到使顾客明明白白消费。

你本次修理收费如下:35W白光牌烙铁使用费(拆焊各1次):10元;一次性烙铁头清洁棉:2元;

吸枪使用费1次:5元;φ0.8环保锡线10g :5元;2N1234三极管1个 :2元;

剪三极管管脚斜口钳使用费:5元;焊接后清洗焊盘洗板水费:5元;

拆焊三极管、清洗焊盘等人工费:;20元;合计:54元。

院长看了差点晕倒 。
医院院长的电视共花了232元钱,只换了一个价值1元的配件。

如果是中医疗法,就是这样的场景:

一个老师傅,把电视机插上电,看看听听摸摸,望闻问切一下,更换一个价值一元的配件,搞定。

如果是云计算的中医疗法:

在电视机将要坏的时候,告诉用户家里太潮湿了,可能会导致某配件失效。

用户不理睬,用坏了。

拿的云计算医疗中心,通过摄像头观测上电后的电视图像,通过声音传感器接受电视机的声音信息。

云计算进行模式匹配,结论是某配件要更换。

一个普通的人,在云计算医疗中心的指导下,很快就可以把电视机修好,不需要老师傅。

(2个打分, 平均:1.00 / 5)

华为的云计算转型:逼出来的开放

本文原载于赛迪网,内容还是很有深度,所以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近日,在华为上海研究所大楼,近万名工程师的桌面上,已经看不到一台主机,只有一个通过“桌面云”连接到后台数据中心的显示屏。

2010年11月,华为对外界公布了自己的云计算战略。任正非提出,华为“在云平台上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要追赶谷歌”。这意味着华为正在进行着一次重要转型。

与此同时,华为也欲打破其以往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变得更加开放。2010年11月 25日,任正非、孙亚芳等高管与公共关系、品牌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座谈,座谈的主要内容是“改善与媒体的关系”。“华为才是个二十多岁、朝气蓬勃的小伙子,确实需要被世界正确认识。别人对公司的误解,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主动与别人沟通,甚至连被动的沟通我们都害怕,还把这当成了低调。在舆论面前,公司长期的做法就像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我可以做鸵鸟,但公司不能,公司要攻击前进。”任正非在这次座谈中表示。

春节前,有人注意到包括华为多名高管及董事会成员在新浪上开了微博,将之视为一种改变的象征。但华为方面一再表示,这并非公司统一规定,也非约好之后的集体行动。

但还是有人倾向于相信,他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华为——更加透明,也更加开放。这与他们此前的印象迥然不同——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华为的创立者、今年67岁的任正非一直保持着低调。

自上而下的变革

和过去的很多重大改变一样,华为的这次改变,仍然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

2010年11月底,在华为云计算战略发布会上,很少在公开场合出现的任正非发表了一个在业界备受关注的讲话。这次涉及华为未来发展方向的讲话充满了深思和焦虑。任正非说:“华为20年来,从青纱帐里走出来,一个孤独的‘农民’,走在一条曲曲弯弯的田间小路,像当年堂·吉诃德一样的封闭,手拿长矛,单打独斗,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当我们打开眼界一看,我们已经不得不改变自己长期的封闭自我的方式。”

事实上,由于相对封闭,华为这些年没少吃过苦头。最近的一起,便是收购3Leaf公司的失利。

2010年5月,华为出资2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美国公司的部分资产。然而,8个月后,华为接到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通知,建议其撤回收购3Leaf特定资产交易的申请。

一开始,华为拒绝接受。按照美国的相关规定,如果华为拒绝接受这一建议,需要美国总统在15天内作出最终裁决。在此期间,有五位美国众议员联名致信奥巴马政府,称华为收购3Leaf Systems将对美国的计算机网络构成威胁。“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然而,我们已经决定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建议,撤销收购3Leaf公司特殊资产的申请。”在今年2月19日晚,华为发表了这样的声明。

这样的决定如同三年前的情景再现。2008年3月,贝恩资本与华为联合收购3Com公司也是因未通过CFIUS的审查而最终放弃。由于华为作为中国厂商参与,美国多名议员和政府官员都担心这一交易将导致华为获得美国敏感军事技术。

按照以往华为的一贯风格,对于这样放弃收购的行为一般是“不予回应”或“不予置评”。在业界的惋惜中,这一事件很快归于平静。

不料,在2月25日早,很多网友看到了一封来自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的公开信,洋洋洒洒几千字,一口气解释了华为在投资美国的10年里所遭遇的误解。这些误解包括“与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简称)有密切联系”、“知识产权纠纷”、“中国政府的财务支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等。

