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人-王斌教授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image      王斌现为怀特州立大学(Wright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系副教授。王教授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1994年获得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University of Louisville)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

      王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多媒体通信,实时系统,无线通信等。点击这里进入王教授主页。他的联系地址为:

Bin Wang
491 Joshi Research Center
3640 Colonel Glenn Highway
Dayton, Ohio 45435-0001
Email: bin dot wang at wright dot edu
Tel: (937) 775-5115
Fax: (937) 775-5133

(1个打分, 平均:4.00 / 5)

悼念民族英雄钱学森

悼念民族英雄钱学森

–陈怀临。 2009年10月31日

剑照寒秋月照霜,
英雄跃马辞故乡。
忧思社稷皇恩厚,
汉将征衣血未干。

附录:钱学森简历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 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 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 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 “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2006年10月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 。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钱学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9个打分, 平均:4.67 / 5)

央视对钱学森去世的报道

我估计政府应该搭设灵堂,从而群众可以去祭拜悼念。我2日到北京。希望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望。钱学森,邓稼先等,乃我心中之楷模。

希望钱学森一路走好。您这样的一生太值了。不枉一生呀。

(9个打分, 平均:4.78 / 5)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日前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组织今天在此间公布的2009年度前100强排名中,“天河一号”位居榜首。“天河一号”诞生,是我国战略高技术和大型基础科技装备研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究竟有多“超级”?以下是一组相关数字。

数字一:全系统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Linpack实测性能为每秒563.1万亿次。这意味着,“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配置Intel双核CPU、主频为2.5GHz的微机需要计算160年。

数字二:共享存储总容量为1PB。按国内数字图书馆应用软件的图片格式PDG为例计算,如果平均每册书大小约10MB的话,“天河一号”的存储量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为2700万册)之和,能够为全国每人储存一张大小接近1mb的照片。

数字三:“天河一号”由103台机柜组成,每个机柜占地1.44平方米、高两米、重1.5吨,系统总重量相当于19个神舟飞船。把通风等条件考虑在内,放置“天河一号”需要一个近千平方米的房间。

数字四:全系统包含6144个通用处理器(CPU)和5120个加速处理器(GPU),仅系统级软件就有20多万行代码。按照每人每个小时写20行代码的速度,需要写1万小时。

数字五:互联通信网络的单根线传输速率为10Gbps,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快的速率,相当于在“天河一号”计算机内部修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数字六:直接参与“天河一号”研发的科技人员有200多人,平均年龄为36岁。

数字七:“天河一号”目前投资为6亿人民币。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为10年。

数字八:全系统运行情况下,每小时耗电1280度。能耗比即每瓦电创造的计算效能为4.3亿次运算,与目前峰值性能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走鹃”超级计算机相当。

(5个打分, 平均:3.80 / 5)

Juniper宣布新产品,更换新Logo

image      本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技术公司的打击(相对来说)不算太大。所以,在当前一片低迷的大形势下,硅谷的各大技术公司还是动作不断。思科(Cisco)一个月就买了三家公司,一向不做广告的谷歌,竟然也开始在报纸上大做广告,兜售其Google App Suite。今天,Juniper也一反常态的举办了一场大型市场推广活动。

      从今天起,Juniper更换了已使用十几年的Logo,其股票也从NASDAQ转到了NYSE。为此,Juniper的各个大佬悉数出动,在纽约举行大型媒体发布会,并且罕见的在《华尔街日报》登出四个整版的广告(要很多钱的),可见是下了不小的本钱。这个日期可能也是精心选过的,因为今天正好还是互联网问世四十周年。1969年10月29日22:30,ARPANET的最初两个节点,UCLA到SRI(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连线成功。Juniper转到NYSE,估计是和不久前NYSE选用Juniper的网络设备更新其现有网络有关,两家公司互相拉一把。

