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域网系列1 – 前传(下)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作者注:本系列内容为一家之言,能力碌碌,尤其对于前传部分,涉及多种传统和非传统通讯技术,作者当时初入江湖,涉世未深,懵懂无为,所述内容,粗陋肤浅,必有漏洞,请读者谅解,多加comments,多多修正,不胜感激

(2)        MSTP:对于传统的vendor,在思科IP产品的垄断态势下,直接对抗效果不佳,所以MSTP成为中华风的天下,包括在标准上的努力和斗争,当然华为挟在SDH的强大份额,肯定是这个市场的最大受益者。MSTP通过把TDM/ATM/ETH三网合一,接入SDH,比如可以叫single SDH, multiple service来忽悠运营商,确实很好,这里面ETH的处理,就是EOS,MSTP设备把L2甚至可以做到L3(实际上好像基本没有人这样做,还是只做L2)集成到MSTP设备中,把所有业务传到POP点处理,这在当时的业务需求下,也没什么不好,为什么还要增加一层switch或者router呢?并且L2也可以做简单的本地交换,所以基于MSTP的城域网,至少是中国城域网的一个主流方案。增加SWITCH/ROUTE的方案似乎可以把POP能分布更边缘一些,可以忽悠future-proof,但还是面对MSTP的成本和现实优势,也不太好抵挡。但是MSTP对当时的港湾是很难受益的,肯定要打击这个方案,当港湾准备大力进入光网的时候,因为触动的任老板的核心利益,因此痛遭灭门,被彻底根除,一代通讯天才男哥,也因此流落到不停的寄人篱下的地方,令人扼腕

基于EOS的城域网,其实利用率是很低的,一个是GF的物理封装浪费带宽问题,比如一个100M的ETH,需要155M的VC进行封装,2.5G的SDH,只能支持2个GE封装,10G的SDH到现在为止都不便宜,在当时10G SDH成为北电的利润仓库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是不会很便宜的。另外一个是ATM和ETH是物理上独立的承载,没有multiplexing的,当然,在当时还没有成熟的TDM/ATM PW over MPLS/IP的情况下,也不可能multiplexing,所以整体来看,基于MSTP的城域网成为主流也是历史的必然 

2、              IP over WDM/fiber。毫无疑问,这是思科的始作俑,当然是基于自己地位和利益的考量,思科是清楚网络的发展趋势,所以根本不会去收购传统的光网络供应商,思科要的是near future、future和far future。无论从学术理论还是技术发展,IP over WDM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无法让传统运营商放弃已经在光网上的投资,即使思科全部回购都未必能动摇运营商的决心,一个基层IP工程师的要求和薪水,和一个光网络工程师不是在一个level上,这对运营商即使拿到免费的IP网络都未必能承受的。这里主要的选择如下:

(1)        IP over DWDM:城域的DWDM在当时是很难部署的,成本很高并且没有足够的业务买单,近几年才开始的城域DWDM还远没有普及,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所以思科虽然推出的当时IP+光的ONS15000系列,直到现在都没有市场,并且思科没有传统vendor的市场,所以这个方案既不符合传统运营商的利益,也没有自己的历史积累,所以对思科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2)        IP over CWDM:这个可行性远高于DWDM,并且技术门槛也低,所以占领了一部分的城域市场,但大家都有份,思科并没有在这个上面获利很多,当时CWDM应该只有4个波,也就是只能有两个环,并且当时还没有10G的CWDM光模块,有也会很贵,所以CWDM的方案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并没有超出MSTP,毕竟MSTP可以说我的EOS是基于SDH的,有足够的可靠性,而CWDM+switch是没有这么高的可靠性的

(3)        IP over (dark)fiber:不用说,IP独用,并且IP当时还不能做TDM/ATM仿真,传统运营商没法用,除非光纤足够丰富,但毕竟铺光纤也好,租光纤也会,都是要花不少银子的,所以这个方案也是很稀少的应用