在这封公开信的最后,华为希望美国政府对华为进行调查。“实际上,我们一直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就对华为所有质疑给予正式的调查。我们相信,如果能够通过美国的公平与正义的调查流程,能证明我们是一家真正的商业公司。”

当然,美国政府并没有真的“应邀”对华为展开调查。据华为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美方连最基本的回应也没有。但人们却从这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中看到,华为公司以及华为人开始变了,变得开放,变得热诚。华为不再选择沉默。

逼出来的开放

在华为变得更加开放的背后,根本的原因是整个行业正在发生着颠覆性变革。华为不得不在原有的依托运营商的发展路径之外,走出一条面向其他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新路。要顺应这种改变,华为需要更多地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

创立于1988年的华为,一开始主要是代销香港的HAX交换机,靠价差获利。彼时,它的经营项目中,还包括火灾报警器、气浮仪以及相关的工程承包咨询等。

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固定电话网正处于由传统的步进制、纵横制向数字程控机交换的转型时期,电话的普及率还不到0 .5%。国内通信设备市场几乎全是外国公司的天下。1992年,企业刚有些积蓄后,任正非就决定倾全部资金投入到数字交换机的自行研发上。

4年之后,华为国内的销售额即达到了26亿人民币,沿用着国内市场的经验:建立稳固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华为在这一年开始了国际化征程。2010年,华为的销售额达到了280亿美元,与爱立信净销售额311.9亿美元相比,华为距离世界第一的行业位置已只有一步之遥。

但在经历了23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华为虽然为运营商而生,但不能仅仅依靠这一种活法。

一方面,全球运营商正在面临转型,从业务规划到商业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另一方面,谷歌、亚马逊、苹果、Facebook等IT新贵的崛起令人始料不及,他们在无线互联网时代向电信业发起的势不可挡的渗透,对传统设备商的生存模式逐渐形成挑战。

而云计算——这个被称为第三次互联网革命的技术——的出现,则更是让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

随着这一技术的成熟,网络即互联网将成为人们的电脑。过去装在电脑机箱里的各个单独部件——存储信息想硬盘、处理信息的微型芯片、操控信息的应用程序——现在已分散在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集成,供每一个人分享。美国知名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断言,在这个新世界,“IT将不再重要”,“万维网将变成万维电脑”。

一旦企业运算的大部分工作移出自有数据中心并进入“云”中,企业将不再需要自建资料中心,组建IT团队维护和管理系统,因为互联网就像自来水或电力一样,可由专门公司提供服务,而企业则可以付费使用。

面对云计算所带来的第三次IT技术革命,几乎所有的通信类大企业都作出了重大调整,华为自然也不甘落后。

在今年之前,华为的内部部门主要根据产品线划分,比如核心网、无线等,或者根据市场划分,比如欧洲区、拉美区等。1月底召开的董事会上,华为对公司业务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一改过去按产品分类的方式,转向按照不同客户将公司业务分为四部分——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及其他。

在这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原有的运营商业务以及终端业务之外,开辟了一个全新领域:企业业务。作为重要依托,“云计算”可谓是企业业务的核心,一开始,华为准备将这块业务称为“企业网业务”,但在内部会议讨论后,华为决定将这这块业务定义为“企业业务”。这是因为“企业网”业务很容易让人想到路由器等路由设备,而“企业业务”的外延更广,能更好地概括这块业务。

华为企业业务负责人徐文伟表示,华为的企业业务是利用云计算平台技术为基础,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他认为,正是云计算面临的重大机遇,让华为坚定了进入企业业务的信心。

“华为的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只是以前的客户是运营商,不需要面向消费者,而现在的企业业务和消费业务都需要面向大众。”华为终端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晓云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华为从低调向开放转变的背后,最根本的,其实是华为业务范畴和商业模式发生了转变。“我们的目标客户更清晰了,当然也更庞大了。”

转型的挑战

华为的云计算目前已经有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案例,除了上海华为近万台计算机的虚拟办公,上海联通目前也在华为的技术支持下将86个营业厅全部迁到云平台上,上海的闸北区医疗系统通过华为技术建立了“健康云”,优化了医疗系统的流程。

但对于做了二十多年运营商生意的华为来说,要完成这个转变,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企业市场最为火热的云计算及数据中心领域,思科、IBM以及惠普已成三足鼎立之势。华为只能算是后来者,而同城的竞争对手——中兴也开始介入云计算领域。