      Juniper的产品一向做得不错,但其品牌知名度在网络专业人士以外,基本是零。如果Juniper还只是在卖高端的路由器给各大电信公司,这就不算个大问题。但是,Juniper要把产品(甚至是解决方案)卖到各个大小不一的企业,这就是个大问题了。企业网络设备市场,思科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唯一可能对其造成威胁的也只有Juniper了,不过Juniper只是刚刚起步,要走的路还很长。这不,Juniper也认识到这一点,新招了一位CMO(Chief Marketing Officer),开始下大本钱宣传自己的品牌。Juniper新的Logo比原有的要好很多,less geeky,more consumer friendly,估计是从思科那学的(思科前一段也改了logo,思路类似)。同时,因为自己的销售力量(对比思科来说)比较薄弱,Juniper开始四处结盟,最近拉到两个重要协作伙伴,IBM和DELL都要开始把Juniper的产品作为自己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出售,IBM还会把Juniper的产品贴IBM品牌销售。

      在Marketing一片喧嚣的后面,其实Juniper今天还宣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一个称为“Trio”的芯片组。Trio是Juniper最新一代的Packet Forwarding Engine ASIC,历时五年,耗资近亿美元研制而成。虽然称为Trio,其实是四块芯片,它的出现会使Juniper路由器和交换机性能提高数倍。今天同时宣布的MX 3D系列Edge Router,就是采用了Trio芯片组的MX系列的升级版。所谓的‘3D’,指的好像是‘Bandwidth,subscriber,service’,纯属市场宣传的蒙人术语,不过其产品的性能确实有了大幅提高。我看了一下MX 3D的Datasheet,原来MX系列最高端产品MX960的总吞吐量(Throughput)是960G(所以叫MX960),现在的MX960 3D提高到了2.6T,翻了两倍多,已经大大超过思科和Alcatel的相应产品。其更新的线卡可以做到160G throughput(16个10G端口),也是业界最高。还有,其MX 3D 100GbE线卡,业界首家(在Edge Routing市场)支持线速100G端口。 有些读者可能还记得,思科的ASR9K刚推出时线卡可以做到40G,最近升级到了120G。MX系列其其它两个产品MX480和MX240,性能也有类似的提高。在最低端,Juniper新增加了一个MX80,其throughput是80G。

      Juniper今天的另一项产品宣布是有关软件的,叫做Junos Space和Junos Plus,意思是要开放Junos平台,允许第三方在上面开发应用软件。他们并不是要把Junos做成Open Source,而是要像iPhone那样,提供一个SDK让别人在Junos上开发软件,然后在类似App Store的平台中出售盈利(Juniper的宣传画中有一个iPhone,不知是否有所暗示?)。这里有个鸡和蛋的问题,如果思科这么做,开发者肯定会蜂拥而至; 但Juniper在企业市场中的份额微乎其微,对软件开发者的吸引力很小,估计Juniper需要先把市场份额做大才行。所以,短期内我对此并不看好。

      看来,至少在产品开发能力上,Juniper和思科有一拼。希望他们能在市场、销售上再加把劲(今天的动静闹得就比较大,不是有没有效果?),努力打破思科在企业网络设备市场上的垄断。竞争对技术进步、对广大用户都是好事情,当然,对垄断大王如思科、微软等除外。

 

下图:Juniper MX系列

image

(4个打分, 平均:4.50 / 5)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5)

第13回 收获的季节

谢谢你,NetScreen。。。
–西南联大,前NetScreen员工

2001年的12月12日,天气很晴朗。当时NetScreen的办公大楼是在硅谷的Santa Clara的350 Oakmead Parkway, Sunnyvale, CA, 94085

这一天,NetScreen迎来了上市的日子。收获的季节。当时,NetScreen的管理团队成员和董事会成员(Director) 分别为:
Robert D. Thomas…… 52 President,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nd Director
Remo E. Canessa……. 43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and Corporate Secretary
Charles R. Clark…… 48 Vice President of Operations
Feng Deng(邓峰)…….. 38 Vice President of Engineering and Director
David K. Flynn…….. 38 Vice President of Marketing
James K. Gifford…… 51 Vice President of Systems and Services
Yan Ke(柯严)……….. 38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Architect
Edie R. Rodriguez….. 30 Vice President of Human Resources
Janine Roth……….. 46 Vice President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Mark S. Smith……… 45 Vice President of Worldwide Sales
Chun P. Chui………. 59 Director
Michael L. Goguen….. 37 Director
Katherine M. Jen…… 49 Director
Frank J. Marshall….. 54 Director
Thomas F. Mendoza….. 50 Director
Victor E. Parker, Jr.. 32 Director

