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

Sina WeiboBaiduLinkedInQQGoogle+RedditEvernote分享

(1个打分, 平均:5.00 / 5)

关于Clustrix Sierra数据库的补充

本篇是2010-5-14号《最新云计算信息》,也是对周三的《云计算时代的MySQL-Clustrix Sierra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补充,希望大家能喜欢!

本文将对Clustrix Sierra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机制做进一步的解析,并主要关注分片和分布式查询这两方面。

 

分片

Clustrix Sierra Sharding

图1. Clustrix Sierra分片图

Sierra系统会将数据库Table分割成一些称为“Slice(片)”的对象,而且这些Slice会有很多的备份来保证数据的冗余。在上面这张图上,表T1有两个Slice,分别是T11或T12,而且每个Slice都有它们相对应的备份Slice(T11’ 和T12’ )。每个Table主要会根据其大小来分割成相应数目的Slice,而且Slice和其备份在集群中的位置由系统自动设置,而且每个备份都自带一个Index。而且无论是新节点加入还是删去,系统都会在集群中对数据进行重新安排。

数据的Cache是放在数据的本地,比如T11和它的Cahe都在节点1上,当写数据时候,写的请求会写到那个Slice所有的备份,比如在节点1的T11和在节点2的T11’。但读只会涉及到那个主要的备份,这样避免同一个数据被多个节点缓存,如果某个节点资源比较紧张,系统会对使用在另一个节点的备份用来读。还有系统使用dist(<key>) 函数来分布Slice,而且这个函数可以是基于Range的,也可以基于Hash。

还有,系统没有使用全局table或者行级锁来维护一致性,而是使用MVCC(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机制。这样能避免全局竞争的情况出现。

 

分布式查询

接下来通过介绍一个“两表Join”的例子来展示Clustrix Sierra系统是如何实现分布式查询的。

Two Table Join

图2. “两表Join”的例子

主要有下面三步:

  1. 将查询转译为系统本地代码。
  2. 通过Sierra Planener来将查询分为对T21和T22这两个Slice的独立查询,并同时并行处理,来获取相应的数据。
  3. 最后,按照查询条件对上面两个查询返回的行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有点类似MapReduce。

 

最后,提一下在Clustrix Sierra数据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Move the query to the data, not the data to the query”,其实这个设计理念在其它分布式系统上也有体现,比如Google的MapReduce,毕竟无论摩尔定律如何加速IT设备的发展,传输Data的成本总是远大于传输Query的成本。

参考资料:

  1. Clustrix: A New Approach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泰為信息科技公司(TeleNav)上市时股票分布交通图。

最近,泰為信息科技公司(TeleNav)成功在辽国上市,密码代号TNAV。大家一定关心老金和其他大佬们手里握有多少股票,然后对照一下,从而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个重要的打工仔的地位。出来混就是要还的。可以说,除了图灵奖的工作,陈首席没有能力。这些方面,我想Data Mining,没有能逃过我的键盘。。。

(2个打分, 平均:3.00 / 5)

城域网系列 – 7:FMC 决战城域网(1)

在经历了几章低谷后,我想这可能是这个系列中在AL新ME后的第二个连续的高潮,大宋人不比大辽能力,连续高潮可能很难。之后第三个高潮应该尾声前的why L3,不会有这么长了。

在网络的演进历史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越来越多的电信业务走进IP网络的时候,思科似乎越来越不适应,电信业务其实和IP网络的精神是有很多违逆的,这个过程中AL/HW越来越显得得心应手,也许这个思科是以IP路由器起家,而AL/HW是以电信起家有关,既然IP网络电信化,那么也许思科确实会遇到一些麻烦,至少从目前的产品看,尤其是ME产品,思科的76/65相对AL的7750/7450和华为的NE40E/-X,已经廉颇老矣,力不从心,所以在几次尝试后,推出ASR9K,当能否一方面和NG CRS-1一起解决65/76/12K/CRS的问题,并承担起FMC和AL/HW抗衡的责任,ASR9K稚嫩的肩膀能否在大象的庇护下茁壮成长,让我们拭目以待