现在看来是城域WDM化,TDM/ATM/ETH over MPLS/IP,N网合一,但是即使现在,许多运营商的方案还是让TDM/ATM自然消亡的migration方案,而不是立刻就迁移到IP,运营商有自己实际的考虑,从人力的能力到资源折旧的综合TCO,不是纯技术决策市场,需要smooth 

总结一下这个阶段的城域网,比如大体可以在1998-2003年,主要是基于MSTP的EOS的城域网,主力产品是MSTP的SDH产品和L3交换机,受益厂家主要思科的交换机路由器产品,和以华为/AL为首的MSTP产品

城域网系列2 – ATM插曲

       上面的大段关于城域网的论述,居然没有提到曾经试图辉煌到甚嚣尘上的ATM,是不应该的,所以下面也谈一下ATM的

       在我大学毕业前,ATM就是现在的MPSL,everything over ATM是最fashion的数通网络技术,从核心网到城域网到desktop,基于ATM的网卡都有,你说得多贵?我当时刚搞懂PC机的基本装机和基本C语言的DOS编程,对计算机世界上业界大拿的忽悠文章,只能剪下来收藏,以便以后能读懂的时候再拿出来学习,因为这个报纸和其重量比,基本是免费的,估计卖废纸的价格能很大程度上能弥补购买的成本,当然,我并没有试过,后来这一大堆剪报不知道在哪次搬家中丢掉了,即使没有丢,再拿出来,也许看到的是:早就不流行了,现在哪还有人穿呀。所以当时最喜欢的还是上面的IT普及教育级别的文章,ATM是其中大体不懂而被收藏的topic之一,因为工作关系后来接触到ATM技术,所以现在仍然记得当时ATM剪报的事(未完待续)

注:未完待续可能要等一段时间了,不好确定要多久,也许很快,也许要一个月以后,很抱歉,首席

(4个打分, 平均:4.25 / 5)

雁过留声

“城域网系列1 – 前传(下)”有26个回复

  1. K 于 2010-03-21 10:01 上午

    因果关系,历史由来,受益匪浅!

  2. mstp 于 2010-03-21 10:33 上午

    MSTP是什么的缩写?

  3. aaa 于 2010-03-21 5:42 下午

    没有看到RPR

  4. francis 于 2010-03-21 11:53 下午

    好,期待更新、

  5. manjusri 于 2010-03-22 12:34 上午

    计划中有一章要介绍一些城域网络的分支技术,也就是非主流的技术,包括RPR(DPI)/RRPP/PBT-TE等,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点时间,暂时实在是没有业余时间处理,抱歉

  6. ABC 于 2010-03-22 8:35 上午

    进来在看PTN,中华烽火等对于这块也是全情投入。对于关注MAN的同学,请多关注PTN。

  7. 陈怀临 于 2010-03-22 9:07 上午

    manjusri 不知是哪个部队的。虽然小样说自己不是广州军区任部或者段部的。但鬼都不信。如果这样,也太忙了吧。。。不知一年拿多少担米。。。

  8. manjusri 于 2010-03-22 10:53 上午

    在这里发言多的,都是挣米少的,挣米多的,时间就是金钱,更舍不得

  9. manjusri 于 2010-03-22 11:42 上午

    应该说不都是,有些像首席等就不是

  10. pangpangtuluobo 于 2010-03-29 12:01 上午

    楼主有几个术语和缩写是有问题的,GFP封装初期是没有的,初期都是HDLC或者是PPP的封装,100M也可以用多个VC12来装载。
    另外,EOS在城域网的建设中应用不大,POS倒是用的非常多。当时城域网核心层采用以太+光纤直驱的方式最多了。
    RPR技术的前身在CISCO公司叫DPT好像

  11. manjusri 于 2010-03-29 8:09 上午

    多谢!POS确实很多,因为基于SDH,什么都贵,所以越来越少。
    直接用光纤的方式,incumbent的运营商有足够的资源,应该用得也很多,比如在中国,刨沟埋线便宜,比设备还便宜,那就应该多刨沟埋线,但路由器太贵,舍不得,就用L3 SWITCH建城域网,所以成为一种主流方式也是合情合理的
    和EOS比,具体各种方案的份额如何,我确实并不清楚