其中邓峰年仅38岁,为公司创办人,工程副总裁,董事会成员;柯严也年仅38岁,为公司创办人, 副总裁和公司总架构师。

9点30分,历史的一刻来临。NetScreen和其商标在纳斯达克的屏幕上赫然显示出来。NSCN正式交易了。

柯严: 2001年,我们成功上市。那是年终的时候。当时在业界挺轰动的。【画外音】那是2001年的12月12日。Remo:我们与许多投资银行都进行了接触。(反映非常好),大概有30到40个投行要来购买我们的股票。David:他们认识到我们应该是2001年,唯一冲上市的公司。【画外音】2000年4月美国股市崩盘之后,经济,特别是硅谷,一塌糊涂。邓锋:当我们准备IPO的时候,9-1-1事件发生了。。。但我们确实对自己的奋斗充满了信心;对NetScreen
公司充满了信心。我们决定,即使前面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迎难而上。。。911之后的4个星期,我们向美国证卷交易委员会递交了S-1文件。Remo:市场开始变好了David:市场不再恐慌,变得越来越正常了。我们开始进行上市前的宣传工作。那时整个市场都很久没有看见高科技股上市了。NetScreen的上市计划对许多投资商而言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消息,就像rockstar一样!

Robert:站在纳斯达克交易所的地板上。。。

邓锋:看着那历史意义上的第一笔公开交易。

柯严:就像是一场梦一样,我自己都觉得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Robert:看着NetScreen股票的代号闪着!。。。

Ting:NSCN

David:NSCN,NSCN,NSCN

Robert:(NetScreen)成功的历史经历过许多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当最后这天我们终于上市了,
那种感觉无比奇妙。

David:非常多的人购买我们的股票,远远超过预期。NetScreen是个非常优秀的公司,大家都想成为其股东。

270 million

Robert: 我们计划卖出1千万NetScreen股票给投资商,但要求购买量是2亿7千万。需求量巨大。2001年纳斯达克总共有5个上市。我们是最成功的。

【画外音】16美金一股。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想买8美金一股。一看势头不错,一路调价到16美金。换言之,在11日,NetScreen卖出去1千万股票,融资1亿6千万现金。NetScreen上市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实现赢利。

邓锋:起初一段时间,我们感觉非常兴奋!

高奇:就是那种感觉,我们终于成功了。。。

邓锋:然后,我们认识到,噢,这只是一个里程碑而已。

Ting:一个确实很大的里程碑。。。

【参阅全文:新浪博客: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

(7个打分, 平均:3.57 / 5)

我与Jim Gray的一段交往

image       今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些有关Jim Gray的新闻,使我想起多年前的一段往事。Jim于2007年在旧金山湾区附近,孤身驾船出海去抛洒他母亲的骨灰,就此人船同时失踪,至今音信全无。Jim是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Transaction概念发明人),并因此获得图灵奖。他1969年获得伯克利计算机博士,是伯克利的第一位计算机博士,曾经在IBM,DEC,Tandem,和微软从事研究工作。这里我就写下这段小文,回忆我与他的一段交往,和由此引起的一次微软面试,以此纪念Jim Gray先生。

      根据我在计算机技术行业(和学术界)混迹多年的经验,在技术上没有刷子的人,基本上比较友善;有一、两把刷子的人中,颇有一些人自我感觉很好,牛X哄哄;但是真正到了技术顶级大牛、有许多把刷子的人,又是非常友善,平易近人。与Jim打交道的经历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