负责企业业务的徐文伟曾在内部开玩笑说,过去做运营商生意需要穿皮鞋、西装、打领带,而现在做企业业务,则需要穿运动鞋、牛仔裤和T恤,因为“需要跑得更快”。

而在终端市场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新规则正在颠覆整个产业,苹果iPhone强势崛起,不仅将诺基亚拉下了马,连强势的运营商都要避让三分。华为终端能否独成一派,也有待市场考验。

华为终端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晓云坦言,成立于2003年的华为终端公司一开始战略并不明确,“在国内,华为终端被等同于华为的手机;在国外,华为终端被等同于华为的数据卡。”张晓云说。为此,这位新闻发言人不得一次又一次出面澄清:“其实华为终端是业界产品线最全的终端供应商。”

华为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其终端发货量达1.2亿台,全球销售收入突破45亿美元,发货量和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30%。去年,华为终端在美国、日本、俄罗斯、中亚等区域,发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0%。手机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

据张晓云透露,2011年,华为将在智能手机市场重点投入,全线布局。华为的目标是在全球开1000家店。在她看来,未来的竞争,不只是终端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应用软件的竞争,而华为也将在此发力——4月份,华为将会举办一个中国开发者大会;在不久的将来,华为还将推出类似于苹果商店的“智汇云应用商店”。

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华为并没有能够真正离开运营商。虽然华为终端首批品牌店最近在北京、上海、深圳的核心商圈同时亮相,和业界风头最劲的两大品牌苹果和黑莓比邻而居,但其大部分终端销售仍然是在运营商的店中店里进行的;华为终端的海外销售依托的也主要是运营商渠道,也即B2B2C的转售模式。

任正非在最近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对这次艰难的转型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已经走到了通信业的前沿,要决定下一步如何走,是十分艰巨的问题。我们以前靠着西方公司领路,现在我们也要参与领路了,我们也要像西方公司一样努力地对世界贡献。”

(8个打分, 平均:2.63 / 5)

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巧: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虽然“思想比工具更重要”(弯曲网友),但是,如果没有工具支持,性能优化就会非常累。思想不好掌握,但是使用工具还是比较好学习的,有了工具支持,可以让初级开发者更容易入门。

性能优化用到的工具,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1)使用工具是否需要重新编译代码?

  一般来说,性能优化工具基本上都需要重新编译代码。因为在生产环境里面使用的image,应该是已经优化过的image。不应该在用户环境里面去调试性能问题。但Build-in的工具有一个好处就是性能测试所用的image和性能调试所用的image是相同的,这样可以避免重新编译所带来的误差。

2)工具本身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果是Build-in的工具,需要减小工具对性能的影响,启用工具和不启用工具对性能的影响应该在一定范围之内,比如5%,否则不清楚是工具本身影响性能还是被测量的代码性能下降。

  如果是需要重新编译使用的工具,这里的测试是一个相对值,不能做为性能指标的依据。因为编译会修改代码的位置,也可能会往代码里面加一个测量函数,它生成的image和性能测试的image不一样。

在这里要列出几个我用过的Linux工具,其他系统应该也有对应的工具,读者可以自己搜索。

性能测试工具一般分这么几种

1)收集CPU的performance counter。CPU里面有很多performance counter,打开之后,会记录CPU某些事件的数量,比如cache miss, 指令数,指令时间等等。这些counter需要编程才能使用。测量哪一段代码完全由自己掌握。

2)利用编译器的功能,在函数入口和出口自动加回调函数,在回调函数里面,记录入口和出口的时间。收集这些信息,可以得到函数的调用流程和每个函数所花费的时间。

3)自己在代码里面加入时间测量点,测量某段代码执行的时间。这种工具看起来和#1的作用差不多,但是由于performance counter编程有很多限制,所以这种工具有时还是有用处的。

在Linux里面,我们经常会用到

1)Oprofile

Oprofile已经加入了linux的内核代码库,所以不需要打patch,但是还需要重新编译内核才可以使用。这是使用最广泛的linux工具,网上有很多使用指南,读者可以自己搜索参考。

http://oprofile.sourceforge.net/news/

http://people.redhat.com/wcohen/Oprofile.pdf

2) KFT and Gprof

KFT是kernel的一个patch,只对kernel有效;Gprof是gcc里面的一个工具,只对用户空间的程序有效。这两个工具都需要重新编译代码,它们都用到了gcc里面的finstrument-functions选项。编译时会在函数入口,出口加回调函数,而且inline函数也会改成非inline的。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

http://blog.linux.org.tw/~jserv/archives/001870.html

http://blog.linux.org.tw/~jserv/archives/001723.html

http://elinux.org/Kernel_Function_Trace

http://www.network-theory.co.uk/docs/gccintro/gccintro_80.html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对读代码也有帮助,是居家旅行的必备。这里还有一个slide比较各种工具的,可以看看。