  12. ABC 于 2010-03-29 8:42 上午

    2000年左右的城域网还是个局域网模型的扩大化。以交换机构建居多。大多以思科65/76系列为主。
    后来到了2005年,以CN2为代表的城域网建设开始向以路由器为核心进行构建,并将交换机下移至接入层或汇聚层DSLAM。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在这波的城域网建设中,7750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其业务控制能力与队列管理能力,以及VLPS的提出,确实解决了运营商的问题。从而奠定了阿朗在城域网中的地位。
    在这之后,ME作为一个单独的网络被大家研究来研究去。提出了N多的理念和技术。反正搞得我是云里雾里。希望LZ这次能整理清楚。
    10楼,POS确实很多,国外不晓得,国内大部分见到的是POS.
    11楼,RPR是RPR,DPT是DPT,虽然都是环协议,但是不一样哦。DPT早不假,但一直是思科私有。RPR有章可循的,而且不认为前身就是DPT。

  13. manjusri 于 2010-03-29 2:22 下午

    楼上的评价很精辟!最近太忙,等手头各种事情有了头绪再续

  14. pangpangtuluobo 于 2010-03-30 12:16 上午

    中国的城市规模和用户习惯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导致国内的城域网建设模式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国内城域网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总结是必要的,我离开这个领域已经较长时间了,支持楼主继续投入精力完成这系列作品。
    我手里有些国内运营商CE和分组传送的资料,如需要可以单独发邮件给我。
    12楼,我也认为国内城域网的真正转型是汇聚设备从三层交换过渡到路由器,我不认为7750在这个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我认为关键的设备是BRAS的进展,如Redback、ERX系列的产品,7750在认证方面应该还有较大的缺陷,欢迎指正。

  15. manjusri 于 2010-03-30 2:57 上午

    to pangpangtuluobo:您的邮箱是?我的邮箱是sunshinewelcome@sian.com

  16. pangpangtuluobo 于 2010-03-30 3:07 上午

    是否是sina.com?
    我会尽快发送给你

  17. manjusri 于 2010-03-30 8:59 上午

    Yes, sorry, thanks。

  18. pangpangtuluobo 于 2010-03-31 7:10 下午

    邮件已经发送,请查收。

  19. 理客 于 2010-03-31 7:49 下午

    收到,多谢!

  20. liuxian 于 2010-06-01 11:49 下午

    楼主文章挺好,就是老是有MPSL,sian这样的低级错误

  21. manjusri 于 2010-06-02 2:18 上午

    惭愧,后续尽量多review

  22. zxtx 于 2010-06-05 12:58 上午

    manjusri ,能否把这个系列作成pdf,供我等虾兵虾将download的说。
    谢谢。

  23. manjusri 于 2010-06-05 1:37 上午

    多谢欣赏,还有3、5章没有完成,最近事情太杂,没工夫,等有点空闲后补齐后再做PDF,抱歉

  24. 小桥 于 2010-06-22 6:15 上午

    CISCO DPT虽然已经停产,但不应该被遗忘,尤其在独立的独立专线网络里,环内节点共享带宽不会成为瓶颈,疑问:为什么DPT会被CISCO抛弃呢?

  25. 理客 于 2010-06-22 7:02 上午

    CISCO在光网相关的领域不能像IP一样呼风唤雨,DPT难以普及,从互通到高价,在MPLS/TE可以高速到10G以上转发后,DPT不再有市场价值空间

  26. 小桥 于 2010-06-22 8:07 上午

    在骨干上做每节点的MPLS/TE的NTH保护来取代DPT,技术上也不靠谱啊,几大ISP的骨干大区骨干之间,做了一些类似的部署,但是Huawei的VPN FRR,好像可以做到端到端的FRR,但都没深入理解,期望大家就此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