      时光如梭,算来这已经是将近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在学校读书,寒窗数载,正处于毕业答辩和要找工作糊口的关头。可惜当时正是Internet泡沫消失,股市崩盘之时,各大公司都在忙着裁人,并不招人。我老板出主意说,你论文做得不错,不如去学术界吧,做大学教授多牛。我说行,咱就这么定了。说说容易,大学的坑就那么几个,想填坑的萝卜倒是不少,尤其是当时工业界不招人,刚毕业的萝卜们纷纷转向学术界,可谓“萝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有一天,就在我在实验室忙着修改简历时,老板带来一个人,很是高大魁梧,络腮胡子。老板说,这位是微软的Jim Gray,你来接待一下,介绍一下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我说行,这位同学是谁,做什么方向,那位同学是谁,做什么题目。然后开始聊我做什么,Jim对我做的项目很感兴趣,提出能不能把我的毕业论文Email给他一份,我说没问题。又说起我正在找工作,他说我在微软上班,你有没有申请?我说微软听说过,但没申请,我现在是主攻Academia。他说应该申请一下,我来给你做推荐,我说那敢情好,行。

      Jim离开实验室后,我就给他发了一份Email(CC给我老板),附上我的论文,具体怎么写的我已经忘了,只记得说希望这个论文对你能“Helpful”。不想老板很快就回信(CC给Jim),说您这位同学,有没有搞错? 英语还要继续学习,你的破论文还能对Jim Gray “Helpful”?Jim抽空看你的论文,不但是你的光荣,那也是我的光荣。

      我一想,这怎么回事儿?我老板在学术界也算个人物,当年只用两年就拿下Berkeley博士学位,八十年代就是IEEE Fellow,平时喝两杯之后也是谁都不忿(他好像就服两个人,Dijkstra和Knuth),今儿这是怎么啦?这位Jim Gray是何许人也?我网上查了一下,那天又去听了Jim的一个Talk(好像是关于Worldwide Telescope的),才发现此公来头不小。刚才咋就没看出来呢?

      赶紧给老板回Email,您老说的太对了,我的英语确实需要继续学习。从此记住了“helpful”这个词不能乱用。后来Jim回Email说,哈哈,没关系,Helpful=Informative。他还真把我的论文认真看了一遍,并交换了几封Email,讨论一些有关技术细节。我记得,当时有感于论文中背景引用的全是洋人的工作,我天朝上国在计算机方面确实没什么可引用的,我就在前言中加上了一页《道德经》(和英文翻译),用“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道理蒙鬼子一把。所以,Jim回信中还提到,你论文中提到的“Tao”很有意思,我说,那是,这可是我天朝的学术瑰宝,那学问可大了去了。他说,是,是,Tao的英文版我学习过多次。

      后来,我就给微软发了一份Job Application,微软的人事部也特痛快,效率很高,不久就回信说,来信收到,多谢申请,目前没有对您合适的位置,不是你不好,是我不好,以后有合适的再联系,等等Bulls__t。到此完了也就完了,奇怪的是,几小时后,我又收到微软一封Email,说误会误会,有位置,我们来安排一个Phone Interview怎么样?

      在Phone Interview时我才明白,该同学开始没看到Jim的推荐信,后来看到后,马上就有位置了。Phone Interview他就问了两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一个说,我三个筐子,一个装苹果,一个装橙子,一个装苹果和橙子。你看不到筐子里的东东,而标签都贴错了,你只能任选一个筐子,拿一个水果出来,然后把标签都改正过来,怎么拿? 还有一个问题是,屋子里有三盏灯,屋外有三个开关,屋外看不到屋里。你在屋外可以任意设置三个开关,然后进屋一次,就要说出哪个开关控制哪盏灯。怎么办?那时候我还年轻,反应还不慢,折腾了大概二十分钟,把两个问题都答上来了。

      该人事同学说,很好很好,我马上安排下一步Interview。过了几天,他说你申请的是“Software Design Engineer”,目前不招人,有一个“Software Test/Design Engineer”可不可以,做得好以后可以改成Design Engineer。一般来说,在当时的工作市场的大背景下,这也就不错了。可惜我当时在学校念书久了,基本处于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状态。我想我Phone Interview答得好,又有Jim Gray的推荐,这不行,不考虑。他说,你可想好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我说,想好了,不要。