3) Performance counter

http://anton.ozlabs.org/blog/2009/09/04/using-performance-counters-for-linux/

Linux performance counter,用于收集CPU的performance counter,已经加入了内核代码库。通常来说,performance counter的粒度太大,基本没有什么用处,因为没法定位问题出在哪里;如果粒度太小,就需要手工编程,不能靠加几个检查点就可以了。所以还是要结合上面两个工具一起用才有好的效果。

工具解决哪些问题?

1)帮助建立基线。没有基线,就没办法做性能优化。性能优化是个迭代的过程,指望一次搞定是不现实的。

2)帮助定位问题。这里有两个涵义:一是性能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是由哪一段代码引起的;二是性能问题的原因,cache miss,TLB miss还是其他。

3)帮助验证优化方案。优化的结果应该能在工具里面体现出来,而不是靠蒙。

就这些了,还有什么补充?

参考资料

1)http://software.intel.com/en-us/articles/intel-microarchitecture-codename-nehalem-performance-monitoring-unit-programming-guide/

2)  http://www.celinuxforum.org/CelfPubWiki/KernelInstrumentation

3)  Continuous Profiling: Where Have All the Cycles Gone?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Tanenbaum–Torvalds Debate:操作系统的争论

Linux20年之际,我的脑海里飘过了我记忆中一系列的clip。从工程上而言,Linux,在辽国大企业,例如IBM,Intel,等全力扶持后,迅速的壮大,才有了今天。

在学术上,Linus曾经与操作系统界的泰斗Andrew T.有过一次交锋。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这个debate发生在1992年。那时Linus还很年轻。。。

2006年,Andrew在Computer Magazine上从新整理发表了一篇文章: Can We Make Operating Systems Reliable and Secure?

Andrew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必读文章。否则在江湖行走,侃大山和做OS的学术研究,都不够拉风。

如果单纯从操作系统或者系统软件的结构而言,Linux确实是Another Clone of Unix。这也没有什么好躲躲藏藏的。学术价值不大,if not any at all.

从陈首席的理解,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的探索:

monolithic os–>第一代微内核(Mach,Minix等)–>第二代微内核(QNX Neutrino)–》第三代微内核(L4)–》虚拟化(XEN,KVM)。

操作系统发展到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存在Monolithic OS和经典的微内核之争。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非要从学术的角度而言,当然,是微内核是方向;或者说,是虚拟化是方向。

操作系统最后的一个方向就是: Application Aware OS。

这好说不好做。。。。。

(5个打分, 平均:3.00 / 5)

Linus/Linux的第一个Post–1991年8月25

Linus Benedict Torvalds (380 users) More options Aug 25 1991, 11:12 pm
Newsgroups: comp.os.minix
From: torva…@klaava.Helsinki.FI (Linus Benedict Torvalds)
Date: 25 Aug 91 20:57:08 GMT
Local: Sun, Aug 25 1991 1:57 pm
Subjec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e most in minix?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

I’m doing a (free) operating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This has been brewing
since april, and is starting to get ready. I’d like any feedback on
things people like/dislike in minix, as my OS resembles it somewhat
(same physical layout of the file-system (due to practical reasons)
among other things).

I’ve currently ported bash(1.08) and gcc(1.40), and things seem to work.This implies that I’ll get something practical within a few months, andI’d like to know what features most people would want. Any suggestionsare welcome, but I won’t promise I’ll implement them :-)

Linus (torva…@kruuna.helsinki.fi)

PS. Yes – it’s free of any minix code, and it has a multi-threaded fs.
It is NOT protable (uses 386 task switching etc), and it probably never
will support anything other than AT-harddisks, as that’s all I have :-( .

(没有打分)

Linux 20年–改变了世界的20年

【陈怀临注:记得当年大宋联想公司有个slogan–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我觉得Answer应该是:没啥两样。没准还好一点:-)。但是,人类没有Linux,世界似乎很难想象。。。。。。】

(4个打分, 平均:4.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