FMC深究起来其实是受我们的国学之本变化而来,F是fixed,谓之静,M是mobile谓之动,何为一动一静,阴阳也,阴阳缘何,太极也,可见FMC convergence,深深的体现了我中华国学之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如如来之掌,莫能逃焉。收购需要互补,融合需要相似,而FMC既互补,又相似,天予不取,难辞其咎。自固网的语音在internet发达后,很快因利润下滑而被冷落,因为语音实在是太老太太了,使出浑身解数都翻不了几个跟头,能做的一些花活也是利用IP和internet,比如VOIP,skype,instant message等等,尤其是在移动语音因为年轻漂亮,能四海为家,赚大钱,迅速成为运营商的新欢后,固网语音越发难看,以致供应商近年固网软交换都不愿意做了,甚至出现争着把订单送给对手的奇怪现象,可见整容和葆容之术的火是十分有道理的,但是青春有限,随着移动数据的兴起和迅速发展,那么固网和移动的共同语言越发多起来,从业务到网络架构到产品,所以alianze(西班牙语,结婚之意)虽还有因为部门利益之争的政治利益,和技术方案的成熟问题,但老板相同的情况下,为了活得更好,这些都会解决。

CORE简单,唯一复杂的是internet关口,协议就是BGP,而access简单,因为海量接入,复杂了成本太高。主要是做传声筒,拉客的,真正汇集客户并海量终结和处理客户的还是在城域网,从汇集客户,到POP,到IDC/CDN等等,都是城域网的活,两边都简单了,总有一个复杂的吧,两边简单,中间复杂的纺锤形,看起来不错

ME的强大,已经成为运营商最重要的网络,为什么呢?因为从城域网获得的revenue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宽带数据发展,而宽带数据的发展,其实是internet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生事物在从婴儿到少年的成长中迅速长大所带来的,是否追究到这么深,其实未必需要,对于商人,是要把钱投到最值的地方,那么现在是城域网。城域网的强大,就对TDM(SDH)/ATM网络产生了巨大的吸收作用,这是一个角度,另外一个角度从移动到固网都在IP化,这已经无可阻挡,那么既然从核心到终端都在IP化,那么承载网络IP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顺下来共用一个IP/MPSL的ME也是自然的事,但是,对于运营商,传统网络留下来的那么多TDM/ATM设备,如何能一夜之间都IP了呢?我们需要清楚的是,革命的成本是最大的,因为革命是最激进的手段,一夜之间变天,未必就一定是好事,这样的政变例子多的不计其数,好结果的不多,所以运营商要的是平滑演进,而不是一步到位,所以,既然IP/MPLS ME是必然,但是,同时兼容TDM/ATM也一样是关键需求,所以如何做FMC的产品和方案,是摆在运营商和其供应商前的一道好作业
下一章,就说一下这个作业应该怎么做?

(2个打分, 平均:5.00 / 5)

乐Phone全国首发仪式,PK iPhone

(1个打分, 平均:1.00 / 5)

综合安全物价指数与安全投资

这两天读到著名安全专家Dan Geer的文章 –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 里面有几点很有趣的地方,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下。

Composite Security Price Index1 Dan创造了一个“新颖”的价格指数 – 安全价格指数C-SPI。大家在媒体上已经对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价格指数PPI很熟悉了,也知道它们正在天天悄悄上涨,侵蚀大家辛苦赚来的辛苦钱。 这个安全价格指数是什么呢?参看右图。大家都知道有个叫做灰色市场或地下市场的地方,在那里有很多新奇的商品,有信息数据服务,比方说电子邮件地址了、电 话号码、信用卡号、银行账号什么的;有信息发送业务,例如发送垃圾邮件、垃圾短信什么的;有情报业务,例如0-day漏洞什么的;也有较为凶悍的,让 Yahoo, Baidu什么的服务中断多长时间什么的… 在Symantec、McAfee、IBM/ISS等的全球威胁报告中也经常发现关于该市场的报告。可是Dan的这个C-SPI让人感受到专家和学问的力 量。 看看右图,这个指数在悄悄的上升中。价格上升有多方面的原因,除去像中国房市价格这种“观赏勾结浪倍维艰”非市场因素之外,笼统的说,就是供需关系:

  • # 很多个人或组织大量涌入该市场,寻求数据情报服务等,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 # 数据情报服务提供者们手中的“产品”生产不够快,成本上升了,或者由于防守一方进步了,或供应链上的从业者减少,或…,或… 阅读全文»
(3个打分, 平均:4.67 / 5)

为什么云计算是比较安全的?

本文将主要关注云计算的安全性,也是2009-5-17号的《最新云计算信息》,因为本文涉及到我一些还不是很健全的观点,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正。

 

今天无论是在csdn的,还是在其它IT媒体都争相报道了Amazon在上周内出现四次小规模故障,并对少量用户产生了影响。虽然最近这几次故障相对与之前的几次(比如Amazon S3云存储服务在2008年出现了长达8小时的故障,使得那些大量依赖S3服务的网站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相比,不论是在持续时间,还是在规模都只属于轻量级而已,但是对很多不熟悉云计算的人而言,却是加深了他们在安全方面对云计算的担忧,甚至一位cnbeta网友留下了“事实证明,云计算就是云扯淡”的评论。虽然在cnbeta上留言的网友一向以“激进”著称,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有必要阐述一下我个人在云计算安全方面的观点,也就是云计算是比较安全的,而且将通过本文来阐述为什么我认为云计算是比较安全的。

 

详细的比较

首先,很多人在谈论云计算时候,总是善意地忽略一点事实,那就是:企业内部的数据中心本身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的很多不足,而是假设如果将应用和数据放在企业内部的数据中心是万无一失和非常稳定的,其实不然,接下来,将在下面这四个方面来对云计算中心和企业数据中心进行详细地比较:

  1. 高可用性方面:除了部分大型企业会使用大型机和非常昂贵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比如IBM Power HA)来保证核心应用能达到五个九的可用性(也就是每年停机5分钟)之外,其实普通企业数据中心在高可用性方面还是乏善可陈的,就连非常专业的互联网企业也很难独善其身,比如最近国内莫大型视频网站接连出现宕机现象,虽然在这方面云计算中心也经常被报道,但是通过计算实际的宕机时间,大都能实现三个九(也就是每年停机9个小时)的水平。
  2. 数据安全方面:我曾经看过一个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那就是企业数据被盗有60%的情况是由企业内部人员所为,所以内贼才是最可怕的,而云计算中心中,因为不仅其内部会设置一定的安全条例来避免其系统管理人员对存储的企业数据进行接触,而且同时那些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核心数据缺乏认知,所以危害相比之下非常有限。
  3. 人才方面:虽然很多非IT行业的大型企业在福利等方面都非常不错,但是因为其在IT人员的职业规划和技术发展等比较欠缺,所以很能吸引特别优秀的IT工程师。这种没有优秀IT工程师情况在中小型企业更普遍,而云计算因为其专业性,使其能雇佣和培养最优秀的工程师,而且这些工程师将在各个方面提高云计算中心的运营水平,其中当然包括安全方面。
  4. 广域网方面:虽然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大多只需通过以太网就能访问企业的IT服务,比如邮箱等,所以就算广域网出现问题,也不会很大地影响其实际IT服务的运行,但是对大型企业而言,因为其有很多处于不同地点的分公司,使得它需要在广域网上搭建其VPN服务,所以如果广域网出现问题,大型企业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云计算中心天生就依赖广域网。

下表为上面比较的总结:

中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 云计算
高可用性 普通 高(很高*)
数据安全 普通
人才 普通 优秀 顶尖
广域网 影响小 受影响 受影响

表1. 总结表(*用大型机和非常昂贵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云计算中心不仅与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相比毫不逊色,而且远胜于中小型企业的数据中心。

 

为什么云计算是比较安全的?