      几天无话。可能是Jim在微软的影响不小,几天后,该同学又来电话了,说有位置了,就是“Software Design Engineer”,你来西雅图面试吧。我说行,你掏钱要我去Seattle逛逛,干嘛不去。为此我还推掉了去东部一所学校的面试,搞得对方不太愉快,我买好的机票也就没人给报销了。在以后的几个星期,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微软的面试题,都是Brain Teaser一类,不外乎大桶装五升水,小桶装三升水,中桶装多少水?张三戴红帽子,李四戴绿帽子,王老五带什么帽子?

      在我成为解答“王老五戴绿帽子”之类问题的绝顶高手后,飞往Redmond微软Campus面试,去后才发现这类问题人家压根儿就没问。不仅如此,我还被那位人事同学给害了,他给我安排面试的是Windows Kernel Group(你丫不是牛吗,到Kernel Group试试吧)。微软有几万人,但开发Windows Kernel就这么九、十个人,每个人看起来都不同凡响,神神叨叨的。一位老哥对我说,看见旁边这个大黑盒子了吧,我正在那编译整个Windows呢,要编一整天时间。要搁现在,我会说,这有什么好吹的,有病啊?那时不一样,还是学生,呦,Windows我倒是天天用,就是没编译过,您老牛啊!那是,我老当然牛,但编程也有错误,这不,这刚有个Bug我终于找出来了,你来看看,错在哪?这个,写得好,没错啊? 再看看!写的确实好,真的没错啊?这都看不出来,那是你脑袋不好使,笨啊!这不,这块内存太大了,把那一块给覆盖了。没错,这我哪看得出来?还有一位,说这有一个题目,马上把程序写在黑板上,不能有编译错误,要处理所有error code。写完以后,他说,基本可以,但这两个error没有处理。就这样几轮过后,我就感觉形势不太妙。晚上,和一位微软的和其他几位面试一起吃大餐,微软买单。和几位一聊,发现他们都被问到水桶装水之类的问题,就我没有,估计是面试我的几位不屑问这种问题,很是郁闷。

      回来以后,微软还是效率很高,不久就来信说,多谢你来面试,感觉目前的位置和您不match,不是你不好,是我不好,以后再联系。嘿,你不要我,我还懒得去你那一年九个月下雨的鬼地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几个月后,我就打点行装,离开加州,去东部一所学校教书了。

 

注: Jim Gray在微软的工作是在Microsoft Research Bay Area Center, 其中有多个计算机界的顶尖人物,例如,分布式计算的开山鼻祖Leslie Lamport(也是LaTex的最初开发者。个人意见,该同志完全有资格拿一个图灵奖)也在那。 有关Jim的详细介绍,可参见怀临的“计算的美丽”,或下面的页面:

计算的美丽–1998年图灵奖获得者James Gray

Jim Gray – Wikipedia

Jim Gray – Microsoft Research

(10个打分, 平均:4.80 / 5)

PETMAN机器人走路的视频

这个能像人一样走路的机器人被称作PETMAN,制造单位是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

(3个打分, 平均:5.00 / 5)

谷歌发布Android 2.0 SDK

sdkmanager

谷歌刚刚发布了Android 2.0 的SDK。新的SDK增加了帐号同步、蓝牙等支持。新的SDK要求2.0应用支持多种不同的屏幕大小,如WVGA(800×480)和FWVGA (854×480)等。

各种不同的硬件平台,对于Android是一个挑战。不同于苹果能同时控制硬件和软件,谷歌把Android定位成一个通用、低成本的移动系统,就需要额外支持很多不能出彩的功能。为了支持这些不同的硬件,同时还希望应用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Android的综合设计才会是今天这个模样。当然,通用性的提高会带来性能的降低和资源的高要求。JVM实现的再好,比C++还是有相当的差别。不过今天看来,这并不是谷歌Android小组的偏好*,而是实际目标设定之后求解的结果。

 

注:

*传说谷歌偏好使用4种语言,分别是Java、Javascript、Python,最后是C/C++。从谷歌的诸多产品可以看出这个特点,包括GWT,GAE,各种SDK等。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说以太网延迟不好是个错误的命题

 前言:

在陈首席的弯曲评论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引发了一些讨论,其中谈到如何降低以太网的延迟,原文在这里aresta networks 数据中心 云计算

谁说以太网延迟不好

说到以太网的延迟,从我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很多人在质疑,当然陪绑的还有IP网络的延迟。在我开始胡说八道之前我们先看看谁爱这么说,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一般爱说这个话的人无非有两类,第一是搞以太网或者IP网的。另一种是搞竞争技术和产品的。

第一类人说这个话题的时候,一般的口气是原来不好,现在……而后会介绍他们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技术比如说我们的新协议,百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40GE、100GE。说产品的一般会说盒子和芯片,我们的新盒子如何如何,我们的新芯片如何如何,我们的新体系架构如何如何……

第二类人说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是否定的看,而且是习惯向后看,如果说确实是非常懂非常了解行业的也会把新的技术打击一下,但是点到为止,不说透。是啊,谁会跟一个IT记者说这些呢,他们眼里我们都是拿钱的爱找花边新闻的主。谁爱说以太网延迟不好呢?我刚刚入行的时候一般是搞ATM交换机的人会这么说,而后呢是搞SDH/SONET的人会说。后来大家知道会说这些的公司少了,接下来有人又扛起了大旗,比如搞FC的,比如搞Infiniband的。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记者,就没有人真的给你讲清楚。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碰到的大多是洋买办的工程师,而且认为一个IT记者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个智商理解这个问题,所以至今没有人给我深度的剖析这个问题,特别是在白纸或者白板上用上数据详细讲讲,加上我自己后来越来越不好学,所以这个问题我一直是懵懵懂懂的没有搞清。但愿我碰到的很多人是认为我没必要或者压根听不懂才跟我这样说的,而不是他们没搞懂。我也希望这篇拙文能够让大牛们给我讲讲清楚,让我也明白明白。

怎么提高以太网的延迟

因为我就没搞懂为啥说以太网延迟不好的技术机理,所以我就胡说八道一下如何提高一下以太网的延迟。

我探讨的延迟问题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基于RFC 1944/2544/2889的,趁着没忘光。另外呢我也觉得是从应用层的吧,这点比较含糊。

第一种是协议层面的。我觉得两条路,第一提高传输速度,比如从10Mbps-100Mbps-GE-10GE-100GE。第二呢是提高同等调制速率下的协议效率,比如开销更小,缩短一下Gap,一次传输的数据包货多些,内容多些,比如超大帧啊。前者对于2889来说看得明显,后者就看不出来了只能看上层应用的反应了。

第二种我觉得是提高盒子的硬件技术,比如芯片层面的,比如板子层面的,这个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反正是数据包从这边到那边速度更快。按照2889的说法大家都理解,sf和cutthrough的区别其实也不大。

第三种我觉得得搬个板凳站上去,从整体网络层面来看,而这里的技术提升所降低延迟呢也是对2889和应用都有帮助。总体来讲呢就是缩小网络的规模,尽可能的。要想跑得快除了跑得速度快以外,就是看距离和跑的路线是否曲折了。比如你从北京跑到上海,如果能够把上海修到北京边上那是最好,另外如果不能把上海搬家,就尽可能让北京直接到上海跑直线,别先绕趟**;另外中间少过城市,也就是减少必须减速或者要流控的点。对于上层应用来说还有一点是,尽可能减少丢包、乱序或者其他导致需要重传的概率,说白了就是又快又好的把数据送到目的地,别让上层应用等起来没完。坦率说这里我觉得问题比较复杂要降低延迟,主要和政治因素、设计网络的能力,以及网络协议、软件和硬件都相关。

坦率说政治最重要,如果你把上海直接搬到北京边上,不就省得修京沪高铁,也不用在列车和铁道上较劲了?如果让中国人都住在一起,那不是解决了城际交通的大问题了?

