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域网系列 – 7:FMC 决战城域网(4)- 3G、IP和数据(continue)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好久不写了,虽然这一系列没什么新鲜引人的技术,而更多的是是一些商业实践,但因为开了头,目前还是考虑写完比较好一点,当然,也尽力找一些能略微新鲜引人一点的信息,暂时如此吧
第三刀:光纤/WDM,提高带宽的本质是光纤化,WDM化,但是对于缺乏固网的无线运营商,在LTE到来的时候,很难回避这一点,即使是有固网的运营商,在本土做incumbent的时候,可能不是大问题,但是过江不猛龙,你到别人地盘上的时候,就很难再做老大了,那么如何做光纤/WDM化?移动的日子虽然还好,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国家,要想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也必须精打细算过日子,才能生存好,那么矛盾来了:既要光纤化,还不舍得花钱,怎么办?减少成本的办法并不神奇,就是sharing,多业务共享,把成本分担下来,所以就FMC,但FMC概念很容易,做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你要FMC,你的有F吧,如果一点没有,你那什么去和M做C,OK,你有了F,还不一定就解决问题了,F和M的site的共享率有多大可能?不一定很高。同时,如何处理legacy的网络和为这些网络工作的人?所以FMC并没有想象的快,运营商还是考虑和legacy网络做offload和备份,但这种考虑就要落在一个做offload的节点上,对这个节点就要区分业务,而具体的区分技术是基于VLAN ID,802.1P还是IP还和基站的处理方法和能力有关系。许多技术idea,提出来不一定很难,但做下去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使用DSL做基站接入,这个idea是多年前就提出来的,但至今好像基本没有看到多少commercial reference,原因大体有:
1、 DSL和基站的重合率低,可能很难超过20%,经常不超过10%
2、 ADSL/G.SHDSL速率上不去,做LTE很难,当然做3G还是可以考虑的
3、 价格?
4、 技术方案缺陷:这个是有一些问题的,但一时记不起来了
但无论如何,在LTE来之前,无线运营商要准备好光纤化的IP RAN,并做FMC降低成本,具体方案上可以考虑在最后一公里光纤成本太高的情况下仍然用微波等技术。这里举一个VDF的例子,VDF作为全球移动运营商的实质老大,其运营能力非常强,VDF过去主要是移动,但早已开始准备在固网上投入,一个原因是移动竞争激烈,利润率也在下滑,另外就是上面提到的移动宽带的发展,对既有固网,又有移动的运营商非常有利,所以VDF在收购和整合一些国家的本地固网运营商

第四刀:到了核心网,这里对供应商来说,油水还可以,但对运营商来说,其实投入和无线接入系统来比,应该是小头,现在小钱也要精算,所以就到核心网头上来了,在3G,就有人考虑把SGSN bypass掉,直接在RNC和GGSN之间建立tunnel,当然,SGSN的实体功能要被放到RNC,其实做这些事不是主要目的,更大一点的是实验GGSN和BRAS融合,这也是FMC在核心业务点的一个融合点,当然,实际上,3G核心网已经建成,并且GGSN的数量并不多,所以这种融合也更多的是为LTE时代的LTE GW和BRAS融合做实验,而LTE GW和BRAS的融合,据说在北美已被大部分运营商接受并要求,理解起来也不难,在4G移动宽带带宽大幅增加,LTE基站数量也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并且取消RNC实体,LTE的GW和BRAS GW的重合率应该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有WDM网络支撑的情况下。

下一章: LTE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雁过留声

“城域网系列 – 7:FMC 决战城域网(4)- 3G、IP和数据(continue)”有16个回复

  1. yaunx 于 2010-11-04 5:33 下午

    顶啊,楼主终于更新了….等了N久啊

  2. manjusri 于 2010-11-04 11:51 下午

    不好意思,草草一篇,实在是瞎忙得糊涂

  3. K 于 2010-11-05 7:24 下午

    功力深厚

  4. 陈怀临 于 2010-11-06 1:54 上午

    这应该是中文世界里关于城域网方面最好的文章。可以上升到:文献的高度。

  5. manjusri 于 2010-11-06 9:31 上午

    首席过誉了,感谢首席曾经的点滴点拨,受益匪浅。和首席等弯曲的大拿比起来,比如IKE等,文章远不够细致严谨,语言也粗糙,还带有“民科”味道,以后会多和大家交流,努力改进,多向R&D方向靠近一些

  6. 陈怀临 于 2010-11-06 3:53 下午

    小同学还挺谦虚。。。有一次在胡总面前大力赞许你。不知是加分了还是减分了。。。

  7. z3326 于 2010-11-06 5:21 下午

    哪个胡总?

  8. manjusri 于 2010-11-07 1:27 上午

    多谢首席!按照摩尔定律,N年前HU曾是主管,可见我退步之快到了烂泥扶不上墙的地步:)

  9. fpeking 于 2010-11-19 5:46 上午

    I guess it should be Hu Kewen

  10. lucifare 于 2010-11-25 5:42 下午

    牛人能说一下:mpls中为什么都要使用loopback地址来做tunnel的目的地址呢?

  11. HJ 于 2010-11-25 8:21 下午

    为了冗余,如果使用端口地址的话,那么端口down的话,tunnel也就down了,但是如果用loopback的话,loopback本身是不会down的,只要这个loopback可达,那么tunnel就不会down

  12. droplet 于 2010-11-25 9:13 下午

    那就是说loopback是可以通过多个接口可达了?我见过在ipsec tunnel也是这个解释。

  13. lucifare 于 2010-11-25 11:27 下午

    谢谢了,HJ

  14. HJ 于 2010-11-26 12:56 上午

    To 12,
    所有的三层的tunnel基本上用的都是loopback, mpls/ipsec/l2tp/gre等等。

    你可以把loopback理解成一个纯软件的接口,说得简单点,只要系统有可达的硬件接口,loopback接口就可达。

  15. 理客 于 2010-11-26 1:01 上午

    使用逻辑接口和系统共UP/DOWN的IP是常用的解决控制平面链接和物理接口分离的方法,但对于转发平面,还需要预先做FRR或者事后重新建转发通道,因为所有业务数据在实际转发时是必须与物理路径绑定的

  16. Xin Qian 于 2010-12-18 9:09 下午

    功底深厚!咱们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