为什么我会在安全方面对云计算如此自信了?除了上面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两点:

  1. 更重视:因为我相信IT安全这种问题除了上面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是不是关注这个问题,是不是想尽办法优化。而云计算中心在这点优势非常大,因为IT方面的安全对于云计算更为重要,因为是其向外界提供的核心服务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它的“生死之地,存亡之道”,肯定”不可不察也”,虽然IT方面的安全对其他大中小型企业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因为只是其内部的辅助服务的一部分,所以很难将其视为“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在这里稍微延伸一下:假设一个云计算中心出现非常重大的安全问题,将极有可能使其在市场上处于崩溃的境地,但是当企业的数据中心出现安全问题时,其后果应该不至于此。
  2. 不断的进步:这点其实已经在开头提过了,虽然现在的云计算中心时常发生各种小事故,但是和一两年前相比,无论从影响规模,还是从持续时间,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

 

我的建议

最后,稍微提一下我个人在这方面的建议,主要有下面这三点:

  1. 在合同中设立明确的SLA条款:通过这种机制不仅能让用户更放心,而且能更约束自己,还有,Amazon已经在其S3服务实施了这种机制。
  2. 更强大的监控机制:希望能通过这种机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危险。
  3. 更完备的应急机制:即使当无法避免的事故出现时,比如断电等,也能通过这个机制来减轻损害。

虽然这三个建议很难在短期之内实现,但是如果能往这些方向前进,应该还是挺不错的。

 

参考资料:

  1. 云计算的烦恼:Amazon云计算一周故障四次
  2. 汽车撞倒电线杆,导致亚马逊云计算下线
  3. Amazon S3故障:服务水平协议能带来信任吗?。
(3个打分, 平均:4.67 / 5)

第一届中国云计算与SaaS大会(C4S2 2010)征文通知

第一届中国云计算与SaaS大会(C4S2 2010)征文通知

由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电信科学》杂志社、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杭州市电子商务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云计算与SaaS大会(The 1st Chinese Conference on Cloud Computing and SaaS, C4S2 2010)”,将于2010年8月20-23日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国际旅游大都市中国杭州西子湖畔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将围绕“云计算与SaaS”的最新研究领域,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单位、运营商、系统设备商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提供一个代表国内“云计算与SaaS”产学研界最高水平的高层信息沟通平台,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中国云计算与SaaS专家委员会” 成立新闻发布会和专家聘任仪式也将在会议期间举行。

届时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将到会作专题报告,相关企业将展示他们的最新技术。现公开征集大会交流论文,经专家评审录用的论文将在一级期刊《电信科学》正刊发表,部分优秀稿件推荐到《通信学报》正刊发表。大会将根据论文宣读情况评选出最佳论文(不超过5篇)和优秀学生论文(不超过5篇),并给予表彰。大会诚征云计算与SaaS领域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新应用与新方法的论文、专题讨论、演示等。

一、征文范围
征文范围如下,但不仅限于这些领域,与云计算、SaaS相关的内容均可投稿。
1.云体系结构(Cloud Architecture)
2.云存储(Cloud Storage)
3.云数据管理(Cloud Data Management)
4.数据密集型计算(Data Intensive Computing)
5.云安全(Cloud Security)
6.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 technologies)
7.云服务质量体系(Cloud QoS)
8.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9.云计算应用(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10.云计算生态系统(Cloud Computing Ecosystem)
11.移动云计算(Mobile Cloud Computing)
12.对等计算(P2P Computing)与云计算
13.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与云计算
14.高性能计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15.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