可惜,这不可能,谁打算这么干,别说IT记者了,就是街边的大妈都能跳出来骂你白痴。

这一段写完了也省了我本打算单拿出来写的如何从全网的角度看以太网延迟。

比较以太网还有IP和其他网络技术的延迟有意义吗?

好接下来进入到核心挨砖头区域,简称和蔼专区。我觉得如果拿着FC、Infinitiband等技术来对比看以太网的延迟这个观点是个不好的方法,很不好,不科学,听要偏听,看你要偏看,但是搞以太网的还是要想办法把速度搞上去,广大人民群众还是盼着呢。

协议层面和硬件层面的问题我不讨论,我只是说整个网络的延迟问题。

首先是以太网覆盖的区域太大,IP网更是。而FC和Infinitiband一般联接的区域都有限,联接的计算机数量也有限。换句话说,以太网讨论延迟的时候是中国或者俄罗斯一地到一地的延迟问题,说延迟比较大,而FC、Infinitiband则是讨论的是日本、新加坡平均城市之间的延迟问题。覆盖的区域大,链接的终端多,复杂还带来的问题就是网络设计复杂,层级会更多,如果FCoE发展之后,会发现在数据中心通常就要进行多级的设计,而在存储侧同样要多级设计,也就是从服务器到存储的最终设备要有多个多级设计的网络经过。

也就是说以太网/IP从端到端跑得会距离更长,由于联接的设备太多,导致网络层级会比较多,这样就必然引入更多的拥塞点和减速点,而且还可能会因为一些问题导致绕路情况的发生。

还有,由于以太网/IP的向前兼容性很好外由于这个技术比较简单,可扩展性特别好,网络中非常复杂,有可能有10M、100M、1000M等多种接口,从网络整体层面面临的问题也更多,而且还接入了很多特殊的设备,比如IPS、防火墙、加速设备等等,一群步调不一致的人在一个网络中跳舞……所以从应用的角度去比端到端的延迟,以太网和另外的技术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要想延迟低我觉得无外乎,第一做得要专、第二尽可能小控制范围、第三就是协议硬件上下功夫了。这个对于以太网/IP这样的东西不可能。所以说以太网能够有这样的技术水平已经很牛了,要是别的像ATM、infiniband、FC其实是取了专和小的巧。

以太网和IP不能改变的现状,就如中国zhengfu来说不可能让10多亿人都住在北京周边,真能住下肯定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地了。

创新之路何在?

再多喷两句,除了提高传输速率和盒子的处理能力,还有什么办法能够降低延迟?

只能从全网的角度来调整架构,说白了就是做小,做短、做专。

做小和做短,最好的方法,我想是把数据中心里所有的服务器都连接到一个超强的大交换机上,最好是有一个超级强大的交换矩阵和转发引擎,所有的终端到另一个终端都是一跳完成,而且带宽不受损耗。这个看来暂时没戏,不说芯片的能力,就说以太网的布线传输距离也很难,除非说,每个服务器做得都非常小,服务器到这个超级交换机都用光纤传输,不用担心距离。这个基本上不现实。

那么就是虚拟到一起,其实我觉得思科、 Juniper还有华为、中兴以及最早的Avici做得核心路由器就是这样想的。如果有一个超大的基本上无阻塞的交换矩阵把若干个交换机连接在一起,这些交换机之间跑私有协议,压缩带宽开销和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端到端的跳数。不过在企业网可能没人接受得了如此高的成本。不过现在在企业网领域,这个是现在努力的大方向。比如虚拟机箱的技术,在一个多层级联的网络中,使用一些私有协议,提高原来作为冗余的电路使用效率,加快故障后收敛的速度,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还有比较好的链路负载均衡技术,提高节点间带宽使用效率,降低乱序和丢包的出现……

喷完了,砖头来吧。

(4个打分, 平均:5.0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