二、投稿要求
1.内容具体,突出作者的创新成果,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推广应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过。
2.论文投稿为全文方式,要求中文稿或英文稿,稿件的格式为*.doc。论文篇幅一般在A4幅面4至8页。
3.论文各部分完整,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字、正文和参考文献。作者信息包括姓名、职称/学位、单位、地址(邮编)、电话、手机、Email、论文题目、所属主题等。
4.格式按照《电信科学》期刊的格式要求准备,论文模版(http://www.telecomsci.com.cn/rencaisc/tem.doc)。
5.发送电子版论文到huxiaonv@cww.net.cn,邮件主题“云计算与SaaS大会投稿”。

三、重要日期
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10年6月15日
论文录用通知时间:2010年7月15日

四、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10年8月20-23日
会议地点:浙江.杭州.浙江百瑞国际大酒店(★★★★★)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5号 (文一路与教工路口)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晓女 电话:010-67110006-846
投稿邮箱:huxiaonv@cww.net.cn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602室(100062)
网址:www.cww.net.cn

(没有打分)

微软发布Office2010新一代商业软件平台

(2个打分, 平均:4.00 / 5)

Wintegra再次准备IPO

最近一些半导体公司的IPO无论在NASDAQ还是国内创业板都一时成了业内焦点。首先ZTE持股的国民技术成功登录创业板,并成为“股市一哥”,不过据说干活的都没沾到什么光;其次上海泰景喊了好几年的NASDAQ上市在春天到来之际取消了,各种原因老杳和顾文军都做了详尽分析,员工期权又要再握好几年了,有人也该走了吧。

相对于终端公司,我更关注设备端芯片商。RMI倒在了黎明前,而偏偏不被看好屡次被传为收购对象的Wintegra准备再次IPO了。

Wintegra成立于2000年,也是一家有着以色列血统的公司,投资人包括TI和PMC(在PMC参加的每次展会上都能看到PMC+Wintegra的演示,不过PMC的重心似乎转到了存储,加上自身通信业务沉重,所以一直没有收Wintegra)。Wintegra管理层主要来自于Motorola,老大Kobi Ben-Zvi是前Moto网络与通信系统部门的co-GM,负责商务和市场的VP是Kobi在Moto的手下(站队问题在老美公司更重要)。

Wintegra产品主要是接入级NP,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目前有些大客户已经拿到Winpath3的评估板。其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所谓ready-to-ship solution,如果放到手机行业就是像MTK一样提供Total solution,而不是单纯卖硬件。不过对于设备商来讲不是换个壳就能出货那么简单,所以对于一些客户来讲,无法自己动手实现差异化,这也是Winpath的一大弊端。另外,产品太单一也是一大问题,所以Wintegra不得不联合其他公司来提供solution,PMC就是最大的一个partner。根据Linley的最新报告,目前Wintegra在NP市场从第三滑落至第四,EZchip联合Marvell成为Cisco的主要供应商,所以EZchip排名上升至第三位。(NP排名前两位的依然是Intel和LSI/Agere)。

Wintegra在2006年曾试图IPO,可惜由于受Marvell收购Intel的无线处理器业务以及通信类股票的疲软等影响,Wintegra放弃了IPO,宣布现金充足要等待下一个机会。可谁知一等就是四年,金融危机期间也大幅压缩人员,好在阳光总在风雨后。Wintegra先是拒绝了EZchip的收购计划,并正式公布预计9月份IPO。对于EZchip来讲,如果能够收购Wintegra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首先EZchip自己的接入级产品要明年推出,收购可以迅速扩充产品线;其次ALU是Wintegra的最大客户,而偏偏ALU是唯一一家没有采用EZchip芯片的主流Router厂商,ALU自产自销,如果EZchip能够收购成功就可以直接进入ALU的大门。对于两家公司来讲,合并也是一个相互补充并做大做强的机会。可惜Wintegra预计筹集$80M, 公司规模达到 $250M到$300M,这个价码EZchip无法接受。

除非市场再次出现剧烈波动,否则Wintegra这次应该能成功上市,不会再次重演四年前的杯具,但愿一路走好。

(2个打分, 平均:5.00 